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蔡瑁却忧心忡忡。
现在的情况,哪有蔡雅说得那般容易,想嫁就嫁吗?显然不可能!随后,蔡瑁把蔡雅的信烧毁了,保证没有对证。
这种事情,必须要慎重。
同一时间,黄府。
黄承彦亲自接到了黄月英送回来的家书,因为这封信不是通过府上的侍从传递,而是直接摆在黄承彦书房的案桌上。这样大咧咧的把书信放在案桌上,必须保证只能是黄承彦看到,不能被别人看到,由此能看出英雄楼的势力。
黄承彦没考虑过多的事情,看完黄月英的信以后,顿时笑了。
事情,果真如他预料的。
蔡雅不嫁刘表,反倒是可能会嫁给王灿。
同时,黄月英也说了她自己的情况。现在黄月英整日都醉心于科学院的奇门异术,非常欢乐,而且有许多的先秦墨家残图,让黄月英如入宝库。说到最后,黄月英也表明态度,坚决不嫁诸葛亮,让黄承彦别管这件事情。
黄承彦看完后,又是欣喜,又是苦笑。
欣喜是因为他也有些心动了,黄承彦虽然是荆襄名士,学问深厚,但对于这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也非常的喜欢,否则黄月英不可能有机会接触这些东西。黄承彦心中痒痒,也有了去成都科学院走一趟的想法,可惜目前是不可能的。
至于诸葛亮和黄月英的事情,黄承彦放弃了。
不放弃,也不可能。
诸葛亮才气逼人,明显是一带俊杰,黄承彦很喜欢,但他却不至于强令自己女儿嫁给诸葛亮,这种事黄承彦不会做。
和蔡瑁相同,黄承彦看完后把信烧了。
此时,房门嘎吱一声打开。
黄承彦的妻子娉娉婷婷的走了进来,柔声说道:“夫君,刚才府外有人传信,说是你的一位故友请你到鹿门山去一趟,时间是明日午时。”
黄承彦闻言,眉头皱起。
故友?
司马徽和庞德公都去了成都,他在襄阳还有什么真正的故友?
莫非是成都来的人,亦或是两人回来了?
一时间,黄承彦心中有些浮想联翩。毕竟刚刚接到黄月英的书信,现在又有人主动传信,让他本能的串联了起来。黄承彦考虑一番后,慎重的说道:“这件事情谁都别说,若是明日有人找我,你说我游山玩水去了,明白吗?”
黄承彦的妻子重重的点点头,没有反对,也没有多问。
第970章()
襄阳城,东南十五公里处。
此地山清水秀,是荆州名山鹿门山。
昔日庞德公和司马徽住在鹿门山的时候,山中往来无白丁,全是名儒士子,热闹非凡,非常的有名,是名副其实的襄阳圣地。
但是司马徽和庞德公迁入成都,许多的大儒也随之而去。
同时,两人也被刘表贴上了投敌的标签。
许多人惧于刘表的威势,和司马徽、庞德公划清了界限,不再前往鹿门山。如此一来,鹿门山冷清了下来,变得无人问津。不仅如此,昔日庞德公和司马徽居住的草庐已经长满了杂草,凌乱不堪,没有半点昔日的风采。
史阿派人探查清楚鹿门山的情况,王灿就在鹿门山落脚。
不过,王灿没有选择昔日庞德公和司马徽居住的草屋,在山林中搭建了一座草庐。
唯有如此,才能保证不被人查到踪迹,保证自身的安全。
王灿在山中落脚后,有条不紊的准备着将要接触的名单,排在第一位的是黄承彦。因为此人不在官场做官,看似闲云野鹤,但是在襄阳又有一定的能量。而且黄月英人在成都,有了这一层关系,王灿把目标定在了黄承彦身上,想从黄承彦身上入手。
“沙!沙!”
茅草屋外,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
史阿急忙走了进来,抱拳说道:“主公,潜伏在山下探听消息的人传回消息,黄承彦已经进入鹿门山,正在山中闲逛。”
王灿立即问道:“黄承彦身边有没有其他人?”
史阿回答道:“只有一人。”
王灿说道:“你把他带上来,我见一见他。”
史阿心中早想到了这件事,急忙说道:“主公,不如让卑职替您见他。我们在鹿门山藏好,虽然行踪隐蔽,无人知晓,相对的比较安全。但是黄承彦知道您亲自来了荆州,就有了一个知情人,万一黄承彦走漏了消息,对我们不利埃”
王灿摇头道:“你放心,我早有准备。”
说着话,王灿从案桌下方拿起一张鬼面具戴在脸上,只露出双眼,其余的地方都被遮住了,无法分辨出来。同时王灿身上穿的也不是益州出产的锦衣华服,而是荆州普通百姓身上穿的麻布粗袍,显得自己是住在荆州的人。
这样的装扮,难以分辨。
史阿挠了挠头,笑说道:“您若是早说出来,卑职也不用这么担心了。”
王灿笑了笑,摆手让史阿去请人。
史阿转身离开草庐,迅速的消失在山林中。
黄承彦一个人在山林中慢慢的闲逛,悠闲自在。虽说收到的消息是让他来鹿门山见人,但具体怎么联系,黄承彦压根儿不知情。若真是益州来的人,肯定会主动来找他,所以黄承彦一点都不急,放开心思欣赏着山林中抽条发出嫩芽的草木。
冬去春来,鹿门山已经开始绽放出勃勃生机。
一草一木,都显得生动活泼。
这时候,正是和好友一起游山玩水的好时机。
他入山后,走了大半个时辰,已经深入到鹿门山中。突然,黄承彦耳朵一动,听到身后传来了悉悉索索的声响,知道该来的人终于来了。
他刚转过身,却见那人欺身而近。
“啊!!!”
饶是黄承彦心里面早有准备,也被下了一大跳。
“呼!呼!”
黄承彦长吸了几口气,让躁动的情绪稳定下来。
史阿拱手说道:“黄先生有礼了!”
黄承彦直接开口问道:“你是成都来的人?找我有什么事情?”虽然黄承彦短暂的有些惊讶,却迅速的恢复镇定,没有丝毫慌乱。
史阿摇头说道:“我只是传话的,不知道情况。”
说话时,史阿从袖口取出一张黑色的布条,很厚实,遮住眼睛后看不清楚情况。
黄承彦见此,嘴角上扬,讥讽道:“搞得真是复杂,这鹿门山虽然很大,但是要搜索,也不是搜索不过来。若是大军临近,你真的以为遮住眼睛有用吗?”
史阿平静的说道:“黄先生,我只相信我做的事情。”
说话时,史阿用黑布遮住了黄承彦的眼睛,带着黄承彦往山中行去。
两人路过的地方,留下了脚印,但是走了不知道多久,后方却有人冒出来,将两人留下的脚印消除掉,没有留下一丝痕迹。诚如黄承彦所言,鹿门山只有这么大,若是大军来了,想隐藏踪迹并不容易。
只是鹿门山和岘山隔着汉江相对而立,有了岘山在旁边,立即增加了难度。既可以在鹿门山隐藏,也可以在岘山隐藏,难以搜索。
两人不停的拐弯绕道,许久才停了下来。
史阿带着黄承彦走到草庐外面,才取下了遮住黄承彦眼睛的布条。
“大人,黄先生到了。”
说完后,史阿摆手示意黄承彦进屋。王灿听见史阿的称呼,暗赞史阿聪明,这时候明显要改变称呼,否则容易暴露身份。
王灿带着鬼面具,穿着麻布粗袍,根本认不出来。
“坐!”
王灿摆摆手,示意黄承彦坐下。
他故意改变了说话的声音,显得很低沉,有别于原来的声音。
黄承彦很随意的撩起衣袍坐下,双眼如刀般死死盯着王灿,好像要透过面具看穿王灿的身份。只是王灿盘腿而坐,一动不动,好像是一块经历风霜而不变的顽石,没有丝毫的改变。黄承彦想探听情况,也一无所获
良久,黄承彦微微叹了口气,问道:“月英可好?”
王灿眉头一挑,差点脱口而出说很好。
但他张嘴的时候,突然察觉情况不对劲儿。他现在只是一个留在襄阳负责探听情况的人,并没有去成都,也不知道黄月英最近的情况。
若是回答了,岂不是透露了一丝信息吗?
王灿心思转动,迅速想着如何应对的策略,旋即压低声音,缓缓说道;“黄小姐的家书昨天送到黄先生手中,你应该知道情况吧!”
黄承彦掸了掸衣袍,笑说道:“家书也不过一页纸,情况太少,你给我详细说说。”
王灿见黄承彦还在试探,说道:“黄先生,你若想知道黄小姐的情况,我可以给你安排一下,让你携带家眷前往成都,你看如何?至于我只是负责襄阳事情的一个小头目,你问我,我也是一无所知。”
黄承彦笑问道:“说吧,找我来有什么事情?”
此时,黄承彦不再提黄月英的事情。
王灿暗道黄承彦虽然不问世事,却不是不通人情世故,相反黄承彦心思灵透,城府很深,绝对是一个很狡猾的老狐狸。
王灿开口道:“黄先生,我说了我是负责襄阳事情的人,您应该明白其中的涵义吧?”
黄承彦一脸茫然,摇头道:“不懂!不懂!”
王灿暗骂黄承彦老贼,开口说道:“黄先生,那我就直言了。如今我主兴兵伐楚,大军杀来,楚国危在旦夕,不知黄先生有什么看法?”
黄承彦大袖一拂,朗声说道:“楚军必胜,蜀军必败无疑!”
“哈哈哈”
王灿骤然放声大笑,笑声很怪异,很尖唳,非常难听。
旋即,王灿不停地摇着头说道:“这是我听到最好笑的笑话,真是笑死人了。黄先生是荆襄名士,才智高绝,却违心的说楚军必胜,蜀军必败,难道好玩吗?要不要我派人去掳掠几个百姓来问一问,询问他们认为是蜀军必胜,还是楚军必胜?”
黄承彦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尴尬,转瞬间又趋于平静。
楚蜀两军的情况,他当然知道。
只是,黄承彦知道是别人有求于其他,当然可以随意说话。
王灿见黄承彦一直不松口,开门见山的说道:“黄先生是荆州名士,肯定能判断出目前的局势,蜀军必胜,楚军必败。既如此,黄先生为什么不为黄家提前谋划一番?只要蜀军入襄阳,黄家也能分一杯羹啊!”
黄承彦摇头说道;“楚军的确不敌蜀军这是事实,老夫也承认此事。但是,这一次,蜀军赢不了,无法拿下荆州。”
王灿睁大眼,心中猛地一突。
黄承彦的语气和先前截然不同,是发自内心的想法。
难道,其中还有猫腻吗?
第971章()
王灿心中大骇,脸上露出惊愕的表情。
不过,黄承彦却察觉不到王灿脸上的表情,因为王灿脸上还带着一张鬼面具,挡住了黄承彦的视线,让黄承彦无法探看清楚。
草庐中,暂时安静了下来。
黄承彦随意的坐着,脸上露出一副智珠在握的神情。
王灿盘腿而坐,心中盘算着蜀、楚的实力对比。
两人谁都没有开口说话,只能听见淡淡的呼吸声,好像万物都在这一刻沉寂了。
突然,王灿想到了黄承彦刚才说过的话,他仔细的回味了一遍,脑中灵光一闪,想明白了其中的可能。刚才王灿被黄承彦的语气和说出来的结果扰乱了思绪,却没有去琢磨黄承彦说过的话,所以才陷入了死胡同里面。
楚军不敌蜀军,却能守住荆州。
为什么?
明显是有外援,否则楚军不可能守住荆州。
王灿想透彻了,顿时放声大笑,然后拱手拜谢,说道:“多谢黄先生提点,我会把消息传回益州,告知蜀王的。”
黄承彦拱手说道:“足下果然厉害,竟然猜出其中的情况。”
王灿抬手道:“过奖!”
顿了顿,王灿又说道:“黄先生所说的情况,某却以为不足畏惧,曹操和孙坚有何惧之?蜀国曾被曹操、袁绍、刘备、袁术、吕布五大诸侯围攻,却能稳若泰山,将其逐一击溃,足见蜀国实力的强大。现如今不过是曹操、刘表和孙坚出兵,某认为难当蜀军锋芒。黄先生,难道你真的不想为黄家谋划吗?”
黄承彦摇头说道:“老夫若想黄家再进一步,早就出仕为官,岂会游山玩水。”
王灿眉头皱起,叹息道:“如此说来,黄先生不打算和我们合作了?”
黄承彦点了点头,旋即说道:“虽然不合作,但老夫来见你,也是有事情的。”
王灿急忙问道:“黄先生来赴约,难道是想见某家一面,亦或者是想要询问黄小姐在成都的情况吗?”
黄承彦笑说道:“你说的情况兼而有之,不过还有一件事情!”
王灿抱拳道:“请黄先生明言。”
黄承彦严肃的说道:“老夫来见你,其一是想看一看到底是何方神圣负责荆州的事情,可惜你带着鬼面具,老夫无从而知;其二是想要询问月英的情况,可惜你一直呆在荆州;其三是老夫要标明态度,也就是黄家的态度。蜀军攻城,黄家不会插手抵挡,但蜀军破城后,黄家也不会投效,一直会保持中立的姿态,不属于刘表,也不属于蜀国。”
王灿轻笑道:“黄小姐人在成都,难道不代表黄家吗?”
黄承彦摇头说道:“女儿终究是要出嫁的,嫁出去的人当泼出去的水,她代表的只是以后嫁的夫君,不是黄家。月英是月英,黄家是黄家,不可混淆。”
语气坚定,丝毫不容置疑。
这,便是黄承彦的态度。
王灿沉声说道:“既如此,请黄先生回吧。但是我还希望黄先生能回心转意,为黄家、为蜀国谋划一番,毕竟黄小姐人在成都,以后嫁给蜀国的人,可就是蜀国的人了。”
黄承彦摇头轻笑,起身拱手道:“告辞!”
说完后,黄承彦大步离开了。
黄承彦来鹿门山赴约,最重要的事情是表明黄家中立的态度,既不帮助刘表,也不帮助王灿。如此,才能让黄家不受到波及,稳如泰山的屹立着。或许帮助王灿能得利,但是在刀口上过日子,不符合黄承彦的想法。
此时,不争是争!
蔡雅和黄月英在成都,黄家终究是不会没落的。
黄承彦出了草庐,史阿就蒙上了黄承彦的眼睛,将黄承彦送下山去。
草庐中,王灿一个人坐着,脸上露出惋惜之色。
若是能把黄承彦拉上船,那就是一大助力。不过黄承彦既不加入刘表,也不加入蜀国,算是一件好事情,少了一个敌人,多了一个朋友。王灿拿着史阿收集起来的资料,又开始逐一的甄别筛选,想瓦解刘表内部的实力,就得慢慢考虑,慢工才能出细活。
“踏!踏!”
草庐外,传来沉稳的脚步声。
史阿和典韦联袂走来,朝王灿揖了一礼。
典韦一直都是隐于暗处,不知道交谈的情况,急忙问道:“主公,您和黄承彦谈得怎么样了?他是否愿意归顺主公?”
史阿也很关心这个话题,等着王灿回答。
王灿让两人坐下,摇头说道:“黄承彦人老成精,没有掺和进来。”
史阿神色一冷,立即建议道:“既如此,我们干脆来点狠辣的,抓住黄承彦的家人,威胁他就范,到时候不怕黄承彦不同意。”
王灿冷声说道:“若是把黄承彦逼急了,他不顾家眷的死活,直接去告诉刘表,我们岂不是危险了?黄承彦已经说了保持中立,既不投靠刘表,也不归顺我们。如此也能少一个敌人,我们的情况也会好些,不用管它。”
典韦又问道:“主公,诸葛亮的住处已经探听清楚,您什么时候去见他?”
王灿想了想,说道:“先办正事,等处理完荆州的事情后,再一起去拜会诸葛亮。”
史阿接着问道:“主公,黄承彦不行,那接下来我们通知哪一家呢?”
王灿拿起史阿收集的资料,说道:“你收集的资料囊括了杨氏、蒯氏、蔡氏、习氏、庞氏、马氏、黄氏、向氏这荆州八大世族的大略情况,但是太粗糙了。传令给吴晃,让他立即查探杨氏、习氏、马氏和向氏的具体消息,我们从这四大家族开始入手。至于蒯氏、蔡氏、庞氏和黄氏,这四大家族根深叶茂,暂时不管他们。”
“诺!”
史阿点点头,将王灿的命令记下来。
下午,史阿把消息带了回来。
虽说蜀楚局势紧张,襄阳城也防守森严,但是英雄楼的人本就是普通人,他们的来往行动并没有引起注意。
吴晃把消息收集起来后,便派人送到鹿门山。
王灿仔细的阅读吴晃收集的的四大家族情报,逐一进行分析。
向、马、样、习四大家族中,向氏以向朗为家主,不过此人外放为官,被刘表任命为临沮长。族中有人做官,向家也是有权有势的。
杨氏一族中,杨仪年少有才,非常出众。杨仪的兄长杨虑德行高远,是杨家的标杆人物,被称之为‘德行杨君’,足见其名望之大。杨家很有名望,影响力并不弱于庞氏和蒯氏,只是家族里面没人做官,权势方面不及蒯氏、蔡氏。
马氏一族也是荆襄大族,马家有五子,全都年少聪慧,闻名乡里。马氏五子中,马良天生眉中有白毛,是最出名的一人。但即使如此,马良现年只有十三岁,尚未成年,其余的兄弟都是十岁出头,五个人即使是天资卓越,也无法支撑门庭,是较弱的大族。
习氏一族中,以习祯为最。
此人二十出头,但是还没有出仕,苦苦的支撑着整个习家。即使习家和其余家族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却和马家一样,显得很弱。
王灿把向、杨、马、习四大家族的资料看完后,最终把目标定在了马氏家族。
原因无他,因为马家的五个儿子都非常聪慧,还在求学阶段,需要一个好的环境。昔日孟母三迁,不就是为了儿子吗?为了马氏五子的未来,王灿相信马家是四大家族中最容易说服的,这就是王灿入手的机会。
其次是习家,最后是杨家和向家。
有了目标,王灿马上开始行动。
当下,王灿把史阿叫进来,吩咐史阿去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