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第8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麦铁杖看向幕僚,道:“军师,你说这俘虏羁押了这么长的时间,皇上也没有一个准信儿来。尤其咱们是否进军,也没有一个消息。这事儿,真是难办啊!”

    幕僚笑道:“大将军,这事儿您就甭管了。您只需要听从命令,指哪里往哪里打就是了。俘虏的处置,已经要怎么出兵,那是朝廷文官的事情,他们会谋划的。更何况,皇上要管前线的事情,所以如今,这事情最好是不搀和。”

    麦铁杖颔首道:“军师所言甚是,最好还是不搀和。”

    就在此时,营帐门帘撩起,一名士兵进入,递上了一封信函给麦铁杖。当麦铁杖接过来后,仔细的打量了一番,脸上露出惊讶神情,道:“军师,王灿这小子,竟然发达了。不知道怎么的,皇上竟然敕封他作为国师,位列百官之上。甚至于,皇上把政务的处理,都交给了王灿。”

    幕僚一听,倍感意外。

    王灿的情况,他是清楚的,毕竟他一直跟在麦铁杖的身边。

    没想到如今,王灿竟是国师。

    幕僚正色道:“大将军,这具体的缘由,正如您所言,谁都不清楚。不过,这对大将军来说,却是一件大好事。因为大将军和王灿的关系,可是极为亲近的。尤其大将军对王灿,那是有知遇之恩的。”

    麦铁杖颔首道:“倒也是,不过人都会变的。也不知道如今的王灿,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态。万一,他看不起咱了呢?”

    幕僚道:“不管如何,总是有一份情谊在的。”

    麦铁杖沉声道:“本将最关心的,倒是王灿既然位列百官之上,且他如今总揽政务。那么这一次攻伐高句丽的事情,恐怕王灿也会接手的。就是不知道,王灿会怎么安排。”

    幕僚说道:“卑职还是那句话,您就不必去搀和什么,只需要静观其变,等着上面下达命令,您直接执行就是。”

    麦铁杖点头赞同,他也是这个观点。

第1867章 不见棺材不掉泪() 
“报!”

    就在此时,又有士兵进入。

    士兵站定后向麦铁杖行礼,就递上了刚送来的消息。

    麦铁杖摆手让士兵退下,拆开书信,快速浏览了一遍,脸上流露出欢喜神情,笑道:“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咱们刚说到王灿,如今,他就有命令来。尤其是,消息是王灿传达的。王灿是国师,却能处理政务,不简单啊!王灿如今,是彻底飞黄腾达了。”

    “大将军所言甚是!”

    幕僚顿了顿,话锋一转,问道:“是什么命令?”

    麦铁杖沉声道:“王灿代皇上传令,责令立刻把所有俘虏,押解会柳城。除此外,我大隋的军队,不可停下,宜趁胜追击,杀入高句丽。一鼓作气,彻底灭掉高句丽,拿下高句丽王高元。”

    幕僚也是精神振奋道:“好,好啊!”

    此刻的幕僚,很是振奋。

    此前大军出征时,杨广便专门传旨给前线的麦铁杖等人,勒令麦铁杖等人即便是在前线作战,也必须要随时禀报战况。甚至于,不能擅自行动,必须要统一行动听指挥。

    尤其杨广曾下令,一旦击败高句丽人的军队,就必须要上奏。

    恰是如此,麦铁杖等人才一直按兵不动。

    因为他们一战击败了高平后,如今高平又愿意投降,麦铁杖等军中的大将,都不敢轻举妄动,所以麦铁杖等人,对杨广这样长伸手的命令,麦铁杖等人是有苦说不出,苦不堪言。

    如今,却是好了。

    麦铁杖道:“立刻传令给其余的将领,把所有俘虏,一概都押解回去。”

    “喏!”

    幕僚应下,立刻去通知其余的将领。

    如今作为一路大军主将的麦铁杖收到命令,那么其余的将领,也肯定一样会得到命令。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所有人必定会快速达成统一的意见。

    不到小半天的时间,整个乌骨城前线的隋军达成了统一的意见。

    麦铁杖等各路军队的主将,已经是带兵启程,开始继续进发。而与此同时,军中的一部分将士,也是开始押解着俘虏往回赶路。

    大军押解俘虏,赶路的速度并不快。

    抵近八月下旬,天气见谅,这押解的俘虏,才全部送回了柳城。

    这一批俘虏的人数,即便是死了许多人,也还有近六七万人。尤其这些人中,也有高平这样的高句丽王族,还有许多高句丽贵族出身的将领。

    全都是俘虏。

    这些俘虏送回柳城时,王灿亲自把接洽,把所有的俘虏羁押起来。有了这一批俘虏在,王灿再度以杨广的名义,诏告整个天下,杨广取得了第一场战事的胜利。

    之所以如此下诏,是为了稳定国内局势。

    如今大隋,已然不稳定。

    地方许多造反的。

    恰是如此,当杨广俘虏高平等人的消息传遍整个大隋,即便民怨已经是沸沸扬扬,甚至许多地方都开始有人作乱,但这消息一传出,便等于是兜头一盆冷水,浇灌在如火如荼的民乱上。

    如此,民乱必定受到压制。

    这恰是王灿的意图。

    王灿替身了送回来的俘虏,单独把高平及所有高句丽军中的主将全部带出来,尤其王灿更是让人把高平押解到他的府上。

    如今,王灿已经搬新家,是居住在国师府。

    这是新府邸。

    此前的住宅,那是郡守府,是辽西郡守应该居住的地方。

    王灿端坐在主位上,目光落在了下方的中年人身上。此人便是高平,他个子不怎么高大威猛,但一双眸子滴溜溜的转动,明显是心中有打算的。

    高平来的路上,也询问了大致情况,所以知道如今提审他的是王灿。面对着王灿,高平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以头叩地,道:“番邦罪人高平,拜见国师大人。”

    王灿淡淡道:“你也知道自己是番邦出身,知道是罪人?”

    “是,是,罪人知错。”

    高平接连回答。

    王灿说道:“知道我,为什么要见你吗?”

    高平道:“罪人不知,罪人愚钝,还请国师大人明示。”

    王灿沉声道:“因为我要杀了你,不过杀了你之前,还得看一看,这高句丽王族出身的人,是怎么样的一副嘴脸和惊恐。”

    刷!

    高平面色大变。

    他不想死,也不能死。

    高平神色惊慌,急忙道:“国师,你,你,你不能杀我。”

    王灿欣赏着高平惊慌的神色,以及高平的急躁,淡淡道:“你说,我为什么不能杀你?”

    高平说道:“皇上会召见我的,王灿,你如果杀了我。那么,一旦皇帝召见,你却拿不出人,你一定会被皇帝怪罪的。”

    王灿轻轻一笑,便道:“可惜的是,如今我全权代表皇上。我要杀你,易如反掌。我要杀你,更是轻而易举。”

    高平面色大变。

    他没有想到,他已经是准备投降,以保全自身,可是,王灿竟然要杀他。

    高平道:“国师,我愿意归顺大隋。”

    “不需要!”

    王灿强势回答。

    高平听得无比惊讶,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已经提出投降,王灿却是拒绝。高平眼珠子一转,说道:“王灿,你决定不了我的生死。我要见大隋皇帝陛下,我要见皇帝。”

    王灿说道:“皇帝不会见你!”

    “王灿,你不得好死。”

    高平咬着牙,说道:“你如今仗着国师的身份,竟是如此蒙蔽大隋皇帝,阻断沿路。你杀了我,一旦消息传出后,大隋皇帝,也一定会处置你的。”

    “处置我?”

    王灿听得有些想笑。

    眼前的高平,或许还把杨广,当作了曾经的二傻子杨广。认为只要他主动请降,那么杨广就会接纳,甚至还给予钱财、布匹等安抚。

    王灿心思转动,道:“罢了,你既然想要见一见皇上,我成全你。”

    高平听得大喜。

    只要见到了大隋的皇帝,他主动请降,他相信大隋皇帝好大喜功,又喜欢接受投降,肯定会同意他投降的。

    这是他唯一的机会。

    王灿看着高平脸上露出的笑容,心中冷笑。

    这高平,当真是不死心。

    这样也好,等高平亲口从杨广的口中,得知了大隋的兵锋,一定会打破高句丽的王都,那么高平到底会是怎么样的神情呢?

    王灿带着高平出了住宅,径直往杨广的行宫去。

    进入行宫,王灿见到杨广,向杨广揖了一礼,便道:“皇上!”

    杨广见到了王灿,脸上一副喜滋滋的神情,说道:“国师,难得你来了。朕通过这段时间的修炼,心中又有了诸多的疑惑,需要国师替我解答。”

    王灿道:“臣自当为皇上答疑,不过当下,还得先处理公务。”

    杨广道:“朕不是说了,所有的政务,不论是军略上的,亦或是政务上的,国师替朕处理了便是。这些日子,朕修炼又有精进,而国师处理政务,竟是滴水不漏,治大国如烹小鲜,这般的手段,连朕都自愧弗如。”

    王灿道:“皇上折煞臣了。”

    顿了顿,王灿又道:“皇上啊,臣这一次来,是因为高句丽的望族高平作为俘虏后,要求见皇上。我军俘虏的高平等人,如今这高平,臣不打算留下,要准备杀了他。但是他说臣做不了主,非得求见皇上,请皇上做主。所以,臣把人带来了。”

    杨广大袖一拂,道:“这些小事儿,国师何必要禀报呢?国师的安排,就是朕的安排。所以,国师尽管处理就是。”

    “谢皇上!”

    王灿听到后,躬身道谢。

    他看向跪在一旁,看着颇为雀跃的杨广,实在是惊讶。

    王灿怎么如此的厉害?

    竟然让杨广都托付重任。

    王灿得了杨广的准许后,一挥手,就有人带着高平往外走。这一刻的高平,已经是懵了,他没有想到,堂堂一国的皇帝,竟然直接让王灿决断。

    高平有心张口说话。

    他不甘心就这么被带走。

    可问题是,高平再怎么无奈,但话到了嘴边,又咽回去。因为杨广都听王灿的话,在这个前提下,高平再怎么劝说,都不可能成功。

    在高平被侍从带下去后,王灿亲自出手,又为杨广调理了一番筋脉,最后才和杨广宾主落座,开始准备商议国事的问题。

    这段时间,国事是王灿主持。

    诸多的奏折,没有来到杨广的面前,都是给了王灿处理。等王灿批阅后,觉得重要的,才送给杨广批示。

    杨广却没了心思听侍从继续说,摆手就让侍从退下。

    杨广站起身,走到王灿的面前,沉声道:“国师,刚才你替我重新梳理了一次脉络,多谢国师。不知国师认为,我这段时间的修炼,可有什么收获?”

    王灿笑道:“皇上最近苦练功法,令臣佩服。不过皇上如今,也要注意自身的身体。不能整日锤炼功法,这样的练功,最终会伤了身体。”

    杨广道:“我好得很,我也知道分寸,你尽管放心!”

    王灿道:“既然皇上明白,臣就不多说了。但功法的锤炼,臣还得再多说一句话。过犹不及,皇上不能因为有了一定的成绩,心中激动,就一直练功不停下。”

    杨广道:“朕知道了。”

    王灿又说了些注意事项,才起身告辞离开。

第1868章 弹劾() 
王灿回到了住宅中,依旧是陪着李秀宁。他如今的事情,一方面是陪着李秀宁待产,另一方面则是等待着前线的战事结果。

    事实上攻伐高句丽,王灿不认为有多么的困难。

    毕竟大隋国力强盛。

    如果没有人瞎指挥,没有杨广肆意干涉,加上如今前线厮杀的来护儿、麦铁杖等人,尽皆是征战沙场的老将,全都是宿将,一个个敢拼敢杀,且经验丰富,要取胜并不难。

    即便是付出相应的代价,这事儿也是必定能成功的。

    与此同时,王灿对于俘虏的处置,已经开始进行。以高平等人为首的高句丽主将,全部拎出来杀掉,斩断所有高句丽俘虏的侥幸心思。

    处置了高平等人后,王灿便着手处理所有的高句丽俘虏。

    这一批俘虏,人数众多。

    足有数万人。

    如果把这些人杀掉,未免可惜,所以王灿把所有的俘虏进行拍卖,卖给了天下的世家大族和商人。对于商人和世家大族来说,他们需要奴隶,尤其如今朝廷不断的清查人口,不断的把大家族人口解放出来,使得许多的大家族缺少了奴隶,也少了做工的人。

    奴隶的存在,便补充了商人和世家大族的人丁。

    不至于世家大族无人可用。

    数万人的俘虏卖出去,因为是拍卖,价高者得,足足拍卖出了十万两黄金。这样的一笔收入,对于大隋来说,是一笔巨款。

    尤其这一战,本就要消耗无数的钱财和粮食。如今拍卖努力换取了钱财,便不再担心钱财的问题,也不担心粮草不济。

    这一情况,也禀报道杨广的耳中。

    杨广得知了消息,立刻把王灿喊到了行宫中。

    他看着王灿,正色道:“国师,这一次的高句丽奴隶买卖,的确是大获丰收。这一刻,可真是赚取了钱财。如此一来,咱们的这一战,便不再是亏本买卖,而是能实打实的得到好处。”

    “皇上圣明!”

    王灿说道:“唯有如此,才能以战养战,才能不断的开疆拓土。否则,光靠大隋的底子拿出来打仗,纵然大隋富裕无比,纵然大隋有的是钱,但也扛不住的。”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汉武帝时,他之前有汉文帝和汉景帝,两代皇帝励精图治,不断的恢复生产,也尽量的不打仗,以稳定局势。”

    “两代皇帝的励精图治,囤积了无数的钱财和粮食。可以说,当时的大汉虽说国力不怎么强盛,但底蕴却已经具备。”

    “可是,汉武帝继位后,一掌权便大肆的用兵。连年的征战用兵,不仅是国库内钱粮缺乏,更是国内无数的士兵或死或伤。”

    王灿正色道:“最终,汉武帝眼见地方民生凋敝,百姓民不聊生,下了罪己诏,一改连年征战的国策,开始励精图治,才使得那即将崩塌的大汉,又稳定了数百年。”

    “大汉如此,大隋也是如此。”

    “更何克,大隋也只有先帝一代人励精图治。传到皇上这里,也不过是二三十年的时间。如此短暂的时间,即便是大隋在先帝治理下国泰民安,可也经不起消耗的。”

    “所以,请皇上明鉴。”

    王灿眼神锐利,说道:“故而要对外作战,那就必须是以战养战。如此做,一方面是锤炼士兵战场厮杀的本事;另一方面,则是保证战事能持续下去,大隋能不断的扩张。”

    “好,好,好!”

    杨广一脸说了三个好字,脸上尽是笑容。

    大隋开疆拓土,对杨广来说,那是最好的事情。尤其开疆拓土,不会导致国库空乏,不会导致百姓的负担加重,这便是最合适的。

    “报!”

    就在此时,有内侍进入。

    内侍径直走到杨广的身旁,弯腰附耳说了一番话。

    杨广拂袖道:“让他们都进来。”

    “是!”

    内侍得令,转身就下去通知。

    杨广看向王灿,说道:“国师,刚才这些奴才来禀报,是因为奴隶的事情。国师买卖奴隶,朝中的清流士人听到后,有极大的情绪。这些人,如今都已经到了行宫外,要来劝谏一番。”

    王灿道:“皇上,既然来了,那就让他们来吧。臣身正不怕影子斜,更何况臣的所作所为,那都是为了大隋,没有任何的私心。”

    杨广道:“朕相信你!”

    王灿说道:“皇上,既然有人要反对臣,那么,就辩论一番。正所谓,理不辩不明,只要道理说透了,道理说通了,一切也就好解决了。”

    杨广竖起大拇指,夸赞道:“不愧是国师,深明大义,朕心甚慰。”

    两人聊着天,不多时,就见一个个官员进入。

    王灿如今作为国师。

    他日常处理政务,实际上,已经是认识了随杨广而来的所有官员。他一眼看去,便发现来的没有一个是实权的将领,也没有一个是实权的文官,都是清流官员,都是言官。

    这些人,就是擅长打嘴炮的。

    显然,王灿买卖奴隶的事情,触及了这些言官的底线,所以言官要进行劝谏。

    为首的言官,名叫贺颖通,此人是名门出身,在朝中极有威望。尤其贺颖通已经是五十开外的年纪,这时候的官员,尤其是言官,年纪也就意味着资历。如果是一个二十出头的言官,便意味着没有履历也没有经验更没有话语权。可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言官,便不一样。

    贺颖通和众人一起,联袂向杨广行礼,但是他们看向王灿时,眼神却有着敌视。

    朝廷官员,最忌讳的是鬼神。

    最厌恶的是方士术士。

    这些卖弄鬼神之道的人,最是容易影响到皇帝,所以言官最是抵触术士。

    以至于,他们厌恶王灿。

    事实上,原本王灿在辽西的改革,便已经触动了无数人的利益。王灿在朝中,近乎是人人喊打,没有人站在王灿的一边。如今,王灿摇身一变,又变成了国师,更是遭到无数人的厌恶。

    贺颖通沉声道:“皇上啊,臣听闻国师把所有的高句丽奴隶,全部卖掉了。皇上,此事一出,消息传出去后,恐怕会天下震动,更是令万国瞧不起大隋。”

    杨广皱起眉头。

    他不喜贺颖通的说法。

    实在是贺颖通说什么万国瞧不起大隋,太让人愤怒。

    更让杨广没有面子。

    杨广却没有回答,目光一转,就看向王灿,等着王灿来回答。因为这一次,主要是针对王灿,要进行反驳,也是王灿亲自下场反驳。

    王灿轻笑道:“贺大人的话,本官倒是有些不理解了。什么叫做,卖掉了奴隶,这万国就瞧不起大隋了呢?”

    贺颖通说道:“要让各国信服,那自是以德行感化。如果没有德行的感化,那就是不长久的。你卖掉高句丽的奴隶,便等于是双方结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