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兵们推着逼近城墙,这种攻城塔高达好几丈,下面有六个木制的轮子,中间六根粗大的树干倾斜的支撑着顶端的平台,上面是一个四平方米的平台,周围还有木制的围栏,六个士兵手持弓箭对准城墙,只待前面的轻步兵开始攀爬云梯时就射箭掩护他们。
紧接着,震耳欲聋的鼓声响起,鼓声在这里作用不是进攻信,只是起到鼓舞、激励士气的作用,进攻的士兵听到鼓声之后一个个热血沸腾、士气大振,悍不畏死的顺着云梯往城墙上爬,有的士兵爬上城墙,将小圆盾挽在手臂上,将雁翎刀含在嘴里,双手双脚并用往上爬。
云梯搭在城墙上之后,投石机和弩炮也停止了发射,这个时候再发射很有可能误伤自己人,因此秦东在下令时特别强调了这一点。
好不容易熬过了石弹连续不断的打击,奥多亚塞松了一口气,这时猛然想起了什么,起身跑到墙垛边上往下一看,只见密密麻麻的匈奴步兵正冲向城墙,早就有不少攻城云梯搭在城墙上,还有一些匈奴轻步兵正卖力地往城墙上爬,他当即巨吼:“防御,全都起来防御!”
第一百九十七章 攻城 三()
奥多亚塞的命令下达后,城墙上的日耳曼士兵和壮丁们都开始丢掉门板和盾牌,投石手们迅速从后面抱着石块过来向城下匈奴兵投掷,这下轮到匈奴兵们惨了,正在爬云梯的匈奴兵们一个个被砸下云梯落在地上,眼见是活不成了。
投石手们投掷石头后就退后搬运石块,而弓箭手们则迅速接替他们向城下射箭,中箭的匈奴兵们惨叫着跌落下去摔在地上,有的砸在下面士兵身上。
这时攻城部队的攻城塔靠近了,攻城搭上的匈奴弓箭兵们在十夫长的指挥下开始向城墙上的守军射箭掩护攀爬云梯的轻步兵。
攻城塔上的弓箭兵们很有章法,射一箭就蹲下躲在围栏后面取箭,再起身向城墙上射箭,这种战术动作很好的保护了他们,同时也给城墙上的日耳曼守军造成了伤亡。
守军的弓箭手一个个被射杀,这让奥多亚塞等头目大急,奥多亚塞立即叫道:“快组织弓箭手压制攻城塔的敌军弓箭兵,一定要压制他们,否则他们会给我们造成惨重的伤亡!”
在奥多亚塞的命令下,头目们很快组织起来一些弓箭手对对面七八十米处的攻城塔上的匈奴弓箭兵进行压制,双方中间隔着七八十米的巨大空间展开了对射,两方弓箭手中不时有人中箭后落下,但很快双方的优劣就显现出来了,匈奴弓箭手经过长期的系统训练,射箭很有章法,射击和躲避的战术动作娴熟,而反观日耳曼士兵,他们的弓箭手也是不错,虽然准头上不比匈奴弓箭兵差,但是却没有经过系统的战术训练,中箭的机率比匈奴弓箭兵大得多,在伤亡上自然是比匈奴弓箭手多。
奥多亚塞在城楼上看得心急如焚。不停地大叫:“用盾牌防御,防御啊,注意躲避啊!”
奥多亚塞现在才二十几岁,还很年轻。由于缺乏历练,完全没有后来的那种作战经验丰富,拥有强大的统帅和指挥作战能力,现在的他还很青涩,在这第一次守城战中显得有些心慌意乱,再加上前一次秦东给他造成了强大的压力,心理上有些阴影,战斗还没有开始打看见秦东就有些胆怯,因此不能很好的指挥军队作战。
在几个头目的组织下,一些壮丁们被分配过去专门为弓箭手们拿盾牌。只要有箭矢射过来,他们就拿着盾牌为弓箭手挡住箭矢,如此一来,对面攻城塔上匈奴弓箭兵的优势就没有了,伤亡也开始增加。
第一波攻城步兵战斗了半个小时左右。已经损失了一小半人马,负责指挥攻城的鲁斯有些吃不住劲了,他派人回来向秦东请求撤回第一波步兵,换第二波人马攻击第一队人休息。
秦东听到报告后思索一会答应道:“好,命令第二攻击梯队迅速出发抵达城下,告诉鲁斯。只有第二波步兵抵达城下,第一波步兵才能撤退!”
“是,将军!”
第二波步兵也是两百人,这次由费萨尔率部攻城,云梯之类的攻城武器自然是用鲁斯的第一波步兵留下的,费萨尔带着两百人抵达后当即接管了攻城云梯。这东西必须要有人在下面用力扶住,否则城墙上的守军会用工具将云梯推倒,如果有士兵正在云梯上爬,铁定是要被摔惨的结果,想想看。从几丈高的云梯上摔下来,不死也要残废,死了倒还好,就怕成了残废,还不如死了快活。
费萨尔带队赶到之后,鲁斯带着他的一百多个手下士兵撤回了,安排好士兵之后迅速赶来面见秦东。
“将军,属下无能,没能攻上城墙,而且还战死了五十五人,重伤十八人,轻伤三十二人将军惩罚!”黑人鲁斯一脸惭愧的低下了头颅。
刚才的攻城过程,秦东都是全程看了,鲁斯其实是很悍勇的,他带着几个人从云梯上登上了城墙,只不过势单力薄,城墙上守军人挤人,敌军众多,他和几个手下士兵砍杀一番之后,手下几个士兵也战死了,只剩下他一个人,最后还是被赶下来了城墙,从云梯上滑了下来,算得上是捡回了一条命。
秦东见鲁斯一身的血污,抬手将他扶起道:“起来吧,这毕竟是第一次攻城战,难免有些不足,不是你不够悍勇,敌人也不是好惹的,这不怪你,打了这么长时间你也累了,下去休息一下吧!”
“是,大人!”鲁斯行礼后退到了一边。
攻城战还在,费萨尔带着两百人连续不断的冲击城墙,城墙上形势对于守军来说岌岌可危,到了危急关头,奥多亚塞都不得不亲自出马参与战斗,胜在守军有着天然的地利优势,而且在人数上占优,费萨尔连续攻了好几次都没能攻上城墙,战斗一直进行到中午时分,费沙尔终于亲自带着人马冲上了城墙,占了一小段城墙,后续士兵源源不断的爬着云梯上了城墙,双方在城墙上展开了殊死争夺战。
坚持了十几分钟后,费萨尔终于不敌奥多亚塞,被奥多亚塞一剑砍上了肋部,差点就被杀,幸亏有士兵拼死救护才死里逃生,费萨尔都受了重伤,城墙争夺战显然是进行不下去了,其他的士兵只能保护费萨尔拼死守住一小段城墙援兵,没有撤退的命令,他们是不能擅自撤退的,否则他们的就是军法惩处。
城墙上的情况被秦东看得清楚,现在已经到了中午时分,而且城墙上的宽度有限,只能容纳那么多人,再派人上去也挤不进去,还是夺不了城墙,经过思索之后,秦东下令攻城部队撤退,等吃过午餐再说。
撤退的角声响过之后,受了重伤的费萨尔和士兵们反扑了一阵才顺着云梯溜下了城墙,见敌军撤退后,奥多亚塞等人才松了一口气,城墙上的日耳曼守军一个个像被抽了骨头的软体动物似得倒下,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也顾不得身上的伤口和血迹了。
午餐就在城下吃的,除了秦东拥有一个大帐之外,其他士兵和军官都只能露天吃午餐,就餐时秦东将主要军官们都召集到大帐内,一边进食一边听取王六报告上午的伤亡情况,同时也商议下午的攻城事宜。
听完王六的汇报之后,秦东脸色有些难看,整个上午两次攻城战中一共战死超过一百三十人,重伤的有四十多人,轻伤有七十多人,战斗减员超过两百五十人,要知道他这次只带过来一千轻步兵和三百重步兵,重步兵是不能参与攻城的,只能是轻步兵攻城,仅仅一个上午就战损超过四分之一了,这让谁受得了?
尽管这样的伤亡数字在古代东方战场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这里可不是东方,而是西方,他也不是一国的君主,只是一个千夫长,手底下总共才五千多人马,就他这样的千夫长还是兵力超编了好几倍才有的兵力,只一个上午就战损了二百五十人,说他不心疼那是假的,这里的每一个士兵都是经过了大半年努力训练的,战斗素养非常高了,一个上午就损失这么多人实在心疼得不得了。
心疼归心疼,秦东知道这是军队完成训练成军之后的第一场攻城战,能有这种表现非常不错了,攻城过程中两次都登上了城墙,而且还占据了一小段,能打出这样的成绩,说明这支军队的战斗力是很强大的,唯一欠缺的就是战斗经验,这个毕竟是第一次,许多士兵因为看见了战斗的惨烈场景,当场呕吐,手脚发软的少数,他相信城墙上的日耳曼蛮子肯定也好不到哪儿去。
实际上奥多亚塞这个时候,心里也在滴血,经过统计,他手下的四百正规军步兵直接战死了一半,其他二百人多少都受了伤,其中八十多人身受重伤,另外一百二十多人轻伤,几乎人人人带伤,而征召的壮丁死亡了两百多人,受伤的更多,从伤亡数字上分析,仅仅一个上午的时间,奥多亚塞在拉兹洛格的军队已经被彻底打残了,如果下午城外的秦东加强进攻,他铁定是守不住了。
奥多亚塞从来没想到攻城战竟然这么惨烈,他已经没有心思吃午餐了,如果秦东下午进攻,拉兹洛格必定要失守,这么多伤员,在没有马匹的情况下根本逃不了多远就会被匈奴人追上,但是不走又不行,不走就等于在这里等死,匈奴人战斗力太强悍了,他以前一直以为匈奴人只是骑兵厉害,却没想到这次步兵攻城竟然这么攻势凌厉。
就在他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正左右为难之时,天气突然发生了变化,中午还是太阳当空,午餐吃过没过一会儿工夫,天空就阴了下来,大片乌云密集,北风呼啸而至,这是有大雨来的征兆。
第一百九十八章 空城计?()
秦东正准备下令攻城,大雨突然下了下来,这让他措手不及,上午的情况他都是全程看在眼里,下午只要再加强一下进攻,奥多亚塞铁定会守不住,但是这突如而来的大雨打乱了秦东的全部计划,在大雨中攻城?想都不用想,下雨后云梯会打滑,攻城塔也推不动,士兵爬都爬不上城墙还怎么攻城?秦东只能站在大帐门口看着大雨发呆,嘴里爆出一句粗话:“我擦!传令,撤回营地”。
城内的奥多亚塞看见下雨后大喜过往,当即发布命令士兵通知城内居民全部向南门外撤走,军队留在后面殿后,他虽然渴望这场大雨连续下几天,只有这样他才有足够的时间等到希腊和马其顿的援兵到来,但是他不敢肯定这场大雨会下多久,如果在援兵还没有到来之前就天晴了,那对于拉兹洛格来说绝对是灭顶之灾,他从来没有想过拉兹洛格竟然连一天都没有守住就要选择撤退,要知道这可是要塞啊,不是土包!竟然连一天都守不住,算什么要塞?
奥多亚塞曾经想过利用银松寨的地势,偷偷派出三百骑兵从银松寨那边绕到秦东军队的背后偷袭,但是他派去侦查的人回来报告说在银松寨山下驻扎着一支匈奴骑兵,大约一百骑左右,数量虽然不多,但想派三百骑兵从那儿深入敌后基本上不可能了,也许等那三百骑兵刚刚下山就会遭到突袭,而现在只有在大雨中撤退,才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拉兹洛格虽然保不住了,但是只要在匈奴人反应过来之前能将城内的居民和军队撤走,就可以保存有生力量,地盘丢了可以再去抢,抢不了匈奴人的,抢罗马人的还不容易么?但是部落的人如果都死了。那么就全完了,所以在人和地盘之间,奥多亚塞选择了保人而舍弃地盘。
“大人,看样子这场雨是段时间内停不下来了。今天下午的攻城作战只能搁置了!”托隆走到秦东左后侧说道。
秦东站在大帐门口望着外面的下着大雨而出神,听见托隆的声音后说道:“来人,传我的命令,全体将士下午休整,侦骑队不能休息,必须一直监视守军的动静,还有银松那边,不能放一个敌军士兵下山深入我军敌后!”
“是,将军!”门口一个传令兵答应一声,当即骑兵跑了出去传达命令。
等传令兵传达命令去之后。秦东带着诸多军官前往步兵营帐检查伤员的治疗情况,并且安排将战死士兵的遗体进行火化,用容器将骨灰装好,战争期间一切都从简,再说让死者入土为安也是当务之急。虽然这个季节发生瘟疫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总要小心点不是?往往像发生瘟疫这种事情就是在不注意的过程中发生的。
倾盆大雨下了一个下午都还有停歇的迹象,直到第二天清早,大雨才慢慢停了下来,但还是有麻麻细雨从天空飘落,不远处的拉兹洛格要塞城墙在烟雨蒙蒙中若隐若现。
用过早餐之后,众军官们在秦东的大帐内集合点卯。带秦东安排今天的任务之后就要离去,这时一个探哨骑快马奔驰过来在大帐门前停下。
“报——”探哨大喊一声,大帐前的侍卫没有人拦他,直接让他进了大帐,这是有规矩的,其他人不管军职多高。在进中军大帐之前必须要由门前的侍卫进去通报,但是探哨则不必,侍卫也不能阻拦探哨直接进去中军大帐报告敌军军情,否则延误战机谁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启禀将军,刚才我们按往常一样在拉兹洛格城下巡视。发生一桩怪事,城墙上空荡荡的,一个守军的身影都没有,我们冒险派出一名探哨潜到城门下听城内的动静,发现城内一点声音也没有,就像一座死城!”
“什么?城墙上没人了?”秦东大吃一惊,站起来问道。
“是的,将军!”
秦东皱眉道:“这奥多亚塞在搞什么鬼?难道他想跟老子玩空城计不成?”
秦东知道空城计,可身边的其他人却不知道,托隆问道:“大人,什么是‘空城计’?”
“哦,就是实际上城内一个人都没有了,但敌人却做出种假象让人以为城内埋伏有大股军队而不敢贸然进城!”秦东解释道。
其他军官们听了秦东的解释后都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空城计!而托隆若有所思,自言自语道:“原来战争还可以用这样的手段?”
秦然想起了什么,脸色一变立即道:“巴图,快集合护卫队随我一同前往拉兹洛格城下查看敌情,其他人也都跟我去看”
“是,大人!”人起身行礼道。
民间最有名的空城计故事取自,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郭冲三事”改编的一段故事。后被用于三十六计,意指虚虚实实,兵无常势。虚而示虚的疑兵之计,是一种疑中生疑的心理战,多用于己弱而敌强的情况。
街亭之战时司马懿远在洛阳,攻克孟达后回驻宛城,和发生地点相隔千里,和诸葛亮对战的是张郃,孔明见街亭败绩,迅速撤回汉中。所以,此事件本身是虚构的。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有诸多破绽之处,真当司马懿是蠢猪么?如果他有这样的机会,他不知道派几个神箭手过去射诸葛亮,以此来拆穿诸葛亮的把戏?又或者派一小队士兵进城探查虚实?一向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怎么也不会愚蠢、胆怯到扭头就跑的地步吧?三国演义中说讲述的情况无非是想突出猪哥的光环认为猪哥有一种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胆气,算死了司马懿会掉头就跑,以此显示猪哥料敌于先机的本事。
但是不可否认,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名将使用空城计而成功的案例,正史上都是有详细记载的,例如春秋时期郑国的上卿叔詹就使用空城计退了楚国大军,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使用空城计成功的案例,西汉名将李广在对阵匈奴大军时也使用过虚实之计他得以率一百余骑安全返回大营。
众人骑马在护卫队的护卫下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赶到了拉兹洛格要塞城下,虽然连续下了一个下午和一个晚上的大雨,但是依然没有冲刷掉这里曾经发生过大战的痕迹,城强下还留有匈奴步兵攻城中用坏了云梯残骸,损坏的武器和箭矢,还有日耳曼守军从城墙上砸下的石块,到处都是投石机和弩炮投掷的石弹,城墙壁上还有被石弹砸出来的大大小小的坑坑洼洼,城墙上顺着雨水留下的血水将灰色城墙壁染成了暗红色。
众人骑马走到一箭之地外停下,这个距离已经能看清楚城墙上的情况,奥多亚塞的破烂旗帜无力地耷拉在旗杆上,焉不拉几的。
身着银亮盔甲,头戴银盔、脚踏皮质战靴、腰悬宝刀的秦东勒住缰绳打量着城墙上的情况,果然如探哨汇报的情况一样,城墙一个人影都没有,按理说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奥多亚塞的心不会有这么大,城外大军虎视眈眈,他绝对没有胆量城墙上布置防守的兵力,可现在这个情况又怎么解释呢?
“不对啊,大人,城内好像真的一点声音都没有,难道奥多亚塞在里面埋伏了大军,只等我们撞开城门进城之后就突然杀出,杀得我们措手不及?”疑心病有些重的费萨尔在旁边说道。
秦东看了费萨尔一眼,却没有说什么,他就知道只有费萨尔才会这么认为,在他这些手下军官当中,也只有费萨尔的疑心重一些,空城计使用的对象就是要对疑心病重的人使用,对于其他人则完全无效。
思索了一番之后秦东说道:“城内是不是有埋伏一试就知道了,巴图,派几个人使用绳索铁钩攀爬上城墙进城打探一下,顺便也把城门打开!”
“是,大人!”巴图答应一声就派了一队人马前去进行火力侦查。
这种情况下,秦东当然要派人进城去打探情况,如果城内有动静的话,他可能会真的以为有埋伏,但是城内什么动静都没有,城墙上人影皆无,如果不派人进去探查,岂不是傻瓜吗?三国演义中说诸葛亮在城门楼子上煮茶弹琴,司马懿带大军赶到后一不围城,二不派小股人马进行火力侦查,听了琴音之后直接带着人马撤退了,这完全不符合逻辑,如果城内有动静,有百姓生活的熙熙囔囔声,或者有兵器铠甲的碰撞摩擦声,司马懿听到后起了疑心,然后带着大军撤退了,这样还说得过去,至少这个逻辑性要强一些,但是城墙上只有手无缚鸡之力的猪哥和俩童子,司马懿却不做实质性的试探行动就撤退,这也太假了一点。
火力侦查小队很快从城内打开了城门,不久又派人过来报告说经过仔细搜查,城内已经空无一人,连牲畜也没有一头,整个要塞内空荡荡的。
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