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逃跑。一时间,局势骤然扭转,围攻赵云的局面,立刻变成赵云领兵追赶,贾龙三人领兵逃窜的情况。

    从校场到州牧府,步行奔跑至少需要一刻钟。

    等贾龙、李元和崔赫领兵赶到州牧府,拖延赵云的目的已经达到。

    赵云见贾龙三人逃窜的方向,心中冷笑。

    等贾龙三人领兵赶到州牧府的时候,破军营骑兵早已解决了赵韪。到时候破军营杀出,两军合拢,贾龙的大军被夹在中间,插翅难逃。

    街道上,两军你追我赶,竞相奔跑。

    路上,被杀死的私兵无数,不可胜数。

    贾龙三人快速奔跑,却听见街道前方传来哒哒的马蹄声。放眼望去,破军营校尉领着七百余骑兵奔驰而来,快速冲向贾龙、崔赫和李元。

    “不好,前方有骑兵!”

    不知是哪一家的私兵喊了声,立刻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

    当贾龙抬头看见骑兵出现的刹那,咯噔一下,知道祸事来了。这一队骑兵是赵云麾下的破军营,他们很早就突破重围,往州牧府赶去,现在却离开州牧府,往校场的方向本来,这不是明摆着王灿已经诛杀赵韪,平定叛乱。

    一时间,贾龙心中复杂无比,五味杂陈。

    崔赫和李元也都是如此,心中慌乱。

    “破军营,杀!”破军营校尉策马本来,放眼一望,看见贾龙、李元和崔赫出现在前方街道上,脸上露出兴奋的神情。

    “杀!”

    破军营骑兵发起攻击,长枪撩起,刺出点点寒光,朝大家族私兵冲去。

    两军对垒,锋利尖锐的长枪闪电般探出,刺入一个个私兵的身体,发出噗噗的闷响。骑兵借着战马奔驰的力量,一下将私兵身体撩起,扔向前方。战马甩动四蹄,不停奔跑,马蹄过处,将摔倒在地上的私兵踩踏成一滩肉泥。

    “希聿聿!”

    白龙驹昂头嘶鸣,狂暴不已,雪白的四蹄不停地甩动,奔向贾龙。

    “贾龙,下马受死!”

    赵云突破重重包围,将保护贾龙的士兵杀死,快速冲向贾龙。崔赫和李元见赵云并没有直接冲向他们,心中松了口气。

    只要贾龙没有被赵云擒下,他们就有足够的时间逃跑。

    然而,正当两人打算撇下贾龙,独自逃跑的时候,赵云手中龙胆亮银枪好像是放错了位置,竟然探向崔赫,打了崔赫一个措手不及。赵云长枪一抖,拍在崔赫后背,把崔赫打得吐血,旋即掉下战马。

    赵云抡枪甩动,枪杆横扫,又一枪拍在李元胸膛上,将李元拍下马去。崔赫和李元相继落马,周围的汉中兵迅速冲上来擒拿两人。

    “贾龙,还不下马投降。”

    赵云怒喝一声,策马冲向贾龙。

    刚才冲杀的时候,赵云耍了一个小把戏,表面上是喊着要杀贾龙,却是冲着李元和崔赫去的。这一手声东击西,直接打了两人一个措手不及,眨眼工夫就被生擒,没有能逃掉。除掉两个贼首,赵云才挥舞长枪,冲向贾龙。

    没有士兵保护,贾龙哪是赵云的对手,仅仅片刻之间,就被赵云策马追上,龙胆亮银枪探出,一枪打在贾龙身上,将贾龙打下马去,被汉中兵生擒。

    “汝等主将被擒,立刻投降,否则杀无赦!”

    赵云大声咆哮,声音在街道上不停回荡。

    “我投降,我投降!”

    没有主心骨,大家族的私兵纷纷扔下武器投降,站在街道边缘的一些私兵,甚至转身就跑,一溜烟就跑得没影。贾龙、李元和崔赫被生擒,战事也就随之结束。赵云询问一番州牧府的情况,又吩咐士兵打扫战场,清理尸体。

    随后,赵云带人押着贾龙、崔赫和李元,往州牧府赶去。

    州牧府,大厅。

    王灿、裴元绍和周仓的伤口都已经处理过,将伤口包扎好。等赵云带人抵达的时候,王灿和郭嘉、荀攸已经在商议益州的事情。

    “末将赵云,拜见主公。”

    赵云大手一挥,士兵立刻将贾龙三人带上来,跪在地上。

    王灿点点头,看向贾龙,问道:“贾从事,你口口声声帮助本太守夺取益州,到头来却帮助赵韪谋害我,可有话要说?”

    贾龙知道结局是什么,也没有狡辩,淡淡的说道:“身在局中,迫不得已。”

    “好,好一个迫不得已!”王灿嘿嘿冷笑两声,看也不看崔赫和李元,吩咐道:“来人呐,将三人拖出去枭首,头颅挂在城门上示众三日。”

    “诺!”

    押送三人进来的士兵抱拳大喝,又押着三人离开了。

    不多时,就听见三声惨叫声响起。

    王灿深吸口气,平复了内心的情绪。事实上,贾龙反叛,对于王灿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有贾龙主动撞上来,王灿就有了借口,刚好可以杀死贾龙、李元和崔赫,利用贾龙三人杀鸡儆猴,警告益州大族。

    三人之死,足以威慑益州大族,建立王灿的威信。

第421章() 
成都,北门城楼上,悬挂着三颗头颅。

    城门外,街道两侧摆放着一摞摞的脑袋。这些被枭首的人,都是跟随贾龙、李元和崔赫起兵,最终被杀死。

    一颗颗脑袋堆成小山般,透出一股森冷的气息,让人望一眼,都觉得背脊发凉。路过的行人看见堆积成山的脑袋,觉得有无数双冰冷的眼睛盯着自己,心中发颤,尤其是头顶上还悬挂着三颗脑袋,更是令人毛骨悚然。

    这一幕,落在有心人眼中,知道其中的深意。至于普通老百姓,无非是看见森森白骨,令人发寒,觉得有些吓人,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奇怪。

    “轱辘!轱辘!”

    一辆马车碾过街道,穿过城门,往州牧府行去。

    马车中,坐着一名身穿藏青色锦袍的老者,这名老者名叫徐涵,是成都的一家豪族,麾下的商会遍布益州,可谓是家财万贯,实力雄厚。不过,也因为此人头脑灵活,善于审时度势,才没有被刘焉派人剿灭。

    徐涵盘腿而坐,睁开微眯的眼睛,轻声道:“到哪里了?”

    车帘外,和马夫坐在一起的小厮听见徐涵的声音,身体一下挺得笔直,赶忙回答道:“老爷,马车进入城里面,再有一刻钟,就能抵达州牧府。”

    徐涵说道:“嗯!抓紧时间赶路,早些抵达。”

    小厮拱手道:“诺!”

    马车中,再一次沉寂下来,变得安静无声。一路上,马车快速奔驰,等马车在州牧府外停下的时候,府外已经有六驾马车早已停下。其中已经有三人下了马车,进入府内;还有三人刚刚下马车,正准备往府内行去。

    三人走到一块儿,为首的人是一名老者,年纪和徐涵相差不多。

    三人听见拉车的马匹希聿聿鸣叫,回头望去,看见徐涵的马车停下,都驻足等待。

    徐涵掀开门帘,小厮立刻搬来一张木凳放在车辕旁侧,让徐涵下来。

    “徐兄,你可是晚来一步啊!”等待徐涵的三人中,最年长的老者看见徐涵下来,立刻迎了上去。

    此人名叫汪礼,和徐涵一样,也是经商的人,其家族在成都也是屈指可数的大族。他和徐涵一样,能够在刘焉的屠刀下活下来,都是因为没有插手益州的内政,才得以保存,没有被刘焉处理。

    可以说,刘焉屠杀益州大族,给王灿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没有刘焉祭出屠刀,斩杀成都内的十余家大族,王灿面临的事情更复杂。即使是现在,王灿也面临着许多益州大族,好在这些人都是比较本分,并没有过多的插手益州内政,而被刘焉除掉的人,则是想着恢复益州大族荣光的,企图架空刘焉,没有这群人,王灿也就更加轻松。

    徐涵看见汪礼,哈哈大笑着迎上去,拱手道:“汪兄,有礼了。”

    这两人,年纪都很大,是六旬开外的人。

    两人见礼后,汪礼身后的两个中年人走上来,拱手道:“见过徐老!”

    徐涵微微颔首,点头致意。这两个中年人,其中一人名叫周览,因为家中有一人在成都做官,家中又小有实力,勉强算是一方豪强。另一人名叫卞仪,世居成都,属于书香门第,也是有数的大家族之一。

    徐涵和汪礼联袂而行,往府中走去。

    周览跟在两人身后,问道:“徐老,王太守召集我等议事,徐老可曾探知?”

    徐涵看了眼周览,淡淡的说道:“周览,刘焉主政的时代早已经成为过去,赵韪、贾龙等人也被诛杀,现在主持大局的人不是‘王太守’,是‘王益州’,懂么?这人啊,要学会审时度势,改变自己,明白么?”

    周览听后,身体一颤,旋即恭敬地说道:“多谢徐老提点,晚辈受教。”

    徐涵露出孺子可教的神情,点头说道:“这次王益州召集我等,具体事情尚未可知,但本着一个道理:‘坚守底线,配合王益州’,这才是上上之策。”

    “多谢徐老提点!”

    这一次,不仅是周览,连带着卞仪也都是神色恭敬。

    汪礼见徐涵出言教导两人,微微一笑。

    进入大门后便没有说话,径直往州牧府大厅中行去。大厅外,王灿早就安排侍从接待前来的豪绅大族。侍从见有人走来,带着笑容立刻迎了上去。徐涵、汪礼、周览和卞仪身边的小厮看见侍从走上来,立刻从袖中摸出名刺,递出去。

    侍从核对一番,领着众人进入大厅。

    旋即,侍从又安排四人坐下,再带着四人身边的小厮离开。

    其中,徐涵和汪礼年岁最大,威望高,被安排在最前面,分别坐在一左一右。大厅中,早有三人抵达,被安排坐下。这三人看见徐涵和汪礼等人进来,都挺直身体,点头致意。七个人,坐在大厅中,等着王灿出现。

    不多时,大厅外传来沉稳的脚步声。

    七人循声望去,只见王灿龙行虎步走了进来。

    王灿身穿黑色官服,博领大衫,衣领上还镶嵌有金丝环绕,透出一股贵气。他头戴长冠,唇上蓄须,颌下也长出黑乎乎的胡须,有胡须的衬托,更显得成熟。这都是王灿一直蓄须,没有剃掉胡须的缘故。

    “诸公,有礼了!”

    王灿进入大厅中,微微拱手,旋即往大厅主位上走去。

    等王灿坐下后,大厅中的七人都挺直身体,喊道:“拜见王太守(王益州)!”由于说话没有统一口径,显得有些嘈杂。

    王灿面带微笑,目光扫了眼坐在大厅中的七个人。七个人同时说话,却不相同,王灿见坐在最前面,居于左右两侧的徐涵和汪礼口称王益州,而其余还有三人也是称呼王益州,却也有两个人称呼王太守。

    周览和卞仪早被徐涵叮嘱过,都是称呼刘益州。

    除此外,称呼刘益州的人是一个胖子,肥溜溜的,脸上挂着两坨肥肉,身体扭动的时候,感觉此人脸上的肥肉在颤动。

    其余两个口称王太守的人面面相觑,脸上露出尴尬的神情。

    王灿心中一笑,单从称呼来看,能看出其中的妙处。

    能审时度势的人,称呼随着王灿地位的变化立刻改变。至于其余两个人,虽然称呼没有变更,也不能说就心存不良之心,只是说这两人没有其余的人聪明,不懂得因时制宜,灵活变动。

    汪礼微微欠身,拱手道:“王益州,不知通知我等有何要事?”

    徐涵接着说道:“只要王益州吩咐,我徐家愿意鼎力支持,绝无二话。”

    有汪礼和徐涵两个老狐狸出招,其余的人纷纷说话,愿意支持王灿。其实,徐涵的话有些夸张,但是却透出一个信息,愿意把家族绑在王灿这条战船上。

    世家大族,是这个社会的根源所在。

    历史上,曹操曾启用寒门士子,想要和世家大族对抗,但最终落败。

    然而,曹操却没有想明白,即使采用寒门士子压过世家大族。然而,等曹操功成名就,寒门士子又将会转变成世家大族,成为新的勋贵,新的世家大族。可以说,只要是这个时代,世家大族就不可能被灭掉。

    世家大族,是一柄双刃剑,只能合理利用,彻底消灭根本不可能。

    这时代,就是大家族的时代。

    至于皇室朝廷,就是权力最大的家族。

    王灿明白这个道理,故而并没有穷追猛打。主政汉中期间,王灿灭掉方鞠一家,震慑汉中大族,将汉中大族收为己用,并且开始拔擢大族中有才华的人进入汉中,安抚汉中大族。如今,王灿夺下成都,却还没有平定益州。他也只是杀了贾龙、李元和崔赫三人,并没有株连其余家族。

    王灿望着大厅中的人,想了想,说道:“诸公,今日召集诸位前来,主要有两个目的。其一由于赵韪作乱,成都官员八成以上都被赵韪的弓箭手乱箭射杀,导致成都官府陷入危机,难以继续维持,需要向诸位的家族征召有才之士,填补空缺。”

    “啊?!”

    众人闻言,惊呼一声,眼中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

    征召家族的有才之士填补空缺,这可是天上掉馅饼,一步登天的事情。

    不过,徐涵却也明白事情不可能这么简单。

    王灿统帅益州,不是烂好人,也不可能光是为了向益州大族示好,就将成都的官职大甩卖,扔给坐在大厅中的人。而且王灿需要的是人才,不可能随意将官职的任命抛给一个大字不识的人,肯定要经过考核的。

    徐涵拱手道:“王益州,不知第二个目的是什么?”

    王灿瞥了眼徐涵,暗道这老头倒是稳得住气,让王灿刮目相看。

    他环视众人一眼,大厅中嘈杂的声音立刻停下来,消失不见。

    王灿笑说道:“第二条,是因为刘焉两次派遣大军和汉中交战,死伤无数,田地荒芜,百姓困苦,物价也是飞涨,让百姓难以生活。我决定减免征税,同时统一益州的物价,所有粮食的价格暂时都由官府统一安排,以便百姓能缓过气来。”

    乱世,有乱世的解决方案。

    百姓困苦,无钱购粮,王灿只有采取计划经济,强行压制上涨的物价,给百姓一条活路。而太平盛世,则不可能由官府强制决定粮价,只能是根据调查,再决定物价,协调处理,才是可行之道。

    汪礼一听,心中对王灿的评价又上升一个台阶。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王灿暂时统一粮价,为百姓生计考虑,称得上仁义之主。

    这种做法,对于王灿来说百利而无一害,对于在场的大族来说,却有一定的损失。不过王灿事先抛出一根大萝卜,让众人无法回绝,一旦拒绝了,就不可能进入成都的官场中,这是利益的交换,也将这些家族绑在王灿的战车上。

    王灿见众人沉思,问道:“诸公,意下如何?”

    这七人都是心思敏捷之辈,立刻拱手道:“愿为王益州驱策!”

第422章() 
大厅中,七个人都表示了一番忠心,愿意听从王灿的安排。

    此时,一名中年人站起来,走到大厅中央,拱手问道:“王益州,我等返回后,挑选好家族子弟,如何安排他们?”

    徐涵睥睨一眼说话的人,暗骂一声‘竖子’。

    关于大族子弟出仕的事情,王灿已经说出来,就肯定会有章程,绝无可能是王灿用来忽悠他们的。一个做大事的人,一诺千金,只要说出来的事情,就一定回去做。毫无疑问,王灿对于七大家族的承诺肯定会兑现,不会是是忽悠他们。

    这人主动询问,无疑是落了下乘。

    似徐涵和汪礼这样的老狐狸,便会等着王灿主动说出来,不会去主动询问。有些事情,心中知道是一回事,说出来后又是一回事。

    王灿看向说话的人,思索一番,问道:“你是董胥?”

    董胥连忙点头,激动地说道:“小人正是,小人正是!”

    王灿见此,心中一笑。他派人发请帖给这七大家族的时候,就下了一番功夫,说话的时候,肯定要体现出来。

    王灿面带微笑,说道:“董族长,请你放心。我王灿说出来的话,绝不会抵赖,并不会忽悠在座的人。你们回去后,召集家族子弟,把想要出仕的人的名单报上来,我会对所有人进行统一考核,以便授予官职,做到人尽其职。”

    说到这里,王灿神色严肃,沉声道:“诸位心里要做好准备,你们的家族子弟出仕为官,不可能一蹴而就,立刻担任高官,肯定要从底层做起。有的人一开始是小吏;有的人一开始是县府主簿;有的人甚至官职更小,但是我希望各位能够不要介怀。”

    “不要见到家族子弟担任芝麻小官,就跑来找本太守闹事,本太守不希望出现这种事情发生。”

    “若是招募些志大才疏、好高骛远的人为官,本太守宁愿官府就这样摆着,等着贤明踏实的人来担任,而不需要一群住尸位素餐的人做官。”

    “我希望诸位推荐的人都是踏实勤劳,兢兢业业,能够忠于职守的子弟。”

    “这些人经过我的考察,任命传达下去,若是后面又被我发现徇私舞弊,其情况肯定是永不录用,甚至枭首示众,希望各位举荐人才慎之又慎,也把我的话告诉家族的子弟,以免以后出现贪污等情况被我斩首,使得诸位心中疼痛。”

    王灿一番话,让徐涵和汪礼等人连连点头。

    然而,却又有一两个人脸色难看。

    毕竟这是一次大好的机会,能够轻易做官。每个人人都有私心,得到这样的机会肯定率先考虑自己的儿子、侄子,但王灿一番话,将那点小心思给打断了,只能推荐家族中有才华的子弟,那些纨绔子弟肯定是不可能的。

    徐涵听后,却捋着花白的胡须连连点头,露出钦佩的神情。

    官员是否廉明,直接关系到百姓民生,不得不慎重。

    王灿设置一道坎,非常有必要。

    事实上,像徐涵、汪礼这样的百年大族,有着深厚的底蕴。他们都很低调,深谙中庸之道,很少出现得志便猖狂的情形。

    这些世族子弟有着自己的骄傲,有着各自的追求。至于那些张扬的大族子弟,多属于‘暴发户’,没有沉淀积累,不懂的大族的真正生存方式。纵观历史,世家大族就从没有断绝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