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众汗之王-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好好休息。“

    说到这里,札木合停下话头,用鹰眼向下扫视了一遍。

    他发现所有的将军都低下了头,会场上鸦雀无声,没有人接话,显然大家虽然心中愤愤不平,但还是愿意听从他的命令。

    ”好!”札木合话音一转,继续指点江山,

    “我想说的是,我不是怕死鬼,札答兰部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57章 誓师大会() 
“我不是怕死鬼,带大家来到这里是为了选择更好的战场与铁木真决战”

    札木合说,他想起了二战时美国伟大的将军麦克阿瑟的故事,麦帅在东南亚与日本大战,屡屡大败,但是他及时撤退到澳大利亚,保存了实力,并在美国的强大实力的协助下转败为胜,一举歼灭日本大军。

    “十天之前,我与桑昆分开时,桑昆说,札答兰部是个很坚强的部落,希望你能带领他重整旗鼓,成为草原上的雄狮。是的,我如此热爱着我们这个部落,我的士兵们可靠,勇敢,坚强,完全有能力获得胜利。”

    “但是,在这一路的撤退中,我们与铁木真亲兵的抗衡里,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可以负责任的说,目前对抗起来,我们三万士兵也不一定是铁木真一万大军的对手。因此,只能依靠部队的牺牲,以及将领们的鲜血来达到我们撤退的上的。隆佛盖将军,我亲眼目睹他不屈的精神,他用自己的鲜血照亮了我们后退的方向,为我们赢得了五天时间,让部落可以安全的撤退到这里。“

    说到这儿,他再次向下看了一眼,提到隆佛盖时,不少人都低下了头。确实,虽然他们都在抱怨为什么不与铁木真拼死一战。但无论谁都无法回避这个问题,就算隆佛盖那样经验老到的骑兵将领,领着同样人数的精锐骑兵与铁木真大军激战时,都不得不落败,只能以自己的生命来阻止敌人,自己就算全力一博,又能起什么作用呢。

    无论如何,每个人都不由地对隆佛盖产生发自内心的敬重,如果没有这个老兵拖住了博尔术,自己可能很难活着战在这里。

    札木合看到他们心动,知道关键点到了,于是他奋力发出比先前更大的声音,一字一顿地说

    ”责任,荣誉,部落,这三个神圣的词尊严地告诉在坐的各们我们应该成为怎么样的人。我希望大家能够好好地利用隆佛盖以及这一路上牺牲的一万多部民为我们争取到的时间,奋力地训练自己以及自己的军队,为不久的将来一举击溃铁木真作好准备。“

    群情激奋,大家一阵欢呼。接下来札木合又再次宣布了自己对军队的重组。

    辛弃疾率领第一骑兵大队,总兵力扩至一万,以轻骑兵为主。哲别扩充为骑射大队,总兵力一万,以骑射为主,黎华扩充为游骑兵大队,兵力扩到一万,轻骑为主,其间约一千重骑冲锋队。

    这三支骑兵尽快编队,优先从札答兰中挑选牧民加入,利用冬季五个月训练,入春即南入河套,经略与西夏的争夺战事。

    仍驻札在朔方的路德维希兵力增加到五千,其中含一千人的圣骑士重甲方阵,主守朔方城。

    塔塔东格增加到五千,其中一千重步,协助防御朔方以及克烈部南方的部落新营地。

    岱钦狼山众扩展到五千,其中两千轻骑,协防狼山与新营地一线。

    格尔木轻骑斥候扩充到两千,往河套与草原两处都撤入轻骑斥候,不停刺探军情。

    这样一代,就将朔方的野战骑兵扩展到三万,城防及轻骑又约一万,约有四万余人。但这四万人与十三翼作战时的三万盟军已有较大的不同,当时的三万盟军真正属于札木合手下的不过一万五,且又大都是下马为民,上马为军,很少在一起集训过。

    这四万人,按照札木合的构想,定时发给军饷,每人平均二两银子,一个月的军饷就要十几万,还有军备,甲胃,至少也需要上百两银子才能置备。好在狼山的铜矿已经开始大规模开采,按照预计的开采进度,再过两个月就能达到月入三十万白银的速度,恰好与各项用度持平,真正提供给札木合争霸的资源。

    按照这个扩军计划,至少要在札答兰部的部众中招募两万人,此时狼山的铜矿也急需矿工,又可在札答兰部中再吸纳一万人左右,这些矿工平日劳作,节假日再命令岱钦组织起来进行训练,俨然形成了狼山众的预备队,一旦敌人打来,拿起弓箭就可作战。

    札答兰部一路上几经损失,能到达狼山北麓牧场的不超过十五万,一路上又疲病交加,而且被铁木真屡次打压,再又根据魏青的协议,差不多损失了一多半的牲口。平均一人不过两三头羊,哪里够吃,度过这个冬天都及为困难。

    但是札木合的扩兵大计,却堪堪为他们解决了财务危急。

    札答兰部合家而居,一家差不多有十几口人,总能募出两三个男丁,这些男丁进入部队或矿产之后,一切吃用皆不用担心,有魏青的后勤解决,每人每月差不多能省出一两银子。

    而朔方与西夏签订协议一来,一直大量从周边的商人那里收购粮食,此时的粮食价格,一石不过三百文左右,一两人银子合两百文,三两差不多能换得二石粮食,一石即为一百八十斤,一家十口人一天最多不过吃得五斤粮食,一石差不多可以供得两月充饥。

    因此牧民的生活都有了着落,各自感激札木合大汗的恩典,留在部落的牧民都奋力干活,饲养牲口,希望为大汗多效一份力。

    因为冬季马草地缺乏,不便出战,札木合又掀起了大练兵运动。辛弃疾,黎华,路德维希各各依照自己的方法练兵,札木合也不干涉,只是每过十天就会组织一次比武演练,由这三队骑兵大将各各组织一百名的精兵,将枪头去了铁矢,各自比试。若是胜出,则有优先权利选择新一轮出栏的马匹。

    而且札木合还让朔方城的铜匠,特制了一只奖杯,名字就叫挑战杯,上面漆得金光闪闪,光可鉴人,只有优胜的骑兵可以保留这个挑战杯十天,待到下次比赛时再次争夺。如果有骑队能够连胜五局,就能将挑战杯永远留在自己营内。

    这条命令一出,让这些骑兵们个个奋勇,人人争先,每个骑兵队长都想将这永远留下来,不停地玩命训练,使出吃奶一般的力气。

    这一天,又是争夺的日子,路德维希,哲别,黎华,辛弃疾早早地率领自己的骑队,来到了朔方城下的比赛场地。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58章 骑兵大赛() 
札木合坐在帅台上,看那争斗的几只骑队。他的身边坐着的依次是几支骑兵的主帅,辛弃疾,黎华,哲别,以及路德维希。

    这次派来争夺杯的都是他们骑兵中最强壮,最结实的小伙子。作为一队主将,这几位不便亲自参加。

    看到骑兵们悉数到齐,札木合向一名身穿红色长袍的司仪点点头,表示可以开始了。

    那司仪站到台前,大声说道:”第一场比试,自由项目,各队拿出自己的拿手绝学,自由展示,由台上的评委根据各自的表现进行评分。首先出阵的是:辛弃疾手下的游骑兵。“

    游骑兵骑着来自河西的战马,举着长枪,身穿整齐的红色盔甲,威风凛凛的进阵。河西马产自河套平原周边,其不如蒙古马耐劳,也不如西域大马高大。但是恰恰中和了双方的长处,善于在地形复杂的场地作战。

    这次游骑兵表演项目是山地作战。几千辅兵们用马车搬来了各式各样的台阶,三角,大石,木板,车箱等物模仿山地的架构。将一个面积约有百亩的场地布置得如同一处纵横交错的丘陵地形一般。在这些布置的之,又放置了几百个木架,代表隐藏在其中的敌人。

    号箭响起,辅兵们退出场地,将表演的机会留给了游骑兵们。

    游骑兵在首领的率领下快速进入战场,快速观察了前方的障碍后,首领很快将骑兵分为三队,各自从三个方向展开了骑兵突击。只见这些骑队驾驭战马左纵右跳,越过障碍,奔上小山,丝毫也没有降低自己的骑速。一杆杆银枪准确,快捷地展向一个个假装的”敌人“,将这些木架打翻在地,毫无阻碍。

    最让札木合惊叹的是那一排高约五尺的栏杆,每个栏杆一丈来长,间距离约有三丈,连续排了五十个之多。游骑兵们两马一排,齐齐向栏杆奔去,跨过一排,接着第二排。三队人马全数跨过,所有的栏杆倒下不到十个。这样的跨越技巧,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不由得大声鼓掌喝彩。

    那游骑兵看见大汗鼓掌,更是兴奋。他们久在河北之地与金军混战,但是一直也缺乏补给,也没有制式的武器和盔甲,就这样还周旋了几十年。这次来到朔方,不仅军饷,装备俱得到补充,最重要的是增加了骑术精湛,悍不畏死的札答兰部牧民。再结合他们摸索的战法和战技,更是如虎添翼。

    那些新加入的部众更想在大汗眼前展示一下自己训练多时的绝技。当下有十几骑,一齐在马上挥刀向大汗遥遥致意,然后低下身躯,怒抽战马,一起向一坐小小的摸拟山坡奔去。

    札木合看那山坡,约有三四丈高,坡度不过三十度,不由地暗暗揣摩他们想要表演什么。

    待到那马蹄刚上坡道,这些骑兵更大力地抽打坐骑,在坡道上的马速不降方涨,那马儿昂首怒吼,竟然一气冲到了山坡边缘。

    边缘恰是一道悬崖,只见这些骑士猛地一带马缰,那马拔地而起,堪堪地跳过了山崖,落在对端一座同样的高坡之上,然后一路疾奔而下。札木合见两座山坡之间的距离,竟快三丈之遥遥,这十几人无一例外,竟然后能纵马越过,显见得骑术的精湛。

    此时帅台上众将也都是一齐喝彩,他们都是骑过马的人,深知这个横跨山崖的难度,既要敌住马儿的胆怯之意,又要将马速提到最大,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上跃的时机,否则或迟或早,都不能恰到好处地扬蹄远度。若是掉到谷底,虽说这三四丈高摔不死人,但是马儿也会泄了锐气,下次再度训练就不会那么容易了。

    待到游骑兵表演过后。换上了哲别手下的弓骑兵精锐的表演。这一百人也娇情,就让辅兵们先在千步之外摆满了一千多个大大小小的人形木耙,各各用下方的尖形木锥扎入泥土之中。

    然后辅兵离去,弓骑兵鸣鼓进军,马蹄一阵比一阵密集地冲向敌阵。

    待到弓骑兵冲到阵前一百步时,各自取下身后的大弓,一起发力,来了一阵抛射。一百余箭下去,那中箭的木耙已有二三十个,站立不稳,倒在地上。

    约摸四五十步远时,这些骑兵缓过力来,瞄准木耙,又是一阵攒射,这番却射落了四五十只耙子,倒有不少中了两箭以上。

    然后这队骑兵,斜斜拉开,分成两队,绕着这千耙阵形,一面疾行,一面弯弓射箭,射落人形木耙。辛弃疾看到此处,不由得击案叫好,他望向哲别,说道:”我久与金人作战,金人骑射虽然厉害,但大多数时候也要停下战马,或者下马开弓,方才射得准确,似这样的疾驰怒射,他们的准头不及足下精兵的十分之一。“

    那哲别虽不喜言辞,也弯下腰来称射,心中不由得暗暗得意,想我哲别骑射草原,从未有过对手,这些精兵有的已经在我手下历练一年之久,虽然到不了青铜境地,可是临阵冲锋,射箭,这些招术,我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

    那些弓骑兵一面绕圈,一面怒射,不过半柱香工夫,两支骑队已然再次错过,算是射过一圈,手中弓箭不断发射,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气。此时阵中千支木架所余不过一百左右。两队合一,再次大声发喊,拔出腰刀,一齐向敌阵冲去,马上马下几个起落,那还立着的木架就都被纷纷斩落。

    弓骑兵功成身退,在马上双手高兴,大声欢呼胜利离开场地。场下的观众们也都起立为自己欢呼,对朔方的实力又加深了一次理解。

    接下来是路德维希的表演,这厮来自西域,却头脑简单,不喜花哨。他命人制作了十几道木墙,每块木板俱有一寸来宽,厚比手掌,两米来高,用铁锤钉在地上,恰似寨墙。

    手下一百来人,全是铁盔铁甲,手持骑枪。坐下马带硬甲,一齐发力发喊,齐撞过去。

    这个重骑兵方阵,就象是一队坦克铁骑,毫示阻滞,将那十几道木墙碰得稀烂,撞个粉碎。冲撞速度极快,偶有几名骑士顶不住冲撞落马的,也顾不得身上受伤,不说任何废话,站到一旁。

    札木合暗想,这一招虽然简单,却是极费体力。尤其这种不怕阻挡,勇往直前的精神,才是他手下圣骑士的直正实力吧。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59章 何人夺冠() 
路德维希的部下表演已了。齐齐策马来到帅台前,一个个右手持枪,左手抚腰,弯背行礼,给众位首领行了个大大的骑士礼,温文尔雅,令人赏心悦目。

    最后压轴的是黎华的骑兵,他统率的是真正来自草原的骁骑,这一次并没有辅兵上前进行战场布置,大家暗暗起疑。这次黎华给大家带来一场什么样的惊喜。

    黎华的骑兵入场,他们骑下仍然是那些不起眼的蒙古马,但是配上了从大金国和南宋采购而来的精良制式铠甲和制式钢刀,一把马弯刀在阳光下光芒闪烁,甚是耀眼。

    骑队奔出两百来步,就在奔跑中逐级成行,编为约十个方队,二骑一队,一骑当先,三骑居后,五六骑尾随后方,形成了一个圆锥阵。那几个小队长打足精神,指挥部下的阵形和速度,越来越快,马匹却阵形未乱,各各尖刀指向前方,显足了一股草原骑士的锐利气势。

    ”好。“

    札木合大喝一声,就要带同众人鼓掌赞叹。却突然听到一阵雷鸣般的震动,他朝前望去,只见骑队的前方,却有十几名牧人,手持长鞭,赶出一千多匹战马,一起直奔而来。用的就是那日札木合阻拦铁木真的战术。以千马代替千骑,用以扰乱敌阵。

    那骁骑阵也是不慌不忙,各各放下弯刀,取出已拔去尖头的长枪。马势一点未减,冲入千匹马队,用枪棒左冲右突,拔开对端的马头,继续前进。

    那百骑遇上千马骑阵,正如一只孤舟赶上了万重巨浪,一个接一个的浪花扑面而来,难得这些舟儿临危不惧,一点也不混乱。两阵对撞而过,并没有太多的碰撞和挤压。

    待到穿透敌阵,那些小队长又呼喊自己的部下,重新结阵前行。一会儿工夫,那些奔马的后方又出现了十几支尖锐的箭头形状骑队,其速度和锋芒一点未减,马背上骑士精神抖擞,奔向前方。

    这一下,坐在帅案上的诸将再也把持不住了,一起站起身鼓掌。刚才还得意万分的辛弃疾掩饰不住自己满脸的羡慕,他大声向黎华贺到:”自古英雄出少年,青出于蓝胜于蓝。黎帅,我终于见识到了草原儿郎的骑术风彩,以札答兰部对大汗的忠诚以及长年累月在马上的训练工夫。假以时日,训练出十万铁骑,何愁天下不平。“

    札木合也重重地拍了拍黎华的肩膀,说:”好样的,以后南方以及大宋就交给你了,不要推辞啊。“

    黎华脸上腼腆,他毕竟是个少年,有些羞涩地抬头说道:”大汗放心,有我黎华在,一定为你平定天下,谁有不服,让他问下我的三寸枪和手下的无双战士。“

    ”哈哈哈哈。“札木合满意地笑了起来。

    这时司仪官问道:”是否该进行第二回合了。“

    ”第二项回合?“喔,札木合想起来。以前几次比赛的第二回合是几支骑队追赶一只马球,若是能够保留到最后就算胜利,在追赶过程中如果被枪杆打落马下,则失去了比赛的资格。今天是不是继续启动第二回合的比赛呢。

    札木合来到台前,大声对众将和台下的四个骑兵方阵说:”这次挑战者比赛的第二回合比赛,不是争夺马球,而是有一个新的目标。这个目标更大,更强,奖励更丰富。现在我宣布,挑战者比赛第二回合的争夺目标,就是。“

    下方的士兵和将领们初听到大汗的话语,有点不敢相信,继而大家明白过来,欢声雷动,一阵阵汹涌的欢呼声从台下响起。

    此时已是孟春,朔方以南,就是广阔无比的河套平原。河套平原纵横数百里,分为从青铜峡至石嘴山的西套,以及五原郡周围的东套。其覆盖的草原面积有几万平方里之多。水草丰饶,牛羊众多,人口接近三十万,马匹十万以上,也是西夏的重要战马产地。

    此时朔方在河套的西北,五原郡则在东南,两城分属于西夏与朔方势力,隐隐对河套进行幅射。

    当日西夏退兵之时,札木合与西夏的东平郡王李延斌曾有密约,河套平原一分为二,朔方与五原俱可分得一份。但是后来迁移札达兰部,手中兵力一直不够,因此没有轻易南下。而李延斌一直与金国边境大军周旋,也没有余力来此布防。

    此时经过了一个冬天的军训,无论是部队素质,或是武器装备都上了一个档次。就算以上次西夏北侵的大军再度前来,札木合也认为自己胜算颇大。

    何况现在朔方的人口已经接近三十万之多,以朔方一地的经济和克烈部借来的些许牧场,实在难以提供充足的马源之地或是部民生养之所。单是靠自己铜矿出产物资来养活诸人,力所不逮。

    天欲予之,若是不取,必受其咎。河套平原已经成为朔方军发展的一处必取之地。

    昨日呼延江传讯,他已经与大金国密议,只要这次二十万两的赋税送到大金,那金国副者元帅李师青就会亲自率兵,威胁西夏的夏州,灵州一代。牢牢吸引西夏主力。这样我们朔方军北出五原郡,所对的就只有左厢神勇军一支厢军,约七万余人。

    而河套人数不多,以三十万人供养七万大军,而且不象朔方这样能以铜矿出产来解决军资问题。那些军队,倒有一大半辅兵是放在民间,平时不出征,战时强征出列,真正能战的不过三万余人,以札木合看来,这三万人在自己久经战场的三万强骑之下,真是土鸡瓦狗都不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