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锐。我们目前还屈居汉中,水军暂时用不上。因此,你还有足够的时间发展水军,训练出更多的精锐,以备将来之用。”

    甘宁点头道:“主公放心,末将一定训练出更多的精锐水军。”

    王灿满意的点点头,又和甘宁说些平常的事情。

    一时间,书房中欢声笑语,两人都是开怀大笑,相谈甚欢。

    约莫半个时辰的时间,王灿都没有问甘宁返回汉中有什么事情?因为作为一个上位者,作为一个领导,王灿必须要和甘宁交流一番,让甘宁觉得他做的事情是得到认可的,这也是王灿担任汉中太守以来,逐渐悟出的道理。

    上位者,不仅是官大,还要能纵横捭阖,拉拢住下属的心。

    三国演义中,赵云长坂坡七进七出,救出幼主刘禅,回到刘备身边。

    这时候,刘备看见自己唯一的儿子安然无恙,心中非常高兴。

    但是,刘备却做了一个摔子的动作,一下将刘禅抛出去,并且说为一个孺子,几乎损失他一员上将。或许刘备这样做有作秀的嫌疑,但是却传达出一个信息,那就是看重赵云,觉得赵云对他来说比儿子都更重要。

    试想一下,当赵云看见刘备的动作,又听见刘备的话,会是什么心情,当然是非常激动。王灿和甘宁诉说家常,说些平常的事情,就是为了拉近两人的关系,使得甘宁能够更加死心塌地的追随他。

    两人一番相谈后,王灿才问道:“兴霸,你此番返回汉中,有何要事?”

    甘宁拱手说道:“回禀主公,宁返回汉中,原本只有一件事情,不过在长江上遇到一件事情,故此有两件事情向主公禀报。”

    王灿眉头一挑,道:“你且详细道来。”

    甘宁闻言,微微欠身,将放在身旁的包裹拿起来,恭敬地递到王灿面前。

    “兴霸,此是何物?”

    “主公一看便知。”

    王灿笑着接过甘宁递过来的包裹,放在案桌上。

    当他打开系在包裹上的丝带,摊开包裹后,顿时睁大眼睛,嘴也张得老大。好半响,王灿才反应过来。此刻,王灿脸上的神色非常凝重,因为案桌上的东西稍不注意,就会来带杀身灭族之祸,必须小心谨慎。

    王灿问道:“兴霸,玉玺被孙坚拿走,怎么会在你手上?”

    案桌上的物件,正是玉玺。

    这玉玺,正是甘宁从孙坚手中抢来的。

    甘宁笑说道:“主公,卑职带着锦帆军在长江上流窜,突然遇到从荆州逃窜至长江上,顺被返回长沙的孙坚。那时候,孙坚得到玉玺的消息传遍荆州,末将也是有所耳闻,就将玉玺从孙坚手中抢过来,然后把孙坚一家人放走。”

    王灿面露诧色,又问道:“你抢玉玺,怎么没有传出消息?”

    甘宁闻言,脸上也是露出一抹钦佩的神情,说道:“孙坚也算是一条汉子,因为末将放他一条性命,他竟然背下私藏玉玺的事情,并没有将此事声张出去。正因为如此,末将得到玉玺后,才没有被人知晓。”

    王灿听后,眉头微蹙。

    沉默片刻后,王灿笑道:“兴霸,我看不是孙坚不声张,是想让兴霸归顺他吧。”

    甘宁点头说道:“主公料事如神,宁佩服。孙坚的确数次派人拜访末将,想要说服末将归顺他,不过都被末将虚与蛇尾,打发走了。”

    “做得好!”王灿夸奖一声,说道:“只要你一日不归顺,孙坚便不会声张出去,因为孙坚还抱有希望,还想着你归顺他,玉玺就又能重回他手。”说到这里,王灿顿了顿,问道:“兴霸,除了玉玺的事情,你还发现什么事情?”

    说话间,王灿将玉玺重新包裹起来。

    现在,玉玺还不是见光的时候,只能私藏起来。

    等有朝一日,这就是王灿手中的利器。

    甘宁抿紧嘴唇,脸上露出凝重之色,道:“末将乘船返回南郑,在长江上碰见许多插着刘字大旗的战船。虽然战船不大,胜在数量多,而且穿上还有许多身穿益州军服侍的士兵。这些士兵屯在江上,许久都没有动静,不知为何?”

    王灿闻言,猛然站起身。

    “哈哈哈好,好,兴霸真乃吾之福将!”

    王灿大笑三声,抚掌道:“刘焉派遣三路大军攻打汉中,其中一路自褒城出发,已经被我击败;另一路自南江县攻来,却被邓正斩杀大将庞羲,小将高沛和小将杨怀,剩下的大军也是苟延残喘,不足为虑。昔日,公达就曾预测刘焉可能还有一路大军,可惜一直未被发现,如今被兴霸碰到,当真是天不佑刘焉,天佑汉中埃”

    甘宁听后,眼中顿时闪过一道精光。

    他眼珠子一转,问道:“主公,既然是刘焉大军,末将这就返回长江上,率领锦帆水军,将刘焉屯在江上的大军全部灭掉。”

    说话间,尽显出一股江上霸主的气势。

    王灿想了想,却问道:“兴霸,你返回后,需要几日才能发起攻击?”

    甘宁估算了一下,然后竖起四根手指,说道:“主公,末将返回长江之上,率领大军出击,恐怕得有四天时间,才能发起攻击。”

    “四天时间?”

    王灿微微摇头,说道:“时间太长,拖不了这么长时间,等四天后,恐怕刘焉的大军全都已经登陆,向南郑攻来了。到时候你带着大军抵达,也只能击沉一些空船,对于其余上岸的大军,没有多大威胁。”

    甘宁摊开手,无奈的说道:“可是末将返回,也只带了一百余人,而刘焉大军几十艘战船,足有几万人,如何能击败这么多船?”

    说到这里,甘宁顿时沉默下来。

    片刻后,王灿和甘宁同时说道:“有了!”

    两人都是眼睛贼亮,甘宁问道:“主公,您有什么办法?”

    王灿从案桌上拿起一支毛笔,递给甘宁,说道:“我们把各自的办法写在手心,看看办法是否相同。”

    说完后,王灿在手心写下了两个字,甘宁接过毛笔后,也是写了两个字。两人相视一笑,然后同时摊开手掌,只见王灿手中写着‘凿船’两个字,甘宁手中写着‘水鬼’两个字,两个不同的词语,却都是采取同一种办法,派水鬼凿穿大船,船上的士兵不通水性,自然就失去了战斗力。

    甘宁起身拜道:“主公,末将这就告退。”

    说完后,甘宁就要离开。

    王灿却站起身,说道:“你稍等片刻,我有一物要送与你。”说着话,王灿走到书房外,吩咐几声,便有士兵去执行命令。

    不多时,士兵又回到书房外,递给王灿一杆旗和一方印绶。王灿拿着大旗和印绶,交到甘宁手中,说道:“你佯装败给裴元绍,一直领兵在外,没有返回南郑,登台封将的时候也少了你一人。不过,我已经给你准备好了,自今日后,你所帅水军称‘锦帆营’,你之官职封横江将军,替我镇守长江,据长江为己有。”

    说话间,王灿尽显出无限的野心。

    长江横贯东西,据长江为己有,不可谓不难,但是却也有挑战性。

    “诺!”

    甘宁抱拳喝道:“主公且安心,末将定不负主公厚望。”

    甘宁接过锦帆军的大旗,以及王灿手中的印绶,眼眶微红,脸上露出感动的神色。他佯装被击败,回到长江继续做贼,而王灿却没有忘记他,一直惦记着他,足见王灿是真的欣赏他。甘宁裹起大旗,又将印绶收入怀中,深吸口气,朝王灿拜了一拜,将后背上的帽子盖在头上,然后悄悄离开太守府。

    来无影,去无踪。

    甘宁将玉玺交给王灿后,又离开南郑,直奔刘焉的战船。

第388章() 
甘宁离开后,王灿立刻找来程昱和郭嘉。

    两人来到书房中,同时向王灿揖了一礼,然后垂手而立。

    王灿摆手示意两人坐下,笑说道:“刘焉派遣三路大军攻打汉中,现在第三路大军已经被发现,不日之后,就会全军覆灭,这一路大军已经没有危险。换言之,我们可以发起反攻,起兵攻打刘焉。”

    程昱捋了捋颌下美髯,露出疑惑,问道:“主公,今日王剑师正巧在昱府上商议事情,并没有来太守府拜见主公,怎的主公竟然得到刘焉最后一路大军的消息?”

    王灿的情报部门,也就是王越麾下的英雄楼。所有的消息都是王越在掌管,消息的来源都是由王越通禀王灿。然而,王越在程昱府上商议事情,并没有去太守府拜见王灿,这让程昱心生疑惑,不明白王灿哪来的信心,竟说第三路大军不日之后就会覆灭。

    “哈哈哈”

    王灿朗声大笑,好半响才停下来。

    郭嘉和程昱都是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王灿望见两人的神情,心中更是乐不可支。他也不卖关子,说道:“今日兴霸返回南郑,带回消息说在江上发现刘焉的战船,上面载着刘焉的大军,有兴霸出手,刘焉大军焉能不灭,我相信兴霸。”

    “兴霸?”

    郭嘉呢喃一声,旋即道:“莫非是锦帆贼甘宁,甘兴霸!”

    王灿点头道:“正是!”

    郭嘉微微一笑,说道:“我就说当日甘宁的表现令人惊艳,怎么会突然溃败?这其中果然有猫腻。没想到主公竟让甘宁回到长江之上,果真是走对了一步棋。”

    程昱接着说道:“甘宁麾下的锦帆儿郎擅长水战,让甘宁在长江上纵横的想法非常正确。而且主公设计让甘宁诈败给裴元绍,更是一招妙棋,这样就没有人知道甘宁是主公的人,甘宁行事的时候也就更加方便,主公深谋远虑,昱佩服!”

    “好了,好了。”

    王灿连忙摆手说道:“找你们来,不是让你们拍马屁的,刘焉三路大军攻打汉中,除掉投降的严颜,以及大江上即将被甘宁解决的大军,已经有两路大军没有用处。虽然邓正率领大军还没有解决泠苞,但也是双方对峙,互有胜负。这时候,汉中已经可以向刘焉发起反攻,起兵攻打刘焉,挺进益州了。”

    顿了顿,王灿问道:“奉孝,按照你的计策,公达和子龙准备好没有?”

    郭嘉回答道:“回禀主公,公达和子龙离开已经有一段时间,两人带着士兵分批乘船南下,八百破军营也已经全部南下。这一次,我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刘焉走水路,我们也走水路,打刘焉一个措手不及。”

    程昱接着说道:“主公,有公达和子龙联手,足以打刘焉一个措手不及。不过,兵力上的差距还是无法弥补,必须要抽空刘焉麾下的兵力才行。因此,还得有正面大军吸引刘焉的注意力,才能让子龙和公达率领的大军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王灿点头道:“仲德公之言有理,我意率领大军正面进攻刘焉,由严颜、裴元绍和周仓带着大军,再有吕蒙率领的少年兵,攻打益州。我依旧留下高顺镇守南郑,应对突发情况。仲德公,我大军出征,全赖仲德公稳定后方。”

    程昱道:“主公,此乃昱之荣幸。”

    王灿看向郭嘉,说道:“奉孝,你随我一道攻打益州。虽然攻打刘焉并不困难,但有你在,我更能放心。”

    “诺!”

    郭嘉咧开嘴,脸上露出璀璨的笑容。

    次日一早,王灿在城南校场誓师起兵。

    校场中,王灿身穿金色铠甲,腰悬汉刀,头戴金盔,身后披着黑色大披风,笔直的站在高台上,如刀般的目光掠过校场中的士兵,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经过长期训练和连番大战,士兵的气势越来越凶猛,这才是一支精锐之师所拥有的气象,就像是隐藏在丛林中的群狼,随时都可以露出锋利的獠牙,杀死敌人。

    “铿锵!”

    王灿陡然拔出腰间汉刀,锋利的汉刀银白透亮,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战刀凌空,王灿吼道:“刘焉发兵攻打汉中,挑起战争,不顾百姓安危,视益州百姓的性命如草芥,此为不仁;刘焉无故发兵攻打汉中,不顾朝廷纲纪,无视天子,此为不忠;刘焉为益州牧,本太守为汉中太守,虽然本太守是刘焉下属,却也是同朝为官,互为同僚,刘焉攻伐同僚,此为不仁。”

    “如此不仁、不忠、不义之贼,人人得而诛之。”

    “刘焉人老为贼,不思报国尽忠,却一心想割据益州,意图自立。如此藐视朝廷之人,这样的人本太守与之誓不两立,是要和刘焉对抗到底。”

    “今日,本太守兴大义之师,讨伐刘焉,为国除贼,剪除奸佞,诛杀刘焉。”

    王灿握紧的战刀猛然劈下,挂着一股尖锐的呼啸声在空中响起。同时,王灿洪亮的声音也在校场中来回的回荡着。校场中的士兵听后,都兴奋不已。这群士兵不是被王灿的誓师之言感动,而是因为战事再起,又可以沙场建功。

    “诛杀刘焉!”

    裴元绍站在最前排,猛然挥起手中的狼牙棒,大声吼叫。

    “诛杀刘焉!”

    紧接着,周仓、吕蒙和严颜也是大声的呐喊。刹那间,校场中的士兵也跟着大声喊‘诛杀刘焉’,所有的士兵都嘶声呐喊,扯开嗓子大声吼叫,如炸雷般的声音在校场上空不停的回荡着,同时一柄柄汉刀在空中闪耀,映衬出一道璀璨的光线,照耀得人睁不开眼。

    王灿见火候已到,手中战刀凌空劈下。

    只听见一道尖锐刺耳的锐啸声响起,王灿旋即大吼道:“出发!”

    一声令下,严颜、裴元绍、周仓、吕蒙都率领大军开拔。与此同时,还有无数的普通士兵也跟在大军后面,开始离开校场,往成都的方向赶路。王灿走下高台,翻身骑上乌骓马,将灵宝弓挂在马腹上,朝前方跑去。

    大军行进,严颜策马跑到王灿身旁,拱手道:“主公,颜有事禀报。”

    王灿笑道:“希伯(严颜字),有何要事?”

    严颜神色严肃,道:“主公,大军离开南郑后,南郑势必空虚。而且刘焉派来攻打汉中的大军共有三路,其一是末将,其二是庞羲,还有一路尚未可知。但能够知道的是这一路大军肯定是直奔南郑,若是主公率领大军离开,恐南郑危矣。”

    此时,严颜家眷都已经被带到南郑,自然是要为王灿着想。

    王灿灭亡,刘焉也断然不可能接纳他。

    而且,严颜也不想做墙头草,一会儿投降王灿,一会儿归附刘焉,既然已经投靠王灿,就一条道走到黑,彻底的击败刘焉,成为王灿麾下的一员大将。

    王灿听闻严颜说话,心中笑了笑。

    严颜能出言提醒,便已经证明严颜已经彻底归顺。他笑道:“希伯,尽管放心便是,刘焉第三路大军屯在大江之上,已经被发现,不日就将要灰飞烟灭,不用担心。再者,南郑有伏义率领的陷阵营,足以保卫南郑安全,无须担忧。”

    “是!”

    严颜点点头,便策马离开。

    对于严颜来说,他要做的只是提醒王灿,如何决断那是王灿的事情。

    汉水,穿插在汉中境内,穿过褒城县,也穿过南郑县,通过汉水可以直达南郑。

    某处大江之上,屯着一艘艘战船。

    这些战船都没有在汉中境内,是以一直没有被王灿遍布在汉中的探子发现。正因为如此,才显得隐蔽,其中最中央的一艘大型战船上,插着一杆黑色的大旗,大旗上绣着斗大的刘字,这艘战船是大将吴懿乘坐的大船。

    周围稍小的战船上,则插着属于吴懿的大旗。

    总之,其余的战船上,各式的大旗很多,足以看出有许多将领参战。

    中央的战船船头,吴懿身穿银色铠甲,头戴银盔,望着碧波江水,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三路大军中,最数吴懿的一路大军轻松,只需要屯兵江上,静待其余两路大军取得进展,再与三路大军并进。其中原因,则是因为吴懿的妹妹吴氏是刘焉爱子刘瑁的妻子,因此才得了便宜,担任大军主将。

    此时,吴懿意气风发,瞥向身旁的斥侯,问道:“主公有何命令?”

    斥侯回禀道:“将军,州牧大人命将军尽快出击,攻打南郑。”

    吴懿问道:“主公不是说等其余两路大军并进,怎么只让我一路大军攻打南郑?”对于王灿,吴懿还是有些了解的,若是让他单独攻打王灿,吴懿心中觉得太难,毕竟张鲁率领三万六千大军,粮草无数,兵马无数,眨眼间却被王灿灭掉。

    他自问没有张鲁的能耐,因此不想单独领兵攻打王灿。

    斥侯神色恭敬,说道:“将军,其余两路大军受阻,尚未取得进展。因此,大人命令将军出击,打开局面。”

    吴懿一阵无语,这是什么狗屁道理,竟让他打开局面。

    想了想,他又不敢明确的拒绝刘焉的命令,说道:“好,本将已经知道,你返回成都,就说本将明日领兵前往南郑,攻打王灿。”

    “诺!”

    斥侯得了消息,转身离开。

    吴懿站在船头上,脸上露出凝重的神情。他选在明日开拔,往南郑方向赶去,无非是拖延一点时间。然而,吴懿却不知正是这一夜的时间,使得吴懿几十艘战船的士兵全军覆灭,士兵一个不剩,连他自己也是成为阶下囚。

第389章() 
黑夜,月满拦江。

    一轮圆月挂在天际,圆圆的月亮映照在水中,随着江面上的一丝涟漪晃动着。

    江面冷风吹拂,一艘艘大船静静的停靠在江心,矗立在江面上好像是一头头巨兽停靠,非常吓人。战船上,一个个三叉架子撑着一口铁锅,铁锅中是烧得通红的黑炭,炭火熊熊燃烧,照亮了漆黑的夜晚,将战船周围映照得一片通红。

    战船上,士兵们都已经休息,巡夜的士兵也只有十多人,非常少。

    究其原因,是因为吴懿屯兵在大江上,不惧怕敌袭。

    因此,吴懿才敢用这么少的人巡夜,不仅如此,即使是十多个巡夜的士兵都是靠在船舷内侧,眯着眼睛打盹,并没有凝神戒备。士兵们睡得着,可吴懿躺在床榻上,辗转反侧都难以入睡,原因是刘焉传达命令明日就要进兵,攻打南郑。

    吴懿翻来覆去睡不着,干脆起身穿好衣服,往船外走去。

    来到甲板上,江面的冷风一吹,吴懿登时清醒过来。

    他望着周围打盹儿的士兵,并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