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副官连忙出去打电话询问北白川宫能久已经到了哪里,不过一说曹操,曹操就到。副官刚刚出了会议室没有多长时间,会议室的楠木门就被推开了,一身华丽军服的北白川宫能久亲王从外面走进来。
虽然之前对北白川宫能久亲王不满,但当北白川宫能久亲王站到自己面前,桦山资纪也得压住心中的不满,站起来做了个请的手势,说道:“请坐!亲王阁下。”
“中间遇到一些小毛贼闹腾,慢了一点。”北白川宫能久将一边说话,一边摘下军帽放在边上的勤务兵手中。北白川宫能久亲王虽然骄傲,但也不是傻瓜,因为一些小事情和桦山资纪加深已经有些恶化的关系不值得。
桦山资纪果然心情不一样了,连忙问道:“是在哪里受到袭击的?”
会议室内的其他日军将佐也纷纷目视北白川宫能久亲王,脸色有些严峻。
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坐下来后,一脸不爽的说道:“是板桥,估计是龟山岭那帮支那人贼匪干的,还往火车上扔**。怕前面有铁轨被破坏,火车减慢速度,这才来晚了。”
龟山是桃园地区,却和台北边界接壤。也因此北白川宫能久亲王一说,桦山资纪就知道刚才说的龟山岭支那人贼匪是谁了。
龟山岭首领姓詹名永和,桃園县龜山人,精武術。在日军入侵台湾后,立刻傾其家產招募团练。当日军南下,曾经跟随吴汤兴等人,联合各路义勇军阻击日军,然而阻击战最后还是失败了。气候詹永和率八十多名士兵退守龟山岭,并以此为据点袭击日軍。
桦山资纪皱皱眉头说道:“看来苗粟县失利,影响超乎我们之前的预计。居然让这些龟山岭的贼匪敢袭击板桥一带。”
北白川宫能久亲王认真的看着桦山资纪说道:“我认为有必要向大本营请求支援。”
桦山资纪心中长长松了一口气,环视一圈问道:“你们有什么意见的吗?”
两大巨头都点头了,将佐哪里敢有意见?纷纷点头赞同。
其实之前桦山资纪最担心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反对的,事实上在进攻台湾前并非是定下近卫师团和比志岛混成支队一共才两万五千人不到的兵力,而是计算上乃木希典麾下的第二师团。不过鉴于乃木希典的第二师团在中国战场上消耗不少,所以决定让乃木希典在辽东休整,后续再投入战争中。
然而当轻易拿下台湾北部这块经济、政治、军事中心后,无论是桦山资纪还是北白川宫能久亲王都乐观的认为拿下台湾全境最多不过是三个月时间。而之所以需要三个月时间,不是台湾中部、南部太难拿下了,而是中部、南部道路复杂、遇上下雨容易得疫病,对于后勤补给的压力很大,将会延迟行军速度。
在这个情况下,桦山资纪还好,他是台湾总督,拿下台湾全境,他的功劳怎么也不会少。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则不然了,他一个人独自带领近卫师团拿下台湾全境,和再加上一个在辽东战场上打出赫赫威名的乃木希典及其麾下第二师团拿下台湾,功劳完全不一样。原来是一百的功绩,加上乃木希典能够拿到五十的功绩就算好了。而且即使北白川宫能久亲王拿下的功绩更加多,恐怕也不少人认为北白川宫能久亲王靠亲王的身份压着乃木希典,说到底拿下台湾主要还是靠乃木希典。
这样的事情北白川宫能久亲王是绝对不愿意看到,更不愿意发生,所以原本应该前往台湾支援的第二师团一直驻扎在辽东奉天一带。据说日本大本营那里正考虑是把乃木希典和第二师团调到朝鲜还是调回本土,其中推力自然少不了北白川宫能久亲王了。
经过六个小时的长时间商议后,日本大本营也综合自己的考虑,台湾方面的援军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还在澎湖驻扎的比志岛混成支队的后续部队,他们将即日离开澎湖,坐军舰前往台北。
第二部分的是抽调位于辽东半岛驻于奉天的第2师团,从奉天出发,到旅顺港,以最快的速度坐船前往台湾基隆港。
第三部分,以日本国内留守的臼砲队、工兵队、要塞砲兵队及宪兵队等,编组为混成第4旅团参加增援作战。
其中第一和第三部分的军队很快就会抵达,然而第二部分,也就是乃木希典的第二师团恐怕就要慢不少了。一方面第二师团人数众多,除了安排运送的船只外,还得安排军舰护送,还有吃喝的后勤补给、打仗的子弹炮弹等等,这都需要时间去安排。另外一方面虽然三国干涉还辽已经发生了,日本也早在今年五月三日的时候发电报:“日本帝国政府根据俄、德、法三国政府之友谊的忠告,决定放弃辽东半岛之永久占领。”
然而归还辽东半岛的辽南条约直到1895年11月8日下午4时,才在在北京签订,直到12月25日才完全收回辽东半岛。
在此之前日本人自然是疯狂搜刮辽东半岛范围内的资源了,这自然是激起了辽东老百姓的愤怒了,故而日本虽然知道肯定要撤离,但在辽东半岛范围内的驻军一直很多,就是为了可以随时镇压中国老百姓的暴乱,同时捉中国老百姓去干挖矿、伐木等危险工作。
而台湾方面自然不可能完全靠日本大本营了,如果是这样,还要你桦山资纪干这个手握台湾军政大权的台湾总督干什么?
桦山资纪当即下令抽调三千名日军进入新竹地区,加强防御。现在新竹的土皇帝已经不是阪井重季了,而是北白川宫能久亲王,近卫师团的司令部已经在三天前迁到新竹。
第136章 诡异的和平()
第136章诡异的和平
桦山资纪瞥了一眼坐在会议桌靠中间位置的山根信成,略带不满的说道:“除了加强新竹县的兵力外,新竹县和桃园县一带的贼匪也不容忽视。山根!”
“哈伊!”山根信成连忙站起来,不过怎么看也没有那种抬头挺胸的昂扬气势,反而病恹恹的无精打采。
自从在苗粟城逃回来后,山根信成日子就不好过了,同僚的各种或明或暗的嘲讽,即使是下属对于山根信成也只是维系着非常表面的尊敬,甚至山根信成还听说过,有人开盘。赌他山根信成坐多少号离开台湾的轮船回去日本。
现在山根信成可以说已经是自暴自弃了,反正自己都这样,谁都可以踩上一脚。你还能够指望一个已经沮丧到这个地步上人,还能够有几分将军的气度?
桦山资纪皱了皱眉头,但还是没有说山根信成什么,只是硬邦邦的吩咐道:“从近卫步兵第二旅团中抽调两个步兵中队,近卫工兵大队抽调一个小队,比志岛混成支队中抽调一个山炮小队,组成临时剿匪大队,由山根信成担任临时剿匪大队的大队长。”
山根信成刚刚听到这话还不敢相信,眨了眨眼睛看着桦山资纪,看到桦山资纪也是看着他,知道自己刚才不是听错了。山根信成立刻激动的鞠躬道:“哈伊!!!”
桦山资纪冷着脸说道:“山根,这次别让本总督失望,明白了吗?”
山根信成哪里还不明白,连忙表示如果搞不定那帮贼匪,自己切腹谢罪得了。
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对于重新启用山根信成有些不满,但现在他最大的敌人是宋哲及其麾下的军队,北白川宫能久亲王不想因为山根信成的事情和桦山资纪闹冲突,故而虽然不满,最后还是捏着鼻子认了。
桦山资纪也对北白川宫能久亲王的支持没有说的,将几门布置在基隆港、淡水一带的炮台缴获的重炮连忙拆下来,用火车运送到新竹县。
分别是基隆港狮球岭炮台的一门十五寸克虏伯前膛炮、一门十二寸青铜滑膛炮。
淡水炮台的一门十二寸青铜滑膛炮、一门十寸钢炮、一门八寸青铜滑膛炮、两门六寸的意大利速射炮。
一共七门火炮,再加上近卫师团本来在新竹县驻防的八门山炮、野战炮,其火炮数量冠绝台湾各县。得到了这么多资助的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反而有些渴望宋哲在大胜后骄傲自大,兵出中港溪河谷。
然而宋哲并没有如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希望的那般,甚至宋哲只是收复了中港溪河谷一部分头份镇,然后让一部约莫五百人的敢字营驻扎在头份镇南约莫十里外。
北白川宫能久亲王气得牙痒痒的,但他却不敢轻易出兵。
日军已经在宋哲手上吃了两次大亏了,折损兵力达到近六千人,再加上台湾疟疾肆虐,造成近三千日本士兵躺在病床上。
而之前进攻台湾的日军只有大概二万四千人左右,减去被义勇军击杀的、感染了疟疾的,再加上宋哲这个大头,现在整个台湾日军驻扎兵力只有一万四千人不到,却需要驻扎到台湾北部和东部两大区域。
如果日军再受到重挫,其形式将陷入前所未有的严峻境况中,故而北白川宫能久亲王虽然气得牙痒痒的,还得老老实实的让敢字营在头份镇外耀武扬威。
双方也进入了诡异的和平时期。
而宋哲在干什么呢?
“一!一!一二一!一!”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没有错,宋哲就是在练兵。
宋哲不仅仅是在练兵,自己也以身作则,下面的军官总不能上面总兵大人在训练,你在边上看着?于是也只好加入进去。
士兵们也纷纷抖擞精神,认真训练。
几天下来不得不说,士兵们的精神面貌都不一样了。
“稍息,休息十五分钟!”宋哲吹响哨子,大喊一声。
下面的士兵迅速散开,速度慢一点,可是连个遮阴的好地方都没有。
宋哲倒不愁没有遮阴的地方,作为总兵他去晒太阳,这也太矫情了。宋哲可以和士兵一起训练,然而军官和士兵之间必须有严格的阶级制度,要不然我当上军官了,管这管哪,待遇却和个小兵一样,谁愿意当啊?
退一步说,有人愿意当,但也刺激不了士兵们上进的心。我都不想当将军了,我还去战场上拼什么命?
故而训练的时候,大家都一个样子,但到了休息的时候就不一样了。普通士兵喝着从已经放凉快了的劣质凉茶,当然这个劣质不是说用的药材劣质,而是指本来一份药一碗凉茶,现在就成了一份要十碗凉茶。
其实宋哲也想提高一下凉茶质量,现在可是近八月天,台湾地处热带气候,白天的气温就别说了,妥妥的三十摄氏度以上。问题战争时期,药材最宝贵,宋哲也没有办法获得太多的药材,只能够省着点用。
到军官这里就不一样了,没有凉茶喝,就喝甘甜的井水,问题除了井水外,还有一片在冰凉的井水中冰镇过的西瓜,在酷热的夏天中,吃到这样的西瓜,简直是爽透了。
宋哲和冯西山、王士胜一帮高级将领更加舒服,占着上风口,凉快不说,还不用嗅军汉们的汗臭味。边上放着时鲜瓜果和西瓜汁,待遇好得没有的说。
吴汤兴抿了一口西瓜汁,有些迟疑的说道:“大人,敢字营一部已经在头份镇驻扎好几天了。到底打还是不打的?”
王士胜也一脸跃跃欲试的说道:“大人,下面的儿郎也练得差不多了,是不是该趁机出兵收复新竹县?”
宋哲撇了两人一眼,说道:“别看现在兵力多了,说到底都是一帮新兵蛋子,守苗粟县还好说,出了中港溪河谷到平原上能够和小日本拉开架势打赢吗?”
第137章 伏见宫贞爱亲王()
第137章伏见宫贞爱亲王
一听宋哲这话,王士胜和吴汤兴即使再激进,也有自知之明。现在哲字营还好点,只是抽调了三百人分散到新兵中,本营中有近一半是老兵。护台军、敢字营的,满满的都是只训练了三四天的新兵,也就宋哲土豪,从昨天开始,每天晚上让士兵射击三十分子,子弹放开限制的供应。不过为了防止有士兵带着步枪和子弹逃跑,每次射击后,必须将弹壳收集好,少一颗都不行。步枪宋哲倒是大方的交给士兵,加强士兵对步枪的认知,不过一颗子弹都没有。
这样的军队也就能够打打游击战,在平原地带和日本正面硬碰硬,那是寿星公吃砒霜——嫌命长。
王士胜虽然明白,但还是忍不住吐槽:“大人,但我们可是大胜了日军,击毙的日军近五千人啊!这才趁势收复一个头份镇这么丁点土地,想想就感觉憋屈。”
宋哲瞥了王士胜一眼,说道:“当初全军剩下多少人你又不是不知道,就新竹县就还有阪井重季的九百多号人了。他们或许不敢进攻,但我们能够攻得下吗?而且我并不认为以当时的情况拿下新竹县是件好事情。”
喝了一口西瓜汁,吧唧下嘴巴,宋哲继续说道:“你们可别忘了,新竹县可是有铁路,虽然只是窄轨铁路,最高时速可以达到五十公里,而从基隆港到新竹县铁路全长不过是九十九公里,台北的日军最多三个小时就可以赶到了。”
王士胜叹了口气,说道:“大人的话,俺们也知道,只是这样耗下去,只对我们有害无益。日寇背后有源源不绝的支援,国家没有钱了,可以向洋人借款。我们可不行啊!全靠往常留下来的库银买枪械,地方上的税收根本没有多少。”
宋哲拍了拍王士胜的肩膀,自信满满的说道:“放心,对付小日本我有办法。我已经买入了几款新武器,让宋常合带人在山里面练着,只等小日本敢过来,就叫他尸横遍野!”
感受到宋哲身上的自信,再加上休息时间已经到了,王士胜、吴汤兴等人不再说什么,纷纷回到各自的队列中参与训练。
除了桃园与新竹县一带掀起浩浩荡荡的围剿义勇军外,台湾继续着诡异的和平中。台南的刘永福为了筹措经费,还有让人设计并发行了宝钞和邮票,这实际上不过是一种剥削民间资源的手段罢了。
八月六日,基隆港热闹非凡,几艘大铁船驶入基隆港内,从船上走下一队队整齐而威严的日军,围观的百姓纷纷用惊惧的目光注视着下来的日军。
站在码头上的伏见宫贞爱亲王满意的看着码头上惊恐的百姓,轻抚着嘴唇上修剪齐整的短须,说道:“非常好,看来这里的支那人非常畏惧大日本皇家,这些支那人果然是最好的奴隶。”
北白川宫能久亲王笑的很灿烂:“这些支那人的确是最好的奴隶,可惜中部那里有个该死的支那人,如果不是他,一切都会很美好。”
桦山资纪在一旁哈哈大笑道:“有亲王阁下的到来,不也一切向美好的方向前进吗?”
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和伏见宫贞爱亲王一同礼貌性的笑了笑。
桦山资纪心里面却腹诽不已,大本营的那帮内阁真是一帮混蛋,谁不找,偏偏找伏见宫贞爱亲王来帮忙,一帮八嘎!
为什么桦山资纪心里面满满的是怨气呢?
很简单,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和伏见宫贞爱亲王两人不仅仅同为皇族,还有两个一样的父亲。这两个父亲分别是生父伏见宫邦家亲王,养父孝明天皇,而孝明天皇则是明治天皇的老爹。
其中北白川宫能久是伏见宫邦家亲王第九子,而伏见宫贞爱亲王则是伏见宫邦家亲王第十四子。
从小一起长大的两兄弟即使有矛盾,对上外人后,怎么样也会一致对外。桦山资纪现在懊恼不已,八格牙路,内阁那帮猪猡难不成想架空自己?
宋哲可不知道日本高层自己的暗斗,通过潜伏在基隆港的细作发回来消息,宋哲脸色前所未有的严峻,连夜召开军议。
宋哲站在战术板前,用粉笔唰唰的写下几组数字,脸色肃然的说道:“看来这次小日本灭我们的决心非常大。这是今晚细作从前方传回来的重要兵力情报,一万五千人!日本刚刚调来的混成第四旅团,由日本伏见宫贞爱亲王统御。”
粉笔重重的敲了敲战术板,宋哲沉声说道:“不仅仅是混成第四旅团,日军还有后续的兵力赶来补充近卫师团,细作打探到的消息不知道准确不准确,人数据说有三万人!即使打个折扣,只有一半人数也够呛的,更别说还没有到来的第二师团。”
虽然乃木希典虽然有不少非议,司马辽太郎更是干脆就给他戴上一个“愚将”的称呼,否认乃木希典所谓的军神称号。然而能够封为军神,更是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即使其中有水分,乃木希典也不会好对付的哪里去。
“西山,北线防御工事修葺的怎么样?”宋哲看着冯西山问道。
冯西山站起来对宋哲敬了个礼,眉头紧锁说道:“才短短七八天的时间,而且还没有水泥,只能够用三合土这些原始的建筑粘合剂,不可能以中港溪河谷的地形,修建出一条合格的防线来。”
王士胜问道:“大人,能不能让那些花旗国的军火商帮忙运些水泥进来啊?”
哪里有花旗*火商呢?全是战争基地制造的。
宋哲只好推搪道:“卖水泥赚到多少钱呢?想从花旗*火商那里买水泥,价钱可是非常高,不合算。”
第138章 定策()
第138章定策
冯西山想了想,站起来在平铺于会议桌上的地图某处画了一条线,说道:“在造桥庄这里修筑一条战壕阵地,再配置上机枪,让这里成为日军的坟场!”
宋哲心中暗暗想道:索姆河战役吗?
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也是最惨烈的一次阵地战。战役从开始到结束不过是五个月不到的时间,然而这短短的时间内,造成了一百三十万人的伤亡,最严重的一天,英军一天当中即阵亡六万人,注意是阵亡,不是伤亡!
经过这一战,日后的战争也出现剧烈的变革,比如密集冲锋改变为散兵线冲锋,战壕的重视和应用,马克沁重机枪的威名远播,还有火炮和飞机的应用,前期协约国就动用了2189门火炮,1160门迫击炮、300架飞机。未来大名鼎鼎的坦克,也是在此战中首次应用。
冯西山自然不可能真的能够把造桥庄变成真正的索姆河战役,但他准备仿效德。军,利用战壕和马克沁重机枪屠宰喜欢密集冲锋的日军。
宋哲想了想,说道:“不,还不足够!战壕阵地不仅仅需要挖战壕,还需要拒马、铁线网,拒马还好说,铁线网能够打造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