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入南宋-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商舟之上,百名民夫肩搂肩,低着头,像是在进行着什么意识一般。声音是那样的整齐划一。虽然词锋不犀利,然而这样的气势,大有撼动湘江之水的意思。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高亢却又低沉的歌声,传遍整个橘子洲头,就连赵汝愚、留正,都走至沙洲之岸,遥望着这场浩大的歌唱会。

    “是苏子瞻的词啊,水调歌头,唱得韵律不是那个味道。”

    陆游抱着猫,眯缝着眼,觉得一股暖流,自胃里涌上心头,不知道是酒还是情,“大郎有心了!”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一声声涤洗着湘江才子的心灵,有些人眼中一样闪着泪光。

    原来,词并不是在文人,在歌妓口中才能唱的,这些船上的民夫口中,唱出来,又是另一个味道啊。

    所有人都沉默了。

    有小声啜泣的,也有一杯接着一杯喝酒的。

    思绪千万。

    赵汝愚看着手中的这杯颤抖的酒,一饮而尽。

    叶正则跟蔡幼学二人,一人一瓶半的满城春,早已经烂醉如泥。

    副歌的声音再次响起。

    不少人小声地应和着。明月当空,这场诗会,又让多少人,想起了家,想起了国?

    声音传得太远,本来李伯言就别有心计地将十条商船连城一列,声音源源不断地传向岳麓书院,传去劳动人民的欢声笑语,传去中秋佳节,李伯言对于朱元晦的祝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李伯言拔开瓶塞,遥望岳麓,心中暗道:晦翁啊,晦翁,某在等你迟来的认输,这千百民夫,同样再等你的祝福,您可曾听到了?

    可曾看到海晏河清的未来盛景?

    可曾看到,那盛世之下,一派歌舞升平的真太平?

    ……

    ……

    岳麓书院之中,所有人都心绪不宁。

    这本该是一个家中团聚的日子,有的湘潭学子离家近,已经回去,而有的人呢,则是不远万里,追随晦翁来到此地。

    一声声水调歌头,唱得他们泪眼朦胧。

    后院厢房之中,黄幹、陈淳等人,面如死灰。

    攻心之计,呜呼哀哉!

    涌上的三位先生,已然回了明州四明老家,准备隐居于山中。眼下岳麓书院,分崩离析,没有任何的挑拨离间,只因为大势所趋,人心涣散。

    那套治国安民的大道,再也难以说服他们自己,能够静下心来,去面对天灾,面对永嘉新学。

    黎贵臣走入杉庵,见到晦翁依旧在注疏着《易书》。

    听到有人进来,朱元晦不由自主地说道:“季通啊,季通,你来说说,这句……”

    “先生,是我。”

    朱元晦放下笔,笑道:“哦,昭文啊,唉,糊涂了。季通一月前回道州了啊,真是,年纪大了。”

    “先生这是有什么要帮忙的?”

    朱元晦摇手,笑道:“你帮不上。要是季通在,这《易书》最后一章句,还能与我交流探讨,你啊,不愿读这著说,所以啊,不可与你谈《易书》。”

    黎贵臣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拱手道:“是啊,西山先生起稿的《易学启蒙》,真是发人肺腑,建阳蔡氏九儒,学生不及也。”

    “人读易书难,季通读难书易,好啊……好啊。昭文,你过来所谓何事?”

    黎贵臣一滞,耳畔歌声依旧,他立马关了门。

    “关门做甚?”

    黎贵臣神情有些不自然地说道:“外头太嘈杂,怕打扰先生著说。”

    朱元晦笑道:“伯言的中秋诗会,真是别开生面啊。”

    “先生你……”

    “呵呵,没关系。这是伯言再向老朽讨一句话呢。”

    黎贵臣一愣,问道:“什么话?”

    朱元晦哈哈一笑,没有明说,而是说道:“昭文,天色晚了,回去睡吧。明日起来,记得将杉庵之中的落叶清扫一下。”

    “哦……那学生告退了。”

    黎贵臣退出房门,见到黄幹、陈淳还有辅广,都面色不佳地看着他,便道:“老师没什么,就是累了,要睡了。”

    辅广靠近,低声问道:“老师没有说,这个传唱的水调歌头吗?”

    “倒是提了一嘴,笑着说的,还说是欠李家小子一个答复。”

    黄幹插嘴道:“答复?什么答复?”

    黎贵臣摇头,走得远了些,说道:“先生没让问,只是说明早起来,记得将杉庵中的落叶扫一扫。”

    “扫落叶?先生怎莫名其妙地说这话?”

    黎贵臣摇头,道:“汝等莫要去打扰先生了,虽然脸上没什么,想必先生心绪还是有些不宁的,让他好好静一静吧。”

    黄幹听着此起彼伏的传唱声,皱眉道:“这个李议逊,真是太过猖狂了!”

    陈淳插袖叹道:“人,有猖狂的资本。”

    “罢了,罢了,回去吧。汉卿,还发什么愣,回去吧。”

    辅广点了点头,有些犹犹豫豫地说道:“哦……”

    杉庵之中,朱元晦落下最后一笔。《易书》的注疏,也算是完成了,他笑着将那墨迹吹干,然后放在一旁,坐在抱椅上,用手轻轻打着节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他起身,将烛灯轻轻吹灭。

    杉庵归于寂静。

    ……

    小半个时辰后,一声金锣响起。

    李伯言面色冷冷地看着大门依旧紧闭的岳麓书院,两盏红灯随风摇曳。唱了十来遍的民夫也停止了歌唱,饮酒尽兴欢呼。反正今夜不开船,不醉不归。

    这首歌,李伯言鸟悄地带着船工排练了五天,就是要给晦翁一个惊喜!

    然而,奈何脸皮深厚的朱元晦完全不理会。

    “果然是这样,你永远也打不赢一个不想跟你打的人。”

    一旁的陈傅良对于李伯言今日诡异的举动一脸懵逼。

    “此话怎讲?”

    李伯言憨憨一笑,无奈道:“洗洗睡觉,早睡身体好。”

    “……”

    ——————

    金秋佳节,道州天气依旧恶热。

    独在异乡,贬为道州编官,蔡季通无欲无求,看着桌上的讨伪檄文、《大宋经济论》以及李伯言亲笔书写的英雄帖,蔡季通的脸上蒙上了一层死灰。

    咳咳。

    蔡季通有些手抖地将外服穿上。这是一件靛蓝色的长衫,上边的一针一线,都是当年在建阳读书时,他母亲亲手所缝。

    建阳蔡氏九儒,一门四代,著说立说,那是闽南之脉的精髓。

    蔡季通坐回到太师椅上,看着那字迹俊秀的英雄帖,笑得像个小孩,“伯言啊,我本看不到的,你又让我看到了。”

    说话间,老泪纵横,滴落在那纸上,墨晕渲染开来。

    等啜泣许久,他又抬起头来,将泪拭去。

    从一旁拿起准备好的白绫,缓缓站在了太师椅上,用尽了毕生气力,甩上了房梁。

    做好一切准备后,蔡季通喘着气,头上虚汗直冒,“元晦啊,残躯已是无用,季通替你解围来了!”

    ……

    ……

    唰!

    潭州杉庵

    一旁的小筑之中,入寝之后的辅广思绪久久不能平静。

    扫落叶?

    老师为何要提门前落叶呢?

    辅广踩着布鞋,连鞋帮子都未提起来,有些颇不宁静地朝杉庵中走去。

    笃笃笃。

    笃笃。

    “老师,您睡着了吗?”

    笃笃。

    “老师,您听得到吗?学生进来了。”

    辅广推了推门,然而却推不动。

    他这心里忽的咯噔一下,晦翁腿脚不便,照理说,这房门本是不上栓的,今日为了……

    院中落叶飒飒,在砖石上刮擦着它仅能发出的沙沙声。

    落叶,归根!

    空气静得可怕!

    辅广瞳孔一缩,嘴唇疯狂地抖动起来,砰地撞破了房门。

    跌跌撞撞地抬头。

    一声哀嚎,响彻了整个书院。

    “先生啊!何至于斯啊!”

    一夜之间,两州异地。两位都希望死后成圣的当世大儒,用了同样极端的方法,试图维护道学最后的尊严。

    死者为大,试问除了这一条路,还有哪一条,可以让理学生存下来呢?朱元晦想不出来,他可以说服自己,但是总有一天,他是会死的,或许理学就会一直被这样打成伪学,但是他能容许自己看到,他不想看到的东西。

    这夜的风儿吹,吹得他心慌慌的。

    那一声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那样的刺耳,那样的扎心!

    他不想看到那个斗志昂扬的少年,站在他的面前,然后用铁一样的事实,告诉他,你,或许没错,但我,一定是对的!

    这样的话,太伤自尊。

    所以,他死了。

    义无反顾,向死而生!

    与隔江遥对的橘子洲头,形成了一副鲜明悲壮的凄惨画面。

    明月当空,已是深夜。

    商船上的人,都喝了不少的酒,睡得东倒西歪,但是嘴角都是带着笑意的。潘超同样笑着,虽然李伯言教他的词,没有多少惊艳,但是能够糊弄到他的太公,那就足矣了。

    “太公啊,我会努力的……”潘超喃喃呓语着。

0173章 锅让官家背() 
翌日,由于昨日喝了不少的酒,李伯言也是一睡睡到日上三竿,直到被外头嘈杂的声音给吵醒,揉了揉惺忪的眼睛。

    嚯!

    李伯言睁开眼,吓了一跳。

    “仇姐姐这是咋的啦?”

    仇巾眉破天荒地出现在了他的舱室之中,难道昨日发生了什么不可描述的事情?他咋一点都记不起来了呢?我的天老爷,老子这处男之身就这么没了?

    仇巾眉神色复杂地看着一脸呆滞惊愕的李伯言,说道:“别出去。”

    李伯言回过神,郑重地说道:“仇姐姐放心,我会对你负责的。”

    “?”

    李伯言见到仇巾眉错愕的神情,问道:“难道昨夜我干了什么不是人的事?仇姐姐,我真忘记了,要不你讲讲呗。”

    “……”

    仇巾眉抿了抿嘴,说道:“晦翁,死了。”

    咳咳!

    “死了?怎么死的?”

    仇巾眉说道:“昨夜上吊死的。现在外边那些岳麓书院的弟子群情激奋,你最好还是避一避。”

    我靠!

    李伯言一个鲤鱼打挺就跳了起来,差点头撞到上边的甲板。一个个的,之前是辅广,现在更牛|逼了,朱元晦都玩这个套路吗?早死晚死,你别现在死啊!

    李伯言无法想象,消息传开来,他会不会被天下朱门弟子给唾沫喷死。

    “老师呢?”

    仇巾眉说道:“赵相公在与他们周旋,不过怕是一时间难以平息怒火。”

    李伯言走出船舱,咆哮声更加大了。

    黄幹披麻戴孝,手直接指着赵汝愚、留正、陆游等人破口大骂着,“你们这些人,都是帮凶!李议逊呢!李议逊,给我出来!去给我在晦翁灵柩前磕头认错!老师为人不争,你们一个个咄咄逼人,现在终于将老师逼死了!你们高兴了?你们得意了!

    我告诉你们,痴心妄想!道学有我黄直卿,不亡!不亡!”

    身后的理学弟子们,纷纷群情激奋地附和着。

    “道学有我,不亡!不亡!”

    李伯言眼皮跳动着,朱元晦这招,真特么的毒瘤啊!人家死了一了百了,你特么的死都要拉老子做垫背?我去你|奶奶的!

    李伯言说话间,就要下船去解围。骂骂老子也就算了,还蹬鼻子上脸,将老子手中的四大天王都给骂了个遍,我去年买了个表!

    “大郎,别去!”

    “为啥?就让他们这么骂着?”

    陈傅良神情严肃地说道:“你自己做的好事,现在你的这些长辈、老师,在替你受过!”

    “我受特么个瓜皮!他朱元晦自己要找死,老子半夜唱歌给他听,还得罪他了?”

    “住嘴!”

    李伯言推搡了一把陈傅良,“不爱听滚蛋!”

    李伯言是真的怒了,认个输难吗?

    他下了商船,踏上小舟,眼神冷冷地盯着岸上,说道:“这群不要脸的东西!开船!”

    一边的船夫感受到了李伯言的怒火,差点连船桨都握不利索了,“好……好的……东家。”

    小舟划至岸上,李伯言从容镇定地走了过去。

    诸多跪在晦翁灵柩前的朱门弟子纷纷站起来,要朝李伯言涌过来。康帅博等人早就保护在赵汝愚等人的两侧,长刀唰地抽出来,将刀鞘朝地上一扔,不跟你嘻嘻哈哈。

    “诸位莫要自误!”

    辅广、陈淳等人用手拦住这群小愤青,眯缝着眼,看着走过来的李伯言,喝道:“李家小儿,还先生公道来!”

    李伯言走到赵汝愚身边,问道:“老师,那道圣旨可曾带在身上?”

    赵汝愚一愣,从怀里将那块锦布拿出来,“伯言啊,息事宁人,息事宁人,死者为大。”他跟留正、周必大,都已经无法控制局面了,若是大权在握,自然压得住,可如今一介布衣,只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奈何朱元晦这招玉石俱焚,真是太生猛了,总不能让他们也跟着自刎吧。

    李伯言拿着圣旨,才走了一步,留正却拉住了他的肩,摇了摇头。

    “仲至公放心,晚生绝不挑事。”

    留正将手松开了。

    李伯言手持圣旨,缓缓走过去,从康帅博手上将刀接过来。

    吓得身后的赵汝愚连忙疾呼道:“伯言,不可!”

    黄幹等人皆拦着人朝后退了一步。

    哐当,李伯言将长刀往黄直卿,陈淳等人面前一丢。

    “我等游湖诗会,庆贺荆湖大丰收,晦翁为何看不下去,要自尽?是不是看天下太平不爽?还是看官家不爽?!”

    一句话,吓得这群岳麓的弟子气势全无。

    李伯言狼觑环视,一副要吃人的样子,谁也想不到,一个尚未及冠的少年,居然有如此气势。

    “来来来!今日我手持官家手谕,汝等朱门弟子,有哪个看官家不顺眼的,我李伯言,代圣上受戮!”

    李伯言心中暗笑,就你朱元晦会以死相逼?老子不会?今日谁特么敢捡起这把刀,明日老子就让天下朱门,人头落尽!

    是啊,试问谁敢去捡这把刀?

    李伯言这句攻心之语,又手持圣旨,砍了李伯言,别说其余的,就是他们这些人藐视圣上,足以满门抄斩。

    李伯言上前一步,气吞如虎。

    “我看谁敢!来啊!杀了我,替你们的老师报仇啊!来啊!”

    疯子,简直就是疯子!

    黄直卿吓得已经面色蜡黄,不怕讲道理,就怕对手不跟你讲道理的机会。

    “你……你……”

    李伯言已经将他们逼近了晦翁的灵柩,然而他已经这样走着。

    诸多理学士子只能从灵柩两侧分开来,朝后退去。

    李伯言他们大不了以死相拼,一命换一命,但是特么的,无耻下流的李伯言,带着一顶隐形钢盔,外加无敌防弹衣啊,可能一个不慎,天下朱门弟子统统诛杀,这将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吧。

    李伯言终于来到了朱元晦的灵柩前,立定。

    “死者为大,你要干什么!”

    “你就不怕遭报应吗?”

    李伯言冷冷一笑,报应?笑话!

    砰!

    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下。

    李伯言举起圣旨,怒拍在朱元晦的灵柩之上,大喝道:“奉旨去伪存真,如今伪已除,真仍存。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就让后世去争论个是是非非吧,晦翁,晚生告辞了!祝您一路顺风!”

    李伯言这张圣旨拍在棺材板上,就已经是间接地将锅甩给了当今圣上,自然就麻溜地跑了。黄幹、陈淳等人嘴巴惊得跟鸽子蛋一样大,你|妹|的,你这么狂,官家知道吗?

    李伯言一路小跑,上了船。

    一直在船上看热闹的潘超满脸的崇拜,“大郎,刚才太特么刺激了。”

    嘶!

    李伯言感觉着火辣辣的手掌,吹了吹气儿。

    这手拍得,

    真特么疼啊……

0174章 人在家中卧,锅自八方来() 
东风商船,当日就启程回了永州。

    尽管最后李伯言靠着一手绝妙的甩锅,镇住了黄直卿等人,但是等消息传开来,那就是一场舆论的浩劫,不知道会掀起多少波澜。

    一路上,赵汝愚、陈傅良、陆游还有留正,都未跟李伯言说一句话。

    李伯言做错了吗?

    没错啊!

    如今值得欢庆的大丰收,还是在抗灾之后,醉酒当歌,又有何错?

    然而,晦翁不合时宜地死在了岳麓,这就麻烦大了。舆论的矛头必然都指向李伯言,永嘉新学。因为这些理学儒生,不敢指向当朝圣上,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来找李伯言的麻烦。李伯言回到庄子上还没消停一天,另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传来了,同日那晚,荆湖之南的道州,大儒蔡元定,死于任上,同样是上吊死的,手中据说还握着那张英雄帖。

    李伯言真的倒了八辈子血霉,碰上这么两个碰不得的老太公。

    这特么简直就是碰瓷界的鼻祖啊,组团自尽,尼玛的还能不能正常一点?不过李伯言转念一想,也许不是有预谋的组团碰瓷。这两人相知相惜,死一人也就足够了,何必一同赴死,犯不上啊。看来是真的想到一块儿去了……

    别说荆湖路上,就是大宋全境,都在因为这次的事情,议论得满城风雨。

    什么?

    “朱元晦、蔡季通因为不堪被一个商贾子弟羞辱,相约自尽?不会吧?这么脆弱吗?当初这个朱元晦不是在临安落职罢祠,那么凄惨,都跟没事人一样,现在这是太阳打西边来了?”

    “不知道啊,不过一人死在潭州,一人死在道州,相距甚远,都是上吊自尽的。天底下哪有这么巧合的事情?摆明了是约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