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当球长-第5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可不是小小一个港口区,而是整个城市,庞大的超乎盖达尔想象的城市。这儿每一个角落就是那般的干净整洁。盖达尔对这个传闻中占据着世界上最广袤土地的最强大国家终于有了最直观的认识。

    此前,欢迎瑞典使团的仪式在上海的码头区进行,在前来迎接的高彦明的陪同下,瑞典国王特使埃利诺拉还一同检阅了到场的三军仪仗队。

    中国那让西方人感觉完全不同的军乐鼓噪声中,一排排戴着白手套、军服笔挺、挺胸持枪的海陆军官兵,个个昂首挺胸、神情肃穆,严整的队列让的瑞典人感觉到了一种整齐的美。而码头区簇拥的市民把大道两侧都给占满了,中国人不似作伪的‘夹道欢迎’每一个前来的瑞典使团成员都倍感荣耀。

    除了前来欢迎的罗宾卢斯蒂格脸色微微的有些发硬。

    罗宾卢斯蒂格很不满意古斯塔夫三世的决策,这是感情用事,他被‘友谊’冲昏了头脑。竟然在大好局势下,与俄国人议和了。埃利诺拉的此次中国之行,带来的还有一个碍事碍眼的俄国人叶戈尔盖达尔。

    罗宾卢斯蒂格真的很担心,中国的皇帝陛下会不会勃然发怒。

    古斯塔夫三世,这是在背叛!

第八百八十四章 中国人讲义气、够朋友!() 
金陵剧院里,一处代表着中国先进最高戏剧水平的‘京剧’正在上演着。壹看书

    四大徽班进京的一幕没有出现在北京,却出现在了南京。

    陈鸣把他们全部都招进了国家剧团了。

    再加上他这个‘戏盲’的点拨,‘京剧’在中国大陆上出现的时间已经超过十个年头了,虽然这味道跟上辈子的京剧有那么一些不同。毕竟‘普通话’都不一样了么。

    看着舞台上身姿柔软的舞着,还有那迥异于西方歌剧的唱腔,叶戈尔盖达尔虽然听不懂台词里的一句,哪怕是一个字,但贵族出身有着一定文化素养的他也是感觉着赏心悦目,瞧得是眉飞色舞。

    距离叶戈尔盖达尔来到中国已经大半个月了,这短时间里他走遍了上海和南京两座繁华富裕的中国城市,见识了什么是商业区、什么是工业区,什么又叫做居民区。浏览了小学、中学、学院、大学,乃至是聋哑学校和慈善福利机构,参观了崇明岛上的军事基地,参观了童子营,见识了一座座医院和上海吴淞口的海陆驻军。

    不管是南京还是上海,宽大整洁又热闹的市区街道、干净明亮的公立医院、占地辽阔的似花园般美丽的大学教学区,无一不让叶戈尔盖达尔等人深深羡慕。此时的斯德哥尔摩和圣彼得堡与之相比下,就如同两座庞大腥臭的贫民窟一样让人不堪回想。

    上海、南京的义务教育已经实行好几年了,这里的学校和学生之多,超乎了叶戈尔盖达尔的想象。以至于叶戈尔盖达尔在无聊中都会如此想到,南京、上海,一座城市中可以识字写字的人,是不是比整个俄罗斯都要多。

    要知道,俄罗斯的顶层贵族虽然追寻法兰西的风雅,可是很多俄罗斯中下贵族却是一字不识的文盲,就更不用说是底层的市民和农奴了。

    如今的俄国,在叶卡捷琳娜二世多年的促进教育下,全俄的高中数量也依旧没有超过三百所,在校的高中生全部加在一块也不过五六万人,而高等教育的数量更是少的可怜。

    俄国人的识字率是在赤俄帝国时代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提高的。

    而现在距离沙俄帝国崩塌还有一百二十年。这个时代的俄国,识文断字的人真心不多。

    只不过老天爷挺眷顾俄罗斯人的,在那些总人数可能只有几万人的各种类受高等教育者中,却涌现出了一大批的国际顶尖人才,而且在随后的百年时光中还会源源不断地涌出。

    俄罗斯的整体文化层次虽然跟英法普奥相差甚远,可是在19/20世纪科学界的最顶尖层次里,也不乏斯拉夫人的身影出现。

    叶戈尔盖达尔此刻却想不到这些,他所看到的一幕幕对他形成了太大的刺激,不自觉的,就把目光放到了整体层面上来看问题了。

    那越看,就越觉得俄罗斯与中国之间的差距太大了。

    壮丽的工业区,一根根高大的烟筒向着天空喷吐着黑色的烟雾,就像一个恐怖的魔鬼从天外降临;大街小巷中都有着路灯和铁质的垃圾桶,却并没有人偷取,这在俄罗斯是不可想象的;错综复杂,宛如一幅蜘蛛网样的交通轨道线,奔驰往来的公共马车和有轨马车仿佛没有一刻停息的。壹看书  ·在叶戈尔盖达尔眼中,那与俄罗斯就仿佛不是在同一个世界。

    还有整洁的港口码头上那一座座巨大的蒸汽起重机和塔吊,工人数量比俄罗斯一座小城市的人口的数量还要多的超大型纺纱厂,一炉炉被炼的炙红的铁水……

    参观上海南京的城市,只能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国的富饶;可是参观了中国城市的工业区之后,瑞典人也好,随同的俄罗斯人也好,在全部赞叹不已的同时,都能体会到彼此间那如天堑一般巨大的差距。

    叶戈尔盖达尔从头到尾对这一幕幕象征着伟大工业力量的画面沉默不语。

    可他心里清楚,俄罗斯工业最最集中的乌拉尔山一线钢铁基地,全部汇合到一块后,那工人的数量也比不得这儿的之一。

    虽然上海、南京也是中国很很的城市,它们这里的工业区在中国的工业领域也一定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的外交部门始终在跟瑞典人谈判,叶戈尔盖达尔是圣彼得堡的伯爵,但也没个卵用。中国的外交部根本不同他接触。

    倒是一次次安排他在中国做‘旅游’。听说不久后,中国人还准备带着他渡过长江,前往一个叫扬州的城市,那里是中国历史上已经繁荣了一千多年的名城,十分的有中国古老味道。

    并且还有苏州和杭州,中国人的‘天堂之地’。

    中国宋朝的古人肯定是不知道‘天堂’这么个在后世几乎跟一神教联系着一起的词汇的特殊意义。

    这只能说是翻译上的一次巧妙巧合。

    中国人在搞翻译的时候,总是将最美好的字眼、词汇来与外文做对比。

    ‘天堂’就是一个例子。

    当叶戈尔盖达尔第一次听到苏州和杭州的名声的时候,他虽然担负着的职责,可眼睛里还是闪过了一抹想往。究竟是什么样的美景,能让富饶高傲的中国人如此推崇了千百年?

    尤其是知道这两座美丽的城市,都有着圣彼得堡无法想象的悠远历史的时候那是2000年的岁月。

    叶戈尔盖达尔在为自己‘老家’的同僚们感到悲哀。

    在欧洲,很早时候就流传了中国人干净整洁,中国城市美丽的一尘不染的传闻。

    靖海、新加坡、广州、厦门、上海……,干净整洁已经成了中国人的一个标记,就像‘瓷器’那样。

    这些沿海港口城市的名字如今已经被千千万万的欧洲人所熟悉。甚至一些返回欧洲的欧洲人,还会带回这些城市的风情图,那当中既有欧洲画师的贡献,也有中国新派画师的贡献。

    但是,大部分的俄罗斯官员,却都坚定地把中国在沿海港口地区营造的城市环境当成了一面子工程。而叶戈尔盖达尔现在所看到的,这个国家的城市都是这样。虽然他们从上海来南京的时候,只是中途停靠在了南通、镇江两地,叶戈尔盖达尔他们也全都是在船上待着,而没有跑下船游玩。

    然他们都长了眼睛,他们手中都有望远镜,他们的眼睛会告诉他们自己在上海看到的干净整洁,并不是弄虚作假,而都是这个国家最最寻常的风景。

    中国强大的国力就渗透在这一座座漂亮的城镇当中,他们沿途经过的一个个小港口码头,一座座沿江而立的村镇,还有江阴、张家港等城市。中国人狂妄的骄傲感真的不是凭虚而来的。

    所以对于俄罗斯如今的祈求和平,强硬的态度是万万不可取的。能够与中国人按照彼此的控制区,划分界限,那似乎都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叶戈尔盖达尔知道圣彼得堡对于干涉俄国革命并不敢兴趣,第六次俄土战争,俄罗斯付出的代价太高太惨重了,俄罗斯必须修养。就跟冬眠的狗熊一样,待在一个安全的洞穴里,静静地着寒冬的风雪吹过。

    又是几天后,从扬州回来的叶戈尔盖达尔一行俄方代表,终于等到了中国外交部的接洽。叶戈尔盖达尔发红,还透着两个虚泡,这是他彻夜不眠上火了吗?还是那啥被烫的?

    董诰无心去知道。他只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即可。

    那就是跟叶戈尔盖达尔好好地谈一谈,交换一下双方的条件。

    瑞典人终究是外人,身份就好比一个穿针引线的中间人,真正要谈的还是中国和俄国,不然叶戈尔盖达尔就不会跟着瑞典人走海路跑来中国了。

    而至于俄国人这次瑞典人的‘穿针引线’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那就不是中国需要考虑的了。

    叶戈尔盖达尔本来的打算是要‘以叶尼塞河’为界的,叶尼塞河以东属于中国,以西属于俄罗斯。

    也就是说,俄国人明知道自己不可能全部保住西西伯利亚平原,但他们还是想要试一试。

    可是现在叶戈尔盖达尔改主意了,直接把‘边界线’退到了鄂毕河。

    而中方的要求当然是以乌拉尔河~乌拉尔山为界了。

    ……

    六月底,奥斯曼帝国的特使再来来到,来者还是赛利姆,赛利姆本穆罕默德穆拉德。

    这个时候,有关俄国人到访的消息成国内媒体的主要焦点。

    从《中原日报》到《金陵要闻》,从《金陵要闻》再到《环球时讯》,全都开始连篇累牍的报道着这一重大外交事件。

    等奥斯曼帝国的特使,也可以说是中国的老朋友赛利姆抵达南京之后,这一热度完全爆发了出来。

    俄罗斯人到华之后的行踪也被报道了出来,那叫“展示力量与表达诚意”,而为什么要在奥斯曼帝国的特使抵到之后,三方才召开会谈,这叫做“维护中国和奥斯曼两个大国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把俄国人与奥地利的关系给衬托的很不咋样了。

    这些报纸上的报道没有多少实质,但在记者的笔下,却无不将文章做的花团锦簇,就连很多官场的官员们都看的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了。

    但不管能理解多少,国人们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被国家重新带回了已经寂静了很多的战场。

    中俄主战场上的战斗已经消停了很多,中国人打不动了,俄国人也没兵反击了,所以两边都不打了。也就是西海战场是热闹非常,俄国人陆陆续续向西海调集了两三万军队,还有一定数量的炮兵,里海舰队也跟国防军的水面战船发生过多次小规模交火。一切的一切都在表明,俄国人是不能容忍中国在里海的西海岸线上楔下一颗钉子的。

    叶戈尔盖达尔在与董诰交涉的时候,也提到了西海的问题,他们不能容忍中国人保留西海,甚至为此可以做出保证,保证他们不对巴库汗进行报复。

    但是当初中西谈判的时候,曼萨尼约港就被中国人给死保下来,如今的西海,意义可一点不比曼萨尼约弱,中国又怎么会轻易撒手呢?

    而且这次的谈判,中国方面做得实在是够坦荡。我们跟奥斯曼帝国是军事同盟关系,是有着战略意义的合作伙伴,我们不能也不会背叛朋友,跟敌人在私下里偷偷达成协议。

    中俄要展开谈判,那必须知会奥斯曼人。俄国人要相同中国人签署停战协议,那么你们也要同奥斯曼帝国同时签署停战协议。

    叶戈尔盖达尔在刚刚听到这一番言谈的时候,眼睛都睁大成了牛眼,看着董诰的目光犹如看到了一个傻逼一样。

    这中国人完全是拿着好处向外推啊。

    要知道,叶戈尔盖达尔虽然对中国态度软化了,却在心里也打着东边吃了亏,南面补回来的念头。

    可中国人却如此的‘讲义气’,‘够朋友’,把叶戈尔盖达尔的三观都给砸破了。

    在私人领域里,说话算话是一个非常棒的品德;可是在外交领域中,死扣‘说话算话’,那就是人生最大的傻逼,是外交人员非常低劣、不成熟的表现。

    可是中国人偏偏就这么干了。

    俺们是天、朝上国,咋能干那说话不算话的事儿呢?!

    那还要不要面子啦?

    对于中国,不管是古代还是后世,‘要面子’都是一个让人很难启口的‘德行’。

    嗯,对于现在的奥斯曼帝国来说,这的的确确是一个‘德行’。

    且不提三个月前的伊斯坦布尔接到中国的通知后,那奥斯曼帝国宫廷上上下下的君臣是什么个感受,只说赛利姆本人,那就对中国感恩戴德,感激涕零。

    赛利姆抵到南京之后,首先向陈鸣进献了奥斯曼帝国的礼物一颗奇异的能够自己变色的宝石。

    它来自奥斯曼的安纳托利亚山。

    迄今为止,也只在安纳托利亚山里发现过这种‘白天是绿宝石,晚上是红宝石’的宝石。

    就连苏丹的皇宫中也属于稀世珍宝。

    这一次年迈的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对于中国真的生出了不尽感激。

    在伊斯坦布尔君臣的认知当中,就从来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做到中国人这个‘真诚’地步的。

    所以他毫不犹豫的拿出了他的认知中最稀有、最宝贵的宝石,来作为他对中国皇帝表示敬意的礼物。

    包括奥斯曼人在内,的人都不知道这颗能变色的宝石是什么。可是,陈鸣在上辈子时偏偏注意到过这种独属于土耳其的变色宝石水铝石。

    这是一种非常稀少的宝石,只发现于土耳其的的安纳托利亚山,产区产量都极小。

    而水铝石的名字还是奥斯曼的末代苏丹命名的,现在时间还差一百多年呢。

第八百八十五章 三边会谈() 
陈鸣的精力就算分散的再厉害,他的注意力也会挤出一部分放在中奥俄三边谈判上来的。

    反正他又没给自己孙子起名的习惯,陈鼎的儿子他都没起,就也不会在陈身上开先例。

    虽然他之前确实到了这个孙子,陈鸣心里很清楚这个男婴降世的意义是什么。

    他又有一个儿子踏足了皇位争夺战这口深不见底的泥潭中了。

    陈这一踏进来,再想要脱身,那就没那么容易了。可这又是他自己的选择!

    生在皇室,除了拿把椅子,人生还有什么奋斗目标呢?

    ……

    由高彦明领衔的中方外交谈判代表,和叶戈尔盖达尔带领的俄国外交代表团、赛利姆带领的奥斯曼代表团,在南京展开漫长而谨慎的谈判。中方对会谈的基本节奏和指导思想十分明确,并早已准备了若干应对方案。

    俄方的准备也很充分,哪怕是知道消息最晚的奥斯曼帝国一行,也为谈判准备了详尽的资料和方案。

    俄罗斯需要时间来舔舐自己的伤口。

    在东方构造起一条足够抵挡中国人进攻的防线之前,他们是不会再度挑起第三次中俄战争的。但俄罗斯又不会对奥斯曼最太大的让步。

    俄罗斯现在怕的只是陈汉,而不是奥斯曼,叶戈尔盖达尔可以对中国做出一定的让步,但是对于奥斯曼,却始终想着狠狠咬对方一口。

    而中国也需要时间来巩固自己在新土/势力范围上的统治,巩固自己在哈萨克大草原上和西伯利亚上的地位。蒙古人和哈萨克人也都需要时间来夯实自身的基础。

    这是这场谈判的基础。

    奥斯曼人很清楚这次之所以谈判桌上有自己,那纯粹是人家中国人诚实守信,一口吐沫一颗钉。说不背着奥斯曼与俄国人议和,那就不背着搞小动作,事儿干的光明正大。

    所以,奥斯曼人是很有底气的因为他们有一个诚实可靠的强大盟友。

    况且之前他们请求中国人出兵里海的西海岸,人家也果然派兵过去了。第一批是还不到五千人,第二批更是只有三千左右,但如今这八千人往里海的西海岸一站,俄罗斯人在高加索的剩余兵力就全都被吸引去了。

    是以,这场谈判中奥斯曼人也是绝对不会退让的,他们不仅要保证自己在格鲁吉亚的利益,还要重新杀回克里米亚半岛。

    哪怕克里米亚汗国的最后一位汗王巴哈杜尔格莱二世,在九年前就被俄国人送到了爱琴海中的罗德岛,然后被砍了脑袋。奥斯曼人也始终在为重返克里米亚半岛做着努力。

    奥斯曼人这次战争最大的目的就是恢复他们在克里米亚的利益,承认格鲁吉亚为奥斯曼的属地。

    ……

    这是一场漫长而又艰巨的谈判啊。

    重点于中俄,重点在于俄奥。

    陈鸣有意识的建立中国在世界上的诚实可信的口碑,这在将来的世界局势下,可能会发挥着作用。

    而且‘说话算话’这四个字也跟中国的人文文化、自身形象和老大地位相符合。

    现在是陈汉确定自己未来十年中的对外政策的关键时刻,陈汉的外交策略面临一次关乎线路问题的重大。

    奥斯曼人和俄国人是不是已经察觉到了这点,还说不定。

    但这真的很关键。

    十年的时间说短暂很短暂,说漫长也很漫长,保不准今日还关系紧密的两个国家,十年后就要刀枪相见了;也保不准今日还刚刚大战了一场的俩国家,十年后就亲如一家了。

    中国需要时间让哈萨克人与蒙古人组建起隔离带。

    中国还需要与哈萨克人和蒙古人好好地分一下地理界线,也不知道是不是恶趣味使然,还是陈鸣想要体会一把地图上做国界的快感,三帐哈萨克和一个个蒙古汗国的国土分界线,那真叫一个横平竖直。

    大体上已经制定了走向,只剩下小的方面要,外加竖立边界界碑。

    可是哈萨克人与蒙古人的迁移却是一个需要很长时间的问题,他们的定居和国家建设,那都需要中国的扶持和支援。

    并且这条隔离带在未来的时光是会自我膨胀,还是会自我紧缩,那都要看具体的形势。

    同时,陈鸣还需要一个‘时间’来给法国人酝酿战争,法兰西的大革命已经掀起了,但巴黎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