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桃源-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中年模样的汉子回道:“是的,老太爷,大人这段日子每天忙的脚不沾地的,小的劝过他好几回,大人说此时君忧民苦,正是戮力报国之时,不敢有丝毫懈怠。”

吴天祥点点头:“言之有理。守田啊,你是咱吴家小辈里最有眼力的一个了。此次念周赴任,手头上没有个自己人,我不放心呐,这才千里迢迢的把你召来。一呢,是为了有个体已人在身边,使唤起来趁手。二呢,我也是怕念周年少轻浮,做事难免有失分寸,有你在旁边经管着,我也好放心。这里里外外,哪头轻,哪头重,你心里得有个底啊。”

吴守田忙跪下道:“老太爷对小的恩重如山,小的绝不敢做丝毫对不起吴家的事,请老太爷放心。”

吴天祥道:“这孩子,别这么多礼,起来说话。我已打发人去接你爹娘和媳妇孩子过来了,等过了年,在云霄新城里给你找个铺面,也让他们有个好奔头。你就放心在念周那听差吧,有我在,没人敢对你怎么样的。”

吴守田感动的眼泪直流,忙又跪下道:“老太爷的大恩大德,小的……”

吴天祥摆摆手:“起来回话,你听我说,近日里,你想办法和高家庄的人拉近关系,多替我盯着点那高家少爷,有什么风吹草动的,及时回来报我。”

吴守田疑惑道:“老太爷,那高少爷和大人关系很好,而且他为人又豪气,待人又热心,老太爷莫非觉得他……?”

吴天祥摇摇头:“哎,我不是怀疑他,只是他这没来由的对人如此热情,不能不叫人起疑心呐。你想想,没有好处,谁会为了一些不相干的人散尽家财?他如此收拢人心,图的又是什么?你回去后要不动声色,千万不要让其他人察觉,包括念周。明白么?”

吴守田吃惊的看了他一眼,瞬间就明白了,连忙点头道:“小的明白,小的一定尽心尽力办好差事。”

望着吴守田离去,吴天祥坐在椅子上喃喃自语:“高文举呀高文举,你散尽家财却又不求回报。你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隔了一会又喃喃道:“延丰兄啊延丰兄,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现如今,你虽然贵为二品大员,一方封疆节度。可你自己看看,身边从里到外,可曾见到一个体已的人?就连贴身护卫,都是高家出来的人啊,凡此种种,能不叫人担忧吗?当局者迷、当局者迷啊。你我都是近六十的人了,再也经不起大起大落了。这次机遇,或许就是你我兄弟最后的结局了,可不能再让宵小之徒钻了空子啊。唉……既然延丰兄你不愿意做这个恶人,那这恶名就由小弟来担吧……”

徐府书房,柳宜静静的坐在徐锴对面一言不发。徐锴手中拿着几张上好的澄心堂纸,低声诵读着纸上的诗句:

“鬻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

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鬻就汝轮征。

………【这首诗太长了,全引用有凑字之嫌,故将中间部分省去】………

甲兵净洗征轮辍,君有馀财罢盐铁。

太平相业尔惟盐,化作夏商周时节。”

读完整首诗,徐锴久久不语,隔了一会,这才喃喃道:“想不到,想不到啊。久闻钱塘盐民生活困苦,不想竟一苦如斯。更难得七郎小小年纪,便有如此眼力心思,他日入朝为官,必是百姓之福哇。只是这种性子,不知何时才能熬出头啊。”

柳宜自然知道老头这是在讽刺自己做官却不为民做主,当下苦笑道:“恩师有所不知,学生自从两年前出任杭州通判以来,无时不刻不想着在这盐政上多下点功夫,让盐民们不再如此凄苦。无奈学生人微言轻,又是南唐旧臣,唉……学生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感慨中,似乎已触动了心思,红着眼睛道:“两月前,七郎自崇安游学至杭州,亲眼目睹了盐民的种种不幸,回去后便给学生上了这首《鬻海歌》。学生观后,羞愧难当。回想恩师之前的种种教导,学生更是汗颜。有心学着恩师挂冠而去,却又唯恐触动朝廷,落得个惨淡收场。此次官家下旨,令全国各州府县衙仿泉州安民之策。学生便趁到泉州取经的机会,来见恩师,当面聆听教诲。”

徐锴点点头:“说起来,这做官也有做官的难处,当年一个小小的南唐三十州,整日里便你争我斗,闹的鸡飞狗跳。那昏君后来竟然……唉,这也是老夫不愿再度做官的原因所在了。一入官场,各方势力错综复杂,做起事来,难免左右掣肘。莫说是为民做主,你不有心去祸害百姓,已是大大的不易啦。但愿的大宋经此一劫,能让朝廷上下这些大老爷们收敛一二,也让百姓们的日子过的好一些吧。”

“七郎这孩子,从小聪慧过人,九岁那年,便有《题中峰寺》那样的大作,老夫一直喜欢的紧。这次能亲见他本人,老夫此生无憾了。只可惜,老夫时日无多,看不到七郎功成名就的那一天啦。”

柳宜忙道:“恩师说哪里话?”他怕这个话题一起来,老头又伤感个没完没了,岔话道:“恩师不是对那个高文举十分看重么?此子与七郎相比,恩师心中可有上下?”

徐锴突然一笑:“这个高文举,老夫一生阅人无数,却看不透此子用意。若说他用意深远,却又与他的年纪不相符合。若说他是随心之举,却也难以使人信服。如此大手笔,换了是谁,也不见得能随意使得出来啊。要说他的学识,但从那个他府上出来的下人来看,此子胸中,应当有些真材实料。而且又与七郎年龄相当,不妨亲近亲近。”

柳宜笑道:“此子与范大人相交莫逆,学生明日便去拜访范大人,顺便向他讨教一二。或许可解少许疑惑也未可知。学生很是好奇,什么样的人家,能调教出如此一个败家子来,呵呵。”

徐锴大笑:“只怕是问了之后疑惑更深啊,哈,你不必刻意打探,顺其自然吧。不管如何,半月后的答谢酒宴,他必然到场,到时,你我一同见见这位败家子便是,呵呵。”

两人相对一笑,心中同时对那场将要参加的酒宴和那位令人神往的高家少爷充满了期待……

*****************

PS:求票,求收藏,求点击。

041 新居琐事(一)

“咦?那不是咱们家的赵嬷嬷,还有宋三婶子……哎呀,这都是咱家的人呀,二哥,咱家人都到这儿啦?”秦诗韵远远的看到大棚下面掌着勺子给大家打饭的几个妇女,觉得有些面熟,待看清之后,再也忍不住,欣喜的喊了出来。

秦克俭微微一笑,却并不解释,带着她轻步走了过去。已经给大家打完饭的几位厨娘正在忙着各自手中的活路,秦克俭兄妹就到了跟前笑着说道:“宋三婶子,我们回来晚了,还有饭吃吗?”

宋三婶子正在埋头整理着一摞粗瓷碗,闻声一看,喜道:“哎哟,二少爷回来啦,快来快来,昨个工上那几个又逮着头野猪,个挺大的,炖了一晚上了,这时候火候正好。”

嘴上说着,手上不停,大勺上下翻飞,两碗散发着扑鼻香味的带汤野猪肉就摆到了前面,还回头喊道:“四嫂子,二少爷回来啦,两碗饭,快点~!”说完又笑道:“老爷身子可大好了?我们几个老姐妹刚刚还在聊,说府上的新房子都安顿好了,就等着老爷回来住了,这位是……哎哟老天,这不是小姐嘛,你怎么……”

秦诗韵忙上前做了个禁声的手势道:“嘘~!三婶子,爹不让我出来,你可别乱嚷嚷啊,要让爹知道了,我又要挨骂了。”

宋三婶子忙笑道:“我不嚷嚷,不嚷嚷,小……少爷,哟,你拿这碗可不成,你等等啊,我这儿还有两个细瓷碗,我给你烫烫去……”

秦诗韵忙拦道:“哎呀,三婶子!你别忙了,这一路上,连树叶草根都吃过了,还有什么不成的?大家都能用,我也能用。行了,我们先去吃饭了,回头抽个空咱们再聊。”

宋三婶子忙不迭的应允着。加快碎步跑几下,在前面摆的一张条桌上飞快的抹了抹,待秦克俭二人坐下后,这才小心的站在一旁。

在秦诗韵和宋三婶子交流的过程中,秦克俭始终微笑不语,坐下之后才开口道:“三婶子,今天人少了很多啊。”

三婶子点点头:“是啊,二少爷这几天没回来,你还不知道,咱庄上的活都差不多完事了,工队上只留了这十几个人做粉刷了,其他人都去县城开工了。大少爷说,明早上让我们几个去县城工地上帮忙做几天饭呢。”

秦诗韵问道:“怎么没看到大哥?他没吃饭么?”

三婶子指指最里面的一桌:“瞧那儿不是?”

秦诗韵直起身子望了一眼,秦克勤捧着一碗饭狼吞虎咽的样子让他吃惊不已,她撇撇嘴正想说点什么,突然又看到坐在大哥对面正在吃饭的两个人,穿着男装,却没有发髻,大感意外,问道:“那两个不男不女的是什么人?”

秦克俭闻言用筷子轻轻的敲了她一下:“怎么说话的?什么不男不女?你看看自己!人家那是工程队的人,没梳发髻那是为了方便戴头盔。自己不懂,还乱说话~!”

秦诗韵鼻子一皱,夸张的摸了摸被敲的脑袋:“哥,你下手真黑,都打疼我了。又不是打仗,戴什么头盔呀?”

三婶子插嘴道:“小……少爷,你不知道,这工程队的人呐,个人都了不得,那都是文武双全的人呐,人家拿着一张图就把这村里几个工队安排的头头是道。我那小子宋圆跟着人家跑腿,说是从来没见过派活派的这么好的人呢。今天和大少爷吃饭的这两人,姓吴的和姓孙的两位公子,好像是工程队的头头,说话管用着呐,听说他们管着这全县一百多号工队的人呐。能把这么多人管好,可都是不得了的人物。”

秦诗韵被红烧野猪肉馋的忘了自己身份,正在很没风范的大快朵颐,嘴里还含着肉,脸上一脸不服气的说道:“那有什么?还不就是工队头头?”

秦克俭望着她的样子,微微一笑,却没再伸手打他了。心中不由的感慨万千,自己这妹妹也算是从小娇生惯养了的,以前吃东西总是挑三拣四的。可是看看她现在的吃相,简直比工地上那帮小工还要难看,造化弄人啊。要不是有范大人的大力支持,要不是有高兄弟这样热心人的帮助,自己这些人,都不知道要饿死多少。

秦克俭感慨的当口,秦克勤那桌的几人已经吃完了饭,宋三婶子匆匆走了过去,将几人的空碗收走,又沏上一壶茶,这才悄悄退了回来,走到秦诗韵身边低声道:“小姐慢点吃,我给你沏壶茶。”

秦诗韵浑然不觉自己有些失态,吃完自己碗里的饭后又在二哥碗里夹了一块肉塞到嘴里,这才放下了筷子,瞪了哭笑不得的二哥一眼,端过三婶递上的茶喝了一口,四下打量了起来。这时,饭棚里用饭的人已渐渐离开了,只剩下秦克勤那桌和秦克俭兄妹这桌的几个人了。

秦克勤那桌这时已经吃完了饭,几人正在喝茶,秦克勤客气了几句,吴念周笑道:“秦兄客气了,把秦庄的活放到最后已经很不好意思了,秦兄还说这种话。总算没辜负秦兄的期望,按期完工了,小弟那边明天可就正式开始干了,秦兄这边帮厨的人可不能马虎啊,一千多号人,吃饭是个大问题呢。”

秦克勤没口子答应,笑道:“要说这高兄弟,还真是有办法,他传给三婶子的这几样做饭方法,又简单又好吃,小弟这一阵子都吃顺嘴了。不怕孙兄吴兄你二位笑话。前几天去长乐县城那次,在馆子里吃了顿饭,当时就觉得,那大师傅怎么就比不上三婶的手艺呢?当时我和几个随从一说,大家也有同感,还让那小二一顿笑话。”

吴念周闻言笑道:“快别说这个事,要不是为这事,我们哥俩也不用专程来请三婶子过去帮忙了。这一阵子全县几百个工地上到处跑,吃来吃去还是三婶子的手艺好,这不,昨个傍晚,孙兄和我安排完工队,有些晚了,就歇在贵府那新客房里了。我俩商量事一直到夜里,觉得有些饿,一说找吃的,宋圆那小子说让他看到老娘傍晚炖肉了,自告奋勇要过来找。他跑过来,正好三婶子歇着了,那小子就趁黑捞了几块跑回去了。几个大男人,又都没弄过这个,宋圆就随便剁了几刀。嗬,那一通狠吃啊,吃着吃着就觉得有块猪肚子还是什么的没煮烂,也没在意,等到大家吃的差不多了,收拾的时候才发觉,原来那块咬不烂的猪肚,竟然是个调料包,再一看呀,一大半都没了。哈哈……”

*************

一如既往的求各种支持,推荐、收藏、点击,越多越好。如果有打赏就更好了:)

041 新居琐事(二)

笑过了缓口气,吴念周接着道:“估计我们几个呐,每人肚子里都有几块调料包。”

孙显生也是一阵大笑,浑然不觉得如此行径有损自己县太爷的形象。笑着对秦克勤道:“我们哥俩赖这半天,一是等你秦兄回来向你借人,二呢,其实还是想再吃顿三婶子的炖肉。也不是恭维秦兄,小弟也尝过不少大厨的手艺,那要和三婶子一比,只配洗碗涮锅。”

秦克勤忙摆摆手:“可不能这么说,三婶子这手艺是好,可如今这手艺,那还是多亏了前一阵子高兄弟的指点,用他那话说,是为了让小妹吃点好的。呵呵,也不知道这家伙怎么那么多鬼心思,都说君子远庖厨,他怎么就没这顾忌呢?”

吴念周笑道:“这家伙的确是有办法,什么东西到他手里都能弄出个花样来。就说这头盔吧,刚送来的时候,小弟觉得实在是没必要,这么多年了,也没见过谁上工地上还戴个头盔的。他非得让小弟戴着,还规定说工地上不戴这个的不许进去。小弟当时也不明白,直到前几天,跟着小弟的一个家伙从高架下过,正巧被房上掉下来的一根椽子打到脑袋上了。大家都觉得这人估计是没了,结果,等大伙到他跟前时,那家伙爬起来一个劲的骂街。小弟这才明白这头盔的好处。还是高兄弟说的对,在工地上,想安全就得戴这安全帽。”

秦克勤也是一阵笑:“我听说高兄弟今天也过来了,怎么没看见他人?”

吴念周又笑道:“呵呵,在高兄弟那儿呀,天大地大,小妹最大。他早上背着小妹跟着我们几个转了一圈,本来要一起过来吃饭的,结果小妹听到村头那边有谁在拉胡琴,非要去听,这不就去了嘛。这么一会子了,也不见他们过来吃饭,看来是玩的收不住了。”

秦克勤想了想笑道:“是马六叔吧。唉,老人家以前是跑江湖卖艺的,本来年纪大了,该在家享几年福了,可没曾想碰到这么个灾荒,这次闹灾也跟着大伙出来了,路上好几次差点就没了。这总算有住的地方了,老人家也给大伙帮不上什么忙,就弄了个胡琴,大家伙歇工的时候给大家拉上一段解乏,大伙也挺爱听的。这几天大工都完了,庄子上男的都去了县城做工了,女的又要打理新房子,修整庄稼地,就把一群娃娃放到六叔那里,让几位老人照看着。想是小妹看到有小孩子在那里玩耍,也想去凑热闹吧。别担心,那里的伙食比这儿还好上一截呢。饿不着他们。”

吴念周点头道:“定是如此。行了,秦兄,事就这么定了,我们现在就赶回县城,迟点呢秦兄打发人送几位婶子到县里来,别耽误了明早上的早饭。哦,你也跟三婶子她们说两句,得空也指点指点其他人,那些人手艺实在太差了,几位都头费尽心思下套捉回来的野味让他们做,好好的东西都糟蹋了。”

秦克勤忙点头答应,吴周二人拎着头盔,匆匆出了饭棚,喊过守在不远处的几个随从离去了。

秦诗韵见两人都走了,起身喊道:“大哥,过来喝茶。”

秦克勤看到她的样子,笑了笑,过来坐下,又大声对正在收拾的宋三婶子说道:“婶子,今天傍晚的时候,让泉子他们几个送你们去县城,多带几件衣裳铺盖,这时节夜里也冷起来了。”

宋三婶子笑道:“你放心吧大少爷,老婆子省得。说起来,咱们这就是要去给县老爷盖房子了,可了不得的事呢。咱们这位新县老爷人还真不赖,非要给咱们这些村子都把房子起完了才去给他老人家盖县衙,可是个父母官的模样呢。就是不知道,咱们到了县里,有没有福气见上县老爷一面呢。我可听说,咱们这位县老爷,年轻着呢。”

秦诗韵笑道:“哎呀,三婶子,你想什么好事呢?什么年轻英俊的,你老人家可赶不上了。再说,你要真动了念头,三叔还不跟你拼了老命呀?”

几个帮厨的妇女一阵大笑。秦克勤和秦克俭兄弟俩大眼瞪小眼,不知道这个从小个性泼辣却轻易不开玩笑的小妹,怎么变成这么个样子,哥俩摇摇头,同时闭了嘴不敢吭气。却不知道这个小妹自从经历过一场生死挣扎之后,对事物的看法都已有所改变了。再加上她生性好动,这一阵子又被禁足于郭家小院,只得整天寻那郭晋宝的晦气。那郭晋宝是在山贼窝里长大的,嘴上功夫自然不差,最初还讨了些好处去,可是秦大小姐一放开身分,拾起那些俚语俗言之后,郭神医只有抱头鼠窜的份了,哪里还有一丝男子气概。要是让这哥俩听到妹妹平日痛骂郭神医的言语来,还不定会震惊成什么样呢。

宋三婶子似乎也早已习惯了这种玩笑话,浑然不觉的笑道:“小姐说哪里话?老婆子只是想啊,那么年轻就做县老爷的人,那肯定是文曲星下凡的,等忙完了这一阵,能不能让我家宋圆跟着他跑跑腿,说不定就有个好前程呢。”

秦诗韵又想说几句笑,秦克勤笑道:“三婶子,觉得刚才那位吴公子人怎么样?”

宋三婶子想了想道:“嗯,是个好小伙子,长得也俊,又文气,待人也好,宋圆跟着他也没受过气。大少爷问这个干嘛?难道他们认得县太爷?”

看着弟弟妹妹也是一脸不解的样子,秦克勤笑道:“好我的三婶子哟,那吴公子就是咱们云霄县的县老爷啊,枉了人家一口一个三婶子的喊你,你整天还想着要去县城去见县老爷。哎哟,笑死我了。”

宋三婶子这回愣了,呆了半天才颤悠悠的问道:“大少爷说的可是实话?你别是和我老婆子开玩笑吧?”想想自己还打算费尽心思给儿子谋个前程呢,结果儿子一直就跟在人家身旁,最让她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县太爷还吃过她做的饭,还喊她三婶子……

秦克勤止住了笑:“不止呢,跟着他的那位,是长乐县的县令孙大人,也是一位县老爷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