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道-第3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在这个已知条件下,黄杰却果然当真出手,而且还真选择了一条既直观、又直接的路径,真要搞什么直捣黄龙,这无异于也就是把他的目的和想法赤裸裸的摆在了天下人的眼前:他就是要直捣黄龙!就是要以武力征服女真!就是要活活逼死赵家父子,而旁人还没法说什么闲话!

    毕竟,谁要说什么可用别的办法,黄杰完全可以撂下一句“你能你上,你行你来”,所以他这番出击金国的举动,既占着正理,又挟持着道义。就算有人……甚至说就算有很多人能看出他这番强击金国,势必会逼得金国有可能对赵家父子下毒手,可也是无话可说啊!

    毕竟对于大宋来说,比起死俩皇帝而言,什么割让黄河以北的土地,又或者拿出千万贯钱财去赎回两个废物,还不如让他们去死好了!

    至此,也就是一盏冷酒下喉的瞬间,以上这区区数千字尚不能尽表的想法,便也在完颜希尹的头脑之中过了一遍。而得到冷酒将发热的脑袋冷却少许的完颜希尹,也在几个眨眼间理顺了自己的思路,便也与黄杰道:“宋王虽说于老朽,或可用亦或不可用,可是老朽当真想瞧一瞧,宋王能走得多远。”

    黄杰虽然猜不着,刚刚这一瞬间完颜希尹脑海中到底过了多少字的心思,可完颜希尹一句想要瞧他能走多远的话,却是合了他的心意。便也取来红泥炭炉上煮着的热酒,与完颜希尹倒上一盏,道:“兀舍先生,只管睁大眼睛瞧看便是了。”

    完颜希尹拿起酒盏,凑在唇边正要饮下,却是突然响起一事道:“莫非……如今宋王身边,已无有如老夫这般可听宋王一吐胸中块垒之人了?”

    黄杰听来一愣,想了想不由道:“倒也不错!对也!兀舍先生可知道什么是‘无敌的寂寞’?”

    完颜希尹不解道:“无敌的寂寞?老朽倒也不曾听过,若真是无敌,又岂来寂寞?”

    黄杰却是摇头,便将手中铜箸轻敲酒盏,以古风《蒹葭》的调子吟唱道:“无敌何解兮,唯有寂寞。天下无敌兮,无尽空虚。山高无涯兮,顶峰彻寒。水深无底兮,幽静冰凉。无敌何解兮,空虚寂寞。”

    听罢,完颜希尹仰头把酒一饮而尽,却是指着黄杰笑道:“无敌者,当天下皆友也!”

    黄杰不置可否,起身北望城外隐隐约约的地平线,淡声道:“天下皆友,我所欲也!四顾无敌,我亦所欲也!若能化敌为友,我所欣冀也!呜呼!敌却欲噬我血肉、戮我生灵、侵我疆界,敌若不灭,我亦难安也!是以,亡我不如亡敌,无敌亦无友也!”

    完颜希尹听来,苦笑一声便也跟着道:“不错,亡我不如亡敌,无敌亦无友也!”

    宴至此则尽欢,黄杰便也命人将完颜希尹带去歇息,换下身上的常服着甲束戎绕着辽阳市迅速一圈,看看是不是做好了战前的一切准备。

    当日下午,约在酉时初刻,便也瞧见西南方向有千人队伍迅驰而来,待到城前三里处便也停下整队,派了信使前来通传,双方确定了彼此身份后,不久也就见得一身重甲的金国南征元帅完颜宗望仅是领着十骑人马,便也来到了辽阳城前的护城河外栈桥一侧。

    完颜宗望将手一敲左胸,便也笑道:“黄杰安达,好久不见,近来可好?”

    当年在白山脚下的老营里,虽然黄杰只是和宗弼接触较多,但与宗望也算有点交情,因此他随着宗弼与黄杰的交情称一声安达,自然是无差的,毕竟他可是兀鲁的二哥,算起来自然是黄杰的妻舅。

    此时,黄杰也仅是带了十个人,策骑在栈桥的靠城一侧,也与宗望敲胸为礼道:“斡鲁补,一别经年。如今再见,实非我所愿。”

    宗望点点头,表示对黄杰这话的认可,便也道:“我兄兀舍可好?”

    黄杰笑笑,抬手指了指身后的城门楼,宗望抬头一看,自然看到了已经改换宋装的完颜希尹,便也来看黄杰,沉声道:“黄杰安达,今次当真要打到黄龙府去?”

    黄杰将手一摊道:“金国做了初一,我便只能做十五了!又或许,吴乞买若能即刻送还我皇父子,并交还我大宋燕云之地,并赔偿我宋军一应损失,从此勒石为界,誓不互侵,我也乐见两国息止兵戈,就此化敌为友。”

    宗望苦笑一声,自然摇头,如今南侵大宋已是金国的国策,毕竟之前吞下的辽国国土如今已经大多消化,而辽国残余天镇帝都躲到了更为苦寒的北辽,如今的金国就如同一头饥饿的野兽,若是没有新鲜血肉吞食,就有可能土崩瓦解,甚至还有可能自我吞噬。

    所以,大宋这个新的猎物,是绝对不可能放弃的,什么化敌为友,只能是一个笑话。于女真人而言,这天下的人只能都是敌人,可供吞食的敌人!

第九百五十章 【战场再见】() 
瞧着栈桥对头的黄杰,宗望一时间也说不出话来。

    今时今日的金国,早已从一个本为求得生存的游牧部族,进化成了一个利益的集团、一个从上到下每一个毛孔都流淌着腥臭血液的怪物。

    不说别人,单是宗望自己,在越里笃(今佳木斯西北附近)便有牛三百五十具,民户八千作为私产,而且还是不上税的。当然单以宗望的身份而言,这点财产倒也真心不算多,比起当年跟着阿骨打起兵造反的女真各部首领而言,也只能算是相当可观的一份家业而已。

    作为金国的主体民族,女真人其实并没有多少,虽说之前完颜希尹对黄杰吹出一个五十万男丁的牛逼,实际上如今就算把完颜、铁骊、东海、白山等部的人口全部加起来,也不过百人口而已。只不过相对与同时代的其他民族和社会构成而言,女真民族的人口构成更有活力,年青人和壮年人更多而已。

    实际上,在阿骨打起兵之前,不论是他爹还是他爷爷就已经深刻意识到人口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阿骨打之父劾里钵继位为酋长后,一方面打量派出聪慧之人去契丹取经,另一方面也加大了与女真各部的贸易、通商及通婚来往,为阿骨打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阿骨打起兵攻辽时,他也几乎是无师自通的懂得了想要将女真各部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就必须利益均沾的道理,这才能从初起兵时不过数百人马,越打人越多,越打军力越强,以至于最后竟是活生生以不足十万人的军队,把屯兵至少百万的辽国给打得倾家荡产,不得不北遁外域求存。

    而利益均沾的好处虽然显而易见,至于坏处也是很明显的,就拿一句如今在金国流传甚广的一句话来说,从会宁府不管往东南西北出发,哪怕行上一千里地,放眼一瞧都是女真人的土地。

    这句话在明面上看来似乎是在描述金国的崛起和强大,可暗地里也在阐述一个问题,那就是放眼望去,四周都已经是“自己”的土地,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可以去抢了!

    而这时,大宋这个已经被辽国抢了上百年的软柿子也就豁然出现在了金国的眼前,金国人自然会想,这契丹人都能抢了你大宋上百年,如今换成我们女真人来继续抢也没什么不应该啊!?

    这不……契丹人可是都被我们干死了!

    所以,如今攻宋是金国的国策,这一点不论是上层的宗望,还是下层的普通女真百姓,都是这么认为的。

    因此,听得黄杰所言,宗望在哑口无言的同时,也才不得不苦笑一声,他笑得自然不是什么息止兵戈、化敌为友的说法,而是金国做了初一,的确就怪不得大宋来做十五了。

    便也说宗望虽然一时哑口,但也不能真的无言,也就听他道:“黄杰安达,这两国兵事,不过是各为其主罢了!还望安达能善待我兄兀舍,你我二人只管在战场上见个高下如何?”

    黄杰点头一笑道:“我久仰兀舍先生大才,自然会以礼相待,安达只管放心就是!至于战场上见高下……我会在辽阳府等候安达三日,三日之后便将发兵往北,我劝安达切莫自误,白白送了麾下女真儿郎的大好性命!”

    宗望这次自己领一千人马至辽阳城前,当然只为交涉,而大部队五万转向去往耀州,显然是想抄了黄杰的后路,却不知道在耀州早有十万大军在等着他自投罗网,如今提前打个招呼,也算是卖了宗望一个交情。

    只是宗望明显不认为黄杰的这句话有什么别的意义,虽然不解为什么黄杰在明知道他已经将大部队调去抄宋军后路的情况下,还说什么“等候三日”的话,但发兵往北的话还是触怒了宗望,他身为南征大元帅,这都来到辽阳城下了,岂能还让你宋军继续往北去威胁金国腹地?

    当即宗望便以拳击胸,道一句“战场再见”,便也领军转身而去。

    黄杰还礼之后也不转回,只是静静在栈桥边瞧着宗望等人慢慢走远,这才长叹一声欲策骑转回。

    此时,跟随在身后的黄大龙突然嬉笑一声,与他的娘子玉娘低声道:“少主刚才那一声长叹,怕是觉得会对不起兀鲁夫人吧?”

    黄玉娘看着转身远去的黄杰,便也白了黄大龙一眼道:“就你聪明?予可没听过少主应承夫人什么,再说如今可是国战,该杀不也得杀么?”

    黄大龙吃了一记白眼,倒也不敢跟娘子顶嘴,也就转头与石头、犁头等人对眼儿道:“你等可觉得哥哥说得不错?”

    哪知道几人刚想要搭话,却都吃了一记自家媳妇儿的白眼,便也齐声声答道:“还是嫂子说得是!”

    黄大龙顿时生无可恋,便也气得打马一鞭,结果胯下马儿吃了惊,便也快跑两步赶上了黄杰。

    正在伤春悲秋的黄杰瞧着黄大龙突然抢了上来,也是一愣道:“如何?”

    黄大龙便也悻悻道:“主上当真等他三日?这耀州距离辽阳府怎也说有个二百来里,来回便是四百里有多,三日之内单人跑个来回也都够呛,何况是五万大军?”

    黄杰听来却是也白了黄大龙一眼,冷笑一声道:“好哇!今早可是你当值,却是不看耀州送来的战报?你可知道该当何罪?”

    黄大龙顿时眼眉一跳,愕然道:“战报?何来战报?今早明明只有例行的公事(公文),主上莫要诳俺!”

    听得黄杰张口便给黄大龙扣帽子,黄玉娘当然见不得自家官人吃亏,便也大马上来,先是伸手一拳敲在黄大龙的软肋之下,才也恨恨道:“便是公事也不能怠慢,若是犯下大错,只管叫少主摘了你的头去!”

    黄大龙吃了一拳,倒也不敢叫疼,只能苦脸道:“怪只怪那兀舍,少主非要与他在城门楼吃酒,俺这不是忙着布置去了……对也!今早公事到底说了些啥?”

    黄玉娘狠狠盯了黄大龙一眼,便也骂道:“还能说些甚事?也就是把菱堡修到了汤池(今辽宁大石桥市东南汤池镇)。也好!就你这般懒散德行,干脆多多犯错,让少主早些摘了你的脑袋,我娘俩儿也好早些抽身,好好寻个能够依靠之人……”

    黄大龙顿时被骂了个狗血淋头一般,只能耷拉着脑袋应和:“哦哟!不过就是菱堡修到了汤池,金人跑个来回便要少走个百十里路而已……而已……咦?娘子你说甚?什么娘俩儿?”

    愕然醒悟过来的黄大龙,也顾不得就在黄杰眼皮子底下,便也急忙在马上伸手一抚,便探在了黄玉娘的小腹之上。虽说黄大龙跟在黄杰身边,虽然也学了三猫俩爪的医术,但也还没达到妇科圣手的水平,叫他抚了几抚也没探出个所以然来。

    这时才听黄杰笑道:“还不把爪子收回来,军前重地,成何体统?是喜脉没错,本少主亲自切的喜脉,你要当爹了!”

第九百五一章 【菱堡战术】() 
算起来,黄大龙他们一伙自打跟随黄杰到如今,差不多快有二十载了。

    看着得知喜讯快要发疯的黄大龙,和一脸羞涩的黄玉娘,黄杰眼前不由一阵闪烁,似乎回到了当年黄州城中,还是小乞儿的大龙和玉娘他们,蓬头垢面的围坐在偏巷中的一幕,想起了在黄家老店门口,黄大龙推金山倒玉柱一般的跪下来,梗着脖子道:“若真能给俺们弟兄姐妹一口饱饭吃,俺叶大龙便给你做牛做马!”

    说实话,黄杰自己当爹的时候还真没什么太多感慨,最多也就是个:“啊哟!我当爹了哟!”

    可当这一刻,看到黄大龙得知自己当爹的喜悦,他却当真感慨良多。

    也不说黄大龙欢喜得疯了,又疯到了什么程度,却也说入城之后,黄杰点了三军一番交代后,便也回了大帐休息。只是躺下不久,又披衣而起,寻了地图细细瞧看起来。

    如今黄杰看的地图,可不是什么山水画一般的抽象之物,而是精细无比,沟壑可见的新式地图,但见图上耀州之辽阳一线,沿着官道画了上了五个五角星形的图案,这些图案也即是之前提到了菱堡。

    所谓菱堡,也即是一种防御的堡垒,由于整个堡垒形似五角星的形状,便也称之为菱形堡垒。这种堡垒的设计,早在当年黄杰忽悠赵佶翻修东京城墙时就已经提出,又经过这些年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虽然这会是第一次修建,算是第一代菱堡,但它的设计基本上已经完善道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首先,黄杰的菱堡可不是什么土木工程,而是直接以铁筋混凝土构件来进行组装,可以快拆快建快迁的活动试堡垒。

    早在开战以前,黄杰主导整合河北诸路勤王大军,并修建清州军港之时,就在军港之侧组建了一个规模达到了三万人规模的铁筋混凝土构件预制工场,采用铁筋骨架和混凝三合土直接预制出搭建菱堡所需要的各种部件。

    而且这样的工作可不是就干了几个月,可是足足两年多,积累下来的各种预制构件按照黄杰新制定体量单位“立方”来计算的话,差不多硬是弄出了十万多个立方来,足够搭建一百五十多个标准菱堡。

    而菱堡所需的预制件其实也不复杂,主要分为板、柱、条和砖块,各有若干标号。而修建菱堡时,都不用不挖什么地基,现在地面上划好基线,然后在承重点扎入预制柱部件,再把预制板进行堆砌,用预制条勾连各部件,最后再将超大块的预制砖块在预制板外墙上再包上一圈,便也成了。

    以一个五百人规模的工程队的工作量来计算的话,不算运输预制件的时间,光是搭建菱堡,三天就可以完成一座。

    而菱堡的大小和宽度、长度、高度也没有固定的要求,完全可以视现场的情况而定,就如现在,从耀州往辽阳抢修的菱堡就是以每隔二十里一座来修建的,每座的直径为二里(也即是圆周长六里),堡墙高度为两丈六,厚度为一丈二。

    菱堡的五个角都是以反斜面的方式来修建,也即是上缘外伸,墙角内缩,这样的好处就是如果敌军想要攀爬,必须要有长度达两丈六尺以上长梯,而不能徒手攀爬。况且在墙体的中段和上部还是中空的,留有碗口大小的射击口,既可以用来往外射箭,也可以直接用长矛来捅。

    而菱堡顶部也并不是开放式的城墙,而又是一个朝着内部倾斜的斜面,并在斜面上铺设了进行过抛光的石板,战时还要在上面浇上猪油。作战时,就算敌军突破了菱堡墙体中上层的弓箭射击和长矛穿刺的攻击,让他侥幸爬上了城墙顶部,也有非常大的概率从斜面上滑倒掉下,要知道堡墙高度为两丈六,也即是接近八米的高度,不管是什么跑酷高手还是体操达人,从这个高度摔下去,不管是屁股着地还是肚皮着地,都绝难完好无损,更何况战时在内城墙脚下还会埋地的尖刺和陷坑等着他们。

    至于黄杰用来直捣黄龙的战术其实很简单,就是从耀州起,以每隔二十里一座的间距,顺着官道一直给他修道黄龙府脚下去,而从耀州去往黄龙府一路也不过接近千里(直线距离差不多四百五十公里),也即是五、六十座菱堡的距离而已,而黄杰如今光是在清州的预制场里可是屯了不下一百五十座菱堡的构件。

    就说如今,他在耀州登陆也不过短短十日不到,就已经顺着耀州通往辽阳的官道修建好了第二座菱堡,算起来这还是因为天寒地冻,土工作业和材料运输颇有些复杂起来,若是什么春夏之交,天晴日丽的时候,三天搭建一座菱堡的速度怕都会被黄杰嫌弃太慢。

    毕竟,如今搭建菱堡,一不用挖什么地基、二不用搞什么砌墙、砌砖、三不等天晴天雨,只要用四轮的马车把各种部件运到现场,然后配合各种型号的人力起重机将部件好似搭建积木一样组合在一起,再把榫头和插销敲紧,一座菱堡便也建成了。

    而二十里的间距,也是恰好能让每一个菱堡都能互相用目视观察对方以及周边有没敌军,甚至直接用狼烟和光信号(镜子)来传递消息,因为在辽东在这等地势平坦的北方,二十里的距离正好是人的目视极限,也即是地平线的边缘所在。

    不过,这里强调的可是目视,而黄杰的军队早就在普及了千里镜,金国的骑兵速度再快也不会飞,所以这个距离对于各菱堡之间协同防卫,物资集散和转运都是刚刚好。

    此外还要说一说,按照黄杰的设计,每个菱堡的驻军标准是一千人,战时最高可容纳五千,再多也就只能在堡外扎营了。而想要攻破菱堡,除非从内部发动攻击,否则一座千人驻守的菱堡,至少得上万敌军才能将之摧毁,而一个忙编五千的菱堡,怎么说也得五万人才有可能踏平。

    至于说困守的话,这个就没准了,因此黄杰也没多去计较。

    却也说黄杰看着地图久久不语,待得外面敲起巡夜的刁斗时,才也见黄杰合上地图,负手来望窗外,见月色暗淡无光,便也叹道:“战场再见……再见便是生死相见啊!”

第九百五二章 【得胜关】() 
不知道为什么,自打踏入了金国的地界,黄杰伤春悲秋的感慨便多了起来,甚至渐渐取代了对金作战应有的警惕、忧虑和担心。

    论说起来,该也是他从心底里知道,这次攻金绝不可能议和,所以能够预计的未来不外也就是两条路:一条是数十万北伐大军全军覆没,大宋从此一蹶不振,走向灭亡;另外一条,就是把金国和女真人通通灭绝,绝不媾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