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众汗之王-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中。尤为重要的是,你要秘密在札答兰内部安插人手,刺探屈出律,格尔木以及塔塔东格三人的动向。我久出不回,这三人虽然本性良善,但必然会被铁木真派人反复引诱,若是不事先了解他们的态度,如何放心。这支间谍支队平日可牧可兵,建制暂定为一千,称号为,就由你亲自把控“

    魏青拱手应令,他的心中隐隐升起一股寒气,札木合这人表面上粗鲁简单,没想到内心深处如此腹黑。

    他担心做事不利,出声询问道:‘但是那札答兰部与朔方距离千里以上,如果那儿有紧急的情况,又如何能够快速传递到大汗手里?“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08章 虎豹之间(求打赏)() 
札木合哈哈一笑,说:”你倒是忘记了呼延江的鸽子。“

    魏青募地一惊,想起那天在原野上攻击呼延江大营时走的那几只鸽子。札木合当时不让手下放箭射杀这几只鸽子,一来是为了让它们飞回朔方报信,以便扰乱军心。二来他也有心留下这几只良种,等到进了朔方之后,把这些鸽群扩大为自己所用。

    中国汉唐时代就开始饲养信鸽,呼延江养的这几只鸽子又叫雪鸽,其产地就在甘肃西北部,青海东部一带,体型虽小,但耐得苦寒,飞得远途,是最好的信鸽品种之一。

    札木合与魏青交待道:”我已经和呼延江说好,他会将这雪鸽的鸽种和训练之道传给你的手下。得到鸽种之后,你将之扩大为三群,朔方,狼山,札答兰部各养一群,养熟之后再把鸽儿用骑兵携带机要之地。若有急信传递,可使信鸽飞起传讯。鸽翔长空,一日千里,两日之内即可行至我们的几处驻地,是最好的传信手段。“

    魏青在河西时本已听过信鸽之术,今天听札木合娓娓道来,不由大喜道:”那我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众皆欣喜。

    札木合又与他们讨论了一阵,叮嘱了一些要紧之处,各自归去。

    待他各人离开,札木合却走出房门,往西花园而去,此处柳荫处处,春风拂面,真是让人心旷神怡。

    走不过数十步,便到了西园门,此时门内传来一阵阵呼啸之声,札木合循声细看,原来趁着这夜色,呼延江正在练习棍术,他手中持的却不是铁棍,而是一条黄杨大棍,此时棍法使开,正是一路。

    呼延江人本是高大,手握一棍,上剃下滚,左右两分。其棍法平直,身体与棍向成一直线,一棍打去。或又使得一路拨草打蛇棍法,棍头一面向下击打,一面急骤前进。

    有两句诗单道这路棍法的好处,正是:天降白蟒分日月,一条大江入梦来。

    札木合见猎心喜,不由自主地也去那墙边掇得一条大木棍,二话不说,跳到场中,当头就是一棍打去。

    那呼延江正在向前攻去,见后方有棍杀入,立刻判断出哪里是实招,哪里是虚招。向左侧堪堪一跳,躲过这迎头棒击,然后双手一抡,就抡出一遍漂亮的棍影,举棍还击,棍势如黄河落崖,声势浩荡,几不能挡。

    札木合见有棍来,口里大声叫好,不退反进,自己一条大棍打蛇随棍上,如同青花蛇一般粘住呼延江的棍梢,左右画弧密密粘住棍梢,使之不能逃离。双方并不使出丝毫精元之力,只是凭借自己的天生力气,互以棍力缠绵不绝,藕断丝连,连连拼了几十棍。

    最后呼延江卖了个破绽,札木合奋力一劈,将对方的棍打落在地,一根棍梢牢牢地放在呼延江的肩上。

    札木合哈哈大笑:”我赢了!“他虽然贵为大汗,却是少年心性,此时得胜,不免有些得意洋洋。

    呼延江垂手恭立,口中有言:”不知大汗这么晚了过来,有什么要紧的事情。“

    札木合瞅见花园一侧有一张石桌,几张石凳,扔下棍棒,大步走到桌前坐下。又见桌下有一大坛好酒,他也不问主人的意见,抓起一只大碗,满满倒上一杯酒,却见那酒色琥珀黄色,清香扑鼻,喝在口内醇甜解渴。原来这是产自西域的葡萄酒。

    呼延江也来到桌前,坐在一只石凳上,取酒慢饮,且听札木合说话。

    札木合笑道:”朔方一地,距离大漠近在咫尺,且近有狼山盗群比邻而居,远有金夏两国兵锋无敌。呼延兄竟能据此年二十年不见有难,今天特来请教,我要怎么做,才能在这里立足。“

    呼延江早就想找个机会和大汗讨论自己的治理心得,见大汗有问,面色严肃地答道:”也没有别的高招,无非是予求予取,有求必应罢了。“

    札木合为之愕然,他见呼延江英雄气概,在这城中隐隐为一方诸候,此刻见他话语中颇有难色,不由得皱起眉头。

    呼延江接下来说:”我在朔方建城后,狼山倒是不怕,一群散兵游勇,何足道之。但是往南去,两处俱是天下有数的军州。一处就是西夏的左厢神勇军,连绵五百里,号称七万大军。另一处则是大金国的西京兵马司都元帅府,将兵十万。“

    札木合大吃一惊,大金国人口近五千万,一处边疆有十万大军不足为奇。但是小小的西夏,随便一处厢军,也达七万,真是让他心惊,须知自己养一万散兵,耗资接近三百万,七万大军的耗费怕不要两千多万,小小西夏,如何养得起这么多的地方军队。

    呼延江见札木合大惊,知道数字吓到了他,于是笑道:”大汗倒也不必太担心七万大军数目太多,西夏一直与强敌作战,初时与大宋,后来又与大金,其人口却不甚生育。因此,为了保证作战,每家有二丁的,取体壮的一人为军,另一人担任随军劳役。家有四丁者,抽丁两人,但是其他人皆可以作为预备役顶替别家的劳役。以西夏不过五百万人的国度,竟然可以养得四十万大军,也算是疲军了。“

    札木合听到此言,方才心安。他心目中的强军,不是依仗人多取胜,而是必须精锐士兵。如果象西夏那样的人皆为兵,其国家的经济绝对无法发展,战火一响,黄金万两,没有切实的经济后盾,只是靠人多,到最后来只能是沦为笑柄。

    历史上西夏号称四十万大军,在成吉思汗不过五万精锐的征伐之下,损失干净,只能凭借自己的兴庆府城防进行抗争。待到成吉思汗部下假言和谈,将西夏人骗出城堡,再进行屠城,很快就把人口众多的党项族灭亡了。

    呼延江又说:”我本出自大金,与西京太原的都元帅有旧日交情,所以遥尊大金国为尊,每年以大量的金银献上,得了这个的称号,以为大金国臣,方免西夏大举来攻。李元吉在时,我又透过他,暗暗交好五原郡的西夏清平郡王,每年亦是十几万两白银相送。所以他们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大汗新得此城,我思忖,也要尽快与两国交好,并准备好金银良马进贡,以便稳住地盘。“

    札木合听了这话,思忖良久,突然说出一番话来,让呼延江大吃一惊。

    有分教:朔方城中,八千壮士齐上马,五原郡内,七万厢军起刀兵。

    竟不知札木合所言何事,且看下回分解。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09章 一路向南(4更)() 
只见札木合拍案而起,自有一股威风凛凛的神色,大声说道:

    “此时大金国势大,我们要讨他的封号,作为外臣,也要打出大金国的旗帜以安民心。可那西夏算个什么东西,我这城中岁入本就不多,还要均出十几万两银子给他,那我们拿什么来发展自己。“

    呼延江有点担心地说道:”可是西夏东厢军有七万大军,若是袭来,我们如何能挡。“

    ”七万厢军算个屁!“此时札木合喝了一口小酒,壮志冲天,他接着说:”我军一万草原精骑,马上就到,都是那自小挽弓骑马的精兵,就拿这七万厢军来练手,一战倾城,二战倾黄河。我要在这黄河之畔大败西夏的军队,把河套平原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这句话本来就是札木合的计划,一旦这一万骑士到达朔方,编入他的五军,自己的力量大大壮大。然而当兵就为了吃粮拿饷,就算狼山开采铜矿一切顺利,也不见得就能养起这么多的军队。何况河西之地,本来就是最好的牧马之地,西夏人长期居于城市,早就失去了草原上的野性,正好趁此机会将他们击溃,夺得河套平原,大大拓展自己的领地。

    至于失败,他从来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成吉思汗是天纵一帝,自己只能暂且避避他的锋芒。这河套上的西夏军算什么,若是这也不敢打,那也不能动,那如何壮大自己的势力,怎么争夺天下呢。

    此言既出,豪气万丈,白银境地的呼延江站在一旁看来,自己的这位主公目露金光,言语之间牵动天数,竟有日后到达王者境地的气象。当下心生仰慕,更是在内心中把札木合当成自己一心辅佐的帝王。他离了石凳跪下,口称:”谨尊大汗之令。“

    当下二人重又坐下,密密计划,李元吉返回五原之后,必然会撺掇西夏国大军来攻。此时既然已经下定决心对抗,一面修好城防,密密安排狼山的匪徒一同协助守城,静待草原援军前来。另一方面此时朔方大变,还要尽快前往西京太原,交好大金国边防大臣,以便有金军在后方打乱西夏的部署。

    当下两人议论良久,札木合想起以前在草原上完颜承裕的,不知道在西京可曾有用。另外他也要看看那西京的繁华景象,结交朝延大员,于是下定决心,一定要亲自前去与大金国交涉。呼延江劝说多次未果,只得随他。

    第二日,札木合召集众将会议。

    他先是告知了从草原上迁移一万骑到朔方补充军力的安排,众人皆没有异议。

    然后札木合石破天惊说道:”我要亲自去一趟大金国的西京太原,从西京都元帅府讨得封赏,才能名正言顺地占据朔方城。“

    众皆哗然。

    西京太原,在朔方西南,距离超过一千五百里,其间就是骏马奔驰也要十几日方才到达。且中间就是西夏国的东厢军防区,不知有几万大军在这段区域镇守,若要从这里穿过,风险重重。

    魏青第一个不解,率先说道:”若是与大金国外交,我正是此中好手,不如我代大汗前往,也免生事端。“

    札木合摇摇头说道:”这是我第一次代表朔方与大金国打交道,外交之术,诡变多端。且大金国为主,只有我亲自前去,才显得庄重严肃。而且外交谈判,双方各持己见,无不用各种方法逼迫对方让步,以获得自己这方的好处,若是魏青你独自前往,得不到我的有效授权,一来一往,费之不止一月,若是因为有所争执无法达成最有利的协议,必然会浪费我们的时间。目前朔方新建,最差的就是时间,只有我亲自前去,当机立断,才能快速达成妥协。“

    众人仔细思索,都觉得札木合此言理所当然。外交是朔方新建最重要的一环,这样的大事,只有札木合亲出才能尽快决策,谁都不能代他做出决定,若是事事请求指示,一来一去,费时良久,又有大敌环伺,更难得出结果。

    此时哲别双眼闪闪发光,站出人堆,说道:”大汗此去西京,危险重重,我希望能够随在身边护卫,以我的无敌神箭,若是碰上敌人,也可以协助大汗退敌。“

    札木合露出两排雪白的牙齿,咧嘴大笑道:”哲别,此时你已经是一城之守,肩负训练弓箭兵,防守朔方的要职,如何还能象以往那样,似一个侍卫身份留在我的身边。你放心,只要你守得住朔方,我就能回来。再说,这次我前往西京,也并不十分畏惧,因为我身边已经有了一个强大的高手护卫。“

    众人大吃一惊,都问:”是谁。“

    札木合道:”此人就是白银境高手呼延江。既然有他护在我身边。当然非常安全。“

    听闻此话,众皆不语,因为呼延江当然是此间众人中的第一高手。

    呼延江突然双目充满泪水,他沉声道:我何德何能,竟得到大汗如此信任厚爱。保护大汗是我最大的责任和使命。一路上遇见任何敌人,不论他如何强大,我都会拼命相敌,哪怕不要性命,也不会让他碰到大汗一丝半点。”

    众人此时已经对呼延江有了相当的了解,知道他胸怀大志,言出必行,此时也不怀疑他是否能护卫大汗的安危。

    只有黎华,思忖已久,说道:“既是如此,那大汗就随呼延江一同前去,不过此去西京,路途遥远,也需要一些使唤之人,我这些时日,在骑兵中操练了十八精骑,俱骑术高明,箭无虚发。就让他们十八人随你二人一起前往历练,一来可以作为护卫,二来也是他们的试炼之旅。”

    札木合笑道:“黎华你说得也有点道理。想我和哲别一行从草原至此,手下五员侍卫,俱都得了我们的细细教侮,俱能独当一面,尤其是岱钦,进展神速,竟能一人独掌狼山防军之职。自古英雄出少年,虽然这河套以南,荒原千里,不时会有敌军来袭。但确实是历练提升的好去处。就让我和呼延江,兼任你们的骑兵教头,助你操练这些骑兵,更上一层楼。“

    众人皆鼓掌大笑。

    就由魏青准备南行的马匹和物品,一人三骑,并那许多金银珠宝,皆是三大城主府中抄出,准备作为贿赂大金国诸官吏所用。

    三日之后,一行二十人,六十余骑,离开朔方,直奔南方,面向大河而去。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10章 偏向虎山() 
却说骑队一人三骑,出了朔方城南,一路向黄河奔去。

    出行前大家都依了呼延江之言,换了一番服饰,俱是圆领窄袖小袍,内衬短衫,腰间用牛皮束牢,下着小口长裤,把裤脚塞在靴中。

    此时早春三月,青草吐绿,一路上停下来歇息,马儿见了这么多的青草,也高兴得扬蹄咴鸣。

    呼延江对这些路途历历在目,一路上哪里有浅滩可以策马渡过,那儿有渡口,哪里又有简易木桥,如数家珍。河套处汊口虽多,都被他一一渡河。不过三日,就带领大家穿过了西北部的黄河干流,进入河套内部。此处土地湿润,植被茂盛,既是西夏的边防重地,又是有名的马场,处处可见一群群骏马在牧人的牵引下,呼啸而过。

    呼延江一面约束大家不要大呼小叫,恐惹西夏边军注意,一面带着马队来到他熟识的一处牧场,补充粮食给养。

    那牧场主是一位慈祥的党项老人,见是熟人带队而来,丝毫没有半点迟疑,急忙命人将他们的马牵去喂养,又取了食物和饮水给这些人充饥解渴。

    呼延江和札木合落下座来,不多时一盆盆的大肉端上桌来,老人却坐到左近,与呼延江说话。

    望着呼延江,老人神色略为放松地说道:“我听城里的厢军小校说呼延城主已经被盗匪所杀,朔方城落入草原强盗之手。五原郡的清平郡王,听了李元吉的挑拨,此时正在调兵遣将,要向朔方城大举进攻。不知城主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札木合面色一紧,他知道李元吉逃跑绝无好事,但是没有想到这么快他就调动起五原郡的大军,看来自己的行程还需加快,一定要从大金国那里借得救兵,才好破这里的僵局。“

    他看了看呼延江,只见呼延江豪爽地大笑道:”你看我坐在这里好好的,哪有什么事,无非是李元吉想将朔方作为自己的功劳献给西夏,所以才这么说。五原郡离朔方不过两百里之遥,若是清平郡王全力动员,不出一月即可兵发朔方,到时我处境必然十分危险。“

    杨剑见呼延江虽即将遇到大兵攻击,却爽然大笑,心无桎梏,不禁暗暗钦佩。他说:”呼延将军,我知道你是有本事的人,必然不会把这些兵患放在心上,只苦了我们这些百姓,兵患一起,就胆战心惊。前几天就有厢军的采办来到我的牧场,不由分说牵走了两百余匹好马,说是充作军用。这还算好的,只是要财,不会要命。若是象几十年前与大金国之战,只要有军队路过,见马就会抢个干净,说不好的还要抢人。这河套虽然富裕,但处于西夏与草原之间,且又有大金国不时来袭,就算金山,银山,也会给他们搬个干净。“

    札木合听了此言,心中豪情激起。说道:”老人家,你静心稍待,再等个三五年,等我将这河套周边的势力一一荡平,那时一定还你一个清清平平的美丽家园。“

    老人听了这言吃了一惊,看这人有些面生,就将目视那呼延江,呼延江笑道:”这就是朔方的新城主,未来一带一路的保护者,张木将军。“他依了札木合的嘱咐,在外人处一概唤作张木,以便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老人听到呼延江把朔方都给了面前这个同样高大的将军,不禁多看了札木合几眼。说道:”老夫并没有听说过甚么一带一路,倒是听说过丝绸之路,张将军如果能重现丝绸之路的繁华,我这牧场在丝绸之路边缘,也能把好马卖个好价钱呢。老夫祖上是宋人,这么多年来,宋去夏来,大金,草原诸部落又经常来进攻,早就不记得当年的安稳日子好享福了,张将军若是能让河套众人都过上安稳日子,我们都会心悦诚服地成为大人的马仓,粮库。“

    札木合微微点头,却不再说话。

    一行人补充好粮食,给养。再度上路。札木合问道:”此去太原,还有多少路途。“

    呼延江道:”最快的路径是向东侧度过黄河,缘黄土高原脚下一路向南,穿过夏州,宥州,不出十日必到。但此时清平郡王既已下定决心征伐朔方。此处兵马调度必然极其频繁,我们缘此处而去,可能会遇上大队的游骑兵,死生难料。若是我们先向西去,登上高原,再折向南,可进入大金的绥德州,直趋太原,所经夏境广人稀,风险大大降低,却要多费上五六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到达太原。“

    札木合神色一紧,说道:”此时既然西夏已经确定要进攻我们,我必须加速前行,到达大金国,以结同盟之好,兵贵神速,就算是西夏大兵将至,说不得也要碰一碰,闯一闯了。何况那老人今天说过,想要对付我们的主要是五原郡的清平郡方,灵州,宥州两处军州说不定并不和清平郡王联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