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大与最小-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班牙战事结束后,尧明在柏林的家中设宴招待了从西班牙归来的李睿宗牧师。

今天吃的是中国菜。原来吃中国菜有个麻烦,就是菜要一道道端上桌子。富贵人家还好,可以请仆人准备。若是普通人家,按照传统,烹调的主妇一般就只能在最后上桌子。

在西方,人们是讲究公平,要全家坐在一起,同时吃饭。在进餐前,凡是信教的人,都要先静下心来,在餐桌前虔诚地祷告,感谢上帝恩赐的食品。这种感恩是很重要的,让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功劳最大的男人知道神才是这个家的主人,而神赐给家人的,不仅是食物,还是家人之间的公平和爱。德国男人,普遍都非常懂得爱护和尊重妻子。而妻子对丈夫也都很忠诚。不过尧明始终认为他们对小孩的管教过于死板了,这使得整个民族过于严谨和骄傲。

要做到一家人共同吃饭,并在饭前祷告并不难。德国厨房的炉灶下,都有一个用于在感恩节烤火鸡的大烤箱,只需要把炒好的食物放在那儿保温,吃之前再端出来就可以了。

然而有客人来的时候,爱娃还是神秘地躲在厨房里没有出来。只见一盘盘的中餐从厨房中端出来。什么夫妻肺片、水煮牛肉、蒜泥白肉、酸辣炝锅雨、干煸鳝丝、麻婆豆腐、龙抄手等等,清一色的麻辣味道的四川菜。

李牧师看了,顿时有点目瞪口呆。却见餐桌前,赫斯(总理)、戈林(空军总司令)、海德里奇(情报局长)、施佩尔(工业部长兼军备部长)、沙赫特(经济部长)、艾哈德(国际经济合作专家)、雷德尔(海军总司令)、隆美尔(陆军元帅)、邓尼茨(潜艇部队司令)、古德里安(装甲兵司令)等,个个作出一副馋涎欲滴的形象。

尧明请李牧师带领大家祷告。“敬爱的天父啊,感谢您让我们大家聚集在一起,享受您赐予我们的丰盛的食物。特别感谢您将中国的川菜带到了德国来。愿您保守我们众位吃完这各道川菜,肠胃还能忍受,能吸收其中的营养,不至于过快地将您的恩赐变为污秽。阿门!”,李睿宗牧师非常幽默,祷告一向出自真心。

“阿门!”,只听得席间的德国人齐声应道,然后立即舞刀动叉,大肆抢夺起来。其吃状之精彩,绝对不下于原时空的“闪电战”。原来那日戈林被尧明用川菜修理了一番后,为了让其他同僚也身受其苦楚,也为了拍尧明的马屁,就将川菜引进了德国。却不知大家搜肠刮肚了几轮后,都对川菜上了瘾。

吃完川菜后,上的甜点却是柏林一种叫“和平”牌的巧克力。原来却是爱娃最爱吃的那种。这次尧明却主动带领了祷告:“敬爱的天父啊,感谢您赐予我们今天这种‘和平’巧克力,让我们心中想念我们所爱的人,让我的心永远在他们的身边。在这个战乱纷纷的年代。让我们每一个人拥有渴求和平的期望。阿门!”。尧明为了抑制德国民众那种强烈的恢复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德皇帝国的辉煌的民族情节,一直在德国大量推广这种品牌的巧克力,表达追求和平的愿望。

席间,尧明与李睿宗牧师谈到了西班牙局面。李睿宗牧师在西班牙所做的,主要是传扬基督新教的教义,让教会脱离与政权之间的依附关系,实行政教分离。

李睿宗牧师说道:“其实《圣经》所言,主要是用神的带领,引导人心,让人人都拥有公义、仁慈、和平和爱之心。宗教若与政权结合,很容易成为政治的工具,而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失去其公正的角度。西班牙内战中,教会受到的冲击就是一个需要特别警醒的例子。美国基督新教的政教分离,是各个基督教派中,体现神的公义性最好的。不知道为什么,我相信这次世界的动荡结束后,美国的基督新教的精神,将发扬光大,改变世俗政治的一些习惯,把神的恩惠真正地带给人民。”

李睿宗牧师还说道:“这种方式,体现了神的权柄。神不直接参与人间的政治活动,却制约人间政治活动的方式。”

尧明请李牧师来,正是想让他的思想,改变一下这些德国政治精英的思维观念。他想了想,说道:“为政者,讲究顺应民心。若基督教能引导民心,让人民普遍地追求公义、仁慈、和平和爱,则政权顺应这样的民心,才是真正地顺应民心。”

他又叹息了一声,说道:“你看那波兰政权,看来也是顺应国民之心的。但波兰政权挑动人心的阴暗面,大量排斥犹太人,压制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搞极端的种族主义。他们现在似乎是顺应国民意志的。他们又打着帮助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独立的旗号,进攻苏联,其实他们一旦取胜后,我想他们却根本不愿意让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真正独立。他们的这种政治方式,已经种下了败亡的果子。”,尧明这番话,却是说给那批德国政治精英听的。这些人对尧明放弃了向东进攻苏联的机会,而让波兰出面打苏联颇有微词。

果然,戈林不理解地说道:“目前斯大林难道不是被三面夹攻,正在节节败退吗?”。

赫斯却叹息道:“你不知道,斯大林其实虽然残暴,搞大清洗伤了一大批精英,但他却有一个牢牢的立足之地,那就是他也是顺应民心的。他消灭资产阶级和地主富农,正符合大多数工人和农民的心愿。他顺应的这种民心,基础比波兰的单纯的民族主义要强很多。俄罗斯帝国的封建统治对人民的剥削实在太深重了,斯大林获得的这种民心,基础非常雄厚。”,其实纳粹党一向是盲目地否定共产主义的,这种思路危害很大。赫斯的观点,其实是尧明灌输的。作为决策者,必须正确地评估对手,重视对手,而不是一味的武断轻视。

尧明也叹息道:“斯大林这种顺应民心的方式,比波兰人那种方式强了很多。但本质上说,也是利用人民的心理阴暗面。阶级灭绝的后果是很可怕的。先不说这种杀戮应不应该定义为反人类的犯罪,这至少是像李长老曾经说过的,是一种为了短期利益,牺牲长期正确性的行为。消灭了阶级,均了贫富,是一个短期刺激的捷径,甚至可以带动一个短期经济腾飞,积蓄出强大的力量。要记住,罪是一种非常可怕的能量!”

“这种能量甚至可以让苏联的政治体系坚持半个世纪之长。然而,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差异,消灭了经济发展应有的层次结构和市场机制,这个国家将逐渐地因为经济落后和腐败死板的官僚阶级的出现,而最终窒息。”,他说的,正是苏联冷战的结局。

******

尧明是一个稳重的人,他绝不认为可以仗着时空穿越改变历史规律。在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成为超级大国,苏联的共产主义和西方的资本主义之间的冷战打了半个世纪,才以苏联解体为终结。回过头来看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实际上是在大英帝国的殖民地主义与苏联的共产主义两大势力中的一个孤岛。而希特勒则看不清这样的国际形势,非常自大。德意志民族在希特勒的带领下,跌倒在骄傲这项《圣经》所说的最大的罪中。

斯大林虽然是一个暴君,却是一个非常强悍的战略家。其战略眼光,远胜于烽火。首先,他在东方放弃了并不具有太大的战略价值的北满洲,对日本的进攻,采取的是保存实力的堵截战术。1938年7月,日本占领北满洲后,终于停止进逼。斯大林首先与日本签订停战协议,承认当初列宁的承诺,将北满洲退还给满洲国。苏联还正式承认了满洲国。国民党趁机拉拢外蒙古,让外蒙古进入了中华民国的势力圈。苏联暂时退出亚洲舞台。

斯大林在国内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在国际上继续启动共产国际的影响力,靠游行、罢工等活动,博取工人和农民,以及各个激进政治派别的同情,影响西方社会的决心。在国内,斯大林停止了大清洗,承诺给各加盟共和国更多的自主权利,停止了对资本家和地主、富农的迫害|Qī|shu|ωang|,并在全俄罗斯动员,发动了全民参与的卫国战争。在这时,斯大林表面上露出的,是苏联工人的憨厚与淳朴。

苏联撤离阿富汗,同意了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独立,却想方设法,拉拢最大的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继续加盟。大英帝国首相张伯伦虽然善于也是一个善于谋算之辈,却缺乏远见,见中东基本安全,也就偃旗息鼓了。尧明也有点鞭长莫及的感觉。就与伊拉克、伊朗、叙利亚(法国殖民地)等合作,推动“以交通带动中东经济”的修路工程,建立了数条跨接地中海和波斯湾的陆运交通线。

尧明是一个“修路”人,交通发达的地方,文明和现代化技术就容易渗透,经济就容易发展,而德国的机械化战争工具也能最大程度地发挥。随着中国和德国贸易的发展,大英帝国和法国对苏伊士运河提升收费,进行吸血盘剥。尧明一方面通过建立伊拉克、伊朗的陆运通路分流,顺便带活这两个国家的经济,与苏伊士运河形成竞争。一边拉拢美国,干涉大英帝国、法国对苏伊士运河的管理策略。

尧明与斯大林都很清楚,苏联与德国之间,最终将不可避免地陷入冲突。斯大林在摆脱中亚和东亚的纠缠的同时,也在暗暗地佩服尧明的战略眼光,因为中东实际上就是尧明的德国-中国-美国经济圈的真正软肋。

1938年冬季,苏联红军大撤退,波兰军队盲目进攻,一直打到了莫斯科、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派出秘使,希望与德国谈判,共同击败波兰,瓜分东欧。尧明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抑制住了党内的民族主义的野心,拒绝了斯大林的这一提议。其实尧明心知,斯大林此刻已经胜券在握,必然能击败波兰军队。斯大林这种诱惑,却是为了在击败波兰后,瓜分东欧,并诱发尧明的贪婪,使得尧明成为一个侵略者,脱离英国、法国阵营。

1939年春季,斯大林调动亚洲部队,靠莫斯科、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几个战役,歼灭了大量波兰部队。苏联红军反攻,波兰军队开始大溃败。1939年夏季,苏联红军反攻攻击到华沙,波兰向英国、法国求援。

英国、法国等国家摆出一副要援助波兰的姿态,却由工会闹事,反对党抗议等方式,让军队不能离开海港。

尧明本来理所应当地认为应该由英国、法国、德国联合出兵,对付苏联的,在此时终于大失所望。德国国内舆论喧嚣,德国军队内部情绪激昂,希望德国出兵,击退苏联,顺便占领波兰,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恢复徳皇帝国的荣耀。

海德里奇破坏了数次暗杀尧明的事件。这些暗杀事件的线索竟然指向了那个有大英帝国间谍嫌疑的德国军事情报局威廉。卡纳里斯。大英帝国、法国的暗牌很清楚,逼德国与苏联决战。这两个民主国家的极端自私,又战胜了他们作为世界领袖应有的公义。

尧明仔细地回顾了自己执政以来的德国与原时空希特勒执政时的德国,可以说现在的德国要比1939年原时空的德国在军事能力上差很大一截。其中的关键因素是尧明对军备的控制,以及支持中国抗战。德国的军事储备除了一些高质量的储备项目外,整个部队装备薄弱,德国面临的危机其实非常巨大。

在原时空,当1941年德国与苏联爆发大战时,德国已经在欧洲打下了法国、比利时、荷兰、丹麦、挪威、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与罗马尼亚、匈牙利结盟,与意大利的盟约也比现在坚实很多。在这样的前提下,德军攻击苏联,最终还是失败了。而现在德国在欧洲,真正的盟友大概只有畏惧苏联的罗马尼亚和匈牙利,以及刚刚获胜,正在努力恢复经济,还在指望德国援助的西班牙。

******

1939年春季,日本成功地设计出了零式战斗机,与德国的Bf109战斗机打成了平手。中国空军丧失了绝对优势。日军又开始向中国施加压力。刘伯承将军在察哈尔、热河等地与日军进行一定的接触战后,后勤不继,只好逐渐退却。德国开始向中国战场投放新款的Fw190战斗机,性能比零式战斗机略好,但因数量不能形成优势,效果不明显。日军逐步推进,刘伯承将军退守长城防线。

日本海军自从在淞沪大战惨败后,竟然听取了山本五十六的建议,放弃了制造华而不实的大和号和武藏号的战列舰,却用相同的经费,偷偷地制造出了8艘航空母舰。这一变化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日本海军经过上次失败后,再度出现在太平洋时,战力竟然出现了飞跃般的增长。

日本海军陆战队在山东从海面登陆,中国军队力战不敌,山东空军在日军袭击下,几乎全军覆灭。中国军队侧翼受威胁,终于开始较大幅度的撤退,准备实施放弃中原,力保山西,困敌于江淮的计划。

刘伯承将军在撤退过程中,败而不乱,屡屡伏击日军,打了不少漂亮歼灭战,使得日军不敢过于进逼。

在国际上,大英帝国、法国又搞那一套空喊口号的劝阻措施。只有美国对日本实施了一定的制裁,限制其战略物资。但斯大林这次学乖了,主动与日本签订协议,向日本提供矿产和石油。

1939年夏季,中国军队已经退到了河南,抗战局面非常紧张。偏偏在这个时候,由于英国、法国的旁观,德国在欧洲面临着独自对抗苏联的局面,对中国能做的军事支持下降到了合作以来的最低点。

******

1939年8月,苏联空军的炸弹,已经落到了德国本土。尧明终于在全国进行总动员,响应波兰政府的邀请,出兵阻挡苏联对波兰的全面占领。为了抑制民间的侵略倾向以及日益高涨的日耳曼民族的骄傲情绪,尧明先进行了“悲情抗战”的宣传,把基调定得非常低。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是一个魔鬼肆虐的时代,在那些号称民主的国家中,国家的私有利益,民族的私有利益,殖民地主义的利益,远远胜过了国际之间应有的公义。国际秩序即将荡然无存。魔鬼在得逞,在横行,在逍遥地享受人类战争战争的果实,品尝用人类的鲜血酿成的美酒。”

“我亲爱的德国人民,我将别无选择地带领你们走向战争。我甚至不能承诺胜利。但我要向你们做一个最庄严的承诺,每一个在战争中倒下的德国军人,他的名字将被庄严地刻在墓碑上,他的名字将被他们的子孙纪念,他的墓碑上将有人民的鲜花,他们将在上帝的天国,得到神的佑护!”

“这就是我能对我的人民唯一的承诺。我们要永远记住,高尚者必须付出高尚的代价。没有神的佑护,我们选择的高尚是一纸空言,因为我们一旦被击败,就只能躺在墓穴中永远死亡。”

“我亲爱的德国人民,让我们在这一刻,将我们的心虔诚地奉献给我们上天的父,祈求祂的赐福。我们要永远记住,神爱世人,并让人人相爱。我们永远要记住,神的引召,是公义、仁慈、和平和爱。我们要存这样的心,走向战场。”

“我不能承诺胜利,但我们在天的父却一定能引领我们走向胜利!我们不仅将获得胜利,那为了我们的胜利成为墓碑的名字的每一个战士,也必能在神的佑护中,获得永生!”

******

德国趁机向波兰“买”回了当初波兰侵吞德国的土地。德国出兵波兰后,战斗在波兰形成胶着。两年后,德国-苏联达成协议,波兰被一条类似朝鲜的三八线一分为二。形成了德国支持的西波兰与苏联支持的东波兰。

苏联的军事和工业基地在莫斯科、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一带。由于尧明不期望爆发全面战争,只能采取这样的,类似于中国抗战中放弃中原,拉开苏联后勤线的策略。这一策略,保证了德国的经济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和平,减轻了德国的军事负担,又能保证德国还有余力应付支援中国的任务。

德国-苏联之间的战争暂时被冻结在波兰。在此期间,苏联采取了类似于日本帝国主义的蚕食政策,不断在东欧扩张。苏联先后入侵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为寻求自保,主动加入德国,成为德国的一个自治区。苏联入侵芬兰,发动冬季战争,被德国-芬兰联合击退。苏联入侵罗马尼亚,被击退。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因为捷克斯洛伐克是一个严重的种族歧视国家,由捷克人压制斯洛伐克人。捷克还曾经趁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机,吞并了德国的部分国土。基于以上原因,尧明无法说服国会通过德国援助捷克斯洛伐克的提案。

最后,捷克军队不敌苏联军队,只得将以前占领的德国领土“卖”回给了德国,并请求德国援助。德国出兵,帮助捷克击退了苏联。但斯洛伐克人却强烈支持苏联军队,要求建立独立国家。德国也不愿意为捷克人继续统治其他民族战斗,斯洛伐克终于独立,归入苏联阵营。苏联立即在斯洛伐克进行大清洗,可怜斯洛伐克人才出狼窝,又入虎口。

由于德国的“悲情抗战”姿态,英国、法国虽然没有直接出兵,却在民间给予了德国抵抗苏联扩张的各种道义支持。苏联在经过2年多在欧洲的连绵战争后,国力大耗,又担心中亚和东亚地区形势恶化,终于与德国言和,划定东西波兰的三八线。

要做正确的事情,确实要付出很多代价。时间转瞬就到了1941年,在原时空,德国已经侵占了欧洲的多个国家,并靠掠夺获取了大量的财富,在军费上,可以支撑庞大的开支。但现在尧明却发现德国的经济非常紧张,既要支持中国发展,又要兼顾与苏联的对抗。好在尧明点子多,又在美国开拓了一个冰箱市场,靠大量出口冰箱,赚取外汇。中国也很争气,在邓小平的领导下,经济迅速起飞,不断向美国和欧洲出口纺织品、玩具、鞋帽、服装、茶叶等轻工业产品,除了在武器上继续赊欠外,德国的其他在中国的投资,都在陆续收到回报。

为了积攒军费,保证经济发展,尧明采取了类似于原时空纳粹政权的让人民节衣缩食,要“大炮不要黄油”的政策。值得庆幸的是,由于德国与中国的合作,国民党效仿德国政策,反腐倡廉做得非常好,没有出现原时空抗战中,效仿自由放纵的美国,搞的那种“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腐败。

利用这段难得的和平,也利用苏联在东欧制造的压力。德国发展出了一支有9艘大型航空母舰,20艘护卫航空母舰,120艘以防空火力为主的驱逐舰,20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