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男人似乎哭哑了嗓子,嘶声为自己辩解道:“那也是我的女儿,我怎么可能不心疼她?我原本没想要今天回来的,不知道为什么,脑子里一团浆糊似的,醒过神来的时候,已经在家里了,小囡囡也已经……”说着,他又嚎啕大哭起来。女人也不骂了,跟着哭成一团。
白水灵听着那边传来的对话,越听越糊涂。可以确定的是,那个小女童的确是已经不在了。听起来,跟那位父亲有关系?还有,跟过周岁生日也有关系。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惨事,与这两者之间的关联……白水灵觉得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了。
隔壁的各种动静一夜未停,大约是在忙着小女童的身后事。冯婆婆直到天快亮时才回来,没歇息多久,又出去了。白水灵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听到冯婆婆离开的动静,她想了想,从床上爬了起来。
清晨的天色是一种清凌凌的阴沉,今天应该是不会出太阳了。石阶旁边青绿相间的草叶上,滚动着未干的夜露,偶尔晶莹的一闪。隔壁房子里抬出来一具小小的红漆棺材,上头盖着红布,扎着白布条。没有放鞭炮,没有举遗照,一行人悄无声息的朝村外走去。其中一对年纪不大的男女,相互扶携着,红肿了一双眼,脚步踉跄的跟在棺材后头。为人父母者,要埋葬自己的儿女,心中的哀痛,恐怕是难以言喻的。
眼见着送葬的队伍逐渐远去,白水灵想了想,打开大门走了出去。合上门扇,她跟着远处的人影往村外走去,远远的坠在队伍后面。
送葬队伍出了村,沿着小路走入了田野。白水灵跟着走进了田地里,生长在小路旁边的野草上头的露水,打湿了她的鞋袜,凉浸浸的。行不多时,队伍经过了田野,朝一座小山上踽踽行去。
山岭里的空气湿润而清新,从树木间送来冷冽的晨风。石板路很滑,极为难行,白水灵走得很是小心翼翼。前方送葬的队伍一直没有停下来,径直朝山顶行去。颇为艰辛的跟随着他们,白水灵终于也到了山顶。
山顶上好像有一块平地,一行人放下棺材,开始进行下葬的准备。见那些人四散开来,白水灵不敢靠近,惟恐被发现。她藏身在茂密的树林里,等待众人离去。沉入棺材的时候,女童母亲尖利的哭号声惊得林中飞鸟纷纷飞起,白水灵的心也跟着慌乱不定。林外平地上,漫天白花飞扬,更增凄凉。
黑水村本来就比其他地方要冷得多,山上就更加寒冷了。在白水灵整个人都快要被冻僵的时候,人群终于完成了葬礼,朝着山下返回去了。等众人散去,最后一个人的背影也消失在小路尽头,白水灵才从树林里走出来,往山顶平地走去。
平地之上,是一大片坟茔。奇怪的是,这些坟墓比起寻常的坟墓来,要稍小一些。一两座如此也就罢了,算不得特异。然而,山顶平地上的这些坟茔,却是座座如此。难掩心中怪异的感觉,白水灵走入到坟群中,逐一查看起来。这一看,竟让她发现了一件令她震惊至极的事:这些坟茔前墓碑上刻着的文字,清楚的表明,这一大片的坟墓中,埋葬着的,全部都是刚满周岁的女童!
世界上真的会有这么凑巧的事情吗?都出生在同一个地方,都是同一个性别,都在满周岁的时候死去,这不可能!至少,这不可能是自然发生的事!其中,一定有特殊的缘由。
站在一地的古怪坟墓群中,冷冷的风穿梭其间,林子里有老鸦的鸣叫响起,呱呱的凄厉的声音,好像钝钝的刀子在心口划了一道。白水灵突然打了个寒噤,感到周围阴森森的,好像有许多亡灵,正冷冷的瞪着她。她不敢再停留下去,转过身匆匆离开坟地朝山下行去。一路行来,她总感到有人在背后跟着自己,时不时就要回过头去看一看。好不容易下了山,走进田野里,她才终于松了口气。
行走在田间小路上,犹感到双腿在打颤,背脊间浸出了一层冷汗。这个小村庄里,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诡异秘密?她能够隐隐的感觉到,这其中的缘故,与那个花旦秦英莲,还有那个叫做陶柱子的男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走出田野后,远远的她就望见村口贞节牌坊底下,坐着那个疯疯癫癫的老人。老人手里依旧拿着他那杆旱烟袋,袅袅的青烟绕了他一身,竟透出了几分仙风道骨的感觉。他抽了一会儿旱烟,又张开不剩几颗牙的瘪嘴,唱了起来:“弯眉毛嫩脖子,水水的眼睛哟……”
以前听到这段歌,白水灵还不觉得怎样。现在再细听去,她的心中生出了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慢慢的走到老人身旁,她犹豫着停下了脚步。
第七个故事(孤村幽魅5)()
“老人家。”白水灵开口唤了对方一声。
老人停下嘶哑的歌唱,眯起昏黄的眼睛看向白水灵。
“这个村子,……这个村子曾经发生过什么事,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小孩在满周岁的时候死去?”
老人看着她,抬起烟杆来抽了一口,烟雾缭绕中,他说道:“这个村子发生过什么事,你可比我更清楚啊!”
“我怎么会知道——”白水灵闻言简直有点气急败坏,“就算……就算我从前曾经是这个村子里的人,那也跟我这一世无关啊,我根本不记得了!”
“你记得的。”老人慢条斯理的说,“就看你愿不愿意想起来。”
“……什么意思?”
“我们每一世的经历,都潜藏在灵魂深处。不是忘记了,只是藏得太深,无从记忆了。如果你愿意想起来,我会指给你一条路。”
“我愿意的话会怎么样,不愿意的话又会怎么样呢?”
“你如果不愿意,你就回到你这辈子该走的路上去,过你的日子,让这个村子的悲剧就这样延续下去,直到它彻底毁灭。你要是愿意想起来,愿意试着去努力一把,说不定,能救一救这个村子。唉……这么多年过去了,死了那么多的人了,她怎么就还是不肯消了怨恨呢?”
听了老人的话,白水灵犹豫了。该怎么做呢?
抬头向远处望去,坐落在青山绿野间的村庄,灰褐色的瓦顶一重接一重的连绵延伸到深山里。然而,那其中有一大半的房屋已经无人居住了。或许,再过个十几二十年,这个地方就会变成一片废墟。
另外一个方向,越过田野后的那座小山顶上,有着一片令人触目惊心的坟茔。不久之前还鲜灵水活的一条生命,就埋葬在了那里。
愿,还是不愿?
思忖良久,白水灵转向老人,开口道:“老人家,请你告诉我该怎么做吧。”
终究,还是不忍啊。更何况,如果事情的起因真是源自自己的前世,那么,就让这一世的她,来试着将一切了结吧。
老人在石头上磕了磕烟袋,说道:“跟我来。”说完,他站起身,鞠着背脚步蹒跚的朝村子里走去。白水灵没想到他说走就走,忙提起脚跟了上去。
老人领着白水灵走进村子,来到一栋破败的黄土屋前,让她在门外等着,自己推门走了进去。不多时,他走出来,交给白水灵一样东西:一串沉甸甸的老式黄铜钥匙。“这是齐家大屋的所有门的钥匙。”他这样告诉白水灵。“你去那里看看,说不定,能想起来些什么。”
“您,您怎么会有齐家的钥匙?”
“我姓齐,是齐家仅剩的最后一个人了。”
告别了老人,白水灵揣着那串钥匙,往村子深处走去。一路上,有人居住的房屋越来越少,越往里面走,越是荒凉冷清。远远的,一座庭院深深的大屋出现在她的视野里。
走到那两扇陈旧的大门前,只见门板上面的油漆已经脱落得不剩多少了,裸/露出黑褐色的原木的色调。大门中间横亘着一把大铜锁,锈迹斑驳。白水灵从一串钥匙里找出最大的一把,打开了门锁,有点吃力的推开半扇门,抬起脚走了进去。
“嘶——,好冷!”一走进大宅,白水灵就被阴冷的空气包围了。大门里头是一片空旷的场院,迎面伫立着一堵雕刻着四季花卉的石头照壁。精心雕琢的图案依旧栩栩如生,但照壁脚下爬满了绿幽幽的青苔。
绕过石壁,朝着正房走去。院子里除了几只酱黄色的大水缸以外,别的什么都没有。有只水缸破裂成了两半,露出里面小半截干干的黑泥。这些水缸,从前想必是用来种荷花的。
正房里也是空空的,一应的家俬摆设全部都没有了,屋里散发着老房子特有的霉味。白水灵在正房里待了一会儿,走过来走过去,什么也想不起来。出了正屋,她又到几间侧室里转了转,所有的房间都是空荡荡的,她的脑子里也是一样。
垂头丧气的走到场院里,她抬眼望了望灰蒙蒙的天空,心中十分的懊恼。根本没有用嘛,什么都想不起来。上次,上次自己是怎么回忆起那些场景来的?……对了,是先见到戏台上出现了唱戏的花旦,自己才莫名其妙的想起那些片断来。
白水灵在院子里转悠来转悠去,考虑了许久,脸上终于显出了下定决心的神情。她干咳了一声,轻轻开口:“秦英莲?”
“秦英莲,你在吗?”
她的声音很轻,但是因为身处于空旷高大的老房子里,四周又特别寂静,所以这一声声的呼唤听上去被放大了许多。甚至,当她住口不再出声,周围还有着余音袅袅。你在吗——在吗——听起来几乎不像她自己的声音了,似乎是有一个潜伏在老屋深处的鬼魅在重复她的话语。
场院左侧有一扇敞开着的小门,通往稍小一些的后院。白水灵壮着胆子,一边继续呼唤着秦英莲,一边朝后院走去。当她的脚跨过后院的门槛,忽然间,她眼前的场景出现了变化。
天黑了,是无星无月的暗沉的夜晚。冷风呜呜的穿过庭院,屋檐下挂着的纸灯笼晃来荡去,忽明忽暗。古老荒凉的大屋在这个时候充斥着人气,空气里弥漫着悠淡的花香,偶尔还随风飘来一阵饭菜香气。不远处亮着橘黄色灯光的窗户里,有人咳嗽了几声。稍远一点的房屋那边,似乎有好些人在忙活着,时有琐碎的对话声传过来。
那个叫做陶柱子的年轻人,此时正静悄悄的站在后院一丛高大的鸡冠花旁边。那花朵的颜色真是红艳极了,在幽暗的夜色里依然醒目,就像被下了毒似的。陶柱子垂首看了看,似乎感到了不妥,于是他轻轻的挪动脚步,转移到了一株芭蕉树后面。
看起来,他是在等人。他脸上的神情,有些忐忑,有些期待,还有些害怕。
不多时,一个身穿蓝色绣花裙袄,脑后坠着黑乌乌发髻,额前留着人字式两撇刘海的年轻少/妇悄无声息的走入了后院。她身材修长,五官明艳,眉间凝着喜悦和轻愁,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奇异的混杂在了一起。不知为何,她身上的衣裳显得很不合身,太宽大了一些。
“柱子哥?”蓝衣少/妇走到院子中间,轻唤了一声。
“英莲,我在这儿。”陶柱子从芭蕉树后探出半截身子,朝着秦英莲招了招手。
秦英莲见到陶柱子,眉目间的喜悦压过了忧愁。她回过头去看了看,随即便转头轻手轻脚的走到了芭蕉树后。“柱子哥,你等了多久了?冷么?”
“我刚来一会儿,还没觉得冷。英莲,你白天说有重要的事要告诉我,啥事?”
“柱子哥,我们离开这里吧!”火辣辣的眼睛一瞬不瞬的凝视着陶柱子,充满了期盼和不安,还有种极度的渴求。
“你说啥!”陶柱子好像被吓到了,呆了一阵子,才又开口道:“怎么……怎么突然提起这事,我们、我们现在这样不也挺好的吗?”
“哪里好了。”见陶柱子有推脱的意思,秦英莲眼中的火苗熄灭了下去,泛上了隐隐泪光。“齐清平死了都快五年了,看样子,齐家是要我给死鬼守一辈子。本来,我也是死了心的了。就想着,能一直远远的看着你,也是好的。没想到,柱子哥,你的心和我的心竟是一样的。这两年,真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只是,我不想再这样偷偷摸摸下去了,我想光明正大的跟你在一起。我们离开这个地方,走得远远的,走到齐家人找不到的地方去。柱子哥,我们两个都是有手有脚的,到哪里不能过日子?”
陶柱子听了这些话,明显动摇了,但仍有些犹豫不决:“可是,这是件大事,我看,还是从长计议为好……”
秦英莲闻言有点急了:“没有时间从长计议了,柱子哥,我有了,已经快五个月了!再等下去,我就瞒不住了!”
陶柱子这次真被吓住了,结结巴巴的说:“什、什么,你、你有了?”
“嗯。”秦英莲肯定的点了点头,抬起手温柔的抚摸自己微微凸出来的小腹。“这几个月,我一直犹豫着,到底要不要留下这孩子。堕/胎的药我都悄悄买好了,就是下不去手。我舍不得啊,这个孩子,是你跟我的孩儿呀!柱子哥,为了我,为了我们的孩子,带我们娘儿俩离开这里吧,好不好?”
陶柱子终于冷静了下来,嗫嚅着说:“让我想想……让我好好想想……英莲,别的不怕,就怕万一,万一被捉住了怎么办?”
“撕了龙袍是个它,污了娘娘是个它,柱子哥,我怕个啥,你怕个啥?”黑暗中,她的脸仿佛在发着光,有种凛然的美。陶柱子被这突如其来的耀目的美逼得无法直视她,讪讪然的垂下了头。
第七个故事(孤村幽魅6)()
“就算别的事都不成问题,可,英莲,我家中的老母亲怎么办呢?”陶柱子又说道。
秦英莲很快就回答道:“我早就想好了,她老人家年纪大了,不能跟着我们一路奔波。等我们找到地方安顿好了,再悄悄回黑水村来接她。你看,这还可行?”
寒冷的夜风一阵一阵的吹拂着,穿堂过门,吹过鸡冠花,吹过芭蕉叶,又吹到树后两个人的脸上和身上。风是冷的,然而风中两个人的心口都在一阵一阵的发着热,发着光。离开这里,不再被束缚,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这是多么大的诱惑!
终于,陶柱子开口了,一个字一个字的仿佛从齿缝里挤出来似的:“好,我们走,离开这里。”
离开这里!这四个字振聋发聩一般的在白水灵耳际回响着,她定了定神,却见哪里是什么黑暗的夜晚,分明是大白天。她此刻正站在通往后院的小门旁边,放眼望去,满目荒凉。没有灯笼摇晃,没有饭菜飘香,鲜丽夺目的鸡冠花早已枯萎成泥,高大茂盛的芭蕉树也杳无踪影了。
真的有用,真的能够想起来,白水灵心中小小的激动了一下。那么,用这个法子,还能记起来更多的东西吗?她又开始在齐家大屋里面走动起来,然而,这次无论她走到什么地方,呼唤多少次秦英莲这个名字,都没有再回忆起什么。
腿脚都走得有点酸痛了,白水灵屈膝在石阶上坐了下来。看来,在这个地方,记不起更多的东西了。也许……应该换个地方?去哪里呢?秦英莲说过什么……“我趁着夜色,偷偷的来到了村口牌坊旁边,在青纱帐里躲起来等你。”……对了,就是那里!
想到这里,白水灵唰的一下站起身来,往齐家大屋外面走去。走出大门,她忍不住又往幽深的庭院里深深看了几眼,才动手关门落锁。
顺着原路返回,往村口牌坊处行去。走到村落里最宽敞的一条路上的时候,就能遥遥的望见贞节牌坊那淡灰色的影子了。在那淡淡的灰色之外,是浅浅的蓝灰色的天空。相得益彰的两种浅淡的色调,像是一幅微微上了色的水墨画。鞋底踩踏在青石板路之上,发出清脆的吧嗒声。走着走着,白水灵禁不住一阵恍惚……这条路,我从前好像也走过。
垂下头望着自己穿着的一双鞋,看着看着,肉桂粉色的高跟皮鞋变成了一双黑色布鞋。穿着布鞋的人正轻手轻脚的朝前走,动作灵敏,几乎没有发出什么声音。再一看,天色再次暗淡了下去。是天快黑了吗?头顶上那将黑未黑的天空,呈现出一种墨蓝色,像暴风雨来临之前的深邃的大海。仔细一瞧,原来并不是傍晚,竟是黎明,黎明前的最后的黑暗。
在天快亮的时候,陶柱子朝着村口走去。好不容易哄住了母亲,骗得她相信儿子不会跟秦英莲走了。待她歇息了以后,陶柱子才悄悄的出了门。
背着沉甸甸的蓝布包裹,陶柱子渐渐接近了村口牌坊处,他与秦英莲约定的地方。可是,这个时候,他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隐隐传来,前方一条小路上,火光闪动,一行人举着火把,匆匆而来。陶柱子心下一惊,忙将自己藏在了房屋的暗影处。
那行人走出小路后,又急急的朝村口牌坊处走去。前行途中,他们还熄灭了火把,像是怕火光惊动了什么人似的。陶柱子的一颗心直往下沉,沉到不见底的深渊之中。思忖了半晌,他一咬牙,悄悄的跟在了那些人的后面。
一行人走到牌坊底下,低声商量了起来。陶柱子冒险走得更近了一些,想要听清他们说了些什么。但等他刚一靠近,那些人就四散开来,有的朝前走去,有的潜入了茂密的青纱帐。风很大,呼呼啦啦摧枯拉朽的吹刮着。高粱杆在风里摇来晃去,发出惊涛拍岸一般的声响。在这样的情形下,再多些人进入高粱地,也难以被其中的人觉察。紧紧的盯着那个地方,陶柱子在不知不觉中咬破了自己的嘴唇。
他不知道自己在黑暗中隐藏了多久,也许是很长的一段时间,也许其实只过了短短的几分钟。他的脑子里,只有一片茫茫然的空白。高粱地里,吵嚷起来了。有人大声喊道:“找到了!她在这里!”
火把重新被点了起来,明晃晃的红光中,两个人押着一个女人走出了高粱地。秦英莲发髻散乱,脸上和手上带着被草叶划破的细细伤痕,暴露在火光和众人不善的目光中。
一个秃了顶的干瘦老头子排众而出,阴鹜的眼紧盯着秦英莲,毫无情绪的开口问道:“清平媳妇,你在这里做什么?”
秦英莲努力保持着镇定,但声音仍免不了轻颤:“我就是出来走一走,没做什么。”
“齐老爷,你看。”一个高大的中年男人从高粱地里走出来,手里抱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