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道-第3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邦昌听来苦笑不已,便也问道:“太上皇后所言甚是,可若是金人索要三镇,又当如何?”

    郑太后嚎哭抹泪,便也答道:“割与金人便是!”

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七六章 【不破黄龙誓不还】() 
有了郑太后如此定调,张邦昌和李邦彦也没了推脱的余地,便也妥妥的接了差事,当即就有人算出了三日后便是黄道吉日,最宜动身出使,便也当朝敲定了行期。

    在结束了这个议题之后,却是有人嫌看热闹事不够大,竟然提出了东京城内外空有二十余万禁军而无建树,不若选派一位朝中宿将领军前往河北增援种师道。

    但这个提议被抛出来后,众人一瞧殿中武将群里,身着三品以上武官服色之人竟没有一个,最后满殿的目光便也都齐刷刷的望向了依旧手持画戟站在殿角扮二郎真君的黄杰。

    有那么一瞬间,黄杰脑海之中猛然蹦出了一个成语,便是“图穷匕见”!

    这使他几乎有一股子冲动,想要对这些眼巴巴望着他的朝臣们挽动戟花,冷笑着大喝一声:“我的画戟,早已饥渴难耐!”

    很显然,在赵福金成为监国长帝姬的背景下,将黄杰支应出东京,是比较符合朝廷利益的做法,毕竟像黄杰这样个人威望爆表,又领有兵马的外戚而言,自然最怕他心有不轨,图谋干政。

    而自打从黄州出来,就摆足了高姿态的黄杰,也知道在这么情况下自己万万不能怂,反正就东京而言,虽然二十多万禁军不在他控制之下,但以他安插在汴梁内外的夜鹰和坐探而言,真要有什么事端变故,保得赵福金母女连带郑太后的安全也是容易。

    比如说,这次返京他就将整整一个成建制的黄州女卫大队(二百一十六)扮作侍女插入了宫中,另外还有一个中队的女夜鹰(六十四人)更是秘密潜伏在皇宫左近,这些女卫和女夜鹰不但武艺过瘾,更是给她们备足了雷火手炮和掌心雷,甚至在危机时刻,暗藏在东京城里夜鹰大队还能提供超远程的雷神火炮支援。

    所以,就算明知道这些大臣的想法是要把自己支应出东京,黄杰也正不在乎,以其小家子气的被他们“赶”出东京,还不如自己走。

    于是黄杰便也主动上前道:“儿臣愿领兵增援河北!”

    见黄杰居然这般主动的接茬,群臣自然大喜过望,不但人人称善,各部主官也都急忙出来表态,保正将以最快的速度筹备好黄杰开拔北上所需的各项物资和钱财。

    不过黄杰等他们的高兴劲尚未消退,却是道:“不过,臣所领御车军中指挥使林冲,忠勇睿智,臣愿举荐其领殿前司诸班直都指挥使一职,守卫皇宫安全。此外,臣举荐临清县县令曹宝,可为开封府少尹。”

    这两个要求提出来,众臣都有些纳闷,便有人问:“那林冲听闻原先乃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如今又为御车军制统并指挥使,便是来领殿前司诸班直都指挥一职,倒也能够胜任。至于这临清县县令曹宝,又是何许人也,何德何能,可为开封府少尹?”

    黄杰便也答道:“此人为真宗朝时济阳郡王曹彬之后!”

    一提曹彬大名,当即人人瞠目,此人乃是开国名将,更是太祖、太宗和真宗三朝老臣,死后更得了“武惠”的谥号,而曹家也当真可谓是世代忠良,因此自然也就在没人敢说曹宝何德何能,能为开封府少尹的话了。

    旋即,经过吴敏和李纲等人牵头一番商议,自然答应了黄杰的两个条件,而黄杰也答应领了御车、神武、捧日三军共计八万人马,即日便北去河北,增援种师道。

    不过,即便如此,有关种种细节却是庞杂无比,最终一直搞到了当日下午的酉时末刻,这场事关大宋未来国运走向的朝会也才胜利闭幕。

    由于会上决定的事项太多,以至于即便下朝之后,整个三省六部却添了火烛加起了夜班,整整三个日夜之后,也才将整整一百六十余道诏书和五十余封发往各地的邸报处置完毕,也在这些诏书和邸报中,正式的将赵佶、赵桓父子二帝北狩金国,茂徳帝姬册立为长帝姬监国的消息昭告了天下。

    至于黄杰,则在翌日就在众臣的监督下离了东京,直去了朱仙镇外御车军的牛头山大营坐镇,开始整合御车、神武、捧日三军。

    之所以黄杰要的是神武、捧日两军,而不是这次随赵桓去泰山溜了一圈的龙卫军,这是因为龙卫军本身就是一支专职用来守卫禁宫的冷兵器重甲步卒,而神武军虽然也是禁宫守卫部队,但这个部队的特点是专长神臂弓和强弩。

    而捧日军是禁军中唯一的成编制骑兵,虽然这支捧日军也因缺马如今成了顶着骑兵名号的步兵,但至少这支军队的士兵都有扎实的马术根底,一旦找来战马给他们换上,便是妥妥的骑兵。

    至于黄杰到了牛头山大营坐镇后,倒也第一时间将滞留在大名府的韩进宝给接来,不过瞧他的伤势非得半年才能下地,于是便也将他安置在东京疗养,然后干脆就把岳飞一下子从小小的偏军指挥使,提拔成了检校都制统。

    这黄杰是御车军将主,韩进宝是御车军都制统,也即是黄杰为这支部队的所有者,韩进宝为最高管理人,如今他这个管理人胜负重伤卧床不起,所以黄杰认命一个代理最高管理人也就顺理成章了。

    话说回来,虽然朝中的众臣们都希望黄杰越快离开东京约好,但毕竟整合三支部队八万大军并非易事,黄杰也不拖延怠工,紧赶满赶也才终于在乾道二年(1129年)的三月初八,正是开拔北上。

    虽说黄杰并不是刻意选的这一天开拔,但在这天开拔北上的日子里,当大军浩浩荡荡的由南向北,绕着东京城的南、东南、东、东北诸门绕城而过时,瞧着城墙上如影随形,一直远远跟随相送,最终在陈桥门(东北)的门楼上如望夫石一般矗立的靓丽身影,心中不由感慨万千。

    最终,黄杰也不管什么礼法礼数,便也策马狂奔到了城下,与从城楼上疾奔而下的赵福金相拥热吻良久,终羞得一城相送的百姓和朝臣都齐齐背转身去。

    吻罢,黄杰也以一阕相赠,诗曰:“七尺从军汉,仗剑向北行。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怒发冲冠,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不破黄龙誓不还。”

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七七章 【尴尬】() 
一城百姓,远望着浩浩荡荡的大军北上而去,倒也当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不过,比起早前当朝廷宣布,当今官家和太上皇,以及赵氏宗亲三百余人被金人虏去的消息时,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二次“天倾了”。城中顿时一片鬼哭狼嚎不说,还一夜之间死了好几个“忧国忧民”的酸儒,家属也敢哭哭啼啼抬着棺椁游街到开封府,要求朝廷将他们评一个贤良忠烈。

    不过这事最终的结果倒也有些叫人啼笑皆非,据说当朝淮南郡王黄杰得知此事后,专门从临清县找来了一个能够“日审奸佞,夜审妖邪”的留人来开封府审理此案,这神人据说乃是开国大将济阳郡王曹彬之后,来了之后便也连夜开审,很快就将那几个酸儒的魂魄从地府拘来审问,也才知道他们平时多有心悸之症,倒也真是因为听说二帝被虏的消息后忧愤交加给气死的。

    虽然最终朝廷没有给他们评一个贤良忠烈,但也多少还是给了些优抚,不过这等夜审魂魄的传说,自然使得那新任的开封府少尹声名大振。

    此后,由于神武、捧日、乃至御车三军的兵员又不少都是开封左近人士,得知这次将要北上抗金并设法引还二帝,民间自然又是一番扰动,不过东京市上的勾栏瓦舍中此时却又排出了“十万军前浑不惧,黄天霸怒斩奸佞”新戏来,竟也将人性安抚住了。

    至于当日明明仅就是阵斩了一个耿南仲的黄杰,却在戏文成了举手投足见便能引来万道天雷的神人,只是一戟便斩杀了耿南仲手数十部将,甚至市井梨园中一场阵斩奸佞耿南仲的武戏若是少了一个时辰,多半就会观众喝着倒彩要求退票。

    这期间,东京市上的林林总总自然难以一一道哉,便是大军开拔这日,这淮南郡王与当朝茂德帝姬主在万民之前当众拥吻之事,也都很快成为了新的社会热点。

    甚至还有不少酸儒更投入到了为黄杰赠予茂德长帝姬的这一阕词继写的浩大工程当中,甚至有人逐字逐句来解读,想不通为什么不是“七尺男儿汉”,而是“七尺从军汉”,又如何要“不破黄龙誓不还”,莫非二帝正是被金人虏去了黄龙府等等,诸如此类。

    至于朝廷之中,经过吴敏、李纲等人的努力,原先赵桓朝前的投降派也大多遭到贬斥和罢黜,纷纷以监国长帝姬的诏令流去地方,使得朝野气氛焕然一新,形成了一个以吴敏、白时中、王黼、李纲、宗泽为内政骨干,张邦昌、李邦彦、周邦彦、秦桧为外交骨干,种氏兄弟、折可适、姚平仲为军事骨干的新班子。

    至于当初被赵桓留在东京的各部副职,也在监国长帝姬的诏令之下纷纷扶正,使得整个朝廷的运作非但没有被打乱,效率似乎还大有提升。跟在黄杰的建议和保举之下,将因为遭到贬斥的王黼稍作提拔,任他为户部尚书专司财政,而李纲也卸去四壁防御使一职,直入中枢,拜尚书右丞、中书门下侍郎,来为赵福金操持政务。

    待得东京的政务班子敲定之后,也才下诏将耿南仲之前安置在南京的出京观礼队伍召回,也是到了这时才知道,赵桓身边的亲信如李棁、郑望之、李若水和何栗等也在鱼台一役中被金国虏去生死不知。

    至于各国使节倒是没有什么损失,甚至那鸟羽天皇还在这期间搞大了两个鸿胪寺派去的大宋侍女的肚子。

    不过,在有关如何处置这些各国使节的问题上,朝中当时意见不一,大多数朝臣的意见都是按照惯例,与他们赏赐之后便都驱离归国。但当时尚未领军开拔的黄杰却认为,这些使节既然来之不易,当好生安置并设法探明该国情况,以便于大宋远交近攻,运筹帷幄。

    后来最终还是在黄杰建议下,就在城西南旧郑门下觅得菜园五十亩,就地改建为万国使馆街,日后用以安置各国来华使官。同时也在黄杰要求之下,对鸿胪寺的机构设置进行了一次大改革,并将周邦彦这个万年鸿胪寺少卿扶正为正卿,并将一批当初黄杰派出游历并顺利返回的传教士们也吸收到了鸿胪寺中人质,将这个真正意义上大宋的外交机构给组建了起来。

    此外,也就在黄杰筹备领军北上的同时,奉命北上谈判的张邦昌和李邦彦二人组很快走到了金国大定府,传回的消息却也叫人大吃一惊,原来这次金军南下并非是金国的国策,而是镇守檀州的完颜宗弼独力策划并实施的军事行动。

    张李二人出京之后,先至河北雄州与种师道见后,便也北跨白沟先抵檀州,在发现檀州并无主事的金国高官之后,得金国允许出古北口赶往大定府,这也才见到了镇守在大定府的金国西路军的元帅右监军完颜希尹,经过多方交涉和刺探,也才得知这次完颜宗弼南下并未得了金主的命令。

    根据张李二人得来的消息,此时的金国主要将精力放在了盘踞在漠北镇州的辽国天镇帝身上,经过了上次的二次围攻临潢府一役,天镇帝耶律敖鲁斡的声势和实力与日俱增,又加上他俘虏了金国谙班勃极烈完颜杲(完颜斜也),对金国的国内军事情况逐步掌握,因此在不断的对金作战中,渐渐掌握上风。

    便是有名将之称的二太子完颜宗望在领军北上驰援后,如今也被羁绊在了临潢府,疲于四处阻截北辽源源不断东来劫掠的队伍。

    所以,这次金军又是派使问罪,又是挥军南下,并虏走赵佶父子,都是驻守檀州的完颜宗弼自作主张,搞得完颜希尹和张李二人都是很尴尬。

    而消息传回东京后,整个朝野上上下下自然都是目瞪口呆,可又能怎么办,大家只能一起陪着尴尬了。

    不过,金国也极重视这个莫名其妙得来的重大战果,在张李二人抵达大定府的同时,完颜宗弼就正在将赵佶父子送往金国会宁府,而同时被虏的诸王、帝姬并驸马和赵氏宗亲也都前往金国黄龙府的路上。

    因此黄杰也才会在他赠予赵福金的词中,用上了“不破黄龙誓不还”的句子。

    而至于虏得了二帝怎么谈的这个问题,金国却还没完全想好,完颜希尹也是很为难,只得将张李二人招待在大定府,等着完颜吴乞买想出个章程来。

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七八章 【直捣黄龙】() 
便也说,黄杰的八万大军于三月初八开拔,于初十抵达滑州准备渡河,可直到十三日才渡河完毕。

    期间黄杰闲来无事,还跑去了当初被宋军将领何灌烧毁的黄河大桥遗迹查看,瞧着浚州城前残余的木桥残余之迹,不由感叹万千。

    这黄河历代由于极易改道,因此在桥上修建大桥一直是历朝都试图攻克的技术难题。在赵佶朝修建的新黄河大桥之前,整条黄河也只有陕西济州与陕西蒲州之间又一座蒲津桥,此桥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742年—756年),桥的两边由四只铁牛牵引,桥身状若长虹,迄止如今已经屹立了三百余年。

    至于赵佶修的新桥浚州桥,也是因为他继位之初便遇着了黄河水清的祥瑞,耗资过千万贯,经过十年的建设而成,于政和五年(1115)完工。

    在当时,这座刚刚建成不久的浚州大桥,为黄河上的要冲,更为京城北方之门户,战略意义极为重要。可这金军南下,吓得赵佶忙不迭禅位的同时,他还干了一件蠢事,那就是派遣身边的宦官梁方平率领两万禁军主力去防守浚州的黄河大桥,力图把金兵遏制在黄河以北地区。

    奉命防卫黄河大桥的梁方平,率领称东京禁军之中的虎狼之师——两万神卫军便雄赳赳气昂昂的渡河北上。

    然而,金兵在占领相州后,宗望就派了一小队骑兵前去骚扰黎阳和浚州,哪知道这梁方平也是真同不寻常,闻报后上城去观望,见敌骑兵远远而来,也不知道后续有没有支援的队伍,立即吓得魂飞魄散,带着几个随从下了城楼就开门出城,打马向南一路狂奔。

    其他的军队一看主帅跑了,自然跟着脚底抹油开溜,因此一夜之间,驻守浚州的守军竟也逃得干干净净。

    也在这时,驻守在南岸的守桥宋军,见前方部队莫名其妙逃散,又见金军旗帜自天边遥遥而来,也是吓得不轻。当时驻扎黄河南岸的将领何灌也是个狠角色,一见情况危急,便果断的下令立即烧毁黄河大桥。

    于是,大宋花了十年时间,耗资差不多能有千万余贯钱财修建的新黄河大桥便在眨眼之间变成了长达千丈(又说七百余丈,两千余米)的火龙,而这时桥上尚未过河的数千名宋军正在争相奔逃,于是顿时被烧得焦头烂额,士兵、战马嘶鸣着纷纷落水,殁者不可计数。

    这后来据说那梁方平在奔逃路上被叛军所杀,也有说他畏罪潜逃不知所踪,还有人说他跟着赵佶跑去了镇江,但是却没想到在黄杰驰援东京的时候,却是被焦挺拿着了之后,当做礼物给送到了黄杰的面前。

    如今来观看浚州桥的残骸,黄杰自然要摆了香案祭祀一番,倒也不忘把焦挺唤来,指着河面上的残存遗迹道:“当初你道是好运才拿着了梁方平,叫本王看来却是那数千冤死在这桥上的宋军显了灵。论说起来,你与本王虽然为他们报了仇,却没能为他们还了心愿!”

    焦挺懵懵懂懂,便也来问道:“将主说得有理,却不知是什么心愿?”

    黄杰呵呵一笑,便也指着河面道:“日后本王要在这重建一座新桥,一座全由钢铁制成的新桥,叫谁也烧不了它!”

    焦挺听来傻傻一乐,却是很快想到了一个问题道:“铁桥虽好,可若是再遇着女真贼南下怎办?”

    黄杰听来好气又好笑,便也道:“俺们这次去,就是要去杀光女真贼,还有什么契丹贼、党项贼,也一并杀个精光,将金国、辽国还有西夏的国土都并入我大宋,到时四野万里之内,我大宋傲视环宇、威震天下、万国称雄,却还用怕谁人南下铁桥难烧?”

    一路无话,大军于三月十八抵大名府,修整五日后再次开拔,于四月初二抵达河间府,四月十六最终抵达了雄州城外。

    大军抵达当日,却也见得种萱、折月美、杨可世等一众将领来迎,却独独不见种师道,一问之下也才知道,种师道因为年老体衰(此时种师道已经七十八岁高龄),已经卧床旬日了,黄杰急忙前往探视。

    来到种师道病榻之前,但见老将军气色还好,正捧了一本兵书研看,待见得黄杰进来,便也展颜笑道:“子英来得正好,若是再晚些怕就见不着某了!”

    黄杰听来双眼一红,不仅回忆起往西在黄州时与种师道在龙山书院谈天论道时的情景,也不说话,急忙与他拿脉诊断,谁知道一瞧之下,也才发现种师道果真是内府空虚,寿数将近,已是无力回天了。

    不由哽咽道:“大公说的什么混话,书院里还有许多学员等着大公与他们讲解兵法,还有我家十郎,来时且还闹着要子英问大公的好……”

    种师道瞧来哈哈大笑,却是一把握住黄杰的手,用一双深邃却并不昏花的老眼直盯着黄杰道:“老夫从戎数十载,打过党项人、打过契丹人、如今又打女真人,想来便是今日归天,倒也不枉此生。子英,与老夫一句实话,这余下日子还有多少,可能见得你迎还二帝?”

    黄杰想想,倒也不愿意诓骗老人家,不过最终还是昧着良心把数目虚报了少许:“大公,子英也不敢瞒,若是听从子英的安排,好生调养休息,再拖一年倒也勉强。若是不听招呼、不忌酒食,就是半年也是嫌多。”

    种师道听来哈哈大笑,便也指着黄杰道:“好!老夫就听你,从今日起戒酒就是,不过……可还吃得肉?若是不许吃肉,老夫岂有生趣?”

    黄杰听来一笑,便也道:“狗肉、驴肉吃不得,却是能多吃羊肉、鸡肉。”

    种师道这才放下心来,便也笑道:“好好!子英呐!今次,你可想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