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转世为僧-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师心中一暖,宽慰道:“放心吧,哥哥自有分寸!就算他真有道行,也奈何不得我的符咒!”

    剑锋说:“大哥若说是有把握,那自然是不会错的。小弟这就回宣镇准备!”

    法师说:“嗯,去吧,今晚一定会很精彩!”

第七十七章 钓鱼儿() 
牛头马面用统一世界的大饼点燃了不休的雄心壮志,从那一刻开始,他便重新规划了生活,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拿下明教的控制权,迈出统一世界的第一步。

    然而,不休从师父的遗言中知晓,明教的势力庞大,派系众多,内部勾心斗角。

    他知道,想要趟这趟浑水,必须有自己的根基,否则,一着不慎,就会死无葬身之地。而沈母的特异功能和沈万三的理财潜力,绝对是两件致胜的法宝。

    因此,不休认了沈万三当小弟之后,又不遗余力的劝解沈母。

    宣镇,菜氏豆腐坊的后宅。

    不休对沈母说,不要抗拒超能力,能够听到别人的心声,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而是老天爷的恩赐。并对她说,如果不想再住在宣镇,便跟自己去江州安顿。他把沈万三当做兄弟,就会把沈母当亲娘。

    两人在后宅中聊了半个时辰,直到张大叔站在回廊下叫他们吃饭,才结束。

    沈万三在张大叔的帮助下当了珠子,并找抓了药,也已经回到了豆腐坊多时。他不敢打扰娘亲和小神僧的谈话,便在院中候着。

    沈母来到天井,便要带着儿子回家,张大叔和不休劝说了一阵,才将他们留下一同吃饭。

    张家的小楼中,女眷在楼上,男人在楼下。

    张大娘自从坐到凳子上,始终低着头,不敢看菜家女三人。

    菜家女以为她是因为沈万三的事情心存愧疚,便好言安抚道:“大婶,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不必在意。如今,万三兄弟既然认了我的救命恩人为大哥,咱们便是一家人了。”

    沈母心中稍得宽慰,抬起头,见菜家女目光真诚便放松下来。

    “该死的和尚!诳了姑奶奶的珠子送人,太过分了!”樱雪对不休借花献佛的事情耿耿于怀。

    沈母看向樱雪,欲言又止,她想替不休辩解,却又不敢开口。

    “这老妇人看我做什么?”樱雪心中疑惑。

    沈母慌忙低下头去,生怕被人知道她的本事。

    及至开饭,老太太的头始终低着,就连桌上的菜都不敢夹,只是扒着碗里的白饭。这让同席的三人好生过意不去。

    张大娘和菜家女各自给沈母夹菜,缓和气氛。

    楼下,桌上的菜已经摆好,炒豆腐,拌豆腐,兔子肉,鱼头豆腐汤,还有不休的砂锅鸡。

    沈万三不自觉的咽了一下口水,他家生活极是困苦,平时仅是面前糊口罢了,但有些好吃的,也都先给母亲,何曾见过这等丰盛的饭食。

    不休笑眯眯的对他说:“吃吧!别跟哥客气!”

    沈万三拿起筷子,又放下,看了看张大叔。

    大叔会意,拿起筷子:“小师父请。”

    “请请请~”不休拿给沈万三夹了一块兔子肉:“尝尝这肥兔!”

    沈万三却只将沾了汤汁的白饭吃了,却不曾动那快肉去。

    不休问:“三儿啊,不喜欢吃肉?”

    小三回答说:“那个。。。给我娘留着。。。”

    “这孩子,倒是有一份孝心。”张大叔对他说:”放心吧,她们也是有的,你吃便是。”

    沈万三这才吃了肉,他没有狼吞虎咽,而是小口小口的咬着,咀嚼的极细极慢。

    不休心中不忍,觉得这小弟太可怜了,便又给他夹几块肥肉:“放开了吃!以后跟哥混,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沈万三满口兔子肉,感动到无以复加,鼻子一酸差点哭了出来。

    这些年,他经常受人欺负,除了娘之外,从来没人对他这么好过。如今,大哥不计前嫌,给肉吃,还出钱给娘看病,他怎么能不感动?

    沈万三心中暗暗发誓,这辈子跟定大哥了。

    一行人吃完了饭,已经到了未时。

    沈万三扶着老娘回了家,进门之后,便开始生火煎药,等老娘服药之后,又按照大哥的吩咐,把家中的东西收拾了一下,准备第二日动身,随不休去江州。

    沈家已经没什么东西只得收拾,但破家值万贯,若是不收拾一下,心里总是觉得没有根基。

    收拾停当之后,他便应母亲的吩咐,去往豆腐坊帮忙。

    宣镇东门外的大道上。

    董氏母子二人骑着马,趾高气昂,等回到宣镇已经是酉时了。母子二人下马,恋恋不舍的撒开缰绳让马回去。

    城门前,回城的百姓见董氏母子二人骑马而回,又将马放走,纷纷驻足观看。

    董孙氏趾高气昂,真好像是刚刚去赴了王母娘娘的家宴一般神气,再看围观的人,脸上分明是鄙视之情。

    相熟的人见她二人放走了高头骏马,便问道:“董家嫂子,怎将这骏马放了?”

    董孙氏傲然视之,很不愿意跟这些凡夫俗子搭话,却又忍不住炫耀说:“你知道什么!这乃是王母娘娘家的天马,现在要回天宫上去的。”

    围观众人放声大笑,觉得这董孙氏是得了失心疯。

    董孙氏见众人不信,便说:“你们不信,问问我儿便知!这可是他师父亲自从天宫借来的!”

    众人再笑说:“莫非,你儿子的师父是神仙不成?”

    董善回答说:“正是!我师父,法力高强,能够呼风唤雨,驱鬼降魔,上达天庭,下达地府,乃是当世的神仙!”

    众人继续大笑

    “董大郎讲的好书。”“比那说书先生还要精彩!”

    董孙氏受不了众人的讥笑,便威胁众人说:“你们别不信!我儿子的师父说了,今日乃是中元节,晚上会有鬼神童子捕食你们家人的阴魂,还要吃够九九八十一颗人心嘞!到时候,这宣镇免不了一场劫难。”

    有人说:“原来董家嫂子才是说书先生!”

    另有人问她:“你不也是这宣镇之人?到时候,如何能够逃脱?”

    董孙氏把胸脯一挺,傲然说:“我有神仙所赐神符保佑,自然能够平安无事。”

    那人追问:“神符在哪儿,也让我们看看。”

    董孙氏冷哼了一声:“就凭你这些凡夫俗子,也配看那等神物?”

    那人反唇相讥:“那就是没有了!说甚么大话!”

    众人起哄。

    董孙氏损了脸面,心中不爽,便从怀里掏出黄纸符,托在掌中:“让你们这等凡夫俗子也长长见识!‘’

    众人见果然有符,便聚拢过来看个究竟。

    董孙氏晃了一下,便把东西揣进怀里,生怕被人抢走了似的。

    围观之人说:“未曾看清,可否多看几眼?”

    董孙氏说:“再看,小心长到你眼睛里,拔不出来。”

    “哼,哪儿弄了张破纸,胡乱写几个字就说神符,当真是得了失心疯。走了有了走了,休要理她。”

    围观之人轰然散去。

    董孙氏恶狠狠的说,哼:“有你们来求我的时候!!”

    说完便一步三晃的回了家。

    沈万三躲在树后,见董善离开,才向菜氏豆腐坊走去。

    等他到了菜家的门口,正看三个官差正拘捕一个蓬头垢面的疯子。那疯子的脖子上套着锁链,手中抱着一个馒头狼吞虎咽。

    不休挡住官差,问道:“三位官差大哥,这是干嘛呢~好端端的抓疯子做什么,他也是可怜人,要是担心他破坏市容,轰他出城不就完了嘛。”

    郑云手里攥着锁链,怒目对不休说:“和尚!这事与你不相干,不要自找麻烦!”

    不休说:“他犯了哪条罪,为什么要拘捕?”

    郑云说:“这疯子与一起命案有关,自然要带回衙门审问!你如此阻拦,莫不是同党!”

    张大叔赶忙过来:“郑班头,误会误会。小师父乃是大佛寺老住持的亲传弟子,怎么会与人命案有关呢。”

    郑云见张大叔求情,便对不休说:“和尚快快闪开,若再阻拦,小心问你个同党之罪!”

    不休只得作罢。

    郑云锁着疯子到了监牢里,对侯福和赵财说:“二位,如今疯子已经抓到,我这就去给我大哥报信,以免夜长梦多!烦劳二位无比将他看好,等我回来!”

    说完,也不管二人的反应,急匆匆跑出监牢,翻身上马,赶奔杭州县。

    侯福说:“这老郑,请功受赏的事情,倒是当仁不让!”

    赵财说:“没办法,谁让李豹是他的义兄呢。”

    侯福说:“走,咱们喝两口庆贺一下去!”

    赵财担心疯子,便说:“还是看管的严格些,以免除了差错。”

    侯福不以为然,这牢房算不上铜墙铁壁,也差不离,他就不相信一个戴着枷锁的疯子,还能跑了?硬拉着赵财去喝酒了。

    二人走后,疯子看了看,四下无人,屏气凝神,呼的一下,连人带枷消失不见。

    灵丘草庐中,老法师盘膝坐在罗汉床上,听完疯子的汇报后,哈哈大笑:“好!坐等鱼儿上钩了!”

第七十八章 鬼和尚() 
七月十五,夜入三更,黑暗至极,至阴时刻。鬼夜行,生人回避。

    宣镇北门附近的街道上,一老一少两名更夫,各自拎着铜锣和梆子,由打北门向十字街走去。

    咣咣咣,梆梆梆。

    平安无事喽~

    老者喊罢,对身旁的少年更夫说:“甲许,今日便是中元节,这一天,阎王爷会打开地府的大门,允许鬼魂还阳,而三更时刻,便是地府开门之时。今后打更的时候,需要多加小心。”

    那名叫甲许的年轻更夫闻言害怕,以锣为盾护在胸口四处张望,问老者说:“王…王。。。大叔,那咱们要怎么办?”

    王大叔说:“咱们打更的,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七月十五三更时分,要速打速回,以免碰到不干净的东西。”

    甲许问王大叔说:“大叔,你见过。。。鬼。。吗?”

    王大叔赶忙制止他说:“今日中元节,且不可说那些东西!切记切记!”

    甲许又问:“如果。。看到了。。。要怎么办?”

    王大叔告诫他说:“如果不幸碰到,也要视而不见,只有如此,才能保住性命。切记切记!”

    甲许点头称是。

    二人急匆匆报更完毕之后,便要穿过十字街回到值班所。将行至十字街头,只见五丈外的街心处,凭空出现七八个黑影。

    二人急忙停住脚步,借着惨白的月光看去,那七八个黑影,都是披头散发、满身囚衣模样,衣服上还有道道的血痕。

    身如行木步履蹒跚,由街心四向而散。

    甲许大惊失色,知道是见鬼,转头就逃,却发现身后也有鬼蹒跚而来。他大惊,张嘴欲呼。王大叔眼疾手快,伸手捂住他的嘴巴,以免被他叫出来,惊动了鬼魂。

    王大叔压低了声音,在他耳边说:“这是行尸!不要喊叫!闭气而行!千万莫跑!”

    甲许惊恐四顾,木讷的点了点头。

    王大叔从腰上摘下棒子,拿在手里壮胆,深吸一口气,将气闭住,轻步走上前去,甲许紧随其后。

    二人刚行了几步,便要与一具行尸相遇。

    王大叔强自镇定,一只手握紧梆子,另一只手死死的捏住鼻子嘴巴,生怕漏出半点气来。

    二人蹑足而行,与那具行尸擦肩而过,总算是没有惊醒他。

    又行了五六步,王大叔松了一口气,正欲急行穿过十字街,街心处又凭空出现四五具行尸,吓得他赶紧闭气。

    甲许跟在王大叔的身后,一手拎着铜锣、一手抓着他的衣服,两眼目不斜视的盯着地面,边走边抖,体如筛糠,直到与那具行尸擦肩而过,心才放了下来,虽然总觉得背后被人盯着,却也不敢回过头去看。

    甲许的视线被王大叔挡住,全然看不见前面的动静。与行尸擦肩而过以后,便以为安全了。

    此时,他闭气的能力已经到了极限,脸憋成了紫红色,两只眼睛都要冒了出来。又走出五六步,实在闭气不住,便换了一口气。

    王大叔突然停住,甲许也急忙止步,险些撞在他背上。

    甲许抬头,只见身旁站着一个行尸,近在咫尺。那行尸光头无发,形容枯槁,面无血色,两眼空洞,喉咙里还发出“饿饿”的声音。

    他的心跳骤然停止,急忙用手捂着鼻口,再不敢动弹半分。

    这行尸的样貌,分明就是菜氏豆腐坊中的和尚。

    和尚迟疑片刻,想是没发现二人,便继续前行。

    甲许心跳如鼓,咚咚声不绝于耳,他与王大叔急行几步,穿过街心。

    二人才入城北大街,一只黑猫从墙上跃下,正落在他们的脚边。

    甲许的神经已到了临界点,再也承受不住惊吓,嗷儿的一声蹦了起来。

    身后的和尚感觉到活人之气,转身就追了过来。

    “饿!饿!”

    甲许回头一看,撒腿就逃。还未跑出十丈远,便被前方出现的一具行尸挡住去路。

    前有豺狼后有猛虎,甲许惊慌失措,顿觉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这边来!”身侧传来王大叔的声音。

    甲许还未及反应,便被一只大手捂住嘴巴拖进漆黑的胡同。

    行尸追至胡同口,不见了活人的气息,左右而视,便向胡同里走来。

    王大叔捂着甲许的嘴巴,躲在一堆乱草芦席之后。见几道黑影晃入,二人惊慌失措,心想:我命休矣!

    正在此时,胡同深处传来一阵狗叫,一条野狗从二人藏身之处蹿过,扑向胡同口的行尸。

    那和尚,原本像个木头人一样迟钝,见了活物之后,再次活了过来,甚是敏捷。伸手抓住野狗,只一下便将它撕成两半。几个行尸蜂拥而上,将狗分食。

    王大叔和甲许趁此机会,悄声从芦席处逃向胡同深处,伴随着身后传来的嚼碎骨骼的声音翻过院墙,不知道藏到哪里去了。

    街口的房顶上,一个黑影闪过,胡同里的行尸也消失不见,只留下一地残骸。

    城南的一户民宅之中,亮起灯光。

    甲大娘自从在坟地受了惊吓之后,便躲回了家中。灌了几角烧酒,才沉沉睡去。及听到窗外三声棒子响,才从醉梦中醒来。

    她感觉喉咙发干,腹中滚烫如火焚烧,便起身将油灯点燃,去水缸中舀了一瓢凉水灌下。

    嘭嘭嘭,嘭嘭嘭。

    甲大娘迷迷糊糊的听见有人拍打院门,声音甚是急促,她打开屋门向门外喊:“谁啊?”

    拍门声戛然而止:“娘!是我!快快开门。”

    甲大娘一听,是自己的儿子,心说,今日第一天打更,怎么回来的这般早。

    她摇摇晃晃的走过天井,落下门栓打开院门:“今日怎么。。。”

    门外空空荡荡,根本没有儿子的身影。

    甲大娘愣了一下,试探的呼唤了两声:“儿,儿啊。。。”

    无人回答。

    甲大娘寒毛倒竖,背后凉风刺骨。她慌忙关了门,跑进屋里。

    “咚咚咚!”又是一阵敲门声。

    甲大娘不敢应答,从桌上拿起一把剪刀握在手里,躲在赵公明的神像之下。

    哐当当一声响,院门被撞开,甲大娘吓得的打了个激灵。

    等了片刻,院中依然没有动静,甲大妈仗着胆子,握着剪刀挪向房门。

    透过门缝,向院中看去。

    月光明亮,照如白昼一般。

    院门已开,院中却是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

    甲大娘长舒了一口气,心中安慰自己:可能是风吧。

    刚一转身,眼神黑影一闪,菜氏豆腐坊里的和尚出现在面前,目光死滞,满口鲜血,嘴里还叼着一块肉,手中拎着一个血淋淋的狗头。

    甲大娘受不住惊吓,大叫一声昏了过去。

第七十九章 山雨欲来() 
郑云抓住疯子之后,便飞马赶奔杭州县。一百四十里路,片刻不敢迟疑。他一人两马交替而行,终于在七月十六卯时赶到杭州县城。

    进城之后,郑云先到了李豹住处,见大门紧锁,便又来到杭州路总管府门前,飞身下马,对守卫说:“我乃是李豹的义弟,星夜前来,有要事相告!”

    正巧这守卫与李豹相熟,又听这人是李豹义弟,便带其进入。

    班房之中,捕快们点卯已毕,正聚在一起聊天。

    一个方脸捕快对众人说:“你们猜怎么着?御史大人一看咱们总捕头心思缜密,断案如神,便对达鲁花赤大人说‘阿古木郎,明日起,便将李豹调入我的麾下听差!’”

    一个胖子捕快问:“这御史大人是什么人,居然直呼达鲁花赤大人名讳?”

    那方脸捕一脸诧异的说:“这你都不知道?咱们这位御史大人,乃是蒙古贵族!他叔父便是右丞相伯颜大人!丞相对他视如己出,早晚是要让他接位的!!”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没想到这御史大人有这么大来头!

    元末,右丞相伯言权倾朝野,百姓只知有丞相而不知有皇帝!御史大人即为伯言亲侄,地位崇达自不必说,来日,若真继承了伯言的相位,李豹必然是官运亨通!

    众人纷纷向李豹道贺,羡慕他攀上了高枝。

    李豹喝着茶,听众人议论,志得意满。见众人道贺,便矜持的拱手对众人说:“承蒙各位兄弟照顾,才有我李豹的今天!我是个讲义气的人,等破案之后,我必在艳阳楼摆酒,与兄弟们不醉不归!”

    胖捕快说:“总捕快客气!兄弟们已经商量好,为总捕快践行!”

    方脸捕快纠正他说:“还叫总捕快!应叫大人才是!”

    那胖子捕快赶忙改口:“对对,李大人!我们兄弟,共祝李大人高升!”

    李豹洒然一笑,摆手说道:“哪里话,李某不过是御史大人的侍卫罢了,距离大人还有十万八千里!”

    方脸捕快说:“李大哥太谦虚,伴在御史大人左右,你做大人,那不是早晚的事情吗?再者说,便是亲卫,那身份也比州尹崇高不是?大家说,对不对?”

    “是啊,是啊!”众人逢迎。

    李豹心中高兴,摆了摆手,谦虚了一下。

    守卫进入,对李豹说:“李捕头何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