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扬天下-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牧本来没什么邪念,但经不住一大一小两具温软的娇躯在身上磨来蹭去,终于不得不叫停了。“都别闹了,这成何体统,成何体统。。。。。。。。”
  杨芷停下手下,小丫头心有余悸,小身板一挺,飞快地跳出门去,“哼,芷儿姐姐就会欺负人家,不理你了。”
  小丫头跑了,屋中一下子静了下来,杨芷一番打闹下来,已是钗横发乱,娇喘未平,玉颜上布着一层红晕,分外动人。
  杨芷发现秦牧看向她的眼神分明带着一种侵略的意味,芳心不禁呯呯直跳,身上渐渐烫热起来。
  秦牧霍然起身,一把将她抱起,向里间的罗床走去。
  不一会儿,睡在隔壁的董小宛就听到隐隐约约的娇吟传来,有如夜莺啼唱,痛苦之中夹杂着极乐的感觉。
  董小宛用被子蒙起头脸,仍是无法抵御这宛转的娇啼声。。。。。。。。。。足足一柱香时间了,隔壁的声音还未平息,董小宛听得脸红耳赤,通体发烫,身上有如蚁行般难受。。。。。。
  。(未完待续。。)


第177章 变化莫测


  岳州城下,一阵鸣金之声响起,左军再次潮水般退去,只留下满地的尸体和血迹。
  金声桓几万人马猛攻了两天,岳州城仍固若金汤,左军连城头都摸不上,在城下倒丢下了一千多具尸体。
  派出扫荡外围战略据点的人马又遭到苏谨的骑兵袭击,又损失了一千多人。
  而这时金声桓又接到一个消息,本来取道往荆州准备追击大西军的凌战,率一万大军已经折返,经华容道向东穿插,准备劫自己的后路。
  几万左军有损失,没进展,还有被前后夹击的危险,军心难免有些不稳;
  偏偏一到夜里,大营四周就会传来一阵阵的歌声,歌声都是襄阳一带的的口音,有的如爱人低语般缠绵悱恻,有的如慈母唤儿般令人感伤,有的如儿女夜啼般断人心肠。。。。。。。。
  听了这样的歌声,几万左军被引动了浓浓的思乡情绪,自一年多以前被左良玉驱赶为兵,大家退武昌,走九江,往安庆,没个安稳的时候,大家从良民变成兵匪,四处抢掠杀戮,几乎迷失了本性。
  这样的夜晚,突然听到故乡的歌谣传来,想起在家乡的安定生活,想起白发苍苍的母亲,想起往日的恋人,想起弱小的儿女,人性中良善的一面被歌声引发出来,莫名的伤感顿时浸透心房。
  这使得左军士气变得极为低落,金声桓心知再这样下去肯定是军无战心,不战自溃,于是派出大量人马驱逐大营外的“歌手”。
  但问题是出动的人马少了不顶事,歌手们无孔不入;派出的人马多了,自己就把自己折腾着没法安生。
  就在金声桓万分头痛的时候,河南发生的一件事传到武昌,让准备增兵岳州的左良玉犹豫了。
  事情是这样。李自成主力转战陕西之后,留守河南的兵力本来就比较薄弱,而红娘子的六七人马不知为什么,又向开封一带转战,使得襄阳至洛阳一带的大顺军更加薄弱。
  这个时候,汝宁一带有两个地主,一个叫刘洪起、一个叫沈万登,竟各自组织起数百人的地主武装,分别击败了留守汝阳、洛宁两县的大顺军,占领了汝阳与洛宁城。
  由于大顺军一直以来对各地的官绅地主打击过于狠厉。各地官绅地主对大顺政权自然是极为仇视。
  刘洪起和沈万登轻松颠覆了大顺政权在汝阳和洛宁的统治,就象一个火把扔进了干草堆里,瞬间点燃的大火让各地正遭受压迫的官绅地主看到了希望。
  于是纷纷组织起来,对大顺政权展开猛烈的反扑,短短时日内星星之火便呈燎原之势,宜阳、伊川、新安、渑池等县纷纷被地主武装颠覆。
  负隅于郧阳的一带的明军亦趁机反击,攻城掠地,大顺政权在河南的统治一时之间变得岌岌可危。
  此时李自成在关中正分兵数路,扫荡陕北、河西、汉中等地的明军残余。对河南的叛乱一时鞭长莫及。
  留守襄阳的大顺军将领郑四维刚趁张献忠放弃荆州西走巴蜀、而左良玉与秦牧忙于大战岳州之机,派副将孟长庚抢占了荆州,不想自己的后院却起火了,汝宁一带刘洪起和沈万登点燃的星星之火不断蔓延。愈演愈烈,眼看连洛阳都已经岌岌可危,郑四维不得不迅速抽调兵力北上镇压。
  如此一来,襄阳的守军又被抽走一半。只剩下一万多人。左良玉接到这个消息后,对继续增兵岳阳找秦牧拼命的想法动摇了。
  从战略角度上来讲,没有襄阳。武昌是守不住的,这也是当初李自成攻下襄阳后,左良玉连武昌也不敢呆,一口气退到九江、安庆去的原因之一。
  而且左良玉手下的士兵多为襄阳人,大家出来一年多了,都很想回襄阳去。
  而眼下正是夺回襄阳最佳时机,军中将士纷纷请求左良玉挥师北上,左良玉自己也非常心动,加上岳州战况不利,也让他认识到想击败秦牧,占领湖广困难重重。
  左良玉紧急搜集部将和幕僚商议之后,作出放弃湖广,抓紧时机抢占荆州、武昌、德安,襄阳四府的战略部署;
  战略方针一确定下来,就不能等,他在武昌还有八万大军,于是决定留一万人马守卫武昌,自己亲率七万大军北上攻打襄阳。同时传令金声桓尽快撤回武昌,然后分兵西进攻打荆州。
  为了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左良玉下令严密封锁消息,以免为秦牧和郑四维提前察觉自己的行动。而且还使出了障眼法,把率军北上攻打襄阳,说成了是要增兵岳阳。
  他的障眼法能不能瞒过郑四维不知道,但立即就被光棍之家的密探侦知了,准确的消息飞一般传向岳州;
  马永贞不及并报秦牧,立即对战局作出新的调整,凌战看来是不及穿插到金声桓后面了,马永贞当即下令他掉头西去,伺机夺取荆州。城中大军及苏谨的骑兵侧悄悄做好了衔尾追杀金声桓的准备。
  当天夜里,金声桓派一万人马连夜攻城,以掩饰自己撤军的行动,然而半夜时分当他的几万大军刚刚拔营走出两里,苏谨的一万骑兵就象幽灵一样出现在了岳州城下,对正在攻城的一万左军发起了突然袭击。
  马永贞同时挥军杀出岳州城,那一万左军被留下垫底,本来心中就不痛快,再被苏谨和马永贞内外一夹击,瞬间便崩溃了,争先恐后向北逃去。
  马永贞和苏谨率军紧追不舍,驱逐着这一万溃兵向金声桓的大军冲去,夜战是秦牧军的强项,因为他们经常喝松针水,并进行夜战训练。
  而其它军队大多患有夜盲症,很不习惯夜战,金声桓的几万人马也不例外,他们为了掩饰行动,几万人摸黑撤军,不敢打火把,黑灯瞎火的行动极为缓慢,这下好了,才走出几里,立即听说岳州城下的攻城部队崩溃了。
  金声桓大惊之下,连忙下令大军就地布下战阵,结果慌乱之间,先迎来的不是秦军的攻击,而是漫山遍里的溃兵,在马永贞和苏谨凶狠的砍杀下,一万溃兵一看到自己的人马,就象嗷嗷待哺的孩子看到了自己的母亲,立即就来了个“投怀送抱”。马永贞和苏谨率军紧跟着溃兵杀入金声桓阵中,恐慌之下的几万左军顿时便被冲得溃不成军。
  白天金声桓还属于进攻一方,谁也没料到形势瞬间急转,到这一刻,此战已经没有任何悬念,金声桓若是不撤军,或是在白天撤军,虽然要面对秦军衔尾追杀的困境,但或许还有得一战,也肯定不会落到这种结局,但他偏偏想玩机巧,要在半夜神不知鬼不觉的撤走,真可谓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提前侦知消息的马永贞让他连内裤都输光了。从半夜到天亮,一番追杀下来,近六万左军半数投降,还有一部分逃散,金声桓身边剩下不到八千人马。
  但他们的恶梦远远没有结束,马永贞的步兵暂时停下来打扫战场,收押俘虏,苏谨的一万骑兵却对金声桓紧咬不放。
  奇怪的是苏谨似乎并不打算一举吃掉金声桓的八千残兵,只是紧咬在后面,不停地袭击,小小咬一口又退去,金声桓开始还有些侥幸,但很快他就绝望了;
  因为他发现自己成了一只被母狮叼回去喂孩子的活物,母狮没有立即咬死自己,只不过是要用他来供小狮子练习扑咬猎物的技巧,以便让小狮子更快地成长起来。
  苏谨打的确实是这个注意,秦牧无比重视他这支骑兵,现在金声桓的八千残兵惶惶如丧家之犬,正是用来实战练兵的良机;
  苏谨那里肯错过这种千载难逢的良机,一万骑兵驱赶着八千残兵,不时派出千把人马袭击一下,就象小狮子练习扑咬猎物。。。。。。。。。。。
  。(未完待续。。)


第178章 云巧儿的身世


  “公子,红娘子是谁?”
  “不知道。”
  “公子,红娘子美吗?”
  “不美。”
  “嘻嘻。。。。。。。。。。哈哈。。。。。。公子骗人。。。。。。。。。嘻嘻。。。。。。。。”
  在茶几边泡茶的杨芷状若无意,但动作却分明慢了下来,这充分说明了她其实正在用心倾听云巧儿和秦牧的对话。
  雅致的书房里左经右史,轩窗外的后园静静寂寂,落地屏风下的香炉里香烟袅袅。秦牧将笔往砚台上一搁,往太师椅上一靠,伸着懒腰说道:“丫头,你还真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啊。”
  “公子本来就是在骗人嘛。”
  “说,我怎么骗你了?”
  “人家问红娘子是谁,公子说不知道,人家问红娘子美吗,公子说不美。哪,公子既然不知道红娘子是谁,怎么能确定她长得不美呢?嘻嘻。。。。。。。。。”
  “嘶。。。。。。。。。。。。”秦牧突然感觉牙很痛,很痛。
  杨芷呡着嘴儿,悄悄地瞟了他一眼,眼中既有好奇,又带着笑意。秦牧准确地捕捉到了她温婉的目光,立即唬道:“娘子,你也不相信为夫是吗?为夫是好人。。。。。。。。”
  杨芷轻轻抬起袖口,遮住脸儿,只露一双秋水明眸在外,但那双眸子中的笑意却是遮掩不住的,她含笑点头的动作让秦牧莫名有种无力感。
  “嗯嗯,公子是好人。”这一点云巧儿从不否认,谁敢说秦牧不是好人,她还会跟谁急,但这并不妨碍她认为秦牧在骗人的事实,“公子,你跟红娘子感情一定很深吧。。。。。。。啊。。。。。。。。别打。别打,人家说错了还不行吗,人家是想问公子和红娘子交情一定很深吧?”
  “你再胡扯,信不信我把你烤了吃。”
  小丫头十分机灵,秦牧没能抓住她,让她好得意。
  “人家才没有胡扯呢,我听说是公子让那红娘子带着自己的人马离开襄阳,然后才让那边乱起来,然后才把左良玉引去襄阳,然后。。。。。。。。。”
  “咦。”秦牧不等她说完。就惊奇地问道:“这些你听谁说的?”
  云巧儿得意洋洋,那亮若星辰般的眸子眯成了一条线,腻到杨芷怀里笑道:“今天早上,人家无意中听到李式和那个牛万山在后衙门口说的,哼,那牛万山还说武有多高呢,人家躲在假山后面都不知道。公子,他们说的都是真的吧?那红娘子漂亮吗?”
  秦牧暗暗舒了一口气,认真地说道:“没这样的事。丫头,这些事你不要打听,更不好到外面乱说,明白了吗?”
  “公子放心吧。人家才不会到外面乱说呢。”云巧儿吐了吐小舌头,也不敢再问了。
  这一点秦牧还是信得过她的,这丫头除了和他话多点外,和其他人话很少。加上她为人机灵,年纪不大,但做事却很有分寸。
  杨芷将茶端上来。柔声说道:“巧儿还小,夫君别吓着她,妾身回头再说她就是。”
  “她还小吗?她都十四了。”
  “没有,人家才。。。。。。。。。。”巧儿脱口说到一半,立即收声,只剩下一双明亮的眸子眨呀眨的。
  秦牧不禁痛苦地捂着自己的额头,小丫头的年龄对他来说至今是个迷,这都没诈出来,看来想让她说真话,还真是难啊。
  “嘻嘻。。。。。。。。。。”
  “笑什么笑?还说本公子骗人,你就没一句真话过,你老家是不是岳阳的,我现在还怀疑呢,反正我听口音就不象。”
  “公子你又没去过岳阳,你哪里知道岳阳口音是怎么样的。。。。。。。。。”小丫头嚅嚅地答道。
  她那闪烁的眼神让秦牧又不禁拍了拍自己的额头,真的很痛苦:“娘子,你瞧见没,这丫头的户籍八成也是假的,我现在都怀疑她是不是敌军派来的奸细了,天啊,这奸细都成了本官的贴身机要秘书,本官还蒙在鼓里,完了,完了。”
  杨芷嗔道:“夫君别乱说,别吓着巧儿。”说着她温柔地帮秦牧揉起太阳穴来。
  秦牧发现那春葱白儿般的十指有些瘀红,便顾不得理巧儿了,立即捉过她的双手责备道:“娘子,你怎么不听为夫的话呢,那鞋子叫你别做了,你看,把手伤成这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我虐待你呢。”
  杨芷低下螓首,小声哀求道:“夫君,你就让妾身给你做一双鞋吧,就一双,夫君终日奔波劳顿,妾起看在眼里,这心里总想着。。。。。。。”
  “别想了,听话,不许做了。”
  “夫君。。。。。。。。”
  “你这份心意我领了,但这事没得商量。”
  “可是已经做了大半了。”
  “那好吧,你不许私下里做,晚上有时间我再帮你锥鞋底。”
  杨芷眼中含着泪水,不是伤心,相反她心里暖洋洋的,但却还在坚持道:“夫君净胡说,哪有男人做这个的。”
  “我还就做了,谁爱说谁说去。”秦牧拍拍杨芷的手背,然后才向耷拉着小脑袋的巧儿招手道,“丫头,过来。”
  云巧儿不敢看他,低着头挪着小步走到他身边,小模样儿快要哭了,秦牧忍不住将她搂进怀里安慰道:“丫头别难过,公子是跟你开玩笑的,咱们认识的时候,公子还在路边讨食呢,你怎么可以是敌人安排过来的奸细呢,你这么聪明的人儿,难道连这都听不出公子是在胡说吗?”
  秦牧以为安慰两句,小丫头就会好起来,没想到她却“哇!”的一声大哭起来,这下连杨芷也连忙上来安慰,但小丫头就是不收声,越哭越伤心。
  “丫头,别这样,我错了,你打我一下好了。。。。。。。”
  “呜呜呜。。。。。。。。。公子说的没错,我。。。。。。。。我骗了公子。。。。。。”
  “没事,没事,隐瞒点事儿不算欺骗,公子不在意这些的。”
  “可是我在意。。。。。。。。。呜呜呜。。。。。。公子对我那么好,我还骗公子。。。。。。。。呜呜呜。。。。。”
  从云巧儿接下来断断续续的话中,秦牧终于大致了解到了她的身世的遭遇,她父亲原是岳州城中的一个读书人,家境殷实,但因科场黑暗,屡试不第,变得有些愤世疾俗,后来竟主动投奔了李自成的叛军。
  巧儿的母亲苦劝不住,带着女儿留在岳阳,坚决不随丈夫投贼,后来风声泄露,官府抓巧儿一家问斩,巧儿的母亲让陪嫁过来的贴身丫环带她逃亡;
  但不到一年,那贴身丫环在饥寒交迫之下也病死了,剩下巧儿一个人孤苦无依,幸好她还算机灵,一个人四处讨食为生,侥幸活了下来,直至遇到秦牧。
  说起这些,巧儿哭得撕心裂肺,肝肠寸断。
  细论起来她还是官府通缉的人犯,也难怪她一直隐瞒她的身世,当初她能对秦牧说出真实姓名,这已经是对秦牧最大的信任了。
  听完巧儿的身世,秦牧也不免一阵唏嘘,杨芷更是不停地抹泪,跟着伤心不已。
  “好了,丫头,别难过了,哪天有时间,我带你回岳阳拜祭一下你的娘亲,顺便告诉她,以后有我好好照顾着巧儿,好让你娘亲在天之灵得以安息。”
  “呜呜呜。。。。。。。。。。”巧儿一边哭一边点头,连站的力气也没有了,软软地倒在秦牧怀里。
  好不容易把她安慰下来,外面李式匆匆进来并报:“大人,有圣旨到。”
  “圣旨?”秦牧疑惑地反问一句,然后跟着李式来到前堂。
  这次来的是一队锦衣卫,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若是在往时,这队锦衣卫突然出现,一定会让整个衙门人心惶惶。
  但现在,不光秦牧不鸟他们,就是看门的侍卫,也没把他们当一回事,这队锦衣卫被挡在门外,竟不得进衙一步。
  直到秦牧到来,才下令放人进衙,负责宣旨的太监也知道今时不同往日,哪里还敢跟秦牧计较这些,只望赶紧读完圣旨好走人。

  ps:亲们看书的时候,别忘了顺手把推荐票投下,支持一下昊远好吗。(未完待续。。)


第179章 金风细细动秦淮


  崇祯这道圣旨没什么新意,还是让秦牧赶紧带兵北上剿贼,收复河南、攻打陕西。
  秦牧好笑,崇祯还真看得起俺们啊,该不会也以为俺有三头六臂,能撒豆成兵吧。
  秦牧甚至怀疑崇祯也会来个十二道金牌,一道接一道的催。
  现在的情况是,金声桓在岳州城下惨遭大败,马永贞和苏谨正乘胜逼进武昌,不出意外的话,夺取武昌不成问题。
  刚刚抢占荆州的孟长庚得知襄阳被左良玉大军围攻,形势岌岌可危,不得不弃荆州回援襄阳,凌战的一万大军捡了个漏,轻松抢到了荆州。
  整个荆湖地区几股势力错综复杂,互相混战,但总体来说,形势对秦军非常有利。然而秦牧若是真的全力挥军北上,有左良玉和郑四维在,能不能夺下襄阳都成问题。
  收复河南、进攻陕西,这根就是十分渺茫的事,别人可不都是傻瓜,不可能你虎躯一震,别人就望风而降。
  秦牧有自知之明,自己十万大军未经训练,打下的地盘越多,无暇训练士卒、巩固根据地,必定死得越快。现在对他来说,能侥幸拿下武昌和荆州,勉强关上湖广北边的门户,就已经不错了。
  不能再贪心了,必须立即停下扩张的脚步,抓紧训练士兵。同时发展到湖广、江西的民生,全力备战,以应付凶悍的满清铁骑。
  所以不管崇祯要下多少道圣旨催促,他都不可能动摇既定的战略方针。

  一只画舫从西水关悠悠地驶进了南京城内,冬天来了,天色有些阴沉,秦淮河两岸,往日烟柳依依,此时只剩下萧瑟的秃枝在寒风中拂动,让这个冬天看上去有些落索。
  卞赛赛独坐在画舫的窗前。螓首娥眉间带着一抹轻愁,让她高贵之中透着的几分忧郁气质越发浓了。
  自从送走李香君后,她便前往苏州,在虎丘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