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严格打压商人。
因为,商人容易泄漏消息。
除此外,灌婴因为需要大量的粮食和武器,所以城内的粮商和工匠,日子都过得艰难。
粮商被征粮很多次。
工匠数次被征用。
这都是灌婴坐下的事情。
灌婴唯一没做的,就是打压百姓。可随着商业的凋零,百姓的日子也艰难,所以百姓一样对灌婴没有任何好感。
王灿在三水县落脚,便让韩信调整了政策,让利于民,减免商人的赋税,放宽商人的权限。王灿也清楚放宽权限后,会容易生出事端,但这总好过此前的壮阔。
至少,能获得大多数商人的拥戴。
除此外,王灿还削减了赋税。
百姓对削减腹水,自是期待的,全都拥护王灿的决定。
在王灿一件又一件事情的整改下,整个三水县恢复了活力,百姓对韩信好感度激增。虽说这些事情,是王灿在背后绸缪,但王灿却不能露面的,只能是韩信和英布来办理。
短短时间,三水县恢复了繁华。
而且,更是固若金汤。
最关键的是,王灿把三水县的商人绑在了一起。只要三水县的商人,想要获得更多的好处,想要能平稳经商,就必须站在王灿的一边。
否则,他们的利益会受损。
韩信坐镇三水县,也更换了县令,重新任命了人。
如今的三水县令,赫然是蒯彻。
他是韩信身边的谋士。
有眼界有眼力,也有足够的能力,他担任小小的三水县令,实际上是屈才了。但是,如今三水县对韩信至关重要,对王灿也至关重要,所以蒯彻担任了县令,然后全力以赴的处理政务。
军中,才是韩信落脚的地方。
不论是王灿,亦或是韩信、英布、罗成等人,都在军队落脚。
军营,中军大帐。
王灿住在此。
此时,王灿接到了郭嘉八百里加急送回的消息,他翻阅了书信上的内容后,便立刻派人把韩信和英布喊来。
众人齐聚,各自落座。
王灿的目光,扫过麾下的众人,道:“诸位,朕刚接到了自成都传来的消息。刘邦已经知道了灌婴被杀的消息,并且派遣了大将来讨伐。”
罗成问道:“谁领兵来的呢?”
王灿道:“彭越领兵来的。”
“啊!”
罗成闻言,也是忍不住惊呼一声。
虽说彭越的名气不如韩信,但彭越的能力,却一点都不差。要对付彭越这样的人,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罗成担忧道:“陛下,彭越不是简单角色。不知道,彭越麾下有多少士兵?”
王灿道:“一万精兵!”
“嘶!”
罗成闻言,忍不住倒吸了口气。
如今在城内的精兵人数,也就是三千余人。其余虽然还有士兵,甚至还能找各大家族支持一些,能够再凑起一直队伍。
可实际上,要面对一万人的队伍,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韩信却是眯起眼睛,道:“陛下,彭越这边刚出兵,您如此了解彭越的消息,莫非已经打通了关节,甚至已经安插了人在彭越的身边。”
这是韩信所考虑的。
如果没有这一层关系,王灿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了解到情况。
王灿轻轻一笑,道:“韩将军的推测,倒是有一些趋向,但还远远不够。事实上,彭越此番带兵北上,是来归顺朕的。因为彭越,已经暗中归顺了朕。”
“啊!”
韩信和英布,同时震惊出声。
他们刚才听到彭越来,都也是有些觉得棘手。
因为彭越所擅长的就是袭扰战术。
敌进我退,敌退我进。
这样的战术是极为无赖的战术,偏偏,这样的战术又能够凑效,能够起到最佳的效果。而彭越,最擅长的就是这一类战术。
如果彭越是敌人,后果会很麻烦。
韩信深吸口气,再度道:“陛下,消息当真吗?”
英布也道:“陛下,彭越一贯的心高气傲,当真已经劝服他了?”
两个人,先后提出问询。
王灿神情自信,说道:“消息属实,不可能有假。如果不是有所顾忌,彭越都不会率军北上再归顺,而是早就要归顺了。我们现在要等的,就是等彭越的家眷离开成都。只要彭越的家眷,离开了成都后,而彭越一抵达三水县,就是彭越归顺之日。”
韩信问道:“彭越的家眷在成都,莫非,陛下已经安排了人接应?”
“这是自然!”
王灿微笑着回答。
韩信道:“陛下运筹帷幄,末将佩服。”
英布也是心悦诚服,道:“如果陛下能招揽了彭越,那么对刘邦的打击,将是致命的。刘邦麾下最能打的将领,就数韩将军和彭越。”
“韩将军,如今归顺了陛下。”
“彭越再归顺后,刘邦就无人可用了。即使刘邦麾下有张良、萧何之辈,但这些人能出谋划策,可到了战场上,临机决断,他们未必能行。”
英布说道:“陛下和彭越汇合后,便可以着手南下了。”
王灿道:“南下是必须的,唯有攻克成都,我们才算是彻底的胜利。不过在彭越北上之前,我更希望把整个三水县境内,都全部囊括在手中,而不仅仅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县城。”
韩信道:“陛下,臣定当竭尽全力。”
英布也说道:“臣也会全力以赴的。”
两个人,纷纷抱拳回答。
王灿也没有多言,宣布了接下来的安排后,就让众人退下。在这个时候,所有人都是斗志昂扬,一副激动的神情。
因为,王灿视力越来越强了。
王灿越强,他们跟着王灿,也有愈发的有斗志。
王灿治理下的三水县,实力在不断的增强,时间也一天天的过去。
彭越率领的军队,距离三水县越来越近。
时至今日,彭越已经彻底掌控了军队,军中但凡是隶属于刘邦的将领,都已经被彭越以各种理由处置了,全都安插了他自己的人。
彭越出兵,也是带了自己人的。
他的心腹将领,全都成为军中的主将,帮助彭越掌控军队。
如今彭越就算是公然翻盘,军队也反不起浪花,因为没有人站出来反对,军队就风平浪静。只是彭越的内心,却也是有些紧张。
不是紧张即将见到王灿,而是担心亲人的安全。
他在等郭嘉的消息。
只有等到郭嘉送来的消息,他才能彻底安心。
第1563章()
彭越的军队距离三水县,越来越近。
这时候,他愈发紧张。
为了在抵达之前,得到郭嘉的消息,彭越放缓了赶路的速度,拖延着抵达三水县的时间。
大军赶路,一日不过三十里路。
这样的速度,很慢很慢。
“报!”
忽然,前方一名哨探飞奔而回。
这名哨探来到彭越的面前,翻身下马,禀报道:“将军,在我们军队前面,有一个中年文士求见。他自称是彭将军的远亲,有要事要亲自见将军。”
彭越心头一动。
他在三水县人生地不熟的,没有任何亲戚。可来人谎称是远亲,再者人是从三水县方向来的。
很显然,是王灿的人。
莫非,王灿要催促他,让他早些改旗易帜,让他归顺吗?想到这里,彭越心头一沉,他暂时不愿意也可能改旗易帜。
在没有得到郭嘉的确切消息之前,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改旗易帜。
这一切,是为了家人。
彭越心中思绪纷飞,考虑许多后,还是吩咐道:“把人带过来。”
“喏!”
哨探得令,立刻去传令。
彭越原地停下,翻身下马,靠着一颗树下休息,任由军队继续赶路。
不一会儿,哨探领着一个中年文士来了。这名中年文士,不是别人,赫然是蒯彻。在王灿的麾下,蒯彻已经担任三水县的县令,身负重任。
蒯彻极为机敏,所以来出使。
事实上,王灿身为君主,不可能亲自离开三水县见彭越,但又需要派遣一个人来吱一声,以示对彭越的礼遇,所以任务落在了蒯彻身上。
彭越见到蒯彻,略显凝重的脸上,也露出一抹笑容。
他和蒯彻是老相识。
上一世,彭越和韩信同殿为臣,都是刘邦的臣子。蒯彻在韩信的身边做事,所以彭越也认识蒯彻,知道蒯彻的能耐。
如今再见,彭越也觉得亲切。他连忙上前,一手抓住蒯彻的手臂,微笑道:“蒯兄,没想到竟是你亲自来,甚至意外之喜。”
蒯彻拱手道:“见过将军!”
彭越道:“蒯兄不必多礼,坐下说话。”
有士兵摆上两个草墩子,彭越和蒯彻相对而坐,各自坐下。
彭越率先道:“蒯兄,你亲自来,所为何事?”
蒯彻也不绕圈子,开门见山道:“我这一趟来,是代替陛下询问,你还有什么需要没有?你如今抵达三水县,是否需要陛下佯攻,以便于你改旗易帜。陛下说,涉及到你的家人安全,必须要小心谨慎,不能大意。所以,我才单独走一趟。”
彭越听到后,一颗心落地。
他对王灿印象大好。
原本,彭越担心王灿催促,担心王灿急着让他归顺。如今,王灿处处为他考虑,彭越心中的忐忑,彻底消失。
彭越微笑道:“蒯彻,你回去后告知陛下,我暂时不需要任何配合。我压下了赶路的速度,是在等郭军师的消息。郭军师潜入成都,要替我带出家眷,等我的家眷离开成都,我就会立刻改旗易帜,归顺陛下。”
蒯彻道:“我明白了!”
彭越道:“蒯兄,虽说我从郭嘉的口中,也从各方的渠道得到了陛下的消息,但不曾见过。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你亲自见过陛下,你说说,他人怎么样?”
蒯彻笑道:“彭兄,我只能说陛下是大有为之主。在天下的皇帝中,论及武艺,陛下必定是最厉害的。论及任贤用能,陛下慧眼识人,也是最好的。论及用人之道,陛下也是顶尖的。不论是陛下的心胸,亦或是手段,都是一等一的。”
彭越眉头扬起,惊讶道:“蒯兄,你这评价太高了。”
蒯彻道:“事实就是如此。”
彭越道:“我拭目以待!”
蒯彻又和彭越聊了一会儿,确定彭越的状况无碍,便直接离开了。
彭越翻身上马,又领着队伍继续赶路。当彭越的军队,进入三水县境内,距离县城不到十里路的时候,后方传来了郭嘉的消息。
彭越的家眷,全部撤离。
如今,都在北上途中。
按照眼下赶路的速度,估摸着彭越抵达三水县后不久,彭越的家眷就会尽数抵达三水县,然后在三水县落脚。
这时候,彭越算是松了口气。
家人安全了。
傍晚时分,军队驻扎。
所有士兵扎营休息。
彭越吃过晚饭后,派人把军中的主要将领,全部召集到他的营帐中。
来的有五个将领。
这些人,都是彭越的下属。
如今整个军队,都在彭越的掌控下,但凡隶属于刘邦的人,都被彭越边缘化,亦或是直接拿下处理,所以彭越自信能掌控军队。
彭越看向众人,面带笑容,摆手吩咐道:“坐!”
“谢将军!”
众人抱拳,齐齐行礼后落座。
彭越看向众人,说道:“此番我们北上三水县,目的都知道了。陛下让我领兵,是让我抗衡韩信,击败韩信的。”
“然而,韩信不好对付。”
“据本将所知,韩信和英布联合在一起后,得到了北方蜀国的支持。”
“所以看似三水县容易攻打,实则不容易。”
彭越徐徐说话,有条不紊。
他没有急着说要改旗易帜,像是聊家常一样,和众人聊天。
在彭越说话时,一名将领面色愤愤然,说道:“将军,要我说,这是刘邦的算计。”
“此话何意?”
彭越开口询问。
将领名叫陈缜,是彭越麾下的部将,对彭越忠心耿耿。陈缜清楚彭越的遭遇,很替彭越抱不平,尤其刘邦闲置彭越,更令陈缜不满。
陈缜眼神锐利,道:“韩信不是易于之辈,要剿灭韩信,即使兵力多,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刘邦让将军领兵出征,如果将军取胜,可以化解刘邦的危机。如果将军兵败,刘邦就会寻找机会,趁机对付将军。这是一举两得的计策,不论结果怎么样,刘邦都稳赚不赔。”
其余人一听,纷纷附和。
所有人,一致的赞同陈缜的分析。
一个个脸上都浮现出愤懑神情,他们都替彭越抱不平。
彭越摇头轻笑,道:“唉,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事实上,这一次北上讨伐韩信,我曾向陛下提过一个请求。”
陈缜道:“什么请求呢?”
彭越说道:“我希望,能带着彭渑一起出战,历练彭渑一番,让他能知道军中的不易,以及作战的不易。只是,最终被否决了。”
陈缜冷着脸道:“这刘邦,真是太小气了。将军要传道授业,要传授子嗣兵法,刘邦竟然推三阻四的,还不同意,令人失望。”
其余人,也是一副义愤填膺的神情。
他们都站在彭越一边。
陈缜握紧拳头,继续道:“将军,依我看,不如咱们反了。刘邦这样的人,只知道残害下属,只知道针对自己人动手。这样的人,不值得追随。”
“对,干脆反叛了。”
“反正刘邦的无情无义在先,将军不必顾忌刘邦的利益。”
“不管刘邦了,我们和韩信联合。”
一个个将领,七嘴八舌的说话。
这些人,都是军中的宿将,有手段有能力,但都心甘情愿的追随彭越,都愿意在彭越的身边做事,这是他们最欢喜的事情。
彭越环顾众人,轻咳两声。
顷刻间,一切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又再度落在彭越的身上。
彭越继续道:“就在白天,有哨探禀报,说本将的远亲来访,所以本将见了一面。说是本将的远亲,实际上,这个人是蒯彻,是韩信的心腹谋士。”
“蒯彻说,韩信归顺了蜀国。”
“不仅如此,蒯彻还说,蜀国调动了在成都的力量,准备暂时先把我的家眷,接出成都,然后和你们汇合。”
彭越道:“他们的条件,是让我像韩信一样,也归顺蜀国,成为王灿的臣子。”
众人听到彭越的话,没有拒绝和迟疑,直接看向彭越,道:“将军,要怎么办,你直接拿主意就行。我们追随将军,不论是做出什么决定,我们都没有意见。”
所有人,齐齐附和。
他们只认彭越,不认其他的人。
追随的,只是彭越。
彭越看到众人真切的神情,心中也是感动不已,继续道:“按照蒯彻的说法,王灿的人在成都动手。这就意味着,我的家眷很快会北上。兄弟们,我决定了,要归顺蜀国,要在三水县落脚。”
“不过这是我自己的安排,你们当中,愿意留下和我一同作战的人,我欢迎。如果你们中,有要离开的,我也不反对,会给予盘缠,让他安然离开。”
“本将,说话作数。”
彭越正色道:“涉及到大事情,你们都考虑清楚。”
“我们,誓死追随将军。”
众人齐齐开口。
他们都是彭越一手提拔起来的人,也是有一定战斗力的。
彭越见所有人都愿意归顺,便道:“既然都愿意留下,都愿意和我一块儿战斗。那么,你们接下来,就立刻去通知。记住了,消息要一级一级的通知下去,不能出差错。”
“将军放心,我们会办妥的。”
陈缜理直气壮的回答。
其余人,也都是一副拍着胸脯保证的姿态。
彭越见所有人都下去,心中松了口气。不过,彭越也担心出事,因为消息传开后,彭越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情况,容易出现不可控的局面。
这是彭越担心的。
每一项,彭越都要做好准备。
第1564章()
半个时辰后,陈缜以及其余的将领,全部返回。
众人立在营帐中,由陈缜领头道:“将军,通知已经宣布下去。军中的士兵,全都拥护将军,都愿意追随将军归顺蜀国。”
彭越闻言,心头松了口气。
事情成了。
彭越收敛心神,继续道:“通知下去的过程中,可有什么阻力?”
“没有!”
陈缜开口回答。
其余人,也都表示没有遇到任何阻拦。
陈缜及众人表达了意见后,陈缜再度道:“将军,您爱兵如子,对军中士兵的好,士兵都看在眼中记在心中。”
“而且如今的大汉,已经是江河日下,不见昔日的辉煌了。”
“连韩信、英布都归顺蜀国,成为王灿的臣子。刘邦的实力不断削弱,蹦达不了多久。所以将军要归顺蜀国的消息传出,军中的将领和士兵,全都愿意归顺蜀国。”
“毕竟,树挪死人挪活。”
陈缜说道:“一个个都愿意追随强者,都愿意和将军一起归顺蜀国。”
“这就好!”
彭越点了点头。
他思索一番,便吩咐道:“我们距离三水县城,已经不足十里。明日一早启程,我们全军抵达三水县,就归附蜀国。把这一消息,传下去,令所有士兵都知晓。”
“喏!”
陈缜及一众将领,抱拳应下。
众人退下后,彭越一个人坐在营帐中,思考着后续安排。
按照陈缜所言,军中一个反抗的人都没有,这让彭越是有些怀疑的。虽说彭越大刀阔斧对军队进行了改革,把自己的人安排了上去,把刘邦的人闲置了,但军中依旧有刘邦的势力。
只是,这些势力很弱了。
就算这些势力弱,彭越也不认为,他们会心甘情愿的归顺蜀国。
所以,这些是祸患。
彭越心思转动,喊来士兵吩咐一番后,便起身去休息。
夜色深沉,军营中静悄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