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亚历山大四世-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尔加: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一些地区信仰的主神,地位等同宙斯。

第八十五章 托勒密的进军() 
此时的托勒密并不知道巴比伦之战的情况,他的军队正在向泰尔进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还得追溯到安提柯进攻巴比伦之前。安提柯为了把托勒密拉下水,让他牵制亚历山大的军队,派菲罗塔斯前往埃及游说托勒密,相约一起对抗亚历山大。菲罗塔斯是个彻头彻尾的墙头草,谁强大就跟谁,根本没有一点羞耻之心,一会儿投靠帕迪卡,一会儿投靠安提柯。不过他在外交上还是有他的长处的,他向托勒密描绘了一个美好的蓝图,就如托勒密心中构建的托勒密王国的轮廓一样,从埃及到昔兰尼加,从西奈半岛到叙利亚,从塞浦路斯到希腊诸岛,这些极有可能都将成为托勒密的领地。但最关键的则是一旦安提柯战败,托勒密很难独守一隅,作为马其顿帝国的国王,是不会允许一个割据政权存在的。不过作为同僚,安提柯完全可以默认托勒密的存在及其对固有土地的征服与支配,这点诱惑足以让托勒密倒向安提柯一方。因此,托勒密虽然厌恶菲罗塔斯的嘴脸,也知道对方在利用自己,但还是答应了出兵的要求,也给了后来亚历山大进攻托勒密的借口。

    托勒密是个心思缜密的人,为保存实力,他一般不太愿意参与继业者之间的战争,当亚历山大东进的时候,他为避其锋芒,也为了祸水东引,果断地作出了让步。如今,安提柯欲与亚历山大决战,而安提柯势大,因而他选择与安提柯合作,这样既能借安提柯的手消灭这位名义上的国王,又不至于让安提柯在战后以拒不出兵为借口侵犯托勒密的领土,从而稳固自己的割据政权,而且将来对付安提柯也有了足够大的借口——弑君,这个罪名可足够严重也足够臭的了。不过千算万算,托勒密还是算错了,最终的决定让他给了亚历山大消灭他的借口,葬送了他得来不易、经营日久的埃及政权。

    不过此时,托勒密还是踌躇满志地率领2万精兵来到了泰尔城下。在他看来,偌大的泰尔,根本挡不住他的兵锋。守将阿塔罗斯也不是什么名将,与他相比,要差了几个等级。不过他却没有见识过亚历山大整编出来的新式军队,那是一支足以令他生畏的军队。

    阿塔罗斯并没有固守在老城里面,当初帕迪卡的大军都没有打败托勒密,甚至连一条河都没有迈过,最后更是死于兵变。阿塔罗斯比较有自知之明,原本军队就少,把军队拆开分驻两城的话更糟。于是,所有军队全部退入了新城,依靠新城的防御工事,外加波利伯孔强大的舰队支持,至少可以让托勒密耗上一两个月的时间。这时候双方都在等东线的情势转变,谁都知道,亚历山大和攸美尼斯与安提柯之间较量的结果直接决定着西线的最终结局。亚历山大要是战败,泰尔的丢失只是早晚的事;安提柯战败,托勒密就不得不面对国王的惩罚,这就不只是退不退兵的事情了。

    托勒密还是自信的,不过他更相信安提柯的武力,在亚历山大东征的时候,正是这位老将成功地抵挡了来自亚美尼亚奥伦特斯家族的进攻,保证了亚历山大北线的稳定,从而顺利地进军至叙利亚。在继业者战争中,自安提柯从马其顿返回小亚细亚的那一刻开始,安提柯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败了攸美尼斯和阿尔塞塔斯的军队,并迫使攸美尼斯退出安纳托利亚而前往东方,而攸美尼斯在这前不久,刚刚打败了马其顿宿将克拉特鲁斯。托勒密自问军事才能出类拔萃,但与这位老将相比,还是甘拜下风的。如今,亚历山大不过是一个七岁的孩童,身边也没有什么出名的能征善战的将领,而国王后裔的名分在这群雄割据的时代早已显得有些微弱了。

    看到一座不设防的城市展现在自己的眼前,托勒密非常的高兴,立刻让军队接管了老城。不过随后的事情就显得麻烦了,因为泰尔新城是出了名的天下第一坚城,虽然亚历山大一夜之间就攻下了它,但是现在,他不可能获得同样的机会,阿塔罗斯不会蠢到让对方有奇袭的机会,而且跨海大堤已经被阿塔罗斯毁掉了很长一段。因此,托勒密只好效仿当年亚历山大大帝一样,从附近的山区砍伐一些雪杉搬运过来,开始建造攻城器,一面调集海军封锁新城。托勒密并不想一门心思攻城,他在等着安提柯战胜的消息,然后说服阿塔罗斯投降。对他来说这当然是最好的结果,而且他在陆地上也没有任何人与他对抗。

    不过在海上就不一样了,波利伯孔的舰队是那么强大;在泰尔被困不久之后,波利伯孔就派亚历山德率舰队前往支援。虽然他没有克利图斯那样的海上指挥能力,甚至没有单独指挥过一场海战,但是在亚历山大改进之后的舰队拥有了比其它舰队更加强大的力量,不仅可以用于冲撞,更可以利用灵活的接舷战术俘虏敌舰,还有装置了数量可观的投石器的战船。当然,接舷战由于士兵数量所限并不能很好的发挥出来。即使如此,亚历山德的舰队还是要比托勒密的强一些。

    年轻的亚历山德从没有指挥过这么庞大的舰队,这是一种严峻的考验,但也是一种优势,因为面对比自己小一辈的亚历山德,托勒密多少会放松一些警惕,而且托勒密不了解亚历山德,而亚历山德却十分了解托勒密。埃及海军是托勒密的兄弟墨涅拉俄斯指挥的,由于并不想过早与亚历山德决战,等到亚历山德的舰队到来之后梅内劳斯就率领舰队撤往塞浦路斯,而亚历山德也不忙着追,吓走了修筑大堤的士兵之后就径直进了泰尔港。托勒密索性也停工了,待在泰尔老城里,等着安提柯胜利的好消息。这场战争就这样不停而停了,这是一场静坐战,双方都在等待着东方战场的结果,谁都对自己的一方非常有信心。就这样,双方僵持了整整一个月,直到公元前317年的冬季即将到来之际,安提柯与亚历山大决战结果才传到了泰尔。当然,这个结果对一方的打击是巨大的,对另一方则是胜利的喜悦。

第八十六章 世纪会面() 
在巴比伦战役结束后的三天之后,攸美尼斯的军队终于来到了巴比伦,面对姗姗来迟的攸美尼斯,亚历山大没有任何的不满和责怪。相反,他亲自来到伊什塔尔门前迎接这位传奇人物。

    与攸美尼斯一起前来的都是骑兵,也是东方联军的精锐之师。奥克夏特斯、欧德摩斯、印度的培松、斯塔桑德尔和斯塔桑诺几位总督和攸美尼斯一起穿越了米底城墙来到伊什塔尔门前,只见亚历山大及其手下的将领与巴比伦全城的显贵在门前等候着,大有当年亚历山大大帝进驻巴比伦的样子,因为小亚历山大进城的时候也没有这么隆重。亚历山大亲切地握住了攸美尼斯的手,两人对视了良久,然后都会心地一笑。

    “哎呦,我的好外孙,外公想得你好苦啊!”奥克夏特斯抱起了亚历山大,疯狂地亲吻着他,搞得亚历山大特不自在。也许是觉得自己在大庭广众这样做有所不妥,奥克夏特斯尴尬地放下了亚历山大,赞美道:“你做的很好,亚历山大!”

    “你也是,外公,还有我的东方大将军!”随后亚历山大挽起攸美尼斯的左手和奥克夏特斯的右手举了起来。

    alalalala

    随着攸美尼斯的士兵们发出了的狂呼声,亚历山大背后的群众也叫了起来,然后队伍开始浩浩荡荡地开进巴比伦。就像当初亚历山大进城的时候那样,众人一起参拜了马杜克神庙。亚历山大带着攸美尼斯来到了神庙的最高处,一起眺望巴比伦城。

    “你看,巴比伦还是这么的繁华,人们还是这么热情,跟当年父王进入巴比伦的时候是不是差不多?”亚历山大看着自己治下的巴比伦,心里由衷地高兴。

    “这都是国王的英明睿智使然,仅仅用半个月的时间就打败了安提柯。”攸美尼斯一点也没有做作,虽然他自己也很聪明,但是与安提柯交战,一直处于下风,所以对亚历山大的成就,他还是发自内心的敬佩的。

    “安提柯最失误的是不应该强攻巴比伦,巴比伦城高墙厚,安提柯居然妄图从正面攻破,实在是太猖狂了。”

    “也许是他一直以来顺风顺水,从无败绩,加上手上有6万大军,而你还只是个孩子,军队也没有他多,所以才轻敌了。”

    “恩,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你我的会合不仅将振兴马其顿帝国,还会使国家迈入一个新的时代。我很有信心,我会继承父王的意志,将征服进行到底。不过虽然我喜欢征服,但我并不喜欢太多的杀戮,也许这有些矛盾,但我相信在我治下的子民将得到更多的幸福。希望将来各个民族和国家都能冲破文化和地域的藩篱,从此之后整个世界进入一个新纪元。”

    “没想到你还有这样的雄心,你放心,自从二十多年前我效忠腓力国王的那天开始,我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阿吉德王室,我会终身辅佐你,直到我去陪伴先王为止。”

    “别说丧气话,你正值壮年,我们的日子还长着呢,今天我在空中花园为你们摆了接风宴,让将士们一起痛痛快快地喝酒吃肉。打败了安提柯,我们还没有摆庆功宴呢,今晚正好庆功宴和接风宴一起办了,也省了一笔开支,哈哈哈!”

    “你这么会算计,怪不得卡山德和安提柯都要败在你的手上了。不过也是,以后用钱的地方多了,是要省着点花。”

    “我可是知道在苏萨王家宝库里还有一笔数量不少的财富呢?”

    “这么快就已经把主意打到王家宝库里了,不过这本来就是属于你的。”

    “难道之前不是阿契美尼德家族的吗?”

    “可是现在不是已经掌握在我们手里了吗?波斯帝国已成过去。”

    “其实它属于全天下的人,在征服天下的同时我同样要让全天下的人都过上比之前更加幸福的生活,不然我的征服还有什么意义,那就完全成了我个人私欲的产物。”

    “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能有这样的胸怀,就算你父王也并没有你想得那么深,看来你就是为这乱世而生的。”

    “我是为结束这乱世而生的,但可笑的是,我首先要继续乱世,甚至是开创更大范围的乱世,不断发动战争,不断地进行杀戮。”

    “你好像很痛苦?”

    “痛并快乐着……”两人都笑了起来。

    夜晚,巴比伦空中花园。

    亚历山大、罗克珊娜、克丽奥佩脱拉、奥林匹亚斯、奥克夏特斯以及众多将领聚集在了一起,亚历山大将在这里为攸美尼斯接风洗尘,同时也庆祝伟大的胜利。节目是丰富的,酒水和食物也是充分的,不过在这之前,亚历山大却先开始了一番不怎么动听的演讲。

    “各位,今天是个美好的日子,作为马其顿帝国的国王,我很高兴能够看到大家在付出自己的忠诚之后在这里如此尽兴地享乐,今天大家可以在此任意狂欢,做想做的事情,彻底放松自己。因为我们即将开始新的征程,虽然巴比伦之战巩固了我的王位并且确定了我的霸主地位,但是很多问题还没有解决。偌大的亚洲,有太多的地方需要我们去占领,但是光光占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在每一个占领区实行有效的统治。而我们周围还有很多敌人虎视眈眈,我们要一一打败他们,特别是印度的旃陀罗笈多,他推翻了摩揭陀国的难陀王朝,并以华氏城为首都,开始四处征战,根据来自旁遮普和犍陀罗的消息称他们已经开始蚕食我们的领土了,而由于内战,我们在格德罗西亚和阿拉霍西亚的驻军根本无法抵挡旃陀罗笈多的军队。因此,为了保证我们的领土完整,我们必须迎战旃陀罗笈多,并击溃他的军队。但是在我们内部,卡山德占据希腊,托勒密在埃及作威作福,安提柯新败,但其实力仍然不可小觑,整个小亚细亚他还是老大,还有诸如佩乌塞斯塔斯之类的墙头草,一直以来就意志不坚,对攸美尼斯将军多方掣肘,西尔比提乌斯更是逃回了阿拉霍西亚。所以我暂时无法与大家共抗外侮,攘外必先安内,这是我的一个基本方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追击安提柯和培松败军,这两个人始终是我的心腹大患,前者功勋卓著,威望甚高,后者阴险狡诈,野心勃勃。而且他们无一例外都是沙场老将,作战经验丰富,绝对不容小觑。”亚历山大看了看众人的神情,继续说道:“大家可能觉得我在给你们泼冷水,我是希望大家有一种居安思危的意识,今天晚上可以痛快地喝酒吃肉,但是明天你们需要有勇气再次拿起刀剑,挥向我们的敌人。”

    亚历山大说了很长的一段话,底下一点声音都没有。亚历山大见火候差不多了,说了最后一句话:“上菜!|”随后底下开始稀稀疏疏地想起了说话声,讨论什么的都有。不过没过多久,从殿外进来了大批手捧各种菜肴的侍女,然后就是一群年轻漂亮的女孩来到殿内翩翩起舞。这下把众人的眼光全都吸引住了,他们停止了交谈声,开始专注于艺术。

    亚历山大让人安排了各种不同民族的歌舞,这些表演的女子都是从亚洲各地精心挑选的,很多都是亚历山大三世时期遗留下来的,后来便宜了塞琉古,现在归小亚历山大所属。她们无论长相、身材、歌喉还是舞姿俱臻绝顶,难以挑剔。亚历山大看上去非常享受这些美人们的表演,底下的将领们大多数也是看得津津有味,加上优质的食物和酒水,可谓是色香味俱全。很少有人不为眼前的诱惑所陶醉,不过攸美尼斯和希尔洛尼穆斯这两位老朋友却一直在交谈着。自从诺拉之围两人分别之后,这是他们的第一次见面,故人相逢,两人格外高兴。在外人看来,希尔洛尼穆斯不过是个叛徒,在攸美尼斯最困难的时候,这个叛徒离开了攸美尼斯。事实是怎么样谁能说得清楚呢?恐怕只有两人自己知道对方的心境是什么样的。当然,菲尼克斯和亚历山大对此也有所觉悟。国王的亲人们今天也是很高兴,作为女人,她们很少露面,而克丽奥佩脱拉显得格外兴奋,她注视着下面的将军们,似乎在寻觅合适的伴侣。作为公主,她是唯一有这自由的,其它女人则只能通过卖弄风骚去吸引男人的眼光。

    晚宴持续了大半夜,到最后不论男女,几乎所有人都横七竖八地躺在了地上。当然,王室成员则保持着自己的体面,亚历山大一个人来到空中花园的平台上。在晚上,他常常会来到平台上眺望全城,仰望天空。看着美好的景象,体验着权力的快感,同时也思念着故乡的亲人。虽然他现在是名符其实的国王了,但是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他去做,挡在他面前的障碍有很多,传说中旃陀罗笈多拥有1万头大象、3万骑兵和60万步兵,虽然亚历山大压根就不信,但是十几万的人应该还是有的,而自己的部队还不到8万人,远征印度的前景如何还很难预知。何况继业者战争还没有结束,可谓是四面环敌。离实现亚历山大大帝的计划还很远,更不用说征服天下了。

    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八十七章 着手反攻() 
亚历山大在巴比伦战胜安提柯以及与攸美尼斯会师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佩乌塞斯塔斯的耳朵里,这个消息如五雷轰顶一般,他开始发现,原来不是什么事情都像他想的那么简单。这样的结果他不是没有想过,可是他始终认为这位小国王没那么大的能耐打败宿将安提柯,所以他才对攸美尼斯大加掣肘。他还真没有仔细考虑过如何应对这样一个结果。一开始,他认为如果安提柯获胜他就投向安提柯的一方,国王获胜那么他就投向国王的一方,毕竟他没有采取武力对待任何一方,可是现在他却害怕了,他害怕受到惩罚,因为他对攸美尼斯的多番掣肘导致攸美尼斯最终没能赶上巴比伦会战,虽然没有影响最终的结果,但自己已经把国王和攸美尼斯给得罪了。当亚历山大的使节前来传达国王的指令并要求佩乌塞斯塔斯前去觐见时佩乌塞斯塔斯很是心虚,他不敢前去,而是选择了逃跑。在放下一句“为帝国镇守东方”的话后,他带着他的一万人和西尔比提乌斯留下的军队,并说服了部分总督手下的波斯士兵逃回了波斯波利斯。绝大多数马其顿人都不愿跟随他,安提贞尼斯在权衡利弊后,果断地选择了跟随国王,带着他的3000银盾兵和总督们剩下的军队前往巴比伦。这样之后,从安提柯那俘虏的接近两万人中扣除4000因伤退役的士兵,再加上攸美尼斯和安提贞尼斯带来的5000骑兵与20000多步兵,亚历山大在巴比伦的兵力总共达到了7万多人。

    亚历山大让斯塔桑德尔和斯塔桑诺等东方将领回到封地,一是防止北方斯基泰人的侵扰,二是牵制佩乌塞斯塔斯以防他趁机坐大。而斯塔桑诺的另一个任务则是为国王提供中亚地区盛产的一种宝马,即后世所谓的汗血宝马(阿哈尔捷金马),斯塔桑诺知道这种宝马,非常欣然接受地接受了任务。

    不过这样一来,军队一下子被拉走了将近16000人。剩下安提贞尼斯的3000银盾兵、攸美尼斯的3000步骑混合部队、奥克夏特斯的2500山地骑兵及培松为数不多但战力强大的战象部队,从而亚历山大的部队剩下了只有5万多,但这也已经远远多于任何继业者的力量了。

    而培松在离开安提柯之后带着他的8000将迅速返回米底,随同他一起走的包括3000赫卡尼亚骑兵,这是一支没有受过多少损伤的军队,培松想借助他们的力量,重新发展起来。不过亚历山大岂能给他这个机会,而且米底紧靠巴比伦尼亚,离巴比伦实在太近了,为了铲除这个威胁,也为了占领这块辽阔的土地,卡珊卓斯率领13000人的队伍在不久之后出发,兵锋直逼埃克巴塔那。

    攸美尼斯则率领包括银盾军在内的22000多人前往追击安提柯,原本亚历山大四世想亲征的,可由于巴比伦的事务实在太过繁忙,因而只得让攸美尼斯去了,以攸美尼斯的才能,原本就并不低于安提柯,现在加上国王的授权,对付落魄的安提柯应该不在话下了。

    不过大军刚刚准备开拔,托勒密进攻泰尔的消息没过多久就传到了巴比伦,因此攸美尼斯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