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一向是务实的人,也不在乎这点面子,点头道:“我立刻前往。”
“陛下圣明!”
杜如晦立刻称赞。
他入宫的目的,就是请李世民亲自前往,以礼贤下士的姿态,询问王灿破解的办法。如此一来,才有机会缓解困境。
李世民的内心,忽然想到了此前袁天罡提及的事情,说原本的大唐虽说会蒸蒸日上,但终究要走很长的一段路,而且眼下困局不好解决。
可是,天象一下就变了。
会有解决的人出现。
李世民忽然道:“来人,召袁天罡到宫门口来。朕此去拜访王灿,便带着王灿一起去。有他在,可以看看王灿。”
“是!”
李世民身边的太监得令,立刻去通知。
李世民和杜如晦两人这才不急不慢的出宫,两人从甘露殿到皇宫门口,还是消耗了相当长的时间,又等了一会儿,袁天罡便急匆匆来了。
袁天罡是有些懵的,他什么情况都不知道。
李世民带着袁天罡、杜如晦往永兴坊去,一边走,一边阐述着去见王灿的情况,让袁天罡注意观察一下王灿。
袁天罡对于最近的天象,也是极为在意的。
他也想要见一见王灿。
一行人,便快速的往位于永兴坊的王宅去。
第1993章 剑走偏锋()
李世民、杜如晦和袁天罡一起,抵达王宅时,已经很晚了。但宅子中,却是灯火通明,而且房门也没有关上,所以李世民一行人,很顺利就进入大厅中。
袁天罡一直跟在李世民身后。
当他一进入,便注意到了端坐在主位上的王灿。他看着王灿,眉宇间露出了一抹疑惑,因为按照面相来说,王灿绝非长寿的面相,但如今他再仔细看去,这哪里是早夭的面相,简直有着圣人迹象。
袁天罡心中疑惑,但却没有声张,而是仔细的盘算着。
暂时,先静静观察。
杜如晦则是落后李世民一步,他没有主动介绍,因为这事儿根本不需要介绍,李世民也能判断出王灿的身份。
李世民在大厅中站定,目光落在了王灿的身上。
王灿依旧是端坐着。
不曾挪动身体分毫。
李世民打量着王灿,虽说王灿年纪轻轻,但他注意到王灿时,发现对方气势十足,甚至于即便是端坐着,也是有着不逊于他的气势。
甚至这一股气度,会超过他。
李世民觉得奇怪。
好歹,他是大唐的帝王,是掌控万千臣民生死的人。
可王灿只是一个普通人。
李世民深吸口气,收敛了自身的气势,他这一次来,是来向王灿求助的,所以李世民摆出了一副礼贤下士的姿态,郑重道:“朕听闻,王先生有破局的计策,敢问王先生,如今世家门阀独大,囤积粮食不放粮食,该如何应对?”
王灿笑了笑道:“陛下且安坐!”
李世民自是坐下。
王灿说道:“杜相拿着《本草纲目》这本书入宫去,料想陛下,已经看过了本草纲目这本书,也知道了内中的奥妙。”
李世民点头道:“是,我已经看到了。这本书不论是内容,亦或是还是印制的方式,都是极为精妙的。但朕如今,关注的还是这印制之法。不过即便有印制之法,那么,王先生又要,如何打破目前的僵局呢?”
王灿自案桌上,又取出了《活字印刷术》一书,手腕一抖,书籍便飞了出去,不偏不倚的落在李世民案桌上,道:“陛下请看!”
李世民翻开了粗略看了一下。
内中关于印刷之术,那是极为详细的,尤其涉及到制作铜活字、木活字、铅活字等,都是有详细记载的,尤其这各类活字的优劣,也是有差别的。
李世民看完后,也是惊讶。
他没想到,竟是这般。
这印刷之术,当真是精妙无比。
李世民脸上露出赞叹神情,说道:“不错,不错!这印刷之术,堪称是精妙绝伦,朕也是颇为钦佩。只是这破局的策略,朕还是不懂啊!”
“请先生赐教!”
李世民再度提出了询问。
他所求的重点,在于打破世家门阀垄断的粮食,让世家门阀把囤积的粮食拿出来,赈济百姓,以便于百姓能够度过难关。
只要百姓熬过今年,就有了盼头。
这是李世民的期待。
王灿听到李世民的询问,不再迟疑,毕竟李世民都说到了这个份儿上,也不能继续往下拖,所以王灿开口道:“陛下,要打破僵局,其实很简单,有两个办法。”
李世民道:“哪两个办法。”
王灿道:“这第一个办法,便是陛下直接安排使节前往拜见五姓七望的大族人,或者是召见他们,明确告诉他们,如果他们不给于粮食赈灾,那么朝廷不会约束百姓,反而会告诉百姓,五姓七望的大家族有粮食,让百姓找他们要粮食。”
顿了顿,王灿继续道:“甚至于,朝廷会安排人在里面煽动,促成百姓针对五姓七望,形成动荡,让百姓抢劫五姓七望这些大家族。”
李世民听到后,很是惊讶道:“王先生,这是办法吗?”
他觉得这简直是阴损手段。
王灿说道:“这当然是办法,是胁迫他们的办法。陛下,你太高估五姓七望这些大家族了,他们不可能和朝廷对着干的。鱼死网破,他们死了,朝廷顶多是破败而已。可是百姓的怨忿,却是能够发泄出去。当然最终,这事情不可能发生,五姓七望不可能冒险的。”
李世民心中琢磨着。
这事儿,是下下之策,并非上上之选。
李世民没有同意,便说道:“王先生,你的第二个办法呢?”
“噗!”
忽然间,一口吐血声音传出。
李世民听到后,循声望去,目光一下就落在了袁天罡的身上,原来是袁天罡直接吐血,然后身体竟是萎顿下来,整个人颓废无比。
李世民道:“袁天罡,怎么回事?”
袁天罡说道:“陛下,是臣的身体不适,所以吐血,请陛下见谅。陛下,臣先外出,在外面马车上休息一会儿。”
“好!”
李世民点头应下。
他的内心,更是有些惊讶。
因为他可不相信袁天罡是身体不适的原因,必然是推算遭到反噬,才会是这样的情况。不过李世民,暂时没有去管袁天罡的事情,目光落在了王灿的身上,等着王灿解释。
王灿说道:“陛下,这第二种办法,其实也不难。这第二种方案,便是陛下拿着《本草纲目》,召见五姓七望的人。告诉他们,这是印制出来的,除此外,还可以印制更多的书籍。如果五姓七望的人,不愿意配合。那么,朝廷会大批量的印制五姓七望各自的藏书,朝廷就算是耗费大力气,也会去宣传书籍,让更多的人能读书。”
李世民听到后,眼中掠过一道精光,道:“王先生,你的意思朕明白。五姓七望为什么强横,一方面是他们垄断了无数的资源,另一方面是他们有无数的书本传承,许多读书人都出自五姓七望。所以,你打算从他们的命根子入手。”
王灿道:“是这个意思。”
李世民却是摇了摇头,道:“可是既然五姓七望的人知道了,那么,他们更加不会同意给粮食的。因为即便是他们给了,也阻拦不了朝廷推行印刷术。这些人,并不傻。”
王灿笑道:“他们的确会知道,但是朝廷,愿意暂缓一年推出印刷术。这,便是让他们给予粮食的条件,如果他们不愿意,那么朝廷立刻就会大规模推广,他们猝不及防下,必然难以应对。可是有一年的时间准备,他们就能不会措手不及。”
顿了顿,王灿又继续道:“当然,他们也可以拒绝的。可如果这些五姓七望的大家族仍然是拒绝,陛下便采取第一种方案吧。”
李世民皱起了眉头。
他觉得事情还真是不好办。
虽说王灿的办法,实际上,还是有那么一丝机会的。可是王灿的办法,都是有些冒险的,而且都是剑走偏锋的办法。
王灿说道:“陛下,具体的措施,已经告诉你了。该怎么办,那就是你的事情。你是要顾忌自己的颜面,还是要真正为百姓着想,那就看你如何选择了。其实,陛下有些高估五姓七望了。他们的实力的确是盘根错节,可是,他们真正能撼动大唐吗?”
“不行!”
“他们没有这个实力。”
“这些人顶多,就是掀起一些风浪而已。”
“毕竟自大隋开始,科举推行至今,已经涌现出无数的寒门人才。尤其经过了隋末的战乱,五姓七望以及其余的大族实力,已经受到了削弱。”
王灿继续道:“更何况太上皇执政多年,也是致力于削弱世家大族,致力于打压世家门阀,这么多年过去,即便是世家门阀的底蕴还在,即便是他们的力量盘根错节。可是他们,敢于动手吗?他们,不敢胡来的。”
李世民听到后,眼眸眯了起来。
诚然,李世民如今的处境,并不怎么好,刚刚退走了突厥人,他刚刚坐稳皇帝的位置,甚至许多地方上,都还有乱象,所以李世民觉得掣肘,觉得不好办。
可是李世民忘记了一点。
那就是撒赖,也是一种手段。
破罐子破摔,也是一种手段。
一旦李世民破罐子破摔,这些世家大族,可是扛不住李世民针对的。所以最终,这种破罐子破摔的方式,其实是能够威胁到人的。
李世民道:“王先生的计策,的确是精妙,更是剑走偏锋,不走寻常路,这一建议很不错。不过,朕需要召集官员商议一番才行。”
王灿道:“陛下自忙去吧。”
“告辞!”
李世民礼数是做足了的,向王灿揖了一礼,便带着杜如晦大步离去。
王灿望着李世民离去的背影,嘴角噙着淡淡的笑容。
他相信李世民会做出决断。
李世民和杜如晦走出了王宅后,站在了宅子的门口,李世民看向杜如晦,询问道:“克明,王灿提及的计策,你怎么说?”
杜如晦沉声道:“陛下,臣认为这是剑走偏锋,是不是办法的办法。真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那就是唯一的选择。王灿虽说小,但是看问题,却是一针见血,一眼就看穿了问题的所在。事实上,臣倒是有些赞同王灿的建议了,臣有些心动。”
第1994章 争论()
杜如晦稍作停顿,又继续道:“陛下,正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如果我们处处有所顾忌,要解决粮食的问题,的确是苦难。正如王灿所言,与其惧怕五姓七望这些大族,不如出手。毕竟再坏的局势,也不可能有如今的局势坏。”
李世民垂眸思考着。
他的内心,其实也是有些犹豫,毕竟当前的处境很是不妙,举国上下都不容易。
杜如晦继续道:“当然这件事行动,那么五姓七望的人,极可能会针对陛下,甚至开始发动力量,以便于影响朝局。这个时候,大唐也会艰难。但只要熬过去了,那么大唐,便是前所未有的大唐。甚至于这五姓七望的大族,对朝局的影响力,会越发的变小。”
李世民却是叹息一声。
杜如晦听到李世民的叹息,却是清楚李世民为什么叹息。
原因很简单。
如果是平常时候,有了这样的一个活字印刷术,李世民慢慢的谋划,那么要削弱五姓七望,便是极为容易的事情。
可如今,却是时间不等人。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杜如晦道:“陛下,这事情也不能拖,必须要去做。”
李世民点了点头,却是径直往前走,不多时,就来到了马车中,看到了气息萎顿,甚至整个人显得无比颓废的袁天罡。
李世民道:“袁天罡,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杜如晦也是看向袁天罡,对于袁天罡的本事,杜如晦是知道的,这是有真正本事的人,并非装神弄鬼之辈。
袁天罡叹息道:“陛下,臣一进入王灿的大厅中,看到王灿的面相,便着手推算。王灿这个人的面相,其实是早夭之相。”
“可是如今,却成了圣人之相,前后差距巨大。这样的一个情况,令人惊讶万分,所以臣便着手推算。”
“可是推算是,一开始顺利,并无什么挂碍。但片刻后,却仿佛是一片迷蒙,混混沌沌,天机难以揣测,连一丝的迹象都无法推测。”
“甚至于,仿佛冥冥中,有一股浩荡的力量下来,使得我的推测遭到反噬,突然间就被打断,以至于吐血。甚至于,连五脏六腑都受了伤。”
袁天罡叹息道:“短时间内,我怕是再难以推算。”
李世民却是眼睛眯了起来,他沉声道:“你刚才说,王灿有圣人之相,意思是,我大唐会出现一个老子、孔子一般的人,能够是真正的圣人。”
“对!”
袁天罡点头就回答。
顿了顿,袁天罡继续道:“恰是如此,我才难以推测。也恰恰是王灿的面相,应征了此前臣观测到的星象。王灿这个人,必定是扭转大唐国运,使得大唐兴盛不衰的关键。”
“嘶!”
李世民倒吸了一口气。
他这是惊讶的。
没想到,他汲汲营营寻找的人,竟然是一个十五六岁,还未出仕做官的人。实际上原本李世民的推测,即便是有扭转大唐国运的人,也应该是一个长者才是。
可如今看,却不一样。
这令李世民惊讶。
不过李世民听完了王灿的一番话,他对于王灿还是有些相信,因为王灿虽说剑走偏锋,但所使用的手段,却是不简单。
“走,我们先回宫。”
李世民吩咐一声,便带着杜如晦、袁天罡回宫。不过半路上,李世民却是安排了人送袁天罡回去休息,又连夜安排人,把长孙无忌、房玄龄喊来。
君臣几人在一起,李世民说了王灿的解决方法,看向几人,道:“王灿提出的建议,你们有什么想法,说来听一听。”
长孙无忌道:“陛下,臣认为王灿的提议,纯属是胡搅蛮缠。要知道,一旦这么做了,那么五姓七望的大族反扑,这大唐原本就不深厚的底子,会更是糜烂的。”
杜如晦道:“可是不采纳这一办法,这些粮食,从哪里筹措。难不成,要眼看着这一个个黎民百姓,全都饿死吗?”
长孙无忌道:“百姓虽说饿死,虽说日子艰难,但好歹,大唐还在。只要大唐在,大局就乱不了。更何况天下间,也不是举国上下都大旱有蝗虫,如今是关中出现了这一迹象。如今,只能是熬过去,只要熬过去后,那就好多了。”
顿了顿,长孙无忌道:“要对付五姓七望的人,不能着急,要徐徐图之。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大唐的稳定。大唐的长治久安,不能靠撒泼,不能靠剑走偏锋。”
杜如晦内心,其实是认可王灿计划的。
因为大唐如今已经够艰难了。
可是世家门阀的人,一个个都推脱,一个个都不搭理皇帝,全都是关起门来过日子,各自都不理人,所以杜如晦本心,是想要灭掉五姓七望的。
杜如晦道:“陛下,臣还是坚持己见。在如今的情况下,唯有剑走偏锋。如果不顾关中百姓的生死,那么天下万民,又如何看待陛下呢?”
长孙无忌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天下万民,自当清楚陛下的不容易。”
杜如晦立刻提出反驳。
两个人顿时争斗了起来,各自不想让。
李世民暂时没有插嘴,静静的听着,听了好一阵后,他开口喝止了争论的两个人,目光落在了房玄龄的身上。
房玄龄自始至终,都不曾说话。
还没有表态的。
在李世民麾下,房玄龄也是极为关键的一人,尤其房玄龄谋略极多,堪称是智多星一般的人,所以深受李世民的器重。
李世民道:“玄龄,如今这一事情,你怎么看?”
房玄龄如今的年纪,在四十开外,已经年近五旬。这个年纪的房玄龄,不论是经验,亦或是眼界,那都是极好的。
房玄龄回答道:“陛下,以臣观之,王灿的策略,也是极好的。不过出面的人,不能是陛下,而且陛下也不能亲自召见。最好是,安排人前往游说这些大家族,让各大家族的人,自发捐献粮食。如此一来,才不至于陛下没有退路。”
李世民道:“玄龄你的意思是,让王灿前往游说吗?”
“是!”
房玄龄立刻就回答。
他就是这意思。
只要是王灿去的,那么令五姓七望愤怒的,那么被五姓七望敌视的,那就是王灿,而不是李世民。即便是五姓七望的人,知道这本质上,也是李世民的决定,可五姓七望的人惹不起李世民,最终只能是仇恨王灿。
这是推出一个顶锅的人。
房玄龄表情肃然,他稍作停顿后,便又继续道:“陛下,如今让王灿出面,是最合适的办法。如果不让王灿出面,那么最终的可能,便是五姓七望对朝廷动手。这一情况,臣认为不妥。而且按照陛下所言,王灿能言善辩,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李世民道:“王灿这个人,不慕名利,对于官场他都没有多少的心思,更遑论是让他替朝廷出使。依我看,这事情也不容易啊!”
房玄龄道:“臣愿意勉力一试。”
杜如晦道:“臣的妻弟叶青空,和王灿也有一些的情谊。所以,臣愿意协助房相。”
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本就是李世民的左右谋臣。两人之间的关系,本就是极好的。所以,杜如晦愿意帮助房玄龄。
李世民见状,道:“既如此,那就这么办吧。”
“都下去休息!”
李世民摆了摆手。
“臣告退!”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三人便联袂出去。
长孙无忌脸上的神情,透着肃然,他站在甘露殿的门口,沉声道:“杜如晦,你当真是误国啊!要知道,大唐好不容易,才稍稍安定了下来。你如今的这一提议,便等于是,把大唐推向了最为危险的境地。你,这是误国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