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众汗之王-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师青随机决断的权力。这次你去太原,如果能够利用李元青立功心切的想法,诱导他进攻西夏,夺取河西夏地,倒有可能打败西夏。只是这样一来,西夏一旦败去,你就会直接面临大金国的大军,到时又该如何自处,你可要自作决断。”

    也只有经过丘处机这样高层人士的口中,札木合才能得到这么机密的情报,以及那些位高权重的大臣们的动机取向。此时他心中一动,早已有了计较,于是双拳一抱,谢过丘处机。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札木合对自己说,我并不需要用自己微薄的兵力去硬碰敌人,而只要了解敌人的心意即可,攻城第二,攻心第一。

    双方又聊了一些家常话儿,很快就走到了那所牧场,丘处机不便与那户牧民相见,告辞先走,札木合谢过他,继续前行。

    走到牧场之中,果如丘处机所言,这处的河间马物美价廉,虽不如蒙古马那么耐力十足,但骨胳结实,奔跑得力,最要紧的是价钱便宜,虽然见札木合是远客,也没有欺负生人的意思,不过七八两银子一匹而已。札木合取出两百纹银,又与他们讲价,终于得了四十多马匹,恰恰是人人两匹,还可换骑以便节约马力。

    当下天色已晚,札木合一行便在此处吃过晚饭,停下歇息。次日清晨,他们补充了充足的水和食物,继续一路向南。

    札木合一骑领先奔出,此处已近灵州,水源更为滋润,湖泊丛生,景象又与五原郡有很大的不同。

    五原郡靠近漠北,以黄沙地居多,而此处水源居多,却长着无数的草甸。

    札木合行走之中,看见远处沙丘盘据,如群峰屹立。近处却温温地一汪清水长注,绿水蓝天,安静,漂亮,那水泊之中,密密麻麻地长着各式各样的水生芦苇,高粱,好象是塞外江南一般。

    行不多远,一群一群白云一般的羊群,随着春风,欢快地奔跑过来,来到湖边痛快畅饮清水。

    札木合暗暗称奇,这里就是后世的鄂尔多斯地区。此处水源充足,草儿长得越发茂盛,正是哺育牛羊的大好草场。相传成吉思汗西征时看到此地水草丰饶,人杰地灵,与身边的诸将立下宏愿,要在自己逝世之后埋葬于此,后世果然在鄂尔多斯建立了成吉思汗陵,只是不知道是真是假。

    而此时的鄂尔多斯,尚未被蒙古占据,因此还是在西夏治下,唤作灵州,也是西夏的一处战略要地。其兵马雄甲天下,包括了西平府五万驻军,诸边天都山,罗落,盐州一带五万防军,还有贺兰山一带五万人,共有十五万,是西夏的边防重镇。兵力精锐程度大大超过五原郡那些厢军。

    不过札木合的心情却远远比在五原时放松,无他,这里的草原水草丰富,四通八达,不似五原那边四处黄沙阵阵,只有缘河而行一条路,所以极易被敌人追踪。。

    一击不中,即时远遁,本来就是草原上骑兵的天性。到了这鄂尔多斯草原上,这二十人的队伍如鱼得水,若是大股敌人再度来袭,即刻远行,以他们驭马的技巧和草原上取之不尽的草场,很难有大股军队可以追得上,于是大家放心之至。

    就这样在大草原上走走停停,不觉又走了五六日,都凭呼延江作为向导。忽有一日,札木合听得呼延江在那里大叫:

    “太原城到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17章 长腿玉人() 
札木合遁声望去,果然前方有一座大城,正中一座巍峨的城楼,竟有十几丈之高,上书四个大字。

    太原是北方名城,唐太祖起兵前,就占据太原,被称为唐王。后来大唐得了天下,为了防备北方突厥等游牧进犯,又几次扩建太原城,太原最大时南北长6700米,东西长约4800米,占地约有32平方公里的面积。就算比起现今的一些大城也不差太多。

    后来大唐分裂,北汉得了太原,以一城之力,抵挡大宋的数次北伐,在老将杨业的领导下,竟然坚持了二十九年之久。大宋占据太原一百多年后,该城又被大金占据。金国称之为西京,设置大金国西京都元帅府,统帅十几万精锐大军,是大金西部重镇。

    此时札木合来到西京门口,暗暗惊叹,真是好一座大城,不愧为大金西京,见那城郭紧密,战士兵甲鲜亮分明,比起朔方城,规模怕不大了几十倍之有,若要攻下此城,得有几十万大军不分昼夜连续攻击才行。

    但是他转念一想,千里之堤,废于蚁穴,大金国虽然兵甲强悍,带甲百万之众,但是各方将领心意不一,各有所需,只要好好揣摩他们的心思,用各种计谋好好分化,就算这固若金汤的西京,也有被攻克的一天。

    想到这一点,札木合再回顾自己新建立的五军,人虽不多,但上下一心,将令之下,莫有不从。假以时日,说不定这西京也就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于是他不再羡慕,一马当先,纵骑向前,从后方望去,他那骄傲的身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弥漫出一股王者气象。

    后方诸战士,包括呼延江在内,不由得暗暗心折,一起扬鞭飞奔,奔向这座历史名城。

    不过半个时辰,诸人就进了城门,这座大城的收费比起朔方却更为合理,一人不过十个大钱,即可付清进城费用。

    在呼延江的引领之下,不多时,诸人就来到一所客栈,上面写着四个大字“西都客栈“,呼延江推门便进,因为客栈老板也是他的旧识,所以很快就给大家订好了房屋,两人一间卧室,俱俱先进屋休息。

    待到洗漱休整完毕。呼延江却要了两三桌好菜,在二楼之上,招呼大家一起用饭。他却本是朔方土豪,口袋中不差的就是银子,众人都跟着他好吃好住,心中不免有些感谢。

    札木合独与呼延江坐在窗边一处小台之上,这边送来的却有一些精致的小食,并那西凤美酒。此时的西凤酒产于柳林地区,西凤酒也是我国四大名酒之一,札木合在此时喝到古法酿造的西凤名酒,只觉清雅而不淡薄,浓郁而不酽腻,甘润挺爽,回味绵长。

    他饮了一杯酒,正欲与呼延江提起话题,突然听到楼下传来一阵马蹄,不禁警觉,遁声望去。

    只见楼下西方街道上行过来一列马队,这里是西京大街,那马队却不敢疾驰,只能按缰缓缓而行,恰恰让札木合可以好好观察。

    他看见马队前方有约有五十余人,俱手持银枪,脸带护罩,正是作那日所见的铁鹞子打扮,一个个骨骼结实,目中精光四射。这五十余人倒分为二十排,两人一排,各自枪尖朝上,骑马缓行。

    后方又有一匹高大的白马,那马儿浑身洁白似血,没有一根杂毛,且高大雄健,比起前方护卫的黑马高出半个头来,

    马匹之上竟然坐了一位女子,她穿着一身黄白相间的武士服,头顶扎了两根黄色丝绸束带,一双大眼睛,青春富有活力,鹅蛋脸型英武清爽,秀美的脸蛋上挂着一丝高傲的笑意。肤色雪白,晶莹透明,腰身纤幼结实,胸脯胀鼓丰盈,十分诱人。

    但最为吸引札木合眼珠不是她的胸脯,而是她有一双结实修长的大长腿,此时春末,这女子只着一双高筒长战靴,靴腿之上,皆是明晃晃,白生生一截长腿,只在大腿根下缘才又有一条黄黑色的牛皮战裙遮挡。

    看到这一幕,札木合登时就心胸澎湃,鼻血倒灌,他在心中喃喃的说,魔鬼身材,天使脸蛋,高冷表情,大白长腿。这才是我梦中的偶像,这样的丽人归我所有,这个时代才没算白来。

    此时美女恰好抬头向酒楼上方看来,札木合茫然地举目望去,情人眼中出西施,那眸子虽然不露神色,札木合却感觉出那里有美目中如有一股蜜意,溢到自己眼前,不禁心动神摇。

    呼延江见他竟然为美女失神,叹了一口气,抄出一根筷子打了过来,口里说道:”城主,稍静,稍静“

    札木合这才从白日梦中缓过神来,不由自主的说,“也不知道这个美女是哪家的姑娘?”

    呼延江呵呵冷笑,用筷子指了指后方防卫们打出的几面大旗,札木合遁着筷子望去,只见那大旗上书写了两个大字,另一面旗上又书写了几个字。

    呼延江解释道:”楼下的美女就是当今西夏圣德皇帝最宠爱的五公主李纯燕,西夏国君老来得女,五十岁之后时才得了这名公主,欣喜异常,赐名为燕,取意为“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意。从小就请了国中最有名的武者指导,年方十七,就已经达到了白银境界,且我听说因为她是皇亲一脉,又不会卷入继位的纠纷,圣德皇帝将西夏有名的间谍机构也交给她指挥。此次她率人前来太原,想来又有什么新的图谋。

    真是美人如蛇蝎,札木合听说这长腿美女的武功比自己还高,而且还领导着什么国家间谍组织,就收起了那股好色之心,正襟危坐,真是美人不好吃,小命要紧。

    他却似正人君子一般地对呼延江说道:“难怪我见她一介女子,竟作武士打扮,原来竟然是西夏的公主,还负有间谍。方才我细细观察她的表情,不露声色,宛若带着一个秘密来到太原。我们不妨好好计议一下,她来这太原何事,对我们的计划是否会有所阻碍。“

    呼延江见他本来是好色多看了几眼,还要装得这般一本正经,不禁心中想笑,但是忍住了笑意,与札木合说:”方才我已经通过自己在太原城的关系与都元帅府搭上关系,再过两三日,你我同去太原都元帅府,将这朔方的城主之职作一交接。“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18章 气吞万里() 
札木合听得一切俱已安排妥当,不由得对呼延江的办事能力由衷惊叹,这么快就能联络上当地大金国的元首,并订下和谈日期。不由得又对他赞扬一番,呼延江自是敬谢不敏。

    眼见得去会谈还有两三天光景,这些日在草原上奔波劳顿,也是苦了这些跟过来的精锐骑士了,一多半人带有轻伤。札木合去那包中取了些银两,交由他们在街上请些大夫来治疗。另外也和呼延江两人各各施展起那武者专属的吐纳神功,助这些将士早日恢复。

    第二日,札木合睡到日上三竿方起,却让诸人不必围在自己身边护卫,各自散去太原内欣赏风物,到晚间再回客栈碰面。他拉了呼延江一道,让他带着自己去参观一下太原的风景。

    呼延江说道:”古都太原,在宋太宗破北汉时已经破坏干净,之后作为军镇重建,要义是为了防御大军进攻,却没有什么太多古迹可看,要看太原的古物,可以往城北处去看看。“

    札木合心中涌起一股猎奇之心,就依了呼延江之言,两人挑了两匹好马,出太原城往西北方向,策骑飞奔。

    轻骑简出,不过奔了两个时辰左右,就看两山分立,中间一道峡谷如鬼斧神工般深深劈开,一条大河,缓缓涌出,这里正是汾河。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其从太原城侧流过。宋金的官员都在此处兴修水利,引汾河水灌成湖泊,还沿河两岸种植了几千棵柳树,飘飘然一派田园风光。

    呼延江领着札木合来到汾河左侧,二龙山下,便叫下马。札木合放眼看去,栓马柱前,却有一处古祠,上书四个大字,原来是记念晋国大夫兴修水利所建。

    札木合原是草原英豪,此时也喜欢这处山门简炼严谨,至简至真。走入石门,行不数十步,就见到一泉自崖下涌出,清可见底,还有小鱼在水中玩耍。

    札木合见猎心喜,来到水前,低下身子,掬起一捧水,却觉那水意清凉冷洌,不觉打了个寒战。

    他站起身来,与呼延江二人在此处慢慢行走,四处观赏浏览,只觉得这一路来四处征战的疲惫稍稍有些减缓,正欲与呼延江说话,突然听见那山泉之前,寒亭之中,有人正在大声吟诗: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札木合听得那六字,不禁暗然心惊,遁声望去,只见那里有一名中年男人,身高五尺五寸,穿着长襟大袍,头戴双长耳黑色小帽,背负宝剑,脚穿布鞋,面容瘦削,顾盼有神,虽然须发皆白,但一点也隐藏不了那人的一腔热血,一股正气。

    哎呀,札木合在心中暗叹一声,连忙大步流星地走了过去,深深一揖,口内说道:”请问阁下,莫非是那辛幼安辛大人在此。“

    那人看到对面一位大汉竟然能叫出自己名字,瞪时大惊,心道:”不好,莫不是金人刺客到此。“右手向后伸去,就要拔出宝剑。待到看札木合神态可亲,并无恶意,又忍住不出手,只是神色冷淡地问到:”你是何人,如何知道我的名字。“

    那辛弃疾文武双全,饱读诗书,更兼武艺高超,二十岁那年,他就亲自率领两千余人,参加了大金国境内的义军,意图恢复中华,还于旧都。还不断派人与南宋联络,希望得到大宋的支持与金人抗衡。

    但是大宋偏安一处,那些高官和皇帝早就不敢再起刀兵,防民甚于防川,生怕被金人找到事端,影响了自己的统治,只是不断地给辛弃疾一些虚官职以应形势,直到他手里的兵力损失干净。

    待到札木合来到太原这一年,辛弃疾已经是五十岁以上高龄,大宋虽然又许了他一个官职,但是那朝廷中许多高官都与他不对付,眼见得又要生事。辛弃疾悲愤之下,独自一人来到太原散心,一方面是舒缓心中郁郁之情,另外也是想趁机查看大金国西部边防,看看是否有可趁之机,今日借余瑕浏览这晋祠,却不料刚好与札木合遇上。

    ”我是。。。“札木合口里一顿,他之前哪里见过辛弃疾,不过饶得他冰雪聪明,脑袋中灵机一动,接了下去:”我与丘道长有旧,也亏得他教了我一些道家法门。那日他与我纵论天下英雄,却告诉我辛大人武功,人品都堪称上上之选。与他的师傅王重阳共举抗金大旗,一时多少英雄纷纷来附,要不是宋帝阻挠,早就在河北重新恢复汉人故地,一时多少豪杰意气风发。我也非常钦佩王重阳和辛老英雄的故事,所以就记下了你的形容,以便有一天看到就能认识。“

    他一口气说了许多话,却看见辛弃疾的神色慢慢缓和起来,只是听到那里,微微皱了皱眉。札木合知道他厌烦这个,但话已出口,却不好收回,只好看辛弃疾如何作答。

    果不其然,辛弃疾听到丘处机几个字之后,面色已是大好,然后放下要去拔剑的右手,深深叹息道:”那丘处机我当时也见过,我与他师傅一同反金时,他还是个年轻的道童,帮他师傅提着宝剑,或者助义军购买粮草。只是后来义军大败,丘处机与那六个师兄弟却一同向大金写了降书,深深为我不喜。虽然他利用全真教的道观,也保护了许多义军将士,但终不敢树起义旗反抗金人,却是不与我等同类。“

    隔了一阵,辛弃疾又直指胸前,说道:”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壮士暮年,壮心不已。虽然我今年已过天命之年,但悲不见王师渡江,北定中原。可惜我这一把老骨头,已经很难看到这一天了。“

    说到这里黯然神伤,也不顾札木合他们是金人还是汉人,或者是草原游牧人。义气纷发之下,从后背拔出宝剑,一面舞,一面在口中大喊:

    “靖康之耻,永不能忘,灭国之辱,存我心间,愿挥此剑,直捣中都,一剑倾城,两剑倾国,三剑倾了这大金天下,让这全天下的汉人,重新拥有这一片蓝天。”

    只见辛弃疾剑随心动,扫荡四方,隐隐然有一股黄金高手的气势和威压,扎木合和呼延江互相对视一眼,心中暗暗称奇。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19章 万般游说() 
待到辛弃疾舞剑已毕。札木合再次向前,口中称道:“先生大才,果然不同凡响,无论文才,或是剑术,都是我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我想请先生浮一大白如何。”

    浮一大白就是喝酒,想那辛弃疾纵横天下三十余年,手中一柄长剑难遇对手,兵韬武略,文才豪气,俱是上上之选,这样的大英雄,大豪杰,哪有不好酒的,对酒当歌,本来就是好男儿心中快事,当然立即应承。

    当下几人就拣了一条好石桌,札木合与辛弃疾对坐两方,呼延江从包中拿出太原城中购买的上好西凤酒,再取了几只瓷杯,给二人倒满。

    那北方的酒杯都是二两装的大杯,酒过三巡,札木合见辛弃疾隐隐有了醉意,就借机进言。

    札木合又取了一杯酒,一口气干了这酒,先干为敬,然后深表敬意地说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辛大人年届五十,还能有这么良好的精气神,真是令我等感觉汗颜,惭愧惭愧。”

    辛弃疾见他这么谦虚,心道孺子可教也,饮了一大杯酒,说道:“我自少年立志以来,一直以光复我汉家山河为己任,金虏未破,每日枕戈待发,练武不敢稍有松驰,一旦国家有所召唤,必然一马当先,为国家收复河北山东之地,恢复中华。”

    立在后面的呼延江本是金人,见他如此称呼金人为,心中气结,但此时札木合坐在椅上,尚未发话,他也不好发作。

    札木合正色道:“驱除金人,恢复中华,自是辛大人一生报复,我每听丘道长讲述至此,时时感到激愤于心,今见大人风采,果然峥嵘气象,气吞山河之势。”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辛弃疾见札木合夸奖自己,神色不免有所得色,文人的牢骚劲儿又上来了,他扪胸自问道:“可怜我圣上一世英明,竟然被臣下欺瞒至此,以为那金人势大无敌,恐战严重,至今未敢下一诏书发兵攻金,我抱负难以实现,不由得空自叹息。”

    札木合想了想,又说:“我自草原而来,既不是汉族,也不是金国人,我们草原征战纷纷,有的部落失败了,民众被并入新的部落。最近我也占领了一个部落,将他们的部民并入我部,并没有抢夺他们的财富,而是将我原有的大草原牧场让出来,让新的部众们可以牧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