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刁民-第4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云道看着蔡家女子,微微一笑:“当初若不是在这里遇上了你,现在你在哪里,我又在哪里?”

    蔡桃夭如打禅机一般笑道:“我在这里,你也在这里啊。”

    李云道笑着将蔡桃夭搂着来香了一大口道:“是我的,终究都是我的。”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山道上的虔诚喇嘛() 
庙本就不算大,除了正殿外,就是厨房和几间厢房。庙里的东西也是极少的,正殿一尊斑驳佛像,一方香案,一只蒲团仅此而已。

    厨房就是一炉一锅,几副碗筷,厢房更为简单,多数是石床草席。面积最大的地方,应该就是那间上了铜锁的经阁。

    走了一圈,阮钰意兴阑珊,拉着抱孩子的蔡桃夭,神秘兮兮问,哪间是咱家老公的?

    蔡桃夭抱着孩子领着二夫人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指着东南角的一处最不起眼的厢房。

    两人也不去打扰在大殿里整理积灰香案的李云道,推开那间许久无人闻津的卧房。

    卧房不大,却塞满了各类线装古籍,就连床上也堆了很多书册,书页间时不时会露出一角笔法苍劲的字条,大体上是读书人对此页上内容的见解或与著书人意见不一之处。

    阮钰一时间叹为观止,问道:“这些他都读过?”

    蔡桃夭微笑点头:“可不光这些,我估计那锁起来的经阁里的书,他应该大体上都翻过,你也知道的,他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她随时捡起角落里的一册泛黄古籍,是一册不知年月何人所誊抄的郦道元的《水经注》,下方则是民国时期出版的《中华民国地理志》,看样子两册书是对照着看的。她将两本书都拿了起来,果然掉落下几页摘抄心得,纸上正是读书人对晋水、湛水的对比心得。

    蔡桃夭将王凤驹放在满是书册的床上,小家伙也不害怕陌生的环境,反而似乎对这里相当熟悉一般,朝着那些书册爬去,不一会儿,抓起一本书握在手里,咿咿呀呀。

    阮钰无不嫉妒道:“小凤驹看来是遗传了他的基因呢!”

    蔡桃夭笑着将小家伙揪了过来搂在怀里:“才半岁的不小点,他懂什么呀!”

    被蔡桃夭扯过来的王凤驹不情不愿,扑闪着大眼睛,憋得小脸通红,可就是不哭——老王家的孩子,没有哪个会用哭来要挟别人,所以小家伙直接挣脱了蔡桃夭,又向那堆书册爬去。

    蔡桃夭笑了起来:“本事没多少,倒是倔脾气跟他爹一个德性。”

    阮家大疯妞站在墙角对着一堆半人高的宣纸,拿起一页看得入神。这是一篇关于明朝万历年间的时势分析,阮钰不是历史系的,除了觉得遣词造句别俱一格外,倒也评不出好坏。可下一张宣纸却真正地让这位站在全球金融浪尖的女子瞠目结舌,这是一篇关于零八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分析,不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次贷的本质是过度供给美元造成世界储备货币的供求严重失衡,而且预测美国接下来将会持续处于低息状态,美国地产市场在经历短暂的跌宕后还是会得到理性的回归。文章的时间落款是戊子年一月,也就是次贷危机刚刚发生不久之后。阮钰如获至宝地将那卷宣纸卷好,像做贼一样偷偷看了蔡桃夭一眼。

    蔡家大菩萨不以为意地笑道:“他是一个时不时会默默带给你惊喜的男人。你且耐心地等下去,你会发现他就像一座无穷无尽的宝藏,每一次发掘都会让你看到新的闪光点。”

    入夜,圆月稀星。远山深处传来阵阵狼嚎,给这座昆仑山深处的小庙更增添了几份寂寥。少年在山腰处便下了车,他说他要更虔诚地回到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于是他行五体投地大礼,一路上山,直至凌晨。月光下,他站在小庙的门口,负手望向那玉盘似的圆月,像极了当年意气风发的大喇嘛。

    与那些曾经陪伴自己成长的一草一木擦肩而过,少年推开那扇古朴木门,木枢的咯吱声也如同当年那般熟悉。他的房间在走廊的尽头,他的床是庙里唯一的一张木床,木头是弓角哥和徽猷哥上山伐的,从设计到锯木、组装据说都是由云道哥一人完成的,成功从古书上复制了一款质地上佳但手工粗糙的宁波床。床很结实,用的都是深山里罕见的百年老树。少年的手指轻轻抚过床沿,繁密复杂的经文都是年迈的大师父一字一句地刻上去的,一卷《大日经》花了几乎一整年的时间。

    “吃碗面吧,明天我和你弓角哥进山,最好能猎到一头狍子。”李云道端着一碗泡好的方便面进来,见少年蹲在床边默不吭声,笑着道,“别学城里人伤春感秋的那套,没劲,咱们山里人就要有个山里人样儿!”

    少年十力嘉措扬起头,默默看着李云道不说话。

    李云道径直坐在床边,微微叹了口气:“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你是未来的大喇嘛,你应该看得比我还通透才对。”

    十力默默接过泡面,小口小口吃着,良久才抬头道:“云道哥,凤驹三岁时会有小劫,十三岁就有场大劫,过了这两劫,此生便平步青云。”

    李云道笑着在十力脑袋上敲了一记,小喇嘛捂着脑袋嘿嘿偷笑,一时间其乐融融,就如同当年他抱着小喇嘛初下山在建筑工地上度过那段就着馒头吃凉白开的岁月。

    一夜无话,清晨,蔡桃夭起得算早的,但却发现李弓角和李云道兄弟俩已经进了山,庙里什么也没有,兄弟俩昨晚就说要进山打些野味回来。阮钰原本说要跟着进山,可是这几天一路颠簸,昨晚好不容易能睡个安稳觉,这会儿正搂着凤驹小朋友睡得正香。

    陈苦草也醒得很早,看到院子里又多了不少落叶,便去拎那把大铁扫帚,知道是铁的,还稍稍加了把力道,却愣是没能挪动铁扫帚。正不服输时,蔡桃夭走到了身后,笑道:“这把铁扫帚重一百八十八斤,云道说他拿不动,徽猷只能勉强挥几下,只有弓角可以收放自如地使用。”

    陈苦草微微咋舌:“乖乖,一百八十八斤?这是扫地还是练功?”

    蔡桃夭笑道:“既是扫地,也是练功。走吧,他们哥俩进了山,我们到村里去采购些油盐酱醋,看看还有没有别的调料,否则他们要是真的猎了头狍子回来,没有调料的话,疯妞儿估计吃不惯。”

    “谁说我吃不惯?”阮家大疯妞挺着并没有凸起的肚子,手掌轻轻在小腹上轻抚着,“我虽然没当过兵,难道还没吃过烤肉?”

    蔡桃夭指了指她的肚子:“也许小家伙不喜欢呢?”

    阮家大疯妞撇撇嘴:“这倒也是。”她这几天妊娠反应很严重,吃什么吐什么,尤其对油腻食物特别过敏。这次休假,李云道原本打算让阮钰留在京城养胎,但知道是要回昆仑,疯妞儿立刻拿出了胡搅蛮缠的疯劲,原本就是一股子彪悍的疯劲,怀了孕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阮家老祖宗出面都没能劝住她。不过这次阮钰有个很充分的理由——她要带着腹中的孩子去老喇嘛噶玛拔希修行数十余载的地方沾沾灵气。老喇嘛在北京不少世家眼中几乎等同于神仙一般的存在,对于阮家那位曾在金融市场叱咤风云的老祖宗而言更是如此,老祖宗都不说话了,其他人还有什么理由再拦着他呢?何况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似乎也只有李云道才能降得住这个经常不按常理出牌的奇女子。

    于是阮钰穿上平底布鞋一边抚着肚子一边在蔡桃夭和陈苦草的搀扶下一起下山进了流水村。村落其实不大,先逛一逛的余地都没有,仅有的一家杂货店还是村口王寡妇开的。也许是由于生活的重压,山里的女人普通早衰,四十不到的年纪,王寡妇脸上便已经爬满了皱纹,再也不复当年明明知道有人爬墙偷看自己洗澡也要故意买弄风骚的韵味,见到三个皮肤比山里的玉石还要白润的女子,更是自惭形秽,尤其是那个总是一脸淡然微笑的女子,她袅袅地站在那儿,却让人觉得就是从水墨年画里走出来的仙子一般动人。

    三人买了油盐酱醋和山里常用的调料便开始往回走,路过村口时陈苦草突然“咦”了一声,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昨天上册的道路上,稀稀拉拉地人影——或年轻或年迈的喇嘛们对着高山,站着双手举过头顶,口念六字真言,然后行一步;双手继续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双手合十移至胸前,迈第三步时,双手自胸前移开,与地面平行前伸,掌心朝下俯地,膝盖先着地,后全身俯地,额头轻叩地面。每伏身一次,以手划地为号,起身后前行到记号处再匍匐,如此周而复始。他们的表情是那样的虔诚,仿佛马上要觐见的是最神圣的佛祖。

    “怎么突然多了这么多喇嘛?”阮钰也觉得很奇怪,虽然看上去稀稀拉拉的,但是从村口一直到山麓,几乎每隔几米便是一位红衣黑帽的喇嘛,一步一叩首,向着这与世隔绝的村落而来。

    蔡桃夭的面色却突然凝重了起来:“早吧,快回去,得早些通知云道才行。”

    阮钰和陈苦草不明所以,看着突然加快步伐的蔡桃夭,苦草偷偷问身边的阮钰:“出什么事了?”

    阮钰耸耸肩:“突然多了这么些喇嘛,应该是出了什么事了吧。”

    陈苦草追上蔡桃夭的步伐,小声问道:“教导员,出什么事了?”

    蔡桃夭头也不回,加快步伐:“他们是来接十力的。”

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教宗十力嘉措() 
接近中午时分,山道上出现了两个身影,一人高大威猛,身披巨型牛角大弓,拎着几只成年的山跳,另一人健步如飞,在山道上如履平地。

    “云道,刚刚那只狍子……”李弓角掂了掂手里山跳,这几只山跳,只够他们几人两天的口粮,如果换成刚刚那只成年的狍子,一个礼拜都够了。

    “哥,那只母袍子怀着崽子。”李云道也不无遗憾地说道,“山里的规矩,你懂的。”

    李弓角点点头:“那倒真是不能造那个孽了。”他和徽猷自幼便上山打猎,不猎怀崽子的母兽这是山里人传下来的规矩,就连怀着胎的母狼,只要不主动袭击人,他们也不会轻易地出手。那年整座山的狼群围攻流水村,就是因为村里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进山打死了一只接近临盆的母狼,这才引来了近百头雪狼的围攻。

    拐过山道,李云道突然驻步,眉头轻皱,目光落在远处从山麓进村的唯一山道上。

    李弓角也停了下去,诧异地看了过去:“怎么突然冒出这么多大喇嘛?”

    李云道的表情黯然,随即加快了步伐,李弓角知道,估计是要出大事了。

    破庙里,少年喇嘛十力嘉措原本在六个月大的王凤驹身边打坐,却不料小家伙主动爬到自己的腿旁,他知道小家伙认得自己,事实上回山前的这段日子,他一直住在王家四合院,跟襁褓里的王凤驹朝夕相处,小家伙应该早就熟悉了自己身上的香火气息。

    十力伸出一根葱白的食指,任由王凤驹将食指紧紧拽在手里,他笑道:“多抓一会儿吧,以后就没这个机会了。“仍旧稚嫩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与年龄不符的坚毅,刚刚已经诵完了一卷《杂阿含经》,此时他只想在仅有的时间里,多跟云道哥的儿子说说话——哪怕刚刚才开始牙牙学语的孩子并不一定能听懂他在说些什么。

    他仔细看着王凤驹的小脸蛋,小家伙的体质出奇地好,进了高原居然一点反应都没有,相反扑闪着一对闪亮的大眼睛,好奇地观察着身边的一切。他的睫毛上卷着,十力觉得这跟夭夭嫂子很像,他的小嘴巴轻抿着,十力觉得这应该是遗传的云道哥的基因。

    “凤驹啊,你十力叔叔就要走了,会不会觉得很舍不得啊?凤驹啊,其实十力叔叔很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天的,只是没料到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凤驹啊,也不知道大师父带着老末去了哪里,大师父说佛祖以身饲鹰,他也会以天葬的形式回归极乐。可是什么是极乐?我读了很多很多的经书,也跟着云道哥下山到学校里学了很多东西,但我还是不知道什么才是极乐。我想,小乘师父们说的舍利子,我这辈子应该是烧不出来了吧。不过我以后如果也要回归极乐,我也会跟大师父一样,找一处无人的悬崖,任由秃鹫和老鹰将我的皮囊衔离人道,修行嘛,最后不就是修的个轮回嘛!”

    他喃喃地说着些孩子听不懂的话,任由孩子的口水浸染了自己的深红色喇嘛袍,他只是怜爱地注视着他,默默在心底念着经文,想用仅剩下的一点时间,为这孩子尽可能多地加持无边佛法。

    庙门前的大槐树下,蔡桃夭不安地来回踱步,蹲在一旁的陈苦草不解,什么事情能让向来万事淡然的指导员如此焦虑呢?

    靠在树旁轻抚小腹的阮钰小声道:“如果知道山下那些喇嘛是要来接走十力的话,云道也许会杀人的。”

    陈苦草一愣:“不会吧?”

    阮钰摇头道:“他们三兄弟对小喇嘛的感情很特殊,既像是兄弟,又像是长辈,十力是他们看着从襁褓里一点一点长大的,这种感情看似亲人,却更胜亲人。”

    陈苦草抬头问蔡桃夭:“指导员,那些喇嘛为什么要带走十力嘉措?”

    蔡桃夭望着山道的方向,一边焦急地等着李家兄弟的回归,一边耐心解释道:“藏区的宗教制度是比较复杂的,但简单一点来说,以前藏区一直是政教合一的制度,达籁和班禅即是宗教领袖,又是地方政权领袖,达籁管前藏,班禅管后藏,其实我们熟知的藏传佛教,只是他们其中的一个教派,世人称为黄教。而云道的大师父和十力嘉措,他们属于另外一个不同的教派,也是史上赫赫有名的噶举派,最简单的鉴别方法就是,黄教的喇嘛戴黄帽,而噶举派戴黑帽,不过之前也曾有过红帽,后来被清朝乾隆皇帝给禁绝了,所以现在只剩下大宝法王的黑帽派。山下那些都是如今噶举派的当世大喇嘛,噶玛拔希是上任教宗,十力应该是他钦定的接班人。”

    陈苦草似懂非懂:“也就是说,以后十力那小屁孩会是山下那些喇嘛们的头头?是这个意思吗?”

    蔡桃夭点头狐疑道:“是这个意思,看这些喇嘛们的举动,都集中在村口的们停车的地方,像是在等待什么契机。”

    陈苦草正欲开口问“等待什么契机”的时候,身边突然响起一个声音。

    “他们在等大师傅涅槃。”李云道的声音突然响起,蔡桃夭转身,便看到了那张凝重的脸,她微微松了口气——她并没有在李云道的脸上看到她最担心的煞气。

    她默默地靠了上去,不经意地握住李云道的手:“知道大师傅在哪儿吗?”

    李云道摇头:“这世上唯一知道大师傅在哪儿的,或许只有老末。”

    “那头老驴?”

    李云道点头:“你信不信那驴几乎跟大师傅同岁?”

    “一头超过百岁的老驴?”阮钰惊呼了一声,“那是妖怪吗?”

    李云道苦笑:“谁又知道它不是修得功德圆满了呢?也许下一个轮回,它便再不需要坠入畜生道了。”

    蔡桃夭问:“要不要告诉十力?”

    李云道轻轻叹了口气:“他自己又如何会不知道?”他也终于知道,为什么昨晚十力会那般奇怪,早早地便将凤驹要遭遇的劫难提前告知,看来他早就知道这次回了山,就再也没法跟李云道一起回去了。

    陈苦草奇道:“弓角呢?”

    李云道摇了摇头:“又进山了,他说要给十力弄点好吃的。”李云道似乎有些犯愁,“那东西弄回来,我们一个都不会做,只有徽猷做过。”

    陈苦草问道:“什么东西?不行的话,我来下厨。”

    李云道一边走向破庙一边头也不回道:“弓角说去弄几副熊掌回来,好让十力以后还有个念想。”

    他推门进了房间,把正在十力嘉措大腿上爬来爬去的王凤驹拎了起来抱在怀里,坐在小喇嘛的身边:“这世上,有很多事情,有多责任,并不需要我们亲自去承担……”

    十力抬头,小声问道:“那你干嘛还自己一个人拉着毒贩上白沙湖大坝?”

    李云道一时语塞,轻轻揪了揪小喇嘛的耳朵:“长大了,学会唱反调了?”

    十力嘟嘴,可怜兮兮道:“本来就是事实嘛。”

    李云道叹了口气:“我还记得,大师傅把你抱回来的那天,也是下着鹅毛大雪,你一进庙里就不哭了,还咯咯地冲我们笑。你弓角哥,徽猷哥和我,都是看着你从襁褓里一点一点长大的,后来我带你下了山,名义上是我在照顾你,实际上我知道,都是你在照顾我。”李云道顿了顿,“这世上,除了转世活佛,又有几个生而知之的人呢?”

    十力笑了起来,声音如佛音般浩淼:“大师傅说,入世修行才能修成正果,下山这几年,虽然不能说一日千里,但所视所及和所想,都离身心合一大手印不远了。”

    李云道见他随意翻动着手印,短短数息的功夫,就已经在胸前结出八八六十四种大手印,变化之纷繁复杂令人眼花缭乱。

    “大师傅在哪儿?”李云道问道。

    十力摇头,指了指李云道的脑袋:“在这里就好了。”随着又指了指李云道的心脏位置,“如果能到这里,那就更好了。”

    李云道沉默着不说话,他本就不太喜欢多说话,只是入了世俗间,有很多皮囊百相需要用言语去塑造和维持。

    “弓角说要进山给你弄幅熊掌。”李云道说道,“我回想看看你徽猷哥是怎么做的。”

    十力摇头:“不用,他也回来了。”

    四月的阳光下,雪水开始融化,在山间汇成一条清澈的潺潺溪流。一头浑身雪白的巨大动物,缓缓在溪流旁笨拙地移动着身子。雪白的嘴角绒毛此时却染着一抹鲜红,对于一头刚刚从冬眠中醒来的饿熊来说,一头行动不便的母鹿的确是一顿丰盛无比的正餐,它伸出舌头舔了舔沾满鹿血的熊掌,警惕地四下张望后,确认四下没有掠食者,这才安心地将头埋进溪水里。溪水清凉,甚至有些微甜,冲涮着鹿血的微腥。

    突然,倒映在溪流水里的蓝天白云间,一道白色身影从天而降。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熊掌() 
从天而降的白色身影离溪水越来越近,也许是动物本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