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当球长-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参谋机构,陈鸣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迫切的需要一个参谋机构。不管它是不是成熟,只要搭起框架,立下制度,再多的事情涌过来,一层层的分解,最后也能减轻他很多很多的事情。

    远征军的军政干部一直处于紧张状态,队伍扩充的太快,很多基层的排长、队官都是靠着拼杀一步步走上来的,这种人做实事可以,却不适合参谋机构,最适合搭建参谋部的人员是随军学校的成员,是鲁山干部学校毕业的那些人。可惜前者人太少,后者人太远。这次杀回湖广,陈鸣是把这件事记在心头了。

    复汉军大规模的调动,一块被汇集到陈鸣手中的还有各地法院的情况。大军在江南的行政管辖始终是军管,除了南京、扬州等有限几座城市,其他的地方都是军管会。严格控制粮食、盐、布匹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严厉打击投机倒把行为。这种情况下相对独立的设立法院机构的措施就很少遭人抨击了。因为对比法院里一杆刑名师爷或是讼棍出身的法官而言,江南的百姓更怕更没信心对着一群大头兵打官司,前者好歹是专业人士是不是,而且在法院告状也不需要下跪。

    复汉军的县一级法院、州府一级法院,还有位居州府之上的江南最高法院,都很自然的被江南百姓所接受了。而且一同被江南百姓接受的还有法院的概念,和各级法院的规格、义务。这东西事实上都十分的好理解,中国历朝历代也有类似的规矩,只要置换一下,很容易理解。

    复汉军的规矩只不过是把‘伸冤上诉’的过程做了一个明了的规范,老百姓不至于在县衙输了官司就直接跑到京城敲登闻鼓了。要一级一级的上告,如是而已。而且复汉军官司审理过程中公开的引入讼棍,还改了名叫做律师。这一措施对于告状的和被告人都有一定的好处。

    在江南民间,复汉军下属的江南最高法院被戏称为八府巡按,江南百姓虽然这几个月里一起官司打到最高法院的案件也没有,却不妨碍他们对复汉军的这一做法产生好感。

    陈鸣还听说,那各地县一级的法院,每到公开审判的时候,都有大批的百姓涌入旁听。被告方律师和原告律师在法庭上‘引经论典’的口枪舌剑,落在众多百姓眼中就像是在瞧热闹看大戏一样。第一次听到这样汇报的时候,陈鸣还好气又好笑的道了一声:“愚民。”可现在看,这未尝也不是深入人心的一个过程。

    可惜啊,大军这就要走人了。而且今年里也很难再重新打回江南,留下的这点印象等到复汉军再度杀回来的时候,不知道还能剩下多少。

    二月十六日的清晨,九江还没有飞鸽传信回来,复汉军的大部队已经从下关码头出发了。

    今年以来这是第三支从南京启程向西的队伍了,却也是最最令人惊奇的一支队伍。

    说好的北伐呢?这上千艘大小船只浩浩荡荡的沿江而上,这还有鬼的北伐啊。复汉军是西征,是西征,不是北伐!

    当连连炮响声中,岸上的无数瞧热闹的百姓看到的船队不是渡江北上,而是往西的时候,那一瞬间里生出的嘘声都要压过了大炮。

    多少人在这一刻目瞪口呆,就连很多的复汉军士兵,在发觉船只是向西而不是向北渡江的时候都愣住了。当一艘艘小舢板载着手拿着喇叭筒的复汉军士兵沿船队吆喝:打回湖广,打回老家的时候,多少出身豫鄂的复汉军老兵泪水横流,刹那间便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而同样的,很多出身苏北和江南的士兵也瞬间泪水鼻涕一把流了下……

    “快,以最度送到海州!”

    南京城中某个不大的院子内,一个面色狰狞的年轻人正向着一个三十来岁的普通中年汉子大吼着道,中年人结果封好的密信,转身离开了庭院。慢慢的,年轻人扭曲的都要变形的脸色慢慢缓和了下来,看现在的面相还是很文雅的,穿着一身米黄长袍,仿佛一个斯文秀才。

    年轻人挺直着腰背走回房间,直直的坐在椅子上,整个人仿佛一块冰冷的木塑。

    西征,西征,贼子不是过江向北,而是往西去了……

    青年心中的痛苦难以言表,这种大方略的彻底失查对满清的影响是难以预计的。一种恶劣到极致的扭曲感都要把他的心脏给揉成肉糜。

    西,西……

    复汉军大部队往西去,虽然不知道陈鸣是不是要把江南彻底丢掉,可安庆也好,九江也好,骤然多出了几万复汉军大部队,对于安徽、江西的清军都是灭顶之灾。

    这人现下也不知道九江的复汉军已经水陆并进向着湖北杀进去了。

    几万大军的开拔,还有那么多的后续部队,还有小两万人的随行军属,前前后后动用的大小船只超过两千艘,这绝对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走干净的。

    但如此声势,如此让人碎了一地眼球的现实,如同一阵风儿样传遍了整个江南江北。特别是当人们看到调往淮安集结的复汉军后勤部队,把集中到那里的五六百艘漕船一个个都装的满满的向扬州涌来,看到盐城等地的复汉军跟烧着了尾巴的老鼠,哧溜哧溜的往长江边上跑,尤其是海州的清军越过黄河,杀奔淮安的消息传来,人恍如演过了一场大戏,一场名叫‘北伐’的大戏,现在大戏终于落幕了……(。)

第三百零四章 称公称王() 
【感谢书友‘穆江城’2500币打赏】

    连绵的船队向西开去,大军开拔,甭管复汉军老兵们的士气有多么高涨,新兵们的士气又是怎样的低沉,陈鸣每天要处理的事情终于在巅峰浪头急速滑落了。﹎吧﹍·.·

    南京城里的大都督府中,陈鸣忙过一阵看了下表,时间才下午三点,已经连后天的事都安排妥当了。他心满意足的起身伸了个懒腰,周边的一群侍从室秘书,还有被招来的郑宏宇、魏秀志、柳德昭等人早在他停下时都跟着停了笔。

    “都回去歇吧,今天放你们半天假。”陈鸣笑道。

    大厅里几人一听都浑身轻松,魏秀志在郑宏宇跳出军需后勤系统后,就成远征军后勤系的第一人物,整天板着一张脸,活似人人都欠他三吊钱一样,这时也难得诙谐道:“真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啊。”从年前忙到现在,今后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当年他跟着陈惠在小小的鲁山县衙拔饭吃的时候,何曾想到有朝一日能手握几百万两银子,几百万担粮米,数千艘船只,几万人听其令。大军转动,巨大的压力就仿佛一座万钧大山压在他肩头,现在大军出发了,不能说他接下来的事情就轻松了,但至少万钧大山变成了千钧巨力。

    柳德昭正色说:“正是,正是,我与周公相约多日,今晚终于可以不必再失约了。”

    众人纷纷笑起来,连陈鸣都笑了,说:“本都督不但与周公有约,连五脏庙都多日未曾好好的祭上一祭了。”

    郑宏宇拱手道:“大都督辛劳,属下等远远不如。”

    柳德昭在心里暗骂好你个马屁精,面上也跟着一道诚恳道:“大都督总理万机,每日之辛劳,属下等不及万一啊。”

    剩下几个秘书、文书也纷纷跟着说大都督您太辛苦了云云,属下等不能为大都督分忧,好生愧疚等等。

    就算明知是马屁,陈鸣也被拍得浑身舒泰,继而想到从年前大计划制定到现在得以实施,两个多月时间自己过的确实不容易,复汉军知道内情的人上上下下过的都不容易,叹道:“这段日子着实辛苦大家了。我军远征在外,担负重任,本都督一直战战兢兢,尽力而为,不敢由懈怠。唯恐将万军将士性命葬送,更坏了我复汉大计。众位不辞辛劳,鞠躬尽瘁,本都督代大将军谢过诸位了。”

    众人赶紧避开陈鸣这一鞠躬,一个个忙着再拍一回,终于把陈鸣心中生出来的这点惆怅拍远了,把陈鸣真正的拍爽了,陈鸣含笑道:“好,好,有诸公倾力相助,乃是本都督的大幸事。8  ….=”

    于是,郑宏宇、柳德昭等人也爽了,于是皆大欢喜。

    复汉军西征是实,北伐是假。这个消息被粘杆处送到乾隆皇帝跟前的时候,时间已经是二月二十了。提调粘杆处的领侍卫内大臣良桂,将消息报上乾隆后,人都瘫在地上了。随着乾隆皇帝怒气勃发的一挥手,一声不吭的被两个御前侍卫拖起来拖走了。

    人在受到了对手的愚弄之后,都会有一种不可抑制的怒火生出来。乾隆皇帝现在就处在怒火勃发的阶段,傅恒也不敢这个时候去触乾隆的霉头。而且说真的,良桂也确实该罚。这种军国大事他都能出这么大的漏洞,整个大清朝都被陈逆耍的团团转啊。朝廷颜面何存?看着上头龙颜大怒的乾隆,傅恒一声不吭的在心底为良桂点上一根蜡。

    与这一消息一块送到北京的还有湖北的急报,复汉军水陆大军起于九江,杀入湖北,现在已经攻克黄州府了,眼看着就要逼近武昌省城了。这真真的打阿里衮一个措手不及。

    而现在再看复汉军主力‘西征’的消息,这两相一结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陈鸣根本就没打算北伐么,那之前的声势全是在忽悠大青果的,他的真实目的就是西进,是杀回湖广,勾连河南。

    西暖阁里,满清一众君臣还想到了正月里河南复汉军南下进攻湖北,以及之前复汉军水师部队对湖北江面的扫荡,那可都大大牵制鄂北和沿江各州府的精力的事情,之前只以为是陈逆的流窜出击,现在结合各方面情报看,那哪里是什么流窜出击啊,分明就是在打前站的。看看现在,九江的复汉军水陆大军杀到,江南复汉军的主力也随之跟进,真真是一环扣一环。

    “皇上,陈逆大军起于东南,溯江而上,湖广压力固然大增,江南财赋之地却必压力大减。朝廷与之具一得一失也。试看江南与湖广之地,孰重孰轻,朝廷……”傅恒开头说道。陈鸣大军西向,湖广的压力绝对重如泰山,可江南就也轻松了不是?那对福建的天地会乱党直接就有了影响。再说现下的江南虽已经被复汉军扫荡了一遍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傅恒也觉得残破的江南比湖北更,更有钱。朝廷得了江南就有了财赋之地,这对缺钱缺的眼睛都红了的乾隆和满清来说绝对是大好事。>;吧  ·.·再说了,复汉军打湖北,也不见得就一定能打下来啊。

    至于陈鸣的大军杀回湖北又有什么用?傅恒的理解就是解豫西南老巢之围。河南复汉军老巢被官军围堵一年多来时间,即使其内粮食还够用,那盐呢?布匹呢?陈逆如果能占据湖北之地,沟通豫西南,他们这一小盘棋就算是盘活了,也真正的做大了。今后他们就是一条盘踞在整个棋盘腹中的大龙,绝对是一根难啃的硬骨头。但朝廷也能四面八方的围剿这条大龙。没有了复汉军在背后撑腰、牵制,福建的天地会乱党还能怎么嚣张?山东的混元教一介草寇,四川的兵祸只限于川藏之地,朝廷只要能聚集兵力,还是占着很大赢面的。

    “传旨四川,着阿尔泰【四川总督】汇总川中各路土司,合兵一处共制大小金川。只要土兵不进汉地,随他们去。”

    “四川绿营练勇都做好准备,随时出川。”

    “告诉阿里衮,如果敢丢了武昌府,朕要他的脑袋。”

    乾隆平复下胸口喷涌的怒火,冷静的思考一番,连连下令。四川略作提点,湖北看似也一句话,实则是重中之重。那块通衢九省的荆楚大地,他可以容忍复汉军拿下鄂北,拿下襄阳,但长江以南区域,不能就这么让给复汉军。不然的话,复汉军一股而下就能冲到湖南去了,清廷的粮仓就真的全丢了。

    当人全都退下去之后,乾隆独自看着悬挂在墙壁上的乾隆内府舆图,看着地图上被红色标志出来的江南、鲁西、福建台湾,还有腹心之地的河南,人突然的一晃,急的吴书来连忙上前将扶,被乾隆一挥甩了开。

    他没事!还没有重整山河呢,他还倒不了。

    眼前的地图满目苍夷,雍正帝给他留下的花花江山,现如今变得面目全非了。这是乾隆五十九年人生之中最大的耻辱,可对现下的他也是莫大的激励,激励着他从头收拾旧山河。

    苏北之战的失败并没有让乾隆一蹶不振,他如今手头银根紧缺,可还是挤出银子投到炮厂,源源不断的大炮和燧发枪依旧在生产之中。还有从葡萄牙那里得到一定帮助的北京三炮厂,现今生产的大炮合格率越来越高,八旗新军也二度扩编了5000人。

    在认真听过海兰察的战斗叙述后,乾隆皇帝对八旗新军的期望不见消减,对镇压复汉军还更增加了信心。因为苏北之战中八旗马队的表现,他们对于复汉军的威胁是显而易见的。

    满清现在的马队有多少人?京旗的马队或许已经朽了,但蒙古和东北的马队可还依旧敢战。

    如果复汉军敢出现在黄淮大平原上,乾隆皇帝能调集不少于五万人的马队,来好好地招待陈鸣一番。

    再有,针对复汉军河南老巢的防御工事,工部也有新的发现。确切的说不是工部的官员发现的,而是高类思和杨德望发现的,他们觉得复汉军修筑防御工事所用的那种能够凝固的建筑材料很像是水硬性石灰。在欧洲,十多年前英吉利人就发现了这一现象,用含有粘土的石灰石来烧制,用于水下建筑的砌筑砂浆,可以凝固。

    工部的人眼下正在全力实验,已经拿出了初步成果。

    在乾隆的眼中,他的大青果正在一点点拉近与叛逆器械造物上的差距,复汉军仗之横行四方的法宝正一点点的被大青果破解,而且他的大青果还有着几十倍于叛逆的土地、人力,有着远远超出叛逆的财富,只要稳扎稳打,就必有扫清天下的那一日。

    可是连乾隆自己都没有发现,他对于复汉军的容忍,从最初时候闻得某地失陷就怒气勃发,到现在已经演变成了能大笔一挥‘割’掉半个湖北了。甚至整个军机处的大臣对于复汉军攻城略地也没有太大的反应,如乾隆一样,他们现在只关心阿里衮能否守住武昌省城,而不是他能不能守住黄州、汉阳、德安、襄阳等湖北长江以北州府……

    “着阿桂提调湖广军事。”

    “嗻。”

    带领队伍已经抵到了安庆的陈鸣并不知道北京城乾隆君臣的反应,不知道乾隆对自家的容忍度已经高到可以割掉半个湖北了,他正坐镇安庆,抽调大军一路路的开赴九江湖口,然后通过九江湖口抵到黄州。

    陈鸣是要整个吃掉湖北,他的目标才不限于长江以北呢。

    大军在黄州集结,在夺取武昌省城之前,大军先扫荡长江以北的黄州、汉阳等地,也为大军的‘伸展’夺取一个足够宽松的空间。陈鸣手下的战兵若全部抵到黄州要有七八万之多,那么大的队伍可不能完全用在攻略武汉三镇上。

    “我们要争取在夏汛到来之前,拿下武昌、荆州,入秋之前要全取湖北之地,夺取汉中府,北连豫西南,西通汉中,东接安庆、九江,陕西、河南、湖北、安徽、江西,将我们占据的地盘完全连成一片。”虽然湖北与安徽之间夹着面前数百里的大山,虽然汉中与河南、湖北之间也夹着绵延的大山,但汉中出兴安府入湖北郧阳,还是有路可走的,那安庆府挨着长江的地方更是平地坦途,何况还有长江水道沟通上下。

    有了这片基业,他老爹真的可以换掉大将军的名了。不管称公还是称王,都绝对有资格。

    陈鸣现在的脑子里还完全没有挤掉陈惠自己上位的打算。他现在的地位根本就无法动摇,陈惠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也没有露出丝毫要把老大陈岗再改回门庭的打算,如此陈鸣一点都不急着上位。复汉军纵使有了不俗的资本,也不是闹内讧的时候。对比李世民第二,他更期望着自己能堂堂正正、顺顺当当的继承大位。中国的文化和老百姓的民意都爱一个‘和’字,打打杀杀上位影响民心。再有,他这也不是因为什么后世名声不名声的,而更多是因为他领陈惠高氏的这份父母恩情,他不想坏了这份情谊。

    至于不能当开国之君又有何妨?李世民在李唐的地位是李渊一个开国之君就能盖过的吗?

    再说了,陈鸣还要打仗呢。如果他做了复汉军的第一把交椅,他还能想现在这样带着大军南征北讨吗?

    人在安庆,武昌、荆州还牢牢控制在清军手中的时候,陈鸣就给陈惠写了一封亲笔信,信中除了更加详尽的阐述自己的战略意图外,就是向陈惠提出称公称王的建议,开头还略提了提开科举的事儿。

    别以为时间还很充足,眼看着就三月了,真正做起事来,时间会过的飞快。陈惠如果称王建制,那就要系统的确定下官员体质,还有官员的着装,陈惠陈鸣这一家人的吉服,甚至还要另起宫殿,至少陈鸣的老婆孩子不能再与陈惠高氏同住了。

    “报大都督,淮安急报。海州清军杀过黄河,兵逼淮安、盐城……”

    “松江清军太仓,其水路绿营登陆海门,正在向南通进逼……”

    “报大都督,尹继善、容保率军开进苏州城,兵锋直指镇江……”

    陈鸣的案头上放着一封又一封的急报,自从复汉军大部队开始离开南京的消息被各路清军确实,那些清兵看着复汉军撤离的大片土地就像看到了肥羊的饿狼,疾扑而至。昨个才取了湖州,今天就开进了苏州,明个兵锋就要到了常州……

    陈鸣在江南的时候,复汉军对他们的逼压有多么的沉重,现在各路清军的反扑就有多么的凶恶迅捷。不管是苏北还是江南,清军的迅猛扑击对于撤离状态中的复汉军后续部队都是一次有些惊险的考验,殿后的黄捷手中有着足够的人马,但殿后部队更难控制的是他们的人心。(。)

第三百零五章 苦逼() 
深夜,湖广总督衙门。  ???书房里的那座西洋钟已经11点多了,可阿里衮裹着棉被却怎么也无法安眠。床边熊熊燃烧的火盆应得他脸色泛起一阵红光,两只毫无一丝睡意的眼睛眨啊眨啊。

    马铭勋【四川提督】带领川军诸将能完成他交代的任务吗?德泰【湖广提督】能从襄阳抽出兵力南下吗?他能及时的赶到汉阳吗?复汉军水陆齐发,只用了三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