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当球长-第4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所以,黑烟和白雾就成这座要塞的标志**物。

    还没有等到车队全部停稳,拿着棍棒、鞭子的监工就骂骂咧咧地将那些正东倒西歪的躺在地上晒着太阳的苦力们喊起来,一边喊着,还一边用手里的棍棒鞭子抽打。

    “蠢猪,你们这群蠢猪,都给我起来!卸货了!”领头的监工是一个一米八多的中年大胖子。他挥舞着手里的鞭子,吓唬着监工,红红的酒糟鼻是那么的刺眼。

    场面一阵骚动。苦力们都站起身来,拢着袖子等在停车区域边。这些人中根本没有几个是斯拉夫人,全都是鞑靼人、哈萨克人,亦或者从东欧发配来的波兰人,而监工里却几乎都是斯拉夫人,少数的几个异类也是俄化的波兰人。

    一辆辆重型马车在场地内停下,一些苦力们上千先配合着车夫将马匹卸下,一匹匹高达的重型挽马浑身都冒着汗水,在阳光下,皮毛都仿佛渡上了一层晶亮的水晶一样。

    把那些闷罐子一样的车厢打开,更多的苦力们成群结队的再从里面搬下各种各样的货物。

    俄罗斯这几年也在加紧西比利亚的交通建设,尤其是地势平坦的西西伯利亚平原,水路、陆路,他们固然不可能如陈汉那般投入一笔笔天文数字来,但之前的百多年里他们多少也有着一定的交通基础,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的再度建设,也让他们的兵力调配和物质转运迅捷了不少。

    俄军的物质就跟的陈汉国防军的军需物资一样,需要无数辆车马,蚂蚁搬家一样的向着前线运送。

    他们的交通条件或许比不上陈汉,但俄罗斯也有一个陈汉所不具备的优势重型挽马。

    一匹匹脱开了绳套的马匹被拉到了马圈,一边‘唿哧唿哧’地喘着气,一边低头不停地喝着水,抑或是大口大口的吃着草料、黑豆。而那无数的重型马车所组成的一条长龙,此刻也跟一条死蛇一般瘫在场地内不动弹。

    将那关着的车厢一一滑门拉开,车厢内堆满了成捆成捆的大衣、被褥,串联成一整串的鞋子、帽子,还有成箱成箱的火枪,手榴弹、火箭弹,亦或是军刀、胸甲,再不就是一桶桶的火药。但是,有的车厢里却也传来了俄罗斯味道十足的‘国骂’:

    “cyka,6лrдь,чtotыtamпnдnшь?……”

    “ynm,rпoш?л,hnynrhe6yдyдeлatь。……”

    “狗东西,操,你在那儿瞎bb什么呢?”赶快离开这儿才是最正确的事儿。

    “去他们个生殖,我要走了,别的什么事儿也不做……”

    一个个穿着暗绿色内衬大红士兵大衣的俄国士兵急不可耐的从车厢里跳出来。他们每一个人都戴着新式高筒帽,上面插有厚大浓密的羽绒饰。领子和袖口的颜色是鲜红色,红色肩章也表明他们的资,如此军装是俄罗斯帝国在两年前才开始更换的新式军装,但到现在也没能在军队里完全普及。

    如今的沙俄军队里,能够全部换上新式军装的部队,不是圣彼得堡的禁卫军,就是真正的精锐部队。就比如眼前的这支队伍,他们就是大名鼎鼎的老牌精锐莫斯科掷弹兵团。手中握着的也不是质量低劣的图拉火枪,而是来自英国的褐贝斯燧发枪。

    此次外他们还每人配有一个皮革背包,是一种圆筒样式的包。每名士兵还配有一把军刀,黄铜刀把军刀,深棕色皮革刀鞘。弹药包上面镶有一块俄国双头鹰铜金属牌,莫斯科掷弹兵团的弹药包皮盖上的每个角落还都会挂有手榴弹。然后就是人有一手的水壶,水壶一般会被固定在背包上方便携带,瓶盖同时也有充当水杯。

    这种军装,尤其军官们的军装,十分的华丽。绣线、纹边和艳丽色的装饰是这个时代欧洲军官服饰离不开的三**宝。

    苦力们惊讶地发现,这些闷罐子车厢里装的并不都是普通货物,还有一个个的人高马大的沙俄士兵。

    知趣的苦力立刻噤若寒蝉,不需旁人提醒,人便纷纷的闪躲在一边,低头干起了自己的活。

    只有忙碌结束,到吃饭的时候,他们一个个才饶有兴趣的互相咬着耳朵话。

    原来新库兹涅茨克在这场大战中并不是一个配角,而是主角啊。竟然要来这么多精锐士兵……

    今天到来的军队大概有一个营的规模,如此新库兹涅茨克的守军也差不多达到了三千人了。可这并不时最终的数字,下面还有车列……

    在众劳力忙碌的时候,车厢里的士兵已经纷纷跳下车,然后在站台上列队。他们并不知道,这一切都被一个波兰籍监工看在了眼中。

    监工的地位比劳力高多了,可以得到不少劳工们根本接触不到的情报。劳力们嘟囔的只是很表面的东西,而到了吃饭时,监工们嘴里流传的消息就是真正的有价值了。

    这支被闷罐子装来的军队是俄军的老牌精锐莫斯科掷弹兵团,这只是一先头,大部队还跟在后面,俄军整个计划会运送十个满员营的兵力抵到新库兹涅茨克要塞,届时要塞的总兵力将会达到一万人。这一万人会被组织起来成为新编的西伯利亚军,嗯,这个军下属的就只有一个西伯利亚师。显然俄军并不仅仅是要在新库兹涅茨克玩防御战,他们还想进攻,还想反攻。

    从新库兹涅茨克南下,他们可以威胁到斋桑泊,还能兼顾唐努乌梁海地区。

    “这么,俄国人的最大兵力投送就只有一万人?”

    “兵力不是太多。但那些人似乎都是俄国人的精锐,气势很凶悍。军容整齐,装备精良。手中一水儿的英国枪。”

    “弹药箱都挺沉的,但感觉着里头的个头数并不多,但个头很大。”

    东北的战场上,俄国人的火箭弹已经被陈汉尝到了滋味;而西北战场上,魏秀志带领的三万人倒也跟俄军交手了好几次,也尝到了俄罗斯火箭弹的滋味。那威力真的不啊。

    ……

    新库兹涅茨克要塞里里里外外那么多人,浑然没有觉察到某个不起眼的餐馆中,几个人不知不觉的凑到了一起,在嘀咕了一阵后又不知不觉的散开了。

    陈鸣在向着西北挺进,他的目标是伊犁,在那里他可以直接指挥西北全局。沿途中他还会见一见沿途路上的土着代表,准许官员觐见。这是他从南京动身时就做好的决定。

    最后当陈鸣赶到伊犁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七月份。西北的战争开打已经三四个月了。

    敌我双方战争进行的都不是很顺畅,因为再多的兵力优势,面对要塞的时候都被挡在了城外。但是在陈汉发起的攻势之下,三帐哈萨克的局势却已经有了最后结果。

    阿布贲的儿子瓦里汗,远没有他老爹的老奸巨猾和不服输的韧劲,在阿布贲病逝之后,虽然保持着他父亲时代的外交政策,俄罗斯、陈汉两不得罪,在中间走钢丝绳,但却无力阻挡陈汉的影响力在中玉兹慢慢的扩散。

    没有办法,大玉兹阿比里斯汗的日子被草原上太多太多的人所羡慕了。

    尤其是细毛羊的种群在一扩大之后,整个大玉兹又多出了一项不愁销路的财源。整个部族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准都在大步提高。

    真的,羊毛那玩意儿根本不愁销路。就是转手卖给北边的俄罗斯人,后者也一定有多少要多少。

    俄罗斯的毛纺一直受困于原材料的限制而产量不足,可是俄罗斯人又真的离不开毛纺。

    在中俄第二次战争爆发之后,被俄罗斯逼着征兵参战的玉兹艾楚瓦克汗最终选择了倒向陈汉这面,艾楚瓦克根本不敢跟陈汉为敌。中玉兹的瓦里汗也没能支撑多久,在内外交逼下,中玉兹王庭里发生了一场规模的政变,然后清晰了内部亲俄派的中玉兹一样选择了倒向陈汉。

    陈汉在哈萨克多年的辛苦经营,终于收获了巨大的果实。

    瓦里汗的弟弟卡瑟穆苏丹统帅着六千人的中玉兹骑兵,汇合了玉兹琼究拉苏丹【艾楚瓦克汗之子】带领的四千玉兹骑兵,还有大玉兹的斯尔格里苏丹带领的一万骑兵,共两万哈萨克骑兵,与数量只多不少的蒙古骑兵一起,配合着国防军,已然分割包围了巴甫洛达尔、巴尔瑙尔和位于鄂木河与额尔齐斯河交汇处的鄂木斯克要塞,包围了这三座的俄罗斯城市。

    巴甫洛达尔也跟新哈巴罗夫斯克城一样,是一座因为战争而兴起的城市。它位于额尔齐斯河流域,处在中俄分界线上,可以是战争中的第一道防线。

    魏秀志带兵从斋桑泊出发后首先遇到的就是这座城市,他的突然进攻,在距离城市还有一百多里时就被哥萨克骑兵给发现,根本不可能达到突然袭击的效果。所以对这座城市,魏秀志是围而不攻。

    巴尔瑙尔则是位于鄂毕河的左岸,是沙俄在乌拉尔河以东区域有色金属的开采和冶炼中心,比如铜、铅、锌、锡等金属,多在这儿生产。

    所以要想消弱俄军的战斗力,这里也必须包围,隔断交通。

    俄国人可是很缺铅的,这一短板到了赤色帝国时代都没能解决。而眼下这个时代,枪弹就是用铅金属来做的,这消耗量和程度也不比赤色帝国时代逊色不是?

    至于鄂木斯克,那里是俄罗斯在西伯利亚最大的人口聚集地,也是最的城市之一,不仅是水陆交通枢纽,更是军事、政治中心。

    陈汉当然要先围起这个了。

    在参谋部的预定计划中,西北军区开战前期的战场就是这三个地方。

    这三个位置的俄军不先解决了,就别奢望着去搞定西西伯利亚平原,然后再去搞定奥伦堡。

    而至于新库兹涅茨克要塞,真的,参谋部并没将它放在眼中。因为那里距离唐努乌梁海足足有七八百里,而到斋桑泊则至少上千里。有那个时间,西北军区早就反应过来了。

    俄国人只要敢出兵,不再缩在要塞里当乌龟,那西北军区就敢吃掉他!

    所以啊,现在西北的战局已经变的有僵持战的味道了。

    陈汉是主动进攻,可战争中却只围不攻;俄国人是被动防守,但只当乌龟不敢露头。

    陈鸣抵到伊犁的时候,看到的西北战局就是这副样子。他倒是很希望新库兹涅茨克里的俄军能够真的南下进攻斋桑泊。

    情报显示,俄国人在那儿聚集了上万兵力的。如果不图谋反击,俄国人的脑壳坏掉了,才会往哪儿调集那么多的兵力和物质。

    依照新库兹涅茨克要塞的坚固度,里面放上三四千兵都已经不少了。

    此时,就在陈鸣抵达伊犁的时候,在托木斯克,一场高级别的俄军作战会议也正在进行着。

    此会议由东路俄军的总司令彼得亚山德罗维奇鲁缅采夫主持,这是一个享誉欧洲的沙俄陆军名将,西1770年被授予了俄罗斯陆军元帅军衔。

    1748年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末年参加莱茵河远征,留下了赫赫战绩。

    而作为沙俄陆军中的功勋名宿,鲁缅采夫本来是在南路军担任集团军司令的,可惜他同南路军的总司令波将金意见相左,最终被一脚踢到了东方来。

    没有办法,波将金可是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宠臣,纵然他的战术指挥能力始终饱受圣彼得朝野的质疑,但波将金还是在四年前晋升陆军元帅,然后成沙俄陆军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人。

    或许这个时候女皇陛下对波将金的宠爱已经不比先前,因为成俄罗斯二人物的波将金,无疑的会因为权力上的一些问题而伤害到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感情,何况叶卡捷琳娜二世身边又多出了一个叫普拉通祖伯夫的鲜肉,但鲁缅采夫还是被踹开了。

    俄罗斯在东线的总兵力都不到十万人【不包括土尔扈特部】,这还包括了阿穆尔河沿岸总督区的俄清联军。鲁缅采夫手中的兵力连六万人可能都不到,因为俄罗斯陆军给出的军队数额全部是账面上的人数,是有六万五千人,可实际上兵员空缺了多少,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鲁缅采夫手中的总兵力就只能达到这个数字,而且这六万人也有两万来人被牵制在了巴尔瑙尔等三个受围的城市/要塞中,然后再分兵部守地方战略要,再在新库兹涅茨克聚集一万俄军,鲁缅采夫手中的机动兵力只有两万出头。(。。)(83)<;/div>;的!

第八百三十二章 俄军计划() 
鲁缅采夫手中仅仅把握着的两万出头的俄军被他编做了一个军,指挥官是现年五十岁的沙场老将米哈伊尔费奥多托维奇卡缅斯基。????????.这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将军,参加过1756一1763年的七年战争和1768一1774年的俄土战争,功勋卓着,任旅长、独立军军长。

    在着名的科兹卢贾战役中,他带领人数远少于对手的俄军正面抗击奥斯曼帝国的4万主力部队,反败为胜。而苏沃洛夫只是在他胜利以后才偷袭了敌军的兵营,谁是胜利者,这官司一直打到主帅那里。最后的结果是苏沃洛夫从此和他分道扬镳。

    在第五次俄土战争的最后一年,他以7000人击败了5倍的奥斯曼军队,把兵力占据优势的敌人困在城堡里,直到停战协议签字。

    所以,这是一个功勋卓着的将军,只是他的性格不为叶卡捷琳娜二世所喜。

    卡缅斯基的辉煌是在战争中得到了,没有了战争,他就是一个被高高挂起的招牌,而且他自己也始终是一个风云人物,时不时的大脑缺氧,就会干出一些让人忍俊不止的事情出来。就比如他在梁赞和坦波夫担任总督的时候,闲得无聊的卡缅斯基就展开了一系列活动,把一切闲散贵族都送到军队接收再教育,要他们识字,学会算术。这无疑是捅了一个大马蜂窝,使他在贵族中的人气直线下降。第六次俄土战争开始前,他主动上圣彼得堡向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请战,结果只得到5000卢布的赏金,而没有作战任务,他气得请每一个遇到的人吃饭,直到把这笔钱花光。

    而由于上一次战争里他和鲁缅采夫的友谊也遭受到了损害【他曾经是鲁缅采夫军中的中校军需官】,他就千方百计的钻营到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宠臣格里戈里亚山德罗维奇波将金元帅的阵营中去,但波将金并不信任他,使他依旧没有领兵作战的机会。总算奥斯曼人还不甘寂寞,在的大战开启前,就专门的跑过来偷袭他他集中火炮和火箭弹打了个落花流水,因而获得了一枚圣弗拉基米尔一级勋章,可随后他又变得无事可干了。

    还是他的老朋友鲁缅采夫在关键时刻拉了他一把,将他从高加索提到了西西伯利亚,任命他做东路第一军的军长。可以说是将手中的机动兵力都交给了他。

    而除了卡缅斯基外,鲁缅采夫手下还有一个很被他看重的将领,那就是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陆军元帅彼得谢萨尔特科夫唯一的儿子伊万伊万诺维奇萨尔特科夫,他是一名优秀的骑兵将领。

    后者统帅的就是鲁缅采夫手中把握的骑兵两千人的哥萨克骑兵,和两千来人的鞑靼人骑兵。被编做一个骑兵师,位于第一军序列中。但萨尔特科夫更多是独立作战,要知道俄罗斯也是有盟友的,面对中国人强大的附属骑兵军团,他们可以指望的还有土尔扈特人了。

    之前的一次次对外战争,圣彼得堡从来没有忘记土尔扈特部落,不停的从土尔扈特部落抽调骑兵和马匹、羊群。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自从中国崛起,自从中国开始威胁俄罗斯的东方之后,圣彼得堡就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千方百计的笼络土尔扈特部落,要的就是他们在关键时刻能够为沙俄卖命。

    这一次就是土尔扈特卖力效死的时候了。

    总人口二十万出头的土尔扈特部,出动了整整两万骑兵,由汗王渥巴锡亲自带领,策伯克多尔济、舍楞、巴木巴尔渥巴锡族弟等将领、贵族全都出现在军队中。而土尔扈特本部族内,还有达什敦杜克和大喇嘛罗卜藏丹增两个知情人坐镇。

    他们将全力‘配合’萨尔特科夫的行动,全力‘配合’卡缅斯基的作战。

    这也是陈汉隐藏的最大一张底牌。

    一个渥巴锡,堪比十万大军!

    坐在会议室内的渥巴锡脸上挂着满满的笑,这可不是他故意做出来的假样儿,他是真正的高兴。

    二十年了,现年四十五岁的渥巴锡自从心中冒出‘回家’的念头之后,就都已经要20年了。

    如果不是中原骤然发生了大变,他相信自己现在已经回到老家了。可是汉人的皇帝虽然阻止了他们回家,却也给他们指点出了一条更光明的大道。

    土尔扈特部有了更光明的未来。相信那些在汉人的地盘里生活了十多年的族人,内心也不会有太多的抱怨的。

    当初取信于俄国人,土尔扈特和汉人在伊尔库茨克城外做了一场假戏。因为只有真实的血债,只有化不开的血债,才能让俄国人相信土尔扈特人是真真要跟汉人不共戴天的。

    说真的,这些年下来他们这些知情人的心中一直憋着这么个大秘密,那压力也很大的。而且做出一副跟汉人不共戴天的样子,渥巴锡让人在部族内宣扬仇汉思想。因为当初的那一战,土尔扈特部落可是死难了两三千人,派去东方的军队近乎‘全军覆没’。而整个土尔扈特部也不过二十万人,两三千人的血缘关系铺展开来,那是能覆盖整个部族的每一户家庭的。这是无法化解的血仇!

    不知情的土尔扈特人还真的有很多把汉人当做了他们的仇人来看待的。也不知道事之后,部族里的老老少少该是怎么一副心理。渥巴锡觉得肯定有不少人对咒骂自己的……

    “渥巴锡,渥巴锡……”鲁缅采夫叫着渥巴锡的名字,后者可是被叶卡捷琳娜二世亲自授予的骑兵上将军衔,只不过鲁缅采夫跟渥巴锡很熟就是了。当初被抽调到奥斯曼战场和波兰战场的土尔扈特骑兵,好几次都在鲁缅采夫的手下。这是一个很硬朗的老头。头发已经灰白,并不比他脑袋上戴的假发乌黑,面颊厚实,额头上布满深刻的皱纹,但灰蓝色的眼睛很仍然很有精神,高大的身躯坐在椅子上如木桩般竖立。

    但是渥巴锡可以满脸挂着笑的魂飞天外,反正此次军议后有会议记录,他可以拿到一份详细的,鲁缅采夫却不能真的忽略了这位土尔扈特汗。

    两万骑兵啊。这个人代表着两万骑兵!

    再紧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