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扬天下-第1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蒙轲令旗一摇,胡守亮五千骑兵随之杀出,向敌方骑兵迎撞而去,无数的铁蹄敲击着地面,山川摇撼,大地震眩,两支骑兵以惊心动魄之势撞在一起,撞得杀气排空,激射如潮,那瞬间,敌我双方不计其数的人落马,然后被狂奔的马蹄踏成肉泥。
  而就在这时,敌军的几千骑兵以令人难以置信的形态,竟然分裂开来,但见其后面约两千人马飞一般划出一道弧线,绕过正面的胡守亮的部,向秦牧所在的山坡杀来;
  而领兵之人赫然是清军主帅尼堪,紧随他身后的两千铁骑全部是鞑子的旗兵,个个凶狠如狼,虽只两千骑,却卷起烟尘漫漫,势若狂潮。
  巨大的战场上,秦军凭着优势的兵力和昂扬的斗志,本已取得压倒性的优势,然而,当这两千敌骑舍弃同伴,孤注一掷的向秦牧所在的山坡冲来时,所有秦军都不禁为之一滞,为秦牧的安危担起心来。
  现在秦军几乎所有兵力都投入战场了,秦牧身边只剩下五千骑兵,五千对两千,看似兵力上还占优,但凭心而论,此时的秦军骑兵在战力上不及真正的鞑子这是事实。
  敌骑汹涌而来,身材魁梧的尼堪一马当先,一往无前,顾君恩等文臣神色大变,宋献策忍不住惊叫道:“快保护秦王先走!”
  “走?往哪儿走?”秦牧厉喝一声,大吼道,“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你当这是喊着好玩的吗?敢乱我军心,斩!”
  “秦王。。。。。。。。。”
  秦牧冷冷地横了宋献策一眼,转身拔起自己黑色的王旗递给牛万山,然后迅速翻身上马,拔出巨阙剑向山下一指,厉吼道:“有敌无我,杀!”
  黑色的王旗,飞扬的金龙,带着一片黑色的洪流,从山坡上席卷而下,势可排山倒海。
  蒙轲马背上横着丈八大刀,郭云龙握着一双巨锤,外加雄壮的牛万山、李式等人,就象一群门神,紧紧护着秦牧。
  五千铁骑顺坡冲下,不断地加速,如风飞云涌,而尼堪的两千人马同样把战马的速度提到了极限,嗷嗷叫着冲来,他已经孤注一掷,只有迅速击杀秦牧,才能力挽狂澜于既倒。
  两军如乌云飞掠,呼啸而来,近了,更近了,鞑子嗷嗷的兽吼,雪亮的马刀,森森的白牙,桀骜的眼神,冰冷的杀机已尽收眼底。。。。。。。。。。。

  ps:转眼又是月中了,日复一日坐在电脑前码字,这样的日子坚持了好几年,难免有些倦怠,这时候就要依靠各位兄弟的支持了,请兄弟们再给些动力吧,顿首再拜!
  。(未完待续。。)


第348章 带血的呐喊


  五千铁骑顺坡冲下,不断地加速,如风飞云涌,而尼堪的两千人马同样把战马的速度提到了极限,嗷嗷叫着冲来,尼堪已经孤注一掷,只有迅速击杀秦牧,才能力挽狂澜于既倒。
  两军如怒海奔涛,对撞而来,近了,更近了,鞑子嗷嗷的兽吼,雪亮的马刀,森森的白牙,桀骜的眼神,暴起的青筋尽收眼底。
  就在两军进入一箭之地时,尼堪暴喝而起,力挽长弓,三箭连珠,雷奔射来,射的不是秦牧,却是撑旗的牛万山。
  好个牛万山,暴吼而起,精钢打制的旗竿在他手中运转如飞,巨大的旗面翻卷而下,赫然将尼堪射来的三箭尽数拍飞。
  秦军顿时暴出雷鸣般的喝彩,便是鞑子箭雨袭来,漫空呼啸,意气仍不减分毫。
  轰!两股奔泄的铁流如彗星互撞,一时天崩地裂,攻势之迅猛,如雷鸣闪电,激起的血花飞洒如幕,厮杀声令天地为之震撼。
  蒙轲一柄长刀挟着开天辟地之威狂劈而下,尼堪挥刀来挡,“当!”的一声,火花四溅,声刺耳鼓,两马一错而过,尼堪凌厉的脸上露出一抹狰笑,狂刀一旋,势如闪电横砍向秦牧。
  “找死!”秦牧长啸一声,巨阙剑疾扫而出,另一边,牛万山也怒吼如雷,精钢旗竿呼啸着扫来。
  尼堪大惊,锵!一声铮鸣,沉重的巨阙剑斩过,尼堪的刀生生被斩成两截,抛射半空,他庞大的身躯顺势滑向马背一边,快着猿猴,避过牛万山那一扫之威。
  尼堪万没想到秦牧的宝剑如此锋利,一击不中反而被毁了兵器。只有抽出铁弓硬挡接踵砍至的秦军刀枪,狼狈之极。
  此时两军不断相互凿穿着,交撞之间,敌我双方不断有人落马,金戈铁马轰鸣如雷,刀光剑影飞舞如雪,惊沙入面,利镞穿骨,到处是血肉横飞的杀戮;
  蒙轲勇不可挡,一把长刀挥霍横斩。一个个迎面之敌被斩成两断,血肠飞舞,郭云龙那双巨锤出则暴头,敌人的头颅就象被击爆的西瓜,炸裂飞散,令人惊心动魄。
  而秦军之中,同样是落马纷纷,凶悍的鞑子掀动一幕幕的腥风血雨,一条条断肢残臂飞向天空。一声声惨叫动人心魄。
  坠马之人不论生死,瞬间都会被暴乱的铁蹄踏成烂肉,坡上的战鼓再次响起,无数的战马在嘶鸣。白刃相交,宝刀摧折,每一个人都在浴血拼杀,天幕沉沉。腥风肃煞,败马号鸣向天悲。
  在杀戮如潮有战场上,再一次响起了秦军那无限悲壮的歌声: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天下纷扰,何得宁康?
  秦有锐士,剑有锋芒。
  气吹昂月,力射天狼。
  黑衣玄甲,横扫八荒!
  凯旋归日,再贺我王。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粗犷的歌声有如天神怒吼,又象万兽嘶鸣,那面黑色的王旗在战场上高高飘扬,飞驰如电,秦军所有的血气都被激发了出来,赳赳如虎,争相杀伐,黑色的浪潮不断推进。
  秦牧称王后,听从大臣们的劝谏,没有再亲入过战场。或许是知道自己亲入战场的机会越来少,或是这腥风血雨的杀戮激活了身体里的冷酷,他不断催动着战马,四蹄飞扬,逐渐脱出蒙轲等人的守护;
  一个满脸虬须的鞑子自道有机可乘,凶猛的斜冲而来,闪烁的马刀带着浓烈的血腥味狂砍而来。
  “秦王小心!”李式大喊。
  秦牧不避不让,举着沉重的巨阙剑,暴啸一声怒劈而去,锵!宝剑直摧敌刃,余威不减,暴虐地劈入敌人的脸庞。
  “啊!”一声短促而凄厉的惨叫,敌人那满是虬须的脸颊被劈下半边,白骨森森尽露,鲜血狂喷不止,高大的身躯斜翻落马,蓬!那只剩大半的脑袋瞬间被狂暴的铁蹄踏碎,脑浆飞贱。
  “秦有锐士,剑有锋芒!黑衣玄甲,横扫八荒,杀!”秦牧凭借着巨阙剑毕露的锋芒,又再砍飞前敌一条臂膀,敌人的鲜血喷了他一身,如同血人一般。
  牛万山挥舞着铁旗竿,旗面翻卷如云,旗竿横扫劈挡,有若疯魔,“秦王威武!”随着他的虎吼,数千将士也是咆哮如雷,血气激荡。
  天上日光黯淡,耳边风声呼啸,战鼓催人,蹄声如雨,杀声如潮,马鞍山在摇撼,长江水翻起红浪。飞扬的刀光,漫天的箭矢,倒地的战马,绝命的哀嚎;
  呯!左边的一名士卒被敌人长长的马枪刺穿,那士卒发出一声狼一样的咆哮,弃去自己的武器,握住敌人的长枪;
  后面的同袍狂冲而至,战刀带着无尽的愤怒劈入敌人脖子,把敌人的头颅整个劈得冲天飞起。在他吐气长啸一瞬,一支劲箭疾射而来,没入他的口中,在落马一刻,万般不甘的他带着无尽的仇怨,硬生生将战刀送入敌人的马脖子,敌骑轰然倒地,撞出大片烟尘。
  在十里宽的战场上,黄尘卷送,硝烟弥漫,每一刻都有不计其数的人倒地,一片片鲜血染红了战旗刀甲,一个个烈士用生命写下了最壮丽的史诗。
  群山幕幕,万马悲嘶,鬼神嚎哭,血染天穹。
  催人的战鼓还在激烈的回响,无情的杀戮还在持续不断;
  在这血与火的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只有不断的前进,前进,踏着敌人的尸体前进,将所有的敌阵摧垮,你才能赢得生存的希望。
  秦牧的王旗在烟尘中若隐若现,激励着数万秦军前赴后继,奋勇当先。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当秦牧五千骑兵与尼堪两千人马冲凿而过时,已承受了巨大的伤亡,地上留下成片的尸体,五千骑兵至少伤亡了一千,战死者的尸体基本没有完好的,显得无限的惨烈。
  但是尼堪没能达成自己最初的目的,秦牧的王旗依然猎猎翻卷,五爪金龙还自振振欲飞。
  秦牧没有再给尼堪机会,他没有掉头与尼堪缠斗,而是顺势提速,带着剩下的四千多骑如暴泄的山洪,向敌人的步兵席卷而去。
  那泰山压顶的磅礴之势,惊得那些绿营兵魂飞魄散,掉头就逃,然而两条腿又怎么跑得过四条腿,秦牧带着四千多铁骑从敌军左翼狂暴的冲进去;
  敌军左翼大溃,无数敌军在哭喊着奔逃,最终却在奔腾的铁蹄下化着血泥,左翼的溃败随即引发了清军全盘崩溃,数万敌军兵败如山倒,溃势一发不可收拾。
  秦军无论是步骑,都在发力狂奔,奋勇追杀,掉过头来的尼堪满目悲凉,见大势已去,带着余下的一千骑向东飞逃而去。
  秦牧却是不甘心放过他,只留下三百亲卫,便命蒙轲带着数千骑兵追击而去,不死不休。
  与胡守亮缠斗的两三千敌骑也开始漫山遍野的溃逃,胡守亮同样是死咬不放,漫山遍野的追杀。
  几万敌人溃兵眼看逃不掉,纷纷跪地求饶,武器盔甲抛了一地,秦牧带着几百亲兵在战场上交驰如电,哪里还有反抗,就杀向哪里,那面黑底金龙王旗往来飞舞,所有秦军看在眼里,欢呼如潮。
  “秦王万岁!”
  “秦王万岁!”
  “秦王万岁!”
  这一战,尼堪一开始就是想来一场豪赌,可惜他只有一次机会,一轮冲击没能将秦牧斩落下马,秦牧便再也不给他第二次机会,顺势冲入步兵大阵的行动,更象是在利用尼堪,让敌人的步兵防不胜防,被一举击破。
  蒙轲追击而去,不死不休,一时还没会有回报,但马鞍山一战的胜利,却先迫使采石矶上的两万清军没胆再顽抗,全部放下武器投降了。
  大秦的战旗很快插上了马鞍山和采石矶,在硝烟之中迎风飘扬,将胜利的喜悦尽情地舒展。。。。。。。。。

  ps:今天突然看到,书评区有人说我是凑字数凑出来的,叫我停了吧,别骗字数了!
  从订阅量来看,这或许不是某个人的看法,这书的订阅量真的不怎么样,均订一千才有机会上“赞榜”,这书现在连上榜的机会都没有,心里十分无奈。
  至于我是不是在骗字数,这个我懒得辩解。但就算是骗字数,我也没骗到多少,说实话随便去打份工,也会比现在日以继夜的骗字数收入高,几年熬下来,还落得一身病,荒废了多少光阴。时光那头的我,也曾意气风发,容我呐喊一声吧。。。。。。。。。
  。(未完待续。。)


第349章 靖江水战


  郑芝龙带着他那横行四海的舰队驶入长江,在朦胧的晨光中杀到靖江。
  狄中行、郑四海、顾容合计大小战船七百多艘,早于上流严阵以待。
  狄中行先派出小艇向郑芝龙询问来意,并声称秦军正在与鞑子大战,为免影响粮草输送,请他暂时不要进入靖江上游河道。
  郑芝龙既然是打着“北伐”的旗号而来,秦军自然也要先礼后兵,以免将来落人口实。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对于见惯了大风大浪的郑芝龙来说,狄中行他们这些在澡盆里游过两个来回的娃儿岂入得了法眼。
  郑芝龙能有今天,是经过一次次的血拼,一次次的血腥兼并才有今天的。对待潜在的对手,最好是在他弱小的时候就把他掐死,这个道理郑芝龙自然不会不懂。
  秦军水师现在还弱小,但是以秦牧对水师的重视,它迟早会威胁到郑家海上的霸主地位,所以郑芝龙来了,要把这弱小的婴儿掐死在摇篮中。
  何况他已经得知洪承畴被围金陵的消息,一刻也拖延不得了,秦牧占去金陵后,江南就尽入囊中,秦国的崛起将势不可挡。
  郑芝龙不是傻瓜,秦牧夺取江南后,下一个目标一定是福建郑家。
  卧榻之傍不容他人鼾睡,到时秦牧怎会容得了一个隆武在福建自成一体?
  而且满清不是腐朽的蒙元可比,秦牧要想一统天下,也必须先整合南方,才在能力北伐中原。
  总之,只要秦牧拿下了江南,郑家称霸一方的日子就必然结束。
  对于郑家来说,最理想的莫过于让秦牧与清军保持一种均势,这样郑家才能在福建继续称霸下去。并且还能左右逢源。
  找个借口对秦军水师开战太容易了。郑芝龙也派出一艘小艇,去命狄中行让开水道,声称自己是奉隆武帝之命北伐,要进兵南京驱除鞑虏。
  狄中行当然不让会,双方发生争执,郑家的小艇随即莫名起火,郑芝龙以此为名,扬言是秦军先发起进攻,于是号令数百艘大小战船发起了进攻。
  此时的郑家舰队绝对可用船坚炮利来形容,其横行海上。水手操帆控船娴熟,两列纵队逆流而上,仍是速度飞快。小艇出没烟波,如浪里飞鲨。
  敌我双方合计起来,共有大小战船一千多艘,云帆遮日,战鼓隆隆,这是一场声势浩大的血战。
  郑家的前主炮首先轰鸣出来,巨大的弹丸随着火光呼啸喷出。接着郑芝龙一声令下,纵队划出了完美的“之”字形,侧舷的火炮也纷纷开火。
  几乎在同时,秦军布于靖江岛上的炮阵也轰鸣起来。连同上游的炮舰,一次两百枚弹丸如流星赶月,布满了天空,砸落江面之后。激起一道道水柱冲天而起,令人惊心动魄。
  让郑芝龙万万没想到的是,秦军的岸炮之精准。简直骇人听闻,第一轮齐射,竟有十枚弹丸准确地命中他的舰船,其中三艘被命中双弹;
  二十几斤重的实心弹威力何其惊人,如陨石一般砸在船体上,瞬间把船体砸出两个巨大的破洞,船舷尽碎,江水随即倒灌而入,眼看是难以航行了。
  郑芝龙哪里知道,长江航道毕竟有限,秦军早就定好的药量,测好了炮弹落点,并用浮标为记,专等郑芝龙的舰船进入了靶位才开炮,因此射击效果不是一般的好。
  郑芝龙在第一轮对射中就被重创了五艘炮舰,轻伤四艘,另有三艘小艇被轰沉。
  虽然相对于他五六百艘战船来说,没有伤筋动骨;但这毕竟只是第一轮齐射,郑家的船队还只是在效对目标,秦军的炮弹却重创了他这么多战船,这对郑家舰队的士气无疑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一经接战之后,不管伤亡如何,再没有心痛的余地,秦军的千斤佛朗机炮以每分种三发的速度,不断向郑家船队倾泄着炮弹,浓烈的硝烟瞬间让江面变得一片迷茫;
  郑家的舰队同样是猛烈还击,水手们赤膊上阵,炮手们满脸烟灰,呼喝不断,无比娴熟地操帆放炮,射击速度一点也不比秦军慢。
  就在郑军渐渐挽劣势之时,前头传来一声巨大的爆炸声,一船战舰的舰首被猛烈的爆炸抛离水面,在巨大的火光中断为两截,紧接着船上的火药殉爆,整条巨舰被一团熊熊的烈火吞没。
  这是水雷,水缸那么大的水雷,而且定深作了改进,小艇碰不到,只有吃水深的巨舰才会碰得到,这硝烟弥漫的满面上,目难及远,很难提前发现水下的威胁,再大的战舰只要碰上一枚水雷,就足以化为灰烬。
  那熊熊燃烧的巨舰很快被江水吞没,火光息去,只剩下大片的碎木板和尸体飘浮在水面上。
  水雷的巨大威力,再次给郑家的水师来了一次重挫,阴沟里翻船,郑芝龙的愤怒难以言喻,在他的鼓声指令下,郑家水师将所有怒火灌入炮弹中,随着一道道火舌喷薄而出。
  秦军岸上的炮阵修了工事还好,和郑军对射的水师舰艇无遮无拦,不断有舰艇中弹,甲板砸裂,船体进水;
  双方这次水师大战,共投入战船千余艘,大小火炮也有六七百门,虽然不是所有火炮都能同时开火,但天空中仍是炮弹交织,呼啸不断;
  声势之浩大,令天地为之变色,江流腾起巨浪。浓浓的硝烟将浩渺的江面全部笼罩住,呛得人涕泪俱下,几乎要窒息。
  郑家的小艇不畏水雷,如狼群飞驶,首先杀入秦军的舰队,腾空的火箭,呯呯的枪声,江面上就象开了锅的粥,一片沸腾。
  此时朝阳初起,万道金光射不透江面上的浓烟,猎猎江风吹不去浪潮般的杀声。
  而在南岸的江阴城下,率三万大军猛攻了一夜的苏谨刚退回江阴城不到一个时辰,鏖战了一夜的清军到河边要取水做饭,却惊奇地发现河道已经枯竭;
  原本深近两丈的锡澄河只剩下涓涓细流,大群鱼虾在浅水淤泥里活蹦乱跳,清军一时不明所以,还兴高采烈地下河捉鱼。
  也有些警醒的,将这奇怪的现象上报了李成栋,李成栋不敢怠慢,匆匆赶到河边查看。
  就在此时,上游不远处突然传来一声巨大的爆炸声,紧接着有一种沉闷的轰隆起由远而近,清军营中的战马变得躁动不安,纷纷嘶鸣起来,有的甚至挣脱缰绳,发疯地狂奔起来,把营中的的清军撞倒一片,场面乱成一团。
  李成栋望着上游,瞳孔在迅速的收缩,最后见鬼一般凄厉地大吼起来:“快逃!快逃,洪水来了。。。。。。。。”
  是的,李成栋料事如神,可惜晚了,洪水来得太快来,转瞬即至,浊浪排空,汹涌澎湃滚滚而来。
  那些还在河道里抓鱼的清军没有机会享受鱼虾的美味了,相反,他们将成为鱼虾腹中的美味。
  大浪飞冲而来,巨大的声势令为心惊胆战,清军为了取水方便,营寨就扎在河边,在涛涛的巨浪面前,那些寨墙就象是纸糊的一般被冲垮,营中的帐蓬也随之被冲倒,不及逃出的清军被席卷在内,淹死无数。
  那些在帐蓬外的侧幸运得多,江阴毕竟不是在山区,加上地势开阔,冲下的大浪实际上只及人腰部,把人冲出十来丈之后,往往就能挣扎起来,当然,如果被浪头带来的石块木头击伤撞死,那另当别论。
  总之,这次水淹七军虽然没有让清军全军覆没,但死者数千,营寨也被摧毁了,武器也找不着了,所有劫后余生的人凄凄惶惶。
  浪头一过,苏谨带着三万人马再次杀出城来,而在上游,十多万军民也挥舞着刀枪,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