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第7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李元被杀,更是士气低落,再无一战之力。

    大唐一方,兵败如山倒。

    随着后方的火海渐渐蔓延,大火蔓延焚烧下,退入了营地中的大唐士兵,开始陷入火海当中,竟是难以挣脱出来。

    无数人,被热浪烤炙。

    无数人,退无可退。

    王灿看到这一幕后,不再继续掩杀,而是下令道:“降者不杀!”

    “降者不杀!”

    “降者不杀!”

    此起彼伏的呐喊声,不断的自蜀军中响起。

    一个个士兵,都在呐喊。

    这声音回荡在空中,大唐一方的士兵听到了声音后,仿佛如闻天籁之音。他们本就是扛不住攻击,眼下蜀军一招降,纷纷投降。

    “我投降,我愿意投降!”

    “别杀我!”

    “快让我们出去,我愿意投降。”

    一个个大唐一方的士兵,都开始呐喊着投降。许多士兵没有在营地内跪下投降,因为大火侵袭火来,留在营地内,那就意味着要陷入火海。

    黄忠见状,下令后撤了一百步。

    随着这些士兵的后退,大唐一方的士兵,才终于是能从营地中出来,不再是被堵在营地内,一个个出了营地,不再奔逃,不再厮杀,全都一窝蜂跪下投降。

    战事持续了不到半个时辰,便彻底结束。

    这一战赢得极为轻松。

    毕竟李元死了。

    如果李元还活着,还能领兵作战,大唐的军队不至于如此颓废。

    黄忠下令清点俘虏,把所有的俘虏羁押起来,然后仔细清点了一番。这一战,足足俘虏了近三千大唐的士兵,而王灿麾下的蜀军士兵,死伤人数还不足八百人。

    这一战,大获全胜。

    黄忠站在王灿的身旁,眼神锐利,沉声道:“主公,李世民的粮仓被付之一炬。接下来,我们便可以强攻李世民了。只是这近三千俘虏,要怎么处理呢?”

    有三千俘虏在,不利于赶路。

    且,也不便于作战厮杀。

    王灿思虑一番后,便说道:“也没什么影响,我们现在,就押解着这些俘虏,大摇大摆的自鲁山往北面走。我们的军营,距离李世民的营地不远。即使李世民调兵攻打我们,我们能抵挡一段时间,在这样的一段时间内,夏侯婴都率军杀来了。更何况,李世民的粮仓丢失,军心不稳,即使李世民有大军,也未必能击败我们。”

    “主公英明!”

    黄忠闻言,抱拳称赞一声。

    王灿吩咐道:“休整半个时辰,然后,我们就立刻启程北上。”

    “喏!”

    黄忠得令,便立刻吩咐下去。

    半个时辰后,大军开始行进,自鲁山一线,沿着官道一路往北走。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天还是灰蒙蒙的,并没有哨探发现,可天亮后,王灿和黄忠率领的军队,还在李世民的后方赶路,便开始被李世民麾下的探子发现。

    当消息禀报到李世民手中时,黄忠率领的大军,都快抵近李世民的大营。

    中军大帐。

    李世民脸上的神情,变得无比的凝重。

    他眼中,尽是担忧神情。

    后方的粮草丢失,意味着他麾下的数万大军,就失去了口粮。即使他的军中,眼下都还有半个月以上的口粮,这可无法解决粮仓丢失造成的军心动荡。

第1655章 绝境() 
李世民忧心忡忡,立刻下令道:“来人。”

    一名士兵进入,躬身行礼。

    李世民表情肃然,沉声道:“请房玄龄和杜如晦,到中军大帐来议事。”

    “喏!”

    士兵得令,转身就去通知。

    不一会儿的功夫,房玄龄和杜如晦联袂进入,拱手向李世民行礼。

    “都坐!”

    李世民吩咐一声。

    杜如晦和房玄龄坐下后,杜如晦率先道:“皇上召见,可是又有什么消息传回?”

    “是!”

    李世民郑重点头。

    他眼眸中,尽是担忧,说道:“刚接到消息,我们后方屯驻在鲁山的粮仓,已经被焚毁,李元也死在了蜀军的手中。我们去袭击蜀军的粮仓,可蜀军也采取了相同的策略。”

    刷!

    杜如晦和房玄龄的面色,登时大变。

    他们原本,都含着期望的。

    期望着李神通取胜,然后一鼓作气,击溃蜀军的大军,为大唐争取延续国祚的机会。如今,前线还没有消息传回,后方倒是先乱了。

    李世民道:“玄龄,你有什么计策?”

    房玄龄也是眉宇凝重。

    他快速思索着,道:“皇上,如果没有老王爷去袭击蜀军的粮仓,在我们的粮草被焚毁后,就该立刻撤退。因为消息一传出,军心必定动荡。可我们还有机会,只要老王爷取得胜利,那么就还有力挽狂澜的机会。”

    杜如晦道:“万一败了呢?”

    杜如晦思考事情,便是往坏的一方面考虑。

    未虑胜,先虑败!

    房玄龄想了想道:“一旦老王爷兵败,我们再撤退不迟。否则现在撤退了,万一老王爷取胜,极可能会错失良机。另一方面,如果老王爷兵败,没有人接应,老王爷就会陷入困境。”

    “不!”

    杜如晦摇头道:“其实不然。”

    房玄龄道:“为什么?”

    杜如晦沉声道:“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如果老王爷取胜,蜀军军心受损,失去了战斗力,老王爷不可能陷入险境。到时候,我们再趁胜追击,那也不迟。”

    “如果老王爷败了,而我们后方粮仓又丢失,可谓是一败再败,到时候再撤退,恐怕就为时晚矣,会非常危险。”

    “甚至,无法撤走。”

    “眼下,是最合适的机会。”

    杜如晦道:“不论从哪一个方面考虑,眼下都是最佳的撤退时机。”

    “请皇上三思。”

    杜如晦拱手行礼。

    他一向是惯于决断的,思虑很是周到。

    房玄龄善于出谋划策,虽说能决断,但考虑未必有杜如晦那么周全。

    李世民思虑一番后,也觉得杜如晦的考虑更周全。尤其他想到最可怕的一种可能,万一李神通也败了,他可就真是想退都难了。

    李世民当即就喊来侯君集,下令道:“侯君集,立刻整军,先一步让大军撤退。”

    侯君集还不知道后方的情况,疑惑道:“皇上,为什么要撤退?”

    李世民叹息一声,说了粮仓丢失的消息。

    侯君集一听,也是面色微变,他知晓粮仓丢失的后果,也不再耽搁时间,快速就去调动军队,先一步让大军撤退。

    至少,保证粮草、甲胄等先行退走。

    这是撤退的根本。

    如果粮草等诸多的留下,一旦蜀军攻来,仓促之下,根本带不走这些,那就会非常的危险。

    在侯君集离开后,李世民看向杜如晦和房玄龄,道:“你们也去收拾一番,以便于随时能和大军撤退。”

    “喏!”

    房玄龄和杜如晦躬身退下。

    李世民一个人坐在营帐中,此刻他颓然叹息一声,整个人无比的落寞。

    重生一世,他一直都兢兢业业,从未有丝毫的放松。他要证明给他的父皇看,他能做一个合格的君王,而不是暴君,不是亡国之君。

    他更要实现自己的抱负,一统天下,让万国来朝。

    可现实,如此残酷。

    他稳固了势力不久,安排李元霸、李孝恭等人潜入蜀国,和蜀国为敌后,便一直处在了不利的位置,现实李元霸、李孝恭等人被杀,后是李靖、苏定方等人被擒,再后来连戴梓都死在了襄阳,如今李元有死了。

    和蜀国交锋,他就从来没赢过。

    如今,大唐更是举步维艰。

    李世民抬起手,搓了搓有些发酸的面部,心情无比的烦躁,情绪无比的低落,像是跌落在了水中,想要挣扎起身,反而越陷越深。

    “苍天,难道我李世民,就赢不了吗?”

    李世民喃喃自语。

    他身陷无奈颓废的情绪中。

    只是这样的情绪,也仅仅是持续了小半刻钟的时间,李世民便又收拢了所有颓废的情绪。他毕竟是大唐的帝王,他的懦弱、颓废、担忧,也仅仅是只能自己消化,只能藏在内心深处。

    他必须是睿智冷静的君王。

    唯有如此,才能稳定军心。

    如果连他都一副悲恸的样子,如果连他都绝望了,情绪感染了下属,那就更加的没救了。

    所以,他必须是要稳重。

    李世民调整好情绪,便又恢复了冷静睿智,继续处理军务。

    有侯君集调集士兵撤退,他暂时是不去管的,只要大军撤离了,后续他和少许士兵,就可以快速的撤离。

    “呼!”

    忽然,营帐门帘撩起。

    却是杜如晦再度进入了中军大帐。

    杜如晦脸上,神情无比的严肃,沉声道:“皇上,臣刚刚在营地门口,查看撤退的情况,见到了前方回来传信的哨探。蜀军动了,正大规模朝我们杀来。距离我们,已经五六里路。再过不久,蜀军就会全军抵达。”

    李世民道:“我们的士兵,撤退了多少?”

    杜如晦道:“粮草和马匹等,还在有序的撤退,可也是刚撤退不久。如果现在就大军撤退,这些都顾不上了。除非是,能拖住蜀军至少两刻钟的时间,后方加强粮草等的运输,同时大军也随即撤退,才能保证安全的撤离。”

    李世民心头咯噔一下。

    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没想到又遇到蜀军进攻的情况。

    李世民道:“克明,你有什么办法?”

    杜如晦说道:“皇上御驾亲征,暂时还没有和蜀军交锋。蜀军当中,没有人认识您。所以,您先一步撤退,由微臣扮作您,在营地门口拖延时间。只要蜀军要先行劝降,微臣就有办法。如果蜀军二话不说就进攻,臣便没有办法了。眼下,只能是赌一把了。”

    李世民皱眉道:“克明,你这样太危险了。更何况,岂能让你以身犯险。朕身为大唐的帝王,不会未战先怯,更不会临阵脱逃。就算是蜀军强攻的时候再撤退,朕也有足够的把握。”

    杜如晦道:“皇上,这很危险。”

    李世民自信一笑,道:“克明,可还记得当初,我们攻打洛阳时,不也是历经千辛万苦吗?朕当时不曾撤退。如今,朕也不会撤退。大唐李氏,没有狼狈退走的君王。”

    杜如晦见状,便不再多言。

    他清楚李世民的性情。

    这是个有决断的主儿,一旦决定了,便不再更改。

    李世民笑道:“克明,可愿意随朕一战?”

    杜如晦感受到李世民的自信,也是笑了起来,说道:“能随皇上一战,是臣的荣幸。”

    李世民道:“去忙吧!”

    “喏!”

    杜如晦躬身退下。

    李世民一个人坐在营帐中,他也是喊来了内侍,替他穿上甲胄,悬挂上佩剑,一副征战沙场的模样。

    不到一刻钟,杜如晦就急匆匆进入,道:“皇上,蜀军距离我们,已经不足一里路。臣刚刚询问了侯君集,士兵撤退了大半,粮草和马匹,以及重要的器械,都已经撤退了。”

    “好!”

    李世民脸上尽是昂扬的战意。

    这一战,他要拖延时间,令蜀军不敢进攻。

    “走吧!”

    李世民大手一挥,左手摁在腰间悬挂的剑上,大步迈出,便走出了中军大帐,径直往营地门口去。当李世民抵达营地门口,时间不长,蜀军也是越来越近。

    来的蜀军,是有黄忠领军的。

    陈到、庞德、夏侯婴等人,尽皆在军中。

    王灿和黄忠袭击了大唐的粮仓后,押解着俘虏撤回。一回到了军营后,所有俘虏处置妥善后,黄忠就调集了所有大军出战。

    这一战,要一鼓作气击溃唐军。

    黄忠为首,他在最前方。

    王灿等人倒是在后面一点,毕竟黄忠是军中的主将。

    黄忠策马而立,他也抬手上扬,在空中树立,做出了勒令士兵停止前进的动作。他麾下的所有士兵,便立刻列阵,整齐在军营外停下。

    黑压压的士兵,透着森森杀气。

    更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气势。

    黄忠策马上前,朗声道:“大唐皇帝李世民何在?”

    他声音浑厚洪亮,一开口,仿佛是炸雷般,响彻在大唐军营当中。

    这便是黄忠的实力。

    黄忠年龄已经是六十出头的人,按照正常的情况下,黄忠即使武艺还不错,但气血也会渐渐衰败,但是如今的黄忠,两鬓乌黑,气血旺盛,犹如三十出头的中年人,仿佛正值壮年。

    李世民听到黄忠的喊话,也是皱起眉头。

    对方武将很厉害。

    如果是李神通等人在军中,李世民倒是要让人和黄忠较量一番,但如今军中,极少有主要的将领,所以他也没有什么较量的心思。

    他就是想拖延时间。

第1656章 帝王豪气() 
李世民站出来,昂首挺胸,顶盔掼甲,一派森严气度。虽说局面不利,但李世民没有半点紧张,朗声道:“朕便是大唐皇帝,你是何人?”

    黄忠道:“我乃蜀国黄忠是也!”

    黄忠的声音浑厚洪亮,他一开口,声音清晰传动大唐的军队中。只听黄忠继续道:“李世民,你的粮仓败了,你派出袭击粮仓的军队也败了。你,已经是必败无疑。现在投降,还能保全性命。负隅顽抗,只能是死路一条。”

    刷!

    李世民面色大变。

    袭击粮仓的军队败了。

    可李神通呢?

    秦琼呢?

    李端呢?

    这三人不论是哪一个,那都是大高手,只能够穿梭在战场上斩将夺旗的人。即使前线袭击粮仓的队伍兵败,可李神通等人是绝对能突围的。

    这是李世民的自信。

    李世民深吸口气,朗声道:“不可能,我派遣去袭击粮仓的,那是军中的大高手。如果败了,他们足以撤回来。如今还没有任何的消息,他们不可能败了。”

    “哈哈哈”

    黄忠闻言大笑起来:“堂堂大唐的皇帝,一国君王,还执迷不悟吗?”

    李世民道:“不见到人,朕便不会相信你。”

    这时候,王灿大步走了出来。

    他如今是卸了妆的,恢复了原本的面貌,不过他如今卸妆后的相貌,和扮作李端的相貌,那也有七分的相似,毕竟是以王灿的相貌做微调的。

    王灿说道:“李世民,看到我,你还不相信吗?”

    他声音浑厚,清晰传入李世民的耳中。

    李世民打量着王灿,觉得眼熟。

    一时间,却没有往王灿是李端的方面想,他心神冷静,沉声道:“你是何人?”

    王灿笑了起来,说道:“我是蜀国王灿,也是大唐李端。李世民,现在看到我的相貌,想起我是谁了吗?”

    “你,你是李端?”

    李世民闻言,如遭雷击。

    饶是他心神镇定,能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可听到王灿的话,也是忍不住心神摇曳,再也控制不住心神的震荡。

    他何其器重李端?

    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李端的身上。

    甚至,连大唐的国运,他都寄托在了李端的身上。

    可李端竟是王灿。

    这太讽刺了。

    王灿继续说道:“我是李端,但更是王灿。李世民,想知道戴梓为什么被杀吗?他就是自在了我的手中。”

    “原本,我是不想杀戴梓的。”

    “可惜,他不可能归顺我。”

    “知道你后方的粮仓位置,是谁泄漏的吗?是我泄漏的,所以你粮仓丢失。”

    “知道李神通是怎么死的吗?是我杀死的。”

    “知道秦琼怎么被俘虏的吗?也是我谋划布局的。”

    “一切,都是我安排的。”

    王灿眼神锐利,朗声道:“一切的一切,都是我的安排。这一战从一开始,你就败了。如今你丢失粮仓,连损李神通和秦琼两员大将,大唐不复存在。”

    “蹬!蹬!”

    李世民不断的后退。

    他脱口而出就想说,他待王灿不薄,为什么要背叛他?

    可他转眼想到,王灿是蜀国的太上皇,是蜀国的人。王灿背叛他,那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锥心之痛,令李世民万分难受。

    这打击太大了。

    李世民一时间,竟是不知道怎么回答,更是不知道该怎么处置了。

    他心乱如麻。

    李神通死了!

    秦琼被俘虏了!

    这两则消息,也犹如刀剑戳入了李世民的内心,使得李世民万分的难受。原本李世民是想要拖延时间的,可现在,他已经被王灿的话,打击得心神大乱。

    王灿朗声道:“李世民,你可谓是一代明君,能任贤用能,我也钦佩你的能为。但这是大争之世,这是蜀国和大唐的国运之争,我不可能饶过大唐。你现在投降,我做主饶你一死。”

    对李世民,王灿也是钦佩。

    这是真正的明君。

    李世民能任贤用能,能礼贤下士,能接纳谏言,甚至勤于政务,这是一个极为有能力的帝王。虽说一般灭国之后,不可能留下敌人的性命,但王灿却是想留下李世民。

    “哈哈哈”

    李世民闻言,却是放声狂笑。

    笑声中,有悲哀。

    笑声中,更有无奈。

    笑声中,尽是悲凉和绝望。

    他没想到自己的礼贤下士,换来的是引狼入室,把所有一切都告诉了王灿,导致王灿洞悉了一切,以至于大唐陷入绝境。

    李世民深吸口气,眼神变得前所未有的锐利,那一双眸子,仿佛是饿狼一般,他咬牙切齿道:“王灿,只要朕还有一口气在,便绝不会服输。”

    “朕如果降了,如何对得起死去的士兵。”

    “朕如果降了,如何对得起死去的将士。”

    “朕如果降了,如何对得起效忠的臣民。”

    “朕,绝不投降。”

    “我大唐上下,都是铮铮铁骨之辈,只有站着死的人,觉无跪着生的人。如果朕败了,一死而已。只要朕还有一口气,那就是死战到底。”

    李世民道:“王灿,你欺骗朕在先,是你狡诈诡谲。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