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死亡女神-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冲慌慌忙站了起来,纳头拜道:“若能化解了和高太尉之间的恩怨,小人愿结草衔环,以报大官人恩德。”

    柴进连忙扶起林冲,说道:“本是江湖中人,自当相互扶持,只是教头现在已是戴罪之身,要想恢复官职恐怕还需要蛰伏一段时间。”

    林冲说道:“这个小人自然明白。”

    柴进说道:“教头尽管安心去,沧州之地的事宜我自会周旋一二。”

    林冲又拜了几拜,说道:“谢过大官人恩典。”

    ps:这一章说道了林冲,正好说一下这个经典的文学形象。

    豹子头林冲,梁山排位第六,上应天雄星。

    之前我说过,水浒这本书是在为恶人立传,所以当它被拍成电视剧的时候,必须要对其中一些情节做出修改,例如说,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后,并没有说救济贫困,他们只是自己留着用了,但在电视剧版中,他们不但劫富,而且济贫了,将其道德水平提高了不少。受电视剧的影响,林冲这人在很多人的心中,还算是比较正面的,但事情真是这样吗?

    水浒中有个情节,林冲买刀。有天,林冲和鲁智深在街上闲逛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卖刀的,最后林冲以一千贯的价钱买了下来,而他买了刀后的想法却是:“端的好把刀!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宝刀,胡乱不肯教人看。我几番借看,也不肯将出来。今日我也买了这口好刀,慢慢和他比试。”

    说道这里,还要再说一下,十八万禁军教头是个什么职位?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个很大的官职,其实不然,教头在禁军中是个地位很低的官职,而且教头不是将军,他是没有丝毫领兵权的,水浒后文中之所以有教头带兵,那是因为他们还兼着其他职位。林冲作为这么一个官职很低的教头,买到一把宝刀后,却要去跟当朝太尉高俅比试比试。这是一种极度的愚蠢,不要说那个时候,就是现在,恐怕都不会有几个人会这么做,这反应出了林冲骨子里的浅薄与自大。

    这还不算什么,最多说明林冲为人处事上的缺陷,但林冲休妻这个情节,就真正说明了他内心的卑劣。

    林冲在发配沧州之前,写下休书,把他的妻子休掉了。按他的说法,是怕妻子被他连累,但其实,是怕妻子连累他。高衙内看上了林冲的妻子张氏,而阻碍高衙内得到张氏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因为她是个有夫之妇,通俗点儿说就是名花有主了。强娶一个单身的女人要比强娶一个有夫之妇承担的道德压力小得多,而现在这盆名花的主人不要她了,你说张氏还有什么出路?为了这件事,高衙内闹得东京满城风雨,她还能改嫁吗?这一点极其重要,不管网上有多少评论来论述宋朝女子改嫁的习俗,都无法绕过,这个女人是高衙内,或者或高俅的义子看上的,而高俅是当朝太尉,不管改嫁风俗有多开放,有多少人敢娶这个张氏?林冲的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谁敢因此而得罪高俅?小门小户的不敢娶这个高衙内钟意的人,大贵大富之人何必为了一个离过婚的女人恶了高俅。张氏的出路就只有两条,一条是守节,但已经没有了丈夫的庇护,哪怕是名义上的庇护,作为一个女人,她没有任何能力去抵挡高衙内的侵占,所以,要想守节,张氏只有死路一条了。若不想守节,那么张氏也只有一个选择,屈从了高衙内。最后,张氏选择了悬梁自尽。

    更关键的是,在整个事情中,林冲和高衙内,或者说高俅的唯一矛盾就是张氏,因为张氏是林冲的妻子,又被高衙内看上了,所以他才会受了冤屈,才会被发送到沧州。所以说,只要抛开张氏,林冲和高俅之间就没有什么根本的矛盾了,这就是林冲休妻的目的。这可以结合后文,林冲对那两个百般折磨他的官差的态度,说明他依然是希望能够回去做自己的教头的,他对官差的软弱,是因为他不想和朝廷闹翻,他还是想回归朝廷的。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先要解决掉张氏的问题,只要张氏作为林冲的妻子,他和高俅之间的矛盾就无法化解,所以林冲只能做出休妻的决定了。

    这个情节充分展现了林冲内心的卑劣,这种卑劣,要比秦明那样的罔顾妻子性命还要严重的多。

    水浒之中的众人,有仙有佛,有妖有魔,但有一类人,只可作为畜生,林冲,当得其一!

    当林冲最后无奈,去上梁山时,当时的梁山之主白衣秀才王伦觉得驾驭不住他,有碍于保荐人柴进的面子,提出了要林冲杀一个人,作为投名状。这个情节在电视剧版中排的极有张力,着重突出了林冲在内心的挣扎,其实这也是电视剧对水浒好汉的一种美化,在原著中,林冲可是毫不犹豫的去做了,只不过是一连几天运气不佳,没遇到一个单独过路的行人,让他忍不住抱怨道:“我恁地晦气!等了两日,不见一个孤单客人过往,如何是好?”他可一点儿没有不好意思。

    林冲最后的结局是得了风瘫,半年后死去,在床上硬生生的熬了半年,就算依照现在的医学条件,在床上瘫了半年也是极其难熬的,何况是当时,所以林冲可以说是水浒好汉中最悲惨的结局了,而这就是水浒作者为林冲这样的人安排的结局。

第六十四章 伏魔记之腾蛇初临(13)() 
借着高廉的说项,再加上现在林冲的妻子张氏已死,高俅也就没有再追究,林冲到了沧州之后,因为高太尉的暗示,再加上柴进的多方活动,给林冲提了一个小小的军官,手下掌管着七八个兵卒。因横海郡有盗贼出没,沧州知府就派林冲去那里逮捕贼寇,维持治安,于是林冲就住在了柴进的庄园里,兼职作为一个教头,教导柴进及众庄客武艺。

    这一番运作花了离玄不少的心思,毕竟柴进只能算个清贵之人,对于朝廷权臣他就一点儿都不熟悉了,只能靠离玄搭上高廉这根线,再与高俅有所联系。高廉算是高俅亲属中有能力的一位了,至于高衙内之类的,高俅自然明白,是当不得大事的,说的难听的,他恐怕连贪都不会贪,所以高廉的说项高俅还是会听进去的。因此事情的成败关键,就要看高廉会卖给离玄几分面子了。但离玄和高廉只是相知,但并不相识,几封信寄去,高廉只是推脱,最后没办法,离玄只好写信给自己的师父斗虚道长,请到他来出面,才算说动了高廉。同时也让高廉意识到了自己本宗真武一脉的这位小师妹在师门中的重要性,从此两人多有书信交往,慢慢的亲厚起来。

    虽然中间有些波折,但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柴进在离玄的倾力帮助下,总算是赚到了一个林冲,手下终于有了个可用之人。而林冲,虽然有很大的心理缺陷,但也不是个愚笨的人,他也知道自己从一个被差官都能杀死,到现在多少算是个官吏,全仗着柴进和那个神秘的道姑离玄的周旋,自然从心底里感激。

    但只有一个林冲还不够,离玄又想到了那个花和尚,鲁智深。当初林冲在野猪林被好友鲁智深所救,但一来鲁智深相貌特征很明显,二来林冲一句“相国寺一株柳树,连根也拔将出来”把鲁智深给卖了。鲁智深估计也知道自己回不去了,从此在江湖上游荡漂泊,而现在,离玄就想着也把这个英勇善战的花和尚也给赚到手。

    一日,离玄唤来林冲,说道:“教头可在此处住的安稳?”

    林冲施礼说道:“小人本是流配罪人,幸得大官人和先生救助,无以为报,只愿得能为先生分忧。”这句话说得有些奇怪,好像和离玄问的没什么关系。其实林冲知道,离玄花这么多心思把自己解救出来,绝对有自己的思量的。但那时自己已经落得个一无所有了,现在却衣食无忧,受人之恩,替人分忧,本是分内的事,离玄一开口,他就知道,自己有事要做了。

    离玄说道:“教头多礼了,我也曾在江湖上闯荡,听说有位好汉,名唤作花和尚鲁智深,与教头有旧,如今漂泊无依,大官人本是乐善好施的人,素来敬重英雄好汉,听说后很是心往,若能相见一面,那是最好的了。凭得大官人的运作,也可保他在这里衣食充足,不惧追捕,又有教头这样的好友相伴,总好过在江湖零落,不得归处。”

    林冲说道:“先生所言极是,本来小人就打算过段时间去求得大官人恩准,庇佑我这位兄弟,现在得先生恩准,小人先替我这位兄弟谢过了。今日天色已晚,明日一早,我就去寻得他来。”林冲也确实觉得在柴进这里生活不错,听离玄这么一说,就一口答应了下来。

    离玄说道:“那是最好了,但现在不知那位好汉流落至哪里去了,万一寻他不着,也不必强求,以后再去即可,但林教头,你必须在五月之前回来。”说到最后,离玄的神色已经很严肃了。

    虽然不知道离玄为什么要规定出时限来,但林冲也没有细问,只是应诺了一声,说道:“小人必定快马加鞭,定会在五月之前寻得我那位兄弟来。”

    林冲第二天便骑得一匹好马,支取了五十两白银作为盘缠,去寻找花和尚鲁智深了。

    还好事情进行的颇为顺利,林冲在四月初在二龙山附近找到了鲁智深。那时鲁智深实在走投无路,他又只会杀人打架,实在耐不下性子去做些小买卖,或者赚的块薄田耕作,没办法,只好选择去落草了。深陷困顿的鲁智深听说了林冲的境遇,暗叹柴进仗义,更惊讶那个叫离玄的道姑人脉广厚,深不可测,但能找个容身之处已然很不容易了,不到万不得已,谁想去落草为寇,所以听说柴进要招揽自己,鲁智深也没有犹豫,就跟林冲回来了。两人急忙忙赶路,终于在四月中旬回到了柴进的庄上。

    柴进听说花和尚鲁智深来了,也很是高兴,备下酒席,盛情款待,宾主尽欢。从此后,鲁智深也和林冲一样,作为柴进庄上的教头,住了下来,每日酒食供足,闲暇和林冲较量一番,也算是怡然自得。

    五月初的一日,离玄找到柴进,说道:“贫道今日有一事,须得大官人帮助,特厚颜来告。”

    柴进说道:“先生有什么吩咐,尽管说来。”

    离玄说道:“我与一人,深有仇怨,望得大官人相助,诛杀此人,以解心头怒火。”语气杀气泠泠,似霜似冰。

    柴进愣了一下,没想到离玄还有个仇人,在他眼中,离玄武艺高强,人脉深厚,还有什么仇怨不能得报的,难道是什么动不得的人吗?

    柴进小心的问道:“不知先生和谁有仇怨?”

    离玄说道:“此人姓公孙,单名一个胜字,江湖喝号入云龙,他和我没有私怨,只是此人与我命理相克,是我修道途中的一劫,此劫不除,我修道之时必遭厄难,有性命之碍。”离玄倒也没有说谎,公孙胜是一百单八个魔君真灵之一,而她的一切所为都是为了荡平这些魔君,是可以说成命理相克。只不过她没有告诉柴进,他和自己也是命理相克的。

    柴进听了松了口气,他以为离玄要去暗杀什么朝廷命官呢,原来只是个江湖中人,于是说道:“既然如此,那先生打算怎么办?”

    离玄说道:“我已打听得那人的下落,须得大官人将林冲和鲁智深借予我,以诛此寮。”

    柴进说道:“这个好说,不知先生打算什么时候出发?”

    离玄说道:“事不宜迟,我打算明天就走。”

    ps:这一章说到了公孙胜。

    入云龙公孙胜,梁山上坐第四把交椅,上应天闲星,职务是掌管机密军师。

    公孙胜这个人是很奇怪的,看过水浒的人都有种感觉,他的存在感不强,很多关键,精彩的情节都没他什么事,如果只是看过电视剧版的,那对这个人的印象就更淡了,因为把斗法场景拍出来需要的特效花钱太厉害了,所以电视剧版中,公孙胜本来不多的戏份又被删节了大半。,举个例子,在七星聚义智取生辰纲的时候,刘唐是消息提供者,晁盖是领头的人,吴用是出计策的人,阮氏三雄是战斗力,本来这已经是个很不错的组合了,要是想要凑足七星,那么可以把有地理优势的白胜也加进去,但偏偏多了个公孙胜。虽然公孙胜加入了进来,但在智取生辰纲的整个过程中,他也没有什么出彩的表现,到了后文,更是没有任何戏份了。

    但就是这么一个存在感薄弱的人,在水浒中的排位是很靠前的,他是天罡星第四位,对应天闲星,并且和军师吴用的职位差不多,是掌管机密军师,属于梁山的核心决策层。

    这种文章结构上的矛盾让很多人都会想到,在最开始的水浒章节布局中是没有公孙胜这个人物的,只是为了某种目的,作者把这个人给加进去了,并且在故事前期就加了进去,把七星聚义中的白日鼠白胜给挤了,可怜的白胜只能化作一道白光而去了。而作者这么做,就是为了增强公孙胜的资历,有了梁山元老的资历,才能让他有个很靠前的位次,更确切的说是为了让他排名到吴用之后。

    中国古代,军师是个很神奇的角色,他们以谋略定天下,是智慧的化身,在演义中,自然也少不了这样的角色了。但需要强调的是,在古代,军师不但需要出谋划策,谋定天下,还需要明天理,断阴阳,通俗的说就是要会法术,奇门遁甲之类的。在演义中,这种情况更为普遍,例如诸葛亮设坛借东风,刘伯温挥剑斩龙脉。因此可以看出,吴用和公孙胜合起来才算是一个典型的军师,之所以要这么写,就涉及到水浒这本书的写作目的。

    之前我说过,像水浒,三国这样的中国古典名著的主旨只有一个,写人心,写人性,世间万事会变,唯有人心人性不变。具体到水浒,写到了一百单八个好汉,就是写到了一百单八种人生,水浒将军师这个角色分为两个人,是为了将这种类型的人写全。古代这些智慧通天的人,结局有两种,一种是像范蠡张良那样,功成身退,一种是像刘基那样,身死道消,两者的区别就在于他到底会不会退。若是不会退,就像吴用那样,不得好死,若是会退,凭他们这种人通天的智慧,则必定能够化为云中之龙。说到了吴用,很多人听到这个名字就知道这是作者对他的反讽,反讽他智慧再多(吴用号智多星)也是无用的,到最后还是个自缢而亡的结局。

    对于他们这种人来说,仙魔就在刹那间。不是谁都能成魔的,可以说,魔在能力上和仙佛没什么区别,只是一念之差,真的是一念为邪魔,一念为仙佛。

    这样就能解释为什么公孙胜的戏份那么少了,因为他这个人物定位和军师吴用有很多重叠的地方,军师应该做的大部分让吴用做了,他只分到了涉及到法术的一部分,但作为水浒这种写实类的,斗法的情节很少,所以他的戏份也就很少了。

    公孙胜最后的结局是继续回山中修道,很符合中国传统对军师结局的定位。

第六十五章 伏魔记之腾蛇初临(14)() 
第二天一早,离玄带着扈三娘,林冲和鲁智深,骑上快马,支取两百两的盘缠,朝郓城县方向走去。按离玄的计划,他们会在五月中旬到达郓城县,时间还算充足,所以他们也没有怎么着急赶路。

    一日,离玄一众人来到了一处名为安乐村的所在,随便找了个客店,捡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林冲喊道:“店小二,将店中好菜尽数上来,再准备几壶好酒。”

    店小二应了一声,赶忙过来将桌子擦拭干净,口中笑道:“几位客官是外地人氏吧,我家店主姓王,所酿的王家米酒在周围的口碑是响当当的,客官可是来着了。”

    走了半日,花和尚鲁智深早已饥*渴难耐了,不耐烦的说道:“你这厮聒噪什么,快去拿得酒来,洒家正是饥*渴,耽搁了吃酒,洒家尽将你这破店拆了。”

    店小二慌忙应了一诺,说道:“客官息怒,客官息怒,酒菜马上就来。”

    鲁智深说道:“那还不快去。”说着,一巴掌就要呼过来。

    店小二狼狈躲避,急匆匆去后厨催促了。

    这几句话尽显各自的性情,林冲性格绵软,所以进店后主动招呼店家上菜,而鲁智深虽然深具佛性,但还没有通透,未能降得住暴躁的脾气,所以说未经磨难,怎能成佛?

    扈三娘就显得平和多了,她拿起桌上的茶壶,讨来四个小碗,用茶水涮洗了一遍,为四人各倒了一杯茶水。

    离玄微微呷了一口,茶汤苦涩而无回味,确实不是好茶,习惯了精致生活,离玄对这种粗茶实在喜欢不来,她宁愿去喝那种乡间自酿的米酒,多少还别具风味。

    很快,酒菜上得,四人各自吃菜喝酒,离玄和扈三娘还要来两碗米饭,配着菜吃。而林冲和鲁智深只是嘴里撕扯着牛肉,大碗喝着酒。

    就在此时,这家王纪客店又来客人了,七个行脚的商人各自推着一辆江州小车,车上各放着满满两个袋子。他们将车子靠在店门口的树边,径自走了进来。

    掌柜见了问道:“几位客官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呀?”

    一个三髭须白净面皮的抢将过来,答应道:“我等姓李,从濠州来贩枣子,去东京卖。”

    一个泼头赖脸的人狐疑的看着领头的那人,拿笔记了下来。

    这是开客店的规矩,每当有客人来住宿,掌柜的要登记客人的姓名,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做什么买卖等基本情况。当然,这也要看情况,像鲁智深这样凶神恶煞,一副落草贼寇的样子,店主人也不敢多问。

    一个鬓边生有朱砂记,上面生一片黑毛,面带煞气之人急冲冲说道:“店主人快上些吃食,走了半晌正饥饿的慌。”

    正是有缘分呀,离玄微微笑道,没想到在这里碰到了七星聚义的晁盖等人。

    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阮氏三雄七个好汉七星聚义,要去黄泥岗智取生辰纲,这是水浒里的名篇。

    当初看到这个“智”字,夜宸就哂笑了。这时候的吴用的江湖经验还太少,毕竟之前他也只是个教书先生,只是在村镇中生活,未在江湖上行走,所设计的计划多有纰漏。他们要在远处跨州作案也就罢了,黄泥岗和他们住的郓城县之间并不远呀,虽然他们花费心思化妆成了卖枣的小贩,但就没想过,有人会认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