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小侯爷-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蒯越深吸口气,正色道:“琦公子的事情,蔡军师认为可行。如今,州牧也答应了,即将任命琦公子担任南阳郡太守。”

    刘修说道:“如此,大哥也可以放心了。”

    蒯越摇了摇头,道:“修公子离开襄阳,是风从虎云从龙,自此任由翱翔。然而,琦公子去了南阳郡,可就不一定了,恐怕是进入泥沼中,难以抽身而退了。”

    一句话,相当的直接。

    刘修听出了画外音,尤其是蒯越愿意谈这样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种态度。刘修心中有了底气,说道:“异度先生,不管南阳郡如何,至少大哥不必再战战兢兢,这是他自己选择的路。”

    蒯越说道:“也是这个道理。”

    蒯良接过话,问道:“修公子去攸县赴任,身边可有随行的人选?”

    刘修心中一动,摇头道:“目前只有庞统一人,其他什么人都没有。庞统和我一样,年纪轻轻,如果能有一个老成持重的人,就好了。”

    蒯良的话,有推荐人选的意思。

    刘修接过蒯良的话,说需要一个老成持重的人,是听明白了蒯良话里面的意思的。

    蒯良哈哈一笑,道:“恰巧,蒯家倒是有这么一个人,不知道修公子愿不愿意接纳了。”蒯越闻言,知道兄长蒯良开始和刘修接洽了。一旦刘修接纳了蒯家的人,蒯家便站在了刘修的这一边。

    刘修说道:“蒯家人才辈出,如果蒯家愿意相助刘修,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蒯良正色道:“我的三弟蒯祺,颇通政务。如果修公子不介意,就让蒯祺跟随修公子一起前往攸县赴任,他也能帮助修公子处理一些政务。”

    刘修惊喜道:“小子常常听说,蒯氏三杰,蒯良、蒯越、蒯祺。如果蒯祺先生愿意相助小子,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对于蒯祺,刘修有一定的印象。

    上一世,刘琮投降曹操后,蒯祺效力于曹操,担任房陵太守。后来,刘备平定汉中,命令孟达攻打房陵郡,城破后,蒯祺被孟达杀死。

    除此外,蒯祺娶了诸葛亮的大姐。

    可以说,蒯家和诸葛家,也有一定的姻亲关系。

    最重要的是,蒯祺虽然不善于行军打仗,治理内政的能力也是很不错的,至少是一郡太守的能力。

    蒯良笑了起来,显然也很愿意听刘修的夸奖。他当即吩咐道:“来人,请蒯祺来大厅议事。”

    侍从去传令,时间不长,蒯祺就来到了大厅。

    蒯祺年近三十,生得唇红齿白,面色白皙,一眼看去,俊朗儒雅,风度翩翩。站在厅中,蒯祺向蒯良和蒯越见礼后,才坐下来。

    蒯良摆手道:“三弟,这是州牧三子刘修。”

    蒯祺拱手道:“修公子有礼了。”

    对于刘修,蒯祺早已经是久仰大名了。短短一两月的时间,襄阳四处都在讨论着刘修的事情,蒯祺对刘修也是敬佩不已。

    刘修拱手回礼,然后静等蒯良开口。

    蒯祺出仕的事情,是蒯良应下的,自然由蒯良来说。

    蒯良看向蒯祺,道:“三弟,修公子被天子任命为豫章郡太守,州牧大人又任命修公子担任长沙郡督邮兼攸县的县令。修公子即将前往攸县赴任,帐下还缺少佐吏,我推荐了你前往,你意下如何?”

    蒯祺点头道:“修公子文韬武略,能跟在修公子身边,是蒯祺的福分,蒯祺愿意前往。”

    诚然,蒯祺在治理内政方面,颇有能力。

    但相比于蒯良和蒯越,蒯祺的名声却差了很多。

    蒯祺也看出了刘修的不凡,尤其是自家的兄长都认定了刘修,蒯祺自然愿意跟着刘修。说不定,这是他人生的转折点。

    刘修拱手道:“政务方面,要多多仰仗蒯祺先生了,请先生多多指正。”

    蒯祺连忙自谦,双方都很融洽。

    定下了蒯祺的事情,蒯良心中的大石落地了。蒯良又问道:“修公子来蒯家之前,可曾去过蔡家?”

    刘修摇头道:“还没有前往。”

    蒯良神色认真,说道:“我建议,修公子去拜访一下。谁都知道,黄家全力支持修公子。到时候,修公子是要迎娶黄月英的。如此说来,修公子和蔡家,也是有关联的。”

    刘修心头一震,这是第二个建议他拜访蔡家的人了。

    先是伊籍,然后是蒯良。

    伊籍和蒯良都是荆州的人才,眼光毒辣,智谋出众。两人提出了相同的建议,由此可见,蔡家的重要性。

    刘修拱手道:“多谢子柔先生提醒,接下来,小子便会前往蔡家拜访。”

    蒯越说道:“蔡瑁对你,有一定的成见。但不管如何,你都是要迎娶黄月英的,你就是蔡瑁的晚辈。所以,年轻人多忍耐忍耐,吃得苦,才能有所成就啊。”

    “小子明白!”

    刘修点头,记下了蒯良和蒯越的教导。

    两人都是人精,他们的建议,刘修自然会仔细的考虑。

    刘修没有留在蒯家用饭,询问了一些攸县的事情后,便起身告辞,然后乘坐马车,又往蔡家行去。离开襄阳之前,拜访蔡家,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如果能借此机会分化蔡家,削弱蔡家针对他的力度,对刘修而言,也是一大喜事。

第111章 蔡讽() 
马车在蔡家的大门口停下,刘修走下马车后,来到大门前,然后让门房通传。不多时,门房走了出来,道:“修公子请,家主在大厅中等候。”

    刘修点头道谢,迈步进入蔡府。

    相比于蒯家,蔡家府邸,富丽堂皇,大气磅礴。

    在汉末,北方颍川荀家,一门荣耀,名震天下。荀淑膝下八子,号称荀氏八龙。在荀氏八龙下面,又有荀彧、荀攸、荀谌等一辈才能卓越的人,可谓是家族荣耀。

    在北方,荀家的名望一时无两。

    然而在南方,蔡家的名望,绝对是力压其他各族的。

    蔡瑁的父亲蔡讽,名震江南。蔡讽的妹妹,嫁给了太尉张温,蔡讽的长女嫁给了黄承彦,蔡讽的小女儿嫁给了刘表。

    蔡讽的侄子蔡瓒,担任鄢相;侄子蔡琰,担任巴郡太守。

    蔡瑁本身,更是刘表的军师。

    其余的蔡氏宗族,也都官居要职,很受重用。

    蔡家在江南,是一等一的大族。

    纵然蒯家在荆州根深叶茂,但是在蔡家的前面,也要低一个档次。也正是这个原因,蒯家并没有选择刘琮,而是选择了刘修,也有取代蔡家的意图。

    刘修来到大厅中,蔡瑁端坐在正上方,面色严肃。

    蔡瑁看到刘修,心中欣赏的同时,却又忌惮。眼前的小子,短短时间,已经超出了他的掌控,前往攸县后,更是不容易控制了。

    “晚辈刘修,拜见德珪先生。”

    刘修躬身见礼,神态不卑不亢,显得很平静。

    蔡瑁言语显得很生硬,缓缓说道:“修公子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不知道修公子来访,有什么大事?”

    刘修道:“晚辈即将离开襄阳县,特地拜访一番。”

    蔡瑁问道:“你以什么身份拜访?”

    刘修说道:“自然是以晚辈的身份拜访。”

    蔡瑁哼了声,说道:“你这样的晚辈,恐怕蔡瑁承受不起。”

    刘修微微一笑,不急不缓的道:“一方面,母亲是先生的二姐;另一方面,在下和月英的事情,人尽皆知。将来,德珪先生,更是在下的舅父。”

    一句话,蔡瑁身子一震。

    一直以来,他都站在刘琮一方,一方面是因为蔡氏,另一方面是因为刘琮娶了蔡家的女儿。现在忽然发现,刘修也是蔡家的人。

    黄月英是蔡瑁大姐的女儿,他是黄月英的舅父,也算是刘修的舅父。

    蔡瑁嘴角抽搐,一时间心乱如麻。因为刘琮和刘修都是蔡家的人,虽然刘琮更亲近蔡家,但刘修能力出众,也是不错的。

    忽然,蔡瑁想到了自己找人刺杀刘修的事情。

    这件事过后,他和刘修之间,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敌对立场。尤其是刘琮和刘修不同,刘琮容易控制,刘修是不可能控制的。

    权衡一番后,蔡瑁的心中已经有了决定。

    蔡瑁微微一笑,淡淡道:“修公子还没有和月英成婚,事情就不算定下,等成婚后再说。”一句话,蔡瑁已经表明了态度。

    显然,蔡瑁站在刘琮一边,和刘修对立。

    刘修说道:“德珪先生言之有理,不到最后,事情就无法下结论。正如德珪先生现在的选择,或许以后会发生改变,也是说不准的。”

    话语中隐藏的意思,便是蔡瑁以后会支持刘修。

    蔡瑁说道:“修公子的自信,令人佩服,但现实的结果,却非常的残酷。”

    两人说话,火药味儿日渐浓郁。

    “踏!踏!”

    急促的脚步声,从大厅外传来,管家急匆匆的进来。

    管家来到蔡瑁的身前,躬身道:“家主,老太爷要见修公子。”蔡家的老太爷,不是别人,是蔡讽。蔡讽六十出头,接近古稀之年。

    平日里,蔡讽已经不插手蔡家的事情,一切交由蔡瑁处理。现在却突然要见刘修,这样的情况,打了蔡瑁一个措手不及。

    “怎么回事?”

    蔡瑁眼眸冰冷,笑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阴沉森冷。

    管家摇头道:“不知道谁把消息告诉了老太爷。”

    蔡瑁眯着眼睛,好半响后,才挥手道:“我知道了,随后,我会带着刘修前往。”

    “是!”

    管家点头,便随即退下。

    蔡瑁看向刘修,道:“修公子真的是好手段,家父不问世事已经很长时间,现在竟然被你惊动了。这样的手段,是打算得到家父的支持吗?”

    刘修有些疑惑,略作思考后,一下就反应了过来。

    蔡讽要见他!

    没想到,蔡讽竟然主动见他。

    刘修摇头,道:“蔡家是德珪先生的蔡家,我有什么能力,把消息递到蔡老的耳中。只能说蔡老虽然不管事,却并不意味着不知道蔡府发生的事情。德珪先生现在应当考虑一下,你做的事情,哪些传到了蔡老的耳中。”

    蔡瑁眉头紧皱,拂袖道:“我身正不怕影子斜,没什么好担心的。修公子,走吧,随我去见父亲。”

    当即,蔡瑁起身,带着刘修往蔡讽居住的地方行去。

    刘修跟在后面,一言不发。

    从刚才的交谈中,刘修已经知道,蔡瑁旗帜鲜明的选择了刘琮。这时候再和蔡瑁套交情,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唯一的惊喜,是蔡家的老太爷蔡讽,竟然知道了他的到来。

    这,算是意外之喜了。

    两人来到后院,往最北面的一处院子行去。

    这一座院子,树木成荫,花草遍地,有着一块不大不小的农地。此时,一个身穿粗布麻衣,头发花白稀疏,身材瘦削的老者,正蹲在地里面除草。

    这个老人,正是蔡讽。

    蔡瑁带着刘修走了进去,拱手道:“父亲。”

    刘修行礼道:“小子刘修,见过蔡老。”

    蔡讽停下来,他抬头看向刘修,那浑浊的目光,仿佛一下变得犀利无比,竟是要穿透刘修的内心一样。

    刘修面色平静,神色不卑不亢。

    蔡讽点点头,笑了起来,道:“听说你和月英关系非同一般,黄承彦都认可你了?”

    刘修说道:“承蒙承彦先生赏识!”

    蔡讽哈哈一笑,道:“黄承彦的眼光,倒是不错,嗯,很不错。”说着话,蔡讽又有意无意的看了蔡瑁一眼,感慨道:“不似某些人,有眼无珠。”

    蔡瑁嘴角抽搐,一言不发。

    “老夫乏了,你们出去吧。”

    蔡讽简单说了几句,便没有再说话的心思。

    蔡瑁心中松了口气,拱手道:“请父亲保重身体,儿子告退。”

    刘修道:“小子告退。”

    蔡讽挥了挥手,蔡瑁和刘修一前一后的离开了院子。回到大厅中,蔡瑁面色阴沉的看向刘修,吩咐道:“修公子,得意了吗?”

    刘修摇头道:“并不得意,也没什么得意的。”

    蔡瑁说道:“如果没有其他的事情,请回吧,我还有要事处理。”

    刘修拱手道:“告辞!”

    他见到了蔡讽,消息传出后,一定会在蔡家掀起波澜。这对刘修来说,已经足够了。刘修脸上挂着笑容,大步离开了蔡府。

第112章 践行() 
鹿门山,庞家。

    书房,庞德公和刘修,相对而坐。

    庞德公面色凝重,道:“修儿,伊籍的任命已经给你,什么时候启程呢?”

    刘修回答道:“八月二十二,弟子便南下攸县。”

    庞德公又问道:“此次前往攸县,随行的人选好了吗?”

    刘修道:“邓艾是随行的书童,除此外,有庞统、蒯祺,以及邓展等武士,其他人便不带了。”在蒯家、蔡家的收获,让刘修南下攸县,也有了更多的底气。

    有庞家、黄家以及蒯家,刘修就不是一个人,有了一定的基础。

    庞德公道:“蒯家的相助,倒是出乎意料,这是好事。从某种层面上说,你已经在荆州真正立足了。欠缺的,只是属于你的根基和力量。”

    刘修道:“蒯祺出山,意味着蒯家支持我。虽说蒯家不能尽信,但对现在的我,帮助却是巨大的。”

    “你明白就好,蒯家可以相信,但不能尽信。”庞德公话锋一转,道:“今天八月二十日,后天一早,你就要启程前往攸县。老夫今晚在鹿门山设宴,为你践行。我鹿门子弟,也该为此聚一聚。”

    “多谢老师!”

    刘修心中,感激不已。

    庞德公和刘修商谈了其他的事情,然后便喊来庞福,安排晚上的宴席,又让庞福邀请黄承彦、司马徽、诸葛亮、徐庶等人。

    这一次宴席,只有鹿门山的人。

    其余的人,一概不参与。

    傍晚时分,黄承彦、司马徽以及黄月英来了山上。

    诸葛亮、庞统、庞山民、庞林、徐庶、孟建、石韬也全部抵达,没有人缺席。

    刘修再次见到诸葛亮,眼中依旧布满了笑容,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虽然没有招揽到诸葛亮,两人依旧是同门师兄。

    正如蒯良所说,尽量减少树敌。

    这,是刘修要做的。

    众人进入大厅落座,庞德公当仁不让的坐在主位上,黄承彦、司马徽分列左右两侧。刘修、诸葛亮、庞统等人,分别坐在下方。

    黄月英参与宴会,坐在了黄承彦的身后。

    庞德公道:“今天晚上的主题,老夫不用多说了,目的只有一个,为刘修践行。”

    “来,我们举起酒杯,先敬修儿一杯。”

    庞德公主动敬酒,其余的人,纷纷拿起酒樽。

    刘修端起酒樽回敬,然后一饮而尽。

    一杯酒下肚,庞德公神色感慨,说道:“修儿是老夫门下,入门最晚的弟子,却又是出仕最早的弟子。随着修儿出仕后,你们也将各奔东西。老夫心中,却有一个心愿。”

    刘修接过话,问道:“什么心愿呢?”

    庞德公道:“老夫希望你们在各自的所在,都能崭露头角。以后,你们同门师兄再相遇的时候,还能坐下来谈笑饮酒。”

    一番话,庞德公的心中,却有一丝的失落。

    门下的弟子,不再同一个地方,在这样的乱世中,师兄弟沙场对阵是极可能的事情。

    这情况,让庞德公心情复杂。

    刘修笑了起来,道:“老师,其实您应当感到高兴。天下的人才,都在老师的门下。放眼天下,谁能做到如此呢?当今天下,唯有老师一人而已。”

    诸葛亮、庞统等人,纷纷开口附和。

    对于庞德公,徐庶、诸葛亮等人都是感激不尽。因为庞德公教导,从来没有分别心,都是一视同仁。

    庞统见气氛凝重,当即就站起身。

    他岔开了话题,道:“老师,今夜为刘修践行,他是主角。但我们也不能忘了月英姑娘。刘修才华出众,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前几日,还写了游子吟、赠父亲,唯独没有写下诗篇赠送给月英姑娘。今日,必须写一首。”

    此话一出,顿时引起了共鸣。

    司马徽本就喜爱热闹,他捋着胡须,笑眯眯的道:“修儿,看来你必须要写一首诗了。”

    徐庶道:“修公子,此情此景,你能无动于衷吗?你看月英姑娘,都已经羞得两腮通红,今天晚上,必须写诗。”

    诸葛亮也起哄了,道:“修公子今日写诗,还必须写出经典。不能随便写一首诗敷衍,否则怎么对得起月英姑娘一片冰心呢?”

    石韬和孟建见状,纷纷开口附和。

    黄承彦看了自己的女儿一眼,嘴角含笑,他并不在意黄月英和刘修的事情公开。

    在他心中,早已认可了刘修和黄月英的事情。

    黄承彦也不甘心,正色道:“刘修,老夫已经同意将月英嫁给你。但毕竟,还没有过门。今日做诗,老夫不满意,嘿嘿”

    黄月英瞪大眼,嘀咕道:“爹爹,您也取笑我。”

    黄承彦道:“傻丫头,这是为你好。”

    此时,刘修被众人架在了火上,已经是赶鸭子上架,必须作诗,否则绝对脱不了身。

    庞统唯恐天下不乱,道:“其实我觉得一首诗不合适,多多益善。”

    刘修心思一转,道:“士元兄,我作一首诗,不如,士元兄就在大堂中跳舞一曲助兴。我做两首诗,士元兄就跳舞两曲,如何?”

    “哈哈哈”

    庞德公闻言,朗声大笑。

    诸葛亮眼中笑意浓郁,撺掇道:“士元,如果你不答应,简直就不是男人。是男子汉的,就答应下来。”

    徐庶起哄道:“月英等着这两首诗的,士元,你也算是月英的兄长,跳不跳呢?”一想到庞统略显肥胖的身躯跳舞,徐庶就觉得好笑。

    众人的目光,落在了庞统身上。

    这一下,轮到庞统为难了。

    黄月英大眼睛一眨一眨的,看向刘修,含情脉脉。尤其是刘修坐在大厅中那挥洒自如,自信从容的样子,更让黄月英心动。

    司马徽连忙催促道:“士元,该做决定了。”

    庞统盯着刘修,握紧拳头道:“刘修,算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