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虎将-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元霸发疯了!他突然一声狂吼,扯住那匹马的后腿用力一撕!血雨纷飞!那匹马被生生扯成两片!鲜血,内脏,流了一地,臭气熏天,令人作呕。他提着两条马腿,浑身是血,怪吼怪叫的向赵效武方向冲了过去。

那几个制住赵效武的骑兵好像看傻了,当李元霸冲在他们面前,扬起两条马腿时,他们居然忘了抵挡,被三两下打下马来。

“来呀!来呀!老子陪你们玩到底!干你娘,来呀!”李元霸全身紧绷,双目赤红。那些被砸倒在地的骑兵,没有一个爬得起来,剩下的人只觉背脊升起阵阵寒意,无一人敢向前。他们都是草原上的勇士,百战余生,但何曾见过如此凶狠的人?他一双手就能撕开战马,那扯人不跟玩似的?

“老三,效武,抢马!”孙荩忱反应很快,几步跃上身边的一匹战马,大声呼道。

赵效武也看得发愣,听孙荩忱这么一喊,如梦方醒,翻身骑上身边的战马,叫道:“三哥,快走!”

李元霸估计是真疯了,挥舞着两条血淋淋的马腿:“你们先走,我断后!娘的,我还就不信了!”

“老三,现在不是逞凶斗狠的时候,快走!走啊!”孙荩忱急得大叫。

“怕个鸟!来呀,老子豁出去了,我操你姥姥!什么东西,杀我?来杀啊!来照着胸口捅啊,不捅你是孙子!啊呸!”李元霸还在发疯,冲过去往一个骑兵脸上吐了一脸口水。十几个人精锐的突厥勇士,就愣是没有半个敢向他动手,纷纷后退。

恐怕这个时候,谁来了也不敢向他动手。浑身鲜血,就看见两个眼睛,手里提两条鲜血长流的马腿,目眦尽裂,凶神恶煞。

不过这世上从来不缺不怕死的人,更何况剽悍的草原民族?眼见李元霸如此挑衅,当时就有三四个突厥骑兵扑上来。李元霸什么也不管,只顾抡起马腿,劈头盖脸打过去。两条马腿,少说五六十斤有吧?

可他拎在手里,跟两根竹签似的,舞得比别人耍刀还快。这种只顾进攻的拼命架势,硬是将几名敌人逼了回去,其中一人不幸被命中一下,立时扑倒在地,再也不动。

孙荩忱和赵效武两人都看傻了,老三这是怎么了?

“好!豁出去了!干掉这帮王八蛋!”赵效武受了李元霸激励,一时热血沸腾,直冲头顶!

李元霸还在发疯一样吼着,一阵凉风吹来,他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冷战。

我是疯了吗?对方虽然只有十几个人,可后面还有大部队,我吃饱了撑的,在这里撒什么泼?想到这里,他把马腿一扔,飞快的爬上身边一匹战马,吼声震天:“快跑!你疯了,现在什么情况?”

赵效武满头雾水,很是委屈,不是你喊打喊杀么?怎么怪起我来了?

三匹骏马,风驰电掣,惟恐跑得不快。李元霸在马背上越想越后怕,刚才真是生死一瞬间,想着想着,一肚子酒全化作冷汗出了。

“娘的!”李元霸突然一提缰绳,心急火燎的吼道:“坏了,少一个人!猴子呢?”

“你还管他?那王八蛋,跑得比马还快,早没影儿了!”赵效武哼道。

当三人快马加鞭,奔出好久之后,发现前头一个细脚伶丁的人影,还在没命似的逃跑。这家伙真不仗义,李元霸有心捉弄,学着刚才突厥骑兵一样,嘴里呜呜的发出叫声。

果不其然,钱友义一听这声音,跑得更快!赵效武骑术很好,拍马赶上,当马经过钱友义身边,他俯下身子,一把将钱友义捞了上来。

“为国捐躯!虽死犹荣!”钱友义四肢乱舞,闭着眼睛,大声疾呼。

“你捐个屁!王八蛋,跑得真快!”赵效武怒声骂道。

钱友义横扑在马鞍上,听这声音,猛然张开眼睛,见是赵效武,又往后一眼,孙荩忱也在。哎,那血人是谁?

“三哥,你怎么变这德性了?伤哪儿了?”

“伤哪儿了?你还好意思问,我他娘的伤心里了。亏我还记挂着你,你这王八蛋,你连猴子都不配叫,你就是一只兔子,钱兔子!”李元霸死里逃生,情绪激动,忍不住破口大骂。

正当四个都认为已经脱险的时候,前头又响起马蹄声,李元霸急忙勒住缰绳,把手一招,其他两人都停下马来。

“没这么倒霉吧?”四个几乎绝望了。前方又一队兵马疾速而来,粗略估计,约百余骑。

“是我们的人,是讲武堂的人!”钱友义眼尖,老远就看到奔在最前面的正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头,刘武周。

“谢天谢地,阿弥陀佛!”李元霸暗自庆幸,遂拍马迎了上去。

对方停了下来,数十骑立即靠前,开弓搭箭,瞄准奔过来的三匹快马。待走得近些,刘武周吃了一惊,怎么是这几个小子?他们哪来的马?再看他们所乘的战马时,(奇*书*网。整*理*提*供)惊讶更甚,这是突厥马!

“不能往前走!前面全是突厥骑兵!”孙荩忱大呼道。

队伍一阵骚动,刚刚闻报,说是有突厥军队南下入侵,怎么可能来得这么快?队伍中奔出一骑,全身铠甲,手提长枪,不仔细看,还认不出来这就是讲武堂的主事官史怀义。

“你说什么?突厥骑兵已经到马邑了?”史怀义目视孙荩忱问道。

“千真万确!我们四人从城里回营,半路遇上突厥大股骑兵,约有千人左右。”没想到,孙荩忱居然目测出了敌人的兵力。

刘武周看了他们四人一眼,质疑道:“既然遇上千余突厥骑兵,就凭你们四人,如何脱身?还有,你们胯下的战马,从何而来?”

“敌人派遣十余骑追赶我四人,我们杀敌夺马,回来报信。”李元霸解释道。想是方才脱险,他说话时还心有余悸。

众人一听,越发怀疑了,你四个小子刚入讲武堂两个多月,赤手空拳,一没兵器二没战马,怎么可能敌得过十余名突厥骑兵?

刘武周还要问话,那史怀义已经拍马回走,到阵中向一人报告道:“唐公,此千余骑必是突厥先头部队,敌人大军定然随后赶到。此时回城,若短兵相接,我们难以逃出生天。”

李元霸朝那边一望,大感意外,全副武装的士卒们簇拥着一个人,不是别人,就是李渊。怪不得李世民也在马邑,原来是陪他爹视察边防来了。不过他们运气还真不错,一来就碰到突厥入侵。

“不好,老三,我们闯大祸了!”孙荩忱突然说道。

“怎么了?”李元霸问道。

“刚才我们杀人夺马,那些突厥士兵回去一报告,必定引军来追。我们人马不过百余,怎么抵抗?若只是我们遭难也就罢了,如今唐公也在此处,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罪莫大焉!”孙荩忱痛心疾首,显得追悔莫及。

李元霸一想,也颇觉后悔,刚才就不该往讲武堂跑!但他们也是无可奈何,如果往马邑城跑,直接撞上突厥大部队,还不是一死?事到如今,后悔也没用了。

人群中,李渊一阵沉吟。此次突厥犯边,必是有备而来,马邑危急。马邑一丢,背后就是雁门关,这处险关是万万出不得任何差池的。不过马邑太守王仁恭,也是一员久经沙场的宿将,突厥人想从他手里吃掉马邑,恐怕还缺一副好牙口。

如今,敌人既然已经兵临城下,这不到两百人的队伍赶去,也是送死。莫如先避其锋芒,伺机回城,再作计较。

一念至此,即吩咐道:“马邑左右两边皆有深谷,我们暂避一时。”

史怀义听罢,未置可否,李渊见他似乎有话要说,便问道:“怎么?史郎将有异议?”

“哦,没有,一切但凭唐公吩咐。”史怀义说完,便下令讲武堂全体向东转移。

“老三,想什么呢?还没回过神来?”孙荩忱见李元霸在马背上出神,推了他一把。

李元霸一时无言,紧锁着眉头,半晌之后,他左右一瞧,既而对孙荩忱说道:“突厥人大老远跑过来,也就是刘教头说的疲惫之师。我们虽然只有不到两百人,但如果趁他们立足未稳,从背后猝然发难。他们的目标是马邑,断然不会料到我们会背后捅他一刀。如此一来,敌人阵脚大乱,城内的友军再伺机配合,纵然赶不走他们,至少我们有很大的机会冲进城。”

第十六章 又见马邑之围

 “而且还可以给突厥人一个下马威,挫其锐气,不是一举两得么?如今却让我们转移避祸,如果敌人追来,我们就失去了先机,只能逃跑,实在不划算。”

赵效武拊掌大笑:“三哥,真有你的,活学活用。我怎么就没想到呢?从背后捅突厥人的屁眼,我愿意当先锋!”

“粗人!开口闭口没句好话,快走吧。”钱友义不时往后看,好像生怕突厥人会神兵天降一般。显然,刚才的事情把他吓坏了。

孙荩忱听后,也点头道:“这倒不失为奇招。但是,你我都只是小兵一个,人轻言微,谁会听你的?”

“咱们不说上头怎么会知道?三哥,就这么向上头建议,搞不好还要给你记一功!”赵效武极力赞成。刚才事发突然,他一时没有准备,感觉十分狼狈。现在浑身有劲没处使,巴不得马上打起来。

李元霸不再犹豫,一提缰绳追了上去。李渊虽然是这里的最高长官,但他却不想跟李渊说话,只想报告给史郎将。还没等到他追上史怀义,刘武周已经叫住了他。

“干什么?”自从李元霸打伤了王猛之后,刘武周每次看到李元霸都没有好脸色。

“我有事禀报史大人。”李元霸早已经习以为常,也不跟他计较。

“有什么事,对我说吧。”刘武周不耐烦的哼道。无奈之下,李元霸只得把建议合盘托出,本以为这是公事,刘武周纵然不喜欢他,也会公私分明。

却不料,话没说完,刘武周一口打断:“你什么身份?你进讲武堂才多久?显你能?你见过几万骑兵一齐冲锋是什么阵仗吗?你知道被突厥人的鸣镝射中是什么感觉吗?小子,行军打仗你连入门都算不上,充什么好汉?回去!”

李元霸被他一番抢白,气不打一处来,两腿一夹,便想直接去找史怀义。

突然面前一凉,胸口前多了一把横刀,刘武周脸色铁青:“想违抗军令?”

“什么军令?你是我的教头吗?我又不找你,别挡路!”李元霸有些不耐烦了。见过讨厌的人,没见过这么讨厌的,一个校尉牛什么呀?即便你将来造反称帝,你能蹦哒几年?老子现在既然预先知道了,绝不给你这王八蛋机会!

“有爹生没娘养的东西,一点规矩都不懂,你这种害群之马应该清除出讲武堂!”刘武周还是挡着不放,那口雪亮的横刀不断的往上移。

李元霸也火大了,冷哼一声:“什么东西!”

刘武周闻言大怒:“你骂谁?反了你,你骂谁?”

“骂的就是你!你又不是我们教头,由得你骂爹骂娘?”李元霸把缰绳一放,梗着脖子说道。

刘武周几乎气得栽下马去,狗屁不是的讲武堂学生,居然敢当面冲撞他!

“你敢骂我?好!好!我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军法无情!”刘武周牙关几乎咬碎。撂下这句狠话后,他回过头去,对着自己手下的学生叫道:“来人,把李元霸,赵效武两人绑了!”

随后赶上来的赵效武一听这话,翻身下马,护在李元霸面前。七八个人立时拍马赶来,将他们四个团团围住。赵效武一声冷笑,打量着四周的同袍:“怎么,上次挨得不够?”

李元霸此时浑身是血,面目狰狞,刘武周手底下的学生又见识过他的厉害,一时无人敢上前抓捕。双方僵持不下,刘武周再三强令,手下学生才先后下马,准备逮捕。

此时史怀义打马过来,沉声问道:“刘武周,怎么回事?”

当下,刘武周绘声绘色,添油加醋的将事情说了一遍。谁知道史怀义听罢,非但没有责怪李元霸,反而质问道:“学生要向我献策,你为什么拦着?”

刘武周干咳两声,颇为不悦:“卑职是想,他们刚入讲武堂,应该谦虚谨慎,低调做人,不该如此……”

“人人都低调,人人都圆滑,遇到事都往后缩,军队怎么带?仗怎么打?”史怀义连续发问,刘武周被问得无言以对。心中暗想,这几个小子里不是有你的亲戚吧?怎么一直偏袒他们?上次群殴事件,这几个小王八蛋屁事没有,我那学生差点给打废了,如果不是自己极力周旋,说不定还要背个处分。

见他不说话,史怀义不再追问,转向李元霸道:“唐公自有对策,执行命令吧。”言毕,调转马头正当离开,想了想,回头补了一句:“活学活用,很好。”

隋大业十一年,已臣服于中原的东突厥始毕可汗,趁中原叛乱四起,国力急剧削弱之际叛变,率精锐骑兵四万余人南下入侵,直逼军事重镇马邑。此次事件,被视为东突厥重新崛起的标志。

此时的马邑城内,郡兵不满三千,连突厥兵力十分之一都不到。且恰巧巡视边防的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唐公李渊,并马邑讲武堂大小官员,学员近两百人身陷城外,情势危急。

城楼之上,隋军将士严阵以待,弓弩手引箭待发。但目睹城下遍布山野的敌军,既便是这些敢战之士,也心惊胆战。

一行人疾步奔上城楼,为首一个年近六旬,须发花白,全身披挂,手按宝剑,神色极为凝重。此人便是大隋老将,马邑太守王仁恭。当他领着马邑一班官员奔上城楼,向下眺望时,也不禁神色为之一变。

养虎不成终为患,北夷终究还是成气候了。先帝还在时,突厥人尚且畏惧几分,当今天子不施仁政,残暴害民,突厥于北面积蓄实力,终于尾大不掉了。

“敌军忽至,我毫无防备,兵力悬殊如此之大,如之奈何?”他这话似在自语。但话音方落,一人靠上前来。身长七尺有余,仪表魁伟,双目如炬,约四十岁上下,目视突厥大军良久,说道:“北夷此番进兵马邑,非为入寇而来。”

敌人四万大军已经兵临城下了,他居然说对方不是为了入侵而来,这人不是有病就是对军事一窍不通。

但王仁恭听了这话,竟然频频点头,言道:“话虽如此,然敌犯我疆境,我负守土安之责,岂能无动于衷?”

“府君,唐公与讲武堂官员学员均身陷城外,我军极为被动,不如静观其变。”那人沉声说道。

正说话间,背后响起争吵之声,王仁恭对那人施以眼色,后者会意。折身奔下城楼,见城门口有两人正与卫士争吵。其中一人他认识,便是讲武堂教头刘弘基。

“怎么回事?”那人上前问道。

“药师兄!”刘弘基一见来人,面露喜色。

“你怎么会在城里?”那人问道。

刘弘基满面懊悔之色,摇头道:“今日讲武堂休假半日,下官入城会友,谁料……”语至此处,他侧开身子,向身后的李世民介绍道:“二公子,这位便是我经常向你提起的马邑郡丞,李靖,李药师。”

李世民吃了一惊,急忙问道:“可是寿光县公韩大将军外甥?”

他所说的韩大将军,便是当朝名将韩擒虎,人如其名,突厥人畏之如虎,见其军旗,宁肯避走也不愿与之交战。而这个韩擒虎最引以为傲的却不是他的赫赫战功,而是他的外甥,曾经摸着外甥的头说“可以与我讨论孙吴兵法的人,也只有你了。”

李靖不知为何,听李世民提起已经去世的舅父,眉头微皱,但还是有礼有节的回答道:“正是。”

“李兄,这位便是唐公李渊二公子,李世民。”刘弘基又介绍道。

李世民这个名字,在这一带绝对是响亮的,任何人即便不认识他,听到这个名字也该露惊讶之色,可李靖神色不改,只微微拱手:“久仰,不知二公子这是……”

“闻突厥兵至,世民有要事面见王府君。”李世民神情略显焦急。父亲身陷城外,生死未卜,换成谁也轻松不了。李靖闻言,略一沉吟,即让道路,伸手道:“请。”

就在马邑城内众人为营救唐公而心急如焚时,李渊率讲武堂众人已撤至马邑城右面山谷之中,突厥人并未追来。当时天色已暗,却不敢生火,惟恐暴露目标。近两百人,兵不离身,衣不解带,随时准备作战。

天色完全黑下来,史怀义派出岗哨,命令其余人就地休息,保存体力。先前撤退时,走得匆忙,并没有携带食物饮水,好在这些讲武堂学生下午休假大多数都跑进城里打了牙祭。否则一夜饿下来,明天天亮还有没有力气都是未知之数。

“如今我等身陷险境,手下仅不到两百人马,你有什么想法?”李渊一边整理着箭筒,一边向史怀义问道。

“卑职不过是右武卫下一名小小的鹰击郎将,哪敢在唐公面前班门弄斧?”史怀义回答道。

“你又何必过谦?令尊在世时威震北夷,辞世之日,天下识与不识,莫不为之扼腕。有道是虎父无犬子,你必有退敌之策。”李渊语气低沉,似乎很为史怀义的父亲感到惋惜。

史怀义沉默好大一阵,李渊也不催促。讲武堂号令严明,近两百人呆在一起,居然没有一个人说话。山谷中,只听到虫儿吱吱乱叫,一轮圆月高挂,映得谷中树木如张牙舞爪的鬼魅一般。

这处山谷可不寻常,历史有名的“马邑之围”就发生在这里。当年,西汉将领王恢提三十万大军,埋伏在马邑左右山谷之中,派遣与匈奴有生意来往的人引诱匈奴军臣单于亲率十万铁骑,直逼马邑。可惜这次伏击,却因为汉军内部叛徒的出卖,让军臣单于预先得知情况,逃之夭夭。

第十七章 夜战突厥游哨

 “敌军远来,必求速战速决。欲速则不达,忙中必生乱,先前倒是有个机会,只是……”良久,史怀义方才说出一直想说的话,但语至此处,却没有再说下去。

李渊已知他言下之意,轻笑一声:“你可是说方才我们得知突厥兵临城下时,就应该带着这不到两百人的队伍猛打猛冲,让对手猝不及防?”

“是的,讲武堂官兵虽然未经战阵,但除新近几名学生外,人人训练有素,弓马娴熟,足可以一挡五。若突然发起袭击,突厥远来,阵脚未稳,纵然对方有十万雄兵,也能挫其锐气。城内郡兵再伺机配合……”史怀义所说,正是先前李元霸想提出的建议。

李渊听罢说道:“我何尝不明白兵贵神速,攻出不备,出其不意的道理?如果这一百多人马只是普通将士,我一定如你所言。但你要知道,这一百多号人,都是军中精英,他们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必将成为军队中流砥柱。拿他们去冒险,不值得。”

史怀义暗自心惊,唐公这话,一则表明自己爱才之心,二则暗批自己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