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亚历山大四世-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普通士兵恐怕都知道他们的国王是如何的英明睿智,我是相信大家的,可是我却不太放心那些士兵啊!特别是那些马其顿士兵,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军中的精锐,他们热爱亚历山大大帝,同样他们也有可能会热爱大帝的儿子。当初围困诺拉城堡的时候,这种可怕的情况就已经出现过了。所以,如果大家还想保住自己的地位和财富,就一定要提防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去军中鼓舞士气,对散播谣言和闹事者要严加惩处。”

    围困诺拉之时所发生的一切众人都知道,那时安提柯派希尔洛尼穆斯去劝说攸美尼斯,让他当着围城军队的面宣誓接受他提供的一份誓约,作为解除围攻的条件。誓约仅仅在礼节上提到了国王,实际上完全是对安提柯个人的宣誓。但攸美尼斯断然修改了这份誓约,宣誓只对国王和太后奥林匹亚斯效忠,而拒不承认安提柯。马其顿军队反而认为攸美尼斯的这个版本的誓约更合理,于是他们撤下了围攻,反而要求自己的长官安提柯按这个誓约宣誓。同时,攸美尼斯归还了城内的所有卡帕多西亚人质,作为交换,他从他的亚洲支持者那里获得了大批战马和辎重,重新聚集起了一支军队,甚至还得到了从安提柯军中逃奔而来的1000骑兵。安提柯在得知自己军队在诺拉的表现之后大怒,下令继续围攻诺拉,并严厉警告了这支军队承认攸美尼斯修改誓约的行为。

    所有的人都心领神会,手下将领和士兵的意志出现动摇将是致命的,可能转眼间自己就会被士兵们给卖了,就像当初的摄政王帕迪卡一样,早上还是高高在上的摄政王,晚上就成了一具死尸,那是多么的讽刺。

    这次的会议没有太多的争论,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需要做些什么,也许就是要把事情摊在台面上,让各自都要清醒些。事实上谁都清醒,却几乎都迷茫着。清醒的是他们都知道自己会做什么,迷茫的是结果到底如何谁都没有底。只是,事情已经这样,只能走一步是一步了。

    在得到了援军后,安提柯认为自己能够再次和攸美尼斯过招了。他开始东进,进入苏萨尼亚。虽然攸美尼斯手上的兵力已经足够和安提柯对抗了,但他还是选择避开战斗,因为苏萨距离米底和巴比伦都太近,因而攸美尼斯希望把安提柯引到更远方的东边,在对手补给能力缺乏后一举解决他们。为此,攸美尼斯命令苏萨的王家宝库的守卫不必理会安提柯的任何取钱要求,因为他是国王的敌人。随后,攸美尼斯带着自己庞大的军队向东,进入了佩乌塞斯塔斯的辖区波斯行省。…;

    安提柯在来到苏萨后原本希望和攸美尼斯一样从王家宝库里提取一点金钱来充实军费,但是负责看守宝库的驻军将领甚至根本拒绝和他进行对话。这让安提柯恼怒不已,他任命塞琉古兼任苏萨尼亚的总督,给他留下一支军队围困苏萨的内城和宝库,自己带兵继续东进。

    安提柯发现他现在经过的地区,无论是地理状况还是气候都与马其顿和小亚细亚等地相差迥异。由于天气太热,他只能在晚上行军,然而还是有许多士兵中暑,甚至有不少人死亡。安提柯的大军渡过了底格里斯河的主河道,但是这些地区对于他们来说变得极度陌生。无论是安提柯还是培松都对当地的地理一无所知,他们只知道波斯的方向在东面,从而盲目的向东行军。虽然如此,在艰难的行军之后,这支军队还是来到底格里斯河最东边的著名分支——帕斯底格里斯(pasitigris)河附近的一条小支流科普莱特斯河(copratesriver)边。在这里安提柯的军队见到了攸美尼斯的斥候骑兵,后者已经在这个区域等候多时了。

    攸美尼斯的计划是坚守帕斯底格里斯河以逸待劳,如果一路受尽行军之苦的安提柯军队无法从这里通过的话,他多半会选择去北方米底休整。如果安提柯真的去了米底,攸美尼斯就急行军回到西方,伺机与亚历山大四世会师,换成以前,西进的想法有点天方夜谭,但是亚历山大四世踏入西亚之后,这个计划就变得非常不错了。

    而此时,从欧基尼亚战役后安提柯和攸美尼斯的第一次正面交手即将开始。

    这三年来,除了有一段时间忙于对付克利图斯的舰队外,大部分时间内安提柯都在一路追击攸美尼斯,先是追过大半个小亚细亚,然后从小亚细亚追到腓尼基,又从腓尼基追到美索不达米亚,沿着两河流域一路前进到巴比伦,然后继续向东追击到苏萨尼亚,直到现在的波斯边境。在每战必胜的安提柯看来,攸美尼斯已经怕了他的威力,不足畏惧了。

    公元前316年的6月底7月初,他终于和攸美尼斯正面相遇了。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普莱特斯河,是一条很狭窄但是河流很深河水很湍急的小河,必须借助小船才能渡过。虽然如此,安提柯还是毫不犹豫的决定渡河。由于之前他完全是盲目的向东行军,现在他的木筏很少,因此决定先派遣一部分军队渡河,在攸美尼斯没有意识到他的偷渡之前争取先在河对岸站住脚,建立一个带有壕沟的坚固营地,然后他会把整个军队摆渡过去。

    然而攸美尼斯早就猜到了安提柯的计划,他广泛的派侦察部队巡视河岸,安提柯的军队刚开始渡河就被侦察兵看到了。攸美尼斯精心设置了一个陷阱,假装没有发现安提柯大军的渡河,但是在暗中悄悄动员起自己的军队。在安提柯的渡河先遣队一部分刚刚双脚着地,还有一部分在河岸边集结,阵列乱七八糟的时候,攸美尼斯亲自带领自己精选的1300骑兵和4000精锐步兵发起了攻击。虽然安提柯已经过河的部队有近万人——400骑兵、3000重步兵和6000轻装或辅助部队,但是这些部队完全没有做好作战准备,也根本没想到攸美尼斯早就意识到了他们的存在,并且缺乏有效的指挥,在攸美尼斯的第一次冲锋下就崩溃了。他们争先恐后的向后逃亡,自相践踏,死伤惨重。只有少数幸运的人抢到了小船或者是游回了对岸,大部分人都淹死、被杀或者在自相践踏中被友军踩死。最后,剩下的4000幸存者全部投降了攸美尼斯。

    整个过程中,安提柯只能束手无策的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先遣队全军覆没。战友们失败时的混乱和惨叫让安提柯的军队士气低落,也让安提柯的威望大损。在这种情况下,安提柯决定去盟友培松的米底首府埃克巴塔那休整他的军队,米底有丰富的人力和物资,虽然刚刚被培松损失掉了一部分,仍然不是为一个良好的基地。此外,在埃克巴塔那也有一个王家宝库,由于在苏萨一分钱都没拿到,安提柯这支庞大军队的饷银开始短缺。

第六十五章 休整() 
由于普莱特斯河之战的失利,军心受到极大挫伤,军力也遭到一定打击,安提柯无奈之下只好选择到米底进行休整。他有两条道路回到米底——一是沿着最远通往萨迪斯的御道往西北行军,一路走在扎格罗斯山脉和底格里斯河河谷中间的平原上,到达与巴比伦通往埃克巴塔那的御道的十字路口后再向埃克巴塔那行军,这两条大道从波斯时代起就是最重要的道路之一,它是最安全也是最平稳的道路,需要大约40天的时间。但是这个行军路线对于安提柯来说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高温。在之前的行军的途中已经有许多士兵在苏萨尼亚的道路上中暑甚至身亡,现在这支吃了败仗的军队原路返回恐怕会死的更多。另一个办法就是直接从阴凉的扎格罗斯山脉中穿行,这条道路只需要大约9天,但是这些难走的道路上还居住着强悍的山地部落——乌克西伊人。按照从波斯帝国时代以来的惯例,要想从这些山路平安经过,必须给这些山地部落交保护费让他们指引,如果拒绝交保护费,这些山地部落就会攻击擅自越境者。

    此时的安提柯可没那么多钱给这些人,维持这么一大支军队本来消耗就很大,安提柯在苏萨没得到一分钱,然后又经历了普莱特斯河战役的惨败,为了安抚士气再次破费,从亚洲带来的钱已经不剩多少了,正要前往埃克巴塔那要钱,又怎么愿意向这些野蛮人交付买路钱,何况心高气傲的安提柯就算出于荣誉感也不可能给他们买路钱。于是,安提柯准备硬着头皮强行通过这个地区,由当年亚历山大生前地位甚至高于帕迪卡、指挥过印度洋航行的尼阿卡斯带领大部分轻步兵开路,安提柯亲自率领重步兵在中间带着随军物资行进,培松则带领骑兵从侧翼保护。在经历了这些神出鬼没的土著人的几次奇袭之后,虽然损失了一部分人,但安提柯总算把自己的部队带到了米底。在那里,安提柯一方面让手下的士兵充分休息,另一方面用埃克巴塔那的金钱和友善的鼓励激发他们的士气,让他们忘记之前几个月艰难的行军和普莱特斯河的失败。培松从自己的米底辖区又征发来了大约2000弓骑和2000名长矛骑兵,并意外的获得了3000赫卡尼亚骑兵的投奔。而安提柯从亚洲调集的阿米苏斯的援军也在陆续赶来,带来了包括托勒密交给他的2000强大的弗利吉亚雇佣兵(战斧重步兵)在内的一万步兵和3000卡帕多西亚骑兵。而被安提柯重新任命为亚美尼亚国王的米瑟仁尼斯则显露出了骑墙派的特性,只是派出了3000亚美尼亚骑兵,原本安提柯是要他倾国之力来支持他的,米瑟仁尼斯当然不会这么傻。不过这已经让安提柯很庆幸了,由于亚历山大没有追赶安提柯的援军,他们都安全来到了米底。现在,他又拥有了超过6万的大军,军队的数量和士气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恢复,逐渐走出了普莱特斯河失败的阴影,安提柯开始着手准备新的战役,因为虽然人数已经超过了攸美尼斯,可是亚历山大的踪影他还不知道,而且现在通往巴比伦的道路已经打开,如果攸美尼斯利用安提柯尚未从失败中恢复的机会向西进军,要是两军会合,那么不但他的军队数量又重新被比下去,而且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因为亚历山大虽然并不比他拥有更多的声望,但亚历山大确实名正言顺的国王,这是他永远都无法企及的,他可不认为对方会像克拉特鲁斯那样不幸。…;

    攸美尼斯觉得胜利已经在向他们招手,但是佩乌塞斯塔斯和东方总督们却拒绝执行这位名义长官的计划。如果他们跟随攸美尼斯向西,他们空虚的辖区很可能会遭到培松的再次入侵,而对安提贞尼斯来说,一旦与国王会合,那么他在军中的重要地位将要一落千丈,因为国王身边还有那么多的亲信,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排行多少,所以他只是希望安提柯能先灭了亚历山大,这样联军就能以为国王复仇的名义将安提柯击败,同时也有这种想法的还有透塔摩斯、扑塞斯塔斯和西尔比提乌斯。这次的争吵,这些东方的总督显然不再会妥协。

    “你们难道不知道这个时候是安提柯最虚弱的时候吗?”攸美尼斯显然很是气愤这些总督的表现,“只要我们与国王的大军会合,那么我们就有足够的力量打败安提柯,如果我们错失这个机会,安提柯就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休整和补充,甚至对我们实行各个击破。”

    “虽然安提柯实力受损,但对于人员的损失来说更多的是士气的损伤,不用多久这些不足就可以弥补,而我们刚刚经过长时间的高温行军,难道还要一路追击他们,那样我们的补给和士气将同样受到考验。因此,我们的军队同样需要休整,现在大军离波斯波利斯已近在咫尺,用不了几天我们就能到,到时候我将隆重地款待大家,一定让你们不虚此行。”

    “这家伙在收买人心了。”菲尼克斯贴着攸美尼斯耳语道。

    “我知道,看来他快得逞了。”攸美尼斯看着众人脸上的表情,知道事情将会往坏的方面发展了。

    “难道就任由他摆布吗?”

    攸美尼斯知道如果自己坚持己见,联军很可能就分裂了,只会落得一个被各个击破的结局,于是他说服他的朋友们和东方总督联军留在一起。就这样,庞大的联军向波斯腹地的波斯波利斯城挺进。不过攸美尼斯的这次无奈决定却把亚历山大置于极其危险的境地,因为安提柯得知他向东南方向进军之后,没有在休整之后像预料的那样追击,而是转而攻击刚刚在巴比伦站稳脚跟的亚历山大。历史在这一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波斯波利斯古城在几年前刚被亚历山大大帝系统性的摧毁,但是这座城市及其附近地区仍然是波斯最富庶的地区之一,波斯波利斯也是波斯总督佩乌塞斯塔斯的首府。在城市附近的联合军军营,佩乌塞斯塔斯为这支庞大的军队准备了极度丰盛的筵席,对于主要的军官更是拿出王家的排场来款待。他这么做的目的很明显:在自己的地盘上,利用足够的财力和物力来拉拢人心,从而和攸美尼斯争夺这支军队的控制权。不久,阿拉霍西亚和格德罗西亚总督西尔比提乌斯更是公开扬言,他是为佩乌塞斯塔斯而不是攸美尼斯这个希腊人效力,攸美尼斯应该及时让权给佩乌塞斯塔斯。

    攸美尼斯苦心考虑应对之策,公开决裂只能导致安提柯最终把他们各个击破,哪怕他们中的一个率先火并了对方,这支大军也会四分五裂。攸美尼斯于是放出话,说西尔比提乌斯暗中勾结安提柯,迟早要审判他,从历史上安提柯击败攸美尼斯之后西尔比提乌斯还是牢牢地掌控着阿拉霍西亚来看,这个指控并不完全是捏造的。不管有没有勾结安提柯,反正现在听说消息的西尔比提乌斯扔下自己的军队,连夜逃出军营返回自己辖区避难去了。…;

    此外攸美尼斯还问各个总督强借了一笔400塔兰特的巨款,攸美尼斯宣称这一大笔钱将在击败安提柯后还给他的手下,这样的话,如果有人对他不满之类的,考虑到自己借出去的巨款,也会考虑再三。毕竟如果债主死了或者不准备还钱的话,自己就血本无归了。

    在攸美尼斯强化了自己对军队的控制后,他得到安提柯军中叛逃者带来的消息。在米底短暂的休整后,安提柯决定在今年冬天到来前击垮国王的军队。这位老将带着得到补充后的大军从米底一路向西南方向的巴比伦挺进,这个时候的亚历山大已经到达了巴比伦,并得到了百姓们的夹道欢迎。攸美尼斯知道后大急,因为他知道国王的军队很少,才三万多人,如果和安提柯的大军对抗的话难有胜算,于是他责怪自己之前没有力排众议西进巴比伦尼亚。如果早知道安提柯利用联军到波斯波利斯休整的机会发动对国王的袭击的话他就算闹得联军分裂也要西进,只不过现在说什么也晚了。于是他带着大军从波斯波利斯一路向西北挺进,期望能赶得上援助亚历山大。

    不过大军行军很慢,攸美尼斯由于长期的焦虑和劳累还在路上生了几天病,于是最终还是没赶上安提柯和亚历山大的决战。

第六十六章 基克拉泽斯诸岛的征服() 
纳克索斯岛是希腊基克拉泽斯(cyclades)群岛(爱琴海)中最大岛屿,面积428平方公里,最高点齐亚山(ziaoros)海拔约1003米,西部海岸城市纳克索斯为首府和主要港口。青铜器时代初,有克里特人、卡里亚人(carian)和塞萨利人(thessalian)在岛上定居。谷地富庶而水源丰富,出产优质白葡萄酒、枸橼和柑橘,金刚砂为主要输出品。

    早在公元前2000年这里就已经有人开始居住,至今已经有将近1700年的历史。

    纳克索斯岛前后为爱奥尼亚人、波斯人的殖民地,在波斯人统治下发生的纳克索斯起义是第一次希波战争的导火索。但它的黄金时代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到前6世纪之间。这一时期,纳克索斯岛上的商业最发达、艺术最辉煌,成为基克拉泽斯群岛诸岛中最耀眼的明珠,作为基克拉泽斯群岛的重要商业和文化中心当之无愧,是基克拉泽斯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诗人拜伦就曾经赞颂这里为梦幻之岛,岛上有许多名胜古迹和风景宜人的沙滩,是爱琴海上的一个旅游胜地。

    关于纳克索斯岛有许多传说,人们始终相信酒神狄奥尼索斯就居住在这个岛上。当年雅典王子从克里特岛魔怪口中救出了公主,但是却将她留在了这里,后来这位公主便嫁给了酒神。直到今天,岛上的居民还在庆祝许多与酒神有关的节日。而关于基克拉泽斯群岛的由来,希腊人又常会向好奇的游客讲述这样一个传说:上帝在创造世界的时候将土地平均分给各国,但是却独独忘记了希腊。希腊向上帝抱怨,所以上帝只好将手中仅存的沙土撒向希腊,这些沙土落到了美丽的爱琴海上立刻化为一个个美丽的岛屿,而纳克索斯就是其中最美最亮的一颗珍珠般的石子。

    岛上的地形多山丘,天气好时可以清楚地看到帕罗斯、提洛、米科诺斯等其他爱琴海岛屿。许多民居都依山势而建,建筑风格混杂,但主要以爱奥尼亚式建筑为主。山丘下就是格罗塔区(grotta),之所以被这样命名,主要是因为山丘下有一个著名的洞穴。赫拉(hora)是小岛上另外一个城镇,在位于滨海的丘陵地区。它主要分为两大部分:海拔较低的地区是当地平民生活的主要区域,海拔较高的地区则是富人居住的地方。在镇中左弯右拐的小径引导下,便可遇见那些经历史浸染的城堡区。最著名的小镇是奥依阿(oia),这里常常聚集许多艺术家。精致的爱琴海地区常见的白墙蓝顶的民居,加上艺术家的作品,小镇充满了浪漫的艺术气氛。尽管有些房屋因为年代久远已经斑驳,但是在许多民居的门棂上都有非常精细的雕刻,还有一些简单的装饰,这些都透露出浓厚的生活气息。这些雕刻极少重复,家家都很有特色,有些还刻有房屋的建筑年代,现在的大多都是希波战争之后重建的爱奥尼亚风格的建筑。美丽的山景、繁荣的村庄、繁茂的橄榄树,加上爱琴海特有的蓝天碧海,混合出了小岛有别于雅典等大城市气息的特殊味道。

    波利伯孔和亚历山德非常满意国王为他们选的基地,在庞大的舰队和相对强大的陆军的武力威胁下,爱好自由却柔弱的爱奥尼亚人很快就投降了。波利伯孔顺利地占领了这个小岛,由于纳克索斯岛是基克拉泽斯群岛中最大也是最适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