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洪荒之妹控伏羲-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事关乎本尊算计,你只管依计而行,至于燃灯会不会贪莫,那是肯定的,因为此宝关乎他成道关键,值得他用性命去拼。”

    哪咤只得应许,次日来见姜子牙说道:“弟子蒙女娲娘娘赐,已有制那张玉之法,只是尚需一法力高强之人相助,方能万无一失。”

    姜子牙问曰:“贤侄意欲如何行事,不防说来,我等商议一番。”

    哪咤也不礼让,直言道:“我欲前往城下挑战张玉,待得战到紧要时刻,需有法力高强之人祭出红尘袋,内有无尽红沙飞出,连我一同罩进去,吾有异宝护身,可保无碍,张玉却无此能,到时便可将他收入袋中。”

    姜子牙觉得此计可行,便命人请来燃灯细说,如今营中法力高强之人非燃灯莫属,只是燃灯对于此计却有迟疑,只因事情发展有些出乎他的意料,本来燃灯以为来此对付张玉之人必是元始所派,就算不是也必然有些关系,如今却成了女娲娘娘出手,燃灯不由担心被算计,要知燃灯可是参与过当初谋算伏羲,女娲之女小蛇的。

    燃灯将哪咤的计策想了好几便,又暗把红尘袋来来回回检查了个底朝天,确定没有被人做手脚这才同意。

    诸事议定,哪咤领军出营,至城下挑战,姜子牙,燃灯携门人隐在后阵,哪咤至城下,只叫:“张玉出来见我!”

    哨马报入城:城外有周将哪咤叫战。张玉对郑桩笑言曰:“这人虽是难缠,却非我敌手,待我前去会他,你等小心守城。”

    张玉骑了一黑马出城,见得哪咤,大叫:“哪咤,你我已然战过一场,当知我二人实力虽一时难分上下,久战下去,却是我稍占优势,何必再来找死。”

    哪咤冷一声,“谁胜谁负战过方知,看枪。”哪咤登火陀螺而出,挺枪来刺,张玉双手化鞭,从诡异角度抽来,未及三合,哪咤将全身骨结抖动,现出八臂三头,六目告显异象,来战张玉。

    张玉大怒,把身扭动,胸腹数个肉团凸出,落地化成张玉模样,围着哪咤勐攻。幸有哪咤三头八臂最善应对此等形势,再加上神眼玄妙,临危不乱,一时倒也没什么危险。

    且说燃灯,见场中二人激战正酣,祭宝又当时,左手托红尘袋,右手二指一点,无尽红沙从袋中飞出,形成一道红色的龙卷风向场中飞去,把张玉连同哪咤尽数卷了进去。

    哪咤在燃灯祭宝时,便将脖子上的项圈一拍,五彩云烟护体,红沙近不得身,张玉却无护身宝物,只能凭肉身硬坑,无数红沙不断摩擦张玉身体,不断有肉块脱离,原本张玉也不在意,反正肉块纵然脱离,但上面却有张玉意识存在,以永恒不灭体之能还可以重新招回,恢复肉身,只是很快张玉便发觉不妙,他居然失去了被磨去那些碎肉的感应,这可是以前从未发生过的事。

    张玉竖目凝神,细看去了,终于发现一丝端倪,那些被磨去的肉屑居然被染成红色,分明是红沙附着在上面的缘故,红沙中含有一股奇特的力量将张玉原本的意识封锁起来,让他无法重聚肉身。

    张玉却不知,红尘袋最能吸纳世间红尘之气,而红尘之气中蕴各众生各种各样的情绪,一旦被沾染便难以驱除,最能坏人修行,此时用来封印张玉肉屑中的意识却是小菜一碟。

    张玉连连施法,想要重聚肉身,却始修不见其效,想要遁走,却被无尽红沙拦住,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身体被红沙一点点消磨殆尽,陷入黑暗之中。

    燃灯直到把红沙收回袋中这才松了口气,总算顺利把张玉收服,没出什么意外,他可是提心吊胆了好一阵。燃灯本想把红尘袋还给哪咤,只是当燃灯本能的用神念看了一下红尘袋内部空间时,却大吃一惊,因为红尘袋内部正发生奇妙的变化,正是这个变化让燃灯打定主意,无论如何也要将红尘袋据为己有。(未完待续。。)

第371章 张玉与燃灯生命与死亡 谁遭算计谁得利

    红尘袋中那些被红尘沙附着的肉屑一阵蠕动,居然化作一个个人形,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足有数百万之么,人生百态尽在其中,仿佛是一个完整的世界,那是红尘之气中的七情六欲寄托在张玉肉屑上压制了原本张玉意识形成的,此时因为张玉原本意识被封印,强烈的生命法则波动散发出来如些醒目。

    其实一直以来燃灯是相当苦b的,本身为先天灵宝灵鹫灯得道,蕴含火焰与死亡法则,原本根脚气运也算深厚,谁知灵鹫灯却产生了第二个意识,也就是灯火马善,分薄了气由,因为同体而生,燃灯不能灭掉马善意识,无奈之下求助元始无尊,元始将琉璃盏一分为二,其中一盏供马善寄身,燃灯虽摆脱马善制,却也气运大减,修为难有进步。

    原本燃灯都有些绝望了,但是今天燃灯却看到了实力大进的希望,因为当初分离马善,带走了部分火焰法则的感悟,燃灯把大部分精力转移到死亡法则上,借死亡法则成就准圣,对死亡的理解已达到极为高深的地步,但任何一种力量达到极限之后就会转向另一个极端,生的极致为死,同样死的极致为生,燃灯也知道这个道理,但凭借他自己能力想要领悟生命法则之力却是千难难,可现在不一样了,红尘袋中那生命法则如此醒目的显现在眼前,只要炼化了红尘袋,绝对能够领悟生之法则,到时与死之法则相合,生转死,死转生,修为绝对会大进。

    燃灯炼化红尘袋还有一个好处,红尘袋中已形成了一个红沙世界,有了独特的轮转之势,他亲眼看到红沙世界中的生灵产下了另一个小生命,燃灯猜测应该是张玉那些较大肉屑再次生长分裂的结果,也实是说这个世界会慢慢变大,甚至某天达到红尘袋的极限,最终让红尘袋破灭,但对燃灯来说却不是问题,他手中的干坤尺内蕴空间法则,可聚天地之力,与红尘袋相合,可以扩展红尘袋内部空间,燃灯觉得这红尘袋简单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现在红沙世界只是一个小千世界,但如果有一天进化成一个大千世界,燃灯借世界之力为己用,就算对上圣人也不悚。

    “一定要得到,一定要得到,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为在所不惜。”燃灯在心中疯狂呐喊着,因为事关自身未来,情绪波动过大,差点道心失守。

    “燃灯老师,你怎么了?”哪咤那清脆的声音在燃灯耳边响起。

    哪咤体内九品青莲最善抵御心魔,一靠近燃灯,本能反应,一道清凉之气传遍燃灯全身,燃灯不由一个激灵,清醒过来,暗道一声:好险,一时心神失守,差点入了魔障,这红尘袋可是圣人之物,若是因此恶了女娲娘有命拿也没命用呀,还好,现在此宝在哪咤手中,我只需以言语惑他,让他将此宝借我即可,只是将来此事难以引得女娲娘娘不满,元始一人之力不敌女娲,伏羲二圣联手,看来我也只能投入西方教中去了,虽然亏欠了元始天尊,可也顾不得了。

    打定主意之后,燃灯面带笑容的对哪咤说道:“没什么,只是今日终是收了张玉,心中欢喜,哪咤呀!这红尘袋甚是玄妙,与我修行有些关联,吾欲借些时日,不知你意下如何?”

    哪咤表面显得迟疑,其实心中乐开了花,本来还在为怎么把红尘袋留在燃灯手中,没想到他却主动开口了,现在不但能够完成金翅老大的交代,还能算计一下燃灯这老狐狸,让他欠我个人情,以报当初他送玲珑塔给我父亲镇压我的因果,嗯,虽说那事最终是我们的算计,可毕竟心中不爽呀。

    “这种好事我要是拒绝,那还有天理吗?”哪咤心中狂吼一句,然后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说道:“原本燃灯老师要用,乃是弟子福气,理当遵从,只是此宝乃是女娲娘娘赐下降那张玉之物,弟子难做主章,否则不好向女娲娘娘交代。”

    燃灯很大气的摆摆手,说道:“无防,此事自由我亲自向女娲娘娘解释,待得用完再行归还,想必娘娘大度,不会为此小事而怪罪。”嘴上这么说,心中却加了一句:我只说用完之后会归还,可没说什么时候用完,到时你们可别怪我借而还不。

    哪咤又假装迟疑一会,觉得火候差不多了,便点头应道:“即是如此,一切听燃灯老师安排。”

    燃灯见哪咤终是点头,这才松了口气,与姜子牙回营之后,便找个由头离去,却是要找个隐秘之地先将红尘袋稍稍炼化一番,事关自己未来成就,一天不将红尘袋彻底炼化就一天放心不下。

    两军战罢各自回兵,营中周军士气大振,城中商军惶惶不安且不提,离渑池县数十里的一处小村落里,一位老妇人携带数名仆人刚刚搬到这里居住,正是张奎的老母亲,就在张玉被红尘袋收去的时候,张奎母亲随身的一个锦囊里忽然飞出一颗拳头大小的珠子,那珠子飞在空中软化,一阵蠕动膨胀之后,化作张玉模样。

    张奎母亲刚开始被珠子变化吓了一吓,直到变化张玉模样这才松了口气,刚想说话却被张玉打断:“我知道你想说什么,这是我的一个分身,当初留给你是为了保护你安全,以防有屑小之徒暗算,现在你在也处安居,也不会再有人害你,我也该离开了。”

    张玉说完也不待张奎母亲反应,身化流光飞向天际,消失不见。张玉方才表面轻松自然,实则心急如焚,就在方才,他感觉到自己的本体被分成了无数份,本来这也没什么,永恒不灭体玄妙无比,就算分割的再多,也能重新聚拢,恢复过来,只是很快张玉就发觉不妙,本体就然受到某种力量的封锁,无法重聚,这下分身张玉可急了,也顾不得再保护张奎母亲,现身出来向渑池县城方向飞去。

    当分身张玉去到渑池县城下时,却感应的自已本身已经不在此地,他自是不知燃灯为了早日炼化红尘袋己经离开觅地闭关去了。张玉暗中抓了一名周军士卒,审问一番,得知事情经过之后,便施遁术向感应到的本体方向追去,同时思考着如何从燃灯手中抢夺红尘袋。

    当张玉凭着感应来到一处山谷,距离燃灯闭来之地不足十里的时候脸色忽然变得怪异起来,由于离得本体近,他能明显感受到本体情况,本体虽然被分割成无数份,意识被封锁起来,但是却无生命之忧,而且因为被红尘之气浸染,演化成百态众生,可以清晰感应到生灵情绪,借此磨炼自身意识,这就好比接引道人的梦中证道法,分化万千,张玉能够感觉到自已那修炼到第二层巅峰之后便再难寸进的修为再次进步起来,而且张玉还能感觉到时不时有死亡法则奥义呈现眼前,这是刚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张玉的永恒不灭体是生之极致体现,同样需要死之法则相合才能大成,张玉都有些怀疑是不是其中有诈,要不然自己运气也太好了吧。

    张玉却不知道他不是运气好,而是伏羲刻意经营的结果,至于死之法则奥义的显现,却是燃灯炼化红尘袋,借机领悟生之法则奥义的时候同样也把自己的死亡法则奥义呈现出来。

    虽然不知具体怎么回事,但可以肯定本体的情况很好,比想象中的还要好,既然如此,那就没必要急着去救本尊了,现在本尊身化众生,意识磨炼的愈加凝固,永恒不灭体的修行速度快了无数倍,用不了多么便能进入第三层,到时便不再受肉身束缚,脱身轻而易举。

    张玉转身离去,既然本尊已经不用他担心,现在最重要的是要给自己找个新的身份,隐藏自己。张玉运气很不错,很快找到一个合适人选,却是曾经的青龙关守将邱引。邱引乃黄蟮得道,肉身奇异,对别人来说不可取,但对张玉来说再合适不过,直接钻入邱引体内将他肉身同化占据,连魂魄都不放过,一口吞掉,这却是为了得到邱力的记忆以便日后代替上榜封神,方便日后算计,当然,必须要肉身封神,要不然就露馅了。(未完待续。。)

第372章 杨戬与袁洪的前缘往事

    且说郑桩见张玉被收走,心中惶恐不安,回到城中,忙招来探马询问朝歌救兵到达何处。

    不过片刻,就有探马报入府来:“天子下旨招贤,招了新元帅袁洪,调兵三十万,驻札孟津,以阻诸侯,未见发兵,来救渑池。”

    郑桩闻报大惊,问道:“天子不发救兵,此城如何拒守?况前有周兵,后有孟津四百诸候,前后夹攻,必败无疑,这可如何是好?”

    郑桩一时无计,忙与与与手下亲信商议,只是手下之人有的提议闭战死守,有的提议干脆献城降周,有的建议弃城而去,往孟津与袁洪大军汇合,吵来吵去,让郑桩太是心烦意乱,拿不定主意,却不知他这般犹豫不决,失去了最后的一线生机。

    且说姜子牙,眼渑池去了张玉这心腹之患,便欲乘胜追击,当天夜里,周营中炮响,三军呐喊,杀奔城下而来。郑桩忙急上城,设法守护,百计千方,防御急切难下。姜子牙大怒,只留哪咤在身边守护,命雷震子,杨任以及服过燃灯赐下灵药恢复过来的杨戬一同杀出,直奔郑桩而去。

    郑桩在城上,全装甲胄,守护城池,忽见城上落下雷震子,扇动风雷双翅,双手持黄金棍打来,郑桩急忙上马,来挡雷震子,郑桩得张玉指点,武艺却是不错,雷震子急切难胜,只是二人在城上不便争持,郑桩走马下城,雷震子随后赶来。这时杨戬攻上城头,却未去助雷震子,先使开三尖两刃刀,把城上军士杀散,随斩关落锁,打开城门,杨任一马当先,引周兵进城。

    郑桩见事不好,纵马往城门赶来,被杨戬,雷震子围住,一通狠杀,一时不慎,被雷震子一棍打在肩上,翻下马来,又有杨任五火神焰扇扇出神火,将郑桩化作飞灰,死于非命,一道灵魂往封神台去了。

    话说雷震子、杨戬,杨任进了渑池县,军士见死了主将,俱伏地请降,将城中稍作安排,杨戬三人齐来见姜子牙,将战事说了一遍。姜子牙闻三门人胜战,心中大喜,领兵入城,在渑池县住了数日,择日起兵。

    数日后整顿人马,离了渑池县,前往黄河而来。到达河边,姜子牙命人支付钱根,借办民舟,又造龙舟一支,装载武王。

    大军渡河,甚是顺利,期间还有白鱼跳龙舟之逸事,姜子牙解其意为鱼入王舟,主纣王该灭,周室当兴,正应武王继汤而得天下。姜子牙命人将白鱼烹制一番,供武王食之。

    龙舟已渡黄河,打点过后武王同西方二百诸侯,来至孟津大营,早已至此的东南北三方,六百诸侯,又有八百小诸侯,齐来迎接武王。东伯侯姜文焕、东南扬州侯钟志明、南伯侯鄂顺、西南豫州侯姚楚亮、北伯侯崇应鸾、东北衮州侯彭祖寿、西伯侯姬发、夷门伯武高逵、左伯宗智明、右伯姚庶良、远伯常信仁、近伯曹宗、州伯丁建吉,终在此地会盟。

    武王命营中摆酒,大宴诸侯不表。且说袁洪在营中,只见捏马来报:“今有武王兵至孟津下寨,大会诸侯,请元帅定夺。”

    袁洪虽被封为主将,但纣王却也不会太过信任于他,军中还有许多殷局将领,时有殷破败听得探马之言,上前说道:“周武乃天下叛逆元首,自兴兵至此,连战连捷,军威甚锐。元帅不可轻忽,务要严兵以待。”

    袁洪点头应道:“将军之言不错,西周军中有修行之士,乃姜子牙同教中人,不可小视,不过将放心,我等兄弟也不是好惹的,看我们兄弟将他杀个片甲不回。”

    次日姜子牙升帐,众诸侯上帐叁见,有夷门伯武高逵言道:“启元帅,六百诸侯,驻兵于此,俱未敢擅自用兵,只在此拒住,拿候武王大驾来临,以凭裁夺。今日若不先擒袁洪,则匹天尚自逞强,望元帅早做定夺。”

    姜子牙:“贤侯之言有理,吾必先下战书,然后与那袁洪会兵孟津,如此先礼后兵,以显我军气度。”

    众候皆大欢喜,姜子牙忙修书,命杨戬往商营内来下战书,杨戬领命,往商营前下马大唿道:“奉姜元帅将令,来下战书。”

    自有将士报与中军,袁洪听得周营来下战书,忙令左右领入营来。不过片刻,只见军政官领杨戬至中军帐,见袁洪呈上战书,袁洪接过战书,却未去看,反倒盯着杨戬良久,让杨戬好生不自在。

    好一会,袁洪才说道:“原来是你这三眼小鬼,没想到不过数百年你便将**玄功炼到如此境界,称得上是天赋异秉了。”

    杨戬闻言一惊,听此言语,对方却是认得自己,细眼看去,却对面前之人实在没什么印象,不由问道:“阁下认得杨戬?恕杨戬眼拙,不记得何处见过。”

    实际上袁洪的话不仅杨戬吃惊,就连其它六怪也是如此,毕竟他们己经与袁洪相交数百年,却不知袁洪以前经,皆好奇的看着袁洪,只有邬文化加入梅山日短,并不好奇。

    袁洪也不在意几位兄弟的目光,随手拿起战书,一边观看一边说道:“数百年前,我在西方一座深山修行,那时修为尚低,有一次外出采集食物,回去之后发现洞府外设下结界封锁,被人占去,我一怒之下托起山峰,从山底钻进去,本想与夺我洞府之人论个高下,没想到洞中只有一个沉睡的三眼孩童,旁边还有一册**玄功,我看过**玄功之后,便觉功法玄妙,知封我洞府之人必然是为高深之辈,非我所能敌,当即舍了洞府,四处游走,后来在梅山定居下来,多年修行**玄功却也小有所成,一饮一啄,莫不前定,如今再遇却是上天要我们了却因果。”

    杨戬还真没想到他与袁洪还有这般前缘,按袁洪所说那时自己刚得西方教八宝功德相助,脱胎换骨之后,老师玉鼎带自己返回时发生的事。其实一直以来杨戬都有一个疑惑,阐教明明有道家九转玄功,为何偏偏要让他修炼西方教的**玄功,要说两者并没有什么明显的高下之分,只是一个侧重于修炼元神,一个侧重于修炼肉身,难道是因为他有修炼肉身的一天赋吗?

    杨戬自是不知他的父亲本身就是西方教大能转世,他们一家人的悲剧与西方教的诸多算计有很大关系,甚至现在他仍是西方教扬名立万的棋子,否则也没资格修炼西方教的镇教玄功,无论是他的母亲瑶姬,还是杨婵,都清楚其中缘由,只是不好与他明说罢了。

    袁洪看毕战书,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