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第7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于,在世家大族干涉下,地方一样可能出现,不停中枢号令的问题。”

    “弟子苦思良久,也不得其法。”

    “故而,问计于老师。”

    刘协双手合拢,拱手道:“请老师教我!”

    王灿脸上挂着赞许神情,道:“不错,懂得自己思考,懂得自己琢磨,懂得不耻下问,这是一个人君该有的气度。”

    刘协道:“老师谬赞。”

    王灿沉声道:“实际上,这是相当简单的一个问题。所谓天下的世家大族,所谓天下的豪强商人,你记住一点,他们对你而言,就是韭菜一般。”

    “长得壮实,就该割了。”

    “否则,就会危害到朝廷,危害到百姓。”

    “为人君者,你要保护的是最底层的百姓,要让所有的百姓都拥护你,让所有的百姓都能吃饱穿暖,那这个大汉江山,谁都夺不走。”

    王灿继续道:“天下为什么乱?”

    “就是百姓活不下去。”

    “前有黄巾之乱,为什么黄巾之乱,如燎原之火,天下各州云集,一时间,响应者不计其数。其原因,是百姓愿意作乱吗?”

    “不是!”

    “是百姓日子活不下去,所以,才会如此。”

    王灿沉声道:“话又说回来,言归正传,说道刚才对付豪强世族的事情。不论是豪强还是世族,他们所信奉的,从来都是家国天下,先有家再有国。”

    “从某种意义上上,这是养不熟的白眼狼。”

    “你越是把他喂得越肥,那么,他反而越是要鲸吞土地,越是让无数的百姓无法活下来。因为豪强世家,占地无数,最终百姓丢失了土地,也就活不下去。”

    “这是乱之根源。”

    王灿眼神睿智,不急不躁的分析。

    随着他的分析,刘协顿觉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因为这些话,是从来都没有人对他说的。朝廷的大臣,一向是让他要善待天下的百姓,让他要爱惜百姓,可在朝臣眼中,世家大族是百姓,普通百姓也是百姓。

    可是,王灿却是说得清清楚楚。

    一切说清楚后,刘协只觉得如晨钟暮鼓一般,无比的清晰。

    刘协说道:“老师教诲,弟子铭记于心。”

    王灿又道:“说起来,就算你不来找我,我也要和你说一件事。这件事情,恰恰是涉及到你要询问的问题。”

    刘协道:“老师请说!”

    王灿正色道:“我准备在长安附近,为你修建陵寝。”

    “啊!”

    刘协听到后,惊呼出声。

    旋即,刘协道:“老师,弟子的问题,和修建陵寝,有什么联系呢?”

    王灿笑说道:“你啊,还是读书不够仔细,事实上,如果你仔细梳理整个大汉数百年来,所有发生的事情,一一的查看,会发现你所遇到的问题,其实在此前都有解决之法。”

    “汉武帝时,天下各地,可不止是有无数的豪强,更有无数的王国存在。这些地方的豪强,实力强横,不亚于如今的豪强世族。”

    “昔年,汉武帝时,这些人威胁到了朝廷。”

    “如今,世家大族,也威胁到了朝廷。”

    “可是,如果直接杀掉这些人,天下间肯定会动荡。毕竟,这些人不仅是和地方联系紧密,甚至于,和朝廷官员也有联系。”

    王灿继续道:“这时候主父偃,他给汉武帝出了主意,那就是修建茂陵。把天下间一些实力强大的豪强,全部搬迁到茂陵去,让他们在周边修建茂陵。”

    “世家大族强在何处?”

    “第一,是他们有无数的人脉。”

    “就如我刚才所说的,他们有无数的人脉关系,甚至在朝廷中,也认识人。”

    “第二,是他们占地无数。”

    “可一旦全部搬迁到皇陵附近后,他们的家族搬走,还能够掌控原来的地方吗?不可能了。所以,他们所占据的田地,就会贱卖出来,惠及百姓。”

    王灿沉声道:“这就是对付豪强世家的办法,借此机会,调整天下间的豪强。不过豪强如雨后春笋,会不断的涌现出来。”

    “今日,有豪强被牵走,但隔了一段时间后,又有新的豪强出现。”

    “这时候又要割韭菜。”

    “这就是办法。”

    王灿沉声说道:“如此一来,各地百姓不乱,纵然豪强无奈,他们也只能配合。”

    刘协听到后,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

    王灿却没有打搅。

    他任由刘协自己琢磨。

    好半响后,刘协开口道:“老师,可这天下间的百姓,豪强是百姓,普通百姓也是百姓,这样对付豪强,是否是师出无名呢?”

    王灿沉声道:“徒儿,你要记住一点,你是国君,是天子,而不是君子。对于君子来说,要一视同仁。可你是国君,就得权衡利弊,要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必须要有所偏向。真正要做到一碗水端平,那是不可能的。”

    “天下间,没有两全其美的道理。”

    “凡事总有伤害。”

    “你不迁走豪强,就是对百姓的伤害,就会有无数的人流离失所,就会有无数的人,妻离子散,无法家人团聚。”

    王灿说道:“事实上,你陷入了一个误区。因为这天下间的豪强,就算是你再怎么迁走,再怎么削弱,他们依旧是豪强,依旧是锦衣玉食。可百姓呢?你如果不处理,百姓连温饱都无法保持。这是一个必须做出的选择,明白吗?”

    刘协深吸口气,道:“弟子明白了,也受教了。正如这一次,弟子对付县丞一样,处理了县丞,才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虽说还是有些区别,但实质上,那就是地方的豪强大族,会影响到百姓的生活。”

    王灿道:“你明白就好!”

    刘协询问道:“老师,那么修建陵寝的事情,何时安排呢?”

    王灿说道:“既然你知道了,这件事情,你来安排,让王越传信给朝廷的诸公,让他们着手处理,一个月内,把陵寝的地址挑选下来。三个月内,定下迁往陵寝的豪强家族。这件事,我会亲自关注的。”

    “喏!”

    刘协脸上露出笑容,这才转身退下。

    这一刻,刘协的脸上终于是露出了笑容,因为在如今的情况下,这才有恢复大汉盛世的机会。如果不彻底处理好地方情况,不处理掉这天下的豪强大族,大汉终究是不安宁。

    王灿看着刘协离去的背影,脸上也露出笑容。

    今天的刘协,再不是昔日的刘协。

    已经彻底蜕变。

    地方上的磨砺,地方上的历练,使得刘协快速的成长,更了解到了百姓的苦楚。他知道了五谷,知道了百姓的苦楚,知道了地方克扣的手段,所以能同情百姓。除此外,刘协有一个好的身体,勤练武艺,使得刘协不再是孱弱的身体。

    这都是长治久安的前提。

第1768章 闹腾() 
洛阳。

    王越一纸传回刘协的诏令,要在长安修建陵墓,要迁天下豪强到长安去,这一命令,登时就引发了朝堂上的震荡。

    如今的朝堂,郭嘉已经介入。李儒、贾诩也一样是介入,这些人都已经是朝堂中的生力军,反倒是王允、杨彪、黄琬之流,虽说也在朝中,可影响力渐渐削弱。

    毕竟他们不是王灿的嫡系,被削弱也是理所应当的。

    司徒府,大厅中。

    王允端坐在主位上,下方还有杨彪、黄琬、卢植、士孙瑞、皇甫嵩、蔡邕等朝中的老臣,尽皆汇聚。

    一个个尽皆老臣。

    王允环顾众人,沉声道:“就在今日,朝中刚接到天子诏令,要在长安修建陵墓,要迁徙天下豪强前往。天子如此,分明是欲效仿汉武帝,欲借此削弱天下豪强。诸位,天子的这一做法,我是不赞同的。因为此例一开,恐怕天子想要对付谁,便对付谁了。”

    杨彪捋着颌下胡须,却不表态。

    皇甫嵩正色道:“如今天下各州,除了重镇驻军外,各地兵马都全部收拢到洛阳附近。不仅如此,天下再无州牧,只剩下监察地方巡视各县的刺史。”

    “朝廷对地方的掌控权,进一步增加。”

    “毫不客气的说,这一两年的时间,朝廷才有了一点朝廷的样子。如今的朝廷,才算是能够号令地方,不至于地方完全不理中枢。”

    “可实际上,这根源不曾解决。”

    “根源在于豪强存在。”

    皇甫嵩沉声道:“我等为国谋事,都应当清楚,天下豪强遍布,如河北甄家、徐州糜家,这等豪强商人,家资无数,占地无数。犹如其余一些大族,都是一样。把一批一批的豪强,全部搬迁到皇陵附近,替天子修建陵墓,这是削弱地方豪强最好的办法。”

    王允道:“皇甫将军,你明白我的意思没有?”

    皇甫嵩道:“明白了,有什么不明白的。你的意思是,就是不赞同。”

    “你”

    王允登时就气结。

    皇甫嵩真是无法沟通。

    皇甫嵩见到王允的神态,嘴角勾起了一抹笑意,旋即又恢复了平静。

    王允沉声道:“我所担心的,不是天子对付豪强。而是天子今日,可以随意一道诏令,就迁豪强到陵墓附近去,他日,就可以随意屠戮官员。天子权势太大,此非好事。”

    皇甫嵩道:“王司徒的想法,是要抑制天子权势?”

    “自然不是!”

    王允表情肃然,郑重道:“只是,我不希望天子毫无忌惮,没有任何的顾虑。这样的情况,绝对是祸非福。”

    皇甫嵩继续道:“只是,你能抑制吗?”

    王允道:“单凭我一人之力,自是不行的。可是,这不是有你们吗?把你们喊来,就是一起上一番,看看该怎么处理这件事。”

    卢植正色道:“如今局势,大汉有中兴之兆,尤其天子在王灿教导下,颇为贤明,且能够遍历艰苦,知道生活不易。”

    “而且据王越传回的消息,如今天子,竟是担任一县的县令,且颇为成功,王灿其人,当真是不凡。尤其王灿这些年的所作所为,的确是为了汉室江山。”

    “所以,老夫不准备反对他的计划。”

    顿了顿,卢植道:“更何况,这本就是颇为不错的主意。天下间的豪强,已经威胁到朝廷中枢,这个时候再不对付,恐怕要主次变换。”

    “如今王灿实力强,能以一己之力,冠绝天下,才能收拢兵马,才能削除各地州牧及兵权。否则,无法达到这一步。”

    “同样的,对付豪强也一样。”

    “如果没有王灿坐镇,要迁徙豪强的命令,极可能导致天下大乱。”

    “可有王灿则不同。”

    “即使天下豪强要反对,也不敢胡乱开口,更不敢作乱,只能老老实实的执行。如此一来,持续几年后,天下豪强削弱,大汉又能恢复太平。”

    卢植郑重道:“我是全力支持王灿的,这样一个有能力,且忠于汉室,愿意为汉室操心,且出谋划策的人,我是赞许的。”

    “你”

    王允登时气结。

    他原本邀请卢植来,是因为卢植本身,就很有威望。

    卢植继续道:“王司徒,如果是要联合我们,以抗衡王灿。我劝你,还是算了吧。在董卓的面前,你都不敢言语,只能是迂回策略。董卓在王灿的面前,一刀就被解决了。你认为,你能抗衡王灿吗?最关键的是,王灿是真心实意为汉室操劳,也得了天子的信任。你这个时候,要抗衡王灿的大方针,近乎是不可能的。”

    王允气得牙疼。

    没想到,竟被卢植怼了。

    杨彪这时候,也开口说道:“王司徒,原则上我是赞同卢植的建议。当前的情况下,王灿不曾欺压朝廷官员,不曾党同伐异。这样的情况,就是极好的。”

    其余人,纷纷开口。

    无一例外,全都站在王灿一边。

    以至于,王允心中原本想着,借助所有人的力量,以抗衡王灿,至少是掣肘一下王灿,但到头来,却遭到所有人的反驳。

    王允叹息一声,他话锋一转,岔开了话题,端起酒樽道:“来,诸位请。”

    众人纷纷举杯回敬。

    一个个人,都是默契的不提王灿的事情。

    因为涉及到王灿,就是无解的。

    谁都不敢去招惹王灿。

    在为天子修建陵墓的事情定下后,朝廷的诏令,直接就安排了下去。关于迁徙地方大族的事情,也是有条不紊的进行,各州当中,最大的豪强,近乎都是没有幸免,全部要迁走。

    虽说许多人不愿意。

    可是,却不敢反驳,因为在当前的情况下,和王灿做对,那就是找死。

    谁都知道王灿的厉害。

    王灿如仙人一般,能腾云驾雾,能御空飞行,已经是天下人皆知的事情。

    随着刘协陵墓的修建,天下的豪强被迁走,加上有不断流传出去的宣纸,天下人读书的成本,不断的降低,导致越来越多的人能读书识字。

    事实上,宣纸的存在,也是削弱了豪强大族对官场的统治力。

    如果没有宣纸,许多人要读书难。

    因为有宣纸,读书人读书的成本降低,许多经典藏书,都不断的刊印出来。如此一来,才能打破世家大族对地方的垄断。

    整个大汉的情况,在一步步的变化。

    一切,都往好的方面发展。

    事实上人的野心,都是随着局势发展,所演变出不同心思的。如今王灿治理大汉,整个大汉渐渐的从沉疴之身,变得开始恢复过来,天下间许多人的野心,也就随之消失。

    因为大汉渐渐恢复了。

    如果大汉,真的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许多人会另有心思。

    可如今,却是不可能。

    在一切不断往好的方面发展时,王灿已经再度运作,让刘协成了陇西郡的太守,让他治理陇西郡。单单是一县之地,治理起来,虽说复杂疲惫,但实际上,也并不特别累。可是治理一郡之地,和治理一县之地,那就有了相当的区别。

    治理一县之地,主要得往各村各地跑,要熟悉情况,近乎都是和百姓打交道。可到了一郡之地,地方的治理,刘协近乎是不插手,主要是交由各县自己处理。

    只是各县有问题,才呈递上来,交由刘协处理。

    这一样的方式,有别于此前。

    刘协也是快速的熟悉政务,然后,他又进行了最熟悉的方式,离开陇西郡狄道县,然后走访各地,以了解地方的情况。

    虽说,刘协可以依靠锦衣卫打探消息,可实际上,刘协却不愿意,他走遍了整个陇西郡的各县,了解了各地的情况,再因地制宜的做出调整。

    在刘协的治理下,短短时间,整个陇西,就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切欣欣向荣。

    尤其刘协在王灿的影响下,已经不再局限于说什么要大兴农业,要打压商人,否则商人奸诈,肯定会祸害百姓。不过刘协受到了王灿的影响,知道商人极为关键,更清楚各地如果没有商人,那么各地就犹如一潭死水。

    不可能有什么发展的余地。

    所以刘协治理地方,拔擢官员,再给予商人器重和优待,使得陇西郡快速繁华起来。

    刘协在陇西郡,足足呆了两年的时间。

    两年时间,刘协又成长许多。

    如今的刘协,眉宇间虽说依旧锐利,但更多透出的是睿智。

    这一日,刘协处理完政务后,来到王灿所在的后院书房中。王灿依旧是闭目养神,他见到刘协后,道:“有什么事情?”

    刘协正色道:“老师,如今的陇西郡境内,一切都已经上了正规,不怎么需要我了。我的打算是,请老师安排王越,送信给长安,让他们挑选新人担任陇西太守。弟子如今,已经熟悉的陇西的情况,没有必要再担任太守。”

    “确定吗?”

    王灿说道:“过了这个村儿,可就没这个店。如今的情况下,你不愿意再担任太守,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准备离开。”

    “弟子确定!”

    刘协郑重的回答。

    他自觉地已经能独当一面,不愿意再留下来。

第1769章 民心民意() 
王灿没有反驳刘协的话,选择了同意。他派人联系了王越,让王越传令给朝廷中枢的官员,重新安排陇西郡的太守。

    一切布置妥当后,王灿又让刘协安排陇西郡后续事宜,便带人准备离开。只是他们离开的这一日,忽然间,刘协要离开的消息,忽然间传开了。

    刘协和王灿一并走出太守府,外面密密麻麻的一群人,无数百姓汇聚。

    这一幕,王灿看到后,先有一丝的错愕,旋即登时就反应过来。

    这群百姓,是来送别刘协的。

    因为刘协在陇西郡的付出,使得陇西郡百姓生活渐渐富庶,百姓能不愁吃喝,所以当刘协要离开的消息传出,才有这么多的百姓来送行。

    这情况,王灿其实不陌生。

    他曾经遇到过。

    不过对刘协来说,却是头一遭,他脸上先是露出错愕的神情,旋即,询问道:“乡亲们云集于此,可是有什么事情?”

    刘协自始至终,就没有想过,百姓会为他送行。

    他是太守,但更是天子。

    在刘协的内心,从来就没有想到,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因为不论是他,纵然是历代的天子,也从未遇到过这样的场景。

    所以,刘协才开口询问。

    站在最前面的一个老者,拄着一根乖张,头发早已经花白,甚至是稀疏,他略微弓着背,说道:“小刘太守,我等听说,您要离开陇西郡了。”

    老者名叫苏景,是一名儒士,在狄道县乃至于陇西郡,都颇有威望。

    小刘太守,是许多百姓对刘协的称呼。

    刘协担任陇西郡期间,四处走访,跑遍了整个陇西郡,无数的百姓,都知道陇西郡有这样一个年纪轻轻,却是一心一意为百姓的太守。

    所以都称呼小刘太守。

    刘协也是乐在其中。

    他觉得这是百姓的亲近,才愿意称呼他小刘太守。

    刘协轻笑,说道:“是,我今天就准备离开了。不久后,朝廷会安排新的太守来任职。新一任太守,也必定会兢兢业业,会让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