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还是因为林维源现在居住在福建,很多物资、钱财不能够轻易送到宋哲这里来,否则送来的资助更加多。
一行人来到战争基地。
宋哲首先做的是招募十名炮兵军官,都是比较普通的中尉、少尉军官。只是宋哲感觉现在护台军越来越大,自己总不可能每次来战争基地都临时抽调军官做苦力吧?
宋哲只好又招募十名步兵军官。担任自己的近卫营的军官,这样一来不怕惹人注意。也不会耽误军中事务。
解锁勃朗宁m1900式手枪后,果然出现后续的勃朗宁m1911式手枪。虽然价格非常高,高达四万美元的解锁金额,但宋哲还是果断解锁了勃朗宁m1911式手枪,并且一次性购买了二千柄勃朗宁m1911式手枪和六十万发手。枪弹。宋哲在战争基地上的钱包立刻就减少了十二万美元。
旋即宋哲解锁了克虏伯长管加农炮,购买了四门,还有解锁克虏伯重型加农炮并购买两门。
宋常合看着这几门刚刚兑换出来的崭新钢铁巨兽,立刻就仿佛看到女神一般,双方都泛着爱心不说,还抱着一门火炮,一脸满足。
宋哲摇了摇头,对二十多个克隆人吩咐道:“把火炮搬出去。”
霍兰克指着屏幕上的解锁栏激动道:“大人,果然出来装甲车了。”
宋哲顾不上宋常合了,连忙跑过去,激动道:“哪里?哪里?”
霍兰克连忙指着一个角落说道:“这里!还好几款呢!”
宋哲让系统帮忙踢去其他待解锁武器,只显示装甲车的,屏幕上显示立刻让人一目了然。
允许宋哲解锁的装甲车款式可不少,居然一共有足足五款。
英国的西姆斯装甲车
奥地利的戴姆勒装甲车
法国的沙隆装甲车
德国的埃尔哈德-bak装甲车
沙俄的奥斯丁普奇洛夫装甲车
不过得到宋哲注意的只有两款,英国的装甲车和德国的装甲车,原因很简单。英国是坦克的鼻祖,虽然二战中运用坦克战斗最出名的国家是德国,而非坦克鼻祖英国,但宋哲相信在初期英国的装甲车、坦克等技术不会太差。
德国就不用说了,德国人的装甲武器,严谨而坚固。典型的德国制造。同样护台军中装备大量德国武器的宋哲,自然会对德国货另眼相看了。
英国西姆斯装甲车:世界上第一种车体全面覆盖钢板装甲的重型装甲车,于1902年研制成功的。装甲车上有3名乘员,装1台最大功率11。7千瓦(十六马力)的戴姆勒汽油机。最大速度达到14千米小时。车上装备两挺机枪,分别安装在装甲车前后位置,同时机枪可以左右转动射击。
宋哲皱皱眉头说道:“这英国人制造的装甲车不怎么样嘛,才十六匹的马力,最大时速不过是十四公里,比蒸汽坦克的最快时速才快两公里而已!”
宋哲准备点德国坦克看看了,霍兰克却说道:“大人,不妨看看沙俄的奥斯丁装甲车。”
宋哲有些奇怪的瞥了霍兰克一眼。带着几分不以为然的说道:“沙俄的装甲车,能够厉害的哪里去。”
霍兰克却摇了摇头,说道:“不!大人你这样想就错了,虽然我记忆中关于未来的事情比较模糊,但我学到的知识却告诉我,俄国人是最早认识到装甲车重要性的国家之一。”
宋哲眨了眨眼睛,如果不是知道克隆人对着自己有着绝对的忠诚,宋哲都怀疑霍兰克说的这话是不是忽悠自己了。在他印象中,沙俄可是落后、野蛮的代名词,进攻方面更是全靠人海战术。而且军队上连一人一手步枪都不能够,士兵手上的子弹更是一个巴掌数得过来。进攻失败了,就退回俄罗斯。也不怕敌人追击。谁敢追来就用广阔的战略纵深和寒冷的冬天拖垮他,拿破仑、希特勒这样的世界名人都是死在这一招上。
霍兰克解释道:“虽然不太记得那一场战争,但如果没有记错应该是日俄战争,当时令俄罗斯人骄傲的哥萨克骑兵,在日军机枪、火炮的强大火力面前被打得人仰马翻,惨不忍睹。这一场战争,和血一般惨烈的战场,让俄罗斯军方感觉到异常的悲愤,认为必须研制出一种兼有机动性和火力的武器。”
宋哲摸摸下巴。若有所思的说道:“战争促使武器发展,这么说来沙俄可能在装甲车上有不错的发展。”
霍兰克想了想。却苦笑道:“恐怕不是大人你想的那么简单,严格意义上。那不是沙俄研制出来的,而是和英国研制出的武器,并在英国奥斯丁汽车厂制造的。不过沙俄买回来后,进行过小规模改造。”
宋哲忍不住眼角抽了抽,低声道:“果然,我就知道狗改不了吃屎,沙俄的工业怎么可能突然间牛逼起来。”
虽然看不起沙俄,但并不妨碍宋哲接下来看下奥斯丁装甲车有什么值得看重的。
奥斯丁装甲车:全重约五吨。装甲车全长4。9米,宽2米,高2。4米,车载乘员四至五人。装有两个机枪塔和两挺维克斯的7。7毫米机枪。维克斯机枪是马克沁重机枪的衍生产品,而且是衍生产品中最优秀的一种,装载在车上的水冷式维克斯机枪能够长时间保持每分钟六百发的射速,在多数情况下都有很高的可靠性。
动力装置为50马力的汽油机,最大速度可以达到五十公里每小时。
装甲厚度为8毫米。
看到奥斯丁装甲车的时速,宋哲立刻满意的一点头。
他之所以选择装甲车,一方面固然是装甲车省油,另外一方面是高机动性。虽然现在宋哲在自己的近卫营当中组建了一支骑兵连,然而骑兵连虽然超编,也不过是一百五十骑而已。即使是这样,这一百五十骑,与其说是骑兵,还不如说是骑马步兵。
自古以来就有南船北马一说,这话并非没有道理,在骑马这一块上,南方人的确不怎么样。特别是台湾省的都移民居多,能够养得起一匹马的人可不多,这就更少人会骑马了。
这些骑兵也就能够追击溃兵的时候起作用,真的想和日军骑兵对抗,别说日军骑兵数量是护台军的输十倍,即使是同等人数,日军也可以打的护台军的骑兵落花流水。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宋哲不重视发展骑兵。
来自后世的宋哲可是知道未来是坦克这些装甲兵团的天下,辛辛苦苦发展骑兵十多年后,像二战的波兰对德国坦克军团那样,纵马用骑枪刺坦克吗?
宋哲当即拍板:“就这奥斯丁装甲车了!不过霍兰克,你准备继续当科研人员,还是指挥大兵团?”
这个问题霍兰克还真没有想过。
事实上宋哲也是刚刚想起,有些究竟。
霍兰克到底是以研究人员的身份招募出来的克隆人,但造桥庄一战中霍兰克指挥蒸汽坦克作战有功。不能够说你是研究人员招募来的克隆人,你现在那里来滚那里去吧。霍兰克这些克隆人是对宋哲忠心耿耿,但宋哲也发现这种忠心并非是指无私心的。
就好比一个员工签订了一份死合同,员工不能够辞职,不能够出卖公司秘密,员工都做到了,但老板分配一份他不喜欢的工作,员工岂会不消极对待呢?
幸好霍兰克并没有让宋哲纠结多长时间,他已经笑了笑,平静的说道:“虽然在坦克内指挥战争和热血沸腾,但我这个年纪,其实还是喜欢更加平静的生活。”
宋哲拍了拍霍兰克的肩膀,没有说话。花费了七万美元解锁,购买价格也不便宜,足足九千美元一辆奥斯丁装甲车,宋哲一咬牙直接买了十辆,刚好九万美元。
桦山资纪准备在五国调查组面前击溃宋哲,让调查组中想拉拢宋哲的家个国家知道,他们看好的宋哲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强大,不值得投资和扶持。
宋哲何尝不准备在五国调查组面前展露出强大的实力,不说成为想拉拢自己的国家中的平等合作伙伴,至少不能够成为一个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傀儡。
为此宋哲又招募了十个克隆人车手,负责驾驶装甲车。使用机关枪的人反而好找,哪怕是一个农民,直接紧急训练一个星期都可以使用机关枪,当然技术方面就别太指望了,但近距离射击还是可以凑合一用的。
当然了上面说的情况比较极端,宋哲麾下的护台军两万一千人,怎么可能找不到二十个熟练的机枪手呢?
ps:ps:这是第一更,晚一点第二更一千九百九十字,道歉昨晚的失误,对于已经订阅的读者,木木深表歉意。
第192章 事与事【1】()
第192章事与事1
宋哲随后又购买了一批子弹、炮弹、手榴弹就回去了。
虽然买的不是什么火炮、坦克,但这些子弹和炮弹、手榴弹价格也不便宜,足足消耗了宋哲三十万美元,当真是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处理完这些事务后,宋哲还不能够回去营地。为了不被日军间谍发现,宋哲亲自和霍兰克静悄悄的将奥斯丁装甲车开到一个山谷中,两辆蒸汽坦克现在也放在山谷中藏着。山谷中还有上百名护台军老兵驻守,不仅仅隐蔽还防卫严密。
等宋哲回到指挥部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宋哲又得安排人去协助霍兰克到出磺坑开采石油并加以提炼,片刻不得闲。
就在如此忙碌中,安世业进来禀报:“大人,彰化县送来电报,刘永福带人已经到了彰化县,按照他的脚程,估计最晚明天晚上也会到新竹县了。”
宋哲将手上正在处理的文书放下,说道:“来得很快啊!”
安世业点着头,说道:“可不是,听说是连夜赶来的。为了赶路一人三马,中途换马不换人。”
宋哲手轻轻敲了敲书案,笑道:“刘老将军还老当益壮啊,居然能够如此奔波。不过我们也不能够怠慢,你下去吩咐厨子明天准备一些药膳的材料,让刘老将军到了新竹县,能够补充些元气。对了,五国调查组不是要来新竹县吗?现在出发了吗?”
安世业无奈说道:“这个可就不知道了,我们在台北的情报人员用不了电报,飞鸽传书也没有,只能够靠接力式传达信息,今天收到的信息已经是昨天的。不过根据今天收到的情报。五国调查组的人应该差不多准备出发,听说他们购买了大量水果和粮食,还雇了几个中国翻译。看样子似乎要出航了。”
宋哲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走到窗边。看着北方喃喃道:“桦山资纪,你准备进攻了吧!”
桦山资纪不想宋哲接触五国调查组的事情,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在适当的时间发动战争,五国调查组的人可都是惜命的人,谁愿意到战场上和宋哲接触呢?而且恐怕未尝没有几分想亲眼看看,这个护台军名将到底有多么厉害,值得他们花费多少力气去扶持。
除了这个原因外,宋哲认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日军不想护台军和黑旗军合作。作为满清中有数的强军黑旗军哪怕已经垂垂老矣,依旧不可小瞧。
第二天,天空再次下雨,雨水带着丝丝咸味,不知道是不是大部分雨水都是从海洋上蒸发的缘故呢?
宋哲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策马在红毛港溪南岸一处小丘上。在这里可以清晰的瞭望到对岸日军的兵站,还有在雨天依旧巡逻的日军步兵,不时有一队骑兵在泥泞的黄土地上飞奔而过,也有看到宋哲一行人。停下来作出挑衅动作。
无论对岸的日军如何挑衅,宋哲浑然不在意,观察良久后。放下望远镜,眯着眼,不让雨水落到眼睛中,声音带着几分疑惑的说道:“对岸的日军似乎并没有进攻的准备,难道我的预测错误?桦山资纪没有准备进攻的意图?”
就在宋哲所在位置,直线距离三十里外,日军临时指挥部内,桦山资纪冷着脸看眼前的人,带着几分恨意的咬牙切齿道:“不是说好今天进攻的吗?而且此时下雨。发动袭击的成功几率岂不是更加大?”
然而此人对于台湾总督桦山资纪的质问脸色不变,淡淡然的说道:“我们这样进攻。对面的支那人名将宋哲怎么可能没有一点发觉呢?而且根据昨晚收到的一个重要消息,我认为改变进攻方向更加好?”
桦山资纪压住怒火。冷笑一声说道:“乃木希典,你接下来给的答复最好让我满意,要不然我不介意再当一次蛮勇将军!”
桦山资纪的蛮勇将军自然是那一次让日本一届内阁集体倒台的事迹了,当然桦山资纪也因为那一次的事情被逼辞职,只是担任预备役中将,只是后来明治天皇重新启用,这才有今天的地位。
乃木希典从容的笑了笑,说道:“总督阁下请放心,我相信接下来的计划,会让你满意的”
红毛港溪
“算了。”宋哲抬手擦了擦脸上的水珠,对旁边的小罗伯特。李说道:“虽然不知道日军为什么没有进攻,但不能够放松警惕。我不能够继续在这里呆下去了,得回去迎接刘永福了,要不然可就出现什么误会了。”
小罗伯特。李脸色肃然,点了点头说道:“大人你放心吧,日军即使偷袭,有我在也不是那么容易成功的。”
“辛苦了!”宋哲拍了拍小罗伯特。李的肩膀,吆喝一声,策马离开。
说来也巧合,宋哲怕耽误了刘永福的事情,不想在回去的路上,却和刘永福遇上了。
看着前面三十多人,却上百匹马的庞大队伍,还有在风雨中的黑旗。宋哲估计是刘永福了,策马上去扬声问道:“前面的可是大总统啊?”
宋哲话音落下没有多长时间,就有一把苍劲的声音回答:“老朽不敢称大总统,倒是黑旗军主帅。不知道后面来的是护台军中哪位将军呢?”
宋哲出列拱手道:“卑职台中总兵宋哲,拜见大总统,马上不能行全礼,请见谅!”
黑旗军中跃马而出一人,想来是刘永福,宋哲定眼看去,刘永福已经年近花甲,脸容清瘦,眉毛胡须稀疏,却自有一番威严。“原来是宋兄弟,你我皆是抗倭寇,休提卑职、大总统,你我兄弟相称就是了。”
顿了顿,刘永福说道:“宋兄弟一身泥泞,似是走了不少路,不知道哪里去了?”
宋哲手执沾着雨水的马鞭指了指北面,笑道:“小日本不安分,去敲打一番而已!”
ps:ps:第二更到!没有失了诺言,一千九百余字!求订阅!求推荐票!
第193章 事与事【2】()
第193章事与事2
刘永福深深的看了在雨幕中意气风发的宋哲一眼,实在让人没有办法相信得到,眼前这个年轻得过分的少年,居然就是将日本人打的落花流水的人。
刘永福拍了拍大腿,哈哈大笑道:“果然是英雄出少年!”
宋哲笑了笑,马鞭一指兵营方向说道:“大总统,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请到兵营中再作详谈!”
一行人不再在路上高谈阔论,策马到了兵勇中。
不用宋哲吩咐,立刻有人勤务兵送说姜汤等驱寒品。这可不是特意为宋哲等人准备的,但凡下雨,兵营都会煮姜汤为巡逻的士兵准备。
为了照顾刘永福等人,虽然只是下午四点左右,宋哲还是让厨子做饭,五点不到就将药膳捧上来。
刘永福想不到宋哲如此体贴,连忙道谢,并邀请宋哲一同进餐。
因为一路奔波,刘永福很早就睡觉了,当晚双方都很默契的没有就大总统的位置进行详谈,但约好了时间,明天早上八点进行会晤。
第二天早上,天色蒙蒙亮,刘永福就被一阵喧哗声吵醒了。
刘永福爬起来,有些不满的说道:“小七,外面什么事了?”
过了半响,亲兵小七才从外面进来,还带了一块湿毛巾递给刘永福擦脸。“军门,是护台军的新兵崽子在训练,看上去也不咋样的。”
刘永福擦了擦脸,心头一动,说道:“拿衣服来,我出去看看。”
小七劝说道:“大总统,现在还早着呢。天刚刚放亮,你多睡一会儿吧,再过一个时辰我叫大总统你吧。那个时候还有大概半个时辰才开会。大总统去看护台军的训练时间上也不怕耽误。”
刘永福摇了摇头,说道:“年纪大了。经不起吵闹,不想睡了,拿衣服,我出去走走。”
“是!”小七这才无奈应诺一声,到旁边的衣架上拿了外衣来帮刘永福穿上,又把刘永福散着的辫子给扎好。
之前刘永福觉得小七的话不太诚实,护台军好歹战绩彪悍,再怎么差也有个限度。然而走出去房间,在外面看了约莫两分钟后,刘永福也忍不住皱眉。
一队士兵站的还算整齐,但一旦那些军官喊什么向左走、向右走的时候,立马阵型就散了,十个里面有一二个做错。别感觉才一二个做错没有什么关系,战场上讲究令行禁止,别说是十之一二,百之一二命令做差了,都足以导致一场战争失败。
但慢慢接着看下去。刘永福不由微微脸色一变。虽然护台军训练上的表现并不怎么样,但护台军士兵意志却表现的非常坚毅,在晨风中立定。虽然不少士兵摇摇晃晃,但没有人喊苦喊累,只有晕倒的人才能够离开列队,否则哪怕是军官也陪同士兵一同站着。
“这是强军的潜质。”刘永福默默在心中说道。
“走吧,到其他地方走走。”
一路上没有人拦刘永福观察,估计宋哲早有吩咐。
突然刘永福站住脚步,跟随着刘永福的亲兵小七措手不及,差点受不住脚步撞在刘永福背上。“大总统,怎么了?”
刘永福没有说话。小七顺着刘永福的目光看过去,禁不住吃了一惊。“咦?那个不是宋总兵吗?他怎么也和士兵一起训练的?”
刘永福长叹一声。说道:“这是吴起之志啊!”
吴起,春秋时名将。出仕鲁国,以小国击败入侵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齐国。出仕魏国,打的秦国几近灭亡。出仕楚国,楚国为之兴盛,扩土千里。
而吴起的治军理念,就是和士兵同甘共苦。在军队中,吴起跟最下等的士兵一样,穿最廉价的麻衣,吃一样的伙食,睡觉不铺垫褥,和普通士兵一样睡在不平整的田埂当中。行军不乘车骑马,亲自背负捆扎好的粮食和士兵们一样步行前进。
这个方法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