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甲午后-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列强担心中国一旦取得对法战争的全面胜利。就会进一步增强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的决心,清政府也可能不再如以前那样驯服了,从而危及自己在华的侵略利益。

    英国外交大臣就曾经对己方官员说道:“中国的任何胜利。一般都会对欧洲人发生严重后果。”

    因此英美等国对满清政府极力施加压力,导致满清政府唯恐引发更大的灾难。最后在谈判桌上输掉了中法战争。

    法国公使吕班再次寻求英国、美国等列强的支持。

    只是法国公使吕班似乎把事情想的太过简单了。宋哲和满清统治者不一样,他更加知道外国人固然会在某个情况下团结一致,但他们更加信奉*裸的利益。

    美国好不容易才和宋哲恢复关系,并获得樟脑贸易权限,大大的缓解了国内军火压力不说,还在法国人身上小赚一笔。

    康格没有道理重新破坏自己好不容易和宋哲修复好的关系,更何况宋哲还有一笔一千万的兵工厂订单落在美国身上,美国的那些资本家。可不容许康格随意破坏他们和宋哲之间的关系。

    至于法国公使吕班极力宣扬的“这会导致中国人的抵抗力增大,损坏西方列强在话利益”,美国人对此并不特别在乎。因为美国人在中国并没有多少租界,美国人在中国的租界只有两处,分别是上海租界和天津租界。

    上海租界的是著名的上海公共租界,严格意义上而言,这已经不是某一个国家的租界,而是西方列强的租界,没有谁敢轻易动上海公共租界的。而且美国人在上海人口并不多,只有区区二千侨民而已。

    美国另外一处租界——天津租界。该租界是同治元年(1862年)美国继英国(1860年)、法国(1860年)之后,第三个在天津设立的租界。

    界址为:东临海河右岸(西岸),南至今开封道。西至今大沽路,北至今彰德道,与英租界毗邻,而且租界还不算大,占地只有一百三十余亩(比起英国的六千余亩,法国的二千八百亩,已经很小了)。如果不是租界这个特性,美国这一百三十余亩地,不过是相当于一个村里面的大地主级别所占有的土地。

    然而当时正值美国南北战争(1861年4月12日…1865年4月9日)期间。美国自己尚且自顾不暇,那里有钱财和精力建设天津租界呢?而战争结束后。美国又处于一片战争疮痍中,更无力进行大规模开发租界。

    天津租界一直不咸不淡来光绪六年(1880年)。美国政府决定放弃在这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租界,美国领事以日后有权恢复行政管理为前提,归还租界,并由天津海关代管。但是清政府没有回应,自然也没有前往接收。1896年的时候,美国还再次声明放弃租界管理权。

    换言之美国人在华租界利益并不大,最重要的反而是商贸利益。而商贸利益方面又以广东、上海、直隶、台湾四地最为重要,并占据超过三分之二的美国对华贸易份额。而这三地,除了上海外,都是宋哲的直接掌控之下。哪怕上海不是直接掌控之下,但宋哲也对上海拥有极大的影响力。

    这种情况下,美国人哪里敢得罪宋哲?美国人不仅仅没有得罪宋哲,美国公使康格还在盖了法国公使吕班的电话后,第一时间给电话宋哲通风报信。

    德国也和宋哲有巨大利益,而且德国公使克林德男爵由于之前参加针对宋哲的计划,因此被德皇狠狠训斥一番,要不是克林德男爵后台够硬,说不定已经被调到一些次要国家中担任公使了。

    故而克林德男爵虽然对宋哲深感痛恨,但顾及自己仕途的情况下,克林德男爵还是明智的表示德国和宋哲拥有良好的交情,不会在这一事情上对宋哲施压任何压力。不过克林德男爵还是对宋哲心存恨意,不希望宋哲日子好过,他也对法国公使吕班暗示:德国作为世界强国,有必要站在中立角度思考和对待国际纷争,以免导致战争爆发。

    换言之克林德男爵表示自己会尽力劝说德国在这件事情上处于中立位置。两不想帮。克林德男爵这话,其实已经稍微帮了一把法国,因为德国和法国是世仇。两个国家之间的仇恨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时代的查理大帝时代(公元747年—814年)。

    这个查理大帝开辟了欧洲历史上仅次于罗马帝国的法兰克帝国。疆域涵盖了今日德、法、意、荷比卢和瑞士、奥地利。查理大帝的儿子虔诚者路易想把法兰克帝国传给长子洛塔,没想到次子日尔曼路易和小儿秃头查理不服气。兄弟俩在今日法国的斯特拉斯堡结盟,留下著名的“斯特拉斯堡宣言”,德法双语,成为历史上第一份流传下来的德语与法语实物。

    兄弟俩与大哥开战,经过一年的战争后,最终三兄弟决定议和,在凡尔顿签署条约,法兰克帝国按语言区域而三分天下:洛塔得到意大利及由北到南、德法之间的宽条。中法兰克帝国,日尔曼路易获东法兰克帝国(德国),秃头查理获西法兰克帝国(法国)。

    不想德国的路易传四代后断嗣(911年),江山留给了五大公爵:法兰克、撒克森、巴伐利亚、施瓦本和洛塔林。而法国查理的后代还在。洛塔林公爵认为那是查理大帝的直系血脉,便加入法国。德国不同意,向法国开战夺回了洛塔林。直到1033年德国的奥托大帝又夺回勃艮地。

    从此以后,德法两国为了争夺有历史争议的勃艮地和洛塔林,代代战争。而到了最近这一百年时间,法国和德国的仇恨更加浓烈。

    拿破仑时代,德国普鲁士一直是抵抗拿破仑的主力。并在滑铁卢之战中狠狠的出了一把力,导致拿破仑失败。

    其后德国又与法国因为争夺西班牙王位的继承权一事,对法宣战。最后德国大军占领法国首都巴黎。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更是被活擒关押到德国,法国被迫割让阿尔萨斯省和洛特林省给德国,这才换回和平。

    其后普鲁士国王还选择在法国的凡尔赛宫登基为德国皇帝,这更成为了法国人难忘的耻辱。

    克林德男爵并不知道他此举,反而让满清朝廷误会了德国对宋哲的态度,乃至于在不久的未来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战争。

    言归正传,法国人又找上俄国,法国人和俄国是好哥们,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大敌德国人。为此法国人没有少贷款给俄国组建军队。而俄*队的装备武器大部分都也是法国货。

    不过俄国公使也表示,他们和宋哲刚刚签订了协议。共同对付日本。俄国人不好意思协议上的墨迹还没有干透的情况下,就对宋哲施加压力。这会导致俄国在国际上的声誉变得很差。其实说白了,就是因为这次找俄国公使的是法国公使吕班,而不是法国外交大臣,吕班还不足以让俄国公使和宋哲翻脸。

    结果是,法国公使吕班打了一圈电话后,只有英国这一个有分量的西方国家支持自己。当然了,除了英国外,自然少不得一帮摇旗呐喊的小弟:葡萄牙、比利时、荷兰、日本。

    当英国公使朱尔典打电话来,宋哲还亲自接听,并表示自己会“慎重考虑”,不过紧接着宋哲就抛出诱饵。“鉴于广东省工业化太差了,本官决定在广东海南岛修建一座大型炼钢厂和一座中型造船厂,不知道我的朋友您可有合适的企业推荐呢?”

    朱尔典问道:“这自然有了,只是不知道亲爱的宋,你口中的大型炼钢厂有多大?另外中型造船厂,又准备是什么规模的呢?如果您不熟悉这些,可以直接给我说您的预算。”

    宋哲用充满土豪气息的语气说道:“二千万两白银!如果计划书出来了,能够让本官满意,本官不介意追加,最多八百万两白银的预算!”

    朱尔典第一时间就抛弃了对法国的支持。当初宋哲那二千八百万两购买德*舰,就已经让朱尔典在英国国内备受攻击,不少背后站着英国造船厂的议员凭借朱尔典为“平庸而自大”,这也让朱尔典背负着巨大的压力。

    如果这一笔巨大的订单再次溜走,朱尔典可以想象,等待他的未来绝对不是调回国内任职,而是调往某个非洲小国那里任职,也许过不了几年。朱尔典就因为疟疾而病逝,又或者因为小国内的独立分子刺杀,而成为一名光荣的烈士。

    好吧,无论前者还是后者朱尔典都不希望发生在自己身上。

    当然了,朱尔典也不是普通的人物,他固然希望得到这一笔订单,但他还不满足,而且心存顾虑。“如果我没有记错,宋,你可是刚刚向德国下了一笔二千八百万两的大订单,在去年还向美国下了一份一千万两的兵工厂订单,如果再加上这一笔最高可以达到二千八百万两白银的大订单,你将要在未来三到五年的时间内,一共支付六千六百万两白银。你真的能够支付这一笔巨大款项吗?”

    宋哲反问道:“你是不信任我的支付能力吗?别忘记,光是广东一地,我每年就可以获得不下二千五百万两白银的税收。更别说还有台湾、山东、直隶、广西等省份的水手。”

    朱尔典心里面嗤笑一声,不下二千五百万两白银?的确是有这么多,但广东每年的财政支出也不少于二千万两白银,而其他各省的支出也不少,你宋哲真正盈余的银两恐怕不会超过一千万两,甚至这个数字还有些抬举了。

    当然了,表面上朱尔典不会如此直白的反驳宋哲,他装作一副热心的样子说道:“当然,我是相信宋你的财政能力。只是你现在还在战争中,支出增加,税收却因为战争的缘故而减少,所以我怕你短时间内资金出现问题。如果有需要,可以向你的朋友英国贷款,只需要你拿津浦铁路,或者樟脑贸易作为抵押,英国会第一时间给予你不下于二千万两白银的贷款。”(。)

第426章 利益交换() 
第426章利益交换

    其实到现在,朱尔典还惦记着津浦铁路这一条铁路的修筑权。

    宋哲知道自己需要让出津浦铁路的一些利益了,要不然这样纠缠下去,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并不利。

    大不了自己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提前发生,到时候英国人想不吐出在华利益,也由不得他们了。

    宋哲发出一声轻笑,说道:“多谢,公使阁下的关心了,不过本官暂时财政上并没有太大压力。如果公使阁下担心,本官可以承诺,在签约后,会打一笔大家约定好的资金数目到指定的银行中储存,以作为炼钢厂和造船厂的启动资金。”

    朱尔典有些失望,不过他语气上却显得分外欣慰的说道:“哦!是这样就最好了。”

    宋哲顿了顿,说道:“其实本官的财政也有点压力,这让本官一直想修筑津浦铁路,却迟迟不能够有实质性的行动。”

    朱尔典闻言登时感觉柳暗花明又一村,精神大振:“宋,英国是你最好的朋友,在这件事情上,我绝对会帮助你的。”

    “不!不!不!”宋哲连声说了三个不字。

    电话那头,宋哲看不到的朱尔典此时脸色都黑了起来,朱尔典感觉自己就好像被宋哲戏耍了一般。你要是不借贷,提什么津浦铁路资金压力啊?这不是耍我吗?“宋,我们是朋友,但这样的玩笑,下次还是不要开的好,免得伤害了我们之间的交情。”

    “不!”宋哲又说道:“朱尔典你太着急了,本官的意思并非是拒绝你的帮助,只是不是你想的那样。完全接受你的帮助。”

    朱尔典有些迷糊了,但他此时也冷静下来,说道:“宋。你到底是什么意思?别把事情说得这么复杂。”

    宋哲沉默了半响,似乎是在组织语言:“如果本官没有记错。公使阁下你曾经提出过一份初步的天津浦口铁路借款合同中核心条约:津浦铁路修建,中国向英国借款五百万英镑,年息五厘,期限三十年,第一期三百万英镑九三折实付,第二期二百万英镑九四点五折实付,以直隶、山东、江苏三省厘金三百八十万两作担保。”

    朱尔典狡黠的说道:“是的,我想你肯定是对中间的实付有意见吧?但你知道这是国际惯例。无论哪一个国家借贷都是这样的,你知道,这可是不是普通的几百英镑的借贷,而是五百万英镑!折合为白银,是三千三百多万两,如果没有一些人推动,是很难达成的。故而中间会有一些佣金,这已经是国际惯例了。”

    宋哲摇着头说道:“我可以接受实际支付打折扣,但最多只能够是千分之二的佣金,如果再多本官就找其他人合作。”

    朱尔典沉默了半响。说道:“好吧,这个虽然有些苛刻,但并非不能够谈。”

    朱尔典的想法很简单。宋哲想不支付大额佣金?这个可以,反正骗中国人的钱地方多的是,又不是只有在借贷佣金这一点上获利。最简单比如说要进口a级材质的铁轨,价格是九十两一根铁轨,但可以串通铁轨商人,把价格抬高到一百两一根,甚至在a级铁轨中掺杂b级铁轨。

    宋哲并不知道朱尔典的想法,不过即使知道了,宋哲也不会在意。因为他不是*的满清朝廷,起用人才看关系、看出身。宋哲敢于起用有才华的草民。

    “除了这一点外,本官的资金缺口并没有五百万英镑这么多。最多只会借二百万英镑。”

    朱尔典闻言脸色微微一变,他敏锐的捕捉到宋哲的潜意思:“宋,你的意思是,你要控股铁路?而不是把铁路交给英国人管理?”

    外国人之所以热衷在中国修建铁路,因为洋人有一个陋习,他们修建的铁路沿途三十里内的矿山等都归洋人所有。要知道津浦铁路北起天津总站(今天津北站),南至南京浦口火车站,全长1009。480公里,这中间经过多少矿山啊?

    宋哲平静的说道:“本官的意思是,英国人只单纯的负责铁路修建和管理。”

    宋哲把铁路这个词咬得特别重。

    朱尔典对此感到非常的不满,说道:“宋,你这样做是打破规则,会让很多人对此感到不满,我希望你慎重对待。”

    宋哲平静的说道:“这就是我深思熟虑后的意见。而且相比本官,本官更加希望公使阁下你好好考虑一下这个意见。要知道时代在进步,规则也需要变化,不是吗?”

    朱尔典沉默不语。

    宋哲抛出另外一个炸弹,说道:“德国已经同意了我的意见,并且在不久的将来,我准备宣布津浦铁路北段将由德国人负责修建,并接收德国人的借贷和进入管理层。”

    “什么?”朱尔典果然被这个炸弹第一时间炸懵了。

    不等朱尔典回过神来,宋哲已经退让一步说道:“为了顾及大家的情谊,我决定退后一步。铁路沿线三十里内的无主矿山,将收归铁路公司管理。”

    朱尔典立刻就明白,宋哲之前的话,其实都是为了让自己接受这一条件。毕竟之前的条件这么低,而现在的条件却要好上不少,朱尔典心里面也有些倾向于答应这一条件的冲动。最后朱尔典还是压住心头的躁动,说道:“这不是在电话里面能够说清楚的。”

    宋哲笑了,他说道:“这是自然的了,不过英国海军的剿匪是不是应该结束了呢?已经持续了有差不多一个月时间了。”

    朱尔典无比纠结,他知道想拿到炼钢厂、造船厂订单和津浦铁路的一部分股权,自己必须放弃对宋哲的围剿。然而这是自己想要的吗?曾经指定计划,削弱宋哲势力,让满清朝廷趁机收回两广总督之位,难不成最后还是失败了?

    这次朱尔典沉默的时间有些长,过了差不多一分钟。如果不是电话那头还有朱尔典发出的低沉喘气声。宋哲大概已经怀疑朱尔典是不是挂了自己的电话。“宋,这可不是普通的事情,不过我相信很快这次剿匪就会有结果了。”

    宋哲平静的说道:“菲律宾的粮船已经送来了。”

    这一句没头没尾的话。让朱尔典心中不由长叹一口气,点头说道:“我明白。今天的通话就到这里为止吧!”

    “好的,再见!”宋哲说道。

    挂上朱尔典电话后,宋哲又打电话到台湾林维源处,对这为台湾首富吩咐道:“三天后让一艘载满粮食的轮船申请台湾海域的通行证。”

    林维源有些激动的问道:“大人你把英国人搞定了吗?”

    宋哲摇了摇头说道:“不,一切还很难说,不过可以对英国人作出一些试探。失败了也无妨,万一成功了呢?岂不是更加好吗?”

    林维源说道:“我明白了。雨荷在广州城过的还好吗?”

    雨荷是宋哲的妻子林雨荷,在辈分上是林维源的侄女。

    “很好了。比起北方,广州城的天气和台湾差不多,而且雨荷已经有了孩子,两个月的身孕。如果你有空,可以过来广州城看看。”宋哲说道。

    林维源惊喜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我过几天肯定抽时间过来。”

    宋哲想到林雨荷腹中自己尚未见面的孩子,不由露出一抹笑意说道:“昨天才诊断出来的,估计没有我这一个电话,没有多长时间,雨荷也会给你打电话了。”

    两人又是闲聊了几句,宋哲就和林维源结束了这一通电话。

    一切似乎都朝美好的方向前进。当然这中间自然少不得一些人给宋哲添堵,比如惠州革命党人郑士良了,由于粮荒。还有郑士良宣传做得好,革命党人北上虽然遭遇了几次战斗,但兵力却有增无减,中途有几千农民加入了革命党,此时革命党人人数已经超过二万五千人,甚至有报纸称革命党人已经有三万人的大军。

    革命党也一路连败清军,在从永湖向白芒花开进时,他们只有一千支枪,却打败了五六千人的绿营、团练部队。俘敌数百人,缴获了五六百支枪及大批弹药。并占领了白芒花。革命党人并没有占据城池死守,而是沿着东江的支流西江流域向东推进。

    义军高擎的旗帜上写着斗大的“郑”字和“孙”字。还有“保洋灭满”的口号,这大概是想获得洋人方面更多的支持,孙闻也不傻,他显然也知道洋人为了对方宋哲,对他多有照样和支持。

    二月七日,革命党人又在崩岗墟会战中击溃了七千人的清军,但比较幸运的是,由于缺乏子弹和粮食,革命党人并没有足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