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众汗之王-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泰出一惊,那酒劲突然一醒,却是清醒了许多,他向札木合拜谢到:“大汗果然提点的是,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是我们行事太高调了一些,这次回去,我们一定谨言慎行,再不做那出头鸟,并联络部落中有怨意的贵族,一同进退。”自这次谈话之后,主儿乞人在乃颜族果真收敛了许多,也为他们部落争取多了一点喘息之机。

    札木合呵呵笑道:“这就是了。”

    这一晚,双方吃了不少烧烤,喝了好几斤马奶酒。为了扶持主儿乞部落与铁木真对抗,札木合约定再送去五百人的轻甲,铁枪。泰出也答应偷偷运来五万车的马草供铁木真军需。

    双方约好第二日让出图木部落的步骤,一直聊了四五个时辰,待到东方泛白,双方俱是满意地离去。

    临走时铁木真还赠送了泰出几瓶子好酒,一把精美锋利的弯刀,赠送给撒察一串来自南海的硕大明珠。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十九章 以战逼和() 
第二天清晨,札木合下令全军暂不进攻,等待右翼山上的骑兵先行破敌。帐中诸将和泰赤乌头人目瞪口呆,须知兵贵神速,这不是给铁木真时间,让他继续增兵吗?札木合笑而不语,只是不断地往山坡上调遣兵力,增加到五百骑左右。

    待到约定的午时已到,札木合望见营塞中冒起两条滚滚的烟柱,这是他和泰出约定的信号,此时见信号已起,举手为号,五个百夫长率领早就按捺不住的骑兵直扑图木部落而去。

    传令官也按札木合的指示向全军发出了进攻的号令。

    “全军出击。。。全军出击。。。。全军出击”一个又一个的传令兵骑着白马来到不同的阵列前下达札木合的命令。

    撒察和泰出早已把自己的军队和部民带出了营寨,并牵走了所有的骏马,留下来的都是一些假装士兵打扮的图木部人,并留下了大量粮食。

    札木合的骑兵从山顶上居高临下冲过来的时候,这些假装战士的部民不由得瑟瑟发抖。他们根本不敢抵抗,扔下仅有的弓箭和几把长枪,跪在营门两侧。札木合的骑兵也没有滥杀,只是冲开寨门,直奔各处的防御设施,箭楼。

    哲别也带着几十骑冲进了寨门,杀入营寨后,他的视野豁然开阔,慌张的敌人,随意地把自己的要害暴露在神箭手的视野中,但让他疑惑的是都在四散奔逃的人,没有几人有作战的勇气。他只是拉弓射倒了几人,就发现再无阻力。

    头人早就跑了,整个部落的抵抗力马上下降为零。毕竟,同为蒙古人的战争,只要不是生仇死敌的灭族之恨,大部分的战胜者是乐意受降的。草原上的人力才是最宝贵的资源,俘虏到的敌人,无论是换取赎金,或又是作为奴隶,都是一笔丰厚的财富。

    很快,战场就干净了。战士们一面打扫战场,一面把自己营帐里的装备粮草搬运到这大寨中来。俘虏被安排到寨外去修理工事,晚上也不得消停,他们得为下一场战斗做准备。

    这些俘虏的境况也没有变得更糟,他们在早前就是主儿乞人的俘虏,现在又听命于差不多的另一群人,没有几个人感觉到有太多的异样。

    而那些手脚轻快的扑役,早早地收拾了最大的帐蓬,作为札木合的军帐。札木合放下缰绳,大步跨进自己的新帐蓬,里面一个硕大的铜壶烧开了满壶的水,沸腾的白汽,给帐蓬带来一股暧洋洋的感觉。

    不久,收拾好战场的泰赤乌族和札木合部落的大将们都聚到这儿来了。

    大帐内坐着札木合,泰赤乌头人东丹,哲别,魏青,步军统领塔塔东格,骑军统领隆佛盖,游骑兵统领格尔木以及几个千夫长。除了西征的大将屈出律,除了西征的屈出律,札木合的心腹大将都在帐内了。

    一名穿着紫衣的侍从低头给各位将领倒茶,这是一位寨子里的一位年轻少女,长长的头发扎成一排麻花辫,黑油油的小皮靴上踩着一双结实,象牙色的小腿。也是撒察特意留给扎木合的。

    魏青看到将领们都到齐了,走到帐外,拍了拍手掌。一阵悠扬的马头琴奏了起来,随着那苍凉的乐曲,一个婉转的歌喉唱了起来。听到这个,帐内的人们相视一笑,在远征了七八天之后,又经历了这么激烈的一场大战,每个人都期待着能放松一下。

    那是个银铃般的女声,此时南风北渐,南宋的词最为有名,婉约的柳永,奔放的辛弃疾,不仅词在南宋有名,也传唱到大金国,蒙古草原上。这个歌人,却也识得一首宋词,她唱得却是一首辛弃疾的,帐中人侧耳细听。

    “

    绿树听鹈鴂。

    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

    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间离别。

    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

    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

    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正壮士、悲歌未彻。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谁共我,醉明月。“

    札木合略略通些文采,晓得这首词单道那辛弃疾北渡抗金以来,却见身边的袍泽,将士纷纷战死,睹物思人,却感寒冬将至,身单影孤,不知如何进退的心情。他不禁想到,辛弃疾的心情和我一样,只是他抗金,感叹没有同伴,我在这儿独抗成吉思汗也无人能够相伴。却不知那辛弃疾是死是活,若是还在,能把他拉到我军中,却授一个平河南大将军也无甚不可。

    帐内那些粗人,除了魏青,却有几人懂这个,不过诸人听到“将军百战身名裂。正壮士,悲歌末彻”这几句时,也仿佛被感染了。那塔塔东格,本待要猛拍大腿,喊一声“好词”,突然看到大汗也没有出声,他也忍住了。

    帐下有名老头人站起,颤颤地一鞠躬,“禀告大汉,我军这两日伤亡两三百人,却要及时救治,否则多数伤者都难以过冬。”其实和主儿乞人的战斗并不十分激烈,最重要的伤亡就是昨天进攻山坡的那一战,不过那死的又多是札木合的战士。其余的伤者居多,大都中箭于双方的对射,或是今天突入营寨时的误伤。

    眼看寒冬将至,草原上本来就不好找大夫,且大雪难行,能找得到的又多半是一些半桶水的,这些受伤的年轻人若是得不到及时医治,很可能留下终身伤患。

    札木合面色一暗,说到:“我本不欲草原弟兄手足相残,若人笑话,只是那铁木真欺人太甚,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

    泰赤乌手下就有一名大将起身说道:“我军伤亡并不惨重,那主儿乞人大部已经被灭。且我军获得了大量的粮草补给。仓促之间,那铁木真来不及调齐多少人马,我们大力出击,定当一举击溃铁木真于白蛇河畔。”

    “不妥。”格尔木出声说道。“虽然主儿乞人大军败退,可这不是铁木真的主力,他还有精兵五百,一人可敌十人,我军冒然出击,并没有绝对的优势,若是一战不胜,挫了锐气,反为不美,不若待两翼大军同时到达,合三军之力,全力进攻”

    札木合沉默不语,无论是合兵共击也好,还是趁胜进攻也罢。他并不觉得这样有何意义。只要举全力进攻,不论胜负,札木合都是兵力受损最大的一方,何况白蛇河谷紧挨铁木真的诸多部落,资源和兵力源源不断地输送过来,如果是打成相持状态,疲军劳远,怎么看都不是个好结果。

    所谓静若处子,脱若狡兔,还是应该忍耐,等待合适的战机,自己的战略从未变化,就是集中力量,歼灭铁木真的精锐一部,宜速战速决,所以必须要集中最大的兵力优势,以免造成已方的伤亡。战机,战机在哪里呢。

    札木合想了半天,最后一语定音。“这次我军既以大胜,已经给了铁木真一个教训,谅他不敢再与我们联军作对。继续争斗,我们双方必然损失更为惨重。我意已决,遣使者,去铁木真大营,与他商议和约条件。”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十章 喜剧之王() 
却说那撒察和泰出得了札木合的承诺,当天一早急急收拾人马,除了自己带来的战马,却把图木部落的马全掳为已用。虽然精锐的掷矛兵仅余不足一半,但这几天都没有真正地交战,加上辅兵,居然还有两千多人马,当下套了几十辆大车,却把图木部落的一些物资和财富全都放在车上,还带了图木部落的头人及几个部将一同北归。

    至于粮草,倒是依前所言,除了少许路途所需,尽皆留下,一方面是为了应札木合之诺,一方面也不想那留下的牧民没有食物,就此饿死。

    整个营寨,除了图木部落原有的牧以外,还留了十来个辅兵,主要的作用在于束缚那些牧民,管理秩序,也管着不要太早打开营门,以免那不了解实情的敌兵来追,自乱阵脚。

    两三个时辰之后,车行稍慢,只有二三十里,前面的骑队已经远远地走出五六十里,就在一块草甸子旁边,停下饮马,那骑队也分为两拨,一拨由泰出率领,带着部落中近两千的军力,以及物资,返回主儿乞人的部落,不再参与战斗。

    另一拨由撒察带领,只有三十几骑,皆是衣衫破烂,各自带伤。准备回去白蛇河向铁木真复命。

    撒察看看自己的队伍中人人带伤,自己却是干干净净,感觉不妥,他毕竟不愧是混迹草原多年的老江湖,心里一狠,使劲把马肚一夹,打马向前飞奔,在那马速最快的时候,却把双腿从马镫里抽出,双手放开缰绳。

    只听得扑通一声,这个略略有点显老的男人扑通一声跌下马来,两脚先着地,先是摔折了左足髋,巨大的惯性带着撒察向前方滚动了一阵,他的膝盖,头部重重地磕碰在碎石地上,昂贵的丝绸裤子磨了个稀烂,与地面接触的小腿,手掌,面颊都擦出大片的血痕。

    等到众护卫急奔向前,把撒察扶起时,发现这次这位头人伤得足够了,拖着一条破腿,行走都是很成问题,只好把他放到一个网兜中,两匹马上的骑士各绑一角,驾驭前行,打马奔向铁木真军帐。

    乞颜部的大帐上,正中军案后大马金刀地站着一个汉子,怒目前望,腰下挂着一柄镶着红宝石的宝刀,这人正是铁木真。铁木真一脚把军案踢翻,大声喊到:“两天,撒察,你只守了两天,就被札木合打败了,你为什么要回来,你为什么不死守图木部落。“

    铁木真的左侧是那四杰:博儿术、木华黎、忽必来、赤老温。右侧是几个弟弟,再下方,站着一排千夫长和部落的贵族们。

    铁木真前面二十步处,赫然跪着一人,头发显出丝丝霜白,额头上渗出血丝。两只靴子沾满了草原上的黑泥,好好的大红绸面的裤子被挂开一个巨大的口子,露出里面可怕的血痕。那老人目光呆滞,喉头干枯,却不敢说出一个渴子。他正在使劲地叩头,在地面上留下一串血印,一面求饶。这就是主儿乞人的族长撒察。

    听到铁木真说他为什么不”死守“图木部落时,撒察心里一惊,但是马上又在心底暗暗冷笑。死守,呵呵,死守的话,就算我没死在图木部落,兵力全灭的我肯定也会被你铁木真赐死。

    只见他在地面爬了几步,伸出一只枯瘦如紫的老手,好象在祈求着什么:”大汗,属下无能啊,那札木合带着三万大军,我的亲军掷枪军与敌人恶斗一天一夜,已经全灭,但是灭掉他们一两千人。部落原有的两千大军只有两三百骑能逃出生天。“

    撒察抬起头,干枯的眼眶中老泪纵横,他嘶哑着喊到:”大汗,都是我作战不力,没有完成大汗的期待,理应问斩。但是大汗可怜我部落还有那几千户孤儿寡母,等待我去抚恤照料。希望大汗能给我一个冬天,我把家产全部变卖,也要安排好牺牲战士的家属。明春再来向大汗请死。否则我,我死不瞑目。“

    此言一出,众座黯然,因为每个贵族都想到万一自己也被逼到这一步了,部落的战士都战死了,自己该怎么办,是不是也是人为刀殂,我为鱼肉。想想这里,真情流露,对这个平日里狡黠贪婪的老头子不禁有些同情。

    “你说你有什么用!”铁木真大怒,抽出金刀,抢前几步,一把刀生生地悬在莫尔突的头顶,此时那刀口离头也就只有半寸。“让你守改五天,你就两天也没守住,三千人啊,三千人就算站着不动让人砍也要好几天。你,你怎么不死在那里。”

    铁木真越说越气,手握着金刀也发颤,好象是正在砍下去一般。

    撒察又惊又怕,惊惧之下,大声求饶,仿佛嗓子都喊出了血。“大汗,大汗,求求你看在当年我率部众助你逃脱敌人追杀的份上饶我一命。”座下诸人也有不少几人出声为撒察乞饶。

    “哼”铁木真握着金刀的手猛地甩,就在所有的人都提心吊胆的时段,那把刀重重地刮过莫尔突的鼻尖,扎在地上。他一语不发,起到了立威的效果。

    其实铁木真把主儿乞人推到前方去的时候,就想到他们不是扎木合大军的对手。一箭双雕,既希望减缓扎木合的攻势,也要打击主儿乞人的实力,现看来,这个目的基本上已经达到。

    既已如此,他确实也不想当场格杀撒察,因为座下诸人都感觉到撒察本来就不是札木合的对手,且又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如果这次自己对付撒察,在座不少贵族睹此思已,必然会对铁木真产生畏惧,抗拒的心情。自己明年要实行的征兵制就难以实施。而且还要小心这些贵族联合起来对自己压权。

    大至一国之君,小至一个部落的头人,既在其位,就要为诸人谋,这个位子不是那么好做的。蒙古的部落权力是大汗与贵族共治。大汗虽然一言九鼎,可以对下面的人生杀予夺,但是贵族们一旦寒了心,串联一起对抗大汗,或者反叛,那就会给整个部落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失去汗位。

    当年金国完颜亮,添为一国之君,心怀博大,希望统一华夏,征发大军南征宋朝。然而从贵族手中抽取赋税和兵力过重,遭到了贵族们的集体背叛。瓜洲渡江作战时死于完颜元宜等女真贵族之手,时年只有四十岁。此事发生不过三十年。

    铁木真雄才大略,精通驾驭人心,他既了解这些史实,不得不有所忌惮。就算自己有一天真的做了国君,也不敢随意独断专行。因此就算他知道撒察所言确有不时之处,但是却也不敢随意处置他。

    铁木真怒哼了两声,暂且作罢。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十一章 孤注一掷() 
铁木真生而即为乞颜部大汗之子,他降生时,父亲正好抓住了世仇塔塔尔部的可汗“铁木真兀格”,高兴之下,就给自己的大儿子命名为“铁木真”。但是他九岁时,父亲又被铁木真兀格的儿子毒死,真是冤冤相报,这个名字诞生以来就透露出诡异和凶残。

    铁木真父亲死后,乞颜部分崩离析,全靠铁木真的母亲诃额仑奋力支持。铁木真也从小肩负着保护族人,扩展势力的大任。

    十二世纪的草原,诸强林立,东方的女真人,西南的党项人,南方的宋人都完成了一统。而地处诸强环饶的蒙古大草原上,仍然还是停留在奴隶制度的政治形态。各部头人各自为政,拥兵不过一万,战争不超过三月,头人们仍然追缅先祖的辉煌。却不知道不改变,自己和部落只能算是那些大国们的养马场,兵源地。

    女真人建立的大金国,本发自于草原,既有草原骑兵的凶猛善战,又通过与南宋通商获得了精良的利器坚甲。此时拥有四百万户,五千万人口,号称精骑五十万,数倍于蒙古。

    金国建国初期,蒙古诸大汗协助衰败的大辽西迁,金国却能容忍耶律大石迁至西域,建立西辽。主要原因是因为当时金**力不充足,且正在伐宋之时,因此并没有以蒙古为患。

    后来大金与南宋连连大战,金国更加没有余力北顾,因而在蒙古上采取怀柔的政策。十三翼之战之前,完颜雍雄才大略,在位二十八年,是金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在位之时南下打败南宋,并西征西夏,东退朝鲜,使这二国心悦诚服,沦为臣属。此外,为了加强在草原上的统治,他也会定期派出巡检使率兵震撼草原,并先后册封多位蒙古大汗为招讨使,节度使等虚职。

    由于蒙古草原各部落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金国受到华北农耕文化以城为居所的影响,确实很难对草原进行管理。大金对草原上的策略一直是分而治之,让草原不要出现强大的领袖,以免挑战大金国的权威。

    铁木真从困难中崛起,在混乱中生存,在兵纷错乱的草原,他是一位独树一帜的大汗。铁木真既勇猛又狡诈,他最早地认识到蒙古部落分治的弱点,并通过不断地征战进行集权,每征服一个部落,就想方设法要把这个部落的人口和资源吸收到自己的绝对控制中。

    铁木真的梦想是建立一个帝国,所有草原上的牧民都是他的子民,草原上的骑兵只听从铁木真一人的命令,无论是蒙古人,女真人,西夏人,花剌子模人,还是西辽人都是遵从他的号令。

    铁木真正在思考如何惩罚主儿乞人,突然帐门一掀,进来一名卫兵,卫兵报告:“札木合派遣使者前来议和。”

    听到这个消息,帐下的千夫长,贵族和大将们不禁议论纷纷。有的满面喜色,有的疑惑不解,有的喜忧各半。

    铁木真望着帐下将领们恫异的表情和神态,默然不语,他已经忘记了主儿乞人的败仗,凝神思索札木合这次议和的用意。

    想了一阵子,可能是觉得这样不妥,就向卫兵挥了挥手,说道:“你先领他去帐外休息,好好款待。”然后又指了指撒察:“你先退下,死罪可免,活罪难劳,这次就由你向乞颜部的军需官提供三千匹战马,以充军用。”

    撒察跪在地上,千恩万谢地道了谢,然后由他的几个随众扶回去。他暗暗地唾骂铁木真,这次虽然逃过军法处置,却又亏了这么大的一笔财产,只有等自己养好伤,再找机会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