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道-第3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根本就听不清城下这宋人的话语,不过倒也能猜测肯定是叫守城高丽军投降之类的话,不由自然而然的义愤填膺起来。

    不久,也就见得那宋人骑士执旗返回,城上的骚动也渐渐平息了下来。

    这之后时间也是一点一滴的慢慢流逝,待到日头升起来老高时,也才瞧见城头的高丽军旗摇动了几下,便也瞧见一群身穿漂亮甲胄的将军出现在了大正门上,应该是上将军崔卓来了。

    “崔将军威武!”

    很快,一阵呐喊开始从城头处往外蔓延开来,但周围的人也都兴奋的跟着喊起来时,甲顺没忍住也跟着喊了起来,喊着喊着也就忘记了自己为什么会在这城头,忘记了自己十天前还是城下宋人的雇工,一心只想跟在高丽上将军的身后,将敢来侵略高丽的宋人杀个精光。

    不久,当欢呼渐渐平息,也就见得从城门楼方向有人提着木桶,将一个个用菘菜叶包裹着的饭团送了上来。巧合的是,往甲顺这边送饭的人,身上所穿的衣服与甲顺的一样,因此甲顺急忙细细一瞧,便也认出了来人是和他一个村的长顺,长顺也是家里的老大,今年刚好二十岁。

    “甲顺大哥,你在这里啊?”提着木桶送饭的长顺一看见甲顺,也就急忙跑了过来,不管不顾的拿了三个饭团就塞进甲顺的怀里。

    左右看了看后,便也小声问道:“甲顺大哥,你听说了吗?宋人打过来,就是为了讨要什么侨民还有我们的。”

    正在往怀里塞饭团的甲顺听得一愣,急忙抓住长顺的衣服问道:“长顺,你说什么?宋人会为了我们来打仗?”

    长顺忙也点头道:“我刚刚就在大正门,亲耳听到宋人说要崔将军交出宋人工匠和侨民一百三十四人,转运站的吴管事当时也在城上,他算了算,说如果是一百三十四人的话,我们南浦村里出来的转运队也应该被计算在里面。”

    甲顺听得双眼一瞪,完全不敢相信,而长顺这时嘴还没停,继续道:“宋人还说,要崔将军出城负荆请罪,也就是要他脱光了衣服,背上荆条,为胡乱抓了我们,而去向宋人请罪。”

    倒也在这时,甲顺总算是想明白了,忙也拉着长顺问道:“长顺,你说宋人不是来攻打平壤城,而是来救我们的,是么?”

    长顺点点头,肯定的对甲顺道:“吴管事就是这么说的,说来人是大宋的王,也是黄州建设的大东家,所以肯定是来救我们的。因为黄州建设的大东家,也就是我们转运站的大东家,这是不会有错的!”

    也在这时,守城军的军官看见长顺提着木桶一直呆在甲顺身边不走,便也呵斥起来,长顺只得起身继续发放饭团,临走时却不忘对甲顺道:“甲顺大哥,吴管事说了,让我跟大家说一声,说宋军都认得我们身上的工服,一会要是真打起来,只要躲好了不会乱箭射到,宋军是不会杀了我们的。”

    只是甲顺听了之后,愣愣的点了点头,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直到长顺走了很久,也才听见甲顺喃喃自语道:“阿西吧!为什么……宋人要来救我们?我们是高丽人……又不是宋人,为什么要救我们呢?”

    阿西吧!这为什么呢?

卷十一 射天鹧 第九百零三章 【困惑】() 
甲顺的困惑,此时也是高丽上将军崔卓的困惑。

    只是,上将军崔同学很快就排出了许多可能的选项,一本正经的就是认为宋人此来就是搞事情来的,虽然他自己也不太相信大宋会无缘无故的跑来侵略高丽,而且还就仅仅派了万多人来,但除了这个解释之外,还真找不到什么其他的答案了。

    至于说什么保护侨民,这个借口只怕只有三岁的小孩才会相信:在崔同学看,高丽的百姓皆是如草芥一般,大宋人难到就不是草芥咯?

    很快,甲顺也就听得三军整备完毕,将要出城与宋军迎战的消息,得知高丽军这次居然没有怂,还主动出击,甲顺觉得这还是老天开了眼。

    但很快,就有军官上到城头,把甲顺还有一些身强力壮的百姓选了出来,将他们组成了民夫队,早早就聚集在了城门后面,等着一会上将军崔卓一举杀得宋人大败后,他们好出去打扫战场。

    也就是正在排队时候,十几个和甲顺衣着服色一样的人慢慢的聚集在了一起,并也也寻着了甲顺,一个用麻布条勒着额头的汉子上前拉着甲顺道:“甲顺大哥,你听说了吗?吴管事说城外的宋人军队是来救我们的!”

    甲顺点点头,却在看看周围持刀戒备的高丽士兵后,低头道:“现在什么不要说,我们的身份还是罪人,大伙小心行事吧。”

    虽然对于这个消息甲顺很难消化,但眼下的行事也不容得他有什么多余的想法,毕竟他和他的同乡们刚刚是以罪人的身份从牢房里放出来协守城池,这个时候还是不要生事的好。

    当然了,当年抵抗过女真人的甲顺对如何在战斗中自保也算是很有心得,很快也就组织起了被指派来做打扫战场的同乡们拿起了没有多少民夫会选择的门板、木板和篾箕等物,这些东西看似在打扫战场时用处不大,可若是待会而高丽军要强赶着民夫们去打头阵消耗敌军箭矢的话,这些东西就可能当做盾牌来用了。

    莫约磨蹭了小半个时辰,甲顺等人在城门后集结了差不多有小两千人,而高丽军的士兵们也大致在城外列阵完毕了。

    然而,也就在高丽军官们准备指挥着甲顺他们排队出城的时候,却突然听闻城外传来了一阵嘹亮并且整齐的鼓号,紧跟着就一阵密集而且突兀的“梆嘣”之声,和很快就就如潮水一般席卷开来的惨嚎与惊叫。

    “宋人进攻了!”

    一时间,大正门内外,人们好似炸了营了一般纷乱起来,不少民夫慌乱在吓得丢下手中的耙子、索子等物扭头就跑,还有一些却是木然的反倒往城门口方向冲了出去。

    甲顺早年也算在对女真人的守城战中逃出过生天,在经验方面自然要比所有人都强,在愕然之后,急忙招呼起转运队的同乡们迅速从城门口处后撤,然后又趁着看守民夫的守军们也乱作一团的机会,迅速搬起放在城墙脚下的箭矢、礌石、滚木等物就往城上跑去。

    依据甲顺的经验,当大军出城作战的时候,城楼上反而是最安全的地方,如果呆在城门脚下的话,军队打了胜仗还好说,若是打了败仗,最先倒霉的就会是呆在城门口出,阻挡了大军回撤的人。

    而当甲顺他们跑上了城头后,却叫他们瞧见了毕生难忘的一幕:一波又一波从宋军阵营中飞出的巨大箭矢,迅速将城前的高丽军阵地变成了一片钢铁与血肉组合而成的死亡丛林!

    巨大的黑色箭矢,好像从天外飞来的流星一般,在天空之中划过耀眼的弧线,以难以言说的漂亮身姿,狠狠的扎到了高丽军的战阵之中。

    不论是包裹着皮革的血肉躯体,还是熟铁捆扎着木材的精致盾牌,都无法阻挡这耀眼的弧线,以及它带来的死亡和恶魇。所有人能够做的,便只是眼睁睁瞧着一泼又一泼的死神之箭,带着呼啸从宋军战阵之中远远飞来,然后在高丽军战阵绽放一朵又一朵的血腥之花。

    经验老道的甲顺,在震惊之余,也瞧出宋军放出弩箭的手段十分的高明,只见头几批箭矢都射向了距离宋军差不多八九百步的高丽军阵的后半部分,但高丽军阵脚大乱,士兵们纷纷开始慌乱的准备掉头逃回城内时,中间几泼箭矢又飞向了距离宋军只有六七百步的高丽军前阵。

    待看见手持高丽大盾的重甲士兵,和全身只穿轻质皮甲的弓箭手们纷纷都如纸扎的人偶一般被粗大的弩箭一个个穿透并钉在地上之后,高丽军顿时再也坚持不住,瞬间完全崩溃,开始慌不择路的转身向后逃跑时,宋军战阵中飞来的箭矢又如长了研究一般往高丽军后撤的路线延伸过来。

    射得最远的几只箭,甚至横跨了距离宋军差不多有一千步的护城河,直接打在护城河后的大正门前。

    但一切尘埃落定,所有能够侥幸逃回来的高丽军士兵都进入大正门,并且在慌乱中搬了门边的土石将门完全封死后,甲顺他们也瞧清了城下的战场:这战场已不能称之为战场,简直就是一座血腥恐怖的地狱!

    横跨了数百步距离,如彩虹一般破空而来的巨大弩箭,纷纷以低于四十五度角的角度钉在地面上,而在不少弩箭上,还有着不可描述的血肉附着物。这些不可详细描述的血肉附着物,并未在第一时间就此死去,他们尚且还有痛觉、还在惨嚎、还在设法想要摆脱这些钢铁制成的凶器……震天的哀嚎,同样不可描述。

    甲顺突然间,觉得自己的肝胆还有脾胃,没来由的发出了一阵震颤,便是当年曾经在平壤城上抗击过女真人,亲手也曾杀过数个女真人的甲顺,也在这一瞬间心防被攻破,张口哇哇的呕吐了起来。

    “阿西吧!宋人……太……太狠了!”看着城下阵型严丝未动的宋军阵型,甲顺感到无限的震惊,可没来由的一个更为疯狂的念头却是不可抑止的又从他心底滋生,他困惑的在心里暗自问道:“可是……难道说这些宋人,当真是来救我们的么?”

卷十一 射天鹧 第九百零四章 【侨民之民】() 
由于高丽军的溃败突如其来,并且慌乱的军卒们还自己堵死了大正门,因此甲顺和他的同乡们竟也平安的逃脱了成为炮灰民夫的命运。

    没错,当初将他们以打扫战场的需要而集结在城下的目的,实际上就是要将他们排到高丽军的阵前,如果宋军进攻的话,他们这些由贱民和罪人组成的炮灰部队,将会是最好的靶子和阻碍物。

    然而,也就在所有人都惊魂未定的时候,宋军的一个举动,却又再次震撼了全体高丽人:这些宋军居然派人在救治城下未死的高丽军士兵!

    这一幕,别说看蒙了甲顺,也看傻了城上的所有高丽人,以至于不论是军官还是士兵又或者是被逼迫上城驻守的百姓,所有人都直愣愣的看着城下宋人的举动,却没有人敢做出任何的举动。

    而甲顺也是直愣愣的看着城下的宋人,在他的认知里,还真没有听说与眼前类似的事情,因此第一个念头就是宋人好傻,而后突然又联想到之前听闻宋人发兵来高丽只是为了救他们这些高丽人的说法,似乎不也是一样的傻么?

    傻傻愣愣中,甲顺和所有人看着宋军派人来救出了城下数百个没有被粗大弩箭当场射杀的幸运儿……看着宋军接走了大部分的人……看着宋军又来一根根拔走回收的地上的弩箭,并且将死尸一具具搬运、摆放,还给他们脱去身上的甲胄。

    瞧见宋军给失去的高丽士兵脱去甲胄,一开始所有人的高丽人都是愤怒的,可当他们看见宋人在脱去了高丽士兵的甲胄后,却拿出了雪白的麻布将尸身很好的包裹起来后,所有人又感动得流出了热泪来。

    高丽人尚白,又称白衣民族,而在民俗当中,死去的人如果能够得到白布裹身下葬,对其家人而言便是最高的礼遇。只可惜,白布裹身的丧俗并不适合于高丽的士兵,历来高丽的士兵在战死后,多是草草挖个大坑合葬了事,哪有如宋军这般大方的还给四人裹上白布的。

    也在这时,却见得宋军之中又派了人来传话,说什么今日天色已晚,所以暂且休战,可如果明日上将军崔卓还是不交出扣押的一百三十四个大宋侨民并亲自出城负荆请罪的话,宋军必定攻城。

    这一次,甲顺还有十几个同乡就正好在大正门的城楼上,而且甲顺本来在南浦村里就算是走南闯北的能人,多少能听得懂一些宋言,后来又给宋人大工,还干上了工长,掌握的宋言更是丰富,也就亲耳听清了城下的宋军的确讨要的是大宋的侨民。

    而之前听长顺的说法,大宋讨要的一百三十四个大宋侨民里,好像还真包括他们南浦村的转运队……顿时,甲顺凌乱了。

    浑浑噩噩间,甲顺便也领着十几个同乡躲在了城门楼上,反正此时高丽军也是一片混乱,守城的军兵哪还有什么心思来分辨甲顺他们,反正此时城头上士兵和百姓早就混杂成了一体。

    不久,天色也就渐渐的黑了下来,也在这时却也看见长顺在军兵的护送下打着火把寻了过来,找到甲顺他们后,便也急忙将他们带下了城头,然后居然直接将他们带去了城中官府的驿馆。

    进了驿馆之后,也才发现从南浦出来的转运队,基本上都差不多到齐了,还有不少熟面孔的宋人也都在,包括平壤转运站的管事老吴。而但大伙还在愣神的时候,更是瞧见了一位高丽大官居然亲自来给众人道歉,还叫人送上了酒席叫大家来吃。

    虽然事态明显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可甲顺却有些闷闷不乐起来,席间他大着胆子喝下了几杯米酒后,便也来问相熟的吴管事道:“吴管事,城外宋人真的是来救我们的呢?可是……为什么呢?我们是高丽人啊!”

    吴管事听来也是摇头,表示他也不是很明白,倒是这时,一个留着长须,穿着宋人官服的宋人却是听见了甲顺的疑问,便也来解答道:“吴管事等人,本就是我宋人,因此他们是‘侨民’之中的‘侨’。而你们……虽然是高丽人,可你们为我大宋工作,所以你们便是‘侨民’里面的‘民’,所以你们的安危,自然也归我大宋来管!”

    甲顺听得懵懂,不由喃喃道:“我是高丽人……可我为宋人工作,就成为了宋人么?”

    那宋人高官便也捋须笑道:“不错!不论你是何人,只要为我大宋工作,为我大宋流了血、流了汗,我大宋便承了你的情,自然要管你的安危!”

    甲顺听得惊诧,完全无法理解这其中意义到底是什么,虽然他努力的开动脑筋冥思苦想,可是直到酒席结束,又被伺候着在驿馆的澡房里好好洗了个澡,并换上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又最终躺上了驿馆里明显只有贵人和外国使节才能住的客房里的卧榻,这才感觉一切都好像做梦一样。

    还在回味刚刚的一切时,就听着身边同样感到如做梦一般的长顺问道:“甲顺大哥,你说那大宋的秦大人,说的是真的么?我们因为给宋人干了活,所以我们也就成了宋人?”

    甲顺对这个问题也是想明白,不过他感觉了一下背上的柔软,以及身上新衣的舒爽,便也问道:“长顺,你说是的当宋人好,还是当高丽人好?”

    长顺被问得一愣,不知道如何回答,甲顺却是自言自语道:“昨天以前,我们是高丽人,可是因为我们给宋人干活,结果成了罪人,被关在了地牢里,每天只有一个橡子饭团……可是今天,因为我们给宋人干活,所以我们成为了宋人……的侨民,不但吃上了酒肉,还洗了澡换上了新衣……还住上了原本只有贵人才能住的客房。长顺你说……到底是做高丽人好,还是做宋人好?”

    长顺闭着眼睛想了想,更伸手摸了摸身上丝绸质地的新衣,便也斩钉截铁的答道:“甲顺大哥,当然做宋人好,我要做宋人!甲顺大哥你呢?你要做宋人还是做高丽人?”

    甲顺看着长顺,他的脸上慢慢崭露出了笑颜,很显然他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而这一夜的高丽西京鸿胪馆里,如甲顺这般心里有了答案的侨民之民,显然还有很多很多。

卷十一 射天鹧 第九百零五章 【节外生枝】() 
翌日一早,甲顺等一干人早早就起了身,倒不是他们激动得睡不着,而是一早他们就被风风火火闯进鸿胪馆的金大人给吵醒了。

    而这金大人之所以跑来呱噪,原因却是城外的宋人又开始城前列阵了!

    也不说甲顺和长顺他们,对于近日的行止有着怎样的期盼,却也说金达中当真急了,团团乱转的催促着正慢条斯理整理卷宗和杂物的秦桧道:“上国使,还请快些!再快些!”

    秦桧瞧来倒也好笑,依旧一丝不苟的整理着书箱,毕竟这次出了平壤,也不知道何时还能回来,总不能将他这次好不容易整理的各种材料和记录都留在鸿胪馆中,不过瞧着金达中急切的模样,不由笑道:“如今天色也不过辰中,就算我宋军要攻城,至少也得等到巳时,金大人不必慌乱才是!”

    金达中此时虽然满头大汗,但也还是腆着笑脸应和道:“上国使说得是!两国不起干戈,便是大善!大善!”

    秦桧一想也对,又想起昨天在平壤城东门前所见的一幕,倒也真觉得这话不错,两国能够不起干戈,也才真是大善。

    很快,秦桧也就整理好了一干用品,便也步出寝居,倒也瞧见了昨夜就被寻来的这次受难人员,其中六十九个大宋工匠和管理人员一个不少,至于一同扣押的六十五个高丽雇工,却是仅找回了四十六人。

    而就秦桧所知,倒也不是高丽故意不交人,而是实在交不出来。大宋方面被扣押的工匠和管理人员因为被特别重视,遭扣押之后便也羁押在西京的官衙大牢里,倒也没敢虐待和用刑。而一同被扣留的高丽雇工先是被关在“罪人监”(相对低级的监牢),后来在昨天的时候,还按照高丽人的惯例,将他们全部驱赶到了城头上协防,所以最后派人去寻的是会后,也就才寻回了四十六人。

    估计,这些寻不见的人要么就是够机灵自己逃了,要么就是碰上了什么意外,但此时也不是深究此事的时候。

    很快,秦桧当着金达中的面将人数点了之后,便也才带队出发,就往大正门方向行去。

    平壤城也不算大,一行人从城南西厢的鸿胪馆步行前往城东的大正门,也没用了一刻时辰,待来到门前时,却也看见瓮城的大门早已清理出来,一队甲胄特别精良的高丽军士兵正紧张的守在门后。

    到了之后,金达中便也急忙上前呼喝开门,哪知就在这时,那队甲胄特别精良的高丽军士兵里面走出了一个身穿将领甲胄的二十来岁青年来,虎虎生威的大声用宋言喝道:“某乃高丽龙虎将军崔智,奉上将军崔卓之命镇守此门,若无上将军令符,谁敢开门?”

    一听这崔智如此说话,金达中和秦桧都是勃然色变,对于金达中而言,送出宋国使者还有被扣押的宋人以及侨民,虽然是他一力打算,但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