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当球长-第5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艘七桅大船是出现在天南不是?

    所以到了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国内商团、商帮把目光投向了海外。这不是说国内的投资就不挣钱了,而是没有过去投资那么容易,那般的暴利了。

    以九州商会和粤省政府的能耐,要捧红一家造船厂,要掀起一波浪潮,都要费那么大的劲。这国外的一些东东就开始变得吸引眼球了。

    就像美洲各藩国发行的‘发展债券’,虽然年限长久了一些,但利息高啊。还能用这东西去换地。

    一些对藩国未来的前景瞧好的商帮商团是纷纷‘慷慨解囊’。

    李琨自己主导的李氏集团当然不会分散资金于美洲的发展上,可是他能完全做主的也就李家自个。李氏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交往的那些朋友、伙伴,他们是大皇子党,但也绝不可能什么都听李琨的。

    各藩国发展债券可以更换的可不仅仅是田地,还有矿山,甚至是单独的小岛。

    这东西对于大家族和商业集团来说,那就是底蕴。

    而且还有一点,国家税收部门现在还没有敲定,在海外藩国所拥有不动产,是不是要在国内交税呢?税率又是多少?

    这也进一步的让某些人对着债券大肆的挥洒钞票。

    李琨现在看到的就真不是移民局的船队,而是人家徐王的国家船队,人家用国内的资金来跟李氏财团做生意,把钞票留了下来,却也带走了的物质,包括这支很上规模的船队。

    李琨是多么想把这些资金留下来啊。

    把这些资金用在慈善上,用在助学和赡养孤寡老人上,这能给他外甥拉拢多少的人气啊。用在投资建设上,这能让大皇子党的官员们出多少的政绩啊,多少人可以再往上迈一步?

    可是李琨没能力把这些资金留下来。不然他得罪的会是一大票人。

    美洲天府之国的称如今已经被政府报纸吹嘘了十好几年,那么在天府之国立国的藩国会没有前途吗?趁着现在人家创业之初一把手,留一个情面,日后人家发达了,这也好往来么。

    更有甚者,把如此的人情投资都当成了为子孙后辈留下的一张‘翻身牌’。反正李琨要是真的拦阻,他的名声会立刻就坏掉。这是坏规矩的!

    陈汉的场面上,还没人这么玩的。

    现在争龙夺位的局面上,陈鼎是有着一定的优势,但他的几个小兄弟碰撞中又有联合以对,以至于形成了一个僵持不下的局面来。这情况一旦有了僵局,有了稳定的对峙,那么在碰撞之中就难免会形成一些无形中的默契,这也就是规矩。

    李琨背靠着陈鼎,可他也不能坏了规矩。不然他自己声誉受损是小,影响了他宝贝外甥的行情就事儿大了。

    “大势已成,大势已成。”

    美洲藩国那就像是改开后的中国,美好的前景和超级低廉的‘成本’,吸引着大笔大笔的‘外来’资金的投入。这股潮流那是挡都挡不住的。

    所以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陈鸣这六个小兄弟的藩国,虽然还要经历一连串战争的考验,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利益啊。

    现在不仅仅是那些懵懵懂懂的商人们要大手笔投资美洲,就连朝堂上的勋贵重臣,尽早的在美洲有个立脚点,也纷纷投资美洲。

    这藩国的地盘比东京和汉津两地方便很多,就像下佳州半岛的蔡国,陈这家伙是直接拍卖地盘可以使港口,也可以说成片的大块土地,还能是岛屿。

    只要交钱,使用权就归你们了。

    明白人不说暗话,在朝廷彻底拿下美洲之前,这些人就可以随心所欲的使用那块地盘。他们可以在这里修建一座又一座的物资仓库,可以练兵演武,可以耕田种地,甚至建立军校,培养自己的山地雨林和海军军官。

    这些便利是东京和汉津所不能允许的。

    但藩王国度里却是小菜一碟。

    目前他们地盘里的移民数量有限,大片大片的空地,空着也是白空着。如此拿来利用,那叫不浪费。而各国里头,地盘最最抢手的国家不是别的,正是最最靠南的蔡国。

    因为蔡国的地盘最最靠近南美么。

    李琨看着渐渐消失在海天相接处的舰队,内心里不得不承认自己失算了。

    之前他都没有把美洲藩国看在眼里,那地方自然条件再好,也是一片荒凉的野地。想要建成真正的天府之国,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呢。

    所以他没有把这几个藩国放在眼中,在李琨的眼里,这几个藩国甚至都是皇帝抛出来当替死鬼的。

    别看占了先机,可是战争一打起来,再大的先机也要全完蛋。

    不提被打击报复了,只说是军用耗费,那就能把这六个藩国的家底全部榨干。

    可是李琨万万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到现下这一步。

    因为藩国的发展债券,直接影响到了‘大局’了。

    他哪里知道,这种情况无形中正给了陈鸣一个非常好的‘思路’如何处理未来的宗藩关系,债权国。

    在正常的国际交往中,债权国并不意味着绝对的优势和利益,可是美洲的藩国是大华夏势力范围,他们可不存在单独的货币运营体系,那都算是华元区。

    有了这个羁绊,再加上债权国的关系,这就能很大程度上保持着中国对于藩国的经济干涉能力了。

    当然,更多的还是相互依托,相互交织。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在未来的相当一段长的时间里,美洲藩国肯定会成为中国商品的一大市场,中国是美洲各藩国的最大债主。美洲各个藩国可以维持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也可以反过来维持藩国们的物质消费。

    藩国要尽快的发展,那就离不开中国的。而中国要持续发展,那也离不开美洲丰富廉价的原材料供给和广袤的市场。

    等到未来,这些藩国各自发展到一定地步的时候,他们将要面对自身的巨额债务的时候,却又能给中国带来巨额的利益回报。

    可要是中国内部发生了什么变动,有了这么一场债务关系,那国内就不得不考虑藩国们的反应了。

    反正是挺有建设性的。

    陈鸣觉得这条路线可以这么走一走,看一看。

    就像改开的时候说的么,摸着石头过河。不试试怎么能知道没有好处呢?

    国内不少商人、商会、商团在过往的经营中都积累下了很多的财富,这些钞票一直存在银行里,或是一下子消费起来,对于经济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之前他们还有国家国债可以投入,可现在中国的税务改革之后,陈汉的财政就再也不缺钱了。就算是战争之中,民生、教育和基础建设也依旧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于是,新兴的工商阶级他们手中的财富就没有了用武之地,再扩大产业也不能无限制的去扩大啊。跨行也不是说跨就能跨的。

    而现在藩国国债的发行,却是给他们寻找到了新的一门‘生意’。

    说真的,也就是李氏没什么资金积压的情况,因为但凡有点多余的资金,李琨就立刻‘捐献’了。

    这种时候,陈鼎怎么可能让钱在哪儿白白放着呢?

    倒是九州商会的资金出现了积压情况,拒人透漏,九州商会总部的空闲资金已经超过了5000万,这是除了保障资金以外,多余出的钱财。

    在中国这个辽阔的土地上凶猛掠食了二十年的九州商会,现在也到了找不到猎物的时候了。

    二十多年的发展,国内的利益划分已经相对稳固,很多地方已经是有主儿的人了。哪怕那些行业并没有彻底的、充分的发展。九州商会也不能随随便便的就伸出手去。

    而股市也渡过了最初时期的超级牛市。

    如今再上市的公司,老天爷也不敢保证他们就有赚无赔了。

    所以,九州商会也向各藩国投入了上千万的空闲资金。

    而据李琨所知道,下一步九州商会就会大力发展远洋船队,还准备大力进军印度地区,这会掺和到印度地区即将爆发的战争中的。

    英国人现在虽然主要精力在对付法国,可是在印度,约翰肖爵士也不愿意看到迈索尔王国的实力逐渐壮大,不愿意看到马拉塔人再度跟迈索尔的铁普苏丹结合。

    是的,中国的势力在强势印度。

    喜马拉雅山脉的廓尔喀人和不丹人都在抓紧时间编练新军,而他们的教官和背后的靠山全是中国人。

    另外盘踞在阿富汗南部和德里西北旁遮普的锡克人,近几年也频频在跟中国人接触,还有拉达克这个小国。

    整个印度北部是一片乌云压顶。

    英国人自己也说不清楚,中国人什么时候就会对德里发作。而就加尔各答现在的实力,他们还真不太可能是中国人麾下的这群鬣狗的对手。

    就算不连上马拉塔人,只是迈索尔人和廓尔喀人,就够英国人喝一壶的了。

    中国是答应保全英国人在印度地区的既有利益了。可是如何的去保全,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就像英国人不去动法国人的那五块比蛋卵大不了多少的非武装殖民地,那也是一种保全。

    可要脸面的大不列颠王国是决不能忍受如此这样的耻辱的。

    所以英国人要‘振作’一下,约翰肖准备趁着马拉塔人在跟逐渐对北印度构成威胁的廓尔喀人相互牵制的时候,对迈索尔王国进行惩罚。

    他心中有一种隐隐的预感,大不列颠本土会在法兰西的战争中越陷越深,因为法国人在向外传播革命,同时也在向着欧陆霸权的宝座上迈进,伦敦是决不允许真正的欧陆霸主出现的。

    那么,趁着欧洲的战争还没有彻底的白热化,加尔各答这边先动一动,尽可能的维持着大不列颠王国在印度地区的颜面。

    九州商会现在要插手印度,那就是跟英国人的东印度公司夺食。

    “朝廷的发展债券的利率已经降低到了1%的地步,国内资本严重过剩,看起来美洲是一个较好的投资对象啊。”李琨的身后响起了一个中年人的嗓音,只听他说道:“目前国内各地商帮普遍存在资金积压的情况。郑之伦【中原银行】告诉属下,目前中原银行总部和各地方的银行网点的储备资金已经多达两万万七千万华元。银行都不知道拿这些钱怎么办。投资美洲?那里的回报周期太长,而且还有将来的战争考验他们,投资也是有风险的。”银行的资金可不比私人资金,那钞票更追求短期内的回报,就算长期,也顶多是三五年。

    而美洲投资的回报周期是三五十年。

    范衷在告诉李琨一个事实,国内的可供投资的地方真的不多了。那些银行不敢对美洲进行长期投资,但他们绝对敢对国内进行短期投资,现在连手眼通天的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花钱了,可见国内经济已经达到了一个瓶颈了。

    除非爆发一场大战,要么是蒸汽机、冶金之类的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不然,短期内中国的经济真的要平缓发展期了。

    所以,大笔资金的外流就也是必须要面对的一个潮流。

    除非他们愿意把大把大把的财富投入到土地和教育上去。但那就是一个不可笑的玩笑。

    那些由军人合作社转化来的军民股份制公司倒是需要大笔的资金,可是他们的回报已经很低很低,早就没有当年的高回报率了。自然的,行情就变差了。

    李琨是陈鼎的亲舅舅,是皇后的亲哥哥,正牌子的皇亲国戚,当然知道很多普通的富商巨贾所不知道的消息了。

    朝廷近期想要在美洲动手了,而且还想要在埃及的西奈半岛开挖一条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沟通印度洋和大西洋。

    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现在就有大笔的资金外流了,当美洲的战争爆发,这些资金的对美洲流入必然会骤停。如果那条运河不尽快开挖,这些资金掉头就会流入印度也说不定。然后当苏伊士运河被公布的时候,国内的资金会疯了一样涌入苏伊士,涌入埃及。

    李琨想要把越来越多的资金绑在大皇子系的身上,可他发现自己真的无能为力。

第九百二十一章 重新激活的间谍() 
承天二十二年,四月,日本大阪。

    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位于日本的中西部、近畿地方的中央,很久很久之前就是日本的商业重镇。

    丰臣秀吉时代,就以大阪作为丰臣政权的统治核心城市。到了江户时代,大阪和京都、江户并称为日本的“三都”,是当时日本经济活动最为旺盛的商业都市。

    这个地方是日本集散全国物资的“流通据点”,对外贸易如今也很是发达,堂岛稻米市场的行情被作为全日本粮米行业行情的标准。

    只是作为日本‘米市’的大阪城,本身也盛产稻米的大阪城,自身的粮价却居高不下。

    身为日本米市,就像中国的无锡、芜湖、九江、长沙四大米市一样的地方,自身食用的粮食却多来自外国的输入。这也是一个很奇特的现象了。

    再一个就是,这座城市里充斥着操各种中国方言的商人或水手,建筑也多有中国情调。曾经有人挖苦说道:“与其说大阪是一个日本的港口,不如说她和长崎一样是一个中国港口。”这句话说的就是城市里存在的来自于中国的商人和水手。

    日本开国之后,横滨、神户、名古屋、江户等多座城市,都没有大阪如此立场鲜明的亲近中国。这也让大阪城迅速的成为继长崎之后的第二座被大批中国商人涌入的城市。

    这座城市的各个行业都与中国外贸商人迅速的合流。

    虽然就根基来说,这里还没有长崎那般的中国化程度高,但大阪本身就是日本的商业之都,这个优势却是偏居西南一隅的长崎所不具备的。

    而大阪城作为一个商业化和商人文化流行的城市,利益、金钱之下,迅速的向中国靠拢这也是无可非议的事情。

    杨德望已经来到这里快半个月了,当时他带着数名随从从上海搭乘一艘商船来到了大阪港,然后便联系上了江南贸易公司在本地的一位商品代理商——此人是田沼家族的亲戚。杨德望虽然已经从外交部退了下来——他病休了,他这类人,天花板太明显了,有一个发展前景高类思在就足够了。杨德望已经被官场斗争伤透了心,在高类思在外交部站稳脚跟之后,他就选择了病休。

    但病休是病休了,但杨德望还是能用到一些关系的,至少江南贸易公司就要卖他的面子。

    杨德望就此安顿了下来,他要细细观察一下日本的市场经济,然后再做决断。不料就在他休息了一阵子,刚刚准备再度启程从陆路前往京都,然后再去名古屋的时候,一个神通广大的不速之客找上了门来。

    这个人就是日本鼎鼎大名的三野平北。早年杨德望与他在上海还见过一面。

    作为日本第一个正面挑战中国制造的商人,当年的三野平北不仅在日本名声显赫,在中国也拥有着一定的知名度。

    只不过,日本纺织业在先天上受着限制,而且德川幕府又不可能明目张胆的偏向三菱纺织,最后三野平北虽然抵抗了一次又一次亲华联盟的进攻,为自己在日本刷足了声望,可最终还是因为资本和原材料双双受到限制而宣告失败。

    是的,在战争当中,三野平北一度占据了上风,因为贸易银行的大力,三菱纺织不仅资本充足,原材料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可是当中国国内的压力让贸易银行自己也支撑不住的时候呢,三菱纺织又能如何呢?

    要知道,三野平北之前跟住友家族为代表的亲华联盟斗得不可开交,还屡屡压制住友家族,那纯粹是因为他的背后有财力雄浑的贸易银行的。

    如今贸易银行的不仅没有了,反而还成催还贷款的压力,三菱纺织就也只能一败涂地了。

    三菱纺织的几期工厂厂房变成了贸易银行的‘不良资产’,然后又成住友家族为首的几个日本商业家族的产业,可以说三菱纺织被完全瓜分一空。

    三野平北的资产大把的缩水,人也就此沉寂了下来。

    以杨德望的‘目光’,他都看不到三野平北的身影了,也听不到他的消息。

    杨德望并不知道,三野平北在完成了之前的任务后,整个人就了冬眠期

    本来他都要‘悄无声息’的死掉,然后在中国他的祖籍地复活一个叫王平北的人呢。可是没有想到,他人在承天二十年的夏天又被重新激活了——三野平北的新任务勾搭上日本皇族,掏空菊花家族的最后一个小判金,再给菊花家族泼上一盆洗都洗不干净的污水。

    所以,三野平北在‘潜伏’了多年之后,最近又逐渐的在日本商海中复出了。

    他最近的商业活动就是在大阪港口里吃下了一批中国产的高档奢饰品,据说是卖往京都的。

    杨德望没想到三野平北会联系自己,而且还是他主动的找上门来。这让杨德望很惊奇的同时也有些暗自嘀咕:这家伙想干什么呢?

    以三野平北在日本的高声望,就算他手头里一日圆都没有,他也能轻易地召集起一笔不小的资金。

    只不过三野平北的表现再一次让杨德望失算了。主动找上门来的三野平北并没有立刻就透漏出自己的打算,而是主动陪着杨德望在大阪这座日本商业城市中闲逛了两天,期间很是聊了一些商业问题,三野平北只是在杨德望跟前表露了一下自己在日本商业圈里的声望。

    那真的是叫刷脸。

    三野平北把自己的名头向外边一打,就这两天的时间,杨德望落脚这地儿都不知道热闹了多少倍。

    他光是收到了请帖就有厚厚的一摞,而整理了一下看,大阪本地的日本商业家族那是几乎全有了。

    到了第三天,三野平北才露出了一点口风。不外乎就是对美洲有那么一点投资的意向,这令杨德望有些犹豫不定。其实如果对方直接提出当中国商品的代理商,利用他本人在日本的声望,杨德望还真就一口答应了。

    他直接就敢在上海成立一家贸易公司,然后专门跟三野平北做生意。

    可现在三野平北提出的却是去美洲做生意,搞投资,这就让杨德望有些举棋不定了。

    美洲那地方太偏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