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第6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信引荐了一番后,便带着王灿又回到住处。

    房间中,宾主落座。

    王灿坐在主位上,韩信坐在下方。

    罗成、穆桂英也坐在下方。

    韩信主动问道:“陛下悄然潜入益州,必定是考虑到益州易守难攻,不易于攻打,所以专程潜入,然后准备益州内部掀起战事吗?”

    王灿笑道:“韩将军知我!这一遭潜入益州,就是要在益州开辟根据地,准备和刘邦抗衡。唯有里应外合,才有机会拿下刘邦。”

    韩信道:“陛下准备在南郑县起事吗?”

    “不!”

    王灿摇头回答,解释道:“南郑县是汉中的郡守府所在地,也是防守最强的地方。尤其,南郑县距离司隶地区,也不是太远,这附近有刘邦的大规模兵力驻扎。”

    “在这里起事,难度太大。”

    “一旦稍微露出苗头,恐怕就被扑灭了。”

    “所以,这里不合适。”

    王灿并没有提及哪里最合适,他看向韩信,道:“韩将军在益州多年,你认为,哪里是最适合我们扎根的地方?”

    韩信闻言,便吩咐道:“来人,拿益州地图来!”

    当即,蒯彻递上了地图。

    韩信走到王灿的面前,把地图摊开,手落在了益州广汉郡的位置,道:“陛下,臣认为要起事,最好是在广汉郡,可以在广汉郡北面的三水县附近。”

    广汉郡,位于蜀郡北面,和凉州威武接壤。

    王灿看着广汉,眼眸转动,问道:“理由呢?”

    韩信回答道:“理由有三。”

    “第一,广汉郡和凉州接壤,本就有诸多的少数族群,有青衣羌、烧当羌,以及一些杂居的鲜卑人、汉人等其余族群,可谓是鱼龙混杂。”

    “这些地方,本就混乱。”

    “刘邦的力量,在这些地方渗透弱。”

    “只要陛下到了广汉郡,便有机会开辟根据地,然后扶持傀儡起来。只要发展起了一支力量,就足以在广汉郡立足。”

    韩信说道:“臣早就考虑了,要到广汉郡去,只是时日尚短,没有时间去。再者,白马羌部落要迁移也不容易,所以一直呆在象山中。”

    王灿闻言,接连点头。

    韩信的分析,是有道理的,越是鱼龙混杂,越容易成事。

    王灿问道:“第二呢?”

    韩信眼中,闪过智慧光芒,道:“广汉郡的地理位置,虽然毗邻凉州,但四面环山,所以对刘邦来说,是比较安全的。”

    “同等条件下,如果南郑县爆发战事和广汉郡爆发战事,刘邦对两者的对待会不同。南郑县发生战事,刘邦必须立即镇压,因为他会认为,这可能是陛下在运作。”

    “然而,广汉郡则不同。”

    “因为地理位置偏僻,即使爆发战事,刘邦也可能认为是异族作乱。”

    “其重视程度,是不同的。”

    “刘邦越是不重视,陛下可运作的空间就越多。毕竟,陛下进入益州,身边的力量不多。能少承担一点压力,就少承担一点压力。”

    韩信侃侃而谈,分析得极为到位。

    王灿心中也是忍不住感慨,韩信不愧是兵法大家,这战略上的分析,看得极为精准。

    韩信有大局观。

    而王灿如今,的确也需要这样的人出谋划策。

    因为王灿的文臣武将,一部分在蜀国维持内政,而郭嘉、曹操都各有任务,所以王灿如今,一切都还得靠自己,有韩信出谋划策,事情就轻松了许多。

    王灿继续道:“第三呢?”

    韩信笑了笑,道:“第三,广汉郡距离蜀郡,距离不远。”

    “从汉中到成都,还有重重阻隔。可是在广汉郡成功了,陛下要挥军南下,就可以一路南下,直逼成都,威胁到刘邦的老巢。”

    “可是,其他地方则不同。”

    “这是地利优势,也是就近原则。”

    韩信说道:“陛下,这是臣的考虑,请陛下斧正。”

    王灿一脸赞许的神情,道:“韩将军的一番话,可谓是精辟无比。事实上,朕一开始的打算,还真是在南郑县附近起事,先拿下白马羌部落,借助白马羌的力量,然后夺取南郑县。”

    “毕竟,朕熟悉南郑县。”

    “昔年,朕崛起之时,就是担任汉中太守,然后崛起于南郑。”

    “不过韩将军的建议,的确是经典。”

    王灿说道:“我们要前往广汉郡,单单是我们这点人肯定不行。除非,能让白马羌部落追随。问题是,白马羌部落的人大规模搬迁,恐怕会引起轰动。再者,白马羌人,是否都愿意随我们一起去广汉郡呢?”

    韩信耸了耸肩,笑道:“陛下,这就得看您了。白马羌虽说听臣的话,可涉及到搬迁,恐怕他们不会同意。再者,陛下要调动他们的力量,就必须亲自说服他们。”

    韩信归顺了王灿,也想看看王灿的能耐。

    说服白马羌人,算是一个考验。

    王灿心如明镜,登时就反映了过来,他清楚这是韩信的考验,微微一笑,就道:“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朕自当勉力一试。”

    话音落下,王灿目光落在乞伏罗身上,道:“乞伏罗,去召集所有的白马羌部落人集合。”

    “是!”

    乞伏罗应下,起身离开了。

    乞伏罗对于王灿,心中也是无比敬畏。

    先前的交手,那真是见识到了王灿的厉害,他完全不是王灿的对手。尤其,韩信都已经归顺了王灿,他自然要就跟着归顺了。

    再者,王灿是蜀国皇帝。

    白马羌部落的人,能追随蜀国皇帝,这并不是一个太差的选择。

    至于王灿要怎么说服部落的人,乞伏罗也尽是期待。

    时间不长,约莫两刻钟后,乞伏罗已经把所有白马羌部落的族人喊来了。不论是老弱,亦或是妇孺儿童,还有其余的壮年,全都到了韩信居住的房屋外。

    乞伏罗进入房中,禀报道:“陛下,人到齐了。”

    王灿起身道:“走吧!”

    他率先走在了最前面,而韩信、罗成、穆桂英等人,则都是跟在王灿的后面,往外面走去。一行人走出屋子,来到了这一片空旷的区域中。

    此刻,所有白马羌人聚集在一起。

    一个个议论纷纷,讨论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也讨论着王灿要做什么?先前韩信领着王灿去部落,就已经介绍了王灿的身份,一个个对于王灿,并不怎么陌生。

    王灿走到中央,让人拿了一个木墩垫高,然后站上去。他的目光,扫过在场所有的白马羌人,朗声道:“肃静!”

    这声音,犹如炸雷响起。

    这是王灿运用了内息,吼出的声音。

    犹如狮子吼一般,声震耳膜。

    白马羌人被王灿的声音吓了一挑,一个个的目光,都落在王灿身上,也都闭口不言。他们没有想到,王灿一开口,就是这般的‘一鸣惊人’。

    王灿沉声道:“今日,朕进入象山之中,来的目的有二。”

    “第一,招揽韩信。”

    “韩信乃是有大才华的人,用兵如神,是真正的兵家宗师。朕已经和韩信谈妥,他归顺了朕,接下来,要替朕效力。”

    王灿抛出了第一个目的。

    韩信听到后,脸上露出一抹苦笑。

    王灿还真会造势。

    王灿初来乍到,在白马羌部落中,没有任何的威望,说话也没有权威。这时候,如果王灿直接就抛出条件,说要带走白马羌的人,那是不可能的。

    白马羌部落的人,即使知道王灿是皇帝,可未必愿意离开。

    毕竟,象山是他们的家。

    可是,王灿开头就说招揽了韩信,这又不同了。韩信在白马羌部落中,有着极高的威信。如今,连韩信都归顺了王灿,那么白马羌对于王灿的感官,就会发生改变。

    这是爱屋及乌的道理。

    王灿借助第一点,拉近和白马羌部落的关系,便再度道:“第二,朕所在的蜀国百姓,有衣穿有饭吃,不愁吃喝。”

    “他们,都过上好日子。”

    “虽说如今的蜀国边境,时常有战事发生,但蜀国境内,依旧太平无事。蜀国境内的百姓,不曾受到威胁。”

    “然而,一家之幸福,不如百家千家幸福。百家千家幸福,不如万家同乐。朕进入益州,进入象山,便是要给予所有白马羌部落的族人一个希望,让你们能不再风餐露宿,不再受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苦。”

    王灿朗声道:“朕到象山中来,就是要让你们过上好日子,让你们能不愁吃穿。”

第1533章() 
周围聚集的白马羌人,听到王灿的话,并没有多少激动。因为王灿的话太过遥远,说什么来帮他们,不管是谁,随口就能说。

    这种话,他们不愿意相信。

    太笼统了。

    也太模糊了。

    王灿目光扫过周围白马羌的百姓,见众人都是无动于衷,并没有任何慌乱。他提起一口气,继续道:“在这象山之中,你们世代捕猎,世代茹毛饮血。你们的祖先,你们的祖祖辈辈,都是如此过来的。但是,你们真愿意一直如此吗?”

    “你们的子嗣,你们的子子孙孙,你们也愿意看到他们如此吗?”

    “蜀国的百姓,他们能够读书,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能读书习字,最终入仕做官。”

    “蜀国的百姓,他们能耕种土地,通过耕种果腹,不会受到饥寒交迫的威胁。”

    “蜀国的百姓,他们能经商,通过经商发家致富,能腰缠万贯,能锦衣玉食。”

    “蜀国的百姓,他们受官府保护。”

    “谁若是敢欺负蜀国的百姓,朕头一个不会饶过对方。”

    王灿朗声道:“你们在象山之中,世世代代,都只能捕猎,不会识字,不会经商,不会耕种,只知道四处打猎为生。”

    “这样的日子,不是长久之道。”

    “朕可以允诺,只要你们敢打敢拼,敢于为你们的子嗣博一个未来,那么,将来的白马羌部落,便是蜀国的一份子,能成为蜀国的子民。”

    “朕接下来,将会带着韩信一起前往广汉郡。愿意前往的白马羌子民,可以随我们一道前往,不愿意的,就继续留下。”

    “只要拿下广汉,朕允诺,在汉中境内,划出一片区域,供白马羌的百姓居住,让你们享受和汉人一样待遇。”

    “只要你们肯努力,一切都不是问题。”

    王灿说道:“响鼓不用重锤,你们是否愿意改变,是否想让子嗣能过上好日子,就看你们自己的选择了?”

    话音落下,王灿不再说话。

    他相信,白马羌部落中的百姓,必定会有有抱负的人。

    只要有人带头,必定能成功。

    尤其韩信在象山中的这段时间,教导白马羌部落的人耕种,让他们学会了很多。见识到了更先进的生活方式,白马羌部落的儿郎,早已经在潜移默化的改变。

    “陛下,我们白马羌的人,也能做官吗?”

    人群中,有人开口询问。

    王灿笑了笑,说道:“只要有能力,自然能做官。蜀国用人,不以出身论,而是看才华。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就能得到重用。”

    说话的人又道:“可是,我们也不认识字,怎么才能做官?”

    王灿道:“不认识字,可以学习,可以读书。只要肯努力,这都不是问题。当然,不认识字的情况下,不懂得兵法谋略的情况下,最简单的道路,便是入伍从军,在战场上取得功勋。只要你有足够的胆魄,能上阵杀敌,能斩敌立功,就可以加官进爵。”

    “陛下,我愿意去!”

    说话的羌人,大声开口。

    乞伏罗站在一旁,他看了眼说话的人,并没有阻拦。

    事实上,他也心动了。

    虽说乞伏罗是山中白马羌的首领,可白马羌也就这两三千人,这山里面也没有什么。即使他是部落的首领,也得风餐露宿,也得忍受缺少粮食的饥饿。

    如果能追随王灿,那便不同了。

    蜀国强横,追随王灿,他有机会立功。

    如果在蜀国站稳了脚跟,他就彻底能摆脱躲藏在象山中的日子,能光明正大的走在路上,能得到无数人的敬重。

    乞伏罗深吸口气,道:“陛下,乞伏罗愿意归顺。”

    随着乞伏罗的开口,许多人纷纷开口。

    一个个不断说话,都愿意归顺。

    王灿见到这一幕,便彻底放下心来。

    韩信站在一旁,心中感慨,王灿还真是抓准了白马羌人的心思。事实上,在他的影响下,许多白马羌人日趋羡慕象山外的生活,想要到外面过日子。

    王灿一番话,打动了所有人。

    尤其王灿允诺了,白马羌的人可以读书,可以习字,可以做官,更是打动了所有人。

    韩信站在一旁,继续看着。

    他要看,王灿后续又要怎么处理。

    王灿抬手下压,让所有人安静下来,然后继续道:“刚才朕已经说了,这一次要去广汉郡。我和韩将军,将在广汉开辟据点。”

    “部落中,愿意去的男儿,随朕一起去。”

    “不愿意去的,全部留下。”

    “我们前往广汉,只要立足后,就会安排人回来,将所有的老弱妇孺,全部接过去。到时候,你们将不会再躲藏在山林中,将光明正大的住在外面。”

    王灿说道:“愿意去的,站到朕和韩将军一边来。”

    “我去!”

    乞伏罗毫不犹豫的回答。

    他相信王灿,也更加的相信韩信。连韩信都愿意追随王灿,他自然是要跟着一起的。乞伏罗虽然是山中的白马羌,虽然没有多少见识,但心思却不笨。

    王灿如今到汉中来,身边没多少人。

    这时候追随王灿,能有更多立功的机会,这是他愿意追随王灿的缘由。

    “我也愿意去!”

    “我要去!”

    一个个白马羌的儿郎,纷纷站出来。

    这些人站出来的人,大多都是年轻的青壮,他们有些想法,都想要过上好日子,也都不愿意再整日呆在象山中。

    他们在象山中,除了四处找寻野菜,四处捕猎,便没了什么事。

    这不是他们愿意做的。

    不多时,王灿和韩信的身边,足足有近八百人。

    近乎所有的白马羌壮年,都到了王灿身边,甚至还有一部分年长和年幼的男子,也都到了王灿的身边,他们都愿意出去闯荡一番。

    王灿看了眼其余的白马羌人。

    剩下的,多是老弱妇孺。

    其中,有极少数的壮年男子留下,他们不愿意背井离乡。

    王灿没有再强求,他沉声道:“这一遭我们离开象山,前往广汉郡。不会带多少的粮食,每个人都只带半个月的干粮。部落的粮食,全部都留下来,让老弱妇孺使用。”

    “朕允诺,三个月之内,定会派人送来消息。”

    “到时候,会派人送来粮食,保证你们在部落中能继续生活下来。半年之内,朕一定会打开局面,建立据点。到时候,会派人将你们接到广汉郡去。”

    王灿继续道:“现在,朕给你们三天时间。三天时间,把一切安排妥当。等一切都处理好后,我们一起出山,然后往广汉郡去。”

    乞伏罗得令,便带着人离开了。

    房屋外,很快又空荡荡的。

    韩信脸上尽是钦佩神色,道:“陛下果然厉害,一番话后,所有人都愿意追随陛下。如今,陛下不费吹灰之力,征得了近八百的白马羌儿郎。有了着一股力量,陛下到了广汉郡,便有了立足之地。只是到了广汉郡,陛下打算以何种方式立足呢?是直接攻打县城,亦或是选择其他方式。”

    王灿道:“广汉郡虽然是诸多种族杂居的,但始终以汉人为主。而且,广汉郡内,也有刘邦安排的将领驻扎。”

    “以八百兵力强攻,难!”

    “第一,我们缺少粮食,没有足够的粮食支撑。一旦刘邦的人死守,我们要攻破城池,那就难如登天了。”

    “第二,我们缺少武器。在没有精良武器支撑的情况下,强攻城池,那是自取灭亡,这是最不明智的决定。”

    “第三,不熟悉情况。对于一个陌生的地方,一抵达就强攻,那是莽夫的作为。”

    王灿眼神笃定,自信道:“所以朕抵达广汉郡后,会先潜伏下来,在广汉郡附近的山中落草为寇,争取收服一些盗贼,或者是夺取一些小城镇。如此,才有机会扩大实力。朕要做的,不是一步登天,而是稳扎稳打,如此才能真正在广汉郡立足。”

    韩信抱拳道:“陛下英明!”

    顿了顿,韩信说道:“这三天,陛下暂且住在山中,只是山中没有什么好酒好菜,就只有一些腌制的腊肉,以及一些野菜了。”

    “无妨!”

    王灿笑着摇头。

    对于王灿来说,他虽然在蜀国能锦衣玉食,但他同样能吃苦。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

    短短的三天时间,王灿和韩信之间关系,倒是更亲近了许多。通过相互的了解,韩信对于追随王灿的决定,没有任何后悔,反而愈发坚定了。

    对罗成而言,他更是欢喜。

    因为韩信不仅是兵法宗师,也是武道大家,在武艺上也是登峰造极。

    罗成和韩信之间,两人时常较量一番。

    在武艺上,韩信略胜一筹。

    罗成对于这一丝的差距,很是不愿意,他三天来,数次向韩信挑战。只是每一次挑战,最后都败在了韩信的手中。虽说两人较量,却是不打不相识,关系倒也熟悉。

    王灿和穆桂英,关系也亲近了一些。

    在山中无聊,王灿带着穆桂英四处瞎转悠,也是颇为惬意。

    这一日,上午。

    日上三竿,朝阳出声。

    金灿灿的阳光,洒落在地面,使得山中仿佛浸染了一层金光一般。

    白马羌部落的许多儿郎,都已经到了韩信住处外,

    乞伏罗站在最前方,眼中尽是期待。他期待着走出象山,他期待着和王灿一起建功立业,能为白马羌部落博一个未来。

第1534章() 
王灿身着一袭青衣,走到中央,看着全部集合的人,点了点头。

    来的人,只多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