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小侯爷-第3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旦战鼓擂响,我们出兵进攻,魏国的士兵慌乱之下,就会彻底化作鸟兽散。”

    赵云说道:“我们等,等候时机的道来。”

    一个个将领听后,大为振奋。

    要击溃魏国张辽,得主动出击。

    一名小校眼珠子明亮,开口询问道:“赵将军,什么时候是合适的时机呢?”

    赵云手握成拳头,在空中一挥,斩钉截铁的道:“进攻的时间,定在下半夜。”

    “到了下半夜,魏国的士兵纷纷入睡了。”

    “届时,我们先用弓弩射出火箭,破开魏国的大营,然后再进强。”

    “昔日的魏国士兵,因为军心稳定,加之张辽守得滴水不漏,让我们无法攻破。现在的魏国士兵,已经是惊弓之鸟。”

    “我们一进攻,必然能一鼓作气的击溃张辽。”

    赵云神色期待,说道:“张辽的溃败,是我们胜利的开端。拿下张辽,我们顺势进攻,最后再拿下荀攸。”

    众人闻言,振奋不已。

    一个个期待着厮杀。

    赵云稳定了众将的军心,吩咐道:“下去休息吧,把精神养好,等下半夜厮杀的时候,把你们的战斗力都拿出来。”

    “喏!”

    众人闻言,抱拳行礼。

    一个个斗志昂扬,脸上洋溢着兴奋神色。

    众人退下后,赵云站起身舒展了一下筋骨,打量着张辽的营地。

    他和张辽的交战,该是收官的时候了。

第858章 月夜下的厮杀() 
月夜下,火把噼啪的燃烧着。

    张辽的大营中,麾下士兵都休息了。只是一个个士兵入睡后,眉头皱起,面庞上也有着化不开的忧愁。

    如今的局面,他们陷入困境。

    纵然睡得迷迷糊糊的,但也担忧不已。

    营地内。

    巡夜的士兵来来回回,很是严谨的巡逻。

    进入下半夜,营地周遭除了鸟叫和虫鸣声,万籁俱静。

    距离魏国营地不远处,赵云军营中。

    时间刚过凌晨,赵云就翻身起床,穿好甲胄,带好头盔,召集各个将领,命令众人叫醒所有的士兵,让士兵在军营集合。

    士兵集合,整军列阵。

    赵云来到军营中,下令道:“擂鼓!”

    命令下达,战鼓擂响。

    “咚!咚!!”

    浩浩荡荡的鼓声,在营中回荡着。

    这一声音,传入魏国军营。

    魏国士兵听到后,入睡的士兵醒来,快速的穿上衣服跑出营帐。

    “杀!”

    赵云下令,麾下的士兵迅速杀出营地。

    楚国军营和魏国军营相隔不远,赵云麾下的大军杀出营地。

    不多时,就来到魏国军营的营地外。弓弩手和弓箭手迅速的上前,利用弓箭和弩箭压制敌人,步兵则迅速冲锋,迫近魏国军营。

    在赵云发起进攻时,张辽也已经出来了,他麾下的士兵迅速集合。

    张辽坐镇营地中,指挥士兵抵挡。

    看着气势汹汹的楚国士兵,再看向麾下士气有些低落的魏国士兵,张辽眉头皱起。

    眼下的情况,很是不妙。

    “杀啊!”

    铺天盖地的喊杀声,此起彼伏。

    夜色下,魏国军营的营地周遭,全是进攻的楚国士兵。在弩箭和弓箭的压制掩护下,楚国士兵陆续的杀入魏国军营,步步逼近。

    “杀啦,活捉张辽。”

    “杀,杀!”

    “拿下张辽,击溃魏贼。”

    越来越多的喊杀声,不断的响起。

    楚国攻势,越来越强。

    反观张辽麾下的魏国士兵,因为袭击新野的计策失利,再加上后方即将被张任和魏延攻打,一个个虽然奋力抵抗,却失了那股悍不畏死的气势。

    如今的士兵,心中有了阴影,再无全力以赴的拼杀精神。

    士气和拼杀劲儿受到影响,以至于在厮杀当中,渐渐落于下方,被楚国占先。

    长此下去,魏国必败。

    这一幕,张辽看出来了。张辽麾下的将领,也看出来了。

    一个个脸上神情,都担忧不已。

    一名裨将来到张辽的面前,郑重说道:“将军,楚国凶猛,而我军士气低落,情况对我们极为不利。再继续厮杀,最迟到天亮,我们的士兵会全线溃退。到时候,局面会更加不利。”

    张辽眼眸眯起,握紧腰间的剑柄,沉声道:“阳源,你的意思是撤退吗?”

    裨将名叫阳源,是张辽麾下的老将了。

    阳源点头,郑重的说道:“如今局面,别无其他办法,只能撤退。”

    “但楚国攻势凶猛,如果我们全线撤退,没有士兵断后,赵云势必一鼓作气,掩杀我军。到时候,将会全线溃败。”

    “故而,末将愿率领麾下的三千精兵断后,为魏国士兵的撤退争取时间。”

    “请将军准许。”

    阳源脸上尽是赴死的神情,他的眸中神色决然。

    张辽道:“你留下来,有死无生。”

    阳源神色坚决,掷地有声的说道:“末将十六岁,就在军中追随您,是您的布下。末将跟着将军经历过董卓之乱,经历过吕温侯之死,也跟着将军进入魏国。”

    “在末将的心中,将军如兄长一般。”

    “没有将军的照拂,末将早就死在了战场上。”

    “好几次,都是将军出手,才让末将没有死在战场上。”

    “昔日将军兵败于吴国,末将恨不得是我被俘虏。”

    “如今陷入困境,末将甘愿断后。”

    阳源扑通一声单膝跪地,昂头看着张辽,抱拳道:“将军,让末将断后吧。”

    “末将誓死断后,必定为将军争取撤离的时间。”

    “将军先一步撤离,会有一个时间差。”

    “只要将军先一步撤回大营,就可以和荀军师夹击魏国士兵,击败张任和魏延的军队。击败了他们,再掉转方向攻打赵云,一战可定胜负。”

    阳源道:“事关战局胜负,请将军应允。”

    张辽听了后,心中暖洋洋的同时,却又是一阵酸楚。

    作为军中的主将,他清楚断后意味着什么?

    断后,意味着九死一生。

    甚至是十死无生。

    阳源跟随张辽多年,他清楚张辽的性格,抱拳道:“将军,不能再拖延。时间拖得越长,越难以干净的撤退。”

    “好,本将允你断后。”

    张辽扶起阳源,眼眶却湿润了。

    阳源咧嘴一笑,笑吟吟说道:“将军,没事儿的,末将不会死的。等您带兵击败张任和魏延,末将说不定都带着断后的士兵赶上来和您汇合了。”

    张辽重重的一拍阳源的肩膀,道:“活着,一定要活着。”

    阳源道:“一定活着。”

    说完后,阳源转身,把隶属于他的三千士兵召集起来。

    这三千士兵,是阳源亲自训练的,是他的嫡系。

    一个个精悍无比,悍不畏死。

    阳源拔剑出鞘,擎天举起,掷地有声的说道:“兄弟们,本将奉命断后。现在,听本将的号令。”

    三千余士兵得令,神情肃然。

    阳源爱兵如子,他在士兵中,有着极高的威望。

    阳源下令道:“家中独子者,出列!”

    一声令下,然而,士兵们你看我,我看你,一个个都不动弹,没有一个人站出来。

    阳源看到这一幕,心中一暖。

    然而,他目光一扫,落在第一排的右起第三名士兵身上,大吼道:“陈大狗,你个混帐东西,你是家中独子,也是家中的长子,家里面就剩几个妹妹了。你不出列,站在里面作甚?”

    陈大狗身材魁梧,一副憨厚模样。

    他听到阳源的话,大声道:“启禀将军,卑职虽是家中的独子,但卑职有三个妹妹,足以照拂双亲。卑职愿意留下,和将军死战到底。”

    “死战到底!”

    随着陈大狗的话,其余士兵大喊。

    “死战到底!”

    “死战到底!”

    一声声呐喊,声音回荡在军营中。

    这声音像是一根刺,刺在了阳源的心窝上。

    原因无他,留下来和他厮杀,那便是十死无生,恐怕活不成了。

    士兵的喊话,打乱了阳源的安排。

    阳源想把是独子,以及家庭困难的士兵抽出来。

    然而,一个个都不愿意。

    阳源见士兵如此,也不再矫情,他九十度揖了一礼,向三千士兵道谢。便径直走到张辽的面前,抱拳道:“将军,准备撤退吧,末将准备妥当了。”

    “好!”

    张辽点头。

    “传令,撤军!”

    随着张辽的命令下达,张辽带着大军撤退。

    张辽带兵撤退,楚国的士兵顺势掩杀。

    在这个时候,阳源率领麾下的三千士兵杀出,阻拦楚国士兵追杀。

    三千士兵,全都拼死搏杀。

    赵云在后方看到了这一幕,他眼中流露出一抹叹息,感慨道:“张辽带兵,不简单啊。面临如此困境,竟有敢死之士。”

    刚才阳源麾下的士兵呐喊,赵云也听到了。

    这是值得尊敬的敌人。

    尊敬归尊敬,既然是敌人,赵云不会留手。

    赵云下令道:“全力冲刺,一鼓作气,击溃魏国的士兵。”

    命令传达下去,楚国士兵攻势更强。

    楚国士兵攻势如潮,但阳源麾下的三千士兵却是以命搏命。一个个全力搏杀,以一当十,阻拦着楚国士兵掩杀。

    厮杀中,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

    阳源麾下的士兵,死伤也越来越多。

    两千人!

    一千人!

    六百人!

    两百人!

    厮杀到最后,阳源身边剩下的士兵只有百余人。

    这百余士兵浑身浴血,疲惫不堪。

    天已经蒙蒙亮。

    东边出现了一抹鱼肚白,新的一天开始了。

    阳源拄着刀,大口大口喘息着。他麾下的士兵,也是如此。

    周围的楚国士兵,震撼不已。

    这一支魏国士兵的精神,令他们都位置赞叹和惊讶。

    死战!

    所有人都死战。

    没有一个人投降,这样的军队令人敬佩。

    赵云走了过来,他看着阳源麾下仅剩不多的士兵,朗声道:“你们死战不降,令人钦佩。本将允诺,只要你们投降,本将接纳你们,并给你们不弱于现在的官职。”

    对于忠贞的士兵,赵云也是欣赏。

    阳源闻言,大笑了起来,朗声道:“死有何惧?纵死,本将也不会投降。”

    “兄弟们,还能再杀否?”

    阳源大吼着。

    他的声音沙哑,透着疲惫不堪的气息。

    他握住刀柄的手,轻微的颤抖,但他精神却坚固如铁。

    “能杀!”

    “能杀!”

    窸窸窣窣的回答声响起。

    一个个魏国士兵,声音气息不稳,却透着坚定。

    阳源缓缓举起手中的刀,下令道:“杀!”

    他率领麾下仅剩不多的士兵,再次迎着楚国士兵杀了上去。

    赵云挥手,楚国士兵蜂拥而上。

    一刻钟的时间,阳源麾下的人尽数被杀,一个不留。

    至死,没有一个人投降。

    赵云面色钦佩,他收敛情绪,吩咐道:“清扫战场,清点损失,原地休整。”

    命令下达后,军队开始扫尾。

    这时候,赵云身边的小将走了过来。

    小将神色急切,说道:“将军,张辽带着士兵跑了。他如果先一步回去,岂不是就会和荀攸汇合,夹击张任将军吗?我们要不要马上追击,不给张辽机会。”

    赵云笑了起来,神色自信,摇头说道:“不必担心,本将早有安排。休整一天,明天再赶路。接下来的这一战,张辽必败。”

    “喏!”

    小将听后,不再开口。

第859章 马谡来了() 
张辽带着士兵撤退,等彻底摆脱赵云的追击,才停下来休整。军队休息,一番清点后,张辽发现大军的损失并不严重。

    这一结果,是阳源自愿断后换来的。

    想到留下来的阳源,张辽心中一阵叹息。

    作为沙场宿将,张辽知道阳源带着士兵留下来的后果。

    面对赵云的进攻,阳源十死无生。

    张辽心中悲伤,却没有表露一丝一毫,竭尽全力稳定军心,安抚士兵的情绪。军队休整了一个时辰,张辽下令继续赶路。

    大军行进,往颍川郡境内的魏国大营奔去。

    在张辽赶路时,颍川郡内。

    魏军营地,营帐中。

    荀攸坐镇中军,布局防守。

    因为荀攸的精密安排,张任和魏延数次猛攻,都以失败告终,没能攻破荀攸的防守。不论是夜袭,亦或正面进攻,张任都失败了。

    战场局势,反倒是僵持了起来。

    荀攸翻阅着最近送来的战报和消息,没看到关于张辽的最新消息。

    卷宗中,只记载了张辽和赵云对峙的消息。

    后续消息,暂时没有。

    不知怎么的,荀攸心中总觉得不妥,因为这段时间内,张辽的消息太少了。

    荀攸的心中,有些担心张辽。

    为了击败赵云和张任,荀攸和张辽定下计策,以袭击被押送着北上的张任和魏延为幌子,由张辽率领主要兵力,集中进攻宛县和新野县,意图夺取新野,然后再宛县击败赵云。

    只要张辽在前线获胜,张辽又可以顺势撤退,然后和荀攸汇合,夹击张任和魏延。

    一旦完成夹击,这一战就大局抵定。

    而击败了赵云的大军,南方荆州的稳定,会受到影响。

    进一步,会影响到曹操和刘修的交战,使得局面一点点扭转,最终不利于刘修。可以说,张辽所部的胜负,是极为关键的一战,关系全盘局面的生死。

    “来人!”

    荀攸吩咐一声。

    话音落下,一名士兵走了进来,恭敬行礼。

    荀攸道:“请蒙白过来。”

    “喏!”

    士兵去通知。

    不一会儿,一个身长八尺有余,豹头环眼,体态魁梧,腰圆膀阔,眼神锐利的中年壮汉身着甲胄走了进来。

    此人便是蒙白。

    蒙白是张辽麾下的一员大将,张辽不在,如今统帅军中的士兵。

    蒙白行礼道:“军师!”

    荀攸微微颔首,询问道:“蒙将军,可有张将军的最新消息?”

    蒙白摇头道:“回禀军师,暂时还没有最新的消息。一有张将军的消息,末将都立即呈送到军师的面前,不敢有丝毫耽搁。”

    荀攸点头。

    越是如此,荀攸的心中反而越是忐忑。

    前线的情况,他也不清楚。

    荀攸想了想,吩咐道:“你再派遣探子,去前线打探张将军的消息,看看张将军和赵云交战的局面。”

    “喏!”

    蒙白得令,转身离开。

    荀攸坐在营帐中,眼中有着担忧。

    军营外,张任大营。

    近三万大军驻扎,森严列阵。

    营帐中,张任、魏延和张松都坐在营帐中。

    三人的神情,都有些凝重。

    三人带着三万军队杀入颍川,抵达了魏国大营,就直接向荀攸发起进攻。在楚国士兵强势的进攻下,荀攸却守得滴水不漏,不落下风,令楚国士兵铩羽而归。

    连续厮杀,都难分胜负。

    久攻不下,会影响到后方赵云的局势。

    在这样的情况下,张任、魏延和张松的心中,都承受着极大的压力。

    魏延握紧拳头,沉声道:“张将军,我们和荀攸厮杀有一段时间了,时间拖得越长,对我们越不利。”

    “三万张嘴,每天都得消耗大量的粮食。”

    “大军准备的粮草,本就不多。”

    “再拖个十天半个月,就再没有任何吃的。”

    “没了粮食,纵然士兵还能再战,我们也不得不撤军。毕竟,我们的粮食都是之前大军离开时,运送出来的。张辽和赵将军在宛县交锋,我们切断了张辽的粮道,但张辽也切断了我们的粮道。”

    “如今,我们也是极为危险的。”

    魏延眸子中精光闪烁,说道:“稍不注意,我们就会陷入困境。末将认为,不能再维持对峙的局面。就算强攻,也得继续进攻,不能停下。”

    张任点了点头,说道:“文长言之有理,这一战,必须速战速决。继续拖延时间,将会让我们陷入危机。”

    张松捋着颌下的山羊胡,叹息道:“可惜的是,荀攸极为谨慎,而且布局严禁,滴水不漏,把各个方面都考虑妥善。要对付荀攸,几乎是难如登天。如果我们的兵力再多个两倍,足以正面攻破荀攸的防守。现在的兵力,有着极大的难度。”

    张任咬牙道:“难度大,也得拼。”

    话锋一转,张任看向魏延和张松,说道:“两位再想一想,考虑一个万全之策。我们曾经败了一回,不能再败了,必须通过这一战雪耻。所以,想出一个万全之策。不到最后,不能采取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计策。”

    张松和魏延闻言,都是面色严肃。

    要一雪前耻,唯有击败荀攸。

    “唉,难啊!”

    张松叹了口气。

    魏延说道:“张将军,我有一个想法。”

    “什么想法?”张任眸子一亮,眼中尽是期待的神色。

    魏延回答道:“如果留下一支士兵,佯装进攻荀攸,而大军全线撤退,到后方和赵将军夹击张辽呢?两军夹击,张辽必败无疑。击败了张辽,我们再一起进攻,荀攸必定独木难支。”

    “不可能!”

    张任摇头,直接拒绝了。

    张任解释道:“我们和荀攸数次交锋,都没能击败荀攸,可见其精明。”

    “你认为,我们的士兵大举撤退,荀攸会看不出来吗?”

    “我们撤退,荀攸不会坐视不理,必定追赶。”

    “然而,荀攸却不会和我们决战,因为他兵力略少,处于弱势的一方。一旦我们遭到追赶,掉转方向进攻荀攸时,荀攸必定立下大营防守。”

    “总的来说,荀攸的计划很简单,防守中夹杂着进攻。”

    张任继续道:“荀攸就如同一头环伺的狼,不会轻易出击,可一旦有了进攻的机会,他会毫不犹豫的出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