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笑看风云起-第3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几天之前,帝都的水利局副局长,莫大川递交上来的一份局里几位专家联名签署的报告,可是在水利部里炸了窝。

    副部长张贤,拿到这份报告,好像掘到了金矿一般,在部里上串下跳,开始的时候,其他的几位副部长还有部长都没太重视这件事。

    大家都知道张贤,过了年就很有可能进入发财委员会去当副主任,接他老领导的班,现在搞这一出说不定又是想捞点政绩什么的。

    于是大家也就都没往心里去,不过谁也没把这件事当真。

    可是到了第二天,顾长天居然亲自从发财委员会打来了电话,询问这件事。

    虽然发财委员会和水利部属于同级的部门,可是发财委员会是什么地方,这可是天朝除了政治局之外,就第二NB的地方了。

    所以虽然大家是同级部门,可是之间的差别,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顾长天打来了电话,部长当然要给面子,更何况顾长天入主下一届政治局已经成了定局,而且人家已经是内定的下届的首辅大臣之一。

    部长当然不可能得罪这样一个正处于上升期的人物,于是水利部里的人,也就立刻对莫大川他们提交上来的报告重视了起来。

    领导们重视,下面的人当然不干放松,几位部里的专家,在把莫大川他们几次叫过来讨论,确认了李志扬的海水淡化处理厂的事情之后,终于从最开始的领导重视,转变成了他们发自心底的重视。

    毕竟大家都是搞水利的,天朝北方的水是越来越少,要是北方的大江大河都干涸了,大家还玩个屁?恐怕到时候就连水利部,也要削减人手,只留个南方分部,就足够了。

    而水利部的这些专家,在经过几天的讨论之后,也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如果李志扬他们的海水淡化处理厂,真的能够生产出大量的淡水的话。

    那么他们把淡水排入到东辽河,在河道里将至少流转上百公里,这对这条已经干涸的河道两边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将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而且更是有些疯狂的专家提出,鉴于现在整个辽河都已经在处于半断流的状态,而北方地区又是普遍缺水。

    那么不妨干脆就把辽河的入海口堵上,直接在那里进行引流,将辽河形成一条彻底的内陆河。

    并且在拓展出几条河道,流经帝都,津门,冀省,辽省,蒙古省等几个辽河原来的流经地区,形成一个巨大的新辽河流域生态圈

    这也是莫大川等几位专家,所极力倡导的,但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要想完成一个这样的巨大的生态环境工程,可是要投入相当大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的。

    而且还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和投入,这就得要顾长天来使力了,毕竟他是发财委员会的副主任,和并且属于从龙较早的今尚一系的人马。

    而且他和发财委员会的主任,关系也是相当的不错,今天在水利部进行讨论,之后他将负责,将水利部的协议提交上去。

    而这件事对于国家而言,也可以说是一件相当大的事情,毕竟一旦这个项目要是真正的上马。

    那么辽河流域的几个省份的自然生态环境,都将从中受益,而且困扰了帝都多年的缺水,以及沙尘侵扰的问题,也都很有可能随之迎刃而解

    所以这样的大事,水利部的领导不可能不重视起来,水利部的正部长,张云同志因为这几天要去南方参加一个已经订好的水利部的会议,所以就无法出席这次会议了,不过他还是叮嘱了出席这次会议的副部长张贤,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将这个项目促成。

    一旦这个项目要是能够成立上马的话,那么这也是整个水利部的大功一件,在大家都能得到光灿灿的政绩的同时,也能真正的为天朝的自然环境的改善,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

    所以今天出席这次会议的人员的身份可都是相当的高的,有发财委员会牵头的顾长天,由水利部的副部长张贤,还有水利部投资公司的最高负责人王沪生,还有来自帝都水利部门,和京华大学的几位水利专家。

    张贤这时候,把李志扬和曹广都介绍给在座的几位之后,就有清了清嗓子说道。

    “好了,李总的真神大家已经都见过了,是不是和传说中的一样年轻啊?”

    张贤的这句玩笑话,把在座的大家伙都给逗得笑了起来,把原来还有点严肃的气氛,也给搞得活泛了一点。

    李志扬也被搞得有点不好意思,不过心里也是佩服这个家伙,作为一个领导,能够这样的调节气氛,这家伙还真是有两手。

    毕竟他和曹广在这些人的眼里,可都是外来人,也算是生分人,张贤这样一说,大家也就不会再对他们的出现,感觉到太过的生硬了。

    “在之前,相信大家都已经听说过了大禹公司的名头,还有他们的产品,不过相信大家也都是耳闻而已,现在我们就再请大禹公司的代表,给大家好好的介绍一下他们的产品,以及工作原理,大家在好好的了解一下,他们的公司和他们的产品。然后咱们在讨论其他的。”

    张贤这样做也是有原因的,他和顾长天是对李志扬他们的产品,有着绝对的信心,可是李志扬他们的产品,对于没见过的人而言,确实是有点太超前了。

    搞水利的没有不知道,这大规模的海水净化的难度的,传统的海水淡化的效率能有个,百分之四五十,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绩了,而且就是这样所产出的淡水,大部分还都不能被直接饮用。

    可是李志扬他们的产品,海水的淡化率居然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而且产出的淡水,居然可以直接饮用,这毕竟太过超出,那些没见过李志扬他们产品的专家们的认知了。

    而他们在这次会议上的讨论,也主要是基于,李志扬他们的海水淡化处理厂,能够大规模的生产负荷条件的淡水的前提之下。

    所以他还是想让李志扬给在座的,对他们产品还有些疑虑的专家们,在解释一下,他们的产品的情况。

    这样的事情,当然轮不到李志扬来亲自出马,毕竟曹广他们已经准备了一晚上了。这时候听见张贤这样说,他也不等李志扬示意,就直接站了起来。

    把手里的笔记本电脑和投影仪连接好,然后开始讲解起来。

    他讲解他们公司的产品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而且他又是大学教授出身,对这样的事情,早就是驾轻就熟,讲起来是头头是道。

    曹广先从,他们公司的海水淡化处理器上讲起,从原理,到利用,再从小型化,讲到大型化。

    然后又切换了几张图片到他们现在的工厂的厂址,已经建成之后的设想图,已经初步产量等等,事无巨细的都讲解给了在座的专家们。

    那些本来还对李志扬他们的产品,有着相当大疑问的专家们,都被曹广的口才,和他所讲解出来的装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所征服了。

    虽然还是对他们量产淡化水的产量,有些怀疑,可是已经不再就他们到底是不是能够真的大规模的量产淡水表示怀疑了。

    李志扬听曹广的讲解的时候,也听得很认真,不过他在一边听得时候,也在一边打量着在座诸位的神情。

    水利部的专家们,包括张贤和顾长天听的都很认真,而那个水利投资公司的王沪生,则是时不时的往他这边瞧过来几眼,然后也会和身边的人低声耳语几句。

    而那几个和他交头接耳过后的手下,就会立马在他面前的电脑上,悄悄的敲打着,也不知道在做些什么。

    李志扬一时间开始狐疑起来,这个王沪生,难道对这件事有什么想法?

第四百六十三章 开会 (2)

    第四百六十三章开会(2)

    曹广讲解了差不多有一个小时,在此期间,居然没有一位专家提出疑问,显然他们之前准备的非常充分。

    他的讲解都是有理有据,而且科学依据是相当的严谨扎实,所以在座的水利科学界的人士,也就对他的讲解不会有那么多的疑问了。

    曹广讲解完毕之后,就回到了座位上,而顾长天则是带头第一个鼓起掌来,显然是被曹广的讲解给征服了。

    顾长天带了头,下面的专家和领导们怎么能不给面子,于是大家也都纷纷跟着鼓起掌来。

    其中有几位水利专家,更是连带兴奋之色,掌声鼓得也是很来劲,他们也是被大禹公司的奇思妙想出来的这个设备给征服了。

    在他们看来,如果大禹公司的产品,真的能有这么出色的话,那么整治天朝北方的缺水问题,也就不再是个让人头疼的挠头问题了。

    “好了,大家还有什么疑问没有?”

    这时候张贤又说话了,他这时鼓励这些水利专家们,赶紧就自己的疑虑提出质疑,省的以后在一起扯皮。

    “我有一个问题。”

    说话的是个戴眼镜的花白头发的专家,这个老人家学者气质十足,一看就是对待科学比较严谨的类型的专家。

    张贤点点头,然后对李志扬他们说道。

    “李总,这位是咱们天朝的水利方面的老专家了,是京华大学教授,彭华宇教授。”

    他这也是给李志扬做个介绍,免得这个年轻人,有眼不识泰山,在说出什么过激的话出来。

    彭华宇?这个名字李志扬根本就没听过,不过张贤的样子,这个老头,还是很受人尊敬的以为专家的,于是他说道。

    “你好,彭教授,您有什么疑问,尽管问。”

    “那好,李总,我想问问,你们这个海水淡化厂量产之后,这个每吨淡水的成本价是多少,到时候一旦大规模生产的话,会不会对居民用水的价格,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据我刚才所看到的,你们这个海水淡化的处理方式,是需要很大的能源供应的,我想知道,你们所需要的这么大的能源,到底由那里来提供,会不会对其他的自然资源,造成很大的浪费。”

    这句话还真是问道了点子上,其实李志扬他们的海水淡化装置的原理,还是很简单的,就是把精华后的海水,**向热气流。

    利用各种物质蒸发温度不一样的原理,把淡水和杂志分离出来,这时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的,这也是一直遏制着这种海水淡化装置,大型化,和大规模化的瓶颈问题。

    可是这些问题,在曹广他们想到大规模的使用风力发电,还有太阳能发电的来解决能源问题之后,也就不复存在了。

    “是这样的,关于这海水淡化所需的成本,目前我们还没有详细的计算过,不过我们也做过估计,一旦大规模生产之后,每吨淡水的成本也就是一块钱,或者稍微的高上那么一点而已,最高也就是一块五毛钱每吨左右。当然这还是要量产化以后再看,不过应该差不了多少。”

    李志扬故意把成本价说的高了一点,因为在此之前,他和曹广也在一起讨论过,他们的海水处理厂一旦建成,可以大规模的生产淡水之后,这海水淡化的成本价格,一般也就是五毛钱,甚至可能会更低,有可能也就控制在三毛钱每吨左右。

    可是他考虑的是,这可是和国家合作的项目,万一到时候人家真正的摸到你的成本价,到时候要你控制陈本,或者说给你来个计划经济,你不就是有苦说不出了?

    要知道朝廷耍流氓的事情,可不是一幢两幢了,万一到时候人家叫自己学雷锋,自己可就是有苦说不出了。

    而且他为了这个海水淡化处理厂,可以说是前期的投入也不再少数,从买这个专利,再到从MIT里挖人。

    倒卖地建厂,那个不是成千万上亿的往里面投钱,光那些风力发电设备,就花了几百万美元,这可都是真金白银。

    所以现在把价格说的高一点,也不为过

    那个彭华宇听了之后,又和身边的几位专家交头接耳了一阵子,脸上并没有什么不满的神色。

    毕竟李志扬他们这个价格报出来之后,他们已经是很满意了,现在世界上大规模海水淡化一直没有能够做起来的原因之一,就是价格成本太高了。

    现在帝都的居民用水价格也就是四块钱左右,这一块到一块五的成本还真是不算高。

    见几位专家,没什么不高兴的神色,李志扬有接续解释道。

    “至于我们的工厂所需能源的问题,这一点我必须明确的说明,我们的厂子确实是需要大量的能源,来作为淡化海水的需要,不过我们不打算大量的使用地方上的能源,给地方的发电厂造成过多的负担,我们打算自己发电,我们为一期工程已经准备了四个风力发电厂,这些风力发电厂所发出的电,已经足够我们一期工程所使用得了,而且后期如果我们的工厂还需要扩大的话,那么我们还会继续追加风力发电厂的规模。而且我们还打算在太阳能发电上作文章,目前我们就有一个太阳能发电的课题研究小组,正在努力的攻克大规模太阳能发电的难题。一旦这个问题得到解决,那么我们的海水淡化处理厂,所需的能源问题,将不再是个难题。”

    李志扬的话音刚落,在主位上坐着的顾长天再次带头鼓起掌来。

    他之前只是知道李志扬是打算做一个海水淡化处理厂的事情,可还不知道,他在太阳能上也在下功夫,做文章。

    这个消息对他而言,简直就是太好了,要知道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到了节能环保和使用新能源的问题。

    在这次金融危机开始之后,国家的出口受到了重创,尤其是一些江浙地区,还广东地区的血汗工厂。

    这些靠着榨取低廉劳动力来支撑的小厂,现在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和通货膨胀的到来,已经不能够再为当地的地方政府,提供足够的税收保证了。

    而且国家也已经意识到了,光靠着房地长来拉动经济增长是不可能的,还是要在产业升级,生产高附加值的东西上下功夫。

    并且针对天朝能源紧缺的问题,朝廷内部,已经有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在新能源的产业链上,加大投入力度的建议,并且已经得到了相关领导的重视。

    这些在今后几年,都会一一的被提上议程

    而现在李志扬则已经走到了前头,他马上要下去主政一方,而之后要不了多久,他就会杀回中枢。

    而李志扬的成长,在他今后的仕途之中,会不会变成一种助力,他还真是不得而知,不过他不得不为这个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李志扬和他的大禹公司鼓掌。

    这样有战略眼光的年轻人,和有胆魄,有实力的年轻人可真的是不多

    而那个彭华宇,这时候也没多说些什么,他对李志扬的解释很满意,作为一个老水利工作者。

    他是亲自参与了在鲁省的绿岛市的海水淡化处理厂的项目建设的,那个厂子也是国家倡导才建成的。

    他全程参与了建设工作,不过那个工程目前看来可以说效果很是一般,甚至很是不好。

    一来那里所采用的海水淡化处理方法比较落后,虽然也是引进的设备,可是目前和李志扬他们的装备比起来,效率简直低的可怜。

    二来成本太高,也是因为需要大量能源的缘故,所以成本一直高居不下,所以每年国家都要往里面贴钱,才能保证整个厂子的正常运行。

    三来就是所需要的大量能源,对地方的用电,和当地发电厂的工作都带去了很大的负担。

    所以他才会对李志扬他们的大禹公司,有着这样的疑问,因为他可不希望,这个大禹又是某些异想天开的官员们,搞出来套国家钱的幌子公司。

    不过目前从李志扬他们的讲解上来看,这位老专家,都感觉很是满意。

    “好,彭老师问完了,还有其他人有疑问没有?”

    张贤一看彭华宇对李志扬的回答很满意,于是又赶紧出声问其他的与会的专家们。

    专家这时候都没什么疑问了,毕竟彭华宇可是天朝水利方面的泰山北斗,连这样的宗师级人物都没疑问了,他们还能有什么问的。

    “好了,既然大家现在都没疑问了,那么就进入下一个议题,那就是大禹公司的淡水生产出来之后,这个淡水怎么使用的问题。”

    张贤接着说道。

    “前段时间呢,帝都水利局,和水务局的专家呢,专门的去李总他们的大禹公司进行了实地的考察。李总他们公司呢,目前也是正在抓紧建设第一期的工程,可是我们也知道,我们不能等大禹公司的一期工程建好了之后,在考虑这水利运输的问题,我们要同步思考。”

    张贤喝了一口茶水又继续说道,顾长天只是个牵头的,这个会,可是由他这个水利部的副部长亲自主持的。

    “因为明年正好是咱们的奥运年,而且咱们帝都的缺水也是老问题了,所以咱们帝都的水利局就已经和大禹公司达成了口头协议,那就是大禹公司的第一期工程,所生产出来的淡水,要专门的供给咱们帝都来使用。可是金州离帝都呢,有四百多里地,这中间还有很多山路,不是一路坦途。这淡水的怎么到咱们的帝都,就成了个问题,这几天咱们水利部和帝都水利局的同志呢,也进行了专项的讨论,现在请莫大川同志来宣读一下他们讨论的结果。”

    李志扬一听重头戏来了,顿时担起了精神,开始留神起来,而在坐的,除了他那些水利投资公司的人,也是打起了精神。

    莫大川清了清嗓子,然后拿着手里的几长纸开始说道。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现在我来宣读一下,我们的讨论结果。经过实地的考察,帝都与金州的直线距离是有大概四百多公里,可是其中有很多山路,这样的话呢如果采取南水北调工程的作业方式,大规模的布置排水管道的话,就有点不合适,而且工程量比较大,工期有比较长,而且又是跨省作业,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做起来很困难,所以我们不建议采取这样的方式。”

    莫大川先否定了这次采取南水北调的方式来向帝都运水,然后他又接着说道。

    “我们讨论的结果就是,降水排入金州南侧的辽河的河道里,然后在进行疏导,不让这些水流入到海中,造成浪费,然后在辽河和海河最近的地方开通沟渠,将水引入到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