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组团游三国-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椋蔷醯孟暮類螅残硗辶δ艽笮
    然而马钧的一席话已经彻底出卖了他们。
    那骑兵队长冷笑一声,大喝道:“既然不走小路,那就让你那夏侯将军在大路给你们收尸吧!”大刀一挥,众骑兵催马冲了上来。
    曹军虽训练有素,无奈对方人多,又都是骑兵。曹军什长指挥着兵士们拼死抵挡,仍是难逃一死。
    片刻,探查队只剩下四五个护卫,护卫们将五木马钧紧紧护在车架周围。
    骑兵队长狞笑一声,大刀举起……
    “慢!”五木大喊道,“你们不要这些器械了吗?”
    “嘿嘿,要,不单要器械,还要你们的命呢!”
    “杀了我们,谁会操纵这些?”五木在危急初现之时,便已断定,探查队并无值钱财物,那笮融在车架旁转了一圈,一定是看中了这些精巧的器械,此时,五木便以此为救命稻草,希望能暂保余下之人的性命。
    骑兵队长愣了。
    “留下我们这些人的性命,才能帮你们操纵器械,修建浮屠寺!”
    骑兵队长盯着兖州残余人等,突然大吼一声:“当兵的全杀掉!”
    ……
    五木身上溅满护卫自己的曹军士兵的鲜血。经历过几次生死场面的五木,觉得自己没有理由充当懦夫,他要做一个勇士,保护身后瑟瑟发抖的马钧。
    曹军士兵在他们面前倒下,屠刀在他们眼前停住。
    曹军虽勇猛,斩杀十余名徐州兵士,但终究是寡不敌众。
    骑兵队长吩咐徐州士兵分拣尸体,将曹军士兵尸体掩埋。
    天寒地冻,又没有趁手的工具,挖掘尸坑着实费事。
    “算了,都丢到河了去吧。”骑兵队长看看天色将晚,不耐烦了。
    “有骑兵!”负责警戒的士兵高喊道。
    “你,你,还有你,压着这两个俘虏和车架先走,我会会来人。”骑兵队长显得十分自负,镇定自若地安排着。
    五木看到一丝希望,一定是曹洪来找我们了,不过五木也十分担心,方才眼见骑兵队长连斩曹军几人,动作飞快,刀法纯熟,那个“武大郎”曹洪恐怕未必就能赢得了他,况且曹军营地里只有八十人,留下守备,即使曹洪赶来,恐怕也难敌徐州兵多啊……
    五木担心着、徐州骑兵忙着调转车架,那队骑兵已冲到近前,大约有三十人骑。
    “咦?”骑兵队长惊诧道。
    五木顺着骑兵队长的目光望去,只见那队骑兵前面,有一马当先,然而当先的马上,竟然空空无人!
    “咦?古怪!怎么没人?”骑兵队长愣愣地看着。
    “啊!有……”骑兵队长话说了一半,那空空马背上却闪起一道银光,骑兵队长人头落地,脸上依旧是诧异的神情。
    马上自然有人,只是不易被人发觉,自然是身材矮小的“武大郎”曹洪。
    曹洪使劲向上挺挺身躯,以便让自己显得高大威猛些,手举长刀,高声断喝:“兖州曹洪在此,挡我着杀!”
    徐州骑兵没了头领,四散奔逃,还是有些腿脚慢的,成了曹军的刀下鬼。

第0100章 五木 君子报仇
    助手工匠都死在徐州境内,探查工作无法继续,五木等只得退回兖州。
    曹操已得快马禀报,亲自出城迎接。
    回到官衙,曹操先奖赏了五木和马钧,对于五木处变不惊、临危不惧,曹操更是大为褒奖。
    又命厚葬死亡官兵,安抚家眷。
    至于曹洪,因护卫不利,致使部下折损,须按律重责,众文武苦苦哀求,五木马钧又禀报曹洪如何英勇,以寡敌众,力斩敌首。曹操才饶了曹洪,责骂一番,又令军正按律罚饷,曹洪才得以带罪帐前听令。
    奖罚事小,如何应对此次事件才是关键。
    众武将跃跃欲试,力主讨伐徐州。
    徐州,南通淮河、长江,近有南四湖,既是交通枢纽、军事重镇,又是富庶之地,曹操何尝不想占为己有。可是,兖州初定,内政尚不稳定,军需粮草也是大问题,曹操犹豫不决。
    众文武争论不休,五木站在边上,像街上车辆剐蹭围观者。
    听着武将们激昂慷慨、言简意赅,五木点点头;文官们旁征博引、头头是道,五木啧啧嘴,心道:我可真得好好学啊,啥时候也能长篇大论一番露露脸啊……
    “邓公子,”曹操见只有五木一人不声不响,召唤道,“你说说吧。”
    “我?”五木不大相信曹操竟然征求自己的意见,心里又是高兴又有些忐忑。
    “咳……”曹操咳了一声,众文武知趣地渐渐安静下来,“邓公子亲历了此次冲突,你说说吧。”
    众人的目光立刻投向了五木。
    没有办法,五木只好往前迈了半步,清清嗓子开口道:“这次汶水冲突,让我想起在辽东的事情。当时邓某奉辽东公孙太守之命,率商队赴高句丽贸易,却不料高句丽国见利忘义,打伤商队官员,扣押货物……”
    五木简单讲述了当时情况,只是略去了自己和公孙恭去百花宫寻欢之事。
    “公孙太守利用此事大做文章,以假途灭虢之计,缴灭了夫余王国。此事值得我们深思啊。”
    “武大郎”曹洪忍不住问道:“邓公子你的意思是咱也借路?可是咱们去打徐州不需要借路啊?”
    郭嘉接口道:“邓公子的意思是,那公孙度在辽东声望远播,尚且能忍一时之辱,借势消灭了对辽东威胁最大的夫余,而不去计较与高句丽的小小摩擦。邓公子,郭某如此解读,对否?”
    “邓某正是此意。”五木由衷佩服郭嘉,自己说不清楚的意思,被郭嘉三言两语便解释清楚了。
    曹操仍在迟疑,郭嘉又进言道:“明公,自董贼篡逆,天下愤而慨之,然各州各郡,声高者众,践行者寡,十八镇诸侯兴师洛阳,也是各怀心腹事,错失彻底歼灭董贼良机。放眼天下,现今唯明公立掌讨逆大旗,而若要成就讨伐国贼、匡扶汉室之大业,必要先得民心。如若纠缠于汶水之事,不仅于讨贼大计无益,更要背负军阀割据、祸乱天下的恶名啊,请明公三思。”
    曹操听罢,暗暗点头。
    曹操唤来一封,与那徐州陶恭祖,就说俺曹某,以天下苍生为重,不予计较汶水之事。恭维他几句,就说兴修寺院也是造福百姓,再告诉陶公,如若缺什么砖石瓦木,尽管开口,俺曹操派军队大车小车给他运了去。就这么写吧,啊,记得言辞要客气啊。”
    众文武齐声恭贺,不外乎是什么“明公高义”、“体恤百姓”之类。
    “算了算了,咱自家人,莫要说这些虚头巴脑的话,这元旦节就要到了,咱初定兖州,该想法好好过个节才是。”
    众人七嘴八舌讨论起来,很快,形成了一致意见:一定要在兖州热热闹闹过个节,但要先找个主事之人。
    马钧上前一步:“明公,某推、推、啊推……”
    曹操最爱听马钧说话,明知道马钧想推荐主事人选,却故意不接茬,学着马钧的样子,张着嘴、憋着通红的脸,等马钧说完。
    马钧更加紧张,直嘎巴嘴说不出话来,突然,马钧唱到:“推——举——邓——公——子……”
    “哦?邓公子可担当此任?”
    “他——没——事——就——唱——歌……”
    “哈哈,好,那就由邓公子全权负责,给咱们筹划一个热闹的元旦节。”
    五木十分惊讶,没想到竟被派上这样一个差事,不过,五木心里蛮高兴的,一来说明曹操重视自己,二来,这办联欢、搞晚会,对自己来说是小菜一碟。
    曹操嘱咐道:“兖州初定,民心不稳,过节联欢一事,务必要办得热闹而不失威仪。”
    五木点头表示明白,不就是要突出政治、突出主旋律嘛。
    曹操再道:“莫弄那些庙堂上的玩意,一定要大家都懂的,这样才能热闹。”
    五木继续点头,不就是要雅俗共赏嘛。
    曹操最后郑重地叮嘱:“咱的队伍,大半不是兖州本地人,一定要让百姓们明白,咱就把兖州当自己的家,咱的兵就把兖州百姓当作自己的亲爹亲娘。”
    “明白了,就是要体现出军民鱼水一家亲。”
    “哈哈,好好好!”曹操连喊三个好,“军民鱼水,邓公子这个词好,就是要这个意思。”
    “好嘞,主公,俺这就连夜写出策划书,再请明公审阅。”
    ……
    “横断山,
    路难行。
    天如火来水似银,
    天如火来水似银哪!
    亲人哪送水来解渴,
    军民鱼水一家人哪。
    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
    哎哎哎哎哎哎……”
    五木一边哼着歌,一边奋笔疾书……
    天微亮了,五木放下笔,活动下僵直的腰背。
    熬夜,对五木而言太稀松平常了,不过以前熬夜,不是泡夜店就是打游戏,每次熬夜,仗着年轻身体健壮,虽不感如何疲劳,但却觉得空虚无比。
    这样通宵工作还是头一遭。
    “熬夜干正事,真有成就感啊!”
    五木无心睡眠,兴奋地等着,约莫着曹操该起床了,赶紧捧着自己连夜去见曹操。
    曹操先赞许一番五木的工作作风,又认真看了策划书,大为满意,简单提些修改意见,吩咐五木放开手脚,全权负责。
    五木的工作得到曹操认可,心里别提多开心了:“主公,您给咱的联欢取个响亮的名字吧。”
    “哦?还要起个名头?好,我想想啊,啊,就按你说的,咱们既是要体现军民鱼水之情,那就叫‘鱼水之欢’吧……”
    “鱼水之欢?主公,这个恐怕不大妥吧?”
    “啊?怎么不妥?啊、啊是啊,好像有点男女之间的暧昧了啊,哈哈,那再想一个。”
    曹操沉吟着:“元旦节,冬去春来之时,咱还准备晚上办……”
    曹操快步走到几案前,提笔在白绢上写下四个大字:春节晚会!
    五木捧着曹操的题字,激动不已,热泪盈眶,没想到“春晚”的历史就这样被提前了两千年啊……

第0101章 蔡鹏 平原也过年
    汉代虽不称“春节”,但阴历新年依然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节日,并不只是富人的专属,穷人一样也要过节,杨白劳还要在过节时给喜儿扯上二尺红头绳不是。
    汉朝富二代曹操和现代富二代五木在兖州张罗着过节,刘备和蔡鹏也张罗着过节。
    刘备虽不是富二代,但起码也是个官“n”代啊。
    在过节问题上,穷人刘备与富人曹操是相等的,只不过各有各个过法。
    平原最近的日子舒坦。
    平原刘备,原本夹在幽州刘虞、冀州韩馥、北平公孙瓒、渤海袁绍之间,属于夹缝求生存。地无几亩,兵只千余,委委屈屈,四面陪着笑脸,事事小心谨慎。
    然而,眼下的幽州、冀州一带乱套了。原本打得热闹的刘虞与公孙瓒和好了,而原本友好的韩馥和袁绍却闹得不可开交,原因很简单,袁绍嫌渤海地界小,惦记上了富庶的冀州。
    冀州,上古时期,乃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是上古华夏中心地带,素有九州之首的美誉。地理位置优越,西依太行,南临黄河,东面是渤海湾,当真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之地。
    不光袁绍惦记,公孙瓒也觊觎冀州很久了,其实呢,刘备也惦记,只不过依刘备的实力,也只能惦记惦记,过过意…淫的瘾。
    刘备出身卑微,虽然顶着个中山靖王之后,但贵族气质这东西,无论是养成还是保持都不容易。
    “三代出贵族”是说培养贵族气质,需要很长时间,第一代爆发了,不过是个“土豪”;第二代出息了,可能出仕作官;这之后,才能在深宅大院、书香鼓乐氛围中培养出贵族。
    贵族气质的保持也不易,混着混着,优雅的气质就变俗了,再混一混,爵位、官位甚至钱财也就混没了。
    刘备就是在祖上几代不懈的努力下,逐渐从贵族升华成了“织席贩履”之徒。
    出身卑微,起点自然就低,当同学、朋友都混成割据一方的诸侯时,刘备还只空有个“平原国相”的头衔。虽说这也是“比二千石”俸禄的高官,但在汉末,讲究的是绝对实力。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的刘备毕竟还守着一个小小的平原,起码也算是挤进诸侯之列,虽然这辆东汉诸侯专用公交车比较拥挤,刘备被压迫得难受,但随着汉朝这辆破旧公交车的不住颠簸摇晃,一点点地,就会晃荡出空隙来。
    在风雨飘摇的中原,在虎视眈眈的袁绍、公孙瓒身边,刘备和平原竟然似一颗坚韧的种子,不仅生根发芽了,并且越来越茁壮地成长起来。
    ……
    “这个元旦节咱们一定要好好过。”刘备吩咐道。
    当然,按照刘备的条件,所谓好好过,也不过是杀猪牛、宰鸡羊,供奉天地祖先,慰问烈军属、五保户,搞个团拜会,当然重头戏还是大吃大喝奢侈一顿。
    刘备关羽忙着到处慰问,蔡鹏协助简雍忙着给属下发放红包年货,张飞忙着杀猪,专业对口嘛,张飞本就是屠户出身。
    有人来报,贺年送礼的使者们到了。
    送礼?使者?还使者们?这让大伙感到意外。
    刘虞、韩馥、袁绍、公孙瓒都派来了使者,黄河南岸的兖州曹操竟然也派人送来了礼物!
    蔡鹏、张飞高兴,这说明主公刘备的社会地位提升了啊!
    简雍却不以为然:“历来都是少给老拜年,官小的给官大的送礼,咱主公刘备论年龄,小;论资历,浅;论官爵、低。这礼收着压手啊!”
    “有理!”蔡鹏颇有感悟,自己的爸妈都是小老百姓,过年过节最怕收到领导给的礼物,每次都要费尽思量琢磨着咋给领导们送礼。
    “人家送来了金银锦缎、珠宝玉器,咱平原除了省吃俭用省下的粮食,再就是军械库里的残损兵器、破衣烂袄了,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啊。”蔡鹏替刘备犯起愁来。
    “管他呢,他们送来,咱就收下,又不是咱们找他们要的,他们自愿给的呀。”张飞觉得人情世故是最简单不过的问题。
    刘备是满脸欢喜:“收下!收下!全收下!简先生,给使者们发赏钱,先安排住下,咱再研究怎么回礼。”
    “还回礼啊?”张飞老大不愿意,“不会又要把粮食分几份,挨家送去吧。”
    刘备微微一笑:“不用,人家给咱送礼,图的不是回报,而是态度。”
    简雍建议道:“咱还是得给每家带点东西,才是礼仪之道啊。”
    “东西嘛,简单,挑些个大皮薄的干枣、饱满粒大的花生就行了。”
    “是不是太寒酸了……”
    “是有点寒酸哦。”刘备踌躇一下,“有了,把俺新编的草履带上几双,俺再亲手写些贺年条幅一并送去就行了。”
    “草、草鞋……”张飞实在想不通一双破草鞋也能当作礼物。
    “草鞋怎么了?这些草鞋,可是选了上好的稻草,又经俺辛辛苦苦、精心编制的!”
    张飞的白眼一翻,嘟囔一句:“再精心也是草鞋……”
    刘备却不生气,走过去轻轻拍拍张飞肩膀:“三弟啊,有些事情,你怕是永远也搞不懂啊。”
    蔡鹏明白了,刘备就是要给那些诸侯们留个印象,胸无大志的印象!
    “高、高、实在是高!”双挑着大拇指,蔡鹏觉得自己像极了地道战中的胖翻译官……
    “就这些?”简雍还是有些犹豫。
    “你还想嘎哈呀?就这些!”刘备每次学蔡鹏的口吻,都说明心情大好,“用蔡贤弟的话怎么说来着……”
    “ok!齐活儿!”蔡鹏提醒着。
    “对,齐活!赶紧去安排,晚上咱们痛饮,一醉方休!”
    蔡鹏有些头大,每次痛饮,都是自己“一醉”,人家哥几个才“方休”。
    ……
    后堂晚宴。
    张飞还是不大明白:“大哥,你说刘大人、公孙大人他们不图回报,只求咱的态度,俺还是不大明白。”
    “嘿嘿,他们都是有所图谋,才拉拢咱们小小平原,不指望咱出兵相助,但求咱不插手而已。”
    “那曹操给咱送礼是啥意思?难道曹操想过黄河来?”
    “说不清,不过告诉你们吧,凡是给咱送礼的,就说明或是他们自己惹了麻烦,或是准备要给别人添麻烦了。不说了,喝酒喝酒!”
    刘备干了酒,叹了一声:“唉,咱这周边的冀州、幽州,还有那河南兖州,怕是难以消停了。算了不说这些扫兴的事,说好了一醉方休的。”
    刘备眯起眼睛挨个人瞅,蔡鹏心里叫苦:完了,大哥这又是在踅摸把谁变成“一醉”了……

第0102章 王队 长安斗地主
    “人算不如天算,下一步只能祈祷天算了。”王队对耿浩说。
    耿浩点点头,两人两马信马由缰向长安缓缓走着。
    快过年了,很多事情都安排妥当了,王队和耿浩给在终南山避祸的王黑儿等人送去了大量衣物粮食。
    “你这几天不要回家了,免得有人突然找你,惹出麻烦,去江波儿那住吧,好好准备下,咱们好好过个年。”
    “王哥你几时来?”
    “我去探望下王司徒,他惦记着孙儿的情况呢。过节了,免不了要四处送送礼,过两天关了铺子就过去和你们一起过年。”
    “给我送礼不?”
    ……
    王允书房。
    王队详细向王允讲了王黑儿的情况。小孩子长得快,越来越高、越来越结实,也越来越黑了。
    王允听着、微笑着,也难掩思念之情。
    “太公,您就放心吧,过了年,我再去看看。”
    “放心,贤侄你安排的,老朽怎能不放心。”
    “太公,这些日子,董卓那边可有什么动静吗?”王队低声问道。
    “嗯,贤侄设定的计策应该是有效果了。李肃又重新得到董卓的信任,负责郿坞的修建及眉县至长安新官道的修建。过了节,就要动工了。”
    “希望咱们的筹划能有所收获吧。”
    “嗯,过几天,我想在家中宴请吕布,侧面听听他的口风。”
    ……
    去张辽、长安万氏(鞋铺东家,详见第0056章)等处送了新年贺礼。王队最后去拜会李肃,特意选了晚餐前的时间(两、三餐制并行,参见第0044章)。
    见了李肃,两人免不了“加官进爵”、“大吉大利”一番客套,王队奉上丰厚的礼物,既是新年贺仪,又是对李肃帮忙促成军装生意的答谢。李肃也自然留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