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当球长-第4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辈子时候的中国男人,就陈鸣这个年龄段的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军人梦,带领着千军万马纵横驰骋的遐想在他们还是幼儿的时候生根发芽。因为他们小的时候,战争电影、电视剧太多太多了,这个梦想到了成年或许会被深深地埋藏在心底,但绝对不会彻底遗忘。虽然真的因为那个军人梦而去当兵的人注定是少数,千军万马纵横驰骋的画面与21世纪现代战争的场景也大大的违和,但儿时的纯真的梦想就是梦想。

    陈鸣现在的心情就十分的愉快。

    他都想抵到巴尔喀什湖后向西,一路杀过乌拉尔河去。

    带领着大群大群的骑兵,在敌人的国土上横扫千里,那感觉真的很赞。

    不过这注定是陈鸣的奢望了,他是不可能真的亲自带兵杀进乌拉尔的。因为这场战争并不是只有大西北这一处战场,还有东北那一块呢。

    他在身处西北的同时,目光也在时刻着东北的战局进展。

    西北这儿,他们有土尔扈特这颗埋得很深很深的棋子。但黑龙江以北呢?八旗残兵的人物里可没有陈汉的棋子,那里的一切全都靠死拼硬打。俄清联军的策略很明确,就是防御,依靠着纵横相交的那几条绵延千里的山脉雅布洛诺夫山西南东北走向,斯塔诺夫山脉东西走向,外兴安岭,朱格朱尔山脉又是西南东北走向,三座山脉正好组成了一个严密的天然掩护体,俄清联军只需要待在三座山脉相接的山谷地带,或是一个大的豁口处,严防死守,就能给陈汉的进攻部队造成很大很大的麻烦。

    现在俄清联军已经放弃了赤塔,也放弃了尼布楚,主力部队和农庄人口全部撤到了大山的后面。他们的人数是远比西北来的少,却并不意味着就比西北要好打。

    新哈巴罗夫斯克的捷报到现在还没送到陈鸣手中的,那里头的俄清联军总共也才三千人,而要塞外头的国防军一万三千人的进攻部队已经损失了小三千了。

    邓云看着夜色里火光明亮的新哈巴罗夫斯克,眼睛里闪着恨之入骨的神光。

    他已经在这座要塞外耽搁好几个月了,手中的将士损失的人数都要比得上整个要塞里的守军了。如今是终于将要塞里的火箭弹给耗得差不多了。

    俄国人在东西伯利亚地区倒不是不能做出来火药,硫磺矿这玩意在勘察加还是有的,而且他们还能出高价从日本走私硫磺,但是要大规模的获取就相当的有难度了。况且火药原材料中还有一项硝石呢。

    东西伯利亚的俄国人从中国购买火药,并不是没有原因的。这儿就缺乏大批量制造火药的原材料。

    那么新哈巴罗夫斯克作为俄军重点驻守的一座城市,当他们的火箭弹没有了后续生产和来源后,只依靠库存来与国防军对轰,这最终的结果就只能是被消耗的所剩无几。

    深夜里,南方的天空似乎突然间的一震,地平线上一阵闪光,轰鸣的爆炸声和炮声第一时间里传进了人的耳朵中。

    “注意隐蔽!”

    一个俄军大尉扯着嗓子高喊了一声。人却依旧呆在坑道里,连往防炮洞那儿看一眼都没有。实在是这个战场上的防炮洞是很不顶用的,还很危险。

    很多时候火箭弹对着阵地的连续倾泄,爆炸并没把人炸死几个,但却把防炮洞给震塌了。里头的人没给炸弹炸死,但会被土给活埋了,伤亡不减反增。

    所以,不仅大尉不愿意进防炮洞,很多俄军士兵也不愿意进防炮洞,他们就自顾自的抱着脑袋往坑道里一蹲。

    这还是中国那面传出来的方法。对付火箭弹,不能整个人趴在地上,那是求死得快,死者的外表看不出伤来,鼻孔、眼睛、耳朵里却都能熘下黑血。所以在火箭弹爆炸的时候,必须要缩减身体与地表的接触面积,防止共振共振,别问老毛子的士兵什么是共振。他们也不需要知道地面传递冲击波的能力比空气更强大,他们只需知道防御火箭弹最方便的姿态就是抱头往坑道底儿一蹲就行了。

    数秒钟后,他们就听见了那从空中传来的嗖嗖声,然后,大地勐地抖动起来,空气被强大的力量撕裂了,裹挟着灼热的气浪从大尉阵地的左侧传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中国人的火力压制又开始了。

    自从要塞里的火箭弹逐渐枯竭之后,中国人发射火箭弹的阵地就越来越近,要塞里的伤亡也就越来越大。这几天里,中国人的炮兵阵地都前移了,炮口直接对着要塞城门,连进出要塞都变得困难了。

    城内城外的沟通时间从之前的整天畅通,变成了现在白天不通,晚上要小心。

    兵力输送,弹药、口粮、饮用水的输送,要塞内外的联系还是很紧密的,这些都从原来的白天挪到了夜晚。。

    且新哈巴罗夫斯克不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城,也不是巴尔瑙尔,它的外头没有矿大的护城河的,因为周边斯塔诺夫山脉的南麓仅有的几条河流与这个要塞都不搭边,要塞旁边确确实实是有一条小溪流,是要塞的水源之一,但这条小溪流不仅很小很还是季节性的。现在已经被中国人给掐断了。

    在要塞城门通道受到限制之后,要塞外延阵地的坑道内和堡垒中的守军饮水都限量了。

    “轰!轰!”

    “嗵!嗵!”

    在炮声与爆炸声中,战壕里的人都蜷缩着身子。

    他们又不是第一次经中国人的轰炸了。士兵们在第一次经火箭弹轰炸的时候也还紧张过,包括那名大卫。那时候就觉得,火箭弹爆炸后刺鼻的硝烟味儿直让他直喘不过气来。

    但是现在,一切都是小se。

    在硝烟的刺激下,战壕里的俄军士兵也有开始咳嗽的,但那只是寥寥几个。很多人都知道找一块干净的布在这个时候捂在抠鼻上。

    早些时候,还出现过俄军士兵发疯发狂,亦或者把手里的武器都扔掉的孬种现象!

    但现在没有了,敢发疯发狂的士兵早就死了,敢扔掉手中武器的士兵不是被处死被就是被打改了。

    就在这时,爆炸声突然停歇,四周顿时安静下来,只能听见人的咳嗽声,间或夹杂着几声叱骂,士兵们开始抱怨己方为什么没有开火反击。

    大尉身子站的直杠杠的,望远镜扣在眼睛上往对面打量。只是远处的地平线上一片雾蒙蒙的,不知道是火药的硝烟,还是大炮冲击波激起的尘埃,视线非常模煳。

    唯一能看到的就是对面中国士兵阵地上隐隐可现的人头。

    国防军这次的轰击并没持续多久,拢共十几分钟。就见距离战壕两里多地的地方,旷野中出现了许多灰色的影子,正在向着要塞这边的移动。

    可不就是被硝烟尘土一遮后的中国士兵么。

    他们以散兵队形发起冲锋,每个人都猫着腰,端着上好了刺刀的步枪,以慢跑的姿势向南边的阵地冲了过来,而且速度正在渐渐加快。

    显然,他们是趁着轰炸的尾音发起冲锋的。

    炮步协同这个战术,国防军虽然早早的开始研究了,但限于时代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依旧做的不是很好。

    “中国人上来了!”有人在不远处高喊,这前线不止大尉带领的这一个连。

    “放近了打!放近了打!”

    大尉冷着脸,高声命令着。新哈巴罗夫斯克要塞中的火药储量日益减少,他们的主力部队也纷纷被中国人牵制,特别是后者的水师陆战队,绕过了鄂霍次克海,在勘察加半岛登陆,直接搅乱了俄国人的大后方的安定,也摧毁了俄军仅有的硫磺来源。

    火药这东西的珍贵性就越发突出了。

    三百米、二百米、一百米

    俄军阵地上的枪炮声响亮了起来,尤其是那一门门霰弹炮,冲着冲锋中的国防军士兵是勐烈开火。

    “轰,轰”

    “啪啪啪,啪啪啪”

    枪炮声像炒豆子一般密集的响了起来,如同割草一样收割着国防军将士的生命,贪婪又冷酷地将生命之火一个又一个地掐灭。

    一个个冲锋的国防军士兵倒了下去。他们有的是胸前中弹,有的是脑袋开花,不同的中弹部位,相同的战场命运。

    但是国防军也不会不做反击的,他们的火箭弹在距离俄军阵地二百米的位置上,再一次覆盖了俄军阵地,还有那要塞城墙。

    四射的弹片撕裂空气,那尖锐的啸声还在耳边的时候,弹片就已经收割了性命。火箭弹爆炸,灼热的弹片四下里纷飞,气浪裹挟着泥土、碎石扑天盖地而来,耳朵里再次什么声音都听不见了,大尉的唿吸也变得更困难了,整个阵地被硝烟和尘埃笼罩起来。

    邓云看着闪动着赤色的前线,整个人默不作声。他肩头的压力是很大的。

    长时间拿不下新哈巴洛夫要塞,已经影响到了整个战局的进行。

    在原先的计划中,邓云部是会在两个月内啃下新哈巴洛夫要塞的。这样国防军就可以从斯塔诺夫山脉中国人叫外兴安岭东西走向与鄂霍次克海沿线的朱格朱尔山脉东北西南走向的相夹平原,外兴安岭背后北的阿尔丹山原。

    阿尔丹山原并不算是一块多么良好的聚集地,但是在勘察加半岛被中国的水师陆战队打个稀烂的情况下,阿尔丹山原山岭和高原相夹的谷地里的农庄,就成俄罗斯军队最主要的补给来源了。

    普列宁现在最期望的就是战争能拖到八月下旬,届时寒冷的风雪会将整个西伯利亚变成一片白地,中国人肯定不适应。

    战争就能在风雪中拖到第二年的三四月份,届时,圣彼得堡可能就会派来援兵了,又或者战争会发生别的什么转机。列普宁只能如此的祈祷,手中只有寥寥几张烂牌的他面对眼下的局势,无可奈何。

    列普宁的祈祷也正是邓云亚山大的最大原因,新哈巴罗夫斯克要塞攻夺战的时间已经被他延长了将近一倍,战争眼看着就要拖入冬季了。这太可怕了!

    邓云已经不奢望立功受奖了,黄捷三五天一封来信,就要把他骂死了。

    陈鸣也始终牵挂着东西伯利亚的战局。如今这态势,西西伯利亚平原的战争已经尘埃落定,就算那三座城市已经没有被国防军拿下,西西伯利亚军也始终在顽抗着,但战争形势向着胜利的重点大步迈进,却是人都能看得到的。的!

第八百四十章 中法‘友好’() 
南京城里,留守的内阁首辅大臣柳德昭满脸轻快的回到了府邸。us最快

    他的书房里摆着一张大大的世界地图,这是一块五颜六色的地图,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等殖民帝国的殖民地全都标注在上面,十分清晰,一目了然。

    今天柳德昭受到了一个大好消息,法国人准备用他们在印度的五块非武装殖民地作抵押,来换取一大笔贷款。不要纸票子,必须是真金白银。

    战争结束后,高卢公鸡随着财政破产,巨大的财政压力压得法兰西是举步维艰。

    本来在印度法国人还大有可为,英国人可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相反迈索尔王国的军队在铁普苏丹的指挥下还压过了英国人一头。但是财政上的艰难让法国人实在无力再重返印度了。

    现在迈索尔王国和马拉塔王公们在战争平息后都大肆的从中国进购二手的枪炮军械,他们还拿到了火箭弹这项收割人命的大杀器。战争的模式从过往的排枪击毙模式一下子进化到战壕战,英国人在下一次战争中,就算在各方面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也不见得能把这些优势转化为胜利。

    可以说,法国人但凡财政还能,他们就不会错过这个重返印度的大好机会。

    要知道在战争之处,法国人除了要报复英国之外,内心中也存着返回印度的期望的。但是高卢公鸡却在战后迅速的将这个地方遗忘了掉,似乎从美洲得来的那些好处就已经满足了他们的胃口。这怎么可能呢?

    伴随着荷兰人从锡兰的撤出,以及中国人走出靖海,占据了锡兰。

    中国赫然已经取代了法国,成对印度王公们影响力第二大的外国了。

    法国人没有趁热打铁在印度重建自己的地位,那只能是战争他们付出的代价太大,高卢公鸡自己的财政破产,筋疲力尽的法国已经无力吞下那巨大的战利品。

    要知道,这一场战役英国人真的败得挺惨的,他们不但失去了北美十三州的殖民地,受北美战争的拖累,在西印度群岛以及印度地区和法国人的战争中英国人也吃了败仗。

    可惜法国人发力太狠,拖垮了自己的身子。

    以至于本该受损更重的英国人,竟然只丢了北美十三州。他们在印度的利益,几乎没有收到实质性的损害。

    现在法国人度过难关,不远万里的来到中国向之借钱来了,因为中国新的税收政策中国的财政前所未有的健康。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有钱了!

    空口白牙的贷款是拿不到真金白银的,想要真正的缓解自己的燃眉之急,法国人必须拿出真材实料来也就是与中国接壤的殖民地。

    法国人现在有两处殖民地与中国接壤,第一是北美的路易斯安那,第二是印度的非武装殖民地。

    西的1673年,法国人鸠占鹊巢,占据了丹麦人位于“本地治里”的据点,法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就此展开。在和英国人、荷兰人的较量中,法国人先后拿下了雅南、马埃、卡来卡,并将自己的影响力扩散到了大半个印度。

    本地治里、雅南、马埃和卡来卡四地分散在印度沿海、互不连接,再加上一块在孟加拉湾的小地盘,加起来还不到500平方公里土地,人口不足百万,法国人当然不满足了。从西的1741年开始,法国人的野心开始膨胀,一度成功控制了海德拉巴位于印度中部,现第六大城市到科摩林角印度的“三亚”,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印度洋在此交汇之间的广大地区。然而,随着英军的强烈反扑,高卢公鸡“建立由法国主宰的印度”的梦想被彻底击碎了。其后几十年,两国在印度是打打谈谈,到了七年战争结束,法国人丢掉了自己之前几十年努力得来的全部成果,法国在印度的势力范围逐渐龟缩到以上四个地区,以及孟加拉湾附近的金德讷格尔。

    奇葩的是,法国在这五个非武装殖民地的统治一直持续到了二战结束,就算是拿破仑战争之后,亦或是到了19世纪五十年代,英国取得了几乎整个印度的控制权,但仍允许法国保留本地治里、马埃、雅南、卡来卡等地的治权。总而言之,在这一块上,原时空位面的英国人是对法国人网开一面了的。

    但是现在这个时候,法国人可不知道史上英国人对他的深情厚谊,无力在印度重新开创大场面的法国人,觉得把中国人引入印度更能给英国人添乱。

    印度发生变动都比一丝不变的更好,更不利于英国。

    反正肥肉也不是自己的了,与其让自己的敌人独享,还不如引入一个有着一点浅薄交情的朋友来取代自己的位置。

    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心态。

    敌人的痛苦就是自己的快乐。而且这样还能换来一大笔资金解巴黎的燃眉之急,还能更加股法兰西和中国的友谊中国人不好对法国的路易斯安那下手。

    对比注定要丢失的印度,路易斯安那这块肥沃土地更被巴黎看重。即使到现在他们在那儿还没有几座像样的殖民地。

    对于法国人来说,这是一举多得的妙策。

    他们可不会看英国人也是白种人的份上,就不坑约翰牛了。

    中国或许有能力对欧洲各国在美洲的殖民地形成威胁,尤其是巴黎的小兄弟西班牙,但中国就是再强大上十倍,时代的限制也让他们不可能真正的涉足欧洲。

    顶多是捅俄罗斯几刀俄罗斯这个北方的怪物显露出原型。

    欧洲文明是海洋文明,但是欧洲各国里对海洋的重视程度也有高地,对比自己的死对头英国,法国虽然关系海外的殖民地利益,但他们更欧洲大陆陆权的均衡。

    现在分裂的德意志王国还不够资格挑战法国,德意志诸邦中的两大强者普鲁士和奥地利持续衰弱中的哈布斯堡王朝,比起法兰西也也无疑弱上一筹。但这毕竟是两个潜在威胁,而且他们之间与法国挨得太近太近。

    在七年战争结束后的欧洲大陆,最突出的反而是逐渐强大的俄国人。有这么个国家在背后,一定程度上就能牵制住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力量。俄罗斯现在推行的南下政策他们的兵锋距离巴尔干越来越近,与奥地利这个同盟国也存在着潜在的危机。

    瓜分波兰又让俄罗斯与普鲁士相接壤,谁也不会对着国境北边的这个巨大国家毫无戒备。

    俄罗斯与法国之间虽然隔着普鲁士和奥地利,但甭管史中俄国与普鲁士、奥利地最终走到了刀兵相见的地步,两班之间可说是有着血海深仇。但如今的叶卡捷琳娜二世是一个很有理智的君王,她的刀枪只对准弱小的波兰和俄罗斯的生死仇敌奥斯曼帝国。如今的俄罗斯与普鲁士和奥地利都是很亲密的同盟国。这就让巴黎不得不保持警戒了。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俄国人搞出了一个非武装军事同盟,虽然这个同盟是有利于法国的,并且同盟国之间的关系并不紧密,叶卡捷琳娜二世只是因事成事。但是俄罗斯这种俨然要在欧洲立起来第三极的架势,也可从侧面证明了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勃勃野心。所以法国和瑞典的关系一直很棒,当初还是王太子的古斯塔夫三世在巴黎获得了法兰西最真挚的帮助,他返国前,法国政府承诺会无条件每年给予瑞典150万利佛尔的大笔资助,而着名的法国外交官韦尔热纳伯爵也从君士坦丁堡改驻斯德哥尔摩。

    在古斯塔夫三世老爹古怪身亡的噩耗传来之后,古斯塔夫三世先是给掌握着实际大权的瑞典议会透出口风:他很重视议会的,并保证他们他将其父王的政策。这样一来,古斯塔夫便打消了贵族们可能会有的疑虑,完成他在凡尔赛的访问,此后他获得路易十六500万里利弗尔钱财的支援。西1771年2月12日,古斯塔夫三世的老爸进食一顿包括龙虾、鱼子酱、酸菜、烟熏鲑鱼、香槟的大餐,吃了14个他最se忏悔星期二的传统甜品后猝逝。非常奇怪。

    法国的资金援助为古斯塔夫三世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