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扬天下-第4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皇帝为了保证帝位传承下去,又会怎么做呢?
  毫无疑问,皇帝会杀掉大部分开国功臣,哪怕他们现在根本没有造反之心,也很难逃过被诛杀的命运。
  说什么流言止于智者,这只是理想状态。正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关己则乱。现在南京城里的功臣贵遗之家,有几家能睡得安稳的?
  杀你不需要别的理由,只要“鸟尽弓藏”这一个理由就够了。
  后内街的夜不收衙门里,外头除了侦骑争驰之外。看不出其他的异样。一进到里面那就不同了,胆小之人光是听到那凄厉无比的惨叫,就能把他吓得两脚发软。
  黄连山匆匆赶赶回到夜不收衙门,身上已经被雨水打湿的他,连衣服也顾不得换,匆匆找到二堂问何宁宗:“老何,怎么样了?有什么收获?”
  何宁宗两眼血红,熬得,默然叹道:“张桐咬舌自尽了,朱大功只是碍于往日情面。加上得了不小好处,因此透露了一些情报,自己并不知情。”
  “你们是干什么吃的!竟然让张桐自尽,该杀!”黄连山第一次对何宁宗如此大吼,可见他心中是如何的恼怒。
  “这是我的错,夜不收的酷刑几乎都用遍了,张桐这厮竟然还强撑着。我便想换种法子,让人把他的妻儿带来,想以此逼他就范。不曾想这厮竟在这当口。咬舌自尽了。”
  张桐是夜不收百户,他不但是燕高飞提拔起来的,而且据说燕高飞还曾救过他一命,他的嫌疑最大。黄连山已经有初步的证据。只要再从张桐这里取得突破,就不难追索到刺杀太子的幕后主谋。
  现在张桐竟然死了,这可怎么办?两天,只有两天时间了。自己这人头难道真的只能呆在脖子上两天了吗?
  现在夜不收大部分人马,以及那些三流九教的牛鬼蛇神,都被勒令配合全力追查燕高飞的下落。
  漕帮的老大仗着手下人马众多。想讨价还价,被黄连山亲自带两百黑衣骑,拿着火箭溜,直接把漕帮总舵给血洗了一遍,鸡犬不留,手段之狠辣,让人闻风丧胆。
  临死前漕帮帮主向黄连山提供了李过昨夜过江的消息,想以此换取一命,黄连山只给了两个字:“迟了!”
  有了漕帮这血淋淋的例子,现在三流九教的牛鬼蛇神莫敢不从夜不收号令,正在帮着追查燕高飞的行踪,以及他这阵子都接触过什么人。
  只要与燕高飞接触过的人,一经查到,通通被投入夜不收大狱,严刑逼问。但时间毕竟太仓促了,燕高飞又曾是夜不收副都指挥使,对夜不收熟悉无比,一时间还是没法查到他的下落。
  燕高飞当初被一撸到底,多少有点冤,但这就是背叛的理由吗?每每想到这,黄连山还有些难以置信。
  只是不管信不信,燕高飞已经成了最关键的人物。
  根本各方汇集上来的消息,黄连山和何宁宗已经基本断定,刺杀太子之事非李过所为,此事也已经上报给了皇帝。
  黄连山也已经把追查的重点从李过那边转移过来,但时间。。。。。。。时间啊!
  “老何,你往日的鬼主意都哪里去了?还有两天,查不到线索,咱们这项上人头全得搬家,你仔细想想,这背后谁的嫌疑最大?”
  何宁宗何尝不急,这两天他根本没合过眼,脑袋都快要炸开了。
  “老黄,别急,别急,咱们回头再把整件事捋一捋。”
  “你是不是有什么新想法,快说。”
  “我怀疑咱们一开始就弄错大方向了,这幕后之人的重点很有可能根本不是放在南京城里,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咱们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人力和手段,都没有查到有用的线索。”
  “嗯——,有此可能!这幕后不管是谁,要是重点放在京里,确实难以做到不露一点蛛丝马迹。可要真是这样,那咱们。。。。。。”
  如果对手的重心放在南京城里,黄连山觉得还有机会在两天内查出真相,但如果真如何宁宗所料,就得把范围扩大到整个大秦。两天,只有两天!这么大的范围怎么追查?
  一念至此,黄连山不禁感觉脖子上凉嗖嗖的。
  “行刺太子,还故意嫁祸于李过,收买燕高飞,到处散布谣言,行事滴水不漏,这些非比等闲。三流九教人的皆可排除,那么,剩下的就要看谁有这个能力,同时又有这个动机了。”
  “实力可以隐藏,至于动机,恐怕有的人还真不少。”
  秦牧总体而言是个好皇帝没错,特别是在下层百姓家中,主动给他立长生牌的人家数不胜数。
  但与此同时,他一系列的改革,也伤害了很多人的利益。
  另外,秦牧扫平天下时,除了对满清来了个斩草除根外,对其他的各大势力多以招抚为主。这些曾经的一方霸主,即便接受招抚了,但总还有一些死忠党羽,为了防范秦牧秋后算账,私下多有经营。如今听说皇帝患病,不甘于再雌伏也是情理之中。
  还有就是朱家的子孙。秦牧对朱家子孙也比较宽容,坐拥天下之后,并没有对朱家子孙大肆诛杀,大致上只要你不再扯朱明的大旗造大秦的反,老老实实做大秦的顺民,都能活下来。
  只是朱家的子孙何止千万?谁敢保证其中没有几个心存不甘呢?大秦才定鼎几年,朱明曾坐拥近三百年的天下,心念朱明的人还是有不少的。
  如果方方面面都算下,有能力而且有动机的人还真不少,要在两天内查个水落石出,难啊!
  黄连山与何宁宗反复讨论着,外头突然有黑衣骑匆匆来报:“禀报指挥使,都佥事,李过攻取全椒,打出。。。。。。。”
  “打出什么?说!”
  “打出。。。。。。。。打出天子驾崩,大顺复兴的口号。。。。。。。”
  听了这话,黄连山何宁宗对望一眼,没有比这更糟的了,也不知道皇帝听了这样的消息,会何等震怒!
  黄连山想想心里就发寒,他忍不住大喝道:“来啊,把程兴给押入死牢,大刑伺候!”
  要不是程兴出错,没把人看住,何至于有什么“天子驾崩,大顺复兴”的口号?想到这次夜不收连连出错,黄连山拔刀自刎的心都有。就在此时,他心中突然一动,喃喃地说道:“他们怎么都在散布相似的谣言。。。。。。。”
  何宁宗还没有反应过来,诧异地问道:“老黄你想到了什么?”
  黄连山突然猛拍自己的额头,失声道:“不好!他们在宫中有人,陛下有危险。。。。。。。。”黄连山惊慌失措地奔出衙门,翻身上马便向皇宫疾冲而去。。。。。。。。

  ps:鞠躬感谢沈半0o高亭、墨轩001、华夏~黄帝、~虎虎~、卡美西斯、回梦人生、鹰刀★、幻龙男孩、紫剑峰玄、冷№1、吾聊头顶、engima^^、小阿呆、抽刀断油 的月票或打赏,谢谢!
  一张存稿也没有,什么时候码出来什么时候更,所以有点乱。说实话,俺本身不是会玩阴谋的人,写这些很吃力,可谓是绞尽脑汁,还有很多情节把握不准,大家的支持我感激在心,但这个时候真的难以加更回报诸位,在此致以诚挚的歉意!
  。(未完待续。。)


第1125章 乱局

  黄连山突然猛拍自己的额头,失声道:“不好!他们在宫中有人,陛下有危险。。。。。。。。”黄连山惊慌失措地奔出衙门,翻身上马便向皇宫疾冲而去。
  他之所以突然有些论断,是因为他曾暗中查过太医院,以期能证实皇帝是不是真的身有暗疾。
  而他之所以暗中查证此事,是因为南京城一夜之间,流出一个皇帝有疾的传言,这个传言有板有眼,绝非空穴来风,至少太医官密议皇帝病情一节,若非宫内有人,绝对不可能知道。
  朝中大臣以及开国勋贵在宫中安插眼线,这其实不是什么新鲜事。这么做通常不是要谋害天子,毕竟外面的人是进不了宫的,宫里的人,有几个有胆帮你去谋害皇帝?能在重利之下,帮你传递点琐碎的消息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而这些琐碎的消息,对宫外的人来说,却有大作用。这能更及时地了解到皇帝的喜怒哀乐,以便投其所好,或者趋利避害。
  因此,在那天传出天子有疾的消息时,黄连山对此并没有太在意。
  但现在回头一想,突然意识到不对劲。这股幕后的势力,散布谣言,刺杀太子,嫁祸李过,意在闹得天下大乱,好从中浑水摸鱼。
  既然如此,他们的眼线就不是一般权贵安插的眼线可比,而一定会想尽办法,谋害皇帝,因为没有比谋害皇帝更符合他们的利益了。
  黄连山想到这些后,可谓是胆颤心寒,一刻也不敢稍待。他不断抽打着战马,狂奔过阴雨霏霏的大街。幸好现在已经戒严,街上除巡逻的士兵,没有普通的百姓,可以纵马狂奔。
  承天门上,甲士林立。炮口森森,横斜交织的雨幕,让整个大秦宫变得一片苍茫。
  华盖殿里,蒙轲、马永贞、刘猛、狄中行、霍胜、凌战、赵坚、阎应元、秦祚明等身经百战的武将皆是一身铠甲,让华盖殿显得寒气森森。
  文官方面,则只有司马安、路振飞、李源、杨廷麟、刘伯全在场。
  另外还有一个白发苍苍的秦良玉,身边放着龙头拐杖,神情肃然。
  兵部尚书何亮正在念着一份大顺军旧将的名单。念完之后,对秦牧说道:“陛下,所有营级指挥使以上的名单都在这里了。共有五十三名。”
  一个营就有500人马,设指挥使1名。
  原来大顺军前后共有二十万左右的大军转投大秦,如果不是大力肃整,营指挥使将级别以上的将领超过500人,即便经过了整编,现在细数下来,现在营级指挥使以上的将领还是有53名之多。
  其中李过、高一功、袁宗第、郝摇旗、田见秀、刘体纯、刘芳亮、梁涛、李来亨、张鼐、吴汝义、党守素、蔺养成、王进才、牛万才、李友、贺篮、 刘汝魁、马重禧、张能、田虎、杨彦昌等人,当年在大顺军都可是独挡一面的将领。
  听完何亮的统计数据,秦牧心头有些沉重。这次事件。不象明初朱元璋杀功臣,事前作了精心准备。相反,自始至终,秦牧是非常被动的。对此也没有什么准备。
  现在李过袭取了全椒县,公然打出什么“秦牧已死,大顺复兴”的口号。
  大顺朝在普通民众中虽然没有什么号召力了,乍看打出“大顺”的旗号没有什么用。
  但看看这些名单。你就会发现,李过这一招其实非常阴损;
  当初投奔秦牧的大顺军经整编之后,至少还剩下五六万之多。普通士兵的容易被洗脑。而已已经被打散,所以这不是关键。
  关键在于那些大顺原来的大顺朝的文官和武将,诸如上面罗列到的那一大批将领都是大顺军出身。
  现在很多人其实已无心跟着造反。但李过打出“大顺”的旗号后,所以身上曾有“大顺”烙印的人,都难免会遭到猜疑。这会逼得那些本来已经不想造反的大顺军旧将,不得不跟着造反。
  说白了,李过打出这个旗号,不是为了号召普通百姓跟他造反,而是要逼那些原大顺军将领跟着他造反。
  这是一种难以解释的事情。你是大顺军旧部,现在原大顺军的“太子”李过扯起大顺军的旗帜,招呼原来的旧部一起造反了。
  我是皇帝,我对你说:你不用怕,我相信你不会跟着李过造反的,我不会对你怎么样的。
  你相信我说的吗?
  你说你相信。
  我又真的相信你相信我的保证吗?
  你又相信我相信你说的相信吗?
  绕来绕去,晕了吧?到最后实际谁也不信谁!
  “陛下,如今刘体纯、蔺养成、王进才、牛万才、李友、贺篮、刘汝魁、马重禧、张能等人已经收押,郝摇旗、刘芳亮、田见秀等人也已经被软禁在府中。”
  秦牧想了想说道:“对刘体纯例行地询问一下,就放出来吧。再则,立即召顾君恩、宋献策觐见。”
  “是,陛下。”
  “陛下,眼下最为可虑的是高一功和袁宗第二人。袁宗第镇守闽南,高一功坐镇青藏,都有重兵在手,其中对袁宗第方面,已经电告福州,暂时解除他的军职,但目前尚未有确切消息传回。
  高一功方面更为可虑,高英桂已经失踪,极有可能已经身在李过军中。高一功身为高桂英亲弟,领有一万五千大军镇守青藏,目前电报只通至兰州,难以及时电告青藏解除高一功兵权。
  一旦高一功先一步得到消息,极有可能纠集吐蕃各部,俯冲关中。若真如此,则成大患矣!
  为保万全,臣建议除了电告兰州,派人立即上青藏解除高一功兵权外,还要电令镇守关中的秦翼明,先行调兵往兰州。再命瓜州的李定国也做好应变准备。
  除此之外,五十三人名单中的其余人等,也要及时解除军权,先行看押,待事态平定之后再行甄别区处。”
  现在唯一可幸的是有了电报,这可以给秦牧抢到很多时间。比如高一功那边,消息要靠人口口相传到青藏,总需要个把月时间,而现在电报已经通至兰州,秦牧就可以电告兰州,先一步遣人上青藏解除高一功的武装,在时间上会快上很多。
  只是,这其中也有不小的麻烦。高一功是镇守一方的将领,如果是秦牧从南京遣使带着圣旨去解除他的兵权,那自然是名正言顺,青藏的兵马不敢有异议。
  现在的问题是,秦牧可以电告兰州,却无法给兰州一份盖有玺印的圣旨。没有圣旨在手,当地驻军是不认你的。凭你一张嘴,就想解除坐镇一方的大将的兵权?
  这只有派人去出其不意,强行把高一功先拿下才行,这就难免存在巨大的风险。毕竟镇守一方的大将不是什么人想拿下就拿下的。
  这种情况下,兵部尚书何亮建议让西京的秦翼明、瓜州的李定国做好应变准备,就是非常有必要的事了。
  秦牧让何亮处理这件事之后,立即沉喝道:“凌战!阎应元!”
  “臣在!”凌战和阎应元立即出班,身上铁甲铿锵。
  “朕命你们各率五千骑兵,兵分两路,全力围剿李过!”
  “臣遵旨!”
  根据情报,李过实际也是被人逼着仓促起事,目前手上的兵力只有七百人,攻下全椒之后,学原来那套,开仓放粮,想招兵买马,结果没有一个百姓主动去领取粮食。
  如今普通老百姓家中都不缺粮,谁稀罕你开仓放粮啊?
  唯独让人担心的是李过打出的那个“秦牧已死,大顺复兴”的口号,对不明真相的百姓很有震撼力。秦牧这个皇帝在平常百姓心中就是天,秦牧如果死了,那也就是天崩了。
  在这个时候,一个谣言传得沸沸扬扬时,你没有电视新闻,也不能上网,那么怎么查证谣言的真假呢。
  答案是:查证不了。
  所以一个口号,在这个年代有着难以想象的煽动力。什么“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什么“闯王来不纳粮”,信者无数。
  现在,作为一个普通的百姓,如果身边每个人都在传说皇帝已死,可能多数人是会信的,那后果将很难设想。
  兵马未动,舆论先行,看来现在首要之务,是要先打好一场舆论战啊!
  华盖殿外天色沉沉,阴雨蒙蒙。
  这时一个小太监给秦牧一杯茶,他躬着身,举茶过顶时双手微微地颤抖,秦牧现在哪有闲心留意这些,接过茶,拿起杯盖撩了撩水面便喝。。。。。。。。。



第1126章 开始围剿


  秦牧茶刚要入口,殿门刚好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听到殿外传来黄连山焦急的呼声:“陛下!陛下!罪臣有要事求见陛下。。。。。”
  秦牧放下茶杯,让殿门的小太监宣黄连山觐见。奉上茶水的小太监躬着身,倒退到殿角侍立着。
  黄连山得到准许,匆匆进殿,环顾了殿中的大臣一眼,向秦牧大礼参拜道:“罪臣黄连山,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黄连山,你可是有什么进展呐?”
  “启禀陛下,臣怀疑宫中有逆贼的内应,恳请陛下立即下旨彻查宫人,找出内奸。另外,陛下与皇后以及各位皇子公主的饮食起居,也要由可信之人专门打理,以防奸人投毒。”
  “那你告诉朕,谁是可信的人?”
  “这。。。。。。。臣罪不可恕,请陛下治罪,请陛下治罪。。。。。。”黄连山无言以对,只能伏在地上不断地叩首,额头碰在地上呯呯直响。这次如此被动,夜不收失职之罪不容推脱,皇帝这话问得诛心啊!
  “黄连山,你还有两天时间,滚吧!”
  “陛下!陛下啊!臣自知罪不可恕,然这次臣请陛下务必听取臣的建议,立即彻查宫人。陛下,有关陛下龙体欠安的谣言一夜间传出,而且吴院正等多名太医官诊议陛下症状之事传得有板有眼,若非宫中有奸人,这些晦秘之事,不可能传出去。据此,臣恳请陛下降旨彻查内奸。”
  殿中的大臣听了黄连山这番话,暗暗为之色变。不管他们心里怎么想,都纷纷站起来,拜请秦牧彻查后宫。
  韩赞周是随太子秦业去了江阴。且受伤了。
  秦牧本想让牛万山负责彻查此事,但略加思索之后,否决了。这后宫之中,谁才适合干这事呢?皇后杨芷是个本性纯良的人,没什么心机。让她查的话,查到猴年马月估计也查不出来。剩下的云巧儿、李香君。。。。。。。算了。
  秦牧决定用一个谁也不可能想的人来负责彻查此事。他叫来李双儿,轻声吩咐了几句,李双儿不可置信的睁大双眼,但不敢多说一句,匆匆往后宫去了。
  黄连山这才放心地退去。
  海军大都督狄中行接着说道:“按陛下旨意。前往江阴接太子殿下的四艘飞剪战船已经启航。”
  对此,秦牧只是点点头,他相信军事佥事官不停地洗脑,加上自己在军中的威望,绝对不至于众叛亲离,个个都反自己。
  他在心里不停地告诫自己,现在最需要的是相信,虽然这很难,但必须相信。
  当然。夜不收这次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必须慎重考虑,这已经不是单靠信任就行的了。鸡蛋不能全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啊!
  秦牧已经暗自决定,要将夜不收作一个拆分。另外成立一个内务司。这样即便一个情报系统出问题了,还有另一个在正常运转,同时又能起到相互监督制约的作用。
  司马安心中犹豫了许久,还是说道:“陛下。暗怀谋逆之心的人,或许难免会有,而且从他们所为来看。也为此精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