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扬天下-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的准噶尔部控制了漠西、漠北、西域,疆域非常大。康熙帝被迫3次亲征,起举国之力,用了二三十年时间,耗费了无数钱粮,才溃败噶尔丹。
  而现在,大秦是农耕民族建立的帝国,与游牧民族天生就比较对立,对此,秦牧有着清醒的认识。
  有了来复枪并不见得就万事无忧了;草原之辽阔有数万里,除非你有全球鹰,否则进去了有可能连敌人都找不到。
  从辽东到西域,何其漫长,如果处处设防,先不说防不防得住,光是本身巨大的消耗,就能让大秦不堪重负。
  而现在,秦军还不适应草原上的寒冷,在这样冬季什么也做不了,刚刚完成北伐的大秦,也没有余力大举扫荡草原。
  司马安对蒙古也是非常警惕,他与随行大臣再次捉请秦牧,赶紧回南京登基称帝。现在万众期盼,若再拖下去,反而会让天下人失望,尤其是官员和三军将士。
  先登基称帝,把名份坐定,集正统大义于一身,才能名正言顺,才能集起军心民意,到时有什么变数,也好集举国之力应付。
  秦牧也觉得他们说的有理,于是决定第二天便返回南京。
  临回南京前这天晚上,天又下起了雪来,西京再次变得白茫茫一片。
  西京的宫殿还没开始兴建,秦牧暂时驻驾于原来的秦王府里。
  黄昏时回到王府后院,大玉儿等在大红的宫灯下,连忙上来帮他解下厚重的外套。
  花厅门垂着帷幕,隔住了外面的寒潮,地砖下通有供暖的管道,让整个厅内温暖如春。
  替秦牧解下外套后,大玉儿走到她面前跪下,脸带喜色地叩首道:“奴婢谢过秦王不杀之恩,此大恩大德,奴婢今生来世做牛做马。。。。。。。。”
  “行了。”秦牧心中有事,不愿提这个。
  这次他虽然把福临也押去陵前“献祭”了,但最后却没有杀这个小屁孩,只是贬为庶民,南京安置。
  大玉儿自道这些日子以来,一番心思没有白费,得尝所愿的她“做牛做马”自然是心甘情愿。
  秦牧往宝蓝色云龙捧寿坐褥的禅椅一坐,向大玉儿招招手,随口问道:“青藏的固始汗虽然承认了漠西准噶尔汗巴图尔的盟长地位,但巴图尔要指挥他恐怕还是不容易吧?”
  “是。。。。。。是的。”
  大玉儿没料到他会突然问起此事,有些愕然。
  秦牧喃喃道:“在什么情况下,固始汗会听从巴图尔的号令呢。”
  “秦王。。。。。奴婢不知道。。。。。。不不不,奴婢料想,巴图尔想让固始汗完全听令于他可能性不大,但是。。。。。。。。”
  “说吧。”
  “但是固始汗如果觉得自己无法独自面对大秦的威胁的话,就有可能与巴图尔真正结成同盟。毕竟当初攻打青海地区的却图汗时,巴图尔是一起出兵,帮助过固始汗的,正因为如此,俩人的关系才没有破裂,得到青海地区的固始汗,随后也主动返回漠西参加了巴图尔召开的各部首领大会。”
  秦牧轻蹙了一下眉头,固始汗现在基本控制了整个西藏,被他高高架起,世俗大权皆掌握在他手中,手下兵马保守估计已经多达五万。
  而准噶尔部的巴图尔汗则控制了整个漠西蒙古,如果聚集起整个漠西的兵力,更是多达七万。
  在原来的历史上,正是准噶尔一举灭亡了西域的叶尔羌汗国,后果还与康熙大战了几场。当时似乎只有准噶尔一部在与康熙作战,如果加上一个固始汗的话,只怕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照眼前的形势,大秦最好是先离间固始汗与巴图尔汗,防止两部结成真正的同盟。
  可之前为了争夺西宁这个战略要冲,秦军已经与青藏的固始汗干了几仗,可以说这梁子已经结下了。
  以大玉儿心智,自然能猜到秦牧在担心什么,但她却不会胡乱表达意见,让秦牧觉得自己太聪明不是什么好事。
  秦牧也不用她提醒,因为秦军不适应高原的寒冬,反正暂时不可能大举攻打西宁了,他决定明天派个使者,先去与固始汗和谈,能化干戈为玉帛,暂时稳住青藏最好。
  如果不能,至少也要先打探清楚西藏的情况,以后好作应对。



第658章 返南京(求推荐票)


  秦牧离开西京长安,返回南京的时候,天空又飘起来纷纷的雪花。
  据当地的老农说,这样的大雪对田里的麦苗生长是有利的,这就是所谓的瑞雪兆丰年。
  但对驱驰万里,一路返回南京的秦牧一行来说,却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
  将士铁衣冷难着,玄色旌旗冻不卷。战马啸西风,口中吐白雾;稍远处的山野,因飘落的雪花让视线变得很模糊。
  秦牧掀起半边车帘,望着苍茫的山岭,揉了揉发僵的脸颊,心里颇为感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靡靡。自己这般辛苦驱驰万里,北上西来,顶风冒雪是为了哪一般?
  其实,秦牧也知道自己完全可以窝在南京,坐镇后方,得闲时还可以与妻儿共享一下天伦之乐。
  只是,秦牧还是选择了万里驱驰。除了想亲自了解一下北方的情况,或许他更怕自己会象历代的帝皇那样,糜烂在深宫之中吧。
  在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中,象辽、金等朝,皇帝实行的多为“行国统治”,皇帝在于春夏秋冬四季,在各个京城来回轮驻、狩猎,国家的最高机构始终处于一种流动的状态。
  中原王朝实行的是“城国统治”,虽然也常设数京,但皇帝一但窝进深宫之后,就长年不出宫门。
  这两种统治方式,无疑各有优劣,“行国统治”对加强各个京城所辐射的地区的统治,有着深远的意义,还能让皇帝“行万里路”。
  “城国统治”的其他好处且不说,它有利于确保皇帝本身的安全是最明显的,而皇帝的安危,往往就是整个国家的安危。
  但“城国统治”不利的一面也是显而易见的,皇帝终年窝在深宫里。不但易于腐朽,而且容易被大臣糊弄;
  一个长年不出深宫的人,对天下的实际情况了解有限,一切全凭臣子上报。
  秦牧不想这样,所以他选择了行万里路,只是这样真的很累,甚至还会遭到很多大臣的反对,他们会拿“秦王安危为重”的理由来反对,也有的说是“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当然。免不了在些官员是觉得这样一来“秦王不好糊弄了”,只是这样的理由说不出口而已。
  他靠在车窗上,望着原野上的风雪,心中莫名有些感慨,幽幽一叹:“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众香拱之,幽幽其芳。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以日以年,我行四方。。。。。。。。。。雪霜茂茂。蕾蕾于冬。君子之守,子孙之昌。。。。。。。。”
  行到洛阳时,燕高飞来禀报了一个喜讯,半个月前卞玉京顺利产下一女。
  这或许让很多人有些失望。特别是卞玉京自己,估计是最失望的一个。这个时代的人重男轻女,一个女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往往是母凭子贵。
  秦牧倒是挺高兴。他虽然也希望多有几个儿子,但自觉还年轻,以后多生一点就是了。所以是儿子还是女儿,他不是很在意。
  一路上,他就开始琢磨给女儿起个什么名字,这和当初长子秦业一岁多了,他还没给起名字相比,待遇还真是不一样。
  可琢磨来琢磨去,想得多了,反而这也不是那也不是,这都到开封了,还没能把女儿的名字定下来。
  到了开封,自然要把红娘子一起带上。
  她怀孕四个月时间,天冷穿的衣服多,融着衣服还看不出她的身材有太大的变化,只在退去衣服才能发现小腹已经微微鼓起了;
  就秦牧所知,女人怀孕前三个月是胎儿形成和成长的关键时期,所以要特别注意,要避免过于劳累或做激烈的动作,以免流产。到了第四个月,反而没那娇气了。
  总之,趁这个不太娇气的阶段,带她回南京正合适,秦牧提前让人赶制了一辆装有减震器的马车,还在车上铺上了三层软垫。
  红娘子躺上去后,半个身子顿时陷了下去,她不禁嗔道:“秦王,这也太软了,妾身都陷着翻不了身了。”
  秦牧呵呵一笑,自己躺上去试试,果然是太软了,身体陷下去太多,导致翻身都有些困难,“老韩,快让人撤掉一层软垫。”
  “喏!”韩赞周赶忙照办。
  嗯,这下好多了,轻软暖和的丝绸被子往红娘子身上一盖,秦牧还细心地帮她把被角一处处的掖好。
  红娘子看着他的动作,恍惚间觉得他不象一国之君,就是一个体贴的夫郎,心里甜甜的。
  “妾身没那么娇气的,妾身可是。。。。。。。。”
  “有孕在身的人。”
  秦牧迅速抢断,硬把“有武功在身”篡改为“有孕在身”。红娘子不禁道:“官字两个口,妾身说不过你。”
  “莺儿这回可说错了,我不是官,是君,只有一个口。严格来说,现在你才是官,我才是受害者。”
  红娘子被他逗得呡嘴轻笑,主动翻身侧卧搂着他,轻吻着他的脸颊,“秦王,妾身。。。。。。想你了。”这样带着丝丝依恋的话,红娘子还是第一次说。
  秦牧能感觉到,她怀孕之后,整个人变了许多,变得温柔了。
  “莺儿,让我查检一下,这是你吗?”秦牧装着要解她衣扣。
  若是以前,红娘子免不了要把他的手打开,这回却是由着他,反而把他搂着更紧些,生怕他突然不见了一般,双唇轻吻着他的耳垂,依恋之态愈浓。
  南返的路上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不过因为顾及红娘子,行程慢了一些。回到南京时,已经是十一月下旬。
  和刚刚收复的中原不同,一接近南京,那繁华景象便扑面而来,路边的村舍中,可以看百姓在筛谷舂米,或在屋内檐前纺纱织布,辛勤劳作,村舍之间鸡犬相闻。
  在通往城里的路上,有士兵扛矛巡察,往来车马络绎不绝。
  临近城市时,随着人流、屋舍逐渐增多,路边开始出现了畜禽交易市场,一片片的屋舍和棚栏上,分别高挂着“牛行”、“猪行”、“羊行”、“驴行”、“鸭鸭行”等招牌。
  因为牲易市场比较脏乱,是不能进城的,只能在城外交易。
  此时南京的南郊俗称南乡,乃农副业生产的重要基地。“南乡猪”、“南乡米”、“南乡鸭”、“南乡鸡”等特产都甚为有名,湖熟板鸭更是脍炙人口。
  总之,尚未进城,就能看到一派繁华热闹的市井景象,即便秦王今日还京,也没能对市井上的交易造成太大的影响。
  秦王北伐凯旋,这是何等大事,留守南京的文武百官,自然是早早准备好了隆重的迎接仪式,鼓乐合奏,法驾卤簿齐出,百姓也自发夹道相迎,到处是人潮涌动。
  南京的许多商家自发拿出鞭炮燃放,弄得跟过年似的,呛得秦牧一脸的烟灰,不过场面十分喜庆热烈。
  儿子秦业还手书了五字“父王辛苦了”,这家庭作业式的见面礼,秦牧一看,便知道这是杨芷教的,不写什么文治武功,却写这五个字,弥漫着的是一种家的温情。
  “哈哈哈。。。。。。”秦牧抱起儿子,朗声大笑,这五个字可真比那些歌功颂德的话语更让他开心。
  文武百官和万千百姓看着这父慈子孝的画面,也都不由禁露出微笑来。
  有些官员更少不得要大夸秦业聪慧仁孝,毕竟这可是嫡长子,看上去秦牧对这个嫡长子也很喜欢,那太子之位几乎是不会旁落的了,有机会多夸几句总不会有错。
  因为秦王的回来,南京增添了无限的喜庆,人们传颂着秦王的文治武功的同时,心中也更安定了。没有秦王坐镇的南京城,让人让感觉有些不踏实,前阵子还在人传说秦王要迁都关中,现在这些传说终于可以平息了。
  大家开始热切地期盼着秦王登基大典的日子到来,开国皇帝的登基大典与后世之君不同,普通百姓也是有机会远远观看的,这可是千年一遇的盛事。

  ps:求订阅,求点推荐票,这个星期没有版面推荐,订阅量减少了很多,无力感。。。。。。。
  。(未完待续。。)


第659章 金碧辉煌


  秦牧在文武百官簇拥下进城。一进正阳门,远远就看到巍峨耸立的宫殿群。由于宫城地势被整体填高了很多,坐落其上的新宫殿群显得越发雄伟恢弘,气势磅礴。
  错落有致、层层叠叠的金黄色瓦面,在阳光下反射着瑰丽的光芒,看上去就象是用黄金修成的宫殿耸立在云端。
  正因为如此,南京的百姓如今私下里已经将这座皇宫称作金宫。
  走进大秦门,就是如同广场一般的御街,御街东西两侧是翻修一新的六部衙门和五军都督府,光看这些,已经给人一种新朝新气象的感觉了。
  “黄振林何在?”秦牧高声问道。
  黄振林现在只是工部主事,在群臣之中职位不算很高,所以落在后面,听到秦牧询问,众臣连纷纷望向他,多少带有些羡慕之色。
  黄振林越众而出,淡定地一揖道:“臣黄振林,恭听圣旨。”
  秦牧含笑道:“这宫殿是由你主持修建的,今日就由你带本王与众位大臣观瞻一翻吧。”
  “臣遵旨。”黄振林又是抱圆一揖。
  秦牧与众臣一边听黄振林介绍,一边前行,过了御街,踏上汉白玉雕栏的外五龙桥,进入午门,午门内是内五龙桥,桥北是一个宽敞大气的广场。
  雄伟壮丽紫宸殿,也就是俗称的金銮殿就伫立在广场中央。
  大殿光是台基就高达四丈,远远望去,背倚蓝天,高大雄浑,慑人心魄。
  紫宸殿前有翔云、棲霞两阁,阁前有钟楼、鼓楼,是朝会之时,上朝的百官在监察御使的监察下。立于钟楼下等候进入朝堂的地方。
  殿前有三条“龙尾道”,是地面升入大殿的阶梯,龙尾道分为三层,两旁有汉白玉石栏,上层扶栏镂刻螭头图案,中下层扶栏镂刻莲花图案,这两个水的象征物,既符合大秦水德,又有袪火之寓意。
  金銮大殿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长21丈,宽12丈,连同台基通高近12丈,也就是将近40米高,显得雄伟无比。
  殿内正中那高高的丹陛之上,两陈设日晷、嘉量各一,铜龟、铜鹤各一对,铜鼎18座。龟、鹤为长寿的象征。日晷是计时器,嘉量是的标准量器。二者都是皇权的象征。
  丹陛中间是九龙金漆宝座,宝座两侧排列6根沥粉贴金云龙图案的巨柱,所贴金箔采用深浅两种颜色,使图案突出鲜明。
  宝座前两侧有四对陈设:宝象、甪端、仙鹤和香亭。宝象象征国家的安定和政权的巩固;甪端是传说中的吉祥动物;仙鹤象征长寿;香亭寓意江山稳固。
  宝座上方天花正中安置形若伞盖向上隆起的藻井。藻井正中雕有蟠卧的巨龙。龙头下探,口衔宝珠。
  这座金銮大殿,秦牧非常满意,这座大殿不但比北京的金銮殿更加恢弘。而且样样是崭新的,没有北京紫禁城那股阴郁之气,
  紫宸殿后是宣政殿;
  宣政殿通常是作为皇帝日常朝见群臣。听政的地方。大殿东西两廊在门,东为日华门,西为月华门,门外是一些近臣办公的机关和史馆、书院。
  宣政殿后是华盖殿。
  华盖殿是皇帝的便殿,皇帝可以在便殿接见重要或亲近的臣属,办理政务,在便殿办公可以免去在宣政殿办公的繁文缛节。
  紫宸、宣政、华盖,组成了前朝的三大正殿。
  三大正殿两侧,东有文华殿、文昭阁,慈庆宫,西在武英殿、仁智殿、武成阁等。还有诰敕房、内阁、制敕房、六科廊等众多机构。
  整个前朝可谓是殿阁连云,恢弘壮丽,磅礴大气。
  至于后廷,对不起,除了秦牧之外,所有男人止步。你不想止步也行,请先挥刀自宫。
  其实就算让大臣们进后廷参观,大家也走不动了。因为规制宏大,各个大殿距离远,这庄严的皇宫,又禁止骑马,参观完前朝几座大殿,大家已经累得够呛了。
  这其中,唯在黄振林神采奕奕。在参观各个大殿的过程中,秦牧前后夸了他三次,让不少大臣羡慕不已。
  秦牧吩咐下去第二天大宴群臣之后,才回原来的王府。
  杨芷带着云巧儿、顾含烟、李香君等女,早在后院等着,秦牧回来,杨芷领头拜见,一个个眉梢带笑,眸中却含着热泪。
  秦牧上前扶起杨芷,见她眼中的泪珠终于忍不住滑落下来,忍不住紧紧搂住她轻声说道:“娘子,为夫回来了。”
  杨芷先是挣扎一下,随后抛开顾忌反手搂着他,泪中带笑地唤道:“夫君。。。。。。”
  “哈哈哈。。。。。。好了,为夫督师北伐,驱驰万里,凯旋归来,这个嘛,在大臣面前不好自夸,在自己家里,为夫可得好好慰劳一下自己。”秦牧说到这,突然听到一声婴儿啼哭,女儿两个字掠过脑海,他又是哈哈一笑,“咱们大秦的公主呢,抱上来,我瞧瞧。”
  卞玉京把女儿抱上来,转眼间,女儿差不多两个月大,粉嘟嘟的,煞是可爱,可惜不给秦牧这个当爹的面子,见面就哭个不停。
  “哎哟,我的小公主唉,你还要给爹爹来个下马威不成,好了,好了,别哭了。。。。。。。”秦牧把女儿抱过来哄着,可惜无论他怎么哄,就是哄不住,小家伙哭声那叫一个洪亮。
  秦牧无可耐何,只得把女儿交给奶娘。
  接下来,对众女自然少不得一一温言几句。倒是巧儿这丫头,大半年不见,身量又长高了不少,婷婷玉立,俏丽生辉,那双眼眸儿越发明亮动人了。
  “杨家在女初长成,养在深闺。。。。。。。。。”
  “人家才不要做杨玉环。”不等秦牧说完,巧儿立即俏然答道。
  “哈哈哈。。。。。”
  大家怜惜他刚刚回来,身上劳累,说了一会儿话,就暂时散去。杨芷赶紧让莫莫若若姐妹俩侍候他沐浴,洗去一身风尘。
  然后秦牧在后院花厅开家宴,把众女一起叫来用餐,又是一番欢声笑语,众女分别上来敬酒,庆贺北伐大捷。
  夜里秦牧宿在杨芷房中,夫妻俩久别胜新婚,杨芷腻在他怀里,宫灯映着她脸上未退的红晕,让她少了几分端庄,女人味更浓了。
  “娘子,离钦天监选定的登基吉日只有十天了,明天咱们就先搬到新宫去住。”
  杨芷搂着他,迟疑地说道:“夫君,有件事妾身要跟您说。”
  “嗯,娘子你说。”
  “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