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永宁-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宠”的风头浪尖上退下来,实在不好再落个“宠妾灭妻”、“不遵祖制”的名声,所以虽然心疼,却还是招呼了人服侍着睡眼朦胧的李治去了太子妃那里。

结果这个新年过得确实是热闹非凡,李世民除夕夜对李治说的那些话,果然不是一时兴起,这位皇帝陛下在初一祭天之后,便拉了几个近臣,兴高采烈地说起了分封之事,结果大过年的硬是把几个人给说得面色如土,回去就告了病。

李世民初时并没有意识到这几个人怎么就忽然一起病了,后来在李治若有似无的点醒下,才明白过来。然后皇帝陛下爽声大笑了一通之后,派了李治这位太子殿下,挨家挨户的去慰问安抚,让他务必让这些“功臣”们明白,他们“父子”是真心实意地想要封赏,绝对没有什么试探之意,更不用操心什么后代子孙的事,皇帝陛下很自信地认为能与这帮功臣爱将们同谱一曲善始善终的君臣赞歌……

当接受了任务的李治苦着一张脸来见永宁的时候,永宁也不免被李世民的“异想天开”给囧到了。她万没想到李世民如今已经脑抽到这种地步之余,也有些想知道到底是谁又干了什么得皇帝陛下心意的好事,让皇帝陛下感觉良好到这种程度……

因为这回告病的人中,就有房玄龄一个,所以李治奉旨探病的时候便带上了永宁,而且第一站就去了房府,随意安抚了“卧病”在床的房玄龄几句之后,他便留了永宁在家,然后独自去了其他大臣家中。

李治一走,房玄龄便将头上顶着的白布帕子给撩了起来,然后坐了起来冲着永宁直叹气。永宁却只是靠在床边坐着,轻笑不已。

卢夫人却是看不过永宁这副样子,怎么看怎么像是上门来幸灾乐祸的,又因着屋里并没有外人,所以她免不了如旧日永宁未嫁时那般,点着永宁的额头又是说教了一番。

房玄龄却是明白,李治让永宁留下,必是有话要说,所以很快地把卢夫人和屋子里其他的人都打发了出去,直接问道:“太子殿下什么意思?陛下那里可试着劝过?”

永宁摇了摇头,说道:“这事殿下又岂是好开口的?陛下如今标榜的是‘父子君臣’,这其中就有对殿下的期望在,殿下哪里好再去与陛下说什么?若要阻止此事,也就只能靠着父亲和诸位大人了……”

房玄龄松了口气,点着头说道:“这样就好……我原也是担心殿下不知轻重地逆了陛下的心思,不免于殿下将来有碍,殿下能置身事外,那就最好……等回去之后,你尽管告诉殿下,此事为父自会妥善处置,不会让殿下将来为难的……”

房玄龄卧病的这两天,前来探望的人不少,他也亲自见了其中的一些人,将李世民的意思透露了出去,如今也已经有了一些布置,欠缺的也只是一个时机而已。只等时机到到,必定能让李世民歇了这个心思。

永宁自然是知道房玄龄的本事的,对此事也一直都不曾真正的上心,她这次回来,其实也就是想借着宫中的局势,跟房玄龄沟通一下罢了。她始终对于太子妃想要在名下认养孩子的事,多有疑虑。

房玄龄听永宁讲了其中的详情之后,却并没有多说什么,只交待她一如既往地过自己的日子,其他的事情不要多想,更不要多管。虽然不太明白房玄龄究竟是做何想法,但是永宁却觉得心安了不少,她知道,既然房玄龄如此说了,那么想来不管将来太子妃能走到哪一步,应该都是不至于妨碍到她的。

房玄龄再怎么样的大公无私,也不可能不顾虑自己的儿女、家族。如今房家与永宁,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房玄龄又怎么可能不为永宁打算?只是他一生多行阳谋之事,这些却是不必与永宁这个深宫女子多言的。

永宁平时总觉得有许多的话想与房玄龄见面细谈,可是等着这会儿真的父女对面而坐了,她反而不知该从何说起,一时竟是微蹙着眉头相顾无言。

房玄龄在心里也是极心疼这个女儿的,他又哪里能真不知道她在宫中便有李治维护,也多有不如意之处。只是他对永宁的期望极高,所以便见不得她软弱,更见不得她稍有行差踏错……

第三卷 芳华苒苒 第二一九章开解

第二一九章开解

房玄龄见永宁似乎有话想说,可是又坐在那里半天不出声,不免轻蹙着眉头问道:“怎么了?可是还有什么难为之事?”

“父亲……”永宁不知为什么,突然会有一种心中不安的错觉,手指不停地捻动着袍袖,嚅嚅地说道:“并不是什么难为之事……只是,我近来常常会觉得很茫然,对将来……父亲,您希望我的将来是什么样的?您觉得我可以去做些什么?……我总觉得自己是个闲不下来的人,空闲的时间太多,就总会胡思乱想,可是想得再多,却也未必有勇气去做……更多时候,我都不知道能不能或该不该去做某些事……”

永宁的话说得有些凌乱,有些辞不达意,但是这并不妨碍房玄龄明白她话中的含义。他在心底暗叹,若是当年永宁没有被逼离开长安,若是当年能多给他些时间让他悉心教导,当无今日之忧。他捋须沉吟片刻,才轻轻地摇了摇头,说道:“你的将来,不是为父所能去希望的,一切都寄托在你自己身上,你自己又想做个什么样的人?觉得自己可以做什么样的事?你所预期的将来又是什么样的?永宁呀,你自己的将来,与任何人的预期都无关,那只能是自己的……”

“父亲……”永宁有些无力地垂下头,悄悄地撇了撇嘴,她是真的觉得压力挺大的,而最可怕的,她分析不出来压力从何而来李世民对她还算满意,李治与她的感情日笃,娘家也一日好过一日,虽然只是侧妃,但是儿子却是目前东宫出身最尊贵的,虽然上头压着个太子妃,但是却终究因为无子底气不足,轻易不敢挑衅于她……她曾经很认真地想过自己的处境,发现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她心底莫名的压力感却越来越沉重。

“你的不安,可是因为找不到一个可以为之努力的目标?”房玄龄微翘着嘴角,他对永宁的了解绝不算浅,所以才会知道她是一个多么不善于替自己定位、替自己制定目标的人。

曾经她也跟房玄龄有过类似的讨论,在房玄龄认为她与李治不合适的时候,她便很爽利地拎了包袱走人,像是什么都能放下一般。如今她只是又陷进了相似的迷茫之中,不知道该如何去做决断。

“父亲,我找不到我想要的东西……”永宁苦笑着看向房玄龄,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曾经我想过要一辈子守护房家,可是现在看来,这件事兄长们做得很好,比我好……然后,我找不到我想要并且需要努力才能达成的目标,我找不到,不能舍弃的牵绊……”

房玄龄微闭着双眼,想起曾经与袁天罡的一番谈话。袁天罡就曾说过,永宁生性太过淡薄,怕是这红尘俗世难有牵绊……即使永宁与李治的两情相悦人尽皆知时,袁天罡依旧认为,这世间的情,怕是难留住永宁的心……当时他还只觉得袁天罡杞人忧天,如今却是知道,袁天罡才是真的看懂了永宁的那个人。

“因为你自己找不到,所以才要为父替你找?”房玄龄看着永宁,眼底的涩然隐晦得几乎不可察觉,他突然有些心疼,心疼这个被袁天罡强招来的孩子,这些事,想来她在仙界是不用多想的吧?这份淡漠也是为仙者的天性吧?

永宁并不知道房玄龄又把她往天仙的方面想像了一回,只是用力地点了点头,说道:“父亲替我定下一个目标,然后我会努力的达成,心里空荡荡,无所依恃的感觉,实在不好……”

房玄龄轻叹了一声,回忆似地说道:“你可还记得,你自己的来历?”

“啊?”永宁一愣,有些不明所以地说道:“这个自然记得……”

“你会到此间与我结这段父女之缘,全因袁天师的逆天之举,而袁天师之所以会行这逆天之事,却只为心系大唐……既然如此,你又何不将大唐当做你的羁绊?”房玄龄微眯着眼看向永宁,他一直都知道,他家闺女很是有些本事不曾外露,他也明白她在顾忌些什么,而今天便是他打破她这顾忌的时候。

“大唐?”永宁的眼神更加的迷茫,她被房玄龄说得更加的迷糊了。

房玄龄抿唇一笑,说道:“你方才说,不知道该不该、能不能去做某些事,那么其实也就是说,你还是有些想要去做的事的,只是碍于种种原因,所以不敢去做,是不是?”

永宁有些泄气地点了点头,她心里确实转过许多的念头,只是一想到她去做了之后的后果,便只能强忍下来。“有些事若是去做了,会被人猜忌,会让人不安的……”她实在感觉很无奈,有时候也会有憋屈的感觉。

房玄龄轻笑着摇头,低声说道:“袁天罡在你插手辽东战局之时,曾与陛下详谈过一次……当时或许他便已经知道自己不能久留长安,便将你的事毫不隐瞒的都告诉了陛下,他事后才知会了我一声,而我当时便知,你与太子殿下的这段姻缘,必是会成的……”

“啊?”永宁这回是真的被吓到了,她怎么都没想到,袁天罡居然会把那些事告诉李世民,她更没想到的是,李世民居然没灭了她这么怪力乱神的事,换个疑心重点的,怕是不会容她活到现在吧?哪怕她是“下凡”来扶助大唐的,但就冲着袁天罡跟她的师徒关系,他的话怕是也只能信上三分,然后不分真假都该直接诛杀了她才是……又或者,李世民这回容她留下性命,是打算多方监视,然后设法压榨,等到没利用价值了,再……

永宁越想越阴暗,想到最后被脑子里一闪而过的血腥画面吓得忍不住一哆嗦。“那,那陛下,陛下就没怀疑过吗?毕竟那是我师傅,有了这层师徒关系在,师傅的话,怕是陛下不会全信吧?”她小心翼翼地问道。

“你呀”房玄龄笑着伸出手,虚点了永宁几下,说道:“袁天师乃是修道之人,又哪里会虚言欺人?陛下对他的话,自是深信不疑甚至也因此坚信了你与太子殿下是天作之合,不仅在婚礼上对你诸多优容,便是你在宫中的生活安逸,也多赖陛下维护……”

永宁听了这翻解说,倒是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以往有些不明白之处,此刻倒是能理解上一二了,也难怪就连李治有时都对李世民的作为感觉难解了。

“你在宫中,虽说自当恪守本分,但是于国于民有利之事,倒也不需讳言,太子殿下与你情谊非浅,当不会疑忌于你,而陛下,如今看来,也是不会的……”房玄龄之所以此时才与永宁说起这些,自然也是经过了一番考量之后才做出的决定,他原先也担心李世民心中存疑,怕永宁过露锋芒之后,会引来祸事,但是经过这两年的细心推敲深究,他倒是渐渐地相信了李世民对此事的态度。而李治与永宁的感情平稳,也是房玄龄敢做此决定的重要因素。

永宁被房玄龄的话,说得有些头晕,敢情她在宫中一直以来都小心翼翼地,生怕被李世民怀疑猜忌,都是多余的?敢情,皇帝陛下一直都是知道她那些与众不同之处的?她觉得自己需要再好好地消化一下房玄龄的话,她有些不太能接受……

“若说陛下当日曾疑心过你是不是真如袁天罡所言,是大唐的福星的话,那么在小殿下出生的时候,那份疑心也就全部消失了……”房玄龄也看出永宁被他的话打击到了,但是他一点也不心疼地继续说道:“在你有孕之初,袁天师便断言了小殿下将诞于元日子正,孩子带福禄而来,而你却要为‘后继之主’承灾接难……”

房玄龄将“后继之主”四个字说得极轻,轻到永宁险些听不清,可是她到底还是听清了,于是不免张大了嘴看着房玄龄,一脸的惊色。

后继之主,这四个字哪里是能轻易出口的?若是传出去,又不知会惹来多少的是非劫难。只是永宁却又恍然,错非这四个字,怕是也不能让李世民对李琮如此的关注,生下来便养在身边不说,如今一闲下来,便极有兴致地抱着孩子念书给他听,也不顾这么大点的孩子根本就听不懂这个事实……

“这,这些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可知情?”永宁轻揉着额头,虽然她觉得李治多半并不知道,可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

房玄龄果然摇了摇头,说道:“怕是未到最后那一刻,陛下都是不会告知太子殿下的吧?永宁呀,你要记得,皇宫这种地方,爱之足以害之,若要平安,便不可爱宠太过……如今陛下尚在,你身边的情形倒还好些,若是将来……你也当多多劝解太子殿下才是,日后若是还如现在这般将你放在峰头浪尖之上,怕是你的日子就不会如现在这般轻闲了……”

第三卷 芳华苒苒 第二二零章重聚

第二二零章重聚

永宁其实很明白房玄龄话中的意思,如今李治还只是太子,东宫的这些女人们也并不敢做出太出格的事情来,毕竟若是真惹出祸事,一个弄不好便会连累到李治,那便真的得不偿失了。所以在李治还是太子的时候,永宁即便多得些宠爱,只要李世民不出声,那么李治是完全可以帮她把风雨挡在外面的。但是一旦等到李治登基为帝后,那么就完全是另一种情况了,那些女人的手段却是不必再做压制,而身为帝王的李治却因为身上背负了更多的责任,反倒不能将永宁保护得很好了……

所以说,对于现阶段来说,房玄龄并不会太忧心永宁的安危,但是却也不免为她的日后担心。他也早就有心劝说永宁,只是一直没有机会,今天这时机倒是正好。他见永宁面露恍然之色,知道她已经明白了他话中的含义,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也不管合不合适、永宁愿不愿意听,竟是对她讲说起了李世民这些年的政治措施。

永宁完全拿这些当历史事件来听,倒觉得有趣,只是听着听着便不免好奇了起来,开始猜测房玄龄与她说起这些来的原因。她自然不会以为房玄龄是闲来无事,所以才拿这些政治措施当闲话来说,这其中必定有她还不明白缘故在。

果然,等房玄龄将贞观年间的大事纪说了个差不多之后,突然问永宁:“你说平日无事可做,那么可有兴趣撰书?”永宁并没有答话,只是眨巴着眼睛看着房玄龄,等他细说详情。

“其实这些年来,为父一直有心写一本书,只是政务繁忙,始终不得空闲提笔,你可愿替为父偿此心愿?”房玄龄笑得极是湿润,他对于当年“青山旧客”的文笔,还是很肯定的,虽然当日永宁编写的多是些传奇小说,但是视角独特、立意新颖,看问题的广度、深度都是很见功力的,他是真的觉得自家闺女有这个能力替自己完成这个心愿。

永宁是自家知道自家事,当年写的那些东西,不说纯抄袭的,就是改编的那些,也是有大框架在的,而且她可不认为房玄龄会让她去写传奇小说那种文体随意的东西,不免有些犹豫。

房玄龄倒也是能理解永宁的顾虑,无非是怕写出来的东西不合他心意,让他失望,于是笑着说道:“为父这些年来,一直都想把陛下于贞观年间的作为详述评论出来,留予后人学习借鉴……只是精力不济,一时也不知该从何处下笔,所以才想将此事托付于你,你如今有孕在身,也不可多劳神,但却可替为父细思此事,你可愿意?”

永宁眼睛一亮,她从房玄龄那句“留予后人学习借鉴”,隐约想到了些什么,可是那念头却也是一闪而过,竟未能及时抓住。不过她也并不着急,只略一沉吟,便点头应下,然后说道:“可是父亲,这事却不是什么小事,那么多的相关史料,女儿又要到哪里去寻?女儿这身份,有些地方却也是不便去的……”

永宁说的自然是大实话,撇开她东宫侧妃的身份不说,只凭她是个女人,就足以让她在某些地方被拒之门外了,而且当朝史料自有便是等闲史官都不能轻启的,更惶论是她了。

房玄龄却只是一笑,说道:“此事自有为父去与陛下讲说,陛下想来不会不允,不过却不知太子殿下舍不舍得你这般辛苦了……”他说到这后一句的时候,竟是带着几分戏谑,一改往日严厉肃正的作风。

永宁竟是被房玄龄太过意外的戏谑惊得不知该如何应对,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笑着撇了撇嘴,说道:“殿下还巴不得我能找些事来解闷呢,更何况我素来喜欢读这样的东西,他只会替我欢喜,哪里还有其他?再说了,这又不是一时半刻能做成的事,且有时间慢慢构思,我才不会着急……”

“嗯,你能这样想就好”房玄龄原也是想替永宁找件事解闷,自然不愿意她为这样的事情伤神,她既然自己明白要慢慢来,那便无妨。

永宁原本以为房玄龄的意思是,他去和李世民说这件事,而李治却是让永宁自己去说的,谁知等下半晌李治来接她的时候,房玄龄竟是很郑重地将此事提了出来,然后当着李治的面拜托给了永宁。

李治也知道永宁并不是那种乐于在内院纠缠的女人,而且她在宫中也确实寂寞了些,能有这样一件事来分散她的注意力,他确实是求之不得。他极爽快地答应了下来,而且还允诺,等房玄龄得到了李世民的允许之后,那么他会以自己的名义将贞观年间的史官记录借阅回来,让永宁参考详读。

有李治这样支持自然更好,永宁回家一趟,解开了心结不说,还找到了一件喜欢的事来做,心情自然不差。而李治今天跑的这一趟也是收获不小,分封之事几乎不用他再操心了,心情也是极佳。

“咱们今天不回宫了,如何?”李治一上马车,便把永宁搂进了怀里,带着满脸轻松的笑意,说道:“咱们去锦绣别庄住上一晚,你可喜欢?”

永宁先是眼睛一亮,可随即泄气地说道:“便是你能外宿,我又哪里好在外面?让人知道了,又该说我孟浪了……”她一想起那些条条框框的规矩,就没了兴致,她这两年之所以能过得这么安稳,也是与她紧守着那些规矩有关,轻易不让人抓着什么把柄,自然也就少了麻烦。

“又不是你自己,不是还有我陪着吗?”李治安抚似地摩挲着永宁的背脊,说道:“我让人回去与父皇说一声,想来是不会不准的,前两天父皇还指着我的黑眼圈,说要放我歇息两天呢……”

“可是,陛下今日派你出宫,却是办事的,你难道就不用回去复命吗?”永宁不解地看向了李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