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永宁-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淡淡地安抚了房玄龄几句之后,便不再提及此事,与坐众人谁还能不明白他的意思?这些大臣谁也不傻,哪里会为禄东赞主持什么“公道”?一个个顺着皇帝的意思,议起了其他朝政。

长孙无忌坐在那里有些心不在焉恍神。这些年来他其实一直都在暗地里注意着永宁,可是房玄龄将这个女儿雪藏的非常彻底,除了高阳公主、晋阳公主和晋王外,几年来永宁压根就没与外人接触过。他对永宁的了解,都是些从侧面得来的三言两语,虽然意识到这个小丫头不简单,可是他到今天才明白她已经不简单到了哪种程度。

做为房玄龄多年的对手,长孙无忌对房玄龄的了解是非常深刻的,他很清楚今天永宁在殿上的表现,绝对不是房玄龄事先为她预演过的,从宫里到宫外,她的话说得并不多,却每一句都正切中要害,生生把教出了松赞干布那样一统了吐蕃的学生的吐蕃大相禄东赞,给气到吐血……

长孙无忌的眼神暗了一下,这个小女子不能留呀!以他对自己女儿的了解,别看长孙婧比永宁大了几岁,但是不管从跟晋王的感情来说,还是从心计智谋来说,长孙婧都是占不了上风的……

后宫之中,有了宠爱,地位就是浮云,而没有了宠爱,地位才是保障!

长孙无忌再没有比这一刻更清晰的感觉到,如果他想让女儿在未来坐稳中宫之位,那么房家的这个小娘子,便是最大的障碍!吐蕃和亲之事,已然难成,那么……他知道,他呆会儿该再去立政殿,看看自己的皇后妹妹了。

房玄龄很少有机会这样近距离的观察长孙无忌,平时即使是同殿议事,他们俩也绝对会站在截然相反的两端。他对长孙无忌的了解,绝对不亚于长孙无忌对他的了解,单看长孙无忌的眼神,他便知道长孙无忌绝对没有放弃为长孙婧清除障碍的计划。

房玄龄其实并不愿意让房家在未来披上外戚的皮,但是以他对长孙无忌的了解,担心他外戚擅权只是一个方面,他更担心的还是自己的儿孙。他与长孙无忌在皇帝若有似无的平衡下,互相制约了半辈子,李世民在位一日,他都没什么好担心的,可是如果新君上位,而长孙无忌以外戚之尊挟势立于朝堂……

那时候,若他已经不在人世,倒还好说,若他还在……房玄龄心里微微发苦,不是他不想做纯臣,只是他或许真的老了吧?每每思索将来时,总是忍不住为子孙计……

在这位执掌大唐相位已逾十年的天子近臣看来,晋王上位,已成必然。除去百官不谈,晋王之事只怕皇帝、皇后和长孙无忌也都是心中有数的。其实晋王这些年时常去锦绣别庄之事,哪里真得能瞒得过房玄龄这个一家之主?他只不过是顺势而为,佯做不知罢了。他再为子孙计,也是想要女儿能有个合心意的归宿的,如果能两情相悦,那日后永宁的日子,怎么也能好过些吧?

房玄龄斜着眼瞟了长孙无忌一眼,忍不住暗叹了一声,当年多么惊才绝艳的一个人物呀,如今也陷在了名利圈里,被这“名利”二字遮住了眼界。如果长孙无忌看得清,便不会做这么多的动作,皇帝那架式早就摆明了是想要房家在将来继续制约长孙家的,可叹这位国舅爷却还没看明白……他缓缓地吁了口气,半垂着眼睑,静等着散朝。

其实此刻殿中的大臣哪个还有心情议事?都是草草的三言两语,皇帝的批复也基本都是容后再议。可是就在眼看着就要散朝的时候,又有禁卫来报,吐蕃大相禄东赞已经醒过来了,那群吐蕃人正在宿值班房品性嚣着要见驾,要请皇帝陛下还他们一个公道!

李世民忍不住气笑了。如果不是顾忌着天朝上国皇帝的面子,他真想抽那群不省心的东西一顿鞭子,居然还想讨公道?想讨什么公道?难道他们还以为他们占着理了?这会儿皇帝陛下只恨永宁刚才话说得太含蓄,怎么就没把那禄东赞直接气死算了?!

满殿的大臣也是各怀心事,没一个敢站出来给皇帝陛下出主意的,一个个正襟危坐、道貌岸然的样子,恭请陛下圣裁。

李世民的目光在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两人的身上来回地转了两圈后,似笑非笑地叫人宣吐蕃一行人上殿,然后又叫了人去传永宁来太极殿见驾。他非常不厚道地决定,这些吐蕃蛮子还是让永宁来解决比较好,就算真气死几个,他也好收场……

于是,刚把高阳公主打扮得比青蛇传里的张曼玉都妖媚的永宁,再度踏上了进宫的路。

“永宁,别担心,刚才那传旨的太监不是说了吗?父皇听到那些吐蕃人要求公道的时候,脸色很难看吗?要我说呀,父皇肯定也恨死了那些吐蕃蛮子不识实务,叫你上殿,说不定就是想让你再教训他们一顿呢!”拿着一面磨得非常光滑的小铜镜的高阳公主,非常真相帝地劝慰着看上去有些烦躁的永宁。

晋阳公主倒是皱着眉头,轻声说道:“其实我觉得那些吐蕃蛮子倒没什么,就怕在殿上那些心怀鬼胎的大臣给永宁下绊儿,房相一个人,倒是显得力孤了些……”

房玄龄在朝中素不结党,便是私交好的也不多,李世民爱重他,也多是为此。

永宁悄悄地吐了吐舌头,她其实早就猜到会再走这一趟的,只是没料到会这么快,她以为多半会是过几日,皇帝陛下会再召见她,然后敲打一番,不成想在陛下敲打她之前,她居然还有机会再敲打吐蕃一番……其实,她的心情挺不错。

………………………………………………………………………………………………………………………………………………………………………

这个礼拜点推严重不成比例。。。希望下个礼拜能好点。。。

第二卷 豆蔻梢头 第九十七章“助人”

第九十七章“助人”

等永宁再次回到太极殿的时候,禄东赞一行已经在李世民跟前哭诉过一通了。而满殿的大唐官员,脸色都尽可能的表现出平静,但眼神里都透着几分不耐烦。

高阳公主和晋阳公主沾了永宁的光,顶着证人的身份,在李世民的有意包庇下,跟着永宁一起进了太极殿。

李世民看见高阳公主的时候,小小地吃了一惊,差点没认出来眼前这个一身翠绿衫裙的**是自家十七女。殿上斜眼偷看高阳公主的大有人在,不过也都是在太监唱名而入后,根据排除法认出来的。

永宁给自己弄个裸装出来,别人会觉得好看,却不会吃惊,因为她本来就少在人前露面,大家也没有个对比。但是高阳公主可不一样,这位一向都是个高调的主儿,宫禁之中跑过马,闹市跟人斗过酒,各处官署停车路过什么的,再加上一些聚会中的碰面,大唐三省六部的官员认得最清的公主,就要数高阳了。

永宁跟李世民见过礼后,但安静地站在那里当壁花,看着高阳公主得意洋洋地在那里东瞟一眼、西瞟一眼的炫耀。房玄龄狠狠地瞪了永宁一眼,他一看就知道高阳公主这妆扮绝对又是永宁折腾出来的,虽然看着是挺赏心悦目的,但是得有一个前提——那不是自己儿媳妇儿!

永宁悄悄吐了吐舌头,她其实真的拦过高阳公主的,但是这位爱美的公主殿下一听说让她卸妆,跟要杀她似的,尖叫着跑出去老远,一副打死也不从的样子,永宁还能怎么办?只能认了吧!

不过房玄龄的眼神还是很有杀伤力的,永宁悄悄地在背后扯了扯高阳公主的衣摆,低声说道:“嫂子,注意点影响,父亲大人可是已经瞪了我好几眼了……”

高阳公主还算有良心,或许也是对房玄龄有些敬畏之心,于是,她终于把头半垂了下去。

谁知此时晋阳公主却冷哼了一声,瞪了高阳公主一眼,又瞪了永宁一眼,然后拎着裙摆但冲到了李世民的身边。“父皇!”这位小公主跪坐在李世民的脚边,抬头仰望着父亲,说道:“永宁欺负人!她只给十七姐打扮,都不肯把我也变漂亮……”

李世民素来疼爱晋阳公主,眉眼含笑地拍了拍晋阳公主的头,刚想说话,就听底下此起彼伏的响起了好几声干咳声。皇帝陛下这才醒悟过来,他这会儿正在太极殿主持朝议,于是他也只能干咳了两声,低声交待了晋阳公主两句,然后将晋阳公主撵下去与永宁和高阳公主同站。

“请陛下为我等主持公道!”禄东赞实在被永宁出现后的“温馨”氛围给郁闷到了,居然抢在皇帝说话之前,抢先出声。

李世民冷哼了一声,瞟了吐蕃诸人一眼,然后义正辞严地看着永宁,问道:“房氏,方才吐蕃使臣状告于你,说你方才在宫门外言辞不敬,多有挑衅,置两国邦交于不顾,可有此事?”

永宁一脸委屈地朝上看了一眼,躬身施礼,然后说道:“回陛下,臣女实在是冤枉!臣女方才出殿之后,蒙高阳公主与晋阳公主相邀,同车出宫,行至宫门处,按制下车接受检查,不想吐蕃使团也站在宫门外,见臣女下车后,便有一个吐蕃大汉挥舞着拳头朝臣女冲了过来,张嘴就说他们吐蕃不是好欺负的,说臣女是有意想要挑起两国战争……陛下明鉴,臣女素来循规蹈矩,不敢稍有疏忽,哪里敢担这样的罪名?……”

永宁说到这儿顿了一下,再次偷眼向李世民看去,见皇帝陛下脸色还算平静,才继续说道:“于是,臣女就好心的与他们分辨,我大唐国力强盛,与我国为敌殊为不智,前两年李大将军那一仗,便是前车之鉴,希望吐蕃使臣三思而后行……陛下,臣女秉承着一片善心劝解,倒也见些成效,吐蕃使团众人面红耳赤,似是羞愧难当,臣女听说吐蕃人素来烈性,生怕他们中间再有几个性子强的,万一一时想不开撞死在宫门前,那就不好了,于是臣女还劝慰了他们几句来着……虽然后来臣女也反省过,当时似乎言辞稍嫌犀利,但是臣女真的是一片好心来着……何至于到他们嘴里,就成了‘言辞不敬,多有挑衅,置两国邦交于不顾’了?陛下,会不会是他们对咱们大唐语言理解不深,所以产生了曲解?”

永宁的话还没说完,太极殿中就时不时地传来几声憋笑的闷哼,而等她话音一落地,周围的大臣低头闷笑的,不停耸动肩膀的不知凡几。而冲着房玄龄使眼神,竖拇指的,更是不少。连长孙无忌的眼中都带着几分笑意,对永宁的语言艺术颇为欣赏。

皇帝陛下看着气得直哆嗦的禄东赞,心里那叫一个美!刚才那股腻歪透了的感觉统统不见了,浑身上下一片通爽。

可是,禄东赞那叫一个气哟!哆嗦着指着永宁,脸色惨白成了一片,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他本就是强撑着上的大殿,他的目的倒也不是真想讨什么公道,只是想借机缓和一下,希望能为和亲之事留出余地。他原以为李世民多半会安慰他们几句,然后顺势将和亲之议能再继续下去才好,不成想李世民居然又把永宁叫上了殿,而永宁这番剖白,更是让他的伤情雪上加霜。于是,宫门前的那一幕,再度重演,可怜的吐蕃大相再次血溅大唐!

御医早就在殿外相候——这是李世民的安排。这位也没安什么好心,禄东赞这样的人物,在皇帝陛下看来,早死比晚死好!

一个禄东赞倒下去了,可是还有好几个吐蕃使团成员很坚定地站在太极殿中,义愤填膺地瞪视着永宁,一副恨不得吃了她的样子。

永宁眨巴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眼神非常之无辜地看着仍坚守在殿中的那几个吐蕃人,试图用肢体语言告诉他们——你们真的误解俺了!俺真是好人来的!俺说那些话,真是一片好心……

李世民清了清嗓子,将笑意强压了下去,然后非常公正地宣召了一干证人上殿,走完了这个过场之后,另召了个通译过来,然后义正辞严地告诉吐蕃来使——他们冲动了!他们误会了!通译还是大唐的好,吐蕃带来的不好用呀……最后,慷慨的大唐皇帝陛下非常大方地借给了吐蕃使团,一个通译。

这天的朝会,就此“圆满”地结束了!

永宁低头耷耳地跟在房玄龄身后出了太极殿,她实在是被自家父亲大人散朝后的那一眼,给吓住了。房玄龄其实心里美着呢!相较于“攘外必先安内”的政治思想,他更倾向于“祸水西引”!今天吐蕃和亲的问题算是解决了八成,他很早以前就在构思的一些想法,差不多也是时候形诸文字,呈奏御前了……若此事能成,他觉得他这辈子的功绩就算是到顶了!

房玄龄带着永宁一出大殿,肩膀上就挨了程咬金一巴掌,疼得老头子直咧嘴。“老房,不错呀!这闺女生的不错!可惜了,俺以前咋就没发现你家闺女有这能耐呢?要是早知道了,俺就不那么早给俺三小子订亲了……”程咬金拿着打量货物的眼神,上上下下地看了永宁好几圈,看得永宁满头黑线,还不敢吭声。

“你老小子什么意思?!”旁边过来了一个红脸老汉,正是程怀弼的未来老丈人尉迟恭:“你这是在嫌弃俺闺女咋地?!”说着,这老汉就挽起了袖子,大有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的意思。

旁边立刻出来几个人将程咬金和尉迟恭给拉开,说和劝慰。

永宁垂着头直撇嘴,这程家其实还真跟房玄龄提过亲事,可是到卢夫人那儿给挡了回去,程怀弼那性子跟房遗爱一样一样的,要是把闺女嫁过去……卢夫人很直白地跟房玄龄说,她家闺女没高阳公主的身份,也没高阳公主那“本事”!

朝会虽说散了,但是这会儿滞留在太极殿外的大臣还有很多,房玄龄每走一步,都有好几个人过来打招呼,永宁也被迫沐浴在形形色色的目光之中。她这会儿对高阳公主和晋阳公主非常怨念,这两个没义气的,居然一人甩她一个小眼神儿,然后一左一右地陪着李世民走了,只剩下她在这里独自承受着压力。

“房家小娘子——”就在永宁跟在房玄龄身后,将将要走出人众人的包围圈的时候,身后突然传来了禄东赞的声音。

本来各自在说话的大臣们不约而同地收声,目光有志一同地射向了被人搀扶着站在配殿门前的禄东赞。房玄龄拉着永宁一起转身,他下意识地将永宁半挡在了身后。

“房家小娘子,”禄东赞的内伤估计不轻,说话有气无力的,目光却透着几分狠厉:“此番‘厚赐’,我吐蕃必有回报!”

永宁挑了挑眉,笑得非常温柔:“我大唐乃礼仪上邦,素来以助人为快乐之本,行善不求回报,所以大相实在不用这么客气!……”

第二卷 豆蔻梢头 第九十八章失望

第九十八章失望

房玄龄低头看了看如今个头儿只到自己胸口的永宁,平时一直觉得自家闺女是个温和、乖巧、又懂事的孩子,怎么今天说起话来,这么的气死人不偿命呢?难道平时在他面前的时候,那都是伪装?!

他见永宁脸上仍旧挂着那副“温柔”的笑容,似乎还想开口说话,于是轻轻地伸手按住了永宁的肩膀,脸上的表情和煦中带着三分威严:“大相放心,大相的‘回报’,房某必定奉陪到底!”

一众对房玄龄此人有着深刻了解的大唐臣子,不约而同地用一种同情的目光看向了禄东赞。房玄龄此人乍一接触,通常让人觉得是个没什么脾气的滥好人,就是有些胆小而且还死板,只要规矩之内的事情,他从不为难,但是出格一点,他这一关也绝对过不去。不过只要是接触久了,但凡心细些的人,都是能了解到这位的厉害的,那绝对是当面笑眯眯地捅了你一刀,都还让你感激涕零的道谢,等回家反省N久才能省悟过来——原来自己中刀了……

房玄龄就是这么个人物。都说他脾气好,皇帝陛下隔三岔五的被魏征等一干言臣给批得体无完肤后,攒了一肚子的气,基本上也都撒他身上了,但是,这么一个脾气好的人,身居高位这么些年,攻讦他的奏章不知凡几,但人家却把这重中之重的位置坐得稳稳当当的,只凭天子的宠信,能做的到吗?

对房玄龄此人多有欣赏的那批人,早就在等着看,欺负了房玄龄家孩子,房玄龄是不是还能那么得“好脾气”……于是,房玄龄“奉陪到底”四个字一出口,底下一群等着见风使舵的大臣,就开始琢磨着怎么把吐蕃往死里打压,在朝中,政治路线跟房相保持一致,是个非常关键的选择,虽然不一定能捞着什么功劳,可是却一定不会落下什么过错……

禄东赞在房玄龄开的口的时候,便明白大势已去。他之所以叫住永宁,其实探的便是房玄龄,或者该说是李世民的底线,但凡皇帝陛下对吐蕃留有一点善意,以房玄龄的为人,是绝对不会将话说得这样不留余地的。

房玄龄也不欲再纠缠下去,冲着四周的人群拱了拱手,便拉着永宁径自往外走。那些围观的大臣们见热闹看完了,也三三两两地往外走去,不过那些文臣还算厚道,那些武将出身的却一个个绕着圈的特意从禄东赞面前走过,路过禄东赞的时候,不是挤眉弄眼满脸的不屑,就是眉头紧锁一脸的思量,一个个都将“不怀好意”这个词体现的淋漓尽致。

武将们的想法永远跟那些文臣靠不到一块,对于和亲,武将们将之视为一种耻辱,而文臣却只会把它当作一种政治手段。其实这些武将也有些看房玄龄笑话的意思,议和亲之事的时候,房玄龄站在那里可是一直没表过态的,结果拖了这么些天,吐蕃突然把房玄龄家闺女给推了出来,这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将军们,便支着架儿在这儿等着看笑话。

房家大闺女,韩王妃,这些年可以一直带着韩王世子和小郡主住在长安的,房玄龄紧张他家小闺女的婚事,都快成了长安一景了,这些年有适龄儿郎的人家,只要露出点相结亲的意思,这位宰相大人都恨不得把人家儿子一顿饭吃几粒米给查问出来,将一干想结亲的人家给吓得恨不得立马躲出去八丈远。有这么个当爹的,能舍得让自家刚及豆蔻之年的女儿嫁到那鸟不拉屎的地方?

从吐蕃一提出永宁这个人选,这些武将们便琢磨着这事估计难成,一个个心里都拨拉开了——要是对吐蕃开战,谁能为帅?自己有没有机会上阵?自家儿郎有没有机会跟着捞点军功?……

这出大戏结果虽如他们所料,但是过程却是他们始料未及的。他们只想着房玄龄战斗力惊人,没想到都还没轮到房玄龄出场,事情就已经被永宁一小丫头片子给结束了,而且结束的非常之大快人心!不过不管如何,总是趁了他们的心意的,于是这拨儿人笑呵呵地约着一起喝酒耍乐去了。

武将们能没心没肺的傻高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