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永宁-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永宁自小便把身体保养的极好,为此没少灌麻药,她手链里没来得及送人的那几套魔药组,最后倒是都便宜了她自己。也正因为这样,她恢复的速度比孙思邈预计的还要快,恢复的质量也是极好的,虽说还是需要静养一段时间,但这个“养”养的却不是那些身体上的伤病了,魂魄的温养,袁天罡才是行家,所以最后的修养计划,却是袁天罡帮永宁订下来的。

李治对袁天罡的崇拜已经是根深蒂固了,压根就没觉得他抢了孙思邈的活儿有什么不对劲儿的地方,反倒一个劲儿地跟着袁天罡致谢。

袁天罡和孙思邈的任务算是完成了,相视一笑,齐齐告辞,并肩而去。永宁倒是没忘了拜托袁天罡,让他及时与房府送个平安信儿,免得家里担心。

袁天罡和孙思邈一走,清婉和清妍等人便极有眼色地退到了屋外。李治紧挨着永宁坐在榻边,伸手抚摸着她略显病态的脸颊,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才好。

永宁轻轻地按住李治停在她脸上的手,用脸颊蹭了两下,低声说道:“九郎,我想你了……你都不知道我有多害怕……”

李治深吸了一口气,猛然用力将永宁抱在怀中,把脸埋在她的肩窝,那句“想她”居然再也说不出口。

“九郎……”永宁的手轻抚着李治的背脊,眼泪一滴一滴地浸湿了李治的衣裳,哽咽着说道:“我那个时候好怕,怕再也见不到你了……也好怕孩子会有什么意外,九郎……”

李治静静地听着永宁辞不达意地抒解着内心的恐惧,只紧紧地抱着她,什么话也不愿再说。此刻,她还在安然地呆在他怀里,比任何言语都更能让他感动。

永宁不知道自己都说了些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抱着李治说了多久,只是在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仍然紧紧地偎在李治的怀中。

李世民知道永宁醒过来的消息后,也显得极是高兴,不仅准许了卢夫人进宫探视,还放了李治三天假。

永宁既然醒过来了,那么便不适合再住在回春殿,而且又有孙思邈做保她的身体无恙,所以第二天一早她便搬回了两仪殿旁的院子,可是即使离得这样近了,李世民却依旧没有松口,让永宁见见自己的儿子。

李治已经很久没见过永宁这样噘着嘴,一脸委屈的样子了,这样孩子气的永宁也只在十岁以前才偶尔会出现。他轻轻地拍了拍永宁的背,劝慰道:“父皇也是为了孩子好,你毕竟久病,孩子还这么小,正是娇嫩的时候,若是有个什么不好,最心疼的不还是你吗?等你养上一段时间,父皇自然不会再拦着你见孩子的……”

永宁其实也很理解李世民的顾虑,但是理解归理解,却也根本就挡不住她想见见自家儿子的迫切心情呀孩子都出了满月了,她这个当娘的都还没看过一眼,这事要是说出去,谁能信?她撇了撇嘴,搂着李治的脖子,撒娇似地说道:“其实我也只是想看看儿子长得好不好看,究竟是像你多些,还是像我多些……要不,你带着我远远地看上一眼,我离得远远儿的,总不会妨着儿子了吧?九郎,好不好吗?”

李治发现永宁经过这场祸事,似乎把以前没来得及挥霍的童稚都给激发了出来,时不时地就会表现出孩子气的一面,而且也越来越爱撒娇。他对这样的永宁,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的,脸上的表情虽然写满了无奈,心里却满满的都是心疼与纵容。

第三卷 芳华苒苒 第二零零章道变

第二零零章道变

永宁到底还是没能见着儿子,就连前来探视的卢夫人,都不赞成她在将养身体的时候,与孩子接近。毕竟永宁这次还不是普通生病难产,那些歪门邪道的东西,谁知道会不会有什么遗留问题?孩子那么小,哪里是好沾染这些的?

永宁撇了撇嘴,也不再争论,只掐着指头算着离孙思邈给出的调养期结束,还有多少日子,只数了两只手,便没兴趣再数下去了,越数越觉得漫长……其实她身上这些不妥当的地方,倒是可以用魔药解决掉一大部分的,只是显然袁天罡并不认为永宁适合用这样速成的方法调养,而且,袁天罡也认为永宁应该借着“病”,避一下风头,虽然这次的事情看似妥善解决了,但是其实他们师徒俩心里都明白,背后的推手,并没有真正现身。

李治显然也意识到“爱之足以害之”的道理,虽然还是留了永宁同住,但是却每隔几日便会回东宫住上一晚,倒是让东宫的怨气平息了不少。

等永宁知道武氏被诛的消息时,已经是在事后好几天了,她当时就愣住了。要知道她这些年来,在心里较着劲儿地想像着,若是真有一日进了李治的后院儿,那么武女皇就是她终身斗争的对手……结果这位对手都没能正式接下她的战贴,就已经暗算了她一把,然后顺利地把自己的小命儿给玩丢了。

这多少让永宁感觉有些失落,却也不免在心中生起了一种“她来唐朝的任务已经完成了”的想法,毕竟按当初袁天罡的说法,是不愿看着李唐血脉在武女皇手中凋零殆尽,那现在武女皇都已经死了,那么袁天罡的目的岂不是已经达成了?袁天罡的目的既然达成了,那么她来唐朝这一趟的使命,想当然也是达成了的……

于是,永宁郁闷了。袁天罡的及时到访,也没能让她提起兴致。

袁天罡笑眯眯地东拉西扯,就是不往真正的来意上说话。永宁本来精神就有些欠佳,自然乐得与袁天罡说些不着边际的话,还省得费脑子了。要说起来,这么些年里若是比耐性,袁天罡还真没几次能赢得过永宁,每次他那些吊胃口的小把戏,到了永宁这里都会显得不灵光,偏偏他还每次都乐此不疲地愿意使出来。

“唉……”袁天罡重重地叹了口气,瞟了永宁一眼,说道:“我说徒儿呀,看在为师就要回山的份上,你就让为师高兴一回又能怎样?小小年纪就学着你爹那副老成样子,看得为师都忍不住替你心累……”

永宁正习惯性地想回嘴,却突然意识到了袁天罡话中的含义,猛地坐直了身体,有些吃惊地看袁天罡,说道:“师傅要回山?回去多久?”她后面这一句问得有些小心翼翼,其实她已经隐约猜到,袁天罡所谓的“回山”,怕是一去不回的“回”。

果然,袁天罡满是谦意地看了永宁一眼,说道:“为师尘缘已尽,我虽有心多留几年扶持于你,可是这次却是你师祖亲自下山来接,为师实在是推拒不得……”

永宁沉着脸,眼神里透着谴责,她如今虽然有子傍身,但是到底情况未明,根基也不劳靠,需要倚仗袁天罡与星衍宗的地方还很多,结果这位居然还就真做出了过河就拆桥的事来,武氏的威胁一解除,立刻便要离开……“师傅大人推拒不得,所以就由得我自生自灭了?”她的语气格外的清冷,倒让袁天罡一阵的不安。

“那个,为师怎么可能任由你自生自灭?你且放心,虽然为师是要回山的,可是乾元观这边,还是会由宗门派人主持,你若有为难之事,尽可相托……”袁天罡心里确实觉得过意不去,他其实一直都有善始善终的想法,只是这次宗门的决定太过突兀,他自己也没能弄清其中的玄机。

永宁撇了撇嘴,只冷哼一声,并不说话。

袁天罡不免苦笑着摇头,其实他自己心里也是没底,新来接手的郑德明算起来是他师侄一辈的,但却也是从来都没打过交道的,人品行事都不知情,只这两天的接触,别说永宁不能信他,便是袁天罡自己都不觉得自己这个师侄是个可以信任的……若非这次出面的是袁天罡的授业恩师,怕是也不能让他出面来与永宁说这番话,可以说,永宁眼下这样的态度,倒是让袁天罡悄悄地松了口气。

虽说袁天罡收永宁为徒,背后有着种种的因由,但是这些年的相处,永宁又是个省心、会讨好人的,又怎么可能没有感情。从本心来讲,他自然不愿看着永宁吃亏,只是有些话,却也不是他好说出口的,也只能寄望于永宁能自己体悟了。

永宁婉拒了袁天罡要为她引见郑德明的好意,这交道还是要自己慢慢的打,现在引见了,来日里若是有事,难免要仗势压她一头,她才不会平白给人这样的机会。

袁天罡见永宁主意这么正,颇感欣慰,说话间,隔三差五地便会不着痕迹地带出一些信息,倒是让永宁对外面的局势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眼下正是佛道两家人员更迭的关键时刻,暂时大概谁都顾不上永宁这个茬儿,但是一旦他们稳定了下来,这宫里怕是就难再平静了。也就是说,正如袁天罡坚持的那样,眼下正是永宁修养生息的最佳时机。

永宁被袁天罡带来的这些消息,弄得一阵心烦。以前隐藏着佛门这样的对手也就罢了,眼下看来这道门也靠不住了,她倒真有些惶惑了,她那些小手段,真能自保吗?

送走了袁天罡之后,永宁愈发地沮丧了,只半躺在美人榻上发呆。李治一回来,便敏感地发觉了她的情绪变化,洗漱更衣的时候,悄悄问过了清妍,才知道原来是袁天罡来过了。

“阿房,你都知道了?”李治紧挨着永宁躺下,伸手便把她揽进了怀里。

“什么?”永宁一愣,一时竟没明白李治在说什么。

“袁天师要回山的事,他可是来与你辞行了?”李治在两仪殿的时候,已经先一步知道了这个消息,其实只从内心来说,他是非常欢迎袁天罡离开的,对于拐带了永宁出家的这个老道,他在敬畏之余,总会时不时地涌起一些不好的念头,还会有些隐隐的不安。

永宁轻轻地叹了口气,说道:“九郎,你可知道,一直以来,对我们俩之间的事,最为坚持的人,便是师傅了,他总是说我与你的姻缘是天意,天意不可违……这些年来,也多亏得他时时事事地照应,我才能这么一路平安地走了下来,如今他却要走了,这一去,怕是今生难见,我,只是有些舍不得……”她并不奇怪李治会知道此事,毕竟乾元观做为皇家道观,更换观主这样的事,是不可能不经过李世民同意的,而既然要走正规程序,那么李治这个已经渐渐大权在握的太子,又怎么可能不知道。

李治愣一下,抿了抿嘴,也跟着轻叹了一声,说道:“袁天师引荐的那位郑德明,据说是袁天师的师侄,似乎也很有些道行,而且说出来你也要称一声师兄的,日后若是想袁天师了,尽可托他送信问好,想来他也不会不应的……”他对郑德明的印象不自差,四十多岁的年纪,虽然比不得袁天罡的一身仙风道骨,却胜在青壮,谈吐也颇是不俗,他倒是挺满意的。

永宁撇了撇嘴,低声说道:“隔了房的师兄,和自己师傅,哪个更信得过?今天师傅过来时,神情便有些不对,虽然并没有明说,但我却听得出,他在告诫我,对这位师兄要存上三分提防……”

李治的眼睛不自然地眯了一下,也同样地压低了声音,问道:“难道是星衍宗出了什么问题?还是这郑德明本身有问题?袁天师究竟怎么说的?”他被永宁生产时被害的事,记忆尤新,听永宁这样说起,不由得也先惧上了三分,然后提防之心大起。

永宁摇了摇头,说道:“师傅似乎有什么顾忌,并没有与我细说,九郎,你说,要不要请我爹爹再去探探师傅的底呀?我,我心里总觉得不安……”她之所以提起房玄龄,便是因为自她拜入袁天罡门下的这些年来,房玄龄与袁天罡私交甚笃的事情已经是人尽皆知了,而且房玄龄又是个精明谨慎的,由他去约见袁天罡,既不显眼,又安全可靠。

李治没有表态,永宁也没再继续劝说,这样的事情,她只要提出建议便可,至于最后李治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她无意干涉。

虽然永宁心中一直悄悄地惦记着此事,但是李治不提,她便也只是强自忍耐,并不催促询问。十余日后,李治终于亲自送来了消息,袁天罡将于三日后离开长安……

第三卷 芳华苒苒 第二零一章别师

第二零一章别师

永宁本来还有些犹豫,要不要跟李治商量一下,去为袁天罡送行,结果李世民便很善解人意地传了口喻,让李治带着永宁走这一趟。

暮春时分的灞桥驿,行人络绎不绝,桥头垂柳随风微扬,待人攀折。袁天罡并没有大肆宣扬离去之事,这日前来送行的人也并不算多,除了袁天罡三五方外道友,便就只有房玄龄、长孙无忌惹人注目。

永宁最终还是在袁天罡的引见之下,与郑德明客气了几句,这人眼神虽然还算清明,可是言行之间对永宁很是带了几分不以为然。

永宁与郑德明之间的生疏隔阂,在场的人几乎都看得出来,不管别人怎么看,李治却不由自主地皱起了眉头,总算理解了永宁所说的袁天罡的提点所指为何,心中对郑德明的观感顿时一落千丈。永宁本人却对郑德明这人自然更无好感,但是她却更为好奇,长孙无忌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她与袁天罡师徒几年,却从来没听说过袁天罡与长孙无忌相交莫逆的,虽说房玄龄与袁天罡的关系也并不算亲密,但是好歹有永宁这个徒弟在,所以房玄龄来送倒还不显得突兀,只是这长孙无忌……

永宁轻轻地握了握李治的手,不着痕迹地朝长孙无忌的方向看了一眼,李治会意地点了点头,松开了她的手,径自过去与长孙无忌叙谈,倒让长孙无忌脸上的笑容添了三分惊喜。

永宁对袁天罡倒是真有三分真感情的,师徒两个站在一旁似乎有着说不完的话,其他人倒是也能理解,无人催促。

永宁与袁天罡说的都是些平常道别言语,并没有提及那些敏感的话题。永宁也知道,此时再与袁天罡说这些,已然不合时宜,更何况还有她该称为师祖的那个始终板着脸的白胡子老道,就坐在三步之外闭目养神,她就更加的小心谨慎了。

袁天罡到底还是心有愧疚,趁人不备袍袖相掩,塞到了永宁手里薄薄的一本书册样的东西,永宁这些年早就把这样的地下工作手段练得炉火纯青,不动声色地便接过来放进了储物手链之中。

房玄龄看了看天色已然不早,便出声叫回了永宁,众人又告别了一番之后,袁天罡便跟着师傅一同离开,自此正式退出了大唐的历史舞台。

永宁难得与房玄龄碰面,本想与父亲多说几句,偏偏房玄龄只是瞪了她一眼,便直接与李治道别,坐上马车便走了,压根就没理永宁这茬儿。长孙无忌倒是乐意与李治多亲近,可是房玄龄一走,他倒还真不好多呆,也只好带着满眼的遗憾也离开了。

郑德明此时已经将袁天罡的几位道友送走,回身正见李治安慰永宁,他的脚步虽然顿了一下,但最终还是走过去,对着永宁说道:“师叔临去之时有交待,若是侧妃娘娘有事,尽可遣人到乾元观来,虽然贫道能力万万比不得师叔,但是想来也是能为娘娘效劳一二的……”

永宁挑了挑眉,侧过身,似笑非笑地看了郑德明一眼,这厮原来还有当双面人的天赋呀刚才在袁天罡跟前的时候,与永宁也是师兄、师妹叫得亲热,这会儿袁天罡还没走远呢,“师妹”就变成“侧妃娘娘”了,这是在撇清关系?“岂敢岂敢……郑天师既任乾元观观主,执掌皇室祭祀,除了陛下,又有谁有这个资格,让天师效劳呢?”她这几句话说得不可谓不毒,郑德明眼神中顿时闪过几分狼狈。

李治却仿佛没听出永宁话里的警告和讽刺一般,和风细雨地与郑德明寒暄了两句,便与永宁相携而去,只留下郑德明一人皱着眉头,站在那里沉思良久。

“这郑德明,确实不是个好的……”一上车,李治便说了这么一句。

永宁冷笑了一声,说道:“倒像是个心大的,只是不知道,他的胆识谋略,配不配得上他的野心”虽然方才房玄龄并没有留下来与她说话,但是临离去之时,却意有所指地看了看长孙无忌和郑德明,显然老爷子是有所发现的。

李治皱着眉头,有些忧虑地说道:“这些世外宗门,真是个大大的威胁如今又没了袁天师能依靠,若是再出现了像上次那样的事,我们岂不是要束手待毙?”

这段时间以来,李治和李世民父子俩心中都存下了这样的担忧,尤其是星衍宗突然将与皇室亲近的袁天罡召回宗门,新换来的这个郑德明,并不能让这父子俩全然信任。而郑德明今天的再现,更是让李治顾忌上了三分,忍不住低声交待永宁:“这个郑德明,你以后还是远着些的好,谁知道他所图为何,贸然接近,怕是会有危险……”

永宁点了点头,轻轻地偎进了李治的怀中,说道:“九郎,其实我也很不安,上次害我的虽是佛门中人,可是如今看来,这道门竟也是不能信的了……难道我们就要这样任人宰割不成?”

其实永宁心里是清楚的,真正有道行的人,是不能伤害普通人的,如果真用法术给普通人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恶性伤害,那么是会受到天道制裁的。但是显然她这个女巫并不能算在普通人的范畴,她简直可以想像的出,日后针对她的灵异事件,大概会层出不穷了……她把玩着李治修长白皙的手指,这双并不算强壮有力的手掌,真能保护她吗?永宁不免有些怀疑。

“别怕”李治的眼神晦暗了起来,永宁所说的话,也正是他与李世民父子这些天秘密商讨的重点,“天无绝人之路,他们虽然厉害,我却不信他们是没有弱点的,只是我们现在一时还没找到罢了……”

“若是皇室子弟中,有资质绝佳者,能入道修行,便好了……”永宁放低了声音,自言自语般地说道。

李治闻言却不免眼前一亮,比起那些利益相投的人,他自然更信奉血脉的力量。永宁的话,显然为他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本来有些沮丧的脸色,顿时重新焕发了光彩,以手抚额,认真地在心中构思了起来。

永宁说这句话的时候,却不免想到了辩机。这个曾被袁天罡多次称赞过的索情宗弃徒,无疑便是身上流淌着李氏血脉又资质绝佳的代表,既然李家能出一个辩机,永宁相信,只要用心找,便也一定能再出第二个、第三个……比起意图不明、目的不纯的佛道两门,她也觉得血脉的力量更值得信任。

回宫之后,李治便一脸兴奋地去见李世民,显然在回来的路上,他已经把要说的话,在心里过了一遍。永宁毕竟还在修养期,虽然只出去了不到两个时辰,却也是累得话都不想多说了。

匆匆地用了点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