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桃源-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偶尔在砚台上蘸墨之外,竟然毫无停滞之处。

三人只见高文举下笔之后,三十五除二就将一张写的密密麻麻的试卷轻轻拎起放到了一旁,开始了在第二页上疾书。

王贻永武将出身,眼光较其他人都要厉害几分,压低声音说了一句:“第二题了。”

其他三人知道他看到了试卷上印刷的台头和试题等标记之处了,心中多少有些吃惊,像这种不打草稿就直接书写的事,如果是第一道的蒙帖题目尚在情理之中,毕竟大家都是读过书的人,很明白如果遇到了自己熟读了的片段时,不用打草稿直接默写出来的能力很多人都可以达到。不过为了稳重起见,大家多少都会先在草稿纸上默写一遍,检查过后再誊写就更有把握一些。可这第二道策论题目,就算腹稿打的再熟,写出来之后多少还是有一些需要推敲之处的,如此直接书写的情况。可以说,在整个华夏科举史上,恐怕都是难得一见的。

众人在震惊中默默的看着高文举又花了小半个时辰,将第二页大纸又轻轻摆放到了前方晾了起来。很快又执笔对着第三页的试卷开始了奋斗。

“他不会是不知道规矩吧?”吕蒙正用只有自己这几个人能听到的声音道:“试卷上落了墨,可就不能更改了。若是有何不妥之处。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寇准长长的呼出一口气,也低声道:“这才是高文举的风采。如此看来,那日即兴作出的《爱莲说》,的确是有感而发。这几日,肯定也是这家伙在养精蓄锐,以冉毕全功于此刻。厉害啊。”    吕蒙正看着他:“那日你在场?”看来,老头多少也听过那天的传言,只是他一直以为那篇文章是高文举一早就做好了的,只是趁着那天的机会当众书写出来扬了个名罢了。

寇准点了点头。他何尝没有这种想法,这并非是他不相信世间有那马背上作文章的大才,只是出于文人相轻的习惯性心理,将这种想法当成了最后的借口,以免自己一想起高文举来就产生自卑心理。不过在经过这三天的事情之后,他彻底的沦陷了。如今,就算高文举当着他的面说这几篇文章都是自己抄别人的,他都不会相信了。

就在几位考官各怀心思的长吁短叹之时,号房内的高文举已经完成了整个答题过程。开始了整理自己的物件。就在高文举将铺盖卷打成四方块,将其他零碎物件都收笼到箱中,拍了拍手伸了个懒腰的同时,贡院中的大钟响了起来。正是向大家通知已到了未时,贡院的门就要开启了。

高文举没有看到窗外的几位大人,就在他放下笔收拾物件的时候,几位大人已经很识趣的撤退了。他将自己的东西再次检查一遍,又小小心的将三张试卷整理一番,看到墨迹虽然尚未干透,却已不会再有什么影响了,这才放心的坐下来静静的等待。

没过一会,号房的锁就被打开了,一个士兵很应付的喊了一嗓子:“从现在开始,可以交卷离去了然后看也没看他一眼,就匆匆向隔壁号房去了。

高文举神情轻松的背起背包,旧”箱子紧跟着他就出了十兵正在为隔壁的号房到他出门,似乎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用力晃了晃脑袋,确认了并非自己眼花,还以为他误会了自己的意思,连忙劝了一句:“要是没答完,还可以再检查一番。到申时末才是最终离场之时。若是出了这个门,可就不许再进了。”

高文举对他报以微笑,举起自己的箱子示意了一下,便举步离去了。那士兵喃喃道:“想必是没希望了吧。这位公子倒也放的开,但愿他下一科能重新来过吧。”一边摇头,一边开锁,伸手敲了几声房门,又是很习惯的喊了一句:“从现在开始,可以交卷离去了。”喊完之后,又下意识的向着高文举离去的方向望了一眼,却见他已到了号房通道的出口之处了。

从开门的那一刻起,号房内就完全被移交给了殿前司的禁军来管理了。这样就可以避免监考人员和考生串通起来搞花样。而那些负责阅卷的考官们则在此之前就被圈了起来,只等着收卷的人将试郑弥封起来送去。此时的科举制度,远没有明朝时那么恐怖,除了将卷袋和试卷上的姓名信息栏弥封起来之外,便没了别的措施。至于重新誊写一遍那种无奈的的防措施,还要到王安石当权之后才会出现。

迎着灿烂的阳光,高文举一路昂着脑袋向外走去,一路上,众多的士兵和官员们无不侧目。盖因这时候就交卷离场的人实在是太引人注目了。虽说考场惯例,从未时起就允许考生交卷离场了,可历次考试中。无论成绩如何,从来没人在这时候就真正的交卷离去的。考的差的怕被人嘲笑,考的好的又担心有何不妥,恨不得重头到尾再誊写一遍,以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好的坏的,大家都要拖到士兵们强行催促离去之时才会离场。总之,这种出头鸟不是不多,而是压根就没有。今天突然看到一位,又岂能不让人意外?

看到大家留意的目光,高文举多少找到了一点当年高考时的感觉。心情夫好之下,甚至晃着手中的箱子摆了几个很活泼的姿势,惹的原本严肃异常的考场一阵笑声。

昌蒙正和寇准等人得知高大才子居然已经交卷离去之后,更是膛目结舌,不知说什么才好了。怔了老半天之后,吕蒙正才摇着头长叹,果然英雄出少年。老夫且拭目以待,看看这位大才子的妙笔能生出个什么花来。

由于寇准还要负责阅卷,也就只能陪着其他考官们向阅卷的院子走去。将心中的好奇暂且压了下来,不过却打定了主意,要将高文举的卷子想办法找到先睹为快。

王贻永则很快的交接了职务,带着自己的士兵撤离了。匆匆一交接,马上就追赶高文举而去了。只是很可惜,等他出门的时候 高文举早就没了踪影。搞的王贻永郁闷不已。原本还打算一交接就马上到门口守株待兔,等到高文举一出门就将他堵住,直接将他请回家去小聚一下,谁想到,人家竟然比他走的还快。而且一出门就没了影,也不知道是怎么走的。

王贻永不知道的是,高文举的随从许大元等人根据高文举的安排,从午时起就守在了贡院门前的大街上,等到高文举一出门,马上就上了早就准备好的马车,扬长而去了。

一上马车,高文举就看到了一张久违了的面孔,顿时喜出望外,冲着那人的肩膀就是一拳:“十一!真是你小子!哈哈!啥时候回来的?”

面色黝黑的高十一很享受这一拳带给自己的感觉,激动的神情溢于言表,笑着道:“七月中就到吕宋了,七月二十三回的岛。得知少爷来考状元了小的便要赶来和少爷同庆,紧赶慢赶还是晚来一步,小的赶到客栈时,少爷已经入场了。”

高文举拍拍他的肩膀笑道:“你回来就好,可比中那个劳什子状元要高兴多了。”抬高声音喊了一句:“大元!快马加鞭先去安排酒席!今天咱们不醉不乒,,不对。应该是一醉方”

高十一道:“今天出来前就已经安排好酒席了。只等着少爷回去了。”

高文举点点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高十一嚅嚅道:“少爷,有件事,小的想,趁着眼下就你我主仆二人当面

高文举眼中闪过一丝不悦,淡淡的打断他的话头:“有什么话,给你接了风再说。”

高十一眼眶一红,垂下头,不再说话。



严重感谢书友“傻子路”的贩子”的月票支持。

感谢“孤南岭月”的评价票。

热烈庆祝小贩子”升为本书执事。“小贩子”威未

087 远航收获

二广高文举旗帜鲜明的表示了不愿意在接风宴前提及其,高十一只好将满腔话语硬生生憋回肚子,他也知道,自家这个少爷。(。)虽然面上看起来挺好说话的,实地上心里却有自己的原则,若是越过了他心底的那道底线,那么最终就只有一条死路可走了?想要少爷妥协的可能性压根就没有。他当然也明白,在少爷不愿意谈起的时候非要拎出来说。肯定会适得其反,唯今之计,只有等着少爷心情舒畅的时候,找个合适的机会再向少爷提上两句。于是乎。高十一在整个酒席间。除了出海近一年间的种种风土人情,见识经历之外,其他的事情一句也没提。

一年前,高十一在向高文举坦白了家中的某些隐情之后,深觉自己夹在中间很难自处,得知桃花岛组建了一支远洋舰队要去探索之时。毅然决然的加入了船队扬帆出海了?经过将近一年的风浪颠簸。一行人终于跌跌撞撞的返回了桃花岛。他们手执着高文举绘制的精确海图,一路小心翼翼探索。终于成功的抵达了那个叫做澳大利亚的大陆。

经过一番辛苦的开拓,他们成功的降服了那片大陆上的种种毒蛇猛兽,打通了一条通往内陆的大道,并且很快和当地人取得了联系。经过一番沟通后,用带去的物品换取了许多当地特产之后,打道回府了。

“呵呵,真想不到。第一次出师就如此顺利。”高文举很欣慰的向高十一劝酒,由于高十一是快马赶来,和他一同出海的其他人也因为要在岛上做总结,并没有一同跟来,今天的酒席也就只有高文举和高十一主仆二人,听完高十一的讲述。高文举很是高兴,连连称赞。

高十一放下酒杯,很激动的说道:“说起来,冯将军他们也算是久在海上讨生活的。可这趟出海,还是碰到了许多之前根本没想到的困难。若非少爷早前吩咐的那些准备工作,恐怕这次也不会那么顺利。尤其是最后到了那个澳大利亚的时候,光是岛上那些毒蛇就够吓人的。就算是伊贺那斤,家伙,也不得不承认,那些毒蛇之猛,是他生平仅见。幸亏之前咱们就准备了足够的药物,就这样。还是因为毒蛇的袭击折了十几号人。”

高十一口中的伊贺,名叫伊贺平定,本来是石见国王手下的一员大将,此人出身日本武士世家,早年为了修炼。曾孤身在深山中独自生活过三年之外,拥有丰富的野外生存经验。自从石见国贵族整体搬迁到桃花岛之后,他也在桃花岛谋了个野外生存练教官的职位。不过他也知道。在整斤,桃花岛,出身中原的人总是有那么几分看不起来自日本吕宋这些小地方来的人的。得知岛上组织了远洋船队,需要招募拥有各种技能的人手,他有心拼搏一回,便报名参加了。由于他有一身好武艺,又有许多常人不曾经历过的野外生存经验,很快就在船队中取得了大家的尊重。尤其是在那些无人的荒岛或者新开之地开拓之时。他的技能尤其显得重要,在他的提醒和帮助下,船队的损失和风险低了不少。因此。他虽然是日本人。但大家似乎都挺喜欢他,并且他为人也比较低调而和群,尤其让众人赞不绝口。

高文举点点头:“海上的风浪怎么样?损失大不大?”    一听到高文举问起船队航行的事,高十一的脸色就显得有底气多了:“不是小的自家夸自家。咱们的船队这一趟走过,那可真不是吹的,从头到尾。就没因为风浪折过一条人命。说起来,这都是少爷设计的这大船安稳啊。少爷你是没见啊,咱们的船队从那些小国家路过的时候,甚至还有国王一类的人巴巴的跑来看呢。非要花钱把咱们的船买下来,开的那叮。价,呵呵,还真是让人动心,要不是咱们有任务在身。说不定,还真有可能应了他们呢。”

高文举笑道:“这多少也有些运气的成分在里面。而且来回的路程都是算过了风向的,许是老天眷顾吧,没让你们遇到大的风暴,要是运气不好。碰到了龙卷风暴,莫说咱们的船,就是比咱们的船大上十倍,恐怕也经不住几下颠簸。”

高十一道:“少爷说的是。我们在海上也碰到过几次大风雨。乖乖,那可真是想起来都让人害怕呀。要不是咱们的船还能抗得住。换了是以前的那种小船,别说活命了,恐怕一个浪头下来,连船带人都拍成粉末了。可冯将军他们说,那种风浪和真正的风暴比起来。简直就和小孩子抓痒痒的劲道差不多。说实话,当时冯将军说那话的时候。小的还不怎么当真,有一回,天气正好的时候,冯将军硬是让船队靠港停下躲避风浪,大家都不太理解,可真的看到半天后过来那阵风暴的时候,大家才明白了什么叫天有不测风云了。要是那会还在海上的…”八落有多大危险,估计折损肯定是小不           所谓冯将军,便是出身海坛岛的冯敬业将军了,此人虽然年纪是海坛岛几位副将中最小的,却胜在非常熟悉海面上的情况,此次出海。经许大勇全力推荐,便由他做了船队的全权指挥官。正是在他那丰富的航海经验支持下,船队几乎避过了所有比较大的风浪,从而将海上最大的危险轻松化解了。

高文举道:“难怪许叔要挑敬业牵头了。只这一条,他就应得首丁”。

高十一点点头:“这个没说的。经过这一趟下来,整个船队没人不服他的

高文举又转了个话题问道:“外交方面怎么样?。

高十一知道他问的是沿途的事,连忙回道:“我们在途中经过了许多地方补充,前后补充了十几次?也和那些港口的人取得了联系。这次回来又都停了一下,这些人觉得咱们的人很守信用,都表示愿意和咱们公平交易。甚至还有许多人非要跟着咱们的船队一起来中原小邦看一看呢。我们都按少爷的吩咐,推说首次出航,安全还不能保证。等下次再带他们回来

高文举点点头:“这么说来小咱们应该马上着手和大宋谈谈这事了。要不然,人家一来桃花岛,不就全露馅了吗。嗯,这个事情,还是要尽快让许叔落实一下。你过来的时候。许叔那边各方面情况怎么样?。

高十一笑道:“许将军如今越发的有劲头了,大家都说,许将军如今看起来,要比三年前至少年轻十岁?许将军自己一说起这事来。就老是夸。这些都是少爷你的功劳。让他心里有了劲头,不再发愁了。天天就跟娶媳妇一样。呵呵

高文举大笑:“他是想再找他媳妇了吧?有没人给他牵牵红线。让老将军焕发一下第二春?”

高十一道:“好像是有这么回事。不过小的记挂着少爷,没来得及细问。



高文举点点头:“这是人家的私事,要是真的要再娶,想必也没人说三道四吧。嗯,到时候,让小四送几件像样的贺礼去也就是了

所谓小四,乃是高文举高岛主的爱徒吕聪先生是也?最初,大家都将此人称为吕疯子,不过这个尊号实在有些不太雅观,也没人敢当着他的面直呼?考虑到吕聪是吕四叔的干儿子,许多人便称他为小小四,而吕聪也不觉得这个名字冒犯了自己,便坦然受之了。其实这个名字的真正意义,和他带的那副眼镜大有关联,真正的全称应该是小四眼”。因为怕这疯子知道这个名字中的意思会乱发脾气,因此大家都很默契的简称为小四。至于拉上四叔什么的,完全是不知哪位大才一时情急,被吕小四当面质问时灵机一动找出来应急的说法,不料这个说法当时就得到了这个脾气乖戾的家伙的认可,从此人前人后便以四这个名称为傲了。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和吕四叔的关系,的确非同寻常。

高十一听到如今连这等代表少爷出面的事情,高文举已经全部交待给了吕聪去做了。又想起了网一回桃花岛就和颜小山彻夜长谈的事情,心中不由的一阵黯然,脸上不自然的露出了个很不是味的表情。

高文举似乎并未发觉他的异常,只是接着问道:“从各地搞回来的那些种子和植物都交待下去了?”

高十一点头道:“为了安全起见,还请了十几个当地的百姓回来帮咱们任务。这些事已经全部交行给石见大人了。他很喜欢这些活路。”

石见大人。便是原来石见国的国王石见兵卫了,如今在桃花岛赋闲,偶然得知船队出海有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收集各种植物,他便主动向许大勇提议,由他自己来打理这些东西,一来可以给自己找个活路,二来也能为桃花岛作些贡献。省的自己太闲了,反而觉得无所事事,浑身都有点不舒服。只要不影响军政大权的事。许大勇自然从善如流了。

高文举也知道此人志在安逸,只要能让他平平安安,做起这种事来应该还是没什么难度的。自然不会挑剔什么了。

将各种情况都说了一些,高文举突然想起来,从见面到现在,高十一头上一直戴着一顶帽子,就连喝的面酣耳热,脸上真流汗也没摘下来,不免有些好奇。就指着他的帽子问了一句:“这么热,还扣着帽子,摆谱啊?。

高十一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想了想,似乎下了个很大的决心一般,猛一伸手,将帽子摘了下来。

高夹举顿时目瞪口呆了。

感谢“虎啸龙吟。同学的月票支

088 剪发令

“间传说。(。)大宋开国之初。大祖赵匡胤对治下百官毫们章掼,坝于上朝之时胡言乱语甚是头疼,便问计对宰相赵普。经赵普一番思量 便定下计策,先是让太祖称有某物邀百官上前同赏,待面官回去时,却发觉自家原本的座椅竟已被抽走了。从此百官上朝便只能站着了。可是这么一手貌似高明的方法却依然未能杜绝朝堂上交头接耳的把戏。还是赵普出了主意,将大宋的官帽作了更改,将原本仅仅七八寸长短的帽翅改为两尺长短。这样一来,大家顶着个长耳朵,想再说悄悄话就变的很困难了,就算真要说悄悄话,也只能站直了说,一时之间,朝堂风气为之一振。

这个更改的法子之后,原本仅限于官员们戴的乌纱帽便不再高贵,很快就在平民百姓之间普及了开来。当然,名字也很入乡随俗的改成了慌头。自从这种原本属于大唐官员专属的服饰被放开了权限之后 那些有心的百姓便置上一顶,以此来寻找一点心理平衡。

可这种自抬身价的事情,这些有功名的士子们是不屑去做的,他们便简单的在头上扎一条头巾也就是了。可由于这种打扮流行于学子们之间,一来二去竟然也被冠了个好听的名字叫“文生公子巾”

高文举看到高十一连满头大汗也不值得摘下帽子,还当他也是那种阴暗心理作祟,便不咸不淡的讽刺。谁想,高十一摘下帽子之后,他才发觉自己想错了。

原来这高十一不知何时,竟然将头发剪成了短发,看起来浑然与后世军营里流行的寸头相同。这个情况让高文举一时有些转不过弯来。要知道,这时候的人,将头发视为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