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道-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与岳父大人同辈,若夫人不弃,便唤俺一声大郎便好。”

    邹容乃是邹家太爷的长女,如今年过四旬却还是个寡妇,算起来也是黄杰的长辈,自然不敢让听她叫什么秀才。前文有述,宋朝称谓风俗庞杂,且亲疏有别,难待细表,只说此时黄杰乃是有功名的县试第一名案首,因此旁人称呼他首先可选的称谓便是尊一声黄秀才,亲近一些的才能叫他黄杰黄子英或黄大郎,如今那黄牛儿的乳名也就只有老倌和二娘还可以叫上一叫,便是黄杰的妻妾也轻易不能叫他的乳名了。

第二百二十章 【互利互惠】() 
黄杰这般说话,倒也叫邹容满意,便也点头答应下来,此时正好丫鬟先呈上了些加了冰鱼的冷饮和餐点,便也用了起来。倒是这时,却听那郑月娥与身边的女管事吵闹了起来,前文如何也不知道,就她突然拔高声音放了一句嘲讽:“说了予不会用这些东西,想来都是用粪物喂养出来的,便觉得恶心。”

    这话说的声音虽高,但也只有凉棚里邹、王、赵和她郑家的人听见,黄杰听了先瞧了瞧,这杭州王家和巴蜀赵家的反应,见两个三十出头的管事娘子都是抿嘴而笑,而邹容更是笑意慢慢的夹着一片凉拌手撕鸡入口,丝毫没有什么不良反应后,便也捏着鼻子起身对郑家人道:“招呼不周,多有怠慢!那西面的兰布台上,都是万家出产的各式罐果,想来这春来花开,秋来果熟,又挂于树梢,承天地之精华,汇日月之精气,该是不曾沾了粪物才是。”

    黄杰这话说出,除了郑家人外,其他三家人中有聪慧的纷纷都是掩了口鼻而笑,这没见过猪跑谁还不曾吃过猪肉,天下谁人会不知道果树也是要施肥的呢?

    所以黄杰说什么果子春结秋熟,承天地精华,汇日月之精气,还不是绕了弯子说人么?

    行前黄杰倒是听说了,这郑家原本是要派了主持家中商业方面的大管事来的,似乎这郑月娥不太满意家中与她安排的亲事,便借机遁了出来。不过,这等事情与他无干,就说他绕弯的话显然没被郑月娥听了出来,那郑月娥听后便点头道:“说的是,便寻些果子来罢!”

    黄杰想想,便也讪讪的转身返回座位与那长一辈的邹夫人作陪,刚坐下时就听郑月娥又道:“刚才吟的那酸梅汤不错,再寻些来就是!”

    黄杰脑子一抽,便出声道:“郑娘子可是喜欢饮那酸梅汤?”

    郑月娥便也点头:“倒是喜欢,却比府中做得好多了!”

    黄杰便道:“喜欢就好,等娘子回去时,俺定叫人多备些奉上!不过,眼下却不宜多饮,天气虽然燥热,可冷饮过度,容易伤了脾肺!”

    不多时,各家的丫鬟也取了食物来,凉棚中的各家娘子们便也用餐不语,倒是院中的男管事们自己摸索出了这自助餐的精髓,纷纷走动攀谈了起来。

    只听有人说道:“这等用餐,颇为出奇,不知哪位高轩能解其中含义?”

    便有人答道:“这位兄台,刚才黄秀才不是说了,乃是效仿了古风,俺想着应该是前朝规制。”

    还有人道:“前朝?莫非是仿了贞观时的胡人之筵,这由君自取,丰简随心倒也妥帖。”

    这贞观盛世时,长安为世界中心,建有东西两市,待天下客商。那时在胡人聚集的西市中流行着一种类似狂欢节的胡筵,也就是各家各户都把自家的美食美酒摆在街上,随人任意取用。

    如此一说,道理自然就通了,于是接下来便是种种有关今日参观见闻的心得体会交流,以及对万黄联庄这水陆一体化养殖技术的琢磨和即将要与众人商谈的罐肉秘方转让的推测。

    这杭州万家和巴蜀赵家的管事娘子都是当家儿媳,可在辈分上却是低了邹夫人一辈,因此凉棚里的用餐自然是以邹夫人为主,她不出声旁人自然不敢造次。待她简单的用了些食物后,这才要来茶水漱口,却是看向餐盘里叠成花一般的绢巾问道:“大郎,这食盘倒也精致,不知这方绢巾何用?”

    黄杰笑笑,正好他也将盘中食物吃完,便将绢巾张开抹了抹嘴做了演示。这宋人抹嘴,多用衣袖,讲些仪容的人至少也会自备了手绢布巾,便是大户人家乃至皇室贵戚,也不会在宴席上专门弄了绢巾与人抹嘴,这个微小细节旁人瞧来自然不以为意,却是叫邹夫人眼色一亮,对黄杰不由高看了一眼。

    用了餐后,稍事歇息便启程去了罐肉作坊,进入了今日重头大戏。

    这次,却与方才参观鱼塘猪舍不同,在今日了罐肉作坊的第一道门后,便有下人拿来了白布制成的头套、鞋套和一件看着非常奇怪的什么卫生衣要众人穿戴,头套需遮挡全部的头发,鞋套则将鞋子全都抱住,而那卫生衣竟是将衣扣设在了后背,须得旁人帮忙才能穿戴。

    不过,对于这等要求,各家的管事都不觉得为难,因为盯着他们穿衣的可不是别人,而是东京高俅高太尉府中派来此处做监事的太监,谁敢造次。

    穿戴好之后,同样打扮的黄杰便领着他们进了这作坊的所谓操作间,听他侃侃而谈:“俺家的罐肉作坊,目前的日产量是一千斤东坡肉,合计约五百罐左右。制作的流程,主要分为:生肉下料、切割分选、配比烹制、分割成型、罐体清洗、灌装消毒、成品封装和打包转运这几个步骤。”

    “东坡肉的等级共分为三等,第一等是取自猪五花肉来制作的东坡肉,第二段是四足腱肉和里脊肉,第三等是其他部门的杂肉。根据取肉部位的不同,配置香料的分量和烹煮时间也各有不同。道理只怕诸位也懂,这猪的四足腱肉就算大火煮上两个时辰也未必入口烂化,而里脊肉只怕早就在锅里烂没了。”

    “然后俺们如今穿上的卫生衣,其实也是算在灌装消毒的步骤里。诸位请看,作坊里首先是人人都要穿好卫生衣才能做活,且卫生衣每日都需更换清洗,而灌装消毒间内的规矩更是严格,比如上工时不可抓头挠身,不可抠鼻弄齿,若有便溺还需净手三道才可返回工位。如此种种,所为就是为了保正罐肉的封装成功,也是俺家罐肉可敢夸口保质三年不腐,还被御敕为内廷贡品和军中辎备的根本所在。”

    “这次请了诸位前来,就是本着互利互惠,赠国用、丰军辎的本意,俺家欲将罐装技术低价转让与各家,然后一同分担国事,为我大宋的建设添砖加瓦,再立新功。”

    黄杰一番忽悠,又加上有作坊的实物为凭,这说辞也是诚意满满,自然将所有人都打动了,当即便有人准备开口问询,哪知黄杰却是打断,直道商谈之事待参观完了择地再谈。接下来的参观,黄杰也没有藏私,果真是带着众人一道道工序的看了下来,尤其是灌装消毒的环节,灌装消毒房里可是用着十二口八尺口径大锅来蒸煮罐肉,众人只是站在门外就被热气熏出了一身臭汗。

    虽然有自诩聪明的想要解出秘方的奥妙,可看来看去还是一头雾水,只得干脆作罢!

    不过众人倒也不需气馁,因为那高太尉派来的王监事几个月来天天都守在这里,也没能搞懂这罐肉的玄机究竟在何处。

    待参观完了,脱去了卫生衣帽,黄杰便招来马车,将人拉去了举水边上,却是早有一艏大型的平头画舫停在岸边,瞧画舫的大小,花厅当中坐下百余人也是妥当,因此当即黄杰便邀了众人上船坐下。

第二百二一章 【正题】() 
画舫虽然很大,但真坐满了人后也是显得窘迫,因此等奉上了茶后,便将丫鬟侍女和小厮全都叫下了船去,一百零二家来人全都坐好,只等正题说话。

    黄杰也不废话,便请了舅父姚政出来坐阵,见礼之后便也由他开诚布公道:“今次诚邀诸位前来,欲将罐肉秘方转让是里,至于这表,俺也不做隐瞒。去岁苏澈苏阁老来黄州凭吊亡兄,恰好当时俺家正试做东坡肉,得阁老指点才得其中真味。阁老睹物思人,谈及昔年东坡居士之旧事,以及将东坡肉之利惠及天下的想法,俺与舅父合计之后,便寻着家中古方试做,竟不想居然成了。”

    说道此处,黄杰拍拍手,便让人取出了两枚锦盒道:“苏阁老得知后,大喜过望,恰逢北归便将罐肉托请了朝中高俅高太尉呈献与官家,竟得厚爱,是以官家颁来御敕,要俺家做得罐肉供应军中,有官家手谕中旨为凭。”

    当即便有人将锦盒中放着的管家手谕和中旨展开来与众人过目,算是一个凭据,大家看了自然明白。有关黄州东坡肉罐肉一事,有心者早就打听清楚了其中的来龙去脉,无心人就算来的路上只怕也道听途说了。

    展示完了凭据,黄杰见众人都是老僧入定一般淡定,便也知道这开场并没什么用处,可做戏怎说也要做完了全套,便继续道:“诸位皆知,安庆府生乱至今,已有半年,那贼头王庆打破数县城池,又裹挟了流民过境,将淮南各地弄得乌烟瘴气,赤地千里。这流民尚且不能苟活,那还有饲猪人家能存?方才诸位也见了,每日俺家作坊可处置猪肉千斤,也即是十头生猪而已,只怕到了期限难以完成皇差,所以这才想了计策,请了各家前来商议转让之事。”

    各家来人都是老成于道的管事,自然从黄杰的话中听出了缘由和无奈,这前不久破石军驱赶流民奔逃,可不是只来了黄州一路,安庆府向北向东都遭受了荼毒,向北最远去了寿春,向东更是绕开了无为军去到了建康府城下。

    这俗话说得好,流民过境,寸草不生,黄杰说黄州等地饲猪人家难存,倒也是毫不夸张,各地灾情只有更惨哪有最惨的。

    也就在大家都是思索黄杰话里意思的时候,就听那郑月娥开口道:“予一路看来,这万黄联庄的猪舍都是存栏溢满,只怕猪只过了千头之数,那水陆一体之技又是这般奇妙,不知黄秀才忧从何来?”

    这郑月娥话里夹枪带棒的,谁人听不出来,只不过黄杰肯定不能与她一般见识,便也笑道:“如今按照俺家产量,一日便需十头生猪,若是全力以赴,每日至少可制三千斤东坡肉,也即一千五百罐成品,千余头生猪不过两月便耗完了,且就算都耗完了,也交不了年关之前北运十万罐东坡肉的皇差啊!”

    众人都是管事,也可说是各家的业务骨干,自然算出这一头猪可折算一百斤肉,千头生猪也不过十万斤肉,按照目前两斤一罐的规制,最多也就能制出五万罐来,的确是差了很大的缺口。而且黄杰刚才自己揭短,也道明了是因为流民迁徙,造成黄州附近生猪养殖环境出现问题,无猪可收自然也就无法增大产能,倒也真是为难。

    至于自己养猪……这母猪配种、下仔,又养到百十斤可以宰杀,没有一整年的时间根本不可能。

    因此,众人听了也都是点头,这朝廷的进贡皇差大家都是知道,若是关系不够过硬,便是半点都迁延不得,若误了皇差说严重点,当真是够得上杀头的死罪。且还不说这犄角旮旯里还有人巴不得你误了皇差,甚至是帮你误了皇差,好从中谋了好处呢!

    不过,郑月娥显然听不懂,但幸好这傻子旁边还是有聪明人,她家的女管事见了主子脸色,便也急忙与她咬耳,免得让她再出了丑。

    黄杰见她不来打岔,便也急忙直奔正题道:“所以,这才又了俺岳父与舅父合计商议,想出了如今的对策,邀了各家前来,愿意低价转让罐肉技术,只求各家能鼎力相助,分担了这次的皇差。”

    “具体的章程大致如下:一是这行商之道,乃是互通有无,将本求利。这天下无本买卖虽对,却也不是长久之道,因此俺家罐肉秘方,转让费作价一千贯正,概不还价!二是,但凡获得俺家罐肉秘方的商家,须得设法在年关之前向俺家供应一定数量的猪只,猪只本金可抵充秘方转让费。三是俺家转让秘方后,承诺只是独占东坡肉一味,各家也需承诺不可仿制、假冒东坡肉。”

    “当然,此处俺要之前也说了,俺家转让的乃是灌装食物,使之可以存放经年的方子。各家得了之后,鸡鸭鱼羊夏秋百果都可入罐,便自行研制饕餮美食,自成一系发卖天下。”

    黄杰说道此处时,便有一个器宇轩昂的青年起身叉手做礼道:“黄秀才,在下乃是徽州王明,家中主营酒楼,兼营粮秣,若某得了方子去,想将家中酒楼有名的醉蟹、醉鸡入罐发卖,是否也可请了今日在场诸位承诺不可仿制假冒。”

    他这话一说,便有好些人面露愤懑之色,便有几人起身准备驳斥,不过几人对视一眼后,还是让了一个上了年纪的老管事开口道:“王员外的醉月楼在徽州一地的确有偌大的名声,只是这醉蟹、醉鸡本是我江南美食,且各地制法不同,或有百味之多,如此独占之说,甚是不妥啊!”

    这话说完,场面上顿时就哄哄的热闹起来,不过针对却不是黄杰要独占东坡肉,而是如何去分配这剩下的罐肉市场。各地美味虽多,但制法却是不如东坡肉这般保密,除了一些世家存下的拿手菜外,鸡鸭鱼肉能做出的多是些大众菜色,若是如王明说的那般各家如此划分,岂不是会让很多人得了方子也是无用。

第二百二二章 【罐肉会】() 
下面众人争论了好一会后,便有聪明的人看出了破解之道,纷纷出言请黄杰来为大家解惑,黄杰自然是早有腹案的,便道:“这首先,猪肉虽糙,却也能做得许多菜色,今日的午食里便有十二道猪肉做的菜,俺瞧诸位用了都说好味。这徽州王家要做醉蟹、醉鸡,可如俺家一般打了牌子叫做徽州醉月楼牌醉蟹、醉鸡。若有人认为自家醉蟹、醉鸡比他王家好的,也可打了自家的牌子上市发卖,客商买来品尝之后,觉得好自然多多发卖,觉得不好自然门庭冷落,谁存谁留,谁发财谁折本,全由客商说了算,何须在此争执口舌?其次,俺到觉得方才诸位所争之事有些小气,俺是说了俺家要独占东坡肉,却没说俺家要独占猪肉,毕竟东坡肉的方子乃是苏阁老亲手斧正,俺家可不敢坏了阁老名声,这才要求独占,俺家且还担着皇差,自然不敢掉以轻心。”

    这话说来,大家一想也对,黄家要独占东坡肉,说是不敢坏了苏阁老名声估计是假,但人家担着皇差是真,而且转让的条件是要生猪,且还愿意用生猪的本金折转让的费用,应该是不是作假。而这世上能入口的肉类,也就牛羊猪狗鸡鸭鱼了,肯定不能让谁独占了一种去,且这种各家全凭手艺,由客商说了算的买卖,其实古往今来一直都是如此,既然古往今来都是如此,那还有什么争的?

    黄杰笑笑又道:“至于诸位担心仿制假冒之事,俺听闻东京市上,贩菜的有菜会、贩鱼的有鱼会,贩果儿的也有果子会,诸位刚才争论之事,其实也就是个利益均沾之题,不若就此成立一个商会,用于解决此事。只要查出谁家胆敢假冒仿制别家的货品,便一致抵制,事轻就罚些银钱,要他端茶认错。事重就开革除名,公告天下,往后再也不与他营生交易便是。”

    黄杰说的这些菜会、鱼会也是真有,乃是当初姚政在东京读书时亲自瞧见,而各家只怕在其所营的行业中,也是入了相应的组织,所以黄杰这般一体,众人便也醒悟过来,都觉得这个办法不错。而却也是不难理解,反正如今各家都要拿了罐肉的方子来用,便组了个罐肉会也是应该,当下便有人出来动议,就地将这罐肉会建起来便是。

    还别说,这大宋的商人就是高效,当即便有人请了德高望重的老管事,要了纸笔便列出了十三条规矩出来,细细瞧来竟也非常细致,比如什么不可坑害客商和同行、不可见利忘义哄抬物价、不可以次充好假冒仿制等等。

    这宋时因为商业发达,商人也多是寻机读过诗书之辈,因此最是尊重契约和公义,且此时那“无尖不商”还是天下公认的至理名言,因此这罐肉会倒也成立得毫无波折。所谓“无尖不商”,意思就是贩卖粮秣时,用斗称量须得将粮食堆出一个尖儿来,也就是须得让利于民的意思。

    除非乱世,否则商人想要牟利,更多还是要靠诚实守信口碑和行善积德的名声。想想当初万家因为惹祸遭人灭门,虽然事后证实他家果然与浪里子有所勾连,可黄州附近的百姓还是记挂着他家修桥铺路施衣舍药赠粮的好处,甚至黄杰能惹上万春奴这段姻缘,还不是因为老倌教他记挂着万家的恩情,便让了条真鳊与万家姐弟。

    罐肉会就地成立之后,却是不设什么会长,而是选了江南江北到会的十二家大商做了会老,也就是理事。这其中万家和黄家自然要各得一席,然后来了女眷的四家使力也是客观自然列席,余下六家分别是蜀中的杂货商宋家、鄂州木器商朱家、汝阳豪门周家、杭州海商赵家、潭州粮商曾家和苏州大户孙家。

    这几家基本算是淮南还江南有数的豪门大户了,虽然比不得汴梁城里皇亲国戚,至少也能代表半个天下了。

    罐肉会的事情忙完,已经是下午的申时末了,黄杰忙把罐肉秘方的转让协议拿了出来要大家审议,不想这协议的内容几乎全部通过,唯独这承诺以生猪抵扣转让价的条目却是遭到了一致的反对,大家的意见都是愿意一笔将一千贯的转让价给付清,至于生猪便是送来多少再按市价折算就是。

    哪知黄杰却是咬死,他如今缺猪不缺钱,且如今淮南也算糜烂,方圆百里之内已经收不来生猪,超过了百里就不是使钱收猪的问题,而是如何把猪收来,又安全的转运到黄州来的问题。也在此时,一直扮演背景的姚政也出面来说,这黄州转运衙门未来解决运输安全的问题,前不久才招了五百名转运差役,由此可见是如何得窘迫。

    争来争去,最终还是汝阳周家出面拍了板,那汝阳周家这次来的是一个长房长孙,算起辈分来黄杰还是子侄辈的,他年纪也是与姚政不差,便道:“诸位也瞧见了,黄贤侄如今难题便是生猪无着,叫某看来,这一面各家愿使银钱一笔给付,也是图个爽利。这另一面,贤侄想要生猪抵扣,也是形势所迫。倒不如,某来出个折中主意,便是贤侄应了银钱给付,而某等商家承诺在两个月之内,每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