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第6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侍禀报道:“皇上,太上皇有请。”

    李世民闻言,眼眸眯了起来,思索着李渊请他去的目的。李世民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很让李渊愤怒,更逼迫李渊禅位,更是让李渊心中充斥着怨忿。

    很多时候,李世民不想面对李渊。

    因为每一次面对李渊,李渊都会喝骂个不停,老是旧事重提,说着以往发生的事情。

    太没意思了。

    李世民对于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他并不后悔。

    他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为大唐,立下无数功勋。

    最终得到的是冷落,是麾下的一众臣子无法得到封赏。

    甚至,李建成还步步紧逼。

    如果再来一次,他依旧会诛杀李建成,依旧会诛杀李元吉。只是对于他的老父亲李渊,李世民是最不愿意面对的。

    李世民摆手道:“知道了!”

    内侍退下后,李世民都留在殿中,又批阅了两份奏折,然后才站起身,往后宫李渊居住的宫殿行去。

    李渊如今,愈发苍老。

    毕竟,没了权势,没了可以说话的人,他很是无聊,只能寄情于声色。

    时间不长,李世民到了后宫,进入了李渊的宫中,见到了正在饮酒的李渊,拱手行礼道:“儿臣拜见父皇。”

    “啊,原来是皇上来了。”

    李渊站起身,也是拱手还礼,道:“李渊,拜见皇上。”

    李世民嘴角微微抽搐。

    这是打他的脸。

    这世间,哪有父向子行礼的道理。

    李世民侧身避开,脸上神情依旧,说道:“父皇召儿臣来,可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的确是有一件事。”

    李渊收起脸上的神情,道:“朕听闻,李靖带兵前往成都,意图支援刘邦。可最终,李靖却兵败如山倒,甚至还传言他投降了?”

    “是!”

    李世民直接回答。

    只是在李世民的内心,却是警惕起来。

    李靖的消息,是他才知道的,可身居后宫的李渊,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得知了消息。由此可见,李渊在宫中也有眼线,而且是靠近他宫殿的,能听到李世民的谈话。

    李世民内心,紧张起来。

    他如今是大唐的皇帝,他不希望再被李渊赶下台。

    李世民深吸口气,调整了心态和情绪,说道:“关于李靖兵败,以及投降王灿的消息,儿臣不准备压下,准备大张旗鼓的宣传,说这是王灿故意为之,是传递的虚假消息。事实上,李靖宁死不降,还没有归顺蜀国。”

    “不错,不错!”

    李渊听到李世民的话,脸上也浮现出一抹赞许。

    李世民一愣。

    他倒是有些意外,没想到李渊竟然会夸赞他。他都快忘记,李渊是多长时间,没有赞同他的意见了,因为自从他兵变后,李渊每一次都是找茬,要和他对着干。

    李渊却不管李世民的想法,继续道:“李靖公忠体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李靖其人,也是有底线的。不管发生什么事,你都应该相信他。朕,也相信李靖。”

    对李靖,李渊也是相信的。

    他之所以找李世民来,就是担心李世民不相信李靖,从而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

    听到李世民的话,他也就放心了。

    李世民道:“父皇放心,儿臣明白该怎么做。”

    李渊说道:“如今这大争之世,天下争霸之人无数。我大唐,能否走到最后,能否笑傲群雄,仍是未知数。朕不希望,李唐的天下灭掉,希望你能鼎定天下。”

    李世民道:“请父皇放心,儿臣自当全力以赴。”

    他听着李渊的谆谆教导,眼眶却是有些发酸,觉得这一幕太难得了。

    曾几何时,李渊时常教导他,谆谆告诫,传授他战场上的事情,让他读书习武。可不知道什么时候,李渊便已经不再耳提面命的和说心里话。

    如今,李世民又有了这样的感觉。

    李渊摆手道:“去吧!”

    “是!”

    李世民转身退下,脸上神情也是颇为轻松。他走出宫殿后,便去忙手中的事情了。

    洛阳,蜀国帝都。

    王灿回到帝都,大获全胜的消息传开,整个蜀国上下,一片欢欣鼓舞。

    此时已经是到了年关。

    新的一年,万象更新。

    王灿又老了一岁,只是如今的王灿,丝毫不显老,那一张脸看过去,便仿佛是二十多岁的青年一般,这得归功于他武功的精进。

    在新的一年,王灿一开始便忙得脚不沾地,因为要处理的事情太多。

    此次攻打刘邦,许多人立下功勋。

    该嘉奖的,得嘉奖。

    该提拔的,得提拔。

    这一项项事情忙下来,足足进入二月份,王灿才开始松懈了下来。

    这一日,王越急匆匆来到宫中。

    王越早已上了年纪,但随着天气灵气复苏后,他内息流转,武艺有了突破,满头的白发早已经渐渐转为乌黑,整个人也恢复了活力,脸上褶子都已经全部消失。

    他依旧掌控着王灿的情报渠道。

    王越来到王灿的面前,行礼后说道:“陛下,大唐方面传回了消息,我们要掳走戴梓的计划失败了。我们的人,实施了三次计划,但每一次都失败。如今,已经很难接近戴梓。”

    王灿顿时皱起眉头。

    他对戴梓是势在必得的,因为戴梓的重要性无与伦比。

    作为一个从后世穿越回来的人,他更清楚武器先进带来的好处。所以,他一得到戴梓的消息,就恨不得立刻把戴梓带到洛阳来,让戴梓替他效力。

    王灿问道:“后续还有带回戴梓的计划吗?”

    王越道:“暂时没有计划,因为实在是无法靠近戴梓。但请陛下放心,老臣会安排好一切,我们的士兵,还会再次行动的。”

    王灿听完,却是摇了摇头。

    一次两次三次都失败了,他不认为靠王越的人,能够把戴梓带回来。

    “来人!”

    王灿吩咐一声。

    一名内侍进入,王灿吩咐道:“派人去通知庞统和郭嘉,让他们两人入宫觐见。”

    “喏!”

    内侍得令,便立刻去安排。

    王越见王灿不满意,内心也是有些忐忑。他也想要把戴梓带回来,可麾下的探子几次出手都失败,还死了许多暗装,他无比的心疼。

第1623章() 
时间不长,庞统和郭嘉联袂而来。两人进入大殿中,恭敬向王灿揖了一礼,然后才在大殿中落座。

    庞统说道:“陛下急召,不知有何要事?”

    郭嘉也是看向王灿。

    这两人都是王灿麾下的谋臣,是王灿的心腹。

    王灿当即道:“刚刚王越禀报了消息,在大唐方面,夺取戴梓的计划失败了。虽说李靖的家眷,都已经带回,但最关键的戴梓,却没能带回来。”

    庞统道:“陛下,戴梓虽然重要,但如今我们蜀国的火器,在陛下的指导下,也在飞速的发展,将来的成就,必定不会比戴梓低。”

    王灿道:“如果能夺回戴梓,却又不同了。”

    庞统顿时不好接话了。

    显然,王灿是执意要夺取戴梓,以增强蜀国火器发明的力量。

    这时候,郭嘉接过话道:“主公,就在臣入宫前,有一则消息,在长安境内,忽然大规模的传开了。”

    王灿道:“什么消息?”

    郭嘉说道:“李唐方面,有人在长安大规模的传递消息,说李世民相信李靖,还说公如青山我如松柏,青山常在,松柏长存,永不相负。”

    刷!

    王灿闻言,面色微变。

    他没有想到,李世民竟然还相信李靖。

    要知道,王灿为了让他李世民相信李靖叛变,不仅是带走了李靖的家眷,也释放程咬金作为计中计,让程咬金证明李靖投降了,可最终仍是这般结果。

    李世民不简单!

    李唐上至皇帝李世民,下至诸多的官员,可谓是万众一心。

    先有李靖,后又程咬金,再有苏定方。

    一个个,都忠贞无比。

    而李世民也的确做到了君臣不疑,他相信李靖等人,正如李靖也死忠李世民一般。

    这令人欣羡。

    也令人咬牙切齿。

    王灿长舒了一口气,叹息道:“看样子,要劝说李靖归顺,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恰是如此,朕更要灭掉李唐。如果不灭掉大唐,那么等李世民实力再进一步,甚至火器力量再进一步的情况下,要覆灭李唐,便无比困难了。”

    “我们上一次,虽然击败李靖,但占据了地理优势。”

    “可李唐军队,实力是不弱的。”

    “这是我们的大患。”

    王灿眼眸转动,说道:“我们接下来的计划,便是攻打李唐,夺取荆州和兖州。只要有了荆州在手,那么荆州富饶之地,就能供应我们更多的钱粮。”

    庞统道:“要攻打荆州,如何寻找切入点呢?微臣得到消息,北面河套草原上的蒙古人,已经是蠢蠢欲动。甚至并州的嬴政,也在不断的扩张实力。关中,是大秦的祖地。微臣断定,下一步大秦,极可能对我们动手。”

    王灿道:“嬴政不是和幽州的鞑子开战吗?怎么突然要调转方向,来攻打我们。”

    庞统说道:“根据传回的消息,嬴政的确和大清交战,而且据传在交战中,大秦的武器也在不断的更新,也出现了火器。”

    “清朝方面,露出了疲态。”

    “原本康熙麾下的八旗兵,还能不断的进攻。可是如今,已经全面防守。”

    “嬴政步步紧逼,甚至派出了白起,意图歼灭大清的力量。依照卑职的估计,一旦白起杀入幽州,那么大秦将长驱直入,直逼辽东。”

    “届时,大清会面临崩溃。”

    庞统正色道:“嬴政取得了胜利,就可能调转方向,来攻打我们蜀国了。”

    王灿听后,仔细思索一番。

    他琢磨之后,说道:“可有大清折损兵力的具体消息?”

    庞统道:“倒也没有!”

    王灿说道:“虽说康麻子露出疲态,但没有折损的详细兵力,恐怕康麻子折损的兵力不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嬴政要一鼓作气击败康麻子,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康麻子的八旗兵,战斗力不弱。”

    “康麻子其人,也有能力。”

    “嬴政虽然厉害,但康熙也不弱,你断定的嬴政即将取胜,那是不可能的。短时间内,大秦都不可能取胜的,即使白起都出战了。”

    王灿很是笃定。

    他清楚记得历史上,康麻子时期,清军战斗力也是破强的。只是往后,八旗兵糜烂,毫无战斗力,上战场就是当兔子的。

    王灿对满清鞑子,是看不上眼的,恨不得也立刻灭了鞑子,但他清楚,康麻子实力不弱,他不是一个无能之辈。

    这天下君王,就没有庸碌的人。

    庞统道:“陛下言语中,似乎对大清及康熙颇为了解?”

    “当然!”

    王灿直接点头。

    顿了顿,王灿说道:“我们的重心,没必要放在并州上,只需要继续派兵驻扎即可。至于草原上的蒙古人,暂时也不必管他们。我们的重心,依旧放在大唐上。”

    郭嘉是一路追随王灿的。

    他熟悉王灿的秉性。

    在王灿下了决定后,几乎是不会改变的,只会全力以赴的按照决定执行。

    郭嘉说道:“既如此,陛下打算如何撕破大唐的防线?要知道,大唐可不是大汉。刘邦治理下的益州,表面上看固若金汤,实则有无数的人反抗他,我们可以利用韩信,也可以利用彭越,甚至是利用藏荼等仇恨刘邦的人,能够以最小的力量,发挥出最大的功效。可是大唐上下,人心一致,要取得突破,几乎是极为困难的。”

    王灿正色道:“朕打算亲自走一遭大唐。”

    “啊!”

    郭嘉惊呼道:“陛下,您又亲自去?”

    庞统道:“陛下亲自去襄阳,是以身犯险。您是一国之君,身系蜀国的安危。万一您出了任何的差池,蜀国都会因此而动荡不安。”

    王灿笑了笑,不以为意,说道:“实际上如今天地大变,武者的实力越来越强,个人作用越来越大,我前往襄阳是有好处的。”

    “论及武艺,我不输给任何人。”

    “想杀我,不容易。”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王灿眼中闪烁着精光,继续道:“尤其是,我感觉在如今天地灵气浓郁的情况下,我自身的力量,或许还能有所突破。随着个人武力的继续增强,国家力量也会开始衰弱。所以,我打算单独前往,一方面是带走戴梓;另一方是磨砺武艺,争取再做突破。”

    “唉”

    郭嘉叹息道:“陛下要前往,臣也只能支持了。”

    他也是无奈,劝不住王灿。

    庞统听完王灿的话,忽然道:“陛下自始至终,都习惯于冲锋陷阵,都习惯于在最前方。如今太子已经习惯了处理朝政,且太子聪慧,加之朝中有李儒、程昱、田丰、荀彧、荀攸等人辅助,国祚运转如常。既然陛下想要深入敌后,臣建议,请陛下禅位,令太子登基。”

    此刻的庞统,目光炯炯。

    他刚才的话,是有些大逆不道的,在王灿当皇帝的时候,便劝谏王灿禅位。

    王灿如果震怒,庞统性命不保。

    只是庞统早早就追随王灿,是王灿身边的老臣子了,早已经摸清楚了王灿的秉性。不论是王灿征伐天下时,亦或是王灿乘船前往倭国,亦或是王灿前往贵霜王国,这都体现了王灿的身先士卒的秉性,喜欢冲锋在第一线。

    这,恰不是一个君王要做的。

    君王,应当高居九重天。

    君王,应当坐镇国都。

    君王,应当在朝中稳定局面。

    偏偏,王灿一项都不占,王灿一贯的是把后方交给朝臣,然后自己跑到前方去。

    这是王灿的缺点。

    恰恰,是也是王灿的优点,因为王灿极具进取心。

    郭嘉也是面色微变,他是最早追随王灿的人,也清楚王灿的秉性。可是涉及到权利,他也不知道庞统的提议,王灿是否会采纳。

    至于王越等人,更是低下头。

    他们都被震撼到了。

    实在是,庞统的建议太过于惊天动地,简直令人颤栗。

    王灿先是有些错愕,随后脸上却露出了笑容,道:“士元的建议,朕认为可行。原本朕的打算,便是禅位给祯儿,往王祯来主持朝政。如此,朕也不必挂心朝中局面。”

    “呼!”

    庞统松了一口气。

    他脸上也露出笑容,道:“陛下圣明,不过臣还有一个请求。”

    王灿道:“说!”

    庞统正色道:“陛下禅位后,必定会前往襄阳潜伏。臣也是襄阳人,荆州是臣的出生地。这些年随陛下东征西讨,已经多年不曾回襄阳去。臣请求,随陛下一起返回荆州。”

    “准了!”

    王灿闻言,大笑着回答。

    郭嘉看着王灿欢喜的神情,心头暗道庞统厉害。

    这一步,庞统棋高一着。

    庞统先是劝谏王灿禅位,这一建议虽说王灿采纳了,但也可能导致王灿对庞统有什么想法,认为庞统不敬重他。可是,庞统紧跟着,就抛出愿意和王灿南下想要的请求,愿意和王灿同生共死,这表示了庞统的忠心。

    一切芥蒂,都在这一个请求中烟消云散。

    王灿吩咐道:“士元,传令下去,召集太子,程昱、李儒、田丰等朝中的重臣,入宫议事。朕接下来,要安排禅位的事情。”

    “喏!”

    庞统得令,便立刻去安排人通知。

    郭嘉站在大殿中,面无表情,但内心却已经知道,王灿禅位大局已定。

第1624章() 
时间不长,王祯进入了大殿内。

    他作为蜀国的太子,已经多年,且已经熟悉了朝中政务,加上有李儒、田丰、程昱等一众名师教导,他很有明君的气象。

    王祯进入后,倒也没有开口询问,只是静静的站着。

    不多时,见程昱、李儒、田丰等朝廷重臣,一一进入,他心中知道肯定有大事发生。

    蜀国除了大朝会外,少有这样把六部官员全部喊来的。

    王灿看向朝中的重臣,朝庞统点了点头,庞统当即就说了王灿准备禅位的决定。庞统还没有说完,刚说到禅位上,大殿中已经是议论声四起。

    一个个官员,都无比震惊。

    王灿年纪轻轻的,竟然要禅位。

    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如果说历史上,短命的皇帝多的是,比王灿年轻就死亡的一大把。甚至于禅位的皇帝,也是存在的,但如王灿这般年轻,且是自愿禅位的,那简直是古今罕有。

    王祯率先就站出来,撩起衣袍跪下,道:“父皇,儿臣还年轻,处理政务的能力欠缺,也缺少经验,请父皇收回命令。”

    “请陛下收回成命!”

    程昱率先站出来开口,他如今胡须一大把,发须皆白,但精气神很好。

    随着程昱出来,众人齐齐开口反对。

    王灿做皇帝,众人都心安。

    毕竟不论是治政的能力,亦或是对下属的信任,还是王灿的武艺,那都是顶尖的。有王灿坐镇,所有人都能够放心。

    王灿看着一个个诚惶诚恐的模样,却是轻轻一笑。

    “都起来吧!”

    王灿摆手吩咐一声。

    众人齐齐起身,又站在一旁。

    王灿继续道:“仲德公,你是最了解朕的,你也是和奉孝一般,最早就追随朕的。你应当知道,朕虽然打下偌大的疆土,但事实上,经常冲锋陷阵,经常不顾后方,把后方的政务都交给你们处理。”

    “得亏尔等戮力同心,在后方精诚合作,稳定了后方。”

    “如此,我才没有后顾之忧。”

    “仔细想一想,我这个皇帝,并不怎么称职,几乎都很少呆在宫中,也少有时间处理朝中的政务,实在是不合格。”

    王灿说道:“恰是如此,朕才禅位给祯儿,让他继位。祯儿是你们看着长大的,他秉性纯良,天资聪慧,也熟悉朝政,他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